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0487U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00487U CN203200487U CN 201320145687 CN201320145687U CN203200487U CN 203200487 U CN203200487 U CN 203200487U CN 201320145687 CN201320145687 CN 201320145687 CN 201320145687 U CN201320145687 U CN 201320145687U CN 203200487 U CN203200487 U CN 2032004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depression bar
- sewing machines
- tension force
- op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能够容易地对压布装置的上下运动与切换对面线施加张力、解除对该面线施加张力的切换动作这两者动作的连动、非连动进行切换。压杆上下运动机构使能装卸压脚的压杆上下运动。夹线驱动机构切换由夹线器施加张力和解除由夹线器施加张力。第一操作机构对压杆上下运动机构使压杆上下运动进行操作。夹线驱动机构切换施加张力和解除施加张力的切换动作不与第一操作机构使压杆上下运动的操作连动。第二操作机构利用夹线驱动机构切换施加张力和解除施加张力,且相对于第一操作机构的操作独立地对压杆上下运动机构使压杆上下运动进行操作。第二操作机构切换施加张力、解除施加张力的切换动作与使压杆上下运动的操作连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使压布装置上下运动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能对压布装置的上下运动与切换对面线施加张力、解除对该面线施加张力的切换动作(以下称作张力切换动作)这两者动作的连动、非连动进行切换地进行缝制的缝纫机。例如日本特许公开1999年第290568号公报所述的缝纫机具有切换臂、螺钉、松线板和具有槽的上拉连杆等。在对布厚较薄的布进行缝制时,或者在不具有通过改变送布方向来形成针脚的制造工序时,作业人员转动切换臂而将螺钉固定在槽的下方。在压脚上下运动部件使安装有压布装置的压杆上升时,螺钉卡合于松线板,从而使夹线器解除对面线施加张力。即,压布装置向上方的移动与解除对面线施加张力彼此连动。
在对具有台阶部等的布进行缝制时,或者在具有通过旋转布而改变送布方向来形成针脚的缝制工程时,作业人员转动切换臂而将螺钉固定在槽的上方。在压脚上下运动部件使压杆上升时,由于螺钉并未卡合于松线板,因此松线板不会摆动。因此,夹线器并没有解除对面线施加张力。即,压布装置向上方的移动与解除对面线施加张力并不连动。
在上述公报所公开的缝纫机中,在对张力切换动作与压布装置上下运动这两者动作的连动和非连动进行切换时,作业人员需要拧松螺钉,转动切换臂,再拧紧螺钉。因此,存在进行连动和非连动的切换需要花费工夫,从而无法高效地进行缝制作业这样的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对压布装置的上下运动与切换对面线施加张力、解除对该面线施加张力的切换动作这两者动作的连动、非连动进行切换的缝纫机。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具有: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其用于使压杆上下运动,该压杆能够装卸用于按压布的压布装置;以及夹线驱动机构,其用于对由夹线器对面线施加张力和解除由夹线器对该面线施加张力进行切换,该缝纫机能够利用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使上述压杆上下运动,并且能够利用上述夹线驱动机构切换对上述面线施加张力和解除对该面线施加张力,其中,该缝纫机具有:第一操作机构,其与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相连接,用于对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进行操作;第二操作机构,其能够与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相连接,且能够与上述夹线驱动机构相连接,用于对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和上述夹线驱动机构进行操作。当作业人员操作第一操作机构时,压杆上下运动。张力切换动作并不与其连动。当作业人员操作第二操作机构时,压杆的上下运动与张力切换动作彼此连动。因此,作业人员仅通过改变操作第一操作机构的时刻和操作第二操作机构的时刻,就能够容易地对张力切换动作与压布装置的上下运动这两者动作的连动和非连动进行切换。因此,作业人员不用花费进行连动和非连动的切换所需的功夫,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缝制作业。
