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4020U -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24020U
CN203424020U CN201320129651.1U CN201320129651U CN203424020U CN 203424020 U CN203424020 U CN 203424020U CN 201320129651 U CN201320129651 U CN 201320129651U CN 203424020 U CN203424020 U CN 203424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in
groove portion
slide groove
chute
discharge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296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宫良介
永田哲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24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240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实现谷粒排出装置的结构的简单化,并且可以良好地进行贮存于谷粒箱的谷粒由谷粒排出装置向收割机外部的排出。在具备向收割机外部排出贮存于谷粒箱的谷粒的谷粒排出装置(12)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中,在谷粒排出装置(12)上具备扬送谷粒箱(11)内的谷粒并从上部的排出口排出谷粒的扬送输送机(16)和对从排出口排出的谷粒进行导向使其向收割机主体外侧流下的排出滑槽(17),沿谷粒的导向方向可调节长度地构成排出滑槽(17)。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将贮存于谷粒箱的谷粒向收割机外部排出的谷粒排出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有如下结构,例如在谷粒排出装置中,配置有在磨粒箱(谷粒箱)的底部沿前后方向配备的排出螺旋、下端部与从磨粒箱向后方突出的排出螺旋的后端部连接的螺旋输送式的纵绞龙、将一端部与纵绞龙的上端部连接的螺旋输送式的横绞龙,可以进行这些部件的连动驱动,且可进行横绞龙的、以与纵绞龙的连结部为基点的旋转操作和起伏摆动操作,或者具备旋转驱动横绞龙的旋转电动机和摆动驱动横绞龙的液压缸,将贮存于磨粒箱的谷粒从形成于横绞龙的另一端部(延伸端部)的排出口向收割机外部的任意的排出位置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7110号公报(段落序号0018、0019~0022、图1、2)
在上述结构中,为了提高谷粒排出位置的选择自由度,在谷粒排出装置中具备将利用纵绞龙扬送的谷粒向横向输送的横绞龙、可变更由横绞龙输送的谷粒的输送方向的旋转电动机、及可变更从横绞龙的排出口排出的谷粒的排出高度的液压缸等,因此,谷粒排出装置的零件数量多的构造变得复杂而且规模宏大。因此,配置谷粒排出装置不仅需要劳力及成本,而且谷粒排出装置的重量增加。
并且,在不进行谷粒的排出的作业行驶时及移动行驶时等,需要在预先设定的收纳位置固定保持从纵绞龙的上端部延伸的横绞龙,为此需要在收割机主体上设置在收纳位置支承横绞龙的延伸端侧的支承部件,因此,在配置谷粒排出装置时,更需要劳力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谷粒排出装置的结构的简单化,并能够良好地将贮存于谷粒箱的谷粒通过谷粒排出装置向收割机外部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具备将贮存于谷粒箱的谷粒向收割机外部排出的谷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具备扬送谷粒箱内的谷粒并将其从上部的排出口排出的扬送输送机和对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谷粒进行导向使其向收割机主体外侧流下的排出滑槽,沿谷粒导向方向可调节长度地构成排出滑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谷粒箱内的谷粒向收割机外部的规定位置排出的情况下,通过用扬送输送机扬送谷粒箱内的谷粒,可以将该扬送的谷粒从上部的排出口排出,可以利用排出滑槽向收割机主体外侧的规定的排出位置引导排出的谷粒使其流下。即,不用具备将来自扬送输送机的谷粒横向输送的横绞龙、旋转驱动横绞龙的旋转电动机及向起伏方向摆动驱动横绞龙的液压缸等,可以向收割机外部的规定位置排出谷粒箱内的谷粒。
另外,通过采用排出滑槽,可以不需要采用横绞龙的情况下必须配置的、用于将横绞龙支承在收纳位置的支承构造。
并且,排出滑槽可调节其在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导向长度),因此,例如,在向卡车的车厢等位于高处的谷粒排出位置排出谷粒的情况下,通过缩短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可以应对该高处的谷粒排出位置。由此,自然可以良好地进行谷粒向高处的谷粒排出位置的排出。
另外,在谷袋等中装满来自排出滑槽的谷粒的装袋情况下,通过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可以使排出滑槽的导向终端部位于手边高度位置。由此,可以自然简单地对来自排出滑槽的谷粒进行装袋,可以减轻装袋需要的劳力。
因此,能够实现谷粒排出装置的结构简单化、轻量化及成本降低,并且可以在与谷粒排出位置相适应的状态下,良好地进行贮存于谷粒箱的谷粒通过谷粒排出装置向收割机外部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排出滑槽具备构成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滑槽部和构成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在所述上游侧滑槽部上连结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使该下游侧滑槽部可摆动切换于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作用位置和未连接的非作用位置,由此沿谷粒导向方向可调节长度地构成所述排出滑槽。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下游侧滑槽部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的摆动操作,可简便切换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
另外,可以事先回避在通过下游侧滑槽部的拆卸来进行排出滑槽的长度调节的情况下会导致的下游侧滑槽部未使用时的丢失。
因此,可以实现排出滑槽的长度调节操作的操作性的提高及下游侧滑槽部的管理简单化。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游侧滑槽部构成为通过上升摆动而位于所述非作用位置,且通过下降摆动而位于所述作用位置,并且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和所述下游侧滑槽部形成为具备底板和从所述底板立起的一对侧板的槽型,在所述非作用位置,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上方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嵌合。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在将下游侧滑槽部的非作用位置设定在例如,下游侧滑槽部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与上游侧滑槽部的上下或横侧邻接的位置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在上游侧滑槽部的周边必须确保的下游侧滑槽部的收纳空间。另外,在缩短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通过上游侧滑槽部和下游侧滑槽部嵌合,可以使排出滑槽紧凑。
另外,在将下游侧滑槽部切换为作用位置而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排出滑槽沿整个长度形成为槽型,因此,例如,在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装袋过程中,在排出滑槽发生谷粒堵塞的情况下,通过目视可以早期发现该堵塞,另外易于用手从排出滑槽的开放部分伸入而朝向排出滑槽的下方扒出堵塞的谷粒。
因此,不仅实现谷粒排出装置的小型化,而且可以实现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装袋等作业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三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
在所述非作用位置,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以从上方覆盖重叠的状态外嵌在所述上游侧滑槽部上。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不论下游侧滑槽部的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下游侧滑槽部的一对侧板位于上游侧滑槽部的一对侧板的横向外侧,因此,可以防止在下游侧滑槽部的一对侧板位于上游侧滑槽部的一对侧板的内侧的情况下会产生的、谷粒从上游侧滑槽部的侧板和下游侧滑槽部的侧板的间隙漏出等的情况。
因此,可以防止谷粒的漏出造成的谷粒回收率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三或第四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游侧滑槽部具备导向板,该导向板在所述非作用位置维持沿所述一对侧板垂下的垂下姿态,将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设定为所述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并且,在所述作用位置维持从一侧板朝向另一侧板以越靠另一侧板侧越向下方的状态倾斜的倾斜姿态,将比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更短的长度设定为所述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例如,在为了向卡车车厢等排出谷粒,将下游侧滑槽部切换为非作用位置而缩短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能够以垂下姿态维持导向板,可以将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扩展为适于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的宽度。由此,可以促进向卡车车厢等的谷粒的排出。
另外,为了将来自排出滑槽的谷粒装袋而将下游侧滑槽部切换为作用位置并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能够将导向板维持在倾斜姿态,可以将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缩窄为适于进行谷粒装袋的宽度。由此,容易进行谷粒的装袋。
因此,可以同时实现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时的作业效率的提高和将谷粒装袋时的作业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五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
