CN203443382U - 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3382U
CN203443382U CN201320576952.9U CN201320576952U CN203443382U CN 203443382 U CN203443382 U CN 203443382U CN 201320576952 U CN201320576952 U CN 201320576952U CN 203443382 U CN203443382 U CN 203443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orage
heat
over valve
way change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769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惟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5769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3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3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33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蓄热烟气回收箱,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驱动气缸,PLC,空气预热器,引风机,烟囱,加热炉,鼓风机及空气过滤器;蓄热烟气回收箱包括第一蓄热体及第二蓄热体,第一四通换向阀与第一蓄热体、第二蓄热体、空气预热器及烟囱分别连接;第二四通换向阀与第一蓄热体、第二蓄热体、空气预热器及鼓风机分别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及第二四通换向阀分别连接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在PLC控制下改变第一四通换向阀及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相位。本实用新型可以回收低温烟气余热,同时消除空气预热器的露点腐蚀。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石油化工技术,特别是关于燃料加热炉的余热回收技术,具体的讲,是关于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加热炉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设备,其能耗占比达企业用能40%左右,加热炉的余热一般采用空气预热器加以回收。如图1所示,由于传统的余热回收系统技术设备条件约束,余热回收后的最终排烟温度仍然高达140~260℃不等,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且空气预热器的内空气盘管的露点腐蚀现象严重,需要经常检修和更换,运行时还要回抽一部分已预热的空气预混,以提高进口空气温度,减少露点腐蚀。另外,原烟气回收后预热的空气温度一般仍然偏低,增加了燃料耗量。石化企业的加热炉总量大,燃料耗量多,目前还没有相关工程技术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回收低温烟气预热,同时消除空气预热器的露点腐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蓄热烟气回收箱,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驱动气缸,空气预热器,引风机,烟囱,加热炉,鼓风机及空气过滤器;
所述的蓄热烟气回收箱包括第一蓄热体及第二蓄热体,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与第一蓄热体、第二蓄热体、空气预热器及烟囱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与第一蓄热体、第二蓄热体、空气预热器及鼓风机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及第二四通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
所述驱动气缸改变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及第二四通换向阀的方向,使得:第一蓄热体处于进烟气吸热状态,第二蓄热体处于进冷风放热状态;或者,第二蓄热体进入进烟气吸热状态,第一蓄热体进入进冷风放热状态。
进一步地,当第一蓄热体处于进烟气吸热状态,第二蓄热体处于进冷风放热状态时,所述空气预热器与第一蓄热体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第一蓄热体与烟囱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鼓风机与第二蓄热体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第二蓄热体与所述空气预热器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导通。
进一步地,当第二蓄热体进入进烟气吸热状态,第一蓄热体进入进冷风放热状态时,所述空气预热器与第二蓄热体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第二蓄热体与烟囱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鼓风机与第一蓄热体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第一蓄热体与所述空气预热器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气缸为风动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气缸为电动气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国内外目前并无回收120至200度的低温烟气工艺,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实现了低温蓄热技术首次在石化加热炉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排烟温度低于100度,大量节约燃料,降低了能源消耗。由于进入原空气预热器的空气温度的提高,解决了空气预热器的露点腐蚀问题。进入加热炉的空气温度大幅提高,改善了燃料状况和传热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不需要回流高温空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原加热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处于A状态时的介质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处于B状态时的介质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用以修饰组件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的使用本身未暗示任何优先权、优先次序、各组件之间的先后次序、或方法所执行的步骤的次序,而仅用作标识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具有不同序数词)的不同组件。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该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蓄热烟气回收箱201,第一四通换向阀301,第二四通换向阀302,驱动气缸303,PLC,空气预热器106,引风机101,烟囱102,加热炉103,鼓风机104及空气过滤器105。
