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25719U - 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 Google Patents

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25719U
CN203925719U CN201420333865.5U CN201420333865U CN203925719U CN 203925719 U CN203925719 U CN 203925719U CN 201420333865 U CN201420333865 U CN 201420333865U CN 203925719 U CN203925719 U CN 203925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engine
generator
fa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338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驰
蒋涛
罗德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A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A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A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338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25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25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25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其能够有效冷却发动机的箱底,并在其应用到静音发电机中时,保证冷却箱底的冷却风不致在机箱内乱窜。其包括一个发动机及由其一体驱动的发电机。在发动机箱体的箱底、朝向第一风罩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箱底风口,一个箱底连接罩覆盖地连接在箱底上,且其与下进风口相对应的一端延伸形成一出风端,该出风端能够将来自箱底风口的冷却风全部引导至该下进风口附近。

Description

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尤其涉及发动机底部的冷却及静音发电机机箱内部冷却。
背景技术
申请人此前申请了分别名为发电机用发动机及引擎式发电机的中国专利,其公告号分别是CN202732084U及CN1800600A。申请人利用前一专利中发电机用发动机(即发动机-发电机单元)设计后一专利中引擎式发电机(即箱式变频发电机或称为静音发电机)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考虑到发动机曲轴箱底部(即箱底)的散热,另在该发动机的箱底、在靠近手拉起动器侧开设有连通第一冷却风扇导风罩的出风口,其目的是利用来自第一冷却风扇吹出的冷却风对曲轴箱底部进行冷却。但是具体到静音发电机的应用中,由于对该股冷却风没有约束,冷却风在冷却箱底后将在静音发电机的密闭机箱中乱窜。众所周知,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及变频用逆变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在被发电机专门设计的冷却风道带走大部分热量的同时,机箱内仍存在辐射热及被其加热的箱内对流空气。而前述在机箱中乱窜的冷却风,不仅会在乱窜的过程中吸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及逆变器表面的热量,同时也会加剧箱内热空气的对流,从而使箱内空气往加热的方向发展。虽然该种发电机中还另设有一个第二冷却风扇来抽出箱内的热空气,但其抽出效果有限,从而导致机箱内部温度及发动机曲轴箱内机油温度超出设计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面临的任务是,在不改变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大的结构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冷却发动机箱底,降低机油温度;在其应用到静音发电机中时,保证冷却箱底的冷却风形成封闭的风道而不致在机箱内乱窜,以有效降低机箱内部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包括一个发动机及由其一体驱动的发电机。在发动机曲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风扇并使其容纳于第一风罩,其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风扇并使其容纳于第二风罩。在第二风罩的上、下端各设有一个上、下进风口。第一风扇产生的冷却风通过缸体连接罩冷却发电机及发动机的汽缸体,该路冷却风与第二风扇产生的冷却风将同时吹向发动机的消声器并对其进行散热,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发动机箱体的箱底、朝向第一风罩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箱底风口,一个箱底连接罩覆盖地连接在箱底上,且其与下进风口相对应的一端延伸形成一出风端,该出风端能够将来自箱底风口的冷却风全部引导至该下进风口附近。通过这样的改进,由第一风扇产生的冷却风,其中冷却发动机箱底的风将穿过箱底风口在箱底连接罩的引导下,在冷却箱底后由第二风扇吸入并吹向消声器进一步冷却消声器。
进一步,出风端被设置为至少可部分地将下进风口容纳其中。同时,出风端也可以这样设置:在出风端刚好将下进风口容纳其中的情况下,在箱底连接罩上可开设至少一个进风孔。如此设计,是这样考虑的:在第二风扇完全吸走来自箱底连接罩的冷却风的情况下,在第二风扇的吸入作用下,在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应用于静音发电机时,机箱底部的部分空气可以由下进风口吸入并经第二风扇吹出,从而一定情况下为发电机机箱内部散热创造条件。
更进一步,箱底连接罩设计为一凹形槽。加工简单,增加成本不明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静音发电机,它包括一个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机箱,在该机箱内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发动机-发电机单元。由于上述各项发动机-发电机单元解决了对发动机箱体的箱底冷却时冷却风乱窜的问题,同时在设计中又兼顾考虑通过下进风口以第二风扇对发电机机箱底部的空气进行吸入并排出机箱之外,加上通过上进风口经第二风扇对机箱顶部空气抽吸并排出到机箱之外,整个发电机机箱的内部散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发电机单元的立体示意图(除去消声器及引导冷却风的消声器罩)。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箱底连接罩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因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发电机单元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发动机箱体中箱底部分的散热问题及其应用于静音发电机时机箱内部空间的散热问题,因此,在本说明所给出的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实施例中,对于发电机、发动机汽缸体的散热及消声器的散热结构及冷却风道,仅作了简要介绍;并且,在附图中省略了消声器及引导冷却风用于冷却该消声器的消声器罩,如图1、图2所示。同时,本说明中对于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应用于静音发电机用于解决其机箱内部散热问题,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较容易地理解,该实施例没有给出相应附图。
下面,先结合给出的实施例及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发电机单元。说明中涉及的方位,以图1中标示的方位为基准。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发电机单元1,包括发动机2及由其一体驱动的发电机3。发动机2主要包括箱体22、汽缸体28、手拉起动器8、空滤器9、化油器(图中未标注)、消声器及燃料油箱(消声器、燃料油箱在图中未示出)。箱体22内具有曲轴21,发动机2工作时,曲轴21在箱体22上通过其支持轴承(图中未标注)自由旋转。发电机3包括定子31和转子32。
