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72763U -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72763U CN203372763U CN201320425977.9U CN201320425977U CN203372763U CN 203372763 U CN203372763 U CN 203372763U CN 201320425977 U CN201320425977 U CN 201320425977U CN 203372763 U CN203372763 U CN 2033727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llet
- conveyer
- dish
- open
- automatic cy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包括高架平台、升降机、拆盘机、垛盘输送机、多个传感器、电控柜,所述的升降机、拆盘机、垛盘输送机安装在高架平台下方;拆盘机与垛盘输送机呈直线或90度垂直连接;垛盘输送机安装在升降机下方;该拆盘机由托盘仓和链条输送机组成,该链条输送机安装于该托盘仓下方,该链条输送机的输出端直线连接在该垛盘输送机的前端;其还包括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安装于垛盘输送机与拆盘机之间,能够将完成码垛后的空托盘从垛盘输送机末端自动循环回收到拆盘机的托盘仓内或拆盘机与升降机之间的码垛等待工位,无需人工或叉车搬运回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码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化工、食品、饲料、肥料等行业的生产中,自动码垛机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袋装产品的自动码垛作业。而自动码垛机在进行码垛作业时,一种方式是将袋装产品直接码放在空托盘上,然后带托盘搬运存放;一种方式是码垛前先在空托盘上铺上捆绑带,然后再将袋装产品码放在捆绑上,码垛完成后只用捆绑带将袋装产品搬运走,留在垛盘输送机上的空托盘则通过人工或叉车搬运回拆盘机的托盘仓或者拆盘机与升降机之间的码垛等待工位,反复循环使用。为了使运输更加快捷,同时降低搬运成本,现在袋装产品的码垛搬运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后一种方式,即先将产品码放在捆绑带上,然后使用捆绑带吊运并进行成组运输。但采用这种方式码垛和吊搬运后的空托盘的人工回收,或叉车回收都仍然需要增加一定的劳动力和劳动强度,给生产管理还会带来相当的不便,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如果码垛机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能够将完成码垛后的空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到拆盘机的托盘仓或拆盘机与升降机之间的码垛等待工位,则将进一步提高码垛机的自动化程度,可有效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和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更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目前本行业或领域内尚未发现有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码垛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当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急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自动码垛机没有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自动码垛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包括高架平台、升降机、拆盘机、垛盘输送机、多个传感器、电控柜,所述的升降机、拆盘机、垛盘输送机安装在高架平台下方;拆盘机与垛盘输送机呈直线或90度垂直连接;垛盘输送机安装在升降机下方;该拆盘机由托盘仓和链条输送机组成,该链条输送机安装于该托盘仓下方,该链条输送机的输出端直线连接在该垛盘输送机的前端;其还包括: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安装于该垛盘输送机与该拆盘机之间,能够将完成码垛后的空托盘从垛盘输送机末端自动循环回收到拆盘机的托盘仓内或拆盘机与升降机之间的码垛等待工位,无需人工或叉车搬运回收;且该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拆盘机的该链条输送机、该垛盘输送机和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上;该电控柜与该高架平台、该升降机、该拆盘机、该垛盘输送机、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和该些传感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其中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由2~4台转向输送机和直线输送机组成,该些转向输送机分别安装在该垛盘输送机与该直线输送机和该直线输送机与该拆盘机的该链条输送机之间;该直线输送机平行安装在拆盘机的该链条输送机和该垛盘输送机的侧面。
较佳地,前述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其中该转向输送机上安装有气动升降机构。
较佳地,前述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其中该转向输送机是皮带输送机或链条输送机,该直线输送机是链条输送机或辊筒输送机或二者的组合。
