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7818U - 馈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馈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7818U
CN203237818U CN2013201449432U CN201320144943U CN203237818U CN 203237818 U CN203237818 U CN 203237818U CN 2013201449432 U CN2013201449432 U CN 2013201449432U CN 201320144943 U CN201320144943 U CN 201320144943U CN 203237818 U CN203237818 U CN 203237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orientation
dish
presenting
feed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449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木宏隆
浅田哲男
久田真一
山本龙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37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78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3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feeding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65H1/266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3Front, i.e. portion adjacent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馈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馈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在馈送取向上馈送片材的馈送部;馈送盘,具有装载一些片材的第一盘和设置在第一盘上方以装载其余片材的第二盘,且能相对于装置主体沿馈送取向移动;和引导件,通过与由馈送部馈送的片材接触来引导片材。在第一盘的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第一伸出部被形成为向上伸出且在其上端具有能支撑第二盘的支撑部,并且第二伸出部被形成为从在与馈送取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一伸出部不同的位置向上伸出。图像记录装置包括该馈送装置和记录部,记录部在馈送部馈送的片材上记录图像。馈送装置能减少装载在下盘中的片材可能移动以跟随上盘的移动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馈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馈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该馈送装置能够馈送多张记录介质,该图像记录装置包括该馈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一种馈送装置,该馈送装置包括能够装载多张记录介质的盘,并且在该盘被安装在图像记录装置中的状态下,该馈送装置将片材从盘馈送到例如喷墨型、电子照相型等图像记录装置。已知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具有以重叠方式安装的多个盘。所述多个盘装载不同尺寸的片材和/或不同类型的片材(例如普通纸和光泽纸)。
此外,所述多个盘不限于将每个盘设置为单独构件的结构。例如,在图像记录装置中可具有能够安装一个盒的结构,所述盒包括多层盘。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227377公开了一种包括这种盒的图像记录装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227377中公开的盒具有由下盘支撑的上盘,且上盘能够相对于下盘移动。当上盘移动达到盒的末端部时,上盘被摩擦分离器支撑,该摩擦分离器支撑是设置在盒的末端部的倾斜板。由此,上盘在竖直或上下位置上是稳定的。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0-242928公开了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倾斜板被设置在图像记录装置中,而不是在盒或盘中。上述倾斜板具有当从图像记录装置取出盒或盘时防止装载在盒或盘中的片材落出盒或盘之外的功能。因此,在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0-242928中公开的没有任何倾斜板的盒中,制动器代替倾斜板被设置在盒或盘的末端部以满足上述功能。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227377中公开的上盘相对于下盘可移动的盒中,优选如下的构造:如果从盒的末端部去除倾斜板,可替代地,制动器被布置在末端部处。即,制动器分别布置在上盘和下盘中,且布置在下盘中的制动器被构造成在上盘的上下位置方面支撑且稳定上盘。
然而,如上所述的这种构造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即,在片材被装载在下盘中的状态下,如果上盘相对于下盘朝末端部移动,即朝制动器移动,则装载在下盘中的片材的最上面的一张易于移动以跟随上盘的下表面。
尽管布置在下盘中的制动器支撑上盘,如果上盘弯曲,制动器的上端和上盘的下表面之间出现空隙。在这种情况下,移动以跟随移动的上盘的下表面的片材易于进入该空隙。结果,片材易于被夹在制动器和上盘之间,因此被弯曲和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上述问题作出本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装载在下盘中的片材可能移动以跟随上盘的移动的可能性的馈送装置和包括该馈送装置的图像记录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馈送装置,所述馈送装置被构造成馈送片材,所述馈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馈送部,所述馈送部被构造成在馈送取向上馈送所述片材;馈送盘,所述馈送盘具有第一盘和第二盘,所述第一盘具有用于装载所述片材中的一些片材的第一装载板,所述第二盘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盘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盘具有用于装载所述片材中的其它片材的第二装载板,并且所述馈送盘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沿所述馈送取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馈送部能够馈送所述片材,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馈送部不能馈送所述片材;和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被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并且所述引导件具有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用于引导由所述馈送部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馈送盘馈送且与所述引导表面接触的所述片材,其中所述第一盘包括: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从所述第一装载板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向上伸出,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在所述第一伸出部的上端上具有能够支撑所述第二盘的支撑部;和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二伸出部从所述第一装载板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上的所述端部在与所述馈送取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伸出部不同的位置处向上伸出;其中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二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其中所述第二盘具有被支撑部,所述被支撑部被构造成由所述支撑部支撑,并且所述第二盘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盘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所述被支撑部在所述馈送取向上与所述支撑部重叠,在所述第四位置处,所述被支撑部位于就所述支撑部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就所述支撑部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并且所述接触部被构造成至少从与所述支撑部一样高的位置到比所述支撑部高的位置与所述片材的末端接触。
根据上述构造,除了第一伸出部之外,第一盘还包括第二伸出部。这里,第二伸出部在至少从与支撑部一样高的位置到比支撑部高的位置具有布置于就所述支撑部而言的在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上的接触部。因此,即使装载在第一载板上的任何片材移动以跟随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沿馈送取向的移动且试图在第一伸出部的上端骑跨在支撑部上,该片材仍与接触部接触。即,接触部能够抑制片材骑跨在支撑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部具有表面,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被设置在就所述支撑部而言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位置处,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从与所述支撑部一样高的位置延伸到比所述支撑部高的位置,并且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与所述馈送取向交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伸出部伸出到所述第二装载板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盘包括侧向接触部,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侧向接触部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的侧向部分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表面倾斜,使得所述引导表面的上端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中的每一个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倾斜,使得所述每一个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上端位于就所述每一个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在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多个不同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处设置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中的至少一个伸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伸出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伸出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由沿着所述