在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中,上述第二操作机构具有:杆部,其能够在作业人员的操作下绕轴转动;以及凸轮,其固定在上述轴上,上述凸轮能够与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相连接,且能够与上述夹线驱动机构相连接,随着上述杆部的转动,该凸轮对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和上述夹线驱动机构进行操作。缝纫机利用杆部的转动使凸轮旋转。凸轮连接于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和上述夹线驱动机构。在缝纫机中,只要形成为能够随着杆部的转动而使凸轮旋转的机构即可,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用于对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和夹线驱动机构进行操作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缝纫机的制造成本增加。
在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中,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具有:压杆抱箍,其与上述压杆相连接;以及第一构件,其被设置为能够以支承于机架的支承轴为中心摆动,且能够从下方连接于上述压杆抱箍,上述夹线驱动机构具有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不与上述压杆抱箍相连接,且能够与对上述面线施加张力的上述夹线器相连接,上述第二构件与上述第一构件相邻接,且被设置为能够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由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邻接,能够以支承轴为中心摆动,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单地形成用于对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和夹线驱动机构进行操作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缝纫机的制造成本增加。
在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中,上述第一操作机构具有:膝盖操作部,其能够供作业人员操作;传递部,其与上述膝盖操作部相连接,用于沿着上下方向传递作业人员的操作;连接件,其与上述传递部相连接,用于将上下方向的动作转换为水平方向的动作;以及连杆,其一端连接于上述连接件,其另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一构件,上述连杆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动作,随着上述连杆的水平方向动作,上述第一构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当作业人员操作膝盖操作部时,缝纫机的压杆上下运动。此时,张力切换动作并不连动。因此,在缝纫机中,能够容易地进行作业人员所期望的动作,从而提高了操作性。
在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中,上述凸轮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向与上述轴正交的方向突出,且能够从下方连接于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随着上述杆部的转动,上述突出部从下方上推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从而使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上述连杆连接于上述第一构件的上端部,上述上端部随着上述连杆的水平方向的动作而动作,从而使上述第一构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凸轮的突出部能够从下方上推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因此在缝纫机中,能够简单地形成随着凸轮的旋转而对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和夹线驱动机构进行操作的结构。因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张力切换动作,从而提高了便利性。
技术方案6的缝纫机具有:连结部,其与上述第二构件相连接;以及驱动器,其用于驱动上述连结部,通过上述驱动器驱动上述连结部,上述第二构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驱动器能够使第二构件摆动,从而在缝纫机中进行张力切换动作,并且与压杆的上下运动并不连动。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切换利用第一操作机构实现的仅使压杆进行上下运动的时刻、利用第二操作机构实现的使压杆进行上下运动与张力切换动作连动的时刻和利用驱动器实现的仅进行张力切换动作的时刻。因此,在缝纫机中,能够进行作业人员所期望的动作,从而提高了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1的主视图。
图3是缝纫机1的纵剖视图。
图4是在压脚48移动到下方、夹线器46对面线施加有张力时第一操作机构90和第二操作机构91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一操作机构90和第二操作机构91的主视图。
图6是将压杆抱箍73的图示省略后的第一操作机构90和第二操作机构91的从左侧看到的立体图。
图7是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夹线驱动机构63和第二操作机构91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夹线驱动机构63和夹线器46的立体图。