在发动机2的前侧,即曲轴21的前端依次连接发电机3及第一风扇6,第一风罩4被安装在箱体22的前侧箱壁上(图中未标示)并将发电机3及第一风扇6容纳入其中;第一风罩4正对第一风扇6的前侧罩壁(图中未示出)部位具有开口(图中未标示)以作为第一风扇6的冷却风吸入口,与该开口相对应的部位在第一风罩4上支撑有手拉起动器8及其支承起动器罩(图中未标注)。起动器罩上在前侧及周缘侧设有多组第一风罩进风口10,同时,起动器罩与第一风罩4之间也形成多个第一风罩其他进风口(图中未标注),这些第一风罩进风口共同形成第一风扇6的进风,也可以说形成了第一风罩4的进风。
在发动机2的后侧,即曲轴21的后端连接有第二风扇7;在发动机后侧的箱盖90上设置有一个平底、大致成碗状的第二风罩5,该第二风罩5前侧具有第二风罩出风口30,其上、下端各设有上进风口51和下进风口52;第二风扇7即容纳于该第二风罩5之中。
包绕汽缸体28另设有缸体连接罩25与上述第一风罩4相连接。同时,在发动机箱体22的箱底23上,朝向第一风罩4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箱底风口26;一个箱底连接罩24将箱底23覆盖并连接在该箱底23上,并且,该箱底连接罩24与第二风罩5的下进风口52相对应的一端延伸形成一出风端241(参见图3),该出风端241能够将来自箱底风口26的冷却风全部引导至下进风口52的附近。本实施例中,箱底风口26被设置为多个,箱底风口26的数量及开口大小,将按预设的过风量进行设定。
此外,发动机2的消声器(图中未示出)与发动机的箱盖90并列地设置并连接在汽缸体28顶端上开设的废气口29上,一个形状为大致方形的箱体状的消声器罩(图中未示出)将消声器间隙地包覆其中并仅在消声器罩的前侧留有开口,消声器其本身废气排出口亦朝向前侧开口。消声器罩的后侧被设置成分别与前面提及的缸体连接罩25和第二风罩5相连通。
这样,在发动机-发电机单元1运转时,在第一风扇6的作用下,冷却风沿第一风罩进风口10进入第一风罩4并分成两路:一路(由第一风扇产生的大部分冷却风)沿缸体连接罩25冷却发电机3及发动机的汽缸体28,之后由第一风罩出风口20吹入消声器连接罩对消声器进行散热。一路(由第一风扇产生的少部分冷却风)穿过箱底风口26在箱底连接罩24的引导下,通过带走箱底23上散热片27(也可称为加强筋)的热量对箱底23进行冷却(实际上是对箱体22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以控制润滑油温度在合适的范围)。由于箱底连接罩24的出风端241能够将该路冷却风全部引导至第二风罩5的下进风口52附近,该路冷却风将在第二风扇7的作用下,几乎全部被吸入第二风罩5之中,并且,由于第二风扇7的强大抽风作用,外界环境空气(即位于发动机2前端下方的空气)将会随该路冷却风一起混合吸入第二风罩5中;与此同时,在第二风扇7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风罩5上端的上进风口51,发动机2前端上方的空气将被吸入第二风罩5中。这样,冷却箱底的冷却风与来自发动机2前端上、下方的外界环境空气在第二风罩5中汇合后,通过第二风罩出风口30直接吹入消声器连接罩并与前面述及的来自第一风扇6的冷却风一起,对消声器进行散热。而将这样的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应用于静音发电机之中,将极大地保证机箱之内的空气不会产生乱窜,并保证机箱内的热空气(因辐射或少量对流被加热),由机箱的前端顶部及底部通过第二风扇7进行有效抽出,机箱内部的温度不会受到箱底冷却风的影响。
进一步地,为使上述冷却箱底的冷却风更可靠地全部通过下进风口52全部吸入第二风罩5中,上述出风端241被设置为至少可部分地将下进风口52容纳其中。而在出风端241部分地将下进风口容纳其中时,下进风口52将仍有部分开口可吸入外界环境空气,同样地,将有利于其在静音发电机应用中抽出机箱底部前端的空气,从而对机箱内部进行降温。
也可以把出风端241设置得刚好将下进风口52容纳其中,为达到上述目的,在箱底连接罩24上可开设至少一个进风孔244。本实施例中标注了一个进风孔244。进风孔的数量及开口大小,视预计的抽出环境空气量而定。
更进一步,箱底连接罩24设计为一凹形槽,其进风端242与出风端241相对设置并能够将前述箱底风口26包覆其中,以便接入来自第一风扇6的冷却风并把它沿凹形槽引导至出风端241。该箱底连接罩24上设有安装孔243,通过该安装孔243,该箱底连接罩24被固定连接在箱底23上。本实施例中,箱底连接罩24采用铁板冲压成型,结构简单,成本增加极少。当然该箱底连接罩24也可以采取其他材质,比如耐高温塑料等。
另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也提供应用了前述各项发动机-发电机单元的静音发电机,该静音发电机有一个方形机箱,该机箱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其中入风口与前述发动机-发电机单元中第一风扇6相对地设置,而出风口则与前述发动机-发电机单元中消声器罩前侧开口密封地连接相通(同时也与第二风扇7呈相对状态设置)。如此应用,如前所述,既可有效冷却发动机-发电机单元的箱底23,又不致使箱底23的冷却风乱窜影响机箱内部温度(使箱内温度升高);同时,不但可以从机箱的前端(上方和下方)有效地抽出机箱内的热空气,而且可形成少量来自机箱入风口的冷却风从机箱的后端向前端的流动并被第二风扇7抽出吹向消声器并排出到机箱外,从而可带走部分处于机箱内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外表面的热量,从另一个角度达到降低机箱内部温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发动机-发电机单元或其所应用的静音发电机,只要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改进要点的范围内,仍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包括发动机(2)及由其一体驱动的发电机(3);在所述发动机曲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风扇(6)并使其容纳于第一风罩(4),其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风扇(7)并使其容纳于第二风罩(5);在所述第二风罩(5)其上、下端各设有上、下进风口(51,52);所述第一风扇(6)产生的冷却风通过缸体连接罩(25)冷却所述发电机(3)及发动机的汽缸体(28),该路冷却风与所述第二风扇(7)产生的冷却风将同时吹向发动机的消声器并对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
在发动机箱体的箱底、朝向所述第一风罩(4)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箱底风口(26);一箱底连接罩(24)将所述箱底覆盖连接,且其与所述下进风口(52)相对应的一端延伸形成一出风端(241),该出风端(241)能够将来自箱底风口(26)的冷却风全部引导至所述下进风口(52)的附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端(241)被设置为至少可部分地将所述下进风口(52)容纳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出风端(241)刚好将所述下进风口(52)容纳其中的情况下,所述箱底连接罩(24)上可开设至少一个进风孔(244)。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发电机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底连接罩(24)为一凹形槽。
5.一种静音发电机,包括一个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的方形机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CN201420333865.5U 2014-06-23 2014-06-23 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Active CN203925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3865.5U CN203925719U (zh) 2014-06-23 2014-06-23 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3865.5U CN203925719U (zh) 2014-06-23 2014-06-23 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25719U true CN203925719U (zh) 2014-11-05