第二装载板的下表面的平表面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从所述第一装载板朝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向上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盘包括第三伸出部,所述第三伸出部从所述第二装载板的在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向上伸出,并且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十一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三伸出部具有所述被支撑部,并且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被设置成位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第一伸出部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十一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三伸出部具有从所述第二装载板朝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并且所述第三伸出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向上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十一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被设置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相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十一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引导表面倾斜,使得所述引导表面的上端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所述第三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倾斜,使得所述第三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上端位于就所述第三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六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伸出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上,所述第一伸出部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相邻,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从所述接触部的下端朝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延伸,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馈送取向上与所述第三延伸部对应,并且所述凹部向下凹进到所述第三延伸部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七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从所述接触部的下端连续,并且所述倾斜表面倾斜使得所述倾斜表面的上端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具有一个部分,所述部分在所述馈送取向上与所述倾斜表面对应,并且所述部分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八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伸出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上,所述第一伸出部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相邻,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连续表面,所述连续表面从所述接触部的下端连续且沿着所述接触部,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具有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从所述接触部下方的位置朝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延伸,并且所述第四延伸部在所述馈送取向上与所述接触部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九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盘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处分别包括移动支撑部,所述移动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第二盘从而所述第二盘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盘移动,并且所述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撑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方面的馈送装置基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馈送装置,其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不同的两个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处布置所述第一伸出部,所述馈送部具有支撑轴、臂和馈送辊,所述臂由所述支撑轴保持以能够绕一端绕转,所述馈送辊由所述臂的另一端保持以旋转且与所述片材接触,并且所述馈送辊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设置在分别布置所述第一伸出部的所述两个位置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馈送装置,所述馈送装置被构造成馈送片材,所述馈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馈送部,所述馈送部被构造成在馈送取向上馈送所述片材;馈送盘,所述馈送盘具有第一盘和第二盘,所述第一盘具有用于装载所述片材中的一些片材的第一装载板,所述第二盘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盘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盘具有用于装载所述片材中的其它片材的第二装载板,并且所述馈送盘在所述馈送盘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方面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改变,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馈送部能够馈送所述片材,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馈送部不能馈送所述片材;和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被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并且所述引导件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倾斜使得所述倾斜表面的上端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所述倾斜表面引导由所述馈送部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所述馈送盘馈送且与所述倾斜表面接触的所述片材,其中所述第一盘包括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从所述第一装载板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在与所述馈送取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不同位置处分别向上伸出;其中所述伸出部中的每一个伸出部具有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在所述第一伸出部的上端处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盘的支撑部,所述第二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伸出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以延伸到所述第二装载板的上方;并且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状态下,所述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状态下,所述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其中所述第二盘具有第三伸出部和被支撑部,所述第三伸出部从所述第二装载板的在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向上伸出,所述被支撑部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三伸出部的下方由所述支撑部支撑,并且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二盘相对于所述第一盘的状态方面能够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改变,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被支撑部在所述馈送取向上在与所述支撑部相同的位置处,在所述第四状态下,所述被支撑部位于就所述支撑部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其中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并且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状态下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四状态下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其中所述第二伸出部中的每一个第二伸出部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表面,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位于就所述支撑部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并且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至少从与所述支撑部一样高的位置到比所述支撑部高的位置与所述馈送取向交叉;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与所述接触部不同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三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均是阶梯状的,使得所述每一个区域的上端位于就所述每一个区域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根据上述构造,除了第一伸出部之外,第一盘包括第二伸出部。这里,至少从与支撑部一样高的位置到比支撑部高的位置,第二伸出部位于支撑部的在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因此,即使装载在第一装载板上的任何片材移动以跟随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沿馈送取向的移动,且试图在第一伸出部的上端骑跨在支撑部上,该片材仍与第二伸出部接触。即,第二伸出部能够抑制片材骑跨在支撑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所述图像记录装置被构造成在片材上记录图像,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十一方面所述的馈送装置;和记录部,所述记录部被构造成在由所述馈送部馈送的所述片材上记录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打印机的透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印机部的内部结构的竖向剖面图。