图9是在压脚48移动到上方、夹线器46对面线施加有张力时第一操作机构90和第二操作机构91的立体图。
图10是在压脚48移动到上方、夹线器46解除了对面线施加张力时第一操作机构90和第二操作机构91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机构90、第二操作机构91和第三操作机构96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1的表面侧、背面侧、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分别是缝纫机1的前侧、后侧、上侧、下侧、左侧、右侧。
参照图1~图3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整体构造。缝纫机1具有机座部21、支柱部22和机臂部23。机座部21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从工作台20的上方安装于工作台20上表面的凹部(省略图示)。支柱部22自机座部21右端向上方延伸。机臂部23与机座部21相对,自支柱部22上端向左方延伸,在该机臂部23的上部具有操作部10。操作部10在其前表面具有显示部11(参照图1)。作业人员通过操作操作部10将各种指示输入到缝纫机1。
压脚48和机针42位于机臂部23的左端下方。在机臂部23左端部的内部具有压杆44、弹簧45、夹线驱动机构63和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压杆44在机臂部23内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压杆44的下端自机臂部23的下端在机臂部23的下方突出出来。用于按压布的压脚48能够相对于压杆44的下端装卸。弹簧45设置在压杆44的上端。旋钮50在机臂部23的上端将弹簧45的上端固定。弹簧45对压杆44向下方施力。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通过使压杆44上下运动而使压脚48上下运动。压脚48相对于机座部21的针板15或针板15上的布(省略图示)分开、抵接。压脚48在下方位置向下方按压针板15上的布。夹线驱动机构63用于对夹线器46(图2参照)对面线(省略图示)施加张力和解除夹线器46对该面线施加张力进行切换。
如图1所示,缝纫机1在工作台20的下表面具有控制装置25。控制装置25经由杆28与脚踏式的踏板27相连接。作业人员向后侧或前侧操作踏板27。控制装置25的CPU(省略图示)根据踏板27的操作方向和操作量控制缝纫机1的缝制动作。缝纫机1在工作台20的下方具有第一操作机构90(将在后述进行说明)的膝盖操作杆26。作业人员通过操作膝盖操作杆26来操作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图3参照),从而使压杆44上下运动。
参照图4~图8说明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和夹线驱动机构63。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具有曲柄构件71和压杆抱箍73。压杆抱箍73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杆状,设置在压杆44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分。压杆抱箍73具有螺钉731,螺钉731将压杆抱箍73固定于压杆44。
曲柄构件71设置在压杆抱箍73的右侧。曲柄构件71以位于压杆抱箍73的斜右下方的轴72为中心摆动。机臂部23支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轴72。曲柄构件71具有自被轴72所贯穿的部位向左方延伸的延伸部711和自被轴72所贯穿的部位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712。延伸部711位于压杆抱箍73的下方,能够与压杆抱箍73相连接。延伸部711能够通过压杆抱箍73来对压杆44进行操作。在曲柄构件71以轴72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逆时针摆动时,延伸部711从下方朝向上方上推压杆抱箍73,从而使压杆44向上方移动(参照图9、图10)。在曲柄构件71以轴72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顺时针摆动时,延伸部711解除从下方朝向上方将压杆抱箍73抬起的动作。压杆44在弹簧45的施力作用下向下方移动(参照图4)。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与后述的第一操作机构90或第二操作机构91的操作相应地进行动作。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的动作方式将在后述进行说明。