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非作用位置向所述作用位置的摆动切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垂下姿态切换为所述倾斜姿态,且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作用位置向所述非作用位置的摆动切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倾斜姿态切换为所述垂下姿态。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可以不需要手动进行导向板的姿态切换操作。
因此,可以在将排出滑槽切换为适于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的状态和适于谷粒装袋的状态时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具备在所述作用位置挡住所述下游侧滑槽部的限位部件。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可以使下游侧滑槽部以稳定的状态位于作用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排出滑槽具备构成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滑槽部和构成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所述下游侧滑槽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可装卸地安装,安装时成为位于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作用位置的状态,拆卸时成为未安装的状态,由此将所述排出滑槽沿谷粒导向方向可调节长度地构成。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利用下游侧滑槽部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的拆卸,可以切换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由此,可以不需要在通过下游侧滑槽部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的摆动进行排出滑槽的长度调节的情况下、在排出滑槽的周边必须确保的下游侧滑槽部的摆动操作区域。
因此,可以实现作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小型化等,另外容易回避在排出滑槽的长度调节时下游侧滑槽部与他物接触的不良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八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
所述下游侧滑槽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可切换为未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非作用位置和所述作用位置。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在未使用下游侧滑槽部的情况下,可以在非作用位置保管下游侧滑槽部。由此,容易回避下游侧滑槽部未使用时的丢失。
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下游侧滑槽部未使用时的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九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
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和所述下游侧滑槽部形成为具备底板和从所述底板立起的一对侧板的槽型,在所述非作用位置,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嵌合。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使下游侧滑槽部位于非作用位置而缩短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通过上游侧滑槽部和下游侧滑槽部嵌合,可以使排出滑槽紧凑。
另外,使下游侧滑槽部位于作用位置而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排出滑槽沿全长形成为槽型,因此,例如,在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装袋过程中,在排出滑槽产生谷粒堵塞的情况下,可以早期通过目视发现该堵塞,并且,通过用手从排出滑槽的开放部分伸入可以朝向排出滑槽的下方容易地扒出堵塞的谷粒。
因此,不仅实现缩短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谷粒排出装置的小型化,而且可以实现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装袋等作业的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十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非作用位置,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以覆盖重叠的状态外嵌在所述上游侧滑槽部上。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不论下游侧滑槽部处于作用位置还是非作用位置,下游侧滑槽部的一对侧板位于上游侧滑槽部的一对侧板的横向外侧,因此,可以防止在下游侧滑槽部的一对侧板位于上游侧滑槽部的一对侧板的内侧的情况下会产生的、谷粒从上游侧滑槽部的侧板和下游侧滑槽部的侧板之间的间隙漏出等情况。
因此,可以防止谷粒的漏出造成的谷粒回收率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八~十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游侧滑槽部构成为其排出宽度比所述上游侧滑槽部的排出宽度窄。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使下游侧滑槽部位于非作用位置而缩短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上游侧滑槽部的排出宽度为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由此,可以扩大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另外,使下游侧滑槽部位于作用位置而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下游侧滑槽部的排出宽度为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由此,可以缩小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
即,例如,为了向卡车车厢等排出谷粒,缩短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将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扩宽为适于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的宽度,可以促进向卡车的车厢等的谷粒的排出。另外,为了将来自排出滑槽的谷粒装袋而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将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缩窄为适于进行谷粒装袋的宽度,易于进行谷粒装袋。
因此,可以同时实现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时的作业效率的提高和对谷粒装袋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十方面或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游侧滑槽部具备导向板,该导向板在所述非作用位置维持沿所述一对侧板垂下的垂下姿态并将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设定为所述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并且,在所述作用位置维持从一侧板朝向另一侧板以越靠另一侧板侧越向下方的状态倾斜的倾斜姿态,并将所述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设定为比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短的长度。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例如,为了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使下游侧滑槽部位于非作用位置而缩短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将导向板维持在垂下姿态,可以将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扩宽为适于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的宽度。由此,可以促进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
另外,为了对来自排出滑槽的谷粒装袋,使下游侧滑槽部位于作用位置而增加排出滑槽的导向长度的情况下,可以将导向板维持在倾斜姿态,可以将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缩窄为适于进行谷粒装袋的宽度,由此,易于进行谷粒装袋。
因此,可以同时实现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时的作业效率的提高和对谷粒进行装袋时的作业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十三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非作用位置向所述作用位置的变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垂下姿态切换为所述倾斜姿态,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作用位置向所述非作用位置变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倾斜姿态切换为所述垂下姿态。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可以不需要手动进行导向板的姿态切换操作。
因此,可以在排出滑槽切换为适于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的状态和适于谷粒装袋的状态时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1~14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排出滑槽中具备形成该谷粒导向方向的终端部的终端滑槽部,且所述终端滑槽部具有挠性。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排出滑槽的导向终端部即使与作为谷粒排出位置的一例的卡车车厢等接触,也可以防止该接触引起的排出滑槽及卡车车厢的损伤。
另外,在对来自排出滑槽的谷粒装袋的情况下,容易将由终端滑槽部形成的排出滑槽的导向终端部变形为可插入谷袋的开口等的状态。其结果是,可以实现对谷粒装袋时的作业的简单化。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1~15项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具备倾斜角变更机构,该倾斜角变更机构以支承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端部的横向支轴为支点,变更所述排出滑槽的倾斜角。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不仅变更排出滑槽的谷粒排出方向的调节长度,而且变更排出滑槽的倾斜角,由此,不仅可以更精细地进行在排出滑槽的高度方向的排出位置的变更,而且可以进行排出滑槽的倾斜角变更方向的排出位置的变更,因此,可以将排出滑槽的排出位置容易地设定变更为与谷粒的排出位置对应的更适当的位置。其结果是,不论谷粒的排出位置如何,都可以良好地通过排出滑槽排出谷粒。
