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0628U -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00628U
CN203200628U CN 201320228972 CN201320228972U CN203200628U CN 203200628 U CN203200628 U CN 203200628U CN 201320228972 CN201320228972 CN 201320228972 CN 201320228972 U CN201320228972 U CN 201320228972U CN 203200628 U CN203200628 U CN 203200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road
bridge floor
ramp
inter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289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化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2289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00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00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006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属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是城市平面交叉路口改造成立交桥工期长的问题;其特点是:包括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及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所述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包括直行立交桥及左转立交桥;所述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包括左转立交桥和人行过街立交桥;所述直行立交桥包括桥面支撑、车行桥面和立柱;所述左转立交桥包括跨路桥面、左转用桥面支撑和立柱;所述人行过街立交桥包括位于人行道上的人行梯和安装在人行梯上的横跨道路的人行过街桥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组装式结构,使得城市立交桥的建设速度大为提高。

Description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中平面交叉是阻碍城市交通效率的最大障碍,因此,城市建设立交桥或地铁是目前解决城市交通效率低下的常用手段,但由于在已有交叉路口建设立交桥,不仅造价高,且建设周期长,建设期影响交通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城市平面交叉路口改造建设立交桥工期长的问题,提供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包括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及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所述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包括直行立交桥及左转立交桥,所述直行立交桥设置在十字路口的纵向道路中部的双向直行车道上且双向车道上的直行立交桥无间隙并列;所述左转立交桥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四个方向的道路上;横向道路沿行车方向依次为左转立交桥、直行立交桥桥下路段、左转立交桥;纵向道路沿行车方向依次为左转立交桥、直行立交桥、左转立交桥;
所述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包括左转立交桥和人行过街立交桥;所述左转立交桥设置在丁字路口的两个对称路口的道路上;所述人行过街立交桥设置在丁字路口的单独路口的道路上;
所述直行立交桥包括桥面支撑、人行梯、车行桥面和立柱,所述桥面支撑内部设置驱动装置及行走轮,其底部设置若干伸缩支柱;桥面支撑包括支座、与支座连成一体的坡道及活动坡道;在支座侧面上部设置桥上垂直升降梯及人行地道阶梯;所述人行地道阶梯一侧设置地道坡道;所述支座顶面设置有圆锥状凹坑和方形凹坑;所述人行梯位于地面人行道上,其包括路边垂直升降梯和楼梯踏步;在所述人行梯与桥面支撑之间设置人行搭板;所述人行搭板一端与人行地道口连接,另一端与人行梯上的搭板支柱连接;所述人行搭板位于地面右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方;所述车行桥面两端为凸圆弧面,其通过隔离装置分为桥面车行道与桥面人行通道,车行桥面位于两个桥面支撑之间,并与桥面接头的凹圆弧面对接;该车行桥面两端底面设置与圆锥状凹坑相配合的锥状凸台,该锥状凸台位于圆锥状凹坑内,车行桥面中部底面设置与立柱上部配合的立柱凹坑;所述立柱位于车行桥面下方,上端插入立柱凹坑内;所述桥面接头一端为凹圆弧面,一端为斜坡面,其下部设置方形凸台,该桥面接头位于桥面支撑上,其上方形凸台与桥面支撑上的方形凹坑配合,该桥面接头一端的斜坡面与桥面支撑上的坡道吻合;
所述左转立交桥包括跨路桥面、左转用桥面支撑和立柱;所述跨路桥面位于左转用桥面支撑之间,且跨路桥面与左转用桥面支撑上的坡道构成直角转弯道路;坡道方向与地面车行道方向一致;所述左转用桥面支撑设置在距离直行立交桥一定距离的道路上,与地面人行道留有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该左转用桥面支撑由桥面支撑的坡道上设置隔离装置将坡道上隔离出人行坡道而成,该左转用桥面支撑由桥面支撑的坡道上设置隔离装置将坡道上隔离出人行坡道而成,该人行坡道与跨路桥面上的跨路人行道相连;所述跨路桥面上设置隔离装置将该跨路桥面分为跨路车行道和跨路人行道,跨路桥面中部底面设置与立柱上部配合的立柱凹坑;所述立柱位于跨路桥面下方,上端插入立柱凹坑内;