夹线驱动机构63具有夹线板75。夹线板75对用于对面线施加张力的夹线器46进行操作。夹线板75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与曲柄构件71后侧相邻接。轴72贯穿夹线板75的下端,将夹线板75支承为能够摆动。夹线板75的下端具有向左方突出的突出部751。突出部751位于曲柄构件71的延伸部711的右方。夹线板75的前表面具有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753(参照图8)。夹线板75能相对于曲柄构件71的摆动独立地摆动。夹线板75能够与夹线器46相连接。夹线板75通过切换其突出部753对夹线器46进行操作的操作状态和其突出部753不对该夹线器46进行操作的非操作状态,从而对夹线器46对面线施加张力和解除夹线器46对该面线施加张力进行切换。在夹线板75以轴72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顺时针摆动时,夹线板75处于其突出部753不对夹线器46进行操作的非操作状态。在非操作状态下,夹线板75的突出部753并未向前方推动夹线器46的解除销461(参照图8)。在夹线板75处于非操作状态时,夹线器46对一对夹线盘462(参照图8)之间的面线施加张力(参照图4~图6)。在夹线板75以轴72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逆时针摆动时,夹线板75处于其突出部753对夹线器46进行操作的操作状态。在操作状态下,夹线板75的突出部753向前方推动夹线器46的解除销461。解除销461将一对夹线盘462之间打开。在夹线板75处于操作状态时,夹线器46解除对一对夹线盘462之间的面线施加张力(参照图10)。即使夹线板75摆动,突出部751也不会与压杆抱箍73相连接,不会与压杆抱箍73相接触。弹簧(省略图示)卷绕在轴72上的靠曲柄构件71前方的位置,该弹簧的一端安装于夹线板75下端右侧的突起部754,该弹簧的另一端安装于机臂部23。弹簧对夹线板75向在后视状态下的顺时针方向施力。夹线驱动机构63与后述的第二操作机构91的操作相对应地进行动作。夹线驱动机构63的动作方式将在后述进行说明。
参照图4~图6说明第一操作机构90。第一操作机构90用于对利用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实现的压杆44的上下运动进行操作。第一操作机构90具有连杆62、曲柄构件65、轴66、杆构件68、膝盖操作机构69(参照图3)和膝盖操作杆26(参照图1)。曲柄构件71的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712的上端与连杆62的左端相连接。杆状的连杆62在机臂部23内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参照图3)。连杆62与作业人员的操作连动地左右移动,从而切换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的状态。支柱部22在其内部具有曲柄构件65(参照图3)。连杆62的右端连接于曲柄构件65。曲柄构件65与作业人员的操作连动地摆动,从而使连杆62左右移动。
如图4~图6所示,曲柄构件65是弯曲的板材。轴66将曲柄构件65的弯曲部分支承为能够摆动。曲柄构件65自轴66所支承的弯曲部分向右方和下方延伸。连杆62与曲柄构件65的延伸到下方的部分的下端相连接。曲柄构件65的延伸到右方的部分的右端与杆构件68的上端相连接。杆构件68在支柱部22内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参照图3)。机座部21在其内部具有膝盖操作机构69。杆构件68的下端连接于膝盖操作机构69。膝盖操作机构69与作业人员能够操作的膝盖操作杆26(参照图1)相连接。作业人员使用膝盖操作膝盖操作杆26,从而使膝盖操作机构69转动。当膝盖操作机构69转动时,杆构件68会上下运动。利用第一操作机构90实现的使压杆44上下运动的操作将在后述进行说明。
参照图4~图7说明第二操作机构91。第二操作机构91用于对利用夹线驱动机构63实现的对面线施加张力和解除对该面线施加张力的切换动作(以下称做张力切换动作)进行操作。第二操作机构91能够相对于第一操作机构90的操作独立地对张力切换动作进行操作,而且能够对利用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实现的压杆44的上下运动进行操作。
第二操作机构91具有上推杆74、凸轮93和轴94。上推杆74位于曲柄构件71和夹线板75的斜后下方,且位于机臂部23左部的后方外侧。上推杆74在其一端部具有向前方延伸的轴94,上推杆74沿着与轴94正交的方向延伸。机臂部23将轴94支承为能够转动。凸轮93固定于轴94的前端,位于曲柄构件71和夹线板75的下方。凸轮93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厚度,相对于轴94偏心。凸轮93具有向与轴94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931。当作业人员使上推杆74转动时,轴94和凸轮93转动。凸轮93的突出部931从下方上推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具体地讲是曲柄构件71的延伸部711)和夹线驱动机构63(具体地讲是夹线板75的突出部751)。凸轮93在对利用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实现的压杆44的上下运动进行操作的同时,对利用夹线驱动机构63实现的夹线器46对面线施加张力的切换动作进行操作。利用第二操作机构91实现的、使压杆44上下运动的操作和张力切换动作的操作将在后述进行说明。
参照图4和图9说明利用第一操作机构90实现的使压杆44上下运动的操作。对从压杆44移动到下方的状态(参照图4)变为压杆44移动到上方的状态(参照图9)的过程进行说明。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当作业人员向右方推压膝盖操作杆26(参照图1)时,膝盖操作机构69(参照图3)在主视状态下绕逆时针转动。如图4的箭头所示,当膝盖操作机构69转动时,杆构件68向上方移动。随着杆构件68向上方移动,曲柄构件65以轴66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顺时针摆动。随着曲柄构件65的摆动,连杆62向右方移动。随着连杆62向右方移动,曲柄构件71以轴72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逆时针摆动。随着曲柄构件71的摆动,延伸部711向上方移动,向上方上推压杆抱箍73,从而使压杆44与压杆抱箍73一同向上方移动。因此,如图9所示,压脚48移动到上方。由于夹线板75并没有摆动,因此,夹线驱动机构63不会驱动。由于夹线驱动机构63并没有驱动,因此,夹线器46(参照图2)不会松开面线。因此,压杆44向上方的移动与张力切换动作并不连动。
