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9582U - 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39582U CN203439582U CN201320495353.4U CN201320495353U CN203439582U CN 203439582 U CN203439582 U CN 203439582U CN 201320495353 U CN201320495353 U CN 201320495353U CN 203439582 U CN203439582 U CN 2034395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conveying
- conveyor
- width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包含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宽度调整机构,透过宽度调整机构可使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间发生相对位移而改变其间的间距,达到调整移载装置宽度的效果。宽度调整机构可进一步包含第一轮带,其包含的第一带体跨设于第一轮体与第二轮体,并可分为第一上带面与第一下带面,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连接于第一上带面与第一下带面,由于第一轮体与第二轮体同向转动时第一上带面与第一下带面的切线速度方向相反,故可带动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做反向位移。
Description
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尤指一种可藉由宽度调整机构调整二输送机构间的间距以达到调整移载装置宽度的效果者。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对生产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降低平均生产成本、提高单位劳动产率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为了达到此一目的,除了研发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加工机台,以节省加工步骤中须投入的人力以外,设计或选用适合的移载装置,可进一步减少人力耗用,并缩短工件于各加工机台间移动的时间。
[0003] 移载装置的用途,在于协助各种工业产在线工件的分流、合流、移送、转向和搬运,其中应用最广的移载装置利用轮带结构移动工件者,透过转动滚轮以带动输送带沿滚轮转动的切线速度方向移动,藉以输送放置于输送带上方的工件,轮带结构的传动方式单纯、能量耗损低,用于移载装置相当理想,尤其适用于水平方向的直线输送。
[0004] 移载装置的选用必须配合工件的规格,如形状或尺寸,以轮带结构的移载装置而言,其宽度应配合承托工件的宽度,以加强运输工件时的稳定性,若配合工件规格改变的需求调整产线时,移载装置往往必须拆除后重新采购安装,而使产线调整需耗用较高的成本。
[0005] 为解决习知移载装置不能随产线需求调整其宽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人遂研发一种可调节宽度的移载装置,以二条平行设置的输送机构稳定地承托工件的两侧,而可藉由二条输送机构的输送带等速移动以输送工件,并加入宽度调整机构,使二条输送机构可相对位移,而透过改变二条输送机构间的间距达到调整移载装置宽度的目的。
[0006]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包含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宽度调整机构,使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平行设置,并利用宽度调整机构使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间发生相对位移,上述的宽度调整机构可进一步包含第一轮带,第一轮带并包含第一轮体、第二轮体以及第一带体,将第二轮体设置于第一轮体的一侦U,并使第一带体跨设于第一轮体与第二轮体,而使第一带体分为第一上带面与第一下带面,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分别连接于第一上带面与第一下带面,由于第一轮带作动时,第一上带面与第一下带面的移动方向相反,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受其带动而做反向位移,藉此可改变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间的间距,达到调整移载装置宽度的效果,使本实用新型的移载装置可配合所欲输送的工件尺寸规格调整其宽度,省去调整产线时须更换移载装置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透过宽度调整机构使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间产生相对位移以改变其间的间距,而达成调整移载装置宽度的目的。[0008] 为了达到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包含一第一输送机构、一第二输送机构以及一宽度调整机构,该第一输送机构与一第二输送机构平行设置,而可一同承托并运输一工件,该宽度调整机构则分别连接该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第一固定轴与该第二输送机构的一第二固定轴,透过使该第一固定轴与该第二固定轴间产生相对位移,而改变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间的一间距,藉此调整该移载装置的一宽度,以配合该工件的尺寸规格。
[0009] 该宽度调整装置进一步包含一第一轮带,该第一轮带包含一第一轮体、一第二轮体以及一第一带体,该第二轮体设置于该第一轮体的一侧,该第一带体并跨设于该第一轮体与该第二轮体且分为一第一上带面与一第一下带面,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分别透过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连接于该第一上带面与该第一下带面,由于该第一轮体与该第二轮体受驱动或连动而同向转动时,该第一上带面与该第一下带面将以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速度移动,故可带动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做等速反向的相对位移,而可达成改变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间的该间距的目的。
