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4935U -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84935U
CN203184935U CN 201320066513 CN201320066513U CN203184935U CN 203184935 U CN203184935 U CN 203184935U CN 201320066513 CN201320066513 CN 201320066513 CN 201320066513 U CN201320066513 U CN 201320066513U CN 203184935 U CN203184935 U CN 203184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displacement
planker
conveying device
flexible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665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Do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COUNTY AOSI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COUNTY AOSIT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COUNTY AOSI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665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84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84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849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用软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它解决了现有软管在装配时送管不精确,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具有若干管位组的移位模具,所述的移位模具连接有能驱动移位模具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移位模具还连接有能驱动移位模具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安全性高,准确的进行软管的输送,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用软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软管是指在不锈钢软管或胶管外面编织一层不锈钢丝后的产品,主要用于电气线路保护和家用龙头、马桶、花洒等管道连接器。一般由管子、套接与管子两端的金属套及插设于管子两端的芯子及螺母组成。常见的编织软管在生产装配时,大多是基于手工操作,即手工将软管送到装配机构进行螺母与芯子的装配,由于编织软管的编织物在切口部位弹性散开,十分锋利,工人在送管过程中很容易割伤,若要戴着手套工作,又会由于动作笨拙、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生产成本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软管装配机自动送管装置[申请号:CN201120141727.3],包括推管气缸、软管排列架、推管架、机械手指、机械手架、机械手开合气缸、机械手升降气缸、夹管气缸、夹管固定模具、夹管活动模具;固定在推管气缸顶杆上的推管架,把排列着的软管往下推到底,机械手指和机械手架不断夹取最下面的那根软管,然后往前推出,离开取管位置后同时下降,把软管送到装配位置上。微电脑指令夹管活动座和缩管活动模具向夹管固定座和缩管固定模具横向合拢,机械手指往后退,二付模具同时握住了软管,夹管座牢牢地夹紧了软管;直到下一道装配工序完成了,才松开复位。当软管排列架上的软管被机械手取完时,推管气缸把推管座往上提,滑过整排软管,拖到上端空隙处,推管架复位,继续顶着软管往下推。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手工输送软管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设计不够合理,自动化程度低,无法进行精确输送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能精确输送软管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具有若干管位组的移位模具,所述的移位模具连接有能驱动移位模具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移位模具还连接有能驱动移位模具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
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移位模具有三个工位,即顶出位、平位、下位。顶出位把软管从各装配区顶出,通过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移位模具在水平方向移动,送入下一个区;平位,使软管排列在管位组内;下位,软管能顺利脱离管位组且不受阻挡。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中,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拖板,所述的拖板上设置有升降驱动部件,所述的升降驱动部件连接有顶板,所述的顶板通过若干顶柱与移位模具相连。升降驱动部件驱动顶板升降,顶板通过顶柱带动移位模具升降。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中,所述的升降驱动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拖板上的双行程气缸。气缸活塞杆在整个行程范围可以分级进行,产生多个位置,从而实现移位模具的三个工位。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中,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管长调整板与侧板,所述的管长调整板与侧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拖板光轴,在拖板光轴上滑动设置有若干滑箱,所述的滑箱均与所述的拖板固定相连,所述的拖板连接有水平驱动部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拖板沿着拖板光轴往复移动。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中,所述的水平驱动部件包括设于管长调整板上且与拖板相连的移位滑台气缸。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中,所述的移位模具上设有三组管位组,且每一组管位组包括四个管位。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中,所述的管长调整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移位滑台固定板,所述的第一移位滑台固定板与第一锁紧板固定相连。通过第一移位滑台固定板将管长调整板固定在整个编织软管组装系统上。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中,所述的侧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移位滑台固定板,所述的第二移位滑台固定板与第二锁紧板固定相连。通过第二移位滑台固定板将侧板固定在整个编织软管组装系统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安全性高,准确的进行软管的输送,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移位模具1、管位组11、管位111、升降驱动机构2、拖板21、升降驱动部件22、顶板23、顶柱24、水平驱动机构3、管长调整板31、侧板32、拖板光轴33、滑箱34、水平驱动部件35、第一移位滑台固定板4、第一锁紧板5、第二移位滑台固定板6、第二锁紧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包括具有若干管位组11的移位模具1,移位模具1连接有能驱动移位模具1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2,移位模具1还连接有能驱动移位模具1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3。升降驱动机构2包括拖板21,拖板21上设置有升降驱动部件22,升降驱动部件22连接有顶板23,顶板23通过若干顶柱24与移位模具1相连。升降驱动部件22包括固定安装在拖板21上的双行程气缸。水平驱动机构3包括相对设置的管长调整板31与侧板32,管长调整板31与侧板3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拖板光轴33,在拖板光轴33上滑动设置有若干滑箱34,滑箱34均与所述的拖板21固定相连,拖板21连接有水平驱动部件35。水平驱动部件35包括设于管长调整板31上且与拖板21相连的移位滑台气缸。