对从压杆44移动到上方的状态(参照图9)变为压杆44移动到下方的状态(参照图4)的过程进行说明。当作业人员停止推压膝盖操作杆26(参照图1)时,膝盖操作杆26向左方移动。膝盖操作机构69(参照图2)在主视状态下绕顺时针转动。如图9的箭头所示,当膝盖操作机构69转动时,杆构件68向下方移动。随着杆构件68向下方移动,曲柄构件65以轴66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逆时针摆动。随着曲柄构件65的摆动,连杆62向左方移动。随着连杆62向左方移动,曲柄构件71以轴72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顺时针摆动。随着曲柄构件71的摆动,延伸部711向下方移动,解除向上方上推压杆抱箍73。压杆抱箍73和压杆44在弹簧45的施力作用下向下方移动。因此,如图4所示,压脚48移动到下方。由于夹线板75并没有摆动,因此,夹线驱动机构63不会驱动。因此,张力切换动作与压杆44向下方的移动并不连动。此时,曲柄构件65的上端抵接于调节部651(参照图4)的下端部。如图3所示,调节部651被拧入到机臂部23中。调节部651通过调节拧入量来改变向机臂部23内突出的突出量。根据调节部651的下端部的位置的不同,曲柄构件65在后视状态下绕逆时针摆动时所能到达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连杆62的移动量、曲柄构件71的摆动量会发生变化,压脚48向下方移动所能到达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即,通过调节调节部651的拧入量,能够调整压脚48的向下方移动时所能到达的位置。
例如,在作业人员对具有台阶部等的布进行缝制时,或者在通过旋转布而改变送布方向来对布进行缝制时,作业人员在缝制中途向右方推压第一操作机构90的膝盖操作杆26。随着对膝盖操作杆26的操作,压脚48向上方移动。在作业人员操作膝盖操作杆26后,夹线器46并没有解除对面线施加张力。作业人员在使压脚48位于台阶部上方的状态下移动布或者通过旋转布而改变送布方向。之后,作业人员停止推压第一操作机构90的膝盖操作杆26。当作业人员停止推压膝盖操作杆26时,压脚48向下方移动。此时,夹线器46保持对面线施加张力的状态。作业人员继续进行缝制。由此,在缝纫机1中,即使压脚48与第一操作机构90的操作相应地上下运动,也不会解除对面线施加张力。因此,在缝纫机1中,能够防止因对面线施加的张力松弛而导致缝制质量恶化的情况。
参照图4和图10说明利用第二操作机构91实现的、使压杆44上下运动的操作和张力切换动作的操作。对从压杆44移动到下方且夹线器46对面线施加有张力的状态(参照图4)变为压杆44移动到上方且夹线器46解除了对面线施加张力的状态(参照图10)的过程进行说明。如图4的箭头所示,作业人员使上推杆74在后视状态下绕逆时针转动。随着上推杆74的转动,凸轮93在后视状态下绕逆时针转动。随着凸轮93的转动,突出部931向上方上推延伸部711和突出部751。随着延伸部711和突出部751被突出部931上推,曲柄构件71和夹线板75以轴72为中心在后侧视状态下绕逆时针摆动。由于夹线板75摆动,因此,夹线板75处于对夹线器46进行操作的操作状态,即夹线板75处于解除了对面线施加张力的状态(参照图10)。由于曲柄构件71摆动,因此,延伸部711向上方上推压杆抱箍73和压杆44。因此,如图10所示,压脚48移动到上方。即,张力切换动作与压杆44向上方的移动彼此连动。
对从压杆44移动到上方且解除了夹线器46对面线施加张力的状态(参照图10)变为压杆44移动到下方且夹线器46对面线施加有张力的状态(参照图4)的过程进行说明。如图10的箭头所示,作业人员使上推杆74在后视状态下绕顺时针转动。随着上推杆74的转动,凸轮93在后视状态下绕顺时针转动。随着凸轮93的转动,突出部931向下方移动,从而解除上推延伸部711和突出部751。随着解除利用突出部931进行的上推,延伸部711借助在弹簧45的施力作用下向下方移动的压杆抱箍73向下方移动。随着延伸部711向下方移动,曲柄构件71在后视状态下绕顺时针摆动。如图4所示,压脚48移动到下方。随着解除突出部931的上推,夹线板75在弹簧(省略图示)的施力作用下在后视状态下绕顺时针摆动。因此,夹线板75处于不对夹线器46进行操作的非操作状态,即夹线板75处于对面线施加有张力的状态(参照图4)。即,张力切换动作与压杆44向下方的移动彼此连动。
例如,在缝制过程中发生断线时、变更线种类时,或者在维护缝纫机1时,作业人员使第二操作机构91的上推杆74在后视状态下绕逆时针转动。随着上推杆74的转动,压脚48向上方移动。在作业人员转动上推杆74后,夹线器46解除对面线施加张力。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抽出线,从而能够正常地进行向机针42穿线的穿线作业。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维护缝纫机1。
如上所述,当作业人员操作第一操作机构90的膝盖操作杆26时,仅使压杆44上下运动(参照图4和图9)。张力切换动作并不与压杆44的上下运动连动(参照图4和图9)。当作业人员操作第二操作机构91的上推杆74时,张力切换动作与压杆44的上下运动彼此连动(参照图4和图10)。因此,作业人员仅通过改变操作第一操作机构90的时刻和操作第二操作机构91的时刻,就能够容易地对压杆44的上下运动与张力切换动作这两者动作的连动、非连动进行切换。因此,作业人员不用花费进行连动的切换所需的功夫,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缝制作业。