另外,通过变更排出滑槽的倾斜角,可以调节自排出滑槽流下并被导向的谷粒的流下速度。由此,通过根据按水分量等变化的谷粒的流动性,变更排出滑槽的倾斜角,可以将谷粒的流下速度调节为适当的速度。其结果是,易于事先回避流动性的降低引起的、在排出滑槽的谷粒堵塞的产生等,可以防止在排出滑槽的谷粒堵塞造成的作业效率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十六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所述倾斜角变更机构由具备倾斜角设定用的多个凹部的阻挡部件和具备择一地与所述多个凹部卡合的卡合部的支撑部件构成,在所述扬送输送机和所述排出滑槽的底板中的任一方配置所述阻挡部件,在另一方可摆动地配置所述支撑部件。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即使不使用高价的液压缸、电动缸等促动器,也可以利用支撑部件的摆动操作,容易地变更排出滑槽的倾斜角。
因此,不会导致成本高涨,可以提高变更排出滑槽的倾斜角时的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八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十七方面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倾斜角变更机构中具备将所述支撑部件朝向所述阻挡部件卡合施力的施力装置。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施力装置的作用,可以提高将支撑部件的卡合部卡入阻挡部件的凹部时的操作性。另外,可以稳定地维持支撑部件的卡合部卡入阻挡部件的凹部这种支撑部件相对于阻挡部件的卡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九方面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1~18中任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至少将所述排出滑槽的上部侧形成为由底板和从所述底板立起的一对侧板构成的槽型,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可开闭地具备从所述扬送输送机的上部沿着所述排出滑槽,从上方覆盖所述排出滑槽的上部侧的罩。
在所述技术方案中,谷粒的排出中通过用罩覆盖形成为槽型的排出滑槽的上部侧,可以防止会在排出滑槽的上部侧产生的、谷粒从上部侧的开放部分飞出的情况。
另外,在排出滑槽的上部侧产生谷粒堵塞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打开罩的操作,开放排出滑槽上部侧的开放部分,在排出滑槽的上部侧将堵塞的谷粒利用从上部侧的开放部分插入的刮落用用具等,可以简单地向下方刮落。
因此,可以实现谷粒回收率及作业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右侧视图;
图2是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3是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谷粒排出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谷粒排出装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谷粒排出装置的上部侧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谷粒排出装置的上部侧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谷粒排出装置的上部侧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a)是表示谷粒排出装置的上部侧结构的纵剖后视图,(b)是表示排出滑槽的底面侧的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下游侧滑槽部切换为非作用位置的状态的图,(a)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b)是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11是表示谷粒排出装置的导向杆的作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谷粒排出装置的导向杆的作用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在谷粒排出装置中配置水平排出导向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一部分纵剖后视图;
图14是表示谷粒箱的结构的图,(a)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b)是主要部分的后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下游侧滑槽部位于非作用位置的状态的图,(a)是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b)是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16(a)~(d)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下游侧滑槽部及终端滑槽部的变换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下游侧滑槽部的图,(a)是表示使下游侧滑槽部位于非作用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b)是表示使下游侧滑槽部位于作用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在排出滑槽具备多个下游侧滑槽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下游侧滑槽部的切换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19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排出滑槽具备导向板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a)是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b)是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c)是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20(a)~(d)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排出滑槽上具备导向板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下游侧滑槽部及终端滑槽部的变换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谷粒箱
12    谷粒排出装置
16    扬送输送机
16A   排出口
17    排出滑槽
17A   上游侧滑槽部
17B   下游侧滑槽部
17E   限位部件
17F   导向板
17J   终端滑槽部
17a   底板
17b   侧板
40    支轴
41    倾斜角变更机构
42    阻挡部件
42a   凹部
42b   凹部
42c   凹部
43    支撑部件
43a   卡合部
44    施力装置
71    罩
L1    间隔距离
L2    比间隔距离更短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基于附图说明在联合收割机的一例即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例示的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中,连结方形管材等多种钢材构成收割机主体框架1。在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下部配置左右一对履带2。在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半部的前侧装载发动机3,并且形成搭乘驾驶部4。将在作业行驶时位于收割机主体前方的收割对象即作物谷杆收割并向后方输送的收割输送装置5与收割机主体框架1左侧的前端部连结,并配置为能够以左右方向的支轴(未图示)为支点进行升降摆动操作。在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左半部,搭载有脱粒装置6,其接收收割输送装置5输送的收割谷秸杆并向后方输送,并对收割谷秸杆的着粒部实施脱粒处理,对通过该脱粒处理得到的处理物实施分类处理。在脱粒装置6上侧的后部,配备从脱粒装置6的夹持输送机构7接收脱粒处理后的脱粒谷秸杆并向脱粒装置6的上部后方输送的脱粒谷秸杆输送装置8。脱粒装置6的下侧的后端部,连结粉碎装置9,其可将脱粒谷秸杆输送装置8输送的脱粒谷秸杆粉碎并排出。在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半部的后侧,搭载着金属板制的谷粒箱11,其中贮存从脱粒装置6经由螺旋扬送式供给输送机10扬送输出的谷粒。在谷粒箱11内配置可将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向收割机外部排出的谷粒排出装置12。
如图3及图5所示,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后端部立设的第一支柱13具备的上下一对纵向支轴(未图示),粉碎装置9经由该一对纵向支轴,以该上下的支轴为支点可进行横向摆动操作的方式与第一支柱13连结。由此,能够在作业位置和维修位置之间进行摆动操作,在作业位置,粉碎装置9位于脱粒谷秸杆输送装置8的下方与脱粒装置6的下侧后部连接,以将脱粒谷秸杆输送装置8输送的排谷秸杆粉碎并排出,在维修位置,粉碎装置9的自由端侧位于收割机主体的右后方,使其与脱粒装置6的后端部之间的部分大幅度开放。
虽然图示省略,但在脱粒装置6的左后端部和粉碎装置9的自由端部分别配置能够将粉碎装置9固定保持在作业位置的锁止机构的结构部件。
如图1~5及图14所示,谷粒箱11在其左上端部的前后中间部位形成与在供给输送机10的上端部形成的谷粒排出口10A连通的谷粒接收口11A。另外,在其左右的侧板11B、11C的下部侧具备将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向形成于左右中央侧的底部的谷粒送出部11D导向并使谷粒流下的倾斜部11Ba、11Ca。而且,在该谷粒送出部11B的后端部位形成可将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向谷粒箱外取出的谷粒取出口11E。
如图1~12所示,谷粒排出装置12具备位于谷粒送出部11B并将谷粒箱内的谷粒从谷粒取出口11E向谷粒箱外送出的送出螺旋15、将送出螺旋15送出的谷粒扬送并从上部的排出口16A排出的扬送输送机16及将从排出口16A排出的谷粒向收割机主体的右外侧导向并使谷粒流下的排出滑槽17等。
送出螺旋15以其螺旋轴15A的前端部从谷粒箱11的前端向前方突出的状态,且以送出螺旋15的后端部位于通过谷粒箱11的谷粒取出口11E与谷粒箱11的底部后端连接的谷粒排出壳体18内部的状态配置在谷粒箱11的谷粒送出部11B前后方向。而且,在螺旋轴15A的前端部连结使从发动机3向谷粒排出装置12的传动断续的皮带张紧式排出离合器19。在螺旋轴15A的后端部以和送出螺旋15一体旋转的状态连结锥齿轮(未图示)。
扬送输送机16利用在谷粒排出壳体18的上端部上下方向连通连接的圆筒状的输送机壳体21、将形成于输送机壳体21上端的开口21A封闭的盖体22及在输送机壳体21的内部可旋转地具备的扬送螺旋23等,构成为螺旋输送式,配备于谷粒箱11的后方。
