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6904U - 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96904U
CN203296904U CN2013203563574U CN201320356357U CN203296904U CN 203296904 U CN203296904 U CN 203296904U CN 2013203563574 U CN2013203563574 U CN 2013203563574U CN 201320356357 U CN201320356357 U CN 201320356357U CN 203296904 U CN203296904 U CN 203296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pressure
pressure plate
cooling structure
flywhee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563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友颖
谢荣凌
林冠旭
黄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563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96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96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969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冷却结构,用于机车引擎,其包括散热风扇及背压板。其中,散热风扇设置于引擎曲轴的旋转轴上并以该旋转轴为轴心旋转;背压板则环设于曲轴部壳体上且较散热风扇靠近引擎内部,其中心形成的中空区域孔径小于散热风扇的外径而大于飞轮的外径。因此,背压板实质上延伸至散热风扇的外径内,将可大幅降低扰流现象的产生。

Description

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冷却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引擎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引擎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一般机车均配备有冷却系统。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机车引擎的结构图,机车引擎1具有一汽缸部11、一曲轴部13以及一冷却结构,其中曲轴部13具有一壳体131、一旋转轴133及一飞轮135,曲轴部13连接于汽缸部11而将该汽缸部11产生的一直线运动通过旋转轴133转换为一旋转运动,飞轮135设置于旋转轴133上并以旋转轴133为轴心旋转。此处冷却结构为一散热风扇15,设置于旋转轴133上较飞轮135远离汽缸部11的位置,并以旋转轴133为轴心旋转,运转时可自外侧吸入空气,其进风方向P如图所示,以降低引擎各部件的温度。
图2亦为现有机车引擎的结构图,其配置类似图1,更包含一散热器17,设置于进风方向P上,以增进散热效率。
然而,上述两种现有机车引擎皆因散热风扇15吸入的空气会进入飞轮135与壳体131之间而产生扰流现象T,此现象会使散热风扇15的吸风效果降低,进而影响引擎散热效率。
为了改进上述问题,目前有些引擎会改良如图3,其亦为现有机车引擎的结构图,其配置类似图2,更包含一背压板19,环设于壳体131上且与散热风扇15切齐,以防止扰流现象T形成于飞轮135与壳体131之间。但此方式仍然会造成扰流现象T的产生,且加设此背压板19会导致原本设置用于表示引擎位于上死点的T点对位记号1319与飞轮T点记号1359被背压板19遮住,造成引擎维修时需先拆除背压板方可进行记号的对正工作(详见图4)。
因此,提供一种可将扰流现象降至最低,且每次进行引擎维修时无需先将背压板拆除即可进行记号对正的冷却结构,以提升使用背压板对引擎进行冷却效率的同时,亦减少维修上的麻烦,实乃为此业界亟需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机车引擎的冷却结构,改善现有冷却结构中背压板的位置使其有效延伸至散热风扇的外径内,并在背压板上设置T点对位记号以及加装压板部,以于利用背压板提升引擎冷却效率的同时亦提升背压板保护功能以及维修时的便利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结构设置于机车的引擎总成内。一般现有机车的引擎总成包括汽缸部及曲轴部,曲轴部具有壳体、旋转轴及飞轮,曲轴部连接于该汽缸部,可将汽缸部产生的直线运动通过其上的旋转轴转换为旋转运动,而飞轮设置于旋转轴上并可以该旋转轴为轴心旋转。本实用新型冷却结构包括散热风扇以及背压板,散热风扇设置于曲轴部的旋转轴上且较飞轮远离汽缸部,并可以该旋转轴为轴心旋转;背压板则环设于壳体上且较散热风扇靠近汽缸部,且背压板中心形成的中空区域孔径系小于散热风扇的外径而大于飞轮的外径。
依上述的配置,背压板的尺寸和位置使其内径小于散热风扇的外径,但又大于飞轮的外径,导致背压板实质上系延伸至散热风扇的外径内,将可大幅降低扰流现象的产生。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于背压板上设置T点观测孔,以供维修时可利用此T点观测孔对正飞轮上的T点记号。更可于壳体上相对应背压板上T点观测孔的位置设置T点对位记号,进一步方便维修时的对位作业。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于背压板上加设压板部,该背压板的外型与该曲轴部的该壳体的内侧形状实质上相符。可将引擎充电线圈的电线压制于背压板与壳之间,进一步避免引擎震动造成的电线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前述的配置及实施方式,即可提供适用于机车引擎的冷却结构,不但可改善现有冷却结构中背压板还是会造成扰流现象的缺点,提升冷却效率,同时亦提升维修时不必拆下背压板的便利性并增加背压板可保护引擎充电线圈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系现有的引擎结构图。
图2系现有的引擎结构图(追加散热器)。
图3系现有的引擎结构图(追加背压板)。
图4系现有的引擎侧视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结构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侧视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压板立体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引擎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      汽缸部      13      曲轴部
131     壳体        1319    T点对位记号
133     旋转轴      135     飞轮
1351    飞轮外径    1359    飞轮T点记号
15      散热风扇    151     散热风扇外径
17      散热器      19      背压板
51      汽缸部      53      曲轴部
531     壳体        5317    外部T点对位记号
5319    T点对位记号      533    旋转轴
535     飞轮             5351   飞轮外径
5359    飞轮T点记号      55     散热风扇
551     散热风扇外径     57     散热器
59      背压板           591    压板部
599     T点观测孔        a      排气方向
P       进风方向         T      扰流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机车引擎的冷却结构。需说明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需在如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结构应用于引擎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冷却结构设置于机车的引擎总成内。引擎总成包括汽缸部51及曲轴部53,曲轴部包含壳体531、旋转轴533及飞轮535,曲轴部531连接于汽缸部51,可将汽缸部51产生的直线运动通过其上的旋转轴533转换为旋转运动,而飞轮535设置于旋转轴533上,并可以旋转轴533为轴心旋转。本实用新型冷却结构包括散热风扇55以及背压板59,散热风扇55设置于曲轴部53的旋转轴533上且较飞轮535远离汽缸部51,并可以旋转轴533为轴心旋转;背压板59则环设于壳体531上且较散热风扇55靠近汽缸部,背压板59中心形成的中空区域孔径小于散热风扇55的外径551而大于飞轮535的外径5351。
更详细而言,请比较图3与图5,本实用新型背压板59的位置较现有背压板19的位置更为靠近引擎内侧(汽缸部51、11),因此可更加延伸其圆盘实际宽度,使背压板59的内径介于散热风扇外径551与飞轮外径5351之间,如图6所示。如此一来,原本散热风扇55所吸入空气中,会进入飞轮535与壳体531之间而产生扰流现象者,会被背压板59挡住而流动如图6排气方向a,实质上避免了吸入的空气进入飞轮535与壳体531之间,进而降低扰流现象产生,大幅提升冷却效率。
于本实用新型中,可更包含散热器57,设置于散热风扇55吸入冷却空气的进风方向P上,以进一步提升冷却效率,但不在此限。
此外,请参考图6与图7,本实用新型可更包含T点观测孔599,相应壳体531内的T点对位记号5319以及飞轮535上的飞轮T点记号5359所设置。实际应用上,可让维修人员于维修引擎时,不必额外将背压板拆下即可目视T点对位记号5319与飞轮T点记号5359是否对准。请进一步参考图8,本实用新型亦可更包含外部T点对位记号5317,设置于壳体531的外侧,如此一来,即便从更外侧亦可目视确认引擎是否位于上死点的位置。
接下来请参考图7及图8,本实用新型冷却系统的背压板59可更包含压板部591,设置于背压板59与壳体531结合后对应引擎的充电线圈80所在处,可于背压板59与壳体531结合后压制充电线圈80于背压板59与壳体531之间,使充电线圈80牢固,避免引擎震动所造成的电线磨损。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5)