当上推杆74转动时,凸轮93旋转而从下方上推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和夹线驱动机构63。缝纫机1只要具有能够随着上推杆74的移动而使凸轮93旋转的结构即可,因此,能够将用于对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和夹线驱动机构63进行操作的结构做成简单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对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和夹线驱动机构63进行操作的结构仅由上推杆74、轴94和凸轮93构成。因此,能够防止缝纫机1的制造成本增加。
仅通过作业人员使上推杆74转动,凸轮93就会从下方上推曲柄构件71和夹线板75,由此,能够使张力切换动作与压杆44的上下运动彼此连动。因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使压脚48上下运动和进行张力切换动作。因此,在缝纫机1中,提高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
参照图11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之外,还具有第三操作机构96。第三操作机构96能够相对于第二操作机构91的操作独立地对张力切换动作进行操作。压杆44的上下运动并不与利用第三操作机构96实现的张力切换动作连动。
第三操作机构96具有电磁元件97和操作线98。电磁元件97位于机座部21的内部。操作线98的一端连结于电磁元件97的推杆(plunger)(省略图示)。操作线98经由机座部21、支柱部22和机臂部23延伸至夹线板75。操作线98的另一端连结于夹线板75的上端部752。电磁元件97通过使操作线98移动来对张力切换动作进行操作。
作业人员通过操作操作部10(参照图1)或踏板27,输入启动电磁元件97的指示。控制装置25的CPU根据指示启动电磁元件97。当电磁元件97拉动操作线98时,操作线98向右方拉动夹线板75的上端部752。当操作线98向右方拉动夹线板75的上端部752时,夹线板75以轴72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逆时针摆动。夹线板75处于对夹线器46进行操作的操作状态。此时,夹线器46解除对面线施加张力。即使夹线板75摆动,突出部751也不会与压杆抱箍73相连接,而不会与压杆抱箍73相接触,因此,压脚48的上下运动并不与张力切换动作连动。
当电磁元件97推动操作线98时,操作线98向左方推动夹线板75的上端部752。当操作线98向左方推动夹线板75的上端部752时,夹线板75以轴72为中心在后视状态下绕顺时针摆动。因此,夹线板75处于不对夹线器46进行操作的非操作状态。此时,夹线器46对面线施加张力。压脚48的上下运动并不与张力切换动作连动。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中,当作业人员操作第三操作机构96时,仅进行张力切换动作。压杆44的上下运动并不与张力切换动作连动。作业人员能够切换第一操作机构90仅使压杆44上下运动的时刻、第二操作机构91使压杆44的上下运动与张力切换动作连动的时刻和第三操作机构96仅进行张力切换动作的时刻。因此,在缝纫机1中,能够进行作业人员所期望的动作,从而提高了操作性。
作业人员仅通过启动电磁元件97就能够进行张力切换动作。因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操作操作部10或踏板27)进行张力切换动作。因此,在缝纫机1中,提高了作业人员操作的便利性。
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上推杆74是本实用新型的杆部的一例。压脚48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布装置的一例。曲柄构件7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构件的一例。夹线板7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构件的一例。膝盖操作杆26是本实用新型的膝盖操作部的一例。操作线9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结部的一例。电磁元件97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器的一例。
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第二操作机构91只要在进行张力切换操作的同时,能够相对于第一操作机构90的操作独立地对利用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实现的压杆44的上下运动进行操作即可,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
例如,也可以是连杆或杆状构件等构件来替代操作线98,使其连结于电磁元件97的推杆和夹线驱动机构63。例如,也可以是气缸、电动机等与电磁元件97不同的驱动器来对张力切换动作进行操作。也可以是电磁元件97不仅对张力切换动作进行动作,也兼对切线机构进行操作。电磁元件97也可以不设置在机座部21的内部,而设置在机臂部23内。
Claims (6)