扬送螺旋23构成为其下端部从输送机壳体21向下方延伸,位于谷粒排出壳体18的内部。而且,在该螺旋轴23A的下端部,以与扬送螺旋23一体旋转的状态连结着锥齿轮(未图示),该锥齿轮与送出螺旋15的螺旋轴15A上连结的锥齿轮啮合连动。在扬送螺旋23的上部配置将扬送至扬送输送机16的上部的谷粒从排出口16A向水平方向放出的放出装置A。放出装置A由通过与扬送螺旋23一体旋转而将位于扬送输送机16上部的谷粒抛出的抛出板23B构成。
谷粒排出壳体18形成为L字型,具备将两个锥齿轮在相互啮合并可连动地支承的状态下收纳的收纳空间、和在可送出谷粒的状态下连通谷粒箱11的内部和输送机壳体21的内部的连通空间。
在扬送输送机16中,将从形成于其上部的排出口16A放出的谷粒朝向收割机主体右外侧的斜下方导向的向下排出导向件70与谷粒排出壳体18的上部可拆卸地螺栓连结。而且,在谷粒排出壳体18的向下排出导向件70的正下方位置,以将经向下排出导向件70导向的谷粒向收割机主体右外侧导向并使谷粒流下的状态配备排出滑槽17。
根据上述结构,谷粒排出装置12利用经由排出离合器19的来自发动机3的动力驱动送出螺旋15时,送出螺旋15和扬送螺旋23经由锥齿轮连动。而且,通过该连动,利用送出螺旋15从谷粒取出口11E送出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送入谷粒排出壳体18的连通空间。另外,利用扬送螺旋23将送入该连通空间的谷粒扬送至扬送输送机16的上部,利用抛出板23B将扬送至其上部的谷粒从排出口16A向水平方向抛出,利用向下排出导向件70将抛出的谷粒向下方的排出滑槽17导向。而且,利用排出滑槽17将该被导向的谷粒向位于收割机主体的右外侧下方的卡车的车厢等规定的谷粒排出位置导向并使谷粒流下。
即,可以利用具备排出滑槽17的、结构简单并且价格低廉的谷粒排出装置12将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良好地向收割机主体右外侧下方的谷粒排出位置排出。
如图1~9所示,扬送输送机16构成为其上端比谷粒箱11的上端更靠上侧。而且,将其上端具备的盖体22与输送机壳体21的上端可装卸地螺栓连结。另外,在该盖体22的背面具备在可抽出、插入扬送螺旋23的螺旋轴23A的上端部的状态下可相对旋转地支承的轴支承部22A。另外,螺旋轴23A的下端部和锥齿轮的连结方式为螺旋轴23A和锥齿轮可进行一体旋转,并且容许螺旋轴23A相对于锥齿轮从上方脱开地嵌合(例如,花键嵌合)。谷粒排出壳体18的上端部具备挡住并支承扬送螺旋23下端部的支承部(未图示)。
根据上述的结构,虽然采用经由锥齿轮连动连结送出螺旋15和扬送螺旋23的构造,也能够通过从输送机壳体21的上端拆下盖体22,开放位于扬送螺旋23的正上方的开口21A,通过从该开口21A提升扬送螺旋23,可以解除螺旋轴23A的下端部和锥齿轮的嵌合,从输送机壳体21拔出扬送螺旋23。由此,容易进行对输送机壳体21及扬送螺旋23的清扫或扬送螺旋23的交换等维修作业。
另外,维修后通过从开口21A插入扬送螺旋23将螺旋轴23A的下端部与锥齿轮嵌合,可以使扬送螺旋23与送出螺旋15连动连结。之后,通过在螺旋轴23A的上端部嵌合盖体22的轴支承部22A,将盖体22与输送机壳体21的上端螺栓连结,由此可以在输送机壳体21的内部以可驱动的适当状态配置扬送螺旋23。
而且,扬送输送机16的上端比谷粒箱11的上端更靠上侧,因此,相对于输送机壳体21插入、拔出扬送螺旋23时,不太可能导致扬送螺旋23与谷粒箱11的上部的意外接触造成的扬送螺旋23及谷粒箱11的损伤。
如图1~12所示,输送机壳体21将其上下中间侧的规定位置与立设于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后端部的第二支柱24经由该第二支柱24的上端部具备的杆25以扬送螺旋23的螺旋轴23A为支点可相对旋转的状态连结。另外,将其上部经由固定器具26与谷粒箱11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将其下端部与在谷粒箱11上连结的谷粒排出壳体18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
通过将在谷粒排出壳体18的上部向左右方向突出形成的左右一对连结部18B和在输送机壳体21的下部以与谷粒排出壳体18的各连结部18B对置的状态配置的连结部21D螺栓连结,谷粒排出壳体18和输送机壳体21在相互连通连接的状态下,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
输送机壳体21的各连结部21D在输送机壳体21的下端部以垂下姿态焊接在向左右方向突设的左右一对托架21E的延伸端。
在谷粒排出壳体18的底部,一体形成有在位于与扬送螺旋23的旋转中心同心的状态下从底部朝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的支轴部18A。而且,将该支轴部18A可相对旋转地内嵌于在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后端部具有的轴支承部1A,另外,利用该轴支承部1A从下方进行支承。
根据上述结构,谷粒排出装置12以通过扬送螺旋23的旋转中心和谷粒排出壳体18的轴部18A的中心的纵向的轴心X为支点,与谷粒箱11一体摆动。由此,使将谷粒箱11以其后方具备的纵向的轴心X为支点,在与脱粒装置6的右侧端部邻接而将供给输送机10的谷粒排出口10A和谷粒箱11的谷粒接收口11A的连通接合的作业位置、和将供给输送机10的谷粒排出口10A和谷粒箱11的谷粒接收口11A的连通接合解除并从脱粒装置6向收割机主体的右外侧远离的维修位置之间进行摆动位移(参照图2)。其结果是,通过使谷粒箱11摆动位移到维修位置,在作业位置邻接的脱粒装置6和谷粒箱11之间确保宽大的空间,并可以开放脱粒装置6的右侧部及谷粒箱11的左侧部等,容易进行对脱粒装置6及谷粒箱11等进行维修。
如图1及图4所示,在第二支柱24上配置限位块24A,在谷粒箱11向收割机主体右外侧摆动操作时,该限位块24A通过挡住输送机壳体21的收割机主体外侧(右侧)的托架21E,将谷粒箱11向收割机主体右外侧的摆动位移限制在维修位置。
图示省略,谷粒箱11构成为能够利用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被固定保持在作业位置。第一锁止机构利用穿设于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规定位置的卡合孔和在与该卡合孔卡合的方向上以被弹簧施加弹力的状态设置在谷粒箱11的前下部的向下L型的卡合销等,对谷粒箱11的下部侧产生作用。第二锁止机构利用设置在脱粒装置6的前上部的卡止销和在谷粒箱11的前上部可摆动地设置的卡合钩等,对谷粒箱11的上部侧产生作用。卡合钩经由连动杆与谷粒箱11的前下部设置的锁止解除杆连动。
如图1及图2所示,排出离合器19通过张力臂19B的摆动操作将传动带19A切换为张紧状态和松驰状态,由此切换为向谷粒排出装置12传递来自发动机3的动力的传动状态和断开该动力传动的断开状态而构成。张力臂19B在搭乘驾驶部4经由连动机构37与在驾驶座席35的左后方部位配备的排出离合器杆36连动。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谷粒箱11摆动操作到维修位置时,操作排出离合器杆36,将排出离合器19切换为断开状态,利用该切换,将松驰的传动带16A从与螺旋轴15A一体旋转的排出离合器19的输出带轮19C上摘下后,通过解除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对谷粒箱11的在作业位置的固定保持,可以进行谷粒箱11在维修位置的摆动操作。
如图3~10所示,扬送输送机16的排出口16A利用在输送机壳体21的上部设置的框部件21B,形成为与输送机壳体21的直径宽度相同的、纵长形的矩形。另外,在谷粒箱11位于作业位置的状态下,被设定为朝向收割机主体的正右方。而且,利用在框部件21B上具有的排出导向件安装用的四个螺栓连结部21a,以在框部件21B上外嵌向下送出导向件70的状态,将向下送出导向件70可装卸地螺栓连接在该框部件21B上。即,框部件21B构成为兼作排出导向件安装部。
各螺栓连结部21a由上下各一对分别在框部件21B的前后两侧部穿设的螺栓插通孔及以与各螺栓插通孔对应的状态与框部件21B的内面侧焊接的螺母构成。
输送机壳体21在框部件21B的正下位置配置有排出滑槽用的支承部件21C。而且,经由在谷粒箱11位于作业位置的状态下朝向为前后朝向的横向的支轴40,将排出滑槽17的基端部即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与该支承部件21C连结,以使以该支轴40为支点的排出滑槽17可上下摆动。
如图1~12所示,排出滑槽17具备构成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滑槽部17A和构成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各滑槽部17A、17B形成为具备底板17a和从底板17a平行立起的一对侧板17b的槽型,且上游侧滑槽部17A与向下送出导向件70相比,在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更长。另外,各滑槽部17A、17B的一对侧板17b的间隔距离被设定为使上游侧滑槽部17A的横向宽度比向下送出导向件70的横向宽度宽,且使下游侧滑槽部17B的横向宽度比上游侧滑槽部17A的横向宽度宽。
上游侧滑槽部17A在扬送输送机16的排出口侧即右侧部,以底板17a与其右侧部面对面的右向姿态,配置为可进行以横向的支轴40为支点的上下摆动。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自由端部具备沿着一对侧板17b连结这些上端部的保形用的连结杆17c。
下游侧滑槽部17B构成为通过将其各侧板17b的一端部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各侧板17b的自由端部在横向经由一对支轴17C连结,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可上下摆动。而且,通过以一对支轴17C为支点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下降摆动,切换为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作用位置,且通过以一对支轴17C为支点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上升摆动,切换为在从上方覆盖重叠的状态下与上游侧滑槽部17A外嵌的非作用位置。
即,利用下游侧滑槽部17B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上下摆动,将下游侧滑槽部17B切换为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由此,将排出滑槽17在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设定为能够进行两阶段的切换调节,该两个阶段为设定为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的短状态和设定为在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上再增加下游侧滑槽部17B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的长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向卡车的车厢等高处排出谷粒的情况下,通过将排出滑槽17切换为短状态,使排出滑槽17难以与立设于车厢的周围的边板等接触,可以高效地进行向卡车的车厢等的谷粒的排出。并且,在该短状态下,下游侧滑槽部17B通过以从上方覆盖重叠的状态与上游侧滑槽部17A外嵌,与将下游侧滑槽部17B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上下或前后邻接的情况比较,不需要在上游侧滑槽部17A的周边确保下游侧滑槽部17B的收纳空间,另外可以使短状态的排出滑槽17紧凑。其结果是,不会导致作为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大型化,能够容易地回避切换为短状态的排出滑槽17和他物的接触。
另一方面,在进行将来自排出滑槽17的谷粒装入谷袋等的装袋的情况,通过将排出滑槽17切换为长状态,可以使排出滑槽17的导向终端部位于手边高度位置。由此,可合理简单地进行来自排出滑槽17的谷粒的装袋,可以减轻装袋需要的劳力。并且,在该长状态下,排出滑槽17沿其全长形成为槽型,因此,在装袋过程中在排出滑槽17产生谷粒堵塞的情况下,可以目视早期发现该堵塞,另外,可以容易地从排出滑槽17的开放部分伸进手来朝向排出滑槽17的下方刮下堵塞的谷粒。
