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4938U -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84938U
CN203184938U CN 201320067147 CN201320067147U CN203184938U CN 203184938 U CN203184938 U CN 203184938U CN 201320067147 CN201320067147 CN 201320067147 CN 201320067147 U CN201320067147 U CN 201320067147U CN 203184938 U CN203184938 U CN 203184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wheel
pipe
automatic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671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COUNTY AOSIT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COUNTY AOSI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COUNTY AOSIT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COUNTY AOSIT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671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84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84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849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用软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它解决了现有软管切割时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能根据预设长度输送软管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一端设置有校直机构,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与校直机构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切割软管且垂直于所述的输送通道的切割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高,能根据预设长度进行自动切割,切割整齐,产品质量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用软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软管是指在不锈钢软管或胶管外面编织一层不锈钢丝后的产品,主要用于电气线路保护和家用龙头、马桶、花洒等管道连接器。一般由管子、套接与管子两端的金属套及插设于管子两端的芯子及螺母组成。常见的编织软管在生产装配时,需要先进行软管的切割,由于受到生产技术与设备的限制,现有的编织软管切割主要采用手工切割的方式来完成,即手工用切割机将测量好长度的软管切断,此种切割方式存在着:工人劳动强度大,切割口不齐,产品质量低,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软管切割装置[申请号:201120237718.4],包括控制模块、操作平台以及沿着软管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一压料模块、第二压料模块、切割模块,所述第一压料模块和第二压料模块包括压料平台、弹簧块以及驱动所述弹簧块做垂向运动的压料气缸,所述第二压料模块包括水平导轨、送料气缸以及在所述送料气缸驱动下沿所述水平导轨滑动的水平滑块,所述切割模块包括切料口、切割气缸以及在所述切料口并由所述切割气缸驱动的切刀,所述压料气缸和切割气缸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手工切割软管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设计不够合理,自动化程度低,无法预定长度进行切割,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能根据预设长度进行切割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能根据预设长度输送软管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一端设置有校直机构,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与校直机构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切割软管且垂直于所述的输送通道的切割机构。通过软管定长输送机构对软管进行定长输送,校直机构防止软管偏离输送通道,切割机构对软管进行切割。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中,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包括基板,所述的基板上设有分别垂直于基板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相对设置有主动轮与同步轮,所述的主动轮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的主动轮通过环形传动带与同步轮相连。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轮转动,同时主动轮带动同步轮同步转动。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中,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通过电机座设置在基板上的步进电机,所述的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磁性编码器,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主动轮相连。设置了磁性编码器的步进电机能对软管长度测量,输送预定的长度后步进电机停止。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中,所述的主动轮与同步轮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呈U形的输送凹槽,所述的主动轮上的输送凹槽与同步轮上的输送凹槽之间形成供软管经过的第一间隙。主动轮与同步轮同时转动,输送凹槽将软管牢牢夹紧,避免了软管被夹坏。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中,所述的校直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上压管轮与下压管轮,所述的上压管轮与下压管轮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呈U形的压管凹槽,所述的上压管轮上的压管凹槽与下压管轮上的压管凹槽之间形成供软管经过的第二间隙。压管凹槽将软管牢牢夹紧,避免了软管在输送过程中弯曲。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中,所述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相连通且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间形成所述的输送通道。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中,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端部且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竖板,所述的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切刀组件,所述的切刀组件与切刀驱动组件相连。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中,所述的切刀组件包括分别设于输送通道上下两端的动切刀与定切刀,所述的定切刀通过切刀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基板上,所述的动切刀滑动设置在滑槽内。软管在动切刀与定切刀之间传输,动切刀上下运动将软管切断。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中,所述的切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基板下端的切刀气缸,所述的切刀气缸通过切刀顶块与动切刀相连。
在上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中,所述的基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端且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盖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高,能根据预设长度进行自动切割,切割整齐,产品质量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示意图。
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软管11、基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主动轮15、同步轮16、电机座17、步进电机18、校直机构2、上压管轮21、下压管轮22、切割机构3、竖板31、滑槽32、动切刀33、定切刀34、切刀组固定板35、切刀气缸36、切刀顶块37、输送凹槽4、压管凹槽5、机架6、盖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包括能根据预设长度输送软管11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一端设置有校直机构2,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与校直机构2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图中未标出),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切割软管11且垂直于所述的输送通道(图中未标出)的切割机构3。
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包括基板12,基板12上设有分别垂直于基板12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之间相对设置有主动轮15与同步轮16,主动轮15连接有驱动组件,主动轮15通过环形传动带与同步轮16相连。驱动组件包括通过电机座17设置在基板12上的步进电机18,步进电机18上设置有磁性编码器,步进电机18的输出轴与主动轮15相连。主动轮15与同步轮16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呈U形的输送凹槽4,主动轮15上的输送凹槽4与同步轮16上的输送凹槽4之间形成供软管11经过的第一间隙(图中未标出)。