1.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1)具有:压杆上下运动机构(64),其用于使压杆(44)上下运动,该压杆能够装卸用于按压布的压布装置(48);以及夹线驱动机构(63),其用于对由夹线器(46)对面线施加张力和解除由夹线器对该面线施加张力进行切换,该缝纫机能够利用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使上述压杆进行上下运动,并且能够利用上述夹线驱动机构切换对上述面线施加张力和解除对该面线施加张力,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操作机构(90),其与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相连接,用于对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进行操作;以及
第二操作机构(91),其能够与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相连接,且能够与上述夹线驱动机构相连接,用于对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和上述夹线驱动机构进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操作机构具有:
杆部(74),其能够在作业人员的操作下绕轴(94)转动;以及
凸轮(93),其固定在上述轴上,
上述凸轮能够与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相连接,且能够与上述夹线驱动机构相连接,随着上述杆部的转动,该凸轮对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和上述夹线驱动机构进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杆上下运动机构具有:
压杆抱箍(73),其设置于上述压杆;以及
第一构件(71),其被设置为能够以支承于机架(23)的支承轴(72)为中心摆动,且能够从下方连接于上述压杆抱箍,
上述夹线驱动机构具有第二构件(75),该第二构件不与上述压杆抱箍相连接,且能够连接于对上述面线施加张力的上述夹线器,
上述第二构件与上述第一构件相邻接,且被设置为能够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操作机构具有:
膝盖操作部(26),其能够供作业人员操作;
传递部(68),其与上述膝盖操作部相连接,用于沿着上下方向传递作业人员的操作;
连接件(65),其与上述传递部相连接,用于将上下方向的动作转换为水平方向的动作;以及
连杆(62),其一端连接于上述连接件,其另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一构件,
上述连杆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动作,
随着上述连杆的水平方向动作,上述第一构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具有突出部(931),该突出部向与上述轴正交的方向突出,且能够从下方连接于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
随着上述杆部的转动,上述突出部从下方上推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从而使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
上述连杆连接于上述第一构件的上端部(712),
上述上端部随着上述连杆的水平方向的动作而动作,从而使上述第一构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连结部(98),其与上述第二构件相连接;以及
驱动器(97),其用于驱动上述连结部,
通过上述驱动器驱动上述连结部,上述第二构件以上述支承轴为中心摆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78829 | 2012-03-30 | ||
JP2012078829A JP2013208156A (ja) | 2012-03-30 | 2012-03-30 | ミシ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00487U true CN203200487U (zh) | 2013-09-18 |
Family
ID=4914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45687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00487U (zh) | 2012-03-30 | 2013-03-27 | 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3208156A (zh) |
CN (1) | CN20320048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62762A (zh) * | 2015-04-27 | 2015-07-08 | 新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机构 |