如图4、图6~8及图10所示,排出滑槽17具备将下游侧滑槽部17B保持在非作用位置的锁止机构17D。锁止机构17D由在上游侧滑槽部17A可上下摆动地设置的钩部件17d、在下游侧滑槽部17B沿横向设置的卡合销17e及将钩部件17d与卡合销17c卡合施力的扭簧17f构成。
如图5、图6及图8~11所示,在上游侧滑槽部17A设置有随着向下游侧滑槽部17B的作用位置的切换,通过挡住下游侧滑槽部17B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端部,将下游侧滑槽部17B保持于作用位置的限位块17E。而且,通过用该限位块17E挡住下游侧滑槽部17B,在作用位置,下游侧滑槽部17B稳定地维持与上游侧滑槽部17A在一直线上并列的状态。
如图1、图4、图5、图7、图8、图10及图12所示,在下游侧滑槽部17B设置导向板17F,该导向板17F将排出滑槽17的排出宽度切换为相对于卡车的车厢等的通常排出用的宽度宽状态和装袋用的宽度窄状态。导向板17F在以立设于下游侧滑槽部17B的底板17a的自由端部的宽度方向中间侧部位的支轴17G为支点摆动的状态下,其一端部外嵌于支轴17G。另外,利用立设于下游侧滑槽部17B的底板17a的宽度方向中间侧部位的挡住销17H阻止导向板17F从垂直姿态向后方摆动。由此,随着下游侧滑槽部17B的非作用位置和作用位置的摆动切换,以支轴17G为支点,以自重摆动位移,通过该摆动位移,在下游侧滑槽部17B的非作用位置,维持在一对侧板17b之间沿侧板17b垂下的垂下姿态,成为将一对侧板17b的间隔距离L1设定为排出滑槽17的排出宽度的宽度宽状态,另外,在下游侧滑槽部17B的作用位置,维持其自由端与前侧的侧板17b抵接,从前侧的侧板17b朝向后侧的侧板17b越靠后侧的侧板侧越向下方的状态倾斜的倾斜姿态,并成为以排出滑槽17的排出宽度设定比一对侧板17b的间隔距离短的长度(后侧的侧板17b和导向板17F的摆动机端部的间隔距离)L2的宽度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将下游侧滑槽部17B切换为非作用位置,将排出滑槽17切换为适于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谷粒的短状态的情况下,作为排出滑槽17的排出宽度,可以自动成为与卡车的车厢等对应的通常排出用的宽度宽状态。另外,将下游侧滑槽部17B切换为作用位置,将排出滑槽17切换为适于谷粒装袋的长状态的情况下,作为排出滑槽17的排出宽度,可以自动成为装袋用的宽度窄状态。
即,只要将下游侧滑槽部17B切换为非作用位置和作用位置,就能够将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和排出滑槽17的排出宽度变更为适于谷粒的排出位置的尺寸,由此,实现将谷粒向卡车的车厢等排出时的作业效率的提高,并可以实现将谷粒装袋时的作业的简单化。
如图1~10所示,谷粒排出装置12从扬送输送机16的上部到排出滑槽17可开闭地具备从上方覆盖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即上部侧的罩51。罩51从谷粒导向方向看的形状为U字状,构成为,在向下送出导向件70上经由左右一对铰链52可上下摆动地连结的U字状的保形部件51A上,螺栓连结有透明的具有挠性的树脂板51B的一侧缘部。而且,构成为利用在向下送出导向件70和保形部件51A之间架设的扭力弹簧53,在从上方覆盖排出滑槽17的上部侧的闭状态和开放排出滑槽17的上部侧的开状态之间可切换保持。
根据上述结构,轻量且廉价地构成罩51,并可以防止在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谷粒的漏出。另外,不论罩51的开闭状态如何,均可以容易地目视确认在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谷粒的流动状态,在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谷粒产生堵塞的情况下,通过将罩51切换保持为开状态,可以容易地进行应对谷粒堵塞的适当处置。
如图3~10所示,在谷粒排出装置12中具备变更以支轴40为支点上下摆动的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的倾斜角变更机构41。倾斜角变更机构41由在排出滑槽17的上游侧滑槽部17A的底板17a上沿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上下朝向配置的阻挡部件42、在扬送输送机16的输送机壳体21上可上下摆动地配置的支撑部件43及使支撑部件43向阻挡部件42所在的上升方向摆动施力的施力装置的一例即扭簧44构成。
在阻挡部件42沿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以上下朝向形成具备倾斜角设定用的三个凹部42a~42c的导向槽42A。支撑部件43在其自由端部弯曲形成择一卡入阻挡部件42的各凹部42a~42c的卡合部43a。另外,具备容易从收割机主体右外侧进行支撑部件43的操作的操作杆43b。而且,利用支撑部件43的操作和施力装置44的作用,该卡合部43a通过择一卡入阻挡部件42的各凹部42a~42c,维持该卡入状态,挡住排出滑槽17并进行支承。
谷粒排出装置12具备将排出滑槽17以沿扬送输送机16的垂下姿态保持于使其最接近扬送输送机16的收纳位置的保持机构48。保持机构48利用在输送机壳体21的后部侧横向设置的筒状的卡合部49及在排出滑槽17的上游侧滑槽部17A的底板17a上设置的可弹性变形的夹持器具50,随着排出滑槽17到达收纳位置,通过夹持器具50与卡合部49夹持嵌合,可抵抗倾斜角变更机构41上设置的施力装置44的作用力而将排出滑槽17固定保持在收纳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将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进行四个等级的变更,即利用保持机构48将排出滑槽17保持于收纳位置的最大倾斜角、通过将支撑部件43的卡合部43a卡入阻挡部件42的最下位的凹部42a而使排出滑槽17的排出位置最接近收割机主体的最大排出倾斜角、通过将支撑部件43的卡合部43a卡入阻挡部件42的上下中间位置的凹部42b而使排出滑槽17的排出位置比最大排出倾斜角的排出位置从收割机主体更靠右外侧分离的中间排出倾斜角、通过将支撑部件43的卡合部43a卡入阻挡部件42的最上位的凹部42c而使排出滑槽17的排出位置距收割机主体最离开的最小排出倾斜角。
即,不仅通过排出滑槽17在谷粒排出方向的长度调节,而且通过变更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不仅可以更细致地变更排出滑槽17在高度方向的排出位置,还可变更排出滑槽17在收割机主体横向的排出位置,因此,可以将排出滑槽17的排出位置容易地设定变更为与谷粒的排出位置对应的更适当的位置。其结果是,不论谷粒的排出位置如何,均可以良好地进行排出滑槽17的谷粒的排出。
而且,在将排出滑槽17切换为收纳位置的状态下,利用保持机构48以稳定的状态可以将排出滑槽17保持于收纳位置,由此,能够可靠防止行驶中的收割机主体的振动等引起排出滑槽17意想不到地从收纳位置切换为排出位置而与他物接触的情况。
另外,通过变更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可以调节通过排出滑槽17流下导向的谷粒的流下速度,由此,根据因谷粒的水分量等而变化的流动性,通过变更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可以适当的速度调节谷粒流下速度。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事先避免流动性降低引起的在排出滑槽17的谷粒堵塞的产生等,可以防止在排出滑槽17谷粒堵塞造成的作业效率降低。
另外,通过在排出滑槽17的上游侧滑槽部17A具备连结杆17c,可以将该连结杆17c用作变更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时的把手,由此,可以提高变更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时的操作性。
如图2~5、图7、图11及图12所示,在第二支柱24的上端部配置导向杆56,该导向杆56具备圆弧状的滑动接触部56A,该滑动接触部56A通过与摆动到维修位置的谷粒箱11一体运动的排出滑槽17的上游侧滑槽部17A的底板17a滑动接触,解除保持机构48对排出滑槽17在收纳位置的保持,使排出滑槽17的自由端侧远离扬送输送机16。
根据上述结构,维持利用保持机构48将排出滑槽17保持于收纳位置的状态,将谷粒箱11朝向维修位置摆动时,排出滑槽17的底板17a以越上导向杆56的滑动接触部56A的方式与之滑动接触,通过慢慢推上排出滑槽17的自由端侧,保持机构48的卡合部49和夹持器具50的夹持嵌合下的排出滑槽17的保持自动地解除,排出滑槽17上升摆动。
由此,可以防止使谷粒箱11朝向维修位置摆动位移时,发生与谷粒箱11一体摆动的排出滑槽17与第二支柱24等接触的不良情况。其结果是,可以使谷粒箱11向收割机主体的右外侧大幅度地摆动位移,在脱粒装置6和谷粒箱11之间可以确保宽大的空间。
如图3及图15所示,第一支柱13和第二支柱24通过经由连结部件60连结它们的上部,提高它们的强度。
如图13所示,谷粒排出装置12相对于在扬送输送机16的上部设置的框部件(排出导向安装部)21B,可与向下排出导向件70相替换地具备将从扬送输送机16的排出口16A放出的谷粒朝向收割机主体外侧水平方向导向的水平排出导向件74。
水平排出导向74利用在框部件21B上设置的排出导向件安装用的四个螺栓连结部21a,在与框部件21B可装卸地螺栓连结的矩形保形部件74A上安装透明且具有挠性的树脂板74B的一侧缘部,通过将该树脂板74B卷成四角筒状,从谷粒导向方向看的形状为矩形。
即,如向边板100a高的卡车100的车厢100A排出谷粒时等,存在需要从利用排出滑槽17在谷粒导向方向上的长度调节及倾斜角的变更也无法应对的高度位置排出谷粒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谷粒排出装置12上配置的排出导向件从向下排出导向件70变换为水平排出导向件74,就可以容易地应对。
另外,水平排出导向件74具有挠性,因此,即使水平排出导向件74与车厢100A的边板100a等接触,能够防止该接触引起的水平排出导向件74及车厢100A的边板100a等的损伤。
并且,不是在向下排出导向件70上而是在扬送输送机16上配置排出滑槽17,从而在保留排出滑槽17的状态下能进行向下排出导向件70和水平排出导向件74的替换,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排出导向件的替换作业及取出向下排出导向件70的情况下的向下排出导向件70的保管。
如图1、图4及图14所示,发动机3配置在搭乘驾驶部4的驾驶座席35的下方的位置,处于利用发动机罩65覆盖的状态。在发动机罩65的右侧壁65A形成相对于发动机3引入外部气体用的开口65B,且具备防止尘埃从该开口65B的流入的除尘网66。右侧壁65A形成为,具备通过沿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端立起使下部侧的外侧面(右侧面)位于与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端面同一面上的下侧立起部65a、从下侧立起部65a的上端朝向收割机主体的右外侧倾斜的倾斜部65b及在从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端向右外侧突出的位置从倾斜部65b的上端立起的上侧立起部65c。
位于搭乘驾驶部4的后方的谷粒箱11的右侧板11C与发动机罩65的右侧壁65A一样,具备通过沿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端立起使下部侧的外侧面(右侧面)位于与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端面同一面上的下侧立起部11Cb、从下侧立起部11Cb的上端朝向收割机主体的右外侧倾斜的倾斜部11Ca及在从收割机主体框架1的右端向右外侧突出的位置从倾斜部11Ca的上端立起的上侧立起部11Cc,通过将其右侧板11C以与发动机罩65的右侧壁65A类似的形状形成,谷粒箱11的右端下部不从发动机罩65的右侧壁65A向右外侧突出。
由此,在发动机罩65的右侧壁65A的下部侧不需要具备将收割机主体右侧的未收割谷秸杆向谷粒箱11的右外侧导向的谷秸杆导向件,就可以防止在以谷粒箱11的右端下部从发动机罩65的右侧壁65A向右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会产生的、在收割机主体的右侧也存在未收割的谷秸杆时进行收割作业时,收割机主体右侧的未收割谷秸杆与谷粒箱11的右端下部撞击而产生损伤的不良情况等。