校直机构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之间的上压管轮21与下压管轮22,上压管轮21与下压管轮22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呈U形的压管凹槽5,上压管轮21上的压管凹槽5与下压管轮22上的压管凹槽5之间形成供软管11经过的第二间隙(图中未标出)。第一间隙(图中未标出)与第二间隙(图中未标出)相连通且第一间隙(图中未标出)与第二间隙(图中未标出)之间形成所述的输送通道(图中未标出)。
切割机构3包括设于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端部且位于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之间的竖板31,竖板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32,滑槽32内滑动设置有切刀组件,切刀组件与切刀驱动组件相连。切刀组件包括分别设于输送通道3上下两端的动切刀33与定切刀34,定切刀34通过切刀组固定板35固定安装在基板12上,动切刀33滑动设置在滑槽32内。切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基板12下端的切刀气缸36,切刀气缸36通过切刀顶块37与动切刀33相连。基板12设置在机架6上;所述的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上端且位于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之间设置有盖板7。
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先将若干软管11排列在输送通道上,步进电机18驱动主动轮15转动,主动轮15带动同步轮16转动,上压管轮21与下压管轮22将软管11夹紧,开始传输软管11,到达预定长度后,步进电机18停止工作,软管11停止输送,切刀气缸36驱动动切刀33将软管11切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软管11、基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主动轮15、同步轮16、电机座17、步进电机18、校直机构2、上压管轮21、下压管轮22、切割机构3、竖板31、滑槽32、动切刀33、定切刀34、切刀组固定板35、切刀气缸36、切刀顶块37、输送凹槽4、压管凹槽5、机架6、盖板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能根据预设长度输送软管(11)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一端设置有校直机构(2),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与校直机构(2)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切割软管(11)且垂直于所述的输送通道的切割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定长输送机构(1)包括基板(12),所述的基板(12)上设有分别垂直于基板(12)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所述的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之间相对设置有主动轮(15)与同步轮(16),所述的主动轮(15)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的主动轮(15)通过环形传动带与同步轮(1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通过电机座(17)设置在基板(12)上的步进电机(18),所述的步进电机(18)上设置有磁性编码器,所述的步进电机(18)的输出轴与所述的主动轮(1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15)与同步轮(16)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呈U形的输送凹槽(4),所述的主动轮(15)上的输送凹槽(4)与同步轮(16)上的输送凹槽(4)之间形成供软管(11)经过的第一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直机构(2)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之间的上压管轮(21)与下压管轮(22),所述的上压管轮(21)与下压管轮(22)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呈U形的压管凹槽(5),所述的上压管轮(21)上的压管凹槽(5) 与下压管轮(22)上的压管凹槽(5)之间形成供软管(11)经过的第二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相连通且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间形成所述的输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机构(3)包括设于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端部且位于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之间的竖板(31),所述的竖板(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32),所述的滑槽(32)内滑动设置有切刀组件,所述的切刀组件与切刀驱动组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刀组件包括分别设于输送通道(3)上下两端的动切刀(33)与定切刀(34),所述的定切刀(34)通过切刀组固定板(35)固定安装在基板(12)上,所述的动切刀(33)滑动设置在滑槽(3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基板(12)下端的切刀气缸(36),所述的切刀气缸(36)通过切刀顶块(37)与动切刀(33)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12)设置在机架(6)上;所述的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上端且位于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之间设置有盖板(7)。 
CN 201320067147 2013-02-05 2013-02-05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84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7147 CN203184938U (zh) 2013-02-05 2013-02-05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7147 CN203184938U (zh) 2013-02-05 2013-02-05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84938U true CN203184938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101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6714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84938U (zh) 2013-02-05 2013-02-05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849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8904A (zh) * 2014-12-06 2015-08-26 重庆溯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尼龙管切割夹具
CN106044199A (zh) * 2016-07-20 2016-10-26 梁启明 一种连接管上料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8904A (zh) * 2014-12-06 2015-08-26 重庆溯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尼龙管切割夹具
CN106044199A (zh) * 2016-07-20 2016-10-26 梁启明 一种连接管上料装置
CN106044199B (zh) * 2016-07-20 2023-11-21 梁启明 一种连接管上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8060U (zh) 穿套管机
CN103128547A (zh) 编织软管自动剪切装配生产线
CN104668835B (zh) 一种可调节的焊带上料装置
CN107838792A (zh) 一种竹子切片机
CN101972826B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103707335A (zh) 橡胶板定长切断机
CN203184938U (zh)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自动切管装置
CN209318654U (zh) 线材输送及裁切机构
CN104085724A (zh) 一种光伏电池片的贴膜机构
CN204416751U (zh) 一种用于收卷机的排线送管系统
CN204760228U (zh) 穿套管绕线机
CN203712755U (zh) 橡胶板定长切断机
CN202755236U (zh) 一种自动下线打花机
CN205289574U (zh) 一种双动力绕丝机
CN203184746U (zh)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
CN202963615U (zh) 一种连线定长锯切机
CN108746335B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自动冲压装置
CN105269063A (zh) 窗帘拉珠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04640296U (zh) 一种全自动铝条包胶膜切断装置
CN211521135U (zh) 一种新型送膜切膜装置
CN106314862B (zh) 一种百张纸质金融产品自动捆扎设备
CN205328135U (zh) 瓦片自动翻转排列机
CN209095100U (zh) 一种自动夹管送料组
CN204946720U (zh) 自动化包胶单元的联动机构
CN102744456A (zh) 两工位纵剪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