[0010] 实施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包含一第一输送机构、一第二输送机构以及一宽度调整机构,将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平行设置并使其包含的一第一输送带与一第二输送带产生相同的移动速度与方向,可运输同时放置于该第一输送带与该第二输送带上方的一工件,本实用新型的特色在于该宽度调整机构,该宽度调整机构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第一固定轴与该第二输送机构的一第二固定轴,并使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间产生相对位移,藉以调整该移载装置的宽度,以配合于产在线运输的该工件的规格尺寸。
附图说明
[0011] 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
[0012] 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号对照说明】
`[0014] I 移载装置 10 第一输送机构
[0015] 100 第一固定轴 102第一滚轮
[0016] 104 第二滚轮 106第一输送带
[0017] 108 第一连接轴 12 第二输送机构
[0018] 120 第二固定轴 122第三滚轮
[0019] 124 第四滚轮 126第二输送带
[0020] 128 第二连接轴 14 宽度调整机构
[0021] 140 第一轮带 1400第一轮体
[0022] 1402第二轮体 1404第一带体
[0023] 14040第一上带面 14042 第一下带面
[0024] 142 第二轮带 1420第三轮体
[0025] 1424第二带体 144第二动力机构
[0026] 146 第二连动机构 16 第一动力机构
[0027] 18 第一连动机构 20 工件[0028] 22 工件 dl 宽度
[0029] d2 宽度 d3 间距
[0030] d4 长度 X X 轴
[0031] y y轴 z z轴
[0032]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特用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0034]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特色在于:以宽度调整机构调节用于移载工件的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间的间距,以达成配合工件尺寸调整移载装置宽度的目的,并可利用宽度调整机构中第一轮带的第一上带面与第一下带面移动方向相反的原理,带动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进行反向移动,而使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间产生相对位移。
[0035] 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I于本实施例中可应用于移载一工件20或22,由图中可知,该工件20与该工件22的一宽度dl与d2并不相同,本实用新型可配合该工件20的该宽度dl或该工件22的该宽度d2调整该移载装置I的宽度,而可以配合不同工件与产线的需求。
[0036] 如图1所不,本实用新型的该移载装置I包含一第一输送机构10、一第二输送机构12以及一宽度调整机构14,该第一输送机构10与该第二输送机构12为相互平行设置,该第一输送机构10并包含一第一固定轴100,该第二输送机构12并包含一第二固定轴120,且该宽度调整机构14分别连接`该第一固定轴100与该第二固定轴120。
[0037] 为方便进一步说明各组件间设置或位移的方向,请参考图中右下的坐标是表示,本图中该第一输送机构10与该第二输送机构12皆沿y轴方向设置而相互平行,并于X轴方向具有一间距d3,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该宽度调整机构14带动该第一固定轴100或该第二固定轴120,而使该第一输送机构10与该第二输送机构12间沿X轴方向产生相对位移,藉以调整该第一输送机构10与该第二输送机构12间的该间距d3。
[0038] 故,本实用新型透过该宽度调整机构14调整该第一输送机构10与该第二输送机构12间的该间距d3,而达成调整该移载装置I宽度的目的,而使该移载装置I可配合该工件20或22的宽度规格进行调整,符合产线调整的需求,不需依不同工件规格另行采购移载装置,因此也可使调整产线的成本下降。
[0039] 该第一输送机构10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滚轮102、一第二滚轮104、一第一输送带106以及一第一连接轴108,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输送机构10包含二第二滚轮104,该二第二滚轮104设置于该第一滚轮102的一侧,并与该第一滚轮102间距离一长度d4,该第一输送带106跨设于该第一滚轮102与该二第二滚轮104之间,该第一连接轴108分别以枢接方式连接该第一滚轮102与该二第二滚轮104的轴心,使该第一滚轮102转动而带动该二第二滚轮104转动的同时,该第一连接轴108并不会因此移动或转动。
[0040] 同样地,该第二输送机构12进一步包含一第三滚轮122、一第四滚轮124、一第二输送带126以及一第二连接轴128,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输送机构12包含二第四滚轮124,该二第四滚轮124设置于该第三滚轮122的一侧,并与该第三滚轮122间距离该长度d4,该第二输送带126跨设于该第三滚轮122与该二第四滚轮124之间,该第二连接轴128分别以枢接方式连接该第三滚轮102与该二第四滚轮124的轴心,使该第三滚轮122转动而带动该二第四滚轮124转动的同时,该第二连接轴128并不会因此移动或转动。
[0041]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更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动力机构16,该第一动力机构16连接该第一滚轮102的轴心,驱动该第一滚轮102,另,本实用新型并可进一步包含一第一连动机构18,连动该第一滚轮102与该第三滚轮122的轴心。
[0042] 当该第一动力机构16驱动该第一滚轮102转动时,该第一滚轮102即透过静摩擦力作用带动该第一输送带106沿图中y轴的方向滚动,并由该第一输送带106透过静摩擦力作用带动该二第二滚轮104转动,同时,该第一连动机构18将该第一滚轮102的转动传动至该第三滚轮122,该第三滚轮122即透过静摩擦力作用带动该第二输送带126同样沿图中I轴的方向滚动,并由该第二输送带126透过静摩擦力作用带动该二第四滚轮124转动,该第一输送带106与该第二输送带126滚动时,其上方的带面即沿y轴方向以一相同的速度移动,而透过静摩擦力作用带动放置于该第一输送带106与该第二输送带126的该工件20或22沿y轴方向移动,最多可移动如该长度d4的距离。
[0043] 请配合图1 一并参阅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1,其包含的宽度调整机构14进一步包含一第一轮带140与一第二轮带142,该第一轮带140设置于该第一滚轮102与该二第三滚轮122的同一侧,该第二轮带142设置于该第二滚轮104与该二第四滚轮124的同一侧。