CN105568575A (zh) * | 2016-03-05 | 2016-05-11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去鸟巢结构的松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0983643A (zh) * | 2019-12-23 | 2020-04-10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缝纫机剪线松线抬压脚和压脚压力调节的方法 |
CN111793910A (zh) * | 2020-07-14 | 2020-10-20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及其抬压脚与面线张力调节机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37710B (zh) * | 2016-12-16 | 2023-01-03 |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压脚驱动装置 |
-
2012
- 2012-03-30 JP JP2012078829A patent/JP2013208156A/ja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3-27 CN CN 201320145687 patent/CN20320048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62762A (zh) * | 2015-04-27 | 2015-07-08 | 新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机构 |
CN104762762B (zh) * | 2015-04-27 | 2017-10-13 | 台州通宇服装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机构 |
CN105568575A (zh) * | 2016-03-05 | 2016-05-11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去鸟巢结构的松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05568575B (zh) * | 2016-03-05 | 2018-12-21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去鸟巢结构的松线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0983643A (zh) * | 2019-12-23 | 2020-04-10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缝纫机剪线松线抬压脚和压脚压力调节的方法 |
CN110983643B (zh) * | 2019-12-23 | 2021-09-14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缝纫机剪线松线抬压脚和压脚压力调节的方法 |
CN111793910A (zh) * | 2020-07-14 | 2020-10-20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机及其抬压脚与面线张力调节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208156A (ja) | 2013-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00487U (zh) | 缝纫机 | |
CN200992633Y (zh) | 缝纫机 | |
KR101688115B1 (ko) | 재봉기 | |
US7409918B2 (en) | Walking foot for sewing machine | |
US20180016722A1 (en) | Sewing machine | |
CN202227092U (zh) | 缝纫机 | |
CN106245239B (zh) | 夹紧机构及具备该夹紧机构的缝纫机 | |
CN204570202U (zh) | 缝纫机 | |
JP2007215734A (ja) | ミシン | |
US20060213409A1 (en) | Embroidery presser for embroidery machine | |
CN102234880A (zh) | 缝纫机 | |
JP2007236510A (ja) | ミシン | |
CN203451796U (zh) | 新型压脚装置 | |
CN101666017B (zh) | 一种套结机的压脚装置 | |
EP2241662B1 (en) | Thread cutting device for sewing machine | |
US20140000499A1 (en) | Sewing machine and upper feed device | |
CN204662043U (zh) | 绣花缝纫机的夹布装置 | |
US10876236B2 (en) | Presser foot device | |
CN204530138U (zh) | 一种极厚料多线包缝机的送布与压脚升降装置 | |
JPH06238078A (ja) | ミシン | |
CN109576916B (zh)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4233651B (zh) | 缝纫机 | |
US20220034009A1 (en) | Upper feed device | |
CN1970867A (zh) | 缝纫机 | |
US10072367B2 (en) | Sewing machi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