如图1、图2、图4及图14所示,谷粒箱11在其右侧板11C的下侧立起部11Cb形成前后长度比右侧板11C的前后宽度稍短的矩形开口11Cd。另外,在该谷粒排出部11D的右侧部具备开闭式的残留物排出口11Da。而且,在右侧板11C的下侧立起部11Cb上可装卸地螺栓联结堵塞开口11Cd的金属板制的第一装饰罩11F。另外,在谷粒排出部11D右侧部上可装卸地卡合连结覆盖残留物排出口11Da等的金属板制的第二装饰板罩11G。
根据该结构,在清除残留于谷粒箱11的底部的尘埃等的情况下,通过摘下第二装饰罩11G打开残留物排出口11Da,能够从残留物排出口11Da容易地排出残留于谷粒箱11的底部的尘埃等。
另外,在变更在谷粒箱11的底部、送出螺旋15的正上方以沿送出螺旋15的前后朝向的姿态配置的截面形状为倒V字状的流下导向板80的流下导向长度的情况下,通过取下第一装饰罩11F打开开口11Cd,可以开放流下导向板80的横侧,由此,能够容易地变更流下导向板80的流下导向长度。
流下导向板80经由其上端部具备的支轴80A与谷粒箱11的底部可左右摆动地连结。另外,与送出螺旋15的驱动连动而左右摆动的方式将该支轴80A经由偏心凸轮式的连动机构(未图示)与送出螺旋15连动连结。而且,将流下导向长度变更用的左右一对辅助导向板80B以可进行从左右端部延伸的长度的变更的状态与其左右两端部螺栓连结。
即,流下导向板80构成为,通过变更左右的辅助导向板80B从其左右的端部的伸出的长度,变更流下导向长度。而且,例如,在谷粒的水分量多等易导致在谷粒排出装置12产生谷粒堵塞的作业状况下,通过增加流下导向板80的流下导向长度,使流下导向板80的导向终端(辅助导向板80B的延伸端)与谷粒箱11的左右的侧板11B、11C接近,抑制谷粒向送出螺旋15流下,可以防止谷粒的水分量多等引起的在谷粒排出装置12的谷粒溢满的发生。相反,例如,谷粒的水分量少等难以导致在谷粒排出装置12发生谷粒堵塞的作业状况下,通过缩短流下导向板80的流下导向长度,使流下导向板80的导向终端(辅助导向板80B的延伸端)与谷粒箱11的左右的侧板11B、11C分离,促进谷粒向送出螺旋15流下,可以提高谷粒排出装置12的谷粒的排出效率。
如图1、图2及图14所示,在第一装饰罩11F上经由上下一对铰链11Fb向左右方向可开闭摆动地具备覆盖发动机罩65和谷粒箱11之间的间隙的金属板制的辅助罩11Fa。辅助罩11Fa利用在从谷粒箱11朝向发动机罩65和谷粒箱11之间的间隙延伸的延伸部件11H具备的磁石11Ha的吸附作用,保持在覆盖发动机罩65和谷粒箱11之间的间隙的闭位置。
由此,可以事先避免在收割机主体的右侧存在未收割谷秸杆的中收割作业等中,未收割谷秸杆进入发动机罩65和谷粒箱11之间,缠附于在其间设置的排出离合器19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的一例,基于附图说明在联合收割机的一例即半喂入型联合收割机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的第二实施方式。
另外,该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只是排出滑槽17的结构有所不同,因此,仅对排出滑槽17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5~17所示,排出滑槽17具备构成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滑槽部17A和构成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和构成排出滑槽17的导向终端部的终端滑槽部17J。
上游侧滑槽部17A及下游侧滑槽部17B是具备底板17a和从底板17a平行立起的一对侧板17b的槽型,且形成为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比向下送出导向件70长。另外,以上游侧滑槽部17A的横向宽度比向下送出导向件70的横向宽度宽,且下游侧滑槽部17B的横向宽度比上游侧滑槽部17A的横向宽度宽的方式设定各滑槽部17A、17B的一对侧板17b的间隔距离。
终端滑槽部17J构成为在具有可外嵌于下游侧滑槽部17B的大小的矩形保形部件17j上安装透明且具有挠性的树脂板17k的一侧缘部,通过将该树脂板74B卷为四角形筒状,在谷粒导向方向看的形状为矩形。
上游侧滑槽部17A在扬送输送机16的排出口侧即右侧部以底板17a与其右侧部面对面的向右的姿态,以可进行以横向支轴40为支点的上下摆动的状态配置。而且,其各侧板17b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具备兼用作下游侧滑槽部安装用和辅助滑槽部安装用的上下一对螺栓连结部17g。另外,在其各侧板17b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穿设下游侧滑槽部安装用的上下一对安装孔17h。各螺栓连结部17g由穿设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各侧板17b的螺栓插通孔及在与各螺栓插通孔对应的状态下,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各侧板17b的内面侧焊接的螺母构成。
下游侧滑槽部17B构成为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6,可以在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作用位置、和以从上方覆盖重叠的状态外嵌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非作用位置之间切换。而且,为了可进行该切换,在各侧板17b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穿设上下一对第一安装孔17m,该第一安装孔用于在作用位置向上游侧滑槽部17A进行安装,还用于在非作用位置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与终端滑槽部17J进行紧固连结。另外,在各侧板17b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穿设上下一对第二安装孔17n,该第二安装孔用于在非作用位置向上游侧滑槽部17A进行安装,还用于在作用位置安装辅助滑槽部。
终端滑槽部17J构成为可以在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第一作用位置和与下游侧滑槽部17B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第二作用位置进行切换。另外,为了进行该可切换,在保形部件17j的两横侧部穿设上下一对安装孔17o,该一对安装孔17o用于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与终端滑槽部17J紧固连结,还用于相对于下游侧滑槽部17B进行安装。而且,由此,下游侧滑槽部17B在位于非作用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位于第一作用位置,形成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的终端部,另外下游侧滑槽部17B在位于作用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位于第二作用位置,形成排出滑槽17的谷粒导向方向的终端部。
另外,在排出滑槽17上具备辅助部件17P,该辅助部件17P可进行利用上游侧滑槽部17A的各安装孔17h和下游侧滑槽部17B的各第二安装孔17n进行下游侧滑槽部17B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在非作用位置的安装,且可进行利用下游侧滑槽部17B的各第二安装孔17n和终端滑槽部17J的各安装孔17o的终端滑槽部17J相对于下游侧滑槽部17B的螺栓连结。
辅助部件17P以U字状形成,在其两侧部具备上下一对螺栓连结部17p。各螺栓连结部17p由穿设于辅助部件17P的两侧部的螺栓插通孔及在与各螺栓插通孔对应的状态与辅助部件17P的两侧部的内面侧焊接的螺母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排出滑槽17通过在非作用位置将下游侧滑槽部17B与上游侧滑槽部17A进行安装,将终端滑槽部17J安装于第一作用位置,可以将排出滑槽17在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切换为在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上增加终端滑槽部17J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的短状态。另外,通过在作用位置将下游侧滑槽部17B与上游侧滑槽部17A进行安装,在第二作用位置安装终端滑槽部17J,可以将排出滑槽17在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切换为在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上增加下游侧滑槽部17B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和终端滑槽部17J的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的长状态。
即,通过下游侧滑槽部17B及终端滑槽部17J的切换,将排出滑槽17在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可切换调节为短状态和长状态这两个等级。
由此,向卡车的车厢等高处排出谷粒的情况下,通过将排出滑槽17切换为短状态,难以使排出滑槽17与在车厢的周围立设的边板等接触,可以高效地向卡车的车厢等进行谷粒的排出。并且,在该短状态下,下游侧滑槽部17B通过在从上方覆盖重叠的状态外嵌于上游侧滑槽部17A,使下游侧滑槽部17B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上下或前后邻接的情况比较,不需要在上游侧滑槽部17A的周边确保下游侧滑槽部17B的收纳空间,另外,可以在短状态使排出滑槽17紧凑。其结果是,不会导致作为联合收割机全体的大型化,可以容易地回避切换为短状态的排出滑槽17和他物的接触。
另一方面,在进行将来自排出滑槽17的谷粒装满谷袋等装袋的情况下,通过将排出滑槽17切换为长状态,可以使排出滑槽17的导向终端部位于手边高度位置。由此,合理简便地进行来自排出滑槽17的谷粒的装袋,可以使装袋需要的劳力减少。并且,在该长状态下排出滑槽17沿其全长形成为槽型,因此,在装袋过程中,在排出滑槽17产生谷粒堵塞的情况下,可以早期目视发现该堵塞,另外,可以从排出滑槽17的开放部分伸手朝向排出滑槽17的下方容易刮掉堵塞的谷粒。
另外,通过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装卸式构成下游侧滑槽部17B,可以不需要在将下游侧滑槽部17B可摆动地与上游侧滑槽部17A连结的情况下必须确保的下游侧滑槽部17B的摆动操作区域,相应地可以实现作为联合收割机全体的小型化等。
而且,通过用具有挠性的终端滑槽部17J构成排出滑槽17的导向终端部,即使排出滑槽17的导向终端部与谷粒排出位置的一例即卡车的车厢等接触,也可以防止该接触引起的排出滑槽17及卡车的车厢等的损伤。另外,在对来自排出滑槽17的谷粒装袋的情况下,在排出滑槽17的导向终端部可插入谷袋的开口等的状态下可以使其容易地变形,由此,可以实现对谷粒装袋时的作业的简单化。
如图15所示,谷粒排出装置12具备变更以支轴40为支点上下摆动的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的倾斜角变更机构41和保持于以沿扬送输送机16的垂下姿态使排出滑槽17与扬送输送机16最接近的收纳位置的保持机构48。倾斜角变更机构41及保持机构48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6所示,在该排出滑槽17构成为以反U字状的姿态使用辅助部件17P。由此,在将排出滑槽17切换为长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将辅助部件17P用作变更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时的把手,由此,可以提高变更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时的操作性。
(另外的实施方式)