Family

ID=51821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33865.5U Active CN203925719U (zh) 2014-06-23 2014-06-23 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257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673A (zh) * 2019-04-12 2019-06-28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式冷却变频机组及布局方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673A (zh) * 2019-04-12 2019-06-28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式冷却变频机组及布局方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87455A1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power converter and control box in package-housed engine generator
WO2017004128A4 (en) Engine generator set with a more compact, modular design and improved cooling characteristics
CN103061858B (zh) 背负式作业机
CN203925719U (zh) 静音发电机及其发动机-发电机单元
CN204947833U (zh) 一种电机冷却器系统
CN202561414U (zh) 组合式油雾密封及收集装置
CN203482014U (zh) 一种磁悬浮永磁同步大功率高速风机
CN205248954U (zh) 无需外部供油的大功率电机轴承冷却结构
CN104074605B (zh) 一种全天候使用的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CN104343518A (zh) 通机发动机冷却结构
CN206860286U (zh) 轻量化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
CN202578937U (zh) 内燃机曲轴箱盖
CN203430651U (zh) 单缸风冷柴油机箱体
CN205823966U (zh) 一种轴承座
CN11072300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散热充电桩
CN208062992U (zh) 一种紧凑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用电机
EP1995432A1 (en) Portable engine
CN206211766U (zh) 一种磁悬浮风机内部风冷流道结构
CN202140151U (zh) 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
US20170291721A1 (en) Enhanced fuel tank for mobile ground power unit
CN206889094U (zh) 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柴油发电机组
CN20619539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小型充电桩
CN207201205U (zh) 电控柜及风冷冷水机组
CN206211719U (zh) 一种磁悬浮鼓风机风冷结构
JP6619252B2 (ja) エンジン発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8

Address after: 402247 B District, industrial park,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R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2247 Chongqing Jiulongpo District Jiangjin Shuangfu Industrial Park B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RATO Powe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