如图3所示,蓄热烟气回收箱201包括第一蓄热体304及第二蓄热体305,第一四通换向阀301与第一蓄热体304、第二蓄热体305、空气预热器106及烟囱102分别通过管道连接。
第二四通换向阀302与第一蓄热体304、第二蓄热体305、空气预热器106及鼓风机104分别通过管道连接。
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及第二四通换向阀302分别连接驱动气缸303,驱动气缸303连接着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图中未示出)。PLC根据排烟温度、气体组分及流量控制驱动气缸303,使驱动气缸303驱动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及第二四通换向阀302换向。驱动气缸为风动气缸或电动气缸,具体依据现场情况,测温、控温、鼓风、排烟等操作过程,都是在PLC调节控制下自动完成的。确保了蓄热体在蓄、放热过程中的空气和排烟温度始终精确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确保了烟气的定温排出。
驱动气缸303在PLC的控制下改变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及第二四通换向阀302的相位,使得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工作在A状态或者B状态下。
A状态:第一蓄热体304进烟气吸热,第二蓄热体305进冷风放热,驱动气缸303的驱动下,两个换向阀处于同一相位。来自加热炉103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空气预热器106的壳程及第一蓄热体304进入烟囱102中;冷风依次通过空气过滤器105及鼓风机104进入第二蓄热体305进行加热,加热后变成热风,通过空气预热器106进入加热炉103。
当第一蓄热体304进烟气吸热,第二蓄热体305进冷风放热状态时,空气预热器106与第一蓄热体304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导通,第一蓄热体304与烟囱102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导通;鼓风机104与第二蓄热体305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导通,第二蓄热体305与空气预热器106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导通。
在A状态中,当来自加热炉103的高温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106的壳程时,预热空气预热器106的管程中的空气,降温后的烟气经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进入第一蓄热体304,第一蓄热体304吸收降温后的烟气的热量,生成低温烟气(废烟气),废烟气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进入烟囱102。来自鼓风机104的冷风经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进入第二蓄热体305,第二蓄热体305释放热量将冷风预热,预热后变成热风,经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进入空气预热器106的管程再次加热后进入加热炉103。当排烟温度、气体组分及流量满足设定的阈值后,驱动气缸303在PLC的控制下使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及第二四通换向阀302换向,进入B状态。在一实施例中,当排烟温度小于105℃、空气过剩系数(气体组分)小于1.1时,进入B状态。气体流量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设定,不再赘述。
B状态:第一蓄热体304进冷风放热,第二蓄热体305进烟气吸热。来自加热炉103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空气预热器106的壳程及第二蓄热体305进入烟囱102;冷风依次通过空气过滤器105及鼓风机104进入第一蓄热体304加热,加热后变成热风,通过空气预热器106的管程进入加热炉103。
空气预热器106与第二蓄热体305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导通,第二蓄热体305与烟囱102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导通;鼓风机104与第一蓄热体304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导通,第一蓄热体304与空气预热器106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导通。
在B状态中,当来自加热炉103的高温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106的壳程时,预热空气预热器106的管程中的空气,降温后的烟气经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进入第二蓄热体305,第二蓄热体305吸收降温后的烟气的热量,生成低温烟气(废烟气),废烟气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进入烟囱102。来自鼓风机104的冷风经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进入第一蓄热体304,第一蓄热体304释放热量将冷风预热,预热后变成热风,经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进入空气预热器106的管程再次加热后进入加热炉103。当排烟温度、气体组分及流量满足设定阈值后,驱动气缸303在PLC的控制下使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及第二四通换向阀302换向,返回A状态。在一实施例中,当排烟温度小于105℃、空气过剩系数(气体组分)小于1.1时,进入A状态。气体流量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设定,不再赘述。
上述A、B两个状态交替进行,管道和第一蓄热体304及第二蓄热体305内介质(风与烟气)即交替流过。为避免前后两种介质相互干扰,换向时,第一四通换向阀301与第二四通换向阀302需要保持一定的相位差,第一四通换向阀301与第二四通换向阀302的延时间隔及换向周期,需要依据现场管道设置、流量、流速、排烟温度等指标计算后设定。在一实施例中,相位差t=f(alv),其中,l为管线长度,v为介质速率,v=f(Q1,Q2),Q1、Q2分别为介质烟气和空气流量,a为关联系数。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该方法包括:
S501:控制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及第二四通换向阀,使得来自所述加热炉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壳程及所述的第一蓄热体进入所述烟囱;冷风依次通过空气过滤器及鼓风机进入所述的第二蓄热体加热,加热后的热风通过所述的空气预热器进入所述的加热炉;
S502:判断排烟温度、气体组分及流量是否满足设定的阈值,如果是,进行步骤S503,如果否,继续执行S501。
S503:控制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及第二四通换向阀,使得来自所述加热炉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壳程及所述的第二蓄热体进入所述烟囱;冷风依次通过空气过滤器及鼓风机进入所述的第一蓄热体加热,加热后的热风通过所述的空气预热器的管程进入所述的加热炉。
S504:判断排烟温度、气体组分及流量是否满足设定的阈值,如果是,进行步骤S501,如果否,继续执行S503。
上述S501及S503分别对应A状态及B状态。
在S501中,当来自加热炉103的高温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106的壳程时,预热空气预热器106的管程中的空气,降温后的烟气经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进入第一蓄热体304,第一蓄热体304吸收降温后的烟气的热量,生成低温烟气(废烟气),废烟气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进入烟囱102。来自鼓风机104的冷风经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进入第二蓄热体305,第二蓄热体305释放热量将冷风预热,预热后变成热风,经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进入空气预热器106的管程再次加热后进入加热炉103。当排烟温度、气体组分及流量满足设定的阈值后,驱动气缸303在PLC的控制下使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及第二四通换向阀302换向,进入S503。
在S503中,当来自加热炉103的高温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106的壳程时,预热空气预热器106的管程中的空气,降温后的烟气经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进入第二蓄热体305,第二蓄热体305吸收降温后的烟气的热量,生成低温烟气(废烟气),废烟气通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进入烟囱102。来自鼓风机104的冷风经过第二四通换向阀302进入第一蓄热体304,第一蓄热体304释放热量将冷风预热,预热后变成热风,经过第一四通换向阀301进入空气预热器106的管程再次加热后进入加热炉103。当排烟温度、气体组分及流量满足设定阈值后,驱动气缸303在PLC的控制下使第一四通换向阀301及第二四通换向阀302换向,返回S501。
上述A、B两个状态交替进行,管道和第一蓄热体304及第二蓄热体305内介质(风与烟气)即交替流过。为避免前后两种介质相互干扰,换向时,第一四通换向阀301与第二四通换向阀302需要保持一定的相位差,第一四通换向阀301与第二四通换向阀302的延时间隔及换向周期,需要依据现场管道设置、流量、流速、排烟温度等指标计算后设定。在一实施例中,相位差t=f(alv),其中,l为管线长度,v为介质速率,v=f(Q1,Q2),Q1、Q2分别为介质烟气和空气流量,a为介质关联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体主要有蜂窝陶瓷、蓄热球和蓄热管三种。蜂窝陶瓷的比表面积是球的5倍以上,传热能力大4-5倍,气流阻力只有球的1/3,透热深度小。所以,蜂窝陶瓷比蓄热球更有利于实现低氧燃烧,使炉温均匀、传热速度大。采用蜂窝陶瓷的蓄热室体积大大减少,可布置足够量的烧嘴,满足热负荷需要。而蜂窝陶瓷的直气流通道与小球的迷宫式通道相比更不易堵塞,自洁性好,适用于燃烧不洁净的特点。刚玉/莫来石,堇青石/莫来石复合相蜂窝陶瓷蓄热体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热震稳定性好、强度高、蓄热热量大、导热性能好等显著优点。表1为蜂窝陶瓷性能指标(用于RCO催化剂载体)。
Figure BDA0000383385500000081
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和原有系统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如下:
1、对于应用蓄热式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每台加热炉,平均可以得到节能效果:节约燃气985吨/年,按全年消耗燃气19083吨/年计算,燃气节约率达到5.16%:合计共可节约燃料费用690万元/年。
2、对于没有设空气预热回收系统的每台加热炉,排烟温度为260℃,应用蓄热式低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排烟温度下降到100℃,每年节约燃气1902吨,燃气节约率达到9.96%。按燃气7000元/吨计算,可节约燃料费用1331.4万元/年。如按全国2000台同类型加热炉计算,按10%的比例改造,200台炉年可节约13.8亿元的巨额燃料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具备如下优点:国内外目前并无回收120至200度的低温烟气工艺,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实现了低温蓄热技术首次在石化加热炉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排烟温度低于100度,大量节约燃料,降低了能源消耗。由于进入原空气预热器的空气温度的提高,解决了空气预热器的露点腐蚀问题。进入加热炉的空气温度大幅提高,改善了燃料状况和传热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不需要回流高温空气。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是参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蓄热烟气回收箱,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驱动气缸,空气预热器,引风机,烟囱,加热炉,鼓风机及空气过滤器;
所述的蓄热烟气回收箱包括第一蓄热体及第二蓄热体,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与第一蓄热体、第二蓄热体、空气预热器及烟囱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与第一蓄热体、第二蓄热体、空气预热器及鼓风机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及第二四通换向阀分别连接所述的驱动气缸;