较佳地,前述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其中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是安装在该垛盘输送机与该拆盘机之间的机械手,工作时能够将码垛后的空托盘从垛盘输送机的末端直接抓取存放回拆盘机的托盘仓内;该机械手包括机身、手臂和手爪,机身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该手臂连接安装在该机身上,该手爪连接安装在该手臂上。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自动码垛机上创新性地增加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使码垛机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当码垛机完成码垛后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能够自动将留在垛盘输送机末端的空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到拆盘机的托盘仓或拆盘机与升降机之间的码垛等待工位,进一步提高了码垛机的自动化程度,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和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左视图。
1:高架平台 2:升降机
3:拆盘机
31:托盘仓 32:链条输送机
4:垛盘输送机
41:第一台辊筒输送机 42:第二台辊筒输送机
43:第三台辊筒输送机
5:传感器 6:电控柜
7: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
71:转向输送机
711:气动升降机构
72:直线输送机
73:机身 74:手臂
75:手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主要由高架平台1、升降机2、拆盘机3、垛盘输送机4、传感器5、电控柜6、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组成;所述的升降机2、拆盘机3、垛盘输送机4安装在高架平台1下方;拆盘机3与垛盘输送机4呈直线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为90度垂直连接;垛盘输送机4安装在升降机2的下方;所述的拆盘机3由托盘仓31和链条输送机32组成,链条输送机32安装于托盘仓31的下方,链条输送机32的输出端直线连接在垛盘输送机4的前端;所述的垛盘输送机4由自拆盘机3的链条输送机32后端依次安装的第一台辊筒输送机41、第二台辊筒输送机42和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呈直线连接组成,其中第一台辊筒输送机41和第二台辊筒输送机42为动力辊筒输送机,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为无动力辊筒输送机;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由转向输送机71和直线输送机72组成,其中的转向输送机71有四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视情况设置2台或3台转向输送机),二台呈直线连接在垛盘输送机4的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与直线输送机72之间,二台呈直线连接在直线输送机72与拆盘机3的链条输送机32之间,直线输送机72平行安装在拆盘机3的链条输送机32和垛盘输送机4的侧面,直线输送机72与垛盘输送机4的输送工作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转向输送机71是同步皮带输送机,其机架上均安装有气动升降机构711;所述的转向输送机71分别垂直安装在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直线输送机72和链条输送机32的下方,其停止工作时其输送面低于垛盘输送机4的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直线输送机72和链条输送机32的输送工作面;所述的直线输送机72是链条输送机,也可以是辊筒输送机。所述的传感器5分别安装在拆盘机3的链条输送机31、垛盘输送机5和直线输送机72的机架上;所述的电控柜6与高架平台1、升降机2、拆盘机3、垛盘输送机4、传感器5、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的转向输送机71和直线输送机72进行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过程如下:码垛机开始码垛作业时,拆盘机3自动从其托盘仓31中拆出一张空托盘到位于其下方的链条输送机32上;链条输送机32启动并将托盘向升降机2输送,当安装于链条输送机32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托盘被输送至码垛等待工位时,电控柜6控制链条输送机32停止;操作工人将捆绑带铺设到空托盘上,链条输送机32和与其连接的垛盘输送机4的第一台辊筒输送机41启动将铺设好捆绑带的托盘继续向升降机2输送,当安装于第一台辊筒输送机41上的传感器5检测托盘到达升降机2下方的工位时,电控柜6控制升降机2启动将托盘提升至高架平台1下方码垛;完成码垛后升降机2下降将垛盘放置到垛盘输送机4的第一台辊筒输送机41上,传感器5检测到垛盘的到来,第一台辊筒输送机41、第二台辊筒输送机42、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依次启动将垛盘向末端输送,当安装于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垛盘到达末端的吊运工位时,电控柜5控制垛盘输送机4的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停止;操作工人用铺设在托盘上的捆绑带将袋装产品吊运走;安装在垛盘输送机4的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和直线输送机72输入端下方的两台转向输送机71上的气动升降机构711做升起动作,转向输送机71被升起,其输送工作面将垛盘输送机4上的空托盘一起向上升起高出垛盘输送机4的输送工作面,安装在垛盘输送机4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转向输送机71已经