图3是纸馈送盘和纸排出盘的透视图。
图4是在第二位置处的纸馈送盘和引导件的透视图,其中示出在第四位置处的第二盘。
图5是在第二位置处的纸馈送盘和引导件的透视图,其中示出在第三位置处的第二盘。
图6是引导件的前视图,其中示出在第三位置处的第二盘。
图7A是沿图6中的线VIIA-VIIA的剖面图,图7B是沿图6中的线VIIB-VIIB的剖面图。
图8A至8C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伸出部、第二伸出部、第三伸出部和一张记录纸的前视图。
图9A是沿图8A中的线IXA-IXA的剖面图,图9B是沿图8A中的线IXB-IXB的剖面图,图9C是用虚线将图9B添加到图9A的图,图9D是沿图8B的线IXD-IXD的剖面图,图9E是沿图8B的线IXE-IXE的剖面图,图9F是其中用虚线将图9E添加到图9D的图,图9G是沿图8C中的线IXG-IXG的剖面图,图9H是沿图8C中的线IXH-IXH的剖面图,图9I是用虚线将图9H添加到图9G的图。
图10是纸馈送盘、纸排出盘、纸馈送部和引导件的透视图,其中示出在第一位置处的纸馈送盘和在第四位置处的第二盘。
图11是纸馈送盘、纸排出盘、纸馈送部和引导件的透视图,其中示出在第一位置处的纸馈送盘和在第三位置处的第二盘。
图12A至图12D是引导件、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教导的实施例。此外,不用说下面将要说明的实施例仅是本教导的示例,并且能够在不脱离本教导的目标和范围的情况下适当地改变本教导的实施例。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取向”由箭头从起点到终点的前进来表示,而“方向”由在连接箭头的起点和终点的线上来去表示。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基于多功能打印机10被置于可使用状态(图1中示出的状态)定义上下方向7;当开口13被设置在近侧(前侧)时定义前后方向8;当从近侧(前侧)观察多功能打印机10时定义左右方向9。
<多功能打印机10的总体结构>
如图1所示,多功能打印机1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式,且包括喷墨型的打印机部11(本教导的图像记录装置的示例)。多功能打印机10具有几种功能例如传真功能、打印功能等。
打印机部11具有壳体14(本教导的装置主体的示例),该壳体带有形成在其前侧中的开口13。此外,纸馈送盘20(本教导的馈送盘的示例)和纸排出盘21经由开口13在前后方向8上可插入壳体14且可从壳体14拆除。纸馈送盘20装载期望尺寸例如A4尺寸(297mm×210mm)、B5尺寸(257mm×182mm)等的多张记录纸12(本教导的片材的示例)。
如图2所示,打印机部11包括:以喷墨方式在记录纸12上记录图像的记录部24;具有壳体14(见图1)、纸馈送部15(本教导的馈送部的示例)、纸馈送盘20和引导件72的馈送装置等。
<纸馈送盘20>
如图2所示,纸馈送盘20在被插入打印机部11的状态下被布置在后述记录部24下方。纸馈送盘20被向后插入打印机部11的开口13中直到预定位置。当纸馈送盘20处于预定位置时,纸馈送盘20与形成在壳体14中的未示出的接合部接合。因而纸馈送盘20安装在打印机部11中该预定位置处。此外,通过将纸馈送盘20从被安装在打印机部11的状态向前退回或缩回以使纸馈送盘20与壳体14的接合部脱离,纸馈送盘20从预定位置移动且然后从开口13移除。即,纸馈送盘20能够相对于壳体14沿前后方向8移动,换言之沿后述馈送取向17移动。
当纸馈送盘20被安装在打印机部11中时,后述纸馈送部15能够将装载在纸馈送盘20中的记录纸12馈送到输送路径65。记录部24在从纸馈送盘20馈送到输送路径65的记录纸12上记录图像,且然后记录纸12被排出到纸排出盘21的上表面。另一方面,当纸馈送盘20被从打印机部11移除时,纸馈送部15不能将装载在纸馈送盘20中的记录纸12馈送到输送路径65。即,在该实施例中,当纸馈送盘20被安装在打印机部11中时,纸馈送盘20的预定位置是本教导的第一位置和第一状态的示例,而当纸馈送盘20被从预定位置拉出时纸馈送盘20的位置是本教导的第二位置和第二状态的示例。第二位置和第二状态不限于纸馈送盘20被完全拉出打印机部11的位置和状态,而是包括纸馈送盘20被从第一位置拉出到前侧且纸馈送部15不能馈送记录纸12的任何位置或状态。
如图4和图5所示,纸馈送盘20包括第一盘79和第二盘80,该第一盘79形成为顶部开放的大致箱状,该第二盘80在第一盘79的上侧由第一盘79支撑。
纸馈送盘20包括:装载记录纸12的第一装载板81;分别在第一装载板81的左右端向上竖立且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的一对侧板82;和在第一装载板81的前端向上竖立且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前板83。第一装载板81是带有沿着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的平表面的板状。
在第一装载板81上,装配有在左右方向9上可滑动的一对侧引导件(未示出)和在前后方向8上可滑动的后引导件(未示出)。侧引导件分别与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的左右边缘接触,而后引导件与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的前边缘接触。当侧引导件中的一个侧引导件被滑动时,侧引导件中的另一个侧引导件一起移动以在与侧引导件中的所述一个侧引导件的移动相反的方向上滑动。采用如上所述的侧引导件和后引导件,第一装载板81能够以第一装载板81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为基准装载各种尺寸的记录介质。
如图3所示,纸排出盘21被布置在纸馈送盘20的开放顶部上。纸排出盘21由纸馈送盘20的前板83支撑。此外,如将详细描述的,纸排出盘21也经由轴85由侧板82支撑。即,在纸排出盘21的后端和左右端,轴85被形成为沿着左右方向9向外延伸,且被插入形成在侧板82中的轴孔86中。由此,纸排出盘21沿箭头87所示的方向绕转。纸排出盘21的绕转打开或关闭纸馈送盘20的顶部。
如图4和5所示,第二盘80包括装载有多张记录纸的第二装载板84。与第一装载板81类似,第二装载板84也是具有沿着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的平表面的板状。在该实施例中,装载在第二装载板84上的记录纸的尺寸小于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的尺寸。具体地,与第一装载板81类似,第二装载板84也设有侧引导件91和后引导件92,但是侧引导件91的移动范围比为第一装载板81设置的侧引导件的移动范围更限于左右方向9的中央。此外,第二装载板84在前后方向8上的长度比第一装载板81在前后方向8上的长度短。
如图6所示,在第一盘79的第一装载板81的左右端的每一部分处,突出部88被形成为向上竖立且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本教导的移动支撑部的示例)。此外,第一盘79的所述一对侧板82的下部被形成为比上部细。此外,在第二盘80的第二载装板84的左右端的每一部分处,被支撑板89被形成为在左右方向9上向外延伸。
第二盘80的被支撑板89在与所述一对侧板82的较细形成的下部接触的同时由突出部88支撑。由此,第二盘80的被支撑板89分别被第一盘79的突出部88和所述一对侧板82夹着。结果,第二盘80的第二装载板84在被突出部88支撑的同时能够相对于第一盘79沿前后方向8移动。具体地,第二盘80能够相对于第一盘79在图5中示出的第三位置(本教导的第三状态的示例)和图4中示出的第四位置(本教导的第四状态的示例)之间移动。在上述方式中,第一盘79在左右方向9上的两端包括突出部88,该突出部支撑第二盘80从而第二盘80能够相对于第一盘79移动。
<纸馈送部15>
如图2、10和11所示,纸馈送部15被设置在纸馈送盘20的上方。纸馈送部15包括纸馈送辊25(本教导的馈送辊的示例)、纸馈送臂26(本教导的臂的示例)、驱动力传递机构27和轴22(本教导的支撑轴的示例)。纸馈送臂26由轴22保持以能够绕一端绕转。由此,纸馈送臂26绕轴22在图2中的箭头19所示的方向上绕转。纸馈送辊25被支撑以在纸馈送臂26的另一端可旋转。经由驱动力传递机构27,驱动力被从纸馈送马达(未示出)传递到纸馈送辊25以使纸馈送辊25旋转。这里,驱动力传递机构27具有例如多个齿轮接合的结构。纸馈送臂26包括板状凸轮随动器部70,该板状凸轮随动器部70从纸馈送盘20的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向右延伸(见图10和11)。凸轮随动器部70被形成在与设置在第二盘80中的凸轮部71(见图4)可接触的位置。如图4所示,凸轮部71沿前后方向8具有不同高度。如图10和11所示,根据第二盘80或纸馈送盘20在前后方向8上的移动,凸轮部71与凸轮随动器部70接触以使纸馈送辊25与第一盘79的第一装载板81和第二盘80的第二装载板84接触或分离。
在未将任何外力施加到纸馈送臂26的状态下,纸馈送臂26通过其自重、未示出的弹簧等偏压以向下绕转。如果纸馈送盘20在第一位置处且第二盘80在第四位置处,纸馈送辊25与装载在第一盘79的第一装载板81上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接触,如图10所示且由图2中的实线所示。此外,如果当纸馈送盘20在第一位置处时,第二盘80从第四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如图11所示,则纸馈送臂26的凸轮随动器部70与第二盘80的凸轮部71接触。因为凸轮部71挤压凸轮随动器部70,纸馈送辊25向上绕转。然后,如果第二盘80进一步推压到第三位置上,则凸轮随动器部70跟随凸轮部71向下,该凸轮部71倾斜使得更向后且更向下,从而纸馈送辊25向下绕转。由此,如果馈纸盘20在第一位置处且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则纸馈送辊25与装载在第二盘80的第二装载板84上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接触,如图11所示且由图2中的虚线示出。此外,如果当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时纸馈送盘20被从第二位置推压到第一位置,凸轮随动器部70被第二盘80的凸轮部71向上挤压,并且纸馈送辊25首先向上绕转且然后向下绕转以与装载在第二盘80的第二装载板84上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接触。在该实施例中,当纸馈送盘20被从第一位置即从纸馈送位置拉出到第二位置时,使用者能够移动第二盘80。然而,不用说,也能够为装置主体提供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在纸馈送盘20被安装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移动第二盘80。
如图2所示,纸馈送辊25在馈送取向17上输送被接触的一张记录纸12。这里,馈送取向17是图2中由虚线箭头示出的向后取向。在上述方式中,纸馈送部15在馈送取向17上馈送装载在纸馈送盘20(第一盘79或第二盘80)中的该张记录纸12。
<引导件72>
如图2、4和5所示,引导件72被设置在打印机部11的壳体14中。引导件72从壳体14的后下端部向上竖立。
在引导件72的前侧,倾斜表面73被形成为从引导件72的下端向上且向后倾斜延伸(本教导的引导表面的示例)。在该实施例中,倾斜表面73倾斜使得其上端可位于其下端的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此外,虽然任意角度可适于形成在倾斜表面73和第一装载板81或第二装载板84之间的倾斜角度,但优选与后述表面32、表面36和表面35的倾斜角度相同,该表面32作为第一伸出部28的前表面,表面36作为第二伸出部29的前表面,表面35作为第三伸出部30的前表面(见图7A和7B)。当然,倾斜表面73的倾斜角度也可以是90度。
倾斜表面73扮演引导记录纸12的角色,该记录纸12被装载在第一位置处的纸馈送盘20中且被纸馈送部15在馈送取向17上馈送到输送路径65(见图2)。多个分离齿74被布置在倾斜表面73的中央以从倾斜表面73伸出以在上下方向7上对齐。通过使分离齿74与由纸馈送辊25馈送的多张记录纸12接触,每一张记录纸12被分离。然后,仅最上一张记录纸12由倾斜表面73引导到上输送路径65。此时,倾斜表面73与记录纸12的末端部及下表面接触以引导记录纸12。
在引导件72的倾斜表面73中,凹部90被形成为向后凹进,即朝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凹进。在该实施例中,凹部90被形成为在左右方向9上彼此分离的两个位置。特别地,凹部90被形成于在左右方向9上与后述第一伸出部28、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对应的位置。由此,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能够使设置在纸馈送盘20中的第一伸出部28、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插入到凹部90中。