所述人行过街立交桥包括位于地面人行道上的人行梯和安装在人行梯上的横跨道路的人行搭板;
所述楼梯踏步一侧设置非机动车坡道。
所述直行立交桥由无间隙并列的若干单车道直行立交桥组成。
所述桥面支撑内设置驾驶室、休息间及行人出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组装式结构,使得立交桥的建设速度大为提高,只需要采用专用的运输车辆将车行桥面、跨路桥面和人行梯运输到位,再将桥面支撑和左转用桥面支撑驾驶至预定地点,将桥面两端的锥状凸台与桥面支撑上的圆锥状凹坑配合在一起,将立柱上部插入桥面中部下面的凹坑,再将人行梯安装在人行道上,即完成立交桥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十字路口立交道路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丁字路口立交道路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转立交桥桥面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桥面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桥面支撑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直行立交桥桥面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直行立交桥桥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直行立交桥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A向剖面图;
图10为图9中B-B向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人行梯与桥面支撑组装结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桥面桥面接头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桥面接头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丁字路口立交道路系统的人行过街立交桥示意图。
图中:1—左转立交桥;2—直行立交桥;3—横向道路;4—纵向道路;5—地面人行道;6—人行过街立交桥;7—跨路桥面;8—跨路人行道;9—立柱凹坑;10—圆锥状凸台;11—桥面支撑;12—人行地道阶梯;13—地道坡道;14—桥上垂直升降梯;15—行走轮;16—伸缩支柱;17—活动坡道;18—方形凹坑;19—锥状凹坑;20—车行桥面;21—桥面人行通道;22—立柱;23—人行地道搭板;24—人行搭板;25—路边垂直升降梯;26—楼梯踏步;27—非机动车坡道;28—搭板支柱;29—桥面接头;30—方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包括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及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所述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包括直行立交桥2及左转立交桥1,所述直行立交桥2设置在十字路口的纵向道路4上;所述左转立交桥1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四个方向的道路上;横向道路3沿行车方向依次为左转立交桥1、直行立交桥桥下路段、左转立交桥1;纵向道路4沿行车方向依次为左转立交桥1、直行立交桥2、左转立交桥1;
所述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包括左转立交桥1和人行过街立交桥6;所述左转立交桥1设置在丁字路口的两个对称路口的道路上;所述人行过街立交桥6设置在丁字路口的单独路口的道路上;
如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所述直行立交桥包括桥面支撑11、人行梯、车行桥面20和立柱22,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桥面支撑11内部设置驱动装置及行走轮15,其底部设置若干伸缩支柱16;桥面支撑11包括支座、与支座连成一体的坡道及活动坡道17;在支座侧面上部设置桥上垂直升降梯14及人行地道阶梯12;所述人行地道阶梯12一侧设置地道坡道13;所述支座顶面设置有圆锥状凹坑19和方形凹坑18;所述人行梯位于地面人行道上,其包括路边垂直升降梯25和楼梯踏步26;在所述人行梯与桥面支撑11之间设置人行搭板24;所述人行搭板24一端与人行地道口连接,另一端与人行梯上的搭板支柱28连接;所述人行搭板24位于地面右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方;所述车行桥面20两端为凸圆弧面,其通过隔离装置分为桥面车行道与桥面人行通道21,车行桥面20位于两个桥面支撑11之间,并与桥面接头29的凹圆弧面对接;该车行桥面两端底面设置与圆锥状凹坑19相配合的锥状凸台10,该锥状凸台10位于圆锥状凹坑19内,车行桥面中部底面设置与立柱上部配合的立柱凹坑9;所述立柱22位于车行桥面20下方,上端插入立柱凹坑9内;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桥面接头29一端为凹圆弧面,一端为斜坡面,其下部设置方形凸台30,该桥面接头29位于桥面支撑11上,其上方形凸台30与桥面支撑11上的方形凹坑18配合,该桥面接头29一端的斜坡面与桥面支撑上的坡道吻合;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左转立交桥1包括跨路桥面7、左转用桥面支撑和立柱22;所述跨路桥面7位于左转用桥面支撑之间,且跨路桥面7与左转用桥面支撑上的坡道构成直角转弯道路;坡道方向与地面车行道方向一致;所述左转用桥面支撑设置在距离直行立交桥一定距离的道路上,与地面人行道5留有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该左转用桥面支撑由桥面支撑11的坡道上设置隔离装置将坡道上隔离出人行坡道而成,该人行坡道与跨路桥面7上的跨路人行道8相连;所述跨路桥面7上设置隔离装置将该跨路桥面分为跨路车行道和跨路人行道8,跨路桥面中部底面设置与立柱上部配合的立柱凹坑9;所述立柱22位于跨路桥面下方,上端插入立柱凹坑9内;