1.一种冷却结构,设置于一机车的一引擎总成内,该引擎总成包括一汽缸部及一曲轴部,该曲轴部具有一壳体、一旋转轴及一飞轮,该曲轴部连接于该汽缸部而将该汽缸部产生的一直线运动通过该旋转轴转换为一旋转运动,该飞轮设置于该旋转轴上并以该旋转轴为轴心旋转,其特征在于,该冷却结构包括:
一散热风扇,设置于该旋转轴上且较该飞轮远离该汽缸部,并以该旋转轴为轴心旋转;以及
一背压板,环设于该壳体上且较该散热风扇靠近该汽缸部;
其中该背压板中心形成的一中空区域的孔径小于该散热风扇的外径,并大于该飞轮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压板更包含一T点观测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相对于该背压板的该T点观测孔处具有一外部T点对位记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压板的外型与该曲轴部的该壳体的内侧形状实质上相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压板还包含一压板部,压制该壳体内侧的一充电线圈于该压板部与该壳体之间。
CN2013203563574U 2013-06-20 2013-06-20 冷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6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563574U CN203296904U (zh) 2013-06-20 2013-06-20 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563574U CN203296904U (zh) 2013-06-20 2013-06-20 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96904U true CN203296904U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72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5635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6904U (zh) 2013-06-20 2013-06-20 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96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1859B (zh) 发动机涡轮增压器与水泵集成装置
CN106025867A (zh) 一种汽车引擎箱混合散热系统
JP6015167B2 (ja) ハイブリッド用建設機械
CN203296904U (zh) 冷却结构
CN201953465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分开式护风罩
CN203321665U (zh) 散热系统
CN203730358U (zh) 一种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冷却通风机
CN108061151A (zh) 自增强散热的风电齿轮箱
CN205382986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散热装置
CN201858019U (zh) 发动机引风板的安装结构
CN204578293U (zh) 涡流机散热系统
US10954958B2 (en) Heat dissipation fan
CN201093888Y (zh) 装载机箱式散热器
CN204627734U (zh) 汽油机强制冷却结构及其汽油机
CN205092688U (zh) 电机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电机
CN207283340U (zh) 一种具有双侧散热机构的电机
CN203925719U (zh) 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CN104395582A (zh) 具有圆周槽的压缩机盖件
CN202645789U (zh) 进气装置的改良配置
CN207317303U (zh) 油冷机散热结构改良
CN108269773A (zh) 整流器散热结构
CN204113957U (zh) 一种防尘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
CN206977229U (zh) 一种外风扇消声端罩及带有外风扇消声端罩的电机
CN203717455U (zh) 一种用于电动客车驱动电机的转子挡风板
CN206117339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的外转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