<输送路径65>
如图2所示,输送路径65被形成在多功能打印机10中。输送路径65从纸馈送盘20的后端开始经过整个倾斜表面73在多功能打印机10中向上且向前弯曲,通过记录部24下方,且前进到纸排出盘21。记录纸12被纸馈送辊25在馈送取向17上馈送,通过倾斜表面73,且在输送取向上引导通过输送路径65。这里,输送取向由图2中的点划线箭头示出。
输送路径65由外引导构件18和内引导构件53形成,外引导构件18和内引导构件53在就记录部24而言的在输送取向上的上游侧成间隔彼此面对。此外,输送路径24由上引导构件54和下引导构件55形成,上引导构件54和下引导构件55在就记录部24而言的在输送取向上的下游侧成间隔彼此面对。此外,外引导构件18、内引导构件53、上引导构件54和下引导构件55都在左右方向9即与图2的页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记录部24>
在该实施例中,记录部24以喷墨方式在记录纸12上记录图像。如图2所示,记录部24包括滑架40,该滑架40承载记录头38以使记录头38在主扫描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左右方向9)上往复移动。记录头38供应有来自墨盒(未示出)的墨。当盒40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时,记录头38从形成在其下表面上的多个喷嘴39喷射墨滴。由此,在被纸馈送部15馈送到输送路径65中且被设置在输送路径65下方以与记录部24面对的压盘42支撑的记录纸12上记录图像。此外,记录部24将图像记录在记录纸12上的方法不限于喷墨方法,而可以是例如电子照相方式。
<第一辊对58和第二辊对59>
如图2所示,第一辊对58被设置在就记录部24而言的在输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第一辊对58包括第一输送辊60和夹压辊61。第一输送辊60被布置在输送路径65上方。夹压辊61被布置在输送路径65下方。夹压辊61被未示出的弹性构件例如弹簧等压靠到第一输送辊60的辊表面。第一辊对58夹着由纸馈送部15馈送的记录纸12,且将记录纸12发送到位于输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的压盘42上。
第二辊对59被设置在就记录部24而言的在输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第二辊对59包括第二输送辊62和齿辊63。第二输送辊62被布置在输送路径65下方。齿辊63被布置在输送路径65上方。与夹压辊61类似,齿辊63被压靠到第二输送辊62。第二辊对59夹着由第一辊对58输送的记录纸12,且将记录纸12发送到位于输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的纸排出盘21。
负旋转方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的驱动力被从输送马达(未示出)传递到第一输送辊60以使第一输送辊60旋转,而正旋转方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的驱动力被从输送马达(未示出)传递到第二输送辊62以使第二输送辊62旋转。
<第一伸出部28>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伸出部28被形成在第一盘79的第一装载板81的后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伸出部28被设置在左右方向9上彼此分离的两个位置。详细地,第一伸出部28中的每一个第一伸出部28被设置在第一装载板81的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和一端或另一端之间的近似中途。
这些中途位置被构造成与可装载在第一盘79中的最小尺寸的记录纸12可接触。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伸出部28被设置在这些位置使得:如果127mm×89mm尺寸的记录纸以其短边沿着左右方向9被装载,则至少第一伸出部28的部分出现在布置短边的范围内。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这些中途位置在纸馈送辊25在左右方向9上的位置的外侧。即,纸馈送辊25在左右方向9上被设置在设置第一伸出部28的两个位置之间。此外,第一伸出部28和纸馈送辊25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上述。
此外,第一伸出部28的数目不限于两个,而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伸出部28被沿左右方向9设置在多个不同位置处。此外,还能够提供仅一个第一伸出部28,而不是多个第一伸出部28。
第一伸出部28中的每一个第一伸出部28包括从第一装载板81的后端向后延伸的第一伸出部31。则第一伸出部28的主体从第一延伸部31的后端即从第一延伸部31的末端向上伸出。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第一伸出部28在前侧的部分即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上游侧的前侧从第一延伸部31的末端向上且向后倾斜地伸出。即,第一伸出部28的前侧的部分倾斜使得上端可以在下端的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伸出部28在前侧上的部分是阶梯状的,并且第一伸出部28在前侧上的部分由与馈送取向17垂直的多个表面32构成。
此外,如图10所示,在纸馈送盘20在第一位置处的状态下,第一伸出部28被包含在形成在引导件72的倾斜表面73的凹部90内。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纸馈送盘20在所述第二位置处的状态下,即在从第一位置向前离开的位置,因为第一伸出部28位于凹部90前方,所以它们不被包含在凹部90内。在上述方式中,在纸馈送盘20在第一位置处的状态下,第一伸出部28位于就倾斜表面73而言的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而在纸馈送盘20在所述第二位置处的状态下,第一伸出部28位于就倾斜表面73而言的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上游侧。
<支撑部33>
如图3、4和7B所示,在第一盘79的第一伸出部28中的每一个第一伸出部28的上端,支撑部33被形成为能够支撑第二盘80。在该实施例中,支撑部33是第一伸出部28的上表面。则上表面即支撑部33是沿着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的表面。这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盘80的第二装载板84的下表面也是沿着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的表面。即,支撑部33由沿着第二装载板84的下表面的平表面构成。
如上所述,第一伸出部28被分别设置在第一装载板81的中央和两端之间的几乎中途。这里,为从第一装载板81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两端向上竖立的侧板82形成突出部88以支撑第二盘80。即,被形成作为第一伸出部28的上表面的支撑部33被设置在突出部88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内侧。
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第二盘80具有由支撑部33中的每一个支撑部33支撑的被支撑部34。被支撑部34是后述第二延伸部37的下表面。
如果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则被支撑部40面对支撑部33。由此,被支撑部34由支撑部33支撑。即,如果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则被支撑部34与支撑部33在馈送取向17上重叠。换言之,如果支撑部33位于被支撑部34下方且能够支撑被支撑部34,则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
另一方面,如果第二盘80离开第三位置在第四位置处,则被支撑部34位于支撑部33的前方,即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上游侧。在这种情况下,被支撑部34不被支撑部33支撑。换言之,如果在被支撑部34不在支撑部33下方且支撑部33不能支撑被支撑部34,则第二盘80在第四位置处。在该实施例中,第四位置指支撑部33位于被支撑部34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的情况。
<第二伸出部29>
如图3和4所示,第二伸出部29被形成在第一盘79的第一装载板81的后端。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伸出部29被设置于在左右方向9上彼此分离的位置。详细地,第二伸出部29被分别设置在与第一伸出部28不同的位置,即在第一伸出部28的左右方向9上的外侧与第一伸出部28相邻的位置。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伸出部29在左右方向9上的内侧的几乎一半下表面与第一伸出部28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外侧的表面结合。即,每一个第二伸出部29均与第一伸出部28整体地形成为一体。第二伸出部29被形成在与可装载在第一盘79中的最小尺寸的记录纸12不可接触而与比最小尺寸大的记录纸12可接触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当127mm×89mm尺寸的记录纸12被装载时,第二伸出部29位于短边出现的区域外侧。在该情况下,最小尺寸的记录纸12被限制为比其它尺寸的记录纸小数目的装载张数以便不超出第一伸出部28。具体地,通过在使用手册中列出注意或在纸馈送盘20上提供标记以表示装载张数来限制最小尺寸的记录纸12的装载张数。此外,一体形成的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是本教导的伸出部的示例。
此外,如将在后述变型中描述的,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一伸出部28也可不被一体形成而是分离地形成。此外,第二伸出部29的数目不限于两个,而是三个或更多个。即,第二伸出部29被沿左右方向9设置在多个不同位置处。此外,还能够提供仅一个第二伸出部29,而不是多个第二伸出部29。
第二伸出部29中的每一个第二伸出部29包括从第一装载板81的后端向后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1。则,第二伸出部29的主体从第一延伸部31的后端即第一延伸部31的末端向上伸出。即,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从公共第一伸出部31的末端向上伸出。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第二伸出部29的前侧即在馈送取向17的上游侧的部分从第一延伸部31的末端向上且向后倾斜伸出。即,第二伸出部29的前侧的部分倾斜使得上端可以在下端的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伸出部29的前侧的部分是阶梯状的,且第二伸出部29的前侧的部分由与馈送取向17垂直的多个表面36构成。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的状态下,多个表面36与第一伸出部28的对应表面32在前后方向8上处于相同位置,且在前后方向8上处于后述第三伸出部30的对应表面35的前方。
此外,如图10所示,如果纸馈送盘20在第一位置处,则第二伸出部29被包含在形成在引导件72的倾斜表面73中的凹部90中。即,凹部90中的每一个凹部90包含一体形成的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如果纸馈送盘20在第二位置处,即处于从第一位置向前离开的位置,则因为第二伸出部29定位成向前离开凹部90,所以第二伸出部29不被包含在凹部90中。在上述方式中,如果纸馈送盘20在第一位置处,则第二伸出部29处于倾斜表面73的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而如果纸馈送盘20在第二位置处,则第二伸出部29位于倾斜表面73的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上游侧。因此,如果记录纸12被装载在第一盘79的第一装载板81上,则当纸馈送盘20在第二位置处时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与记录纸12的末端接触。由此,能够防止记录纸12从第一盘79出来。此外,如果纸馈送盘20在第一位置处,则倾斜表面73与记录纸12的末端接触。