如图14所示,所述人行过街立交桥6包括位于地面人行道上的人行梯和安装在人行梯上的横跨道路的人行搭板24;
如图9所示,所述楼梯踏步26一侧设置非机动车坡道27。
所述直行立交桥2由无间隙并列的若干单车道直行立交桥组成。
所述桥面支撑11内设置驾驶室、工作间及行人出口。
工作过程及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分别组装直行立交桥与左转立交桥;
直行立交桥的组装:
首先将桥面支撑11通过其自身的驱动装置驾驶到预定地点,并停放在交叉路口的横向或纵向道路直行道上,对称停放在两个相对路口上,并将伸缩支柱16放下使其着地,起负重作用以减少行走轮15的承重量;在驾驶该桥面支撑11的过程中,活动坡道17向上转动,使驾驶员可以观察其前方;其次再将车行桥面20及桥面接头29,通过专用运输车运到预定地点,并将车行桥面20安放在两个桥面支撑11上,将桥面两端的圆锥状凸台10与锥状凹坑19配合在一起,将桥面接头29上的方形凸台30与桥面支撑的支座上的方形凹坑18配合在一起,将立柱22上部插入桥面中部下面的立柱凹坑9内,每个方向上有若干条直行车道,则安装同样数量的直行立交桥;将人行梯安装在地面人行道上,人行搭板24两端分别与人行地道口边沿及搭板支柱28连接;将电梯电源接上市电,即完成直行立交桥2的组装;
左转立交桥的组装:
对于十字路口:首先将桥面支撑11放置于十字路口的对称路口的道路上的机动车车行道上;再将跨路桥面7放置于两个桥面支撑11上,使圆锥状凹坑19与圆锥状凸台10配合在一起,在桥面支撑11的坡道上设置隔离装置将一侧隔离成人行坡道,将人行地道搭板23取掉,以使行人可以直达桥面支撑11的底面,从而从该桥面支撑内的行人出口到达路边的地面人行道5;
对于丁字路口:两个对称路口道路上分别安装左转立交桥1;单独路口安装人行过街立交桥6;安装在地面人行道上的人行梯之间搭上人行搭板24。
该实用新型使用时,对于十字路口的任一方向上的车辆如需要左转时,需要经过直行立交桥的人行搭板下方右转,车行至左转立交桥时,上坡道后左转通过跨路桥面,再左转由坡道驶下,沿直行车道前行至直行立交桥车行桥面或直行立交桥桥下路段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及非机动车可以通过直行立交桥上的人行梯及垂直升降梯实现横过道路,也可通过左转立交桥的人行坡道、及跨路人行道8实现横过道路。
对于丁字路口对称路口直行的车辆不受影响,右侧无路口的对称道路中需要左转的车辆可通过另一端的左转立交桥实现左转,单独路口中需要左转的车辆可以先右转,上左转立交桥掉头实现左转。行人及非机动车可以通过左转立交桥、人行过街立交桥实现横过道路。
警务人员及工作人员可以在桥面支撑内的工作间,办公或临时休息。

Claims (3)

1.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及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所述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包括直行立交桥(2)及左转立交桥(1),所述直行立交桥(2)设置在十字路口的纵向道路(4)中部的双向直行车道上且双向车道上的直行立交桥无间隙并列;所述左转立交桥(1)设置在十字路口的四个方向的道路上;横向道路(3)沿行车方向依次为左转立交桥(1)、直行立交桥桥下路段、左转立交桥(1);纵向道路(4)沿行车方向依次为左转立交桥(1)、直行立交桥(2)、左转立交桥(1);
所述丁字交叉路口立交道路系统包括左转立交桥(1)和人行过街立交桥(6);所述左转立交桥(1)设置在丁字路口的两个对称路口的道路上;所述人行过街立交桥(6)设置在丁字路口的单独路口的道路上;
所述直行立交桥包括桥面支撑(11)、人行梯、车行桥面(20)和立柱(22),所述桥面支撑(11)内部设置驱动装置及行走轮(15),其底部设置若干伸缩支柱(16);桥面支撑(11)包括支座、与支座连成一体的坡道及活动坡道(17);在支座侧面上部设置桥上垂直升降梯(14)及人行地道阶梯(12);所述人行地道阶梯(12)一侧设置地道坡道(13);所述支座顶面设置有圆锥状凹坑(19)和方形凹坑(18);所述人行梯位于地面人行道上,其包括路边垂直升降梯(25)和楼梯踏步(26);在所述人行梯与桥面支撑(11)之间设置人行搭板(24);所述人行搭板(24)一端与人行地道口连接,另一端与人行梯上的搭板支柱(28)连接;所述人行搭板(24)位于地面右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方;所述车行桥面(20)两端为凸圆弧面,其通过隔离装置分为桥面车行道与桥面人行通道(21),车行桥面(20)位于两个桥面支撑(11)之间,并与桥面接头(29)的凹圆弧面对接;该车行桥面两端底面设置与圆锥状凹坑(19)相配合的锥状凸台(10),该锥状凸台(10)位于圆锥状凹坑(19)内,车行桥面中部底面设置与立柱上部配合的立柱凹坑(9);所述立柱(22)位于车行桥面(20)下方,上端插入立柱凹坑(9)内;所述桥面接头(29)一端为凹圆弧面,一端为斜坡面,其下部设置方形凸台(30),该桥面接头(29)位于桥面支撑(11)上,其上方形凸台(30)与桥面支撑(11)上的方形凹坑(18)配合,该桥面接头(29)一端的斜坡面与桥面支撑上的坡道吻合;