移位模具1上设有三组管位组11,且每一组管位组11包括四个管位111。管长调整板3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移位滑台固定板4,第一移位滑台固定板4与第一锁紧板5固定相连。侧板3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移位滑台固定板6,第二移位滑台固定板6与第二锁紧板7固定相连。
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移位模具1上有三组四个管位111,双行程气缸驱动移位模具1升降且提供三个工位,即顶出位、平位、下位,移位滑台气缸驱动移位模具1水平滑动,顶出位把软管从各装配区顶出,通过移位滑台气缸驱动送入下一个区;平位,使软管排列在管位111内;下位,软管能顺利脱离管位111且不受阻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移位模具1、管位组11、管位111、升降驱动机构2、拖板21、升降驱动部件22、顶板23、顶柱24、水平驱动机构3、管长调整板31、侧板32、拖板光轴33、滑箱34、水平驱动部件35、第一移位滑台固定板4、第一锁紧板5、第二移位滑台固定板6、第二锁紧板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具有若干管位组(11)的移位模具(1),所述的移位模具(1)连接有能驱动移位模具(1)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2),所述的移位模具(1)还连接有能驱动移位模具(1)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2)包括拖板(21),所述的拖板(21)上设置有升降驱动部件(22),所述的升降驱动部件(22)连接有顶板(23),所述的顶板(23)通过若干顶柱(24)与移位模具(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部件(22)包括固定安装在拖板(21)上的双行程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3)包括相对设置的管长调整板(31)与侧板(32),所述的管长调整板(31)与侧板(3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拖板光轴(33),在拖板光轴(33)上滑动设置有若干滑箱(34),所述的滑箱(34)均与所述的拖板(21)固定相连,所述的拖板(21)连接有水平驱动部件(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驱动部件(35)包括设于管长调整板(31)上且与拖板(21)相连的移位滑台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位模具(1)上设有三组管位组(11),且每一组管位组(11)包括四个管位(1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长调整板(3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移位滑台固定板(4),所述的第一移位滑台固定板(4)与第一锁紧板(5)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3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移位滑台固定板(6),所述的第二移位滑台固定板(6)与第二锁紧板(7)固定相连。
CN 201320066513 2013-02-05 2013-02-05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84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6513 CN203184935U (zh) 2013-02-05 2013-02-05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6513 CN203184935U (zh) 2013-02-05 2013-02-05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84935U true CN203184935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10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6651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84935U (zh) 2013-02-05 2013-02-05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849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6806A (zh) * 2019-01-14 2019-06-2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的透气软管装配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6806A (zh) * 2019-01-14 2019-06-2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的透气软管装配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8547A (zh) 编织软管自动剪切装配生产线
CN101863129B (zh) 自动裁剪粘接机
CN104743357A (zh) 一种移动夹紧机构
CN104261162A (zh) 一种送标机构
CN203184935U (zh)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送管装置
CN104001824B (zh) 冲床自动送料机
CN202172759U (zh) 桂花肠切花进给装置
CN203184937U (zh)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装配装置
CN103171891A (zh) 一种非直线送料机构
CN202516265U (zh) 羽毛球插毛机
CN205309707U (zh) 电机的转子与轴承的自动组装机中的轴承上料机构
CN210619803U (zh) 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及其软管输送机构
CN203184939U (zh) 编织软管自动剪切装配生产线
CN205183478U (zh) 一种轴承保持器冲孔机
CN110509320A (zh) 热片材横向切断装置
CN203184938U (zh)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CN206455111U (zh) 一种钢帘线的夹紧机构
CN202963357U (zh) 自动送钉铆接机的气控式送钉机构
CN205260490U (zh) 油/气缸杆任意行程位置锁止装置
CN204486608U (zh) 弯管模具机构
CN204640296U (zh) 一种全自动铝条包胶膜切断装置
CN106426964B (zh) 水笔步进式自动进给输送机构
CN208995512U (zh) 一种皮料分片夹钳对
CN203819575U (zh) 可用于采制样产品打包机的自动进桶装置
CN109353586B (zh) 一种变距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GZHOU DO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NCHANG AOSITE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2500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TO: 312458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31

Address after: Zhejiang Huatang Jinting Town Village 312458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Shengzhou City

Patentee after: Shengzhou Dongsheng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Xinchang County Nanming Street Maple Bay sector head

Patentee before: Xinchang County Aosite Machinery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