如图3和4所示,第二伸出部29伸出到支撑部33的上方。特别是在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伸出部29不仅伸出到支撑部33的上方,而且伸出到第二装载板84的上方。如果第二装载板84已经装载了可装载在第二盘80的第二装载板84上的最大尺寸的记录纸12,则第二伸出部29在左右方向9上的位置与记录纸12的左右端的位置几乎一致。
如图7B所示,第二伸出部29在前侧上的表面36在范围A中位于支撑部33的前侧,即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上游侧。因此,表面36与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的后端即与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端接触。此外,范围A在上下方向7上包括比支撑部33高的位置、与支撑部33相同的位置和比支撑部33低的位置。在上述方式中,至少从与支撑部33一样高的位置到比支撑部33高的位置,第二伸出部29在前侧上的表面36与记录纸12的位于支撑部33的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上游侧的末端接触。
第二伸出部29中的每一个第二伸出部2的位于前侧的表面36中的一个表面36具有在支撑部33的前方从与支撑部33一样高的位置延伸到比支撑部33高的位置的表面36A(见图7B),且与馈送取向17交叉。此外,表面36A是本教导的接触部的示例。
<第三伸出部30>
如图4和5所示,第三伸出部30被形成在第二盘80的第二装载板84的后端。在该实施例中,第三伸出部30被设置在左右方向9上分离的两个位置。详细地,如图6所示,第三伸出部30被设置在左右方向9上与第一伸出部28相当的位置。此外,第三伸出部30被形成为与可装载在第二盘80中的最小尺寸的记录纸12可接触。在该实施例中,以与第一盘79相同的方式,第三伸出部30被设置在如下的位置:如果127mm×89mm尺寸的记录纸12以其短边沿着左右方向9的方式装载,则至少第三伸出部30的部分出现在布置短边的区域内。
此外,第三伸出部30的数目不限于两个,而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伸出部30被设置在沿着左右方向9的多个不同位置。此外,也能够提供仅一个第三伸出部30,而不是多个第三伸出部30。
第三伸出部30中的每一个第三伸出部30包括从第二装载板84的后端向后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7。则,第三伸出部30的主体从第二延伸部37的后端即从第二伸出部37的末端向上伸出。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第三伸出部30在前侧即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上游侧的部分从第二延伸部37的末端向上且向后倾斜伸出。即,第三伸出部30的前侧的部分倾斜使得上端可以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下端的下游侧。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三伸出部30的前侧的部分是阶梯状,且第三伸出部30的前侧的部分由与馈送取向17垂直的多个表面35构成。
此外,如图11所示,如果纸馈送盘20在第一位置处而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则第三伸出部30被包含在形成在引导件72的倾斜表面73中的凹部90中。另一方面,如果纸馈送盘20在第二位置处,即在第一位置前方的位置(见图5),或如果第二盘80在第四位置处(见图4),则因为第三伸出部30位于凹部90的前方,所以第三伸出部30不被包含在凹部90内。在上述方式中,如果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则第三伸出部30位于引导件72的倾斜表面73的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因此,如果记录纸12被装载在第二盘80的第二装载板84上,则当纸馈送盘20在第二位置处时第三伸出部30与记录纸12的末端接触。由此,能够防止记录纸12从第二盘80出来。此外,如果纸馈送盘20在第一位置处而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则引导件72的倾斜表面73与记录纸12的末端接触。
如图7B所示,如果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则第三伸出部30在前后方向8上处于与第一伸出部28几乎相当的位置。此外,如上所述,第三伸出部30被设置于在左右方向9上与第一伸出部28相当的位置(见图6)。在上述方式中,当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时,第三伸出部30被设置在第一盘79的第一伸出部28上方。因为第二盘80是板状的,且在左右端部上均由第一盘79支撑,该第二盘80在左右方向9上的中央部由于装载的记录纸12的重量与纸馈送辊25、纸馈送臂26等的接触、当使用者移动第二盘80时作用的力等而易于弯曲。图7B示出第二盘80处于不弯曲状态。因此,支撑部33与被支撑部34分离。然而,如果第二盘80如上所述弯曲,则第三伸出部30的第二延伸部37的下表面由作为第一伸出部28的上表面的支撑部30支撑。即,第三伸出部30的第二延伸部37的下表面是前面提到的被支撑部34。被支撑部34是由支撑部33支撑的部分。此外,不用说,即使第二盘80不弯曲,也能够将支撑部33和被支撑部34构造成使得支撑部33可恒定地支撑被支撑部34。
如上所述,如果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则第三伸出部30处于在前后方向8上与第一伸出部28几乎相同的位置(见图7B)。此外,如上所述,第三伸出部30被设置于在左右方向9上与第一伸出部28相同的位置(见图6)。此外,如上所述,第二伸出部29被设置成在第一伸出部28的左右方向9上的外侧上与第一伸出部28相邻(见图6)。换言之,第一伸出部28在第二伸出部29的左右方向9上的内侧上与第二伸出部29相邻。因此,如果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则第三伸出部30和第二伸出部29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9上相邻的位置。
<记录纸12与第一伸出部28、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的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以下说明将参考在接近最大装载容量的多张记录纸12被装载在第一盘79的第一装载板81上、纸馈送盘20在第二位置处且第二盘80在第四位置处的情况下,最上一张记录纸12与第一伸出部28及第二伸出部29的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第一伸出部28、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的前部中的每一个前部是阶梯状的,且分别由多个表面32、表面36和表面35构成。
这里如图9B和9C所示,在与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的下端高度相当的位置处,第二伸出部29具有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扩展的表面44,即阶梯的水平表面。换言之,第二伸出部29中的每一个第二伸出部29具有从与表面36A的下端高度相当的位置向前延伸的表面44(本教导的第三延伸部的示例)。
此外,如图9A和图9C所示,在前后方向8上与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44对应的位置,第一伸出部28具有在上下方向7和左右方向9上扩展的表面45,即阶梯的竖直表面。换言之,第一伸出部28中的每一个第一伸出部28具有如下凹部46:在前后方向8上与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44对应的部分向下凹进到表面44的下方(本教导的凹部的示例)。即,上述表面45构成凹部46的侧向表面。
如果在第四位置处的第二盘80相对于第一盘79沿馈送取向17移动以到达第三位置,则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与第二盘80的下表面一起经受在馈送取向17上的移动。然后,由于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的上述构造,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如图8A所示与表面36A接触,并且在左右方向9上在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之间的边界的内侧上,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向下弯曲。
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即,以接近最大装载容量装载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与支撑部33几乎相同的高度。由此,最上一张记录纸12在第二伸出部29的左右方向9上的位置由表面44支撑。另一方面,在左右方向9上第一伸出部28的位置处,由凹部46的底表面43支撑最上一张记录纸12。然后,因为底表面43在高度方面比表面44低,最上一张记录纸12弯曲使得在左右方向9上它的中央部定位成比两端部低。
[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除了第一伸出部28之外,第一盘79还包括第二伸出部29。这里,第二伸出部29在至少从与支撑部33一样高的位置到比支撑部33高的位置分别具有布置在支撑部33的馈送取向17上的上游侧的表面36A。因此,即使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移动以跟随第二盘80相对于第一盘79沿馈送取向17的移动,且试图骑跨在处于第一伸出部28的上端的支撑部33上,记录纸12仍与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接触。即,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能够抑制记录纸12骑跨在支撑部33上。由此,即使装载在第一盘79的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移动以跟随第二盘80,仍能够降低捕获在支撑部33和被支撑部34之间的可能性。如果记录纸12骑跨在支撑部33上,则由于在该骑跨状态下支撑部33支撑被支撑部34,记录纸12将可能被捕获且起皱和损坏。然而,根据上述实施例能够防止该现象。此外,不仅能够防止最上一张记录纸12的骑跨而且可以防止从顶部起多张记录纸12的骑跨。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被构造成与馈送取向17交叉。根据该构造,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能够可靠地抑制记录纸12骑跨在支撑部33上。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第二伸出部29在第一伸出部28上延伸,第二伸出部29能够可靠地抑制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骑跨在支撑部33上。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每一对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被整体地形成为一体,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可被容易地形成或模制。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能够减少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占据的空间。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倾斜表面73、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以相同取向的斜度倾斜,所以能够减少第一盘79的必要移动量以便在馈送取向17上将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定位在倾斜表面73的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分别设置在沿左右方向9上的多个(两个)不同位置,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在左右方向9上在宽范围上与记录纸12接触。