完成升起,电控柜6控制上述两台转向输送机71分别启动并将空托盘向直线输送机72上输送,当安装在直线输送机72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空托盘已经完全到达直线输送机72上方时,电控柜6控制转向输送机71停止运转,同时其上的升降机构711做下降动作并将空托盘放置到直线输送机72的输送工作面上;当安装在直线输送机72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空托盘已经完全到达其上方,电控柜6控制直线输送机72启动并将空托盘向拆盘机3的方向输送;当安装在直线输送机72末端的传感器5检测到空托盘已经完全到达其末端转向位置时,电控柜6控制安装在直线输送机72和拆盘机3的链条输送机32下方的两台转向输送机71的升降机构711做升起动作,其输送工作面将直线输送机72上的空托盘一起向上升起高出直线输送机72的输送工作面,安装在直线输送机72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转向输送机71已经完成升起,电控柜6控制上述两台转向输送机71分别启动并将空托盘向拆盘机3的链条输送机32上输送;当安装在链条输送机32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空托盘已经完全到达链条输送机32的上方时,电控柜6控制转向输送机71停止运转,同时其上的升降机构711做下降动作并将空托盘放置到拆盘机3的链条输送机32的码垛等待工位上,操作工人将捆绑带铺设到托盘上,等待下一个循环的码垛作业,如此实现码垛机的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
实施例二:
如图5、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主要由高架平台1、升降机2、拆盘机3、垛盘输送机4、传感器5、电控柜6、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组成;所述的码垛机为高位双线自动码垛机;所述的升降机2、拆盘机3、垛盘输送机4安装在高架平台1下方;拆盘机3与垛盘输送机4呈90度垂直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直线连接;垛盘输送机4安装在升降机2的下方;所述的拆盘机3由托盘仓31和链条输送机32组成,链条输送机32安装于托盘仓31的下方,链条输送机32的输出端垂直连接在垛盘输送机4的前端侧面;所述的垛盘输送机4由自拆盘机3的链条输送机32的输出端依次安装的第一台辊筒输送机41、第二台辊筒输送机42和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呈直线连接组成,其中第一台辊筒输送机41和第二台辊筒输送机42为动力辊筒输送机,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为无动力辊筒输送机;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固定安装在拆盘机3的托盘仓31和垛盘输送机4的第三台辊筒输送机43之间;所述的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是主要由机身73、手臂74、手爪75组成的机械手,机身73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手臂74连接安装在机身73上,手爪75连接安装在手臂74上。所述的传感器5分别安装在拆盘机3的链条输送机32、垛盘输送机4和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上;所述的电控柜6与高架平台1、升降机2、拆盘机3、垛盘输送机4、传感器5、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进行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过程如下:与实施例一作业过程相同,当操作工人用铺设在托盘上的捆绑带将袋装产品吊运走,安装在垛盘输送机4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托盘为空托盘时,电控柜6控制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向垛盘输送机4方向旋转做抓取空托盘动作,当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的手臂74旋转到空托盘的上方时,手臂74下降,手臂74上的传感器5检测到空托盘时,电控柜6控制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的手爪75动作,卡入托盘的叉孔;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的手臂74升起,机身73旋转将空托盘甩到拆盘机3的托盘仓31上方,机身73停止旋转,手臂74下降将空托盘放入托盘仓31内,当手臂74上安装的传感器5检测到空托盘到达位置时,电控柜6控制手爪75打开,手爪75与空托盘分离,手臂74升起,机身73旋转至等待位置做下一个抓取托盘的准备,如此循环完成托盘的自动循环回收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包括高架平台(1)、升降机(2)、拆盘机(3)、垛盘输送机(4)、多个传感器(5)、电控柜(6),所述的升降机(2)、拆盘机(3)、垛盘输送机(4)安装在高架平台(1)下方;拆盘机(3)与垛盘输送机(4)呈直线或90度垂直连接;垛盘输送机(4)安装在升降机(2)下方;该拆盘机(31)由托盘仓(31)和链条输送机(32)组成,该链条输送机(32)安装于该托盘仓(31)下方,该链条输送机(32)的输出端直线连接在该垛盘输送机(4)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安装于该垛盘输送机(4)与该拆盘机(3)之间;