[0044] 该第一轮带140进一步包含一第一轮体1400、一第二轮体1402以及一第一带体1404,该第二轮体1402设置于该第一轮体1400的一侧,该第一带体1404跨设于该第一轮体1400与该第二轮体1402,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轮体1400与该第二轮体1402设置于相同的水平高度(二者位于相同的I轴坐标及z轴坐标),使该第一带体1404沿X轴的方向设置,并被分为一第一上带面14040与一第一下带面14042,该第一上带面14040连接于该第一输送装置10的该第一固定轴100,且该第一下带面14042连接于该第二输送装置12的该第二固定轴120。
[0045] 同样地,该第二轮带142同样可进一步包含一第三轮体1420、一第四轮体以及一第二带体1424,该第四轮体设置于该第三轮体1420的一侧,该第二带体1424跨设于该第三轮体1420与该第四轮体,本实施例中,该第三轮体1420与该第四轮体设置于相同的水平高度(二者位于相同的I轴坐标及z轴坐标),使该第二带体1424沿X轴的方向设置,并被分为一第二上带面与一第二下带面,该第二上带面连接于该第一输送装置10的另一第一固定轴,且该第二下带面连接于该第二输送装置12的另一第二固定轴。(由于图2为剖面图,图中仅显示该第一轮带140而无该第二轮带142,故部份第二轮带142的组件未显示于图中,而无组件编号。)
[0046]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动力机构144以驱动该第一轮带140,该第二动力机构144连接该第一轮体1400的轴心,而可驱动该第一轮体1400,另,本实用新型可更进一步包含一第二连动机构146,连动该第一轮体1400与该第三轮体1420的轴心。(该第二动力机构144亦可连接该第二轮体1402的轴心,或使该第二连动机构146改为连动该第二轮体1402与该第四轮体的轴心。)
[0047] 当该第二动力机构144驱动该第一轮体1400时,该第一轮体1400即带动该第一带体1404沿图中X轴的方向滚动,并由该第一带体1404带动该第二轮体1402转动,当该第一带体1404滚动时,该第一上带面14040与该第一下带面14042沿X轴获得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速度,并透过该第一固定轴100与该第二固定轴120连动该第一输送装置1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12,而使该第一输送装置1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12间发生相对位移,以改变该间距d3。
[0048] 同时,该第二连动机构146可将该第一轮体1400的转动传动至该第三轮体1420,该第三轮体1420同样带动该第二带体1424沿图中X轴的方向滚动,并由该第二带体1424带动该第四轮体转动,该第二带体1424滚动时,该第二上带面与该第二下带面亦可沿X轴获得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速度,并同样透过另一第一固定轴与另一第二固定轴连动该第一输送装置1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12,而与该第一轮带140连动的该第一固定轴100与该第二固定轴120 —同使该第一输送装置10与该第二输送装置12间发生相对位移,并改变该间距d3。
[0049] 故,本实用新型可如本实施例中透过该宽度调整机构14中该第一轮带140与该第二轮带142具有的该第一上带面14040与该第一下带面14042作动方向相反,以及该第二上带面与该第二下带面作动相反的原理,使连接于该第一上带面14040与该第二上带面的该第一输送机构10以及连接于该第一下带面14042与该第二下带面的该第二输送机构12反向移动,而改变该第一输送机构10与该第二输送机构12间的该间距d3,藉此调整该移载装置I的宽度,使该移载装置I可配合产线中工件的尺寸规格进行调整,而降低产线调整时须耗用的成本。
[005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包含一第一输送机构、一第二输送机构以及一宽度调整机构,将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平行设置并使其包含的一第一输送带与一第二输送带产生相同的移动速度与方向,可运输同时放置于该第一输送带与该第二输送带上方的一工件,本实用新型的特色在于该宽度调整机构,该宽度调整机构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第一固定轴与该第二输送机构的一第二固定轴,并使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间产生相对位移,藉以调整该移载装置的宽度,以配合于产在线运输的该工件的规格尺寸。
[0051] 上文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第一输送机构; 一第二输送机构,与该第一输送机构平行设置;以及 一宽度调整机构,分别连接该第一输送机构的一第一固定轴与该第二输送机构的一第二固定轴,用以使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间发生相对位移,以调整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间的一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输送机构进一步包含: 一第一滚轮; 一第二滚轮,设置于该第一滚轮的一侧; 一第一输送带,跨设于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及 一第一连接轴,分别连接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二滚轮的轴心; 且其中该第二输送机构进一步包含: 一第三滚轮; 一第四滚轮,设置于该第三滚轮的一侧; 一第二输送带,跨设于该第三滚轮与该第四滚轮 '及 一第二连接轴,分别连接该第三滚轮与该第四滚轮的轴心; 其中,该第一固定轴连接于该第一连接轴,该第二固定轴连接于该第二连接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进一步包含一第一动力机构,该第一动力机构驱动该第一滚轮或该第二滚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进一步包含一第一连动机构,该第一连动机构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滚轮与该第三滚轮,连动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二输送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宽度调整机构进一步包含: 一第一轮带,其包含: 一第一轮体; 一第二轮体,设置于该第一轮体的一侧 '及 一第一带体,跨设于该第一轮体与该第二轮体,并分为一第一上带面与一第一下带面; 