由此,能够减少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可能落到在第二位置处的第一盘79之外的可能性。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第二伸出部29与记录纸12在宽范围上接触,所以能够减少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可能骑跨在第一伸出部28的支撑部33上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第二伸出部29被设置在第一伸出部28的左右方向9上的外侧,如果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记录纸12在左右方向9上更外侧进一步向上弯曲,则能够减少记录纸12可能骑跨在第一伸出部28的支撑部33上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支撑部33由沿着第二装载板84的下表面的平表面构成,支撑部33能够在如下状态下支撑第二盘80,该状态使得容易馈送装载在第二盘80的第二装载板84上的记录纸12。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如果第二盘80在第四位置处,则第三伸出部30抑制装载在第二装载板84上的记录纸12在馈送取向17上移动。由此,如果第二盘80在第四位置处,则能够减少装载在第二装载板84上的记录纸12可能落出第二盘80之外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第三伸出部30被设置在第一伸出部28上方,能够使第一伸出部28和第三伸出部30分别处于在左右方向9上相当的位置。通过将两个伸出部彼此紧密定位,对于该馈送装置来说能够容易实现如下构造:两个伸出部在倾斜表面73的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第三伸出部30与第二伸出部29接触,抑制第二盘80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即,能够在左右方向9上定位第二盘80。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倾斜表面73和第三伸出部30以相同取向的斜度倾斜,所以能够减少第二盘80的必要移动量以便将第三伸出部30在馈送取向17上定位在倾斜表面73的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第二伸出部29的在表面36A正下方的表面44在记录纸12的在左右方向9上抵靠第二伸出部29的部分上支撑记录纸12。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第一伸出部28在前后方向8上与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44对应的部分在表面44下方向下弯曲。因此,记录纸12沿左右方向9经受弯曲。因为记录纸12的弯曲增加记录纸12本身的刚性,所以能够减少当第二盘80移动时记录纸12可能沿馈送取向17屈折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第二盘80由突出部88和支撑部33支撑。即,在第二盘80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两端处和在左右方向9上的两端的内侧上,在至少三个位置上支撑第二盘80。因此,能够抑制第二盘80沿左右方向9弯曲。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因为纸馈送部15与第二盘80从上方接触,所以第二盘80具有弯曲的趋势。即使如此,因为第二盘80在左右方向9上与纸馈送部15接触的位置的两侧上由第一伸出部28从下方支撑,所以抑制第二盘80弯曲。
[第一变型]
尽管第一伸出部28、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在上述实施例中都向上且向后倾斜伸出,可替代地,它们可以不向上且向后倾斜延伸。例如,可替代地,第一伸出部28、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可以向上且向前倾斜延伸或仅向上延伸。
[第二变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时,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9上分别彼此相邻。则由此,第二盘80被在左右方向9上定位。然而,第二盘80还可以通过与第二伸出部29接触之外的其它方式被在左右方向9上定位。
如图12D所示,例如,可通过从第二盘80的下表面向下伸出的横向接触部93在左右方向9上定位第二伸出部29。当第二盘80在第三位置处时横向接触部93被分别设置在与第二伸出部29相邻的位置。
根据第二变型,通过在横向接触部93和第二伸出部29的横向部分之间的接触,抑制第二盘80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即,能够在左右方向9上定位第二盘80。
[第三变型]
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图3和图6所示,第一伸出部28被布置在第二伸出部29的左右方向9上的内侧。然而,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如图12A所示,例如,第一伸出部28还可以布置在第二伸出部29的左右方向9上的外侧。
此外,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图3和图4所示,每一对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被整体形成为一体。然而,也可不将每一对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整体形成为一体。
如图12B所示,例如,一个第二伸出部29可被形成在两个第一伸出部28的中间,即在第一装载板81的中央部。此外,如图12C所示,第二伸出部29也可被分别形成在离开第一伸出部28的外侧。
当然,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也可以被布置在除了图12A、12B、12C中示出的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
[第四变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伸出部28的前部、第二伸出部29的前部和第三伸出部30的前部都形成为阶梯状,使得上端可以在下端后方。然而,第一伸出部28的前部、第二伸出部29的前部和第三伸出部30的前部不需要都是阶梯状,而是例如第一伸出部28、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的前部中的一些前部可以不是阶梯状。特别地,除了与本教导的接触部对应的区域(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第二伸出部29中的每一个第二伸出部29的前表面36的一部分的表面36A),其它区域可以不是阶梯状。
如图9E所示,例如,第二伸出部29也可以具有从与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见图9D)的下端高度相当的位置向下的倾斜表面47(本教导的倾斜表面的示例)。这里,倾斜表面47倾斜使得上端可位于下端后方。则,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F所示,第一伸出部28的在前后方向8上与倾斜表面47对应的部分即第一伸出部28的前部位于倾斜表面47的后方。
由于以上述方式构造的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在左右方向9上在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之间的边界的内侧上,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向下弯曲。然而,记录纸12的弯曲比上述实施例中的缓和。
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即,以最大装载容量装载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与支撑部33几乎相同的高度。由此,最上一张记录纸12在左右方向9上在靠着第二伸出部29的位置被倾斜表面47支撑。另一个方面,最上一张记录纸12在左右方向上在靠着第一伸出部28的位置也被底表面43支撑。在这种状态下,该张记录纸12在第二伸出部29的左右方向9上的多个位置沿着倾斜表面47向下滑动。因此,记录纸12的弯曲比上述实施例中的缓和。
根据第四变型,容易使记录纸12与表面36A接触以沿着倾斜表面47向下落。由此,能够减少记录纸12可能骑跨在支撑部33上的可能性。
[第五变型]
除了第四变型之外,图9H示出第二伸出部29也可以形成连续表面48的另一示例,该连续表面从高度与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的下端相同的位置向下连续延伸。这里,连续表面48是沿着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的表面。即,连续表面48中的每一个连续表面48相对于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扩展的任何表面竖直地竖立。此外,如果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是倾斜表面,则连续表面48也成为倾斜表面。
此外,在第五变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第二伸出部29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内侧上,第一伸出部28分别与第二伸出部29相邻。
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如图9I所示,第一伸出部28具有表面49(本教导的第四延伸部的示例)即阶梯的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扩展的水平表面,该水平表面在表面36A的前后方向8上的前方且在第二伸出部29的表面36A的下方。
由于以上述方式构造的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在左右方向9上在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之间的边界的内侧上,装载在第一装载板81上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向上弯曲。
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即,以最大装载容量装载的最上一张记录纸12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与支撑部33几乎相同的高度。然而,因为连续表面48相对于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扩展的任何表面竖直地竖立,所以在左右方向9上第二伸出部29的位置处,最上一张记录纸12不被连续表面48支撑。另一方面,在左右方向9上第一伸出部28的位置处,最上一张记录纸12被表面49支撑。因此,如图8C所示,在左右方向9上在第一伸出部28和第二伸出部29之间的边界的内侧上,记录纸12向上弯曲。
根据第五变型,记录纸12的在左右方向9上抵靠第二伸出部29的部分沿着形成在第二伸出部29上的连续表面48向下移动。此外,第一伸出部28的表面49支撑被移动的记录纸12。因此,记录纸12沿左右方向9弯曲。通过记录纸12的弯曲,能够减少当第二盘80移动时记录纸12可能沿馈送取向17屈折的可能性。
[第六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伸出部28、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被形成为以阶梯状斜度倾斜。然而,如果它们被构造成能够停止记录纸12的末端,则它们也可被形成为不倾斜。
[第七实施例]
第二伸出部29可能不伸出到第二装载板84上方的高度,而是延伸到装载在第一盘79中的记录纸12的最大装载高度上方的高度。
[第八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伸出部28、第二伸出部29和第三伸出部30中的每一个伸出部分别具有每一个由与馈送取向17垂直的表面构成的多个前表面32、表面36和表面35。然而,不用说,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例如,它们每一个可以不是表面状的,而是可以是以某一角度与馈送取向17交叉且与记录纸12的末端接触以禁止其进一步移动的任何形状。
[第九实施例]
引导件72不需要由一个构件形成,而是倾斜表面73可以由在左右方向9上彼此间隔设置的多个构件中的每一个构件形成,以便形成使伸出部28、29、30中的每一个伸出部的空间可被定位在倾斜表面73的在馈送取向17上的下游侧的空间。