(1)联合收割机也可以构成为将谷秸杆整体投入脱粒装置6内部的全杆投入型。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用座舱覆盖搭乘驾驶部4。
(2)作为谷粒排出装置12,代替在谷粒箱11的谷粒送出部11B设置将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从谷粒取出口11E向箱外送出的送出螺旋15的结构,也可以将谷粒箱11的谷粒送出部11B构成为具备将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从谷粒取出口11E向箱外流下导向的倾斜面,另外构成为通过使谷粒箱11的谷粒送出部11B振动,将贮存谷粒箱11的谷粒从谷粒取出口11E向箱外流动导向。
(3)谷粒排出装置12也可以构成为,在扬送输送机16的排出口侧的右侧部以其侧板17b与扬送输送机16的右侧部面对面的状态配置排出滑槽17,将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向收割机主体的后外方排出。
(4)谷粒排出装置12也可以构成为,在扬送输送机16的上部后侧形成排出口16A,在扬送输送机16的排出口侧的后部侧以其底板17a与扬送输送机16的后部面对面的状态配置排出滑槽17,将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向收割机主体的后外方排出。
(5)谷粒排出装置12也可以构成为,在扬送输送机16的上部后侧形成排出口16A,在扬送输送机16的排出口侧的后部侧以其侧板17b与扬送输送机16的后部面对面的状态配置排出滑槽17,将贮存于谷粒箱11的谷粒向收割机主体的右外侧排出。
(6)谷粒排出装置12也可以构成为,不配备倾斜角变更机构41,而在具有规定的倾斜角的状态下固定配置排出滑槽17。
(7)作为扬送输送机16也可以采用铲斗输送机。另外,也可以在谷粒箱11的前方或收割机主体外侧的横侧配备扬送输送机16。
(8)排出滑槽17在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调节级数可进行种种变更,例如,也可以以2级或5级等可调节长度地构成。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无等级地进行排出滑槽17在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调节。
(9)排出滑槽17也可以构成为,利用下游侧滑槽部17B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横向(收割机主体前后方向)的摆动操作可在谷粒导向方向进行长度调节。
(10)排出滑槽17也可以构成为,利用下游侧滑槽部17B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滑动的伸缩操作,可在谷粒导向方向进行长度调节。另外,利用变更下游侧滑槽部17B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在谷粒导向方向的连结位置的伸缩操作,可在谷粒导向方向进行长度调节。
(11)如图18所示,作为排出滑槽17,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多个下游侧滑槽部17B。图18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例示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在摆动式的排出滑槽17内具备两段下游侧滑槽部17B,也可以构成为具备三段以上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二实施方式例示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在装卸式的排出滑槽17内具备多个下游侧滑槽部17B。附带说明,图18所示的构成中,将排出滑槽17在谷粒导向方向的长度可以切换为将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和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双方切换为作用位置的长状态、仅将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切换为非作用位置的中状态、及将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和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双方切换为非作用位置的短状态这三级。
(12)排出滑槽17的下游侧滑槽部17B的非作用位置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下游侧滑槽部17B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也可以将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上下或横侧(前后)邻接的位置设定在下游侧滑槽部17B的非作用位置,另外形成为上游侧滑槽部17A具有比下游侧滑槽部17B的横向宽度宽的横向宽度,下游侧滑槽部17B将从上方内嵌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位置也可以设定在下游侧滑槽部17B的非作用位置。另外,下游侧滑槽部17B为装卸式的情况下,除上游侧滑槽部以外,例如,也可以将相对于扬送输送机16的安装位置设定在下游侧滑槽部17B的非作用位置,另外将下游侧滑槽部17B从下方外嵌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位置也可以设定在下游侧滑槽部17B的非作用位置。
(13)排出滑槽17也可以构成为,例如,通过将下游侧滑槽部17B至少以其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部分的横向宽度越向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越变窄的前窄形状形成,下游侧滑槽部17B的谷粒导向方向终端的排出宽度比上游侧滑槽部17A的谷粒导向方向终端的排出宽度更窄。
(14)作为排出滑槽17,也可以筒状形成上游侧滑槽部17A和下游侧滑槽部17B中至少任一方。
(15)作为排出滑槽17,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实施方式例示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在摆动式的排出滑槽17内具备在第二实施方式例示的终端滑槽部17J。
(16)如图19及图20所示,排出滑槽17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的下游侧滑槽部17B在装卸式排出滑槽17内具备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排出滑槽17的排出宽度变更用的导向板17F。根据该结构,在排出滑槽17的长状态和短状态任一状态中,通过使下游侧滑槽部17B的谷粒导向方向的方向上下反转,也可以变更排出滑槽17的排出宽度。
(17)排出滑槽17的排出宽度变更用的导向板17F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专用的操作切换保持为垂下姿态(垂直姿态)和倾斜姿态。
(18)终端滑槽部17J也可以构成为采用不透明的树脂板或帆布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另外也可以以圆筒状及槽状形成。
(19)倾斜角变更机构41也可以将排出滑槽17的倾斜角可变更为二级或五级等结构,另外,也可以为无等级地进行变更的结构。
(20)倾斜角变更机构41也可以通过在扬送输送机16是设置阻挡部件42,且在排出滑槽17的底板17a或侧板17b是可摆动地配置支撑部件43而构成。
(21)倾斜角变更机构41也可以采用液压缸及电动缸等促动器构成。
(22)作为倾斜角变更机构41的施力装置44采用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等。
(23)也可以构成为,从上方覆盖排出滑槽17的上部侧的罩体71采用不透明的树脂板或帆布等具有挠性的部件,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采用金属板材而具有刚性的部件。
(24)也可以构成为,在排出滑槽17设置可调节下游侧滑槽部17B相对于上游侧滑槽部17A的上下摆动角的摆动角调节机构,可独立变更下游侧滑槽部17B的倾斜角。
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可以适用于具备谷粒箱的半喂入型及全杆投入型的联合收割机。

Claims (31)

1.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具备将贮存于谷粒箱的谷粒向收割机外部排出的谷粒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具备扬送谷粒箱内的谷粒并将其从上部的排出口排出的扬送输送机和对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谷粒进行导向使其向收割机主体外侧流下的排出滑槽, 
沿谷粒导向方向可调节长度地构成所述排出滑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滑槽具备构成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滑槽部和构成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 
在所述上游侧滑槽部上连结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使该下游侧滑槽部可摆动切换于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作用位置和未连接的非作用位置,由此沿谷粒导向方向可调节长度地构成所述排出滑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侧滑槽部构成为通过上升摆动而位于所述非作用位置,且通过下降摆动而位于所述作用位置,并且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和所述下游侧滑槽部形成为具备底板和从所述底板立起的一对侧板的槽型,在所述非作用位置,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上方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嵌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非作用位置,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以从上方覆盖重叠的状态外嵌在所述上游侧滑槽部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侧滑槽部具备导向板,该导向板在所述非作用位置维持沿所述一对侧板垂下的垂下姿态,将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设定为所述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并且,在所述作用位置维持从一侧板朝向另一侧板以越靠另一侧板侧越向下方的状态倾斜的倾斜姿态,将比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更短的长度设定为所述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侧滑槽部具备导向板,该导向板在所述非作用位置维持沿所述一对侧板垂下的垂下姿态,将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设定为所述排出滑槽 的排出宽度,并且,在所述作用位置维持从一侧板朝向另一侧板以越靠另一侧板侧越向下方的状态倾斜的倾斜姿态,将比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更短的长度设定为所述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非作用位置向所述作用位置的摆动切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垂下姿态切换为所述倾斜姿态,且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作用位置向所述非作用位置的摆动切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倾斜姿态切换为所述垂下姿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非作用位置向所述作用位置的摆动切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垂下姿态切换为所述倾斜姿态,且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作用位置向所述非作用位置的摆动切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倾斜姿态切换为所述垂下姿态。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具备在所述作用位置挡住所述下游侧滑槽部的限位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出滑槽中具备形成该谷粒导向方向的终端部的终端滑槽部,且所述终端滑槽部具有挠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具备倾斜角变更机构,该倾斜角变更机构以支承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端部的横向支轴为支点,变更所述排出滑槽的倾斜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角变更机构由具备倾斜角设定用的多个凹部的阻挡部件和具备择一地与多个所述凹部卡合的卡合部的支撑部件构成, 