其中,该第一固定轴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输送机构与该第一上带面,该第二固定轴分别连接于该第二输送机构与该第一下带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进一步设置一第二动力机构,驱动该第一轮体,并透过该第一带体传动该第二轮体,带动该第一固定轴与该第二固定轴相互做反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95353.4U CN203439582U (zh) | 2013-08-14 | 2013-08-14 | 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95353.4U CN203439582U (zh) | 2013-08-14 | 2013-08-14 | 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39582U true CN203439582U (zh) | 2014-02-19 |
Family
ID=50090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9535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9582U (zh) | 2013-08-14 | 2013-08-14 | 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39582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62978A (zh) * | 2014-11-28 | 2015-02-18 | 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板el测试方法 |
CN104444104A (zh) * | 2014-11-28 | 2015-03-25 | 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 高位el检查机输送带间距调节机构 |
CN105564895A (zh) * | 2014-11-10 | 2016-05-11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组件输送设备 |
CN105731011A (zh) * | 2014-12-12 | 2016-07-06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组件承载盘的快速定位移载装置 |
CN105744823A (zh) * | 2014-12-12 | 2016-07-06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组件承载盘的快速定位移载方法 |
-
2013
- 2013-08-14 CN CN201320495353.4U patent/CN2034395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64895A (zh) * | 2014-11-10 | 2016-05-11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组件输送设备 |
CN105564895B (zh) * | 2014-11-10 | 2017-12-19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组件输送设备 |
CN104362978A (zh) * | 2014-11-28 | 2015-02-18 | 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板el测试方法 |
CN104444104A (zh) * | 2014-11-28 | 2015-03-25 | 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 高位el检查机输送带间距调节机构 |
CN105731011A (zh) * | 2014-12-12 | 2016-07-06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组件承载盘的快速定位移载装置 |
CN105744823A (zh) * | 2014-12-12 | 2016-07-06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组件承载盘的快速定位移载方法 |
CN105731011B (zh) * | 2014-12-12 | 2018-08-24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组件承载盘的快速定位移载装置 |
CN105744823B (zh) * | 2014-12-12 | 2018-12-18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子组件承载盘的快速定位移载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39582U (zh) | 可调整宽度的移载装置 | |
CN206375283U (zh) | 一种宽度可调的传送装置 | |
CN205891950U (zh) | 一种双工位轨道小车装置 | |
CN206187817U (zh) | 全自动轻型圆柱类物料轴向水平放置状态的旋转输送线体 | |
CN203045456U (zh) | 可翻转式磁性材料的通过式平面磨床 | |
CN106743462A (zh) | 一种板材加工用传输装置 | |
CN203512575U (zh) | 一种工件预热传送装置 | |
CN202924355U (zh) | 一种旋转升降滚床 | |
CN206187939U (zh) | 一种全自动轻型圆柱类物料轴向水平放置状态的输送系统 | |
CN204434494U (zh) | 一种平板玻璃冷端转弯辊道 | |
CN202864327U (zh) | 一种新型流水线 | |
CN206720275U (zh) | 凸轮顶升机构 | |
CN107055409A (zh) | 一种双臂双伸位货叉装置 | |
CN203390698U (zh) | 一种曲面砂光机的改进结构 | |
CN202357048U (zh) | 旋转立辊式钢板输送机构 | |
CN203006274U (zh) | 一种旋转移行升降滚床 | |
CN203558264U (zh) | 一种充填袋整形输送装置 | |
CN206766987U (zh) | 一种物流用大件传送装置 | |
CN205802404U (zh) | 一种花篮快速运送装置 | |
CN206484402U (zh) | 一种高效抛光机 | |
CN202097510U (zh) | 环型工件调平机 | |
CN206500986U (zh) | 一种钢带用抛光机 | |
CN206298092U (zh) | 流水线过渡机构 | |
CN104016112A (zh) | 大药卷理条机 | |
CN101947588A (zh) | 一种波纹板成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