所述驱动气缸改变所述第一四通换向阀及第二四通换向阀的方向,使得:第一蓄热体处于进烟气吸热状态,第二蓄热体处于进冷风放热状态;或者,第二蓄热体进入进烟气吸热状态,第一蓄热体进入进冷风放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蓄热体处于进烟气吸热状态,第二蓄热体处于进冷风放热状态时,所述空气预热器与第一蓄热体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第一蓄热体与烟囱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鼓风机与第二蓄热体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第二蓄热体与所述空气预热器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第二蓄热体进入进烟气吸热状态,第一蓄热体进入进冷风放热状态时,所述空气预热器与第二蓄热体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第二蓄热体与烟囱之间的烟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鼓风机与第一蓄热体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导通,所述第一蓄热体与所述空气预热器之间的空气管路通过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气缸为风动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气缸为电动气缸。
CN201320576952.9U 2013-09-17 2013-09-17 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3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6952.9U CN203443382U (zh) 2013-09-17 2013-09-17 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6952.9U CN203443382U (zh) 2013-09-17 2013-09-17 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3382U true CN203443382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4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7695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3382U (zh) 2013-09-17 2013-09-17 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338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0970A (zh) * 2014-07-17 2014-10-22 嘉诺资源再生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大型化炉窑的余热回收系统及余热回收方法
CN104165528A (zh) * 2014-08-05 2014-11-26 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热处理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105588451A (zh) * 2016-02-24 2016-05-18 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
CN107478058A (zh) * 2017-09-30 2017-12-15 宜兴市海科耐火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换向节能型梭式窑
CN110822928A (zh) * 2019-12-02 2020-02-21 中南大学 用于炭素单体炉的蓄热式余热利用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0970A (zh) * 2014-07-17 2014-10-22 嘉诺资源再生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大型化炉窑的余热回收系统及余热回收方法
CN104165528A (zh) * 2014-08-05 2014-11-26 宁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热处理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105588451A (zh) * 2016-02-24 2016-05-18 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
CN107478058A (zh) * 2017-09-30 2017-12-15 宜兴市海科耐火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换向节能型梭式窑
CN110822928A (zh) * 2019-12-02 2020-02-21 中南大学 用于炭素单体炉的蓄热式余热利用装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1410B (zh) 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及系统
CN203443382U (zh) 一种燃料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2066385U (zh) 一种新型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WO2015043295A1 (zh) 一种交替切换蓄热式燃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26297U (zh) 新型蓄热式烧嘴加热炉
CN202182624U (zh) 节能型铝熔化联体炉
CN202470752U (zh) 蓄热节能焙烧炉
CN202747824U (zh) 双预热蓄热式加热炉煤气回收装置
CN202836236U (zh) 铝屑烘干预热装置
CN202835358U (zh) 一种新型蓄热式烧嘴
CN101915502A (zh) 一种用回收烟气调制燃油(气)反射炉氧气氛的方法
CN206192135U (zh) 蓄热式加热炉换向控制装置
CN103063044B (zh) 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和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法
CN203980296U (zh) 一种节能焚烧炉的交错蓄热装置
CN102788501A (zh) 节能环保型高温流化床焙烧炉
CN202470782U (zh) 一种热风炉烟气余热二次利用系统
CN205208935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蓄能系统
CN106196022A (zh) 一种稳定火焰的蓄热式窑炉燃烧系统及方法
CN2752269Y (zh) 热回收型连续等温退火炉
CN204404817U (zh) 烟气余热资源转换与利用系统
CN203980301U (zh) 一种节能高效焚烧炉
CN202675957U (zh) 一种高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7095323U (zh)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燃烧窑炉
CN105782996A (zh) 工业炉燃煤气化蓄热式燃烧系统
CN201476594U (zh) 一种炉窑的烟气余热集中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