在所述扬送输送机和所述排出滑槽的底板中的任一方配置所述阻挡部件,在另一方可摆动地配置所述支撑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角变更机构中具备将所述支撑部件朝向所述阻挡部件卡合 施力的施力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至少将所述排出滑槽的上部侧形成为由底板和从所述底板立起的一对侧板构成的槽型, 
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可开闭地具备从所述扬送输送机的上部沿着所述排出滑槽,从上方覆盖所述排出滑槽的上部侧的罩。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滑槽具备构成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滑槽部和构成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滑槽部, 
所述下游侧滑槽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可装卸地安装,安装时成为位于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作用位置的状态,拆卸时成为未安装的状态,由此将所述排出滑槽沿谷粒导向方向可调节长度地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侧滑槽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可切换为未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的谷粒导向方向下游侧连接的非作用位置和所述作用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和所述下游侧滑槽部形成为具备底板和从所述底板立起的一对侧板的槽型,在所述非作用位置,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与所述上游侧滑槽部嵌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非作用位置,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以覆盖重叠的状态外嵌在所述上游侧滑槽部上。 
19.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侧滑槽部构成为其排出宽度比所述上游侧滑槽部的排出宽度窄。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物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侧滑槽部具备导向板,该导向板在所述非作用位置维持沿所述一对侧板垂下的垂下姿态,将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设定为所述排出滑槽 的排出宽度,并且,在所述作用位置维持从一侧板朝向另一侧板以越靠另一侧板侧越向下方的状态倾斜的倾斜姿态,将比所述一对侧板的间隔距离短的长度设定为所述排出滑槽的排出宽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非作用位置向所述作用位置的变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垂下姿态切换为所述倾斜姿态,随着所述下游侧滑槽部从所述作用位置向所述非作用位置变换,所述导向板从所述倾斜姿态切换为所述垂下姿态。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出滑槽中具备形成该谷粒导向方向的终端部的终端滑槽部,且所述终端滑槽部具有挠性。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出滑槽中具备形成该谷粒导向方向的终端部的终端滑槽部,且所述终端滑槽部具有挠性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具备倾斜角变更机构,该倾斜角变更机构以支承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端部的横向支轴为支点,变更所述排出滑槽的倾斜角。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角变更机构由具备倾斜角设定用的多个凹部的阻挡部件和具备择一地与多个所述凹部卡合的卡合部的支撑部件构成, 
在所述扬送输送机和所述排出滑槽的底板中的任一方配置所述阻挡部件,在另一方可摆动地配置所述支撑部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角变更机构中具备将所述支撑部件朝向所述阻挡部件卡合施力的施力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至少将所述排出滑槽的上部侧形成为由底板和从所述底板立起的一对侧板构成的槽型, 
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可开闭地具备从所述扬送输送机的上部沿着所述排出滑槽,从上方覆盖所述排出滑槽的上部侧的罩。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具备倾斜角变更机构,该倾斜角变更机构以支承所述排出滑槽的谷粒导向方向上游侧端部的横向支轴为支点,变更所述排出滑槽的倾斜角。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角变更机构由具备倾斜角设定用的多个凹部的阻挡部件和具备择一地与多个所述凹部卡合的卡合部的支撑部件构成, 
在所述扬送输送机和所述排出滑槽的底板中的任一方配置所述阻挡部件,在另一方可摆动地配置所述支撑部件。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角变更机构中具备将所述支撑部件朝向所述阻挡部件卡合施力的施力装置。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其特征在于, 
至少将所述排出滑槽的上部侧形成为由底板和从所述底板立起的一对侧板构成的槽型, 
在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可开闭地具备从所述扬送输送机的上部沿着所述排出滑槽,从上方覆盖所述排出滑槽的上部侧的罩。 
CN201320129651.1U 2012-04-27 2013-03-21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2402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3782 2012-04-27
JP2012103782A JP2013230111A (ja) 2012-04-27 2012-04-27 コンバインの穀粒排出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24020U true CN203424020U (zh) 2014-02-12

Family

ID=4967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2965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24020U (zh) 2012-04-27 2013-03-21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230111A (zh)
CN (1) CN20342402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0785B2 (ja) * 2014-03-27 2018-02-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の穀粒排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30111A (ja) 201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10969U (zh) 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结构及脱粒分选结构
CN202232221U (zh) 联合收割机的脱粒分选结构
CN201986413U (zh) 脱粒装置的上部结构及脱粒装置
CN105025699A (zh) 联合收割机
CN102958345B (zh) 全秆投入型联合收割机
CN108293331A (zh) 自走式小颗粒根茎作物收获机
CN2347358Y (zh) 联合收割机
CN203424020U (zh)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构造
CN202218525U (zh) 联合收割机的传动结构
JP2019004761A (ja) コンバイン
CN203219733U (zh)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搬送储存结构
KR101506523B1 (ko) 콤바인의 예취장치
CN203597083U (zh)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结构
KR20210048130A (ko) 유압 제어로 구동되는 지중 작물 수확장치
CN203851491U (zh) 玉米收割机
CN202262253U (zh) 大葱收获机
CN203105146U (zh)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结构
CN203057892U (zh)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结构
CN203057893U (zh)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结构
CN202077421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4938139B (zh) 联合收割机
CN203243709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3057894U (zh) 联合收割机的谷粒排出结构
KR20110055478A (ko) 자탈형 콤바인
CN102106220B (zh) 脱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