[第十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A、7B和9C所示,第二伸出部29中的每一个第二伸出部29的所述多个表面36在前后方向8上的位置在第三伸出部30中的每一个第三伸出部30的对应表面35的在前后方向8上的位置的前方,但是在前后方向8上处于与第一伸出部28中的每一个第一伸出部28的对应表面32相当的位置。然而,分别与多个表面36对应的表面35和32在前后方向8上的位置可以是在前后方向8上相当的位置,或者可以在前后方向8上彼此偏离。
此外,第二伸出部29的阶梯的每一个水平表面可以与第一伸出部28或第三伸出部30的阶梯的每一个水平表面在上下方向7上位于相同的高度处,或在上下方向7上彼此偏离。

Claims (22)

1.一种馈送装置,所述馈送装置被构造成馈送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送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
馈送部,所述馈送部被构造成在馈送取向上馈送所述片材;
馈送盘,所述馈送盘具有第一盘和第二盘,所述第一盘具有用于装载所述片材中的一些片材的第一装载板,所述第二盘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盘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盘具有用于装载所述片材中的其它片材的第二装载板,并且所述馈送盘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沿所述馈送取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馈送部能够馈送所述片材,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馈送部不能馈送所述片材;和
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被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并且所述引导件具有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用于引导由所述馈送部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馈送盘馈送且与所述引导表面接触的所述片材,
其中所述第一盘包括:
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从所述第一装载板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向上伸出,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在所述第一伸出部的上端上具有能够支撑所述第二盘的支撑部;和
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二伸出部从所述第一装载板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上的所述端部在与所述馈送取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伸出部不同的位置处向上伸出;
其中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二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
其中所述第二盘具有被支撑部,所述被支撑部被构造成由所述支撑部支撑,并且所述第二盘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盘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所述被支撑部在所述馈送取向上与所述支撑部重叠,在所述第四位置处,所述被支撑部位于就所述支撑部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就所述支撑部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并且所述接触部被构造成至少从与所述支撑部一样高的位置到比所述支撑部高的位置与所述片材的末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具有表面,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被设置在就所述支撑部而言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位置处,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从与所述支撑部一样高的位置延伸到比所述支撑部高的位置,并且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与所述馈送取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出部伸出到所述第二装载板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一体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包括侧向接触部,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侧向接触部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的侧向部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倾斜,使得所述引导表面的上端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
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中的每一个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倾斜,使得所述每一个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上端位于就所述每一个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多个不同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处设置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中的至少一个伸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出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伸出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沿着所述第二装载板的下表面的平表面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从所述第一装载板朝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并且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向上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包括第三伸出部,所述第三伸出部从所述第二装载板的在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向上伸出,并且
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出部具有所述被支撑部,并且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被设置成位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盘的所述第一伸出部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出部具有从所述第二装载板朝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并且所述第三伸出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向上伸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被设置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相邻。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倾斜,使得所述引导表面的上端位于就所述引导表面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
所述第三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倾斜,使得所述第三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上端位于就所述第三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伸出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上,所述第一伸出部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相邻,
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从所述接触部的下端朝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延伸,并且
所述第一伸出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馈送取向上与所述第三延伸部对应,并且所述凹部向下凹进到所述第三延伸部的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从所述接触部的下端连续,并且所述倾斜表面倾斜使得所述倾斜表面的上端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
所述第一伸出部具有一个部分,所述部分在所述馈送取向上与所述倾斜表面对应,并且所述部分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伸出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上,所述第一伸出部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相邻,
所述第二伸出部具有连续表面,所述连续表面从所述接触部的下端连续且沿着所述接触部,并且
所述第一伸出部具有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从所述接触部下方的位置朝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延伸,并且所述第四延伸部在所述馈送取向上与所述接触部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处分别包括移动支撑部,所述移动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第二盘从而所述第二盘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盘移动,并且
所述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移动支撑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馈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不同的两个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处布置所述第一伸出部,
所述馈送部具有支撑轴、臂和馈送辊,所述臂由所述支撑轴保持以能够绕一端绕转,所述馈送辊由所述臂的另一端保持以旋转且与所述片材接触,并且
所述馈送辊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设置在分别布置所述第一伸出部的所述两个位置之间。
21.一种馈送装置,所述馈送装置被构造成馈送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送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
馈送部,所述馈送部被构造成在馈送取向上馈送所述片材;