所述左转立交桥(1)包括跨路桥面(7)、左转用桥面支撑和立柱(22);所述跨路桥面(7)位于左转用桥面支撑之间,且跨路桥面(7)与左转用桥面支撑上的坡道构成直角转弯道路;坡道方向与地面车行道方向一致;所述左转用桥面支撑设置在距离直行立交桥一定距离的道路上,与地面人行道(5)留有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该左转用桥面支撑由桥面支撑(11)的坡道上设置隔离装置将坡道上隔离出人行坡道而成,该人行坡道与跨路桥面(7)上的跨路人行道(8)相连;所述跨路桥面(7)上设置隔离装置将该跨路桥面分为跨路车行道和跨路人行道(8),跨路桥面中部底面设置与立柱上部配合的立柱凹坑(9);所述立柱(22)位于跨路桥面下方,上端插入立柱凹坑(9)内;
所述人行过街立交桥(6)包括位于地面人行道上的人行梯和安装在人行梯上的横跨道路的人行搭板(24);
所述楼梯踏步(26)一侧设置非机动车坡道(27)。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直行立交桥(2)由无间隙并列的若干单车道直行立交桥组成。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桥面支撑(11)内设置驾驶室、工作间及行人出口。
CN 201320228972 2013-04-28 2013-04-28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00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8972 CN203200628U (zh) 2013-04-28 2013-04-28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8972 CN203200628U (zh) 2013-04-28 2013-04-28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00628U true CN203200628U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4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28972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00628U (zh) 2013-04-28 2013-04-28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006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5867A (zh) * 2013-04-28 2013-07-24 牛化会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CN111501448A (zh) * 2019-01-30 2020-08-07 周立新 新型分离式交通系统及具有其的城市交通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5867A (zh) * 2013-04-28 2013-07-24 牛化会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CN103215867B (zh) * 2013-04-28 2015-04-29 牛化会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CN111501448A (zh) * 2019-01-30 2020-08-07 周立新 新型分离式交通系统及具有其的城市交通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3044U (zh) 桥隧组合式十字路口道路
CN205775679U (zh) 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
CN103215867B (zh)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CN202925408U (zh) 十字路行人、车辆无障碍组合式交通枢纽
CN105951549A (zh) 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
CN203200628U (zh)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CN106192642A (zh) 一种多功能十字立交桥
CN201099829Y (zh) 体现社会和谐的交道口人车分行设施
CN102127886A (zh) 多功能隧道、道路泊车场
CN103088734B (zh) 城市主干道立体运输系统
CN209686174U (zh)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CN201738207U (zh) 高通过能力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CN103321116B (zh) 十字路口快慢分流交叉道路结构
CN101126219A (zh) 免红绿灯十字路口道路系统
CN201785688U (zh) 狭窄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CN201006969Y (zh) T字型路口立交桥
CN102400425B (zh) 盘旋式立交桥
CN101487214A (zh) 城市十字路口人性化多功能立交桥
CN203451962U (zh) 十字路口快慢分流交叉道路结构
CN210395068U (zh) 人车分流及观光休闲结构桥梁
CN202131550U (zh) 一种城市道路三层立交桥
CN202830668U (zh) 紧凑型高架快速机动车道及混合交通互通式立交桥
CN203096539U (zh) 城市主干道立体运输系统
CN102704727B (zh) 架放在行人道上的轿车车库
CN207068259U (zh) 安全度更高的移动交通信号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