且该些传感器(5)分别安装在拆盘机(3)的该链条输送机(32)、该垛盘输送机(4)和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上;该电控柜(6)与该高架平台(1)、该升降机(2)、该拆盘机(3)、该垛盘输送机(4)、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和该些传感器(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由2~4台转向输送机(71)和直线输送机(72)组成,该些转向输送机(71)分别安装在该垛盘输送机(4)与该直线输送机(72)和该直线输送机(72)与该拆盘机(3)的该链条输送机(312)之间;该直线输送机(72)平行安装在拆盘机(3)的该链条输送机(32)和该垛盘输送机(4)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该转向输送机(71)上安装有气动升降机构(7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该转向输送机(71)是皮带输送机或链条输送机,该直线输送机(72)是链条输送机或辊筒输送机或二者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其特征在于该托盘自动循环回收装置(7)是安装在该垛盘输送机(4)与该拆盘机(3)之间的机械手;
该机械手(7)包括机身(73)、手臂(74)和手爪(75),机身(73)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该手臂(74)连接安装在该机身(73)上,该手爪(75)连接安装在该手臂(74)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25977.9U CN203372763U (zh) | 2013-07-17 | 2013-07-17 |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25977.9U CN203372763U (zh) | 2013-07-17 | 2013-07-17 |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72763U true CN203372763U (zh) | 2014-01-01 |
Family
ID=49835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2597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72763U (zh) | 2013-07-17 | 2013-07-17 |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727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0114A (zh) * | 2013-07-17 | 2013-12-04 | 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
CN103803270A (zh) * | 2014-02-19 | 2014-05-21 | 青岛乾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不合格电表自动收集装置 |
-
2013
- 2013-07-17 CN CN201320425977.9U patent/CN20337276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0114A (zh) * | 2013-07-17 | 2013-12-04 | 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
CN103420114B (zh) * | 2013-07-17 | 2016-05-25 | 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
CN103803270A (zh) * | 2014-02-19 | 2014-05-21 | 青岛乾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不合格电表自动收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20114A (zh) |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 |
CN205932076U (zh) | 一种专用于悬挂输送线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 |
CN106241397B (zh)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无托盘码垛工艺 | |
CN106218948B (zh)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全自动打包系统 | |
CN105197561A (zh) | 托盘自动循环机器人码垛系统 | |
CN103964212B (zh) | 一种托盘高位更换码垛机 | |
CN205397179U (zh) | 一种智能货物输送装置 | |
CN104261078A (zh) | 一种码垛输送线上的三码垛位无托盘库码垛装置 | |
CN103287825A (zh) | 一种自动传送装置 | |
CN202988291U (zh) | 码垛机 | |
CN103991716B (zh) | 一种小型叠包机 | |
CN201436259U (zh) | 自动装卸系统 | |
CN105000210A (zh) | 一种瓷砖自动包装设备 | |
CN103964144A (zh) | 一种托盘自动下行循环码垛机 | |
CN107934584B (zh) | 一种电池片花篮自动取料供料机构 | |
CN203781358U (zh) | 一种托盘自动直线循环码垛机 | |
CN203793672U (zh) | 一种半自动装箱设备 | |
CN103171901A (zh) | 集装箱鹅颈槽正反相叠出料系统 | |
CN203781240U (zh) | 一种托盘自动下行循环码垛机 | |
CN105480464A (zh) | 一种码垛卸垛包装线 | |
CN103964213B (zh) | 一种托盘自动直线循环码垛机 | |
CN203372763U (zh) | 一种具备托盘自动循环回收功能的码垛机 | |
CN204957001U (zh) | 一种瓷砖自动包装设备 | |
CN104891208B (zh) | 全自动集装箱装车机器人 | |
CN102211676B (zh) | 一种瓷砖包装自动送纸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25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