馈送盘,所述馈送盘具有第一盘和第二盘,所述第一盘具有用于装载所述片材中的一些片材的第一装载板,所述第二盘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盘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盘具有用于装载所述片材中的其它片材的第二装载板,并且所述馈送盘在所述馈送盘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状态方面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改变,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馈送部能够馈送所述片材,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馈送部不能馈送所述片材;和
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被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中,并且所述引导件具有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倾斜使得所述倾斜表面的上端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所述倾斜表面引导由所述馈送部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所述馈送盘馈送且与所述倾斜表面接触的所述片材,
其中所述第一盘包括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从所述第一装载板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在与所述馈送取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不同位置处分别向上伸出;
其中所述伸出部中的每一个伸出部具有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在所述第一伸出部的上端处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盘的支撑部,所述第二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伸出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以延伸到所述第二装载板的上方;并且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状态下,所述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状态下,所述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
其中所述第二盘具有第三伸出部和被支撑部,所述第三伸出部从所述第二装载板的在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向上伸出,所述被支撑部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三伸出部的下方由所述支撑部支撑,并且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二盘相对于所述第一盘的状态方面能够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改变,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被支撑部在所述馈送取向上在与所述支撑部相同的位置处,在所述第四状态下,所述被支撑部位于就所述支撑部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
其中在所述馈送盘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并且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三状态下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并且在所述第二盘在所述第四状态下的状态下,所述第三伸出部位于就所述倾斜表面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
其中所述第二伸出部中的每一个第二伸出部具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表面,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位于就所述支撑部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并且所述接触部的所述表面至少从与所述支撑部一样高的位置到比所述支撑部高的位置与所述馈送取向交叉;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与所述接触部不同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三伸出部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上游侧的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均是阶梯状的,使得所述每一个区域的上端位于就所述每一个区域的下端而言的在所述馈送取向上的下游侧。
22.一种图像记录装置,所述图像记录装置被构造成在片材上记录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记录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或21所述的馈送装置;和
记录部,所述记录部被构造成在由所述馈送部馈送的所述片材上记录图像。
CN2013201449432U 2012-06-29 2013-03-27 馈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78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6601 2012-06-29
JP2012146601A JP5924160B2 (ja) 2012-06-29 2012-06-29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7818U true CN203237818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15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44943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7818U (zh) 2012-06-29 2013-03-27 馈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16598B2 (zh)
JP (1) JP5924160B2 (zh)
CN (1) CN20323781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85848A (ja) * 2015-03-27 2016-10-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36897B2 (ja) 2016-01-29 2020-08-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6986215B2 (ja) * 2017-03-15 2021-1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補助トレイ、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4074A (ja) * 1998-07-24 2000-02-1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277223B2 (ja) * 2005-09-30 2009-06-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JP4310652B2 (ja) * 2005-11-29 2009-08-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012601B2 (ja) * 2008-03-18 2012-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JP5029447B2 (ja) * 2008-03-21 2012-09-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カセット、記録装置
JP4609579B2 (ja) * 2008-12-26 2011-01-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242928A (ja) 2009-04-09 2010-10-2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2030957A (ja) 2010-08-02 2012-02-16 Seiko Epson Corp 被記録媒体カセット、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JP5636801B2 (ja) 2010-08-04 2014-1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記録装置
JP2012035949A (ja) 2010-08-05 2012-02-23 Seiko Epson Corp 媒体カセット、記録装置
JP5581949B2 (ja) * 2010-09-30 2014-09-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920566B2 (ja) * 2012-02-03 2016-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カセット、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09067A (ja) 2014-01-20
JP5924160B2 (ja) 2016-05-25
US9216598B2 (en) 2015-12-22
US20140002561A1 (en) 201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9820B (zh) 包括多个纸盒的供纸器及成像设备
CN102189833B (zh) 图像记录设备
US9315348B2 (en) Sheet conveyor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N104339887B (zh) 片材托盘
CN203237818U (zh) 馈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
JP640944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9604473B2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US9517645B2 (en) Sheet conveyer devic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583071B (zh) 纸幅校正器、被记录介质盒、被记录介质输送装置、记录装置
US9694606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8991811B1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CN103873716A (zh) 输送装置
CN104908462A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9248986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4691115A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6123659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202337601U (zh) 片材进给装置
CN102632724B (zh) 记录装置
CN104943376B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202782195U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5316798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CN104943409A (zh) 输送装置
JP2016179899A (ja) 記録装置
JP6079684B2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202642944U (zh) 图像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