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8060U - 穿套管机 - Google Patents
穿套管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88060U CN204088060U CN201420427208.7U CN201420427208U CN204088060U CN 204088060 U CN204088060 U CN 204088060U CN 201420427208 U CN201420427208 U CN 201420427208U CN 204088060 U CN204088060 U CN 2040880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pipe
- stop member
- pressure pipe
- gear sto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套管机,包括固定平台、光轴运动台、送线机构、送管机构、压管机构、推动机构及切管机构,压管机构具有第一套管夹槽及第二套管夹槽;推动机构用以推动压管机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或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当压管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导向管与第一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当压管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导线管与第一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当压管机构位于第三位置时,导向管与第二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当压管机构位于第四位置时,导线管与第二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的穿套管机,可以快速地选择使用与套管、线材直径相适配的第一套管夹槽或第二套管夹槽进行穿套管作业,使用方便灵活,适应性好,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套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变压器、电机等电子产品生产中对漆包线进行自动穿套管的穿套管机。
背景技术
在类似变压器、电机等其他电子产品,均含有漆包线绕制形成的核心部件,而在这些核心部件的生产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在漆包线的起始端套上铁氟龙管套管,以增加其爬锡优良及耐压性,但是,由于这些部件在生产过程中,漆包线是通过绕线机自动绕线的,因此,要想使得穿套管工艺与自动绕线相适配,则对自动穿套管这一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穿套管机,包括光轴运动台及设置于光轴运动台上送线机构、送管机构、压合机构及切管机构等,通过送管机构将套管送入至压合机构中套管夹槽中压紧固定,再通过切管机构将套管切成段,并留在压合机构内部,最后通过送线机构将漆包线穿过压合机构中套管的中心,完成穿套管加工。然而,一般的,压合机构中只有一个套管夹槽,该套管夹槽只能适应适应直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套管及漆包线,对于其他范围的套管及漆包线则需要更换压合机构中的结构件进行调整,因此,其适应性差,使用受到限制,调整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套管机,该穿套管机具有两个套管夹槽,同时,能够快速地选择使用对应的套管夹槽进行穿套管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套管机,包括:
固定平台;
光轴运动台,可沿横向往返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上;
送线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该送线机构包括一纵向设置的导线管及驱动线材在导线管中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送管机构,与所述送线机构横向并排设置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该送管机构包括一纵向设置的导向管及驱动套管在导向管中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压管机构,与所述送线机构纵向并列设置,该压管机构包括通过一滑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光轴运动台的基座及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可张开/闭合以夹持套管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用于夹持至少一段套管且尺寸大小不同的第一套管夹槽及第二套管夹槽;
推动机构,用以推动所述压管机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或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
切管机构,设置于所述送管机构与压管机构之间,用以将夹持在所述第一套管夹槽或第二套管夹槽内的套管切断形成所述的至少一段套管。
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向管与所述第一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线管与所述第一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
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导向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导线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基座在横向上的前侧面设有第一挡止件,所述基座在横向上的后侧面设有第二挡止件,所述第一挡止件及第二挡止件均具有第一台阶面及第二台阶面;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
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能够与所述第一挡止件使的第一台阶面或第二台阶面相抵的第一限位件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或第二台阶面相抵的第二限位件,以限制所述压管机构在横向上的行程;
驱动气缸,用以驱动所述压管机构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运动;
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的第二台阶面相抵,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相抵;
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相抵,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挡止件的第二台阶面相抵。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止件及第二挡止件分别与所述基座可枢转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挡止件可使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或第二台阶面相对;通过转动所述第二挡止件可使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或第二台阶面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第一支撑架及横向垂直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具有与所述第一挡止件相对的第一挡止端;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的第二支撑架及横向垂直连接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具有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相对的第二挡止端。
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底部的滑动块及与所述滑动块滑动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横向安装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压块、下压块及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基座设有一纵向贯穿的缺口槽,所述上压块与下压块层叠设置于所述缺口槽内,且穿套于所述基座上安装的导向杆54上;
所述上压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套管放置槽A及第二套管放置槽A,所述下压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套管放置槽B及第二套管放置槽B,所述第一套管放置槽A与第一套管放置槽B上下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一套管夹槽,所述第二套管放置槽A与第二套管放置槽B上下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二套管夹槽;
所述缺口槽在竖向上的尺寸大于上压块与下压块的厚度之和,以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上压块与下压块贴合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压线轮、送线轮及驱动送线轮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压线轮贴靠安装于所述送线轮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压管轮、送管轮及驱动所述送管轮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压管轮贴靠安装于所述送管轮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切线机构,与所述压管机构纵向并列设置,用以对穿有套管的线材进行切断。
优选地,所述切线机构包括切线刀、具有V型刀槽的刀板及切线驱动机构,所述切线刀与所述刀板错位贴靠设置,所述切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线刀上下运动而切断线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套管机,压管机构中具有两个尺寸不同套管夹槽即第一套管夹槽和第二套管夹槽,通过推动机构推动所述压管机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或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由于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向管与所述第一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线管与所述第一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因此,在压管机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则可以利用第一套管夹槽进行穿套管操作;由于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导向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导线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因此,在压管机构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则可以利用第二套管夹槽进行穿套管操作。藉此,可以快速地选择使用与套管、线材直径相适配的第一套管夹槽或第二套管夹槽进行穿套管作业,使用方便灵活,适应性好,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套管机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套管机的背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固定平台10;光轴运动台20;送线机构30;导线管31;压线轮32;送线轮33;送管机构40;导向管41;压管轮42;送管轮43;压管机构50;第一套管夹槽501;第二套管夹槽502;基座51;上压块52;下压块53;导向杆54;第一挡止件55;第二挡止件56;第一台阶面551、561;第二台阶面552、562;切管机构60;切管刀61;第一限位件70;第一支撑架701;第一限位杆702;第一挡止端7021;第二限位件71;第二支撑架711;第二限位杆712;驱动气缸72;切线机构80;切线刀81;刀板8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套管机,用于在线材上穿套套管,具体可以应用于变压器、电机等电子产品生产中对漆包线进行自动穿套管,该穿套管即具体包括固定平台10、光轴运动台20、送线机构30、送管机构40、压管机构50、推动机构及切管机构60等。
具体的,固定平台10可以是矩形结构,光轴运动台20可以是长方形结构,可沿横向往返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10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及描述,以光轴运动台20的长度方向作为纵向,宽度方向作为横向。
送线机构30固定设置于光轴运动台20上,用于将线材沿纵向向压管机构50输送,该送线机构30包括一纵向设置的导线管31及驱动线材在导线管31中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送管机构40与送线机构30横向并排设置于光轴运动台20上,用于将套管沿纵向向压管机构50输送,该送管机构40包括一纵向设置的导向管41及驱动套管在导向管41中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压管机构50与送线机构30纵向并列设置,该压管机构50包括通过一滑动机构连接于光轴运动台20的基座51及安装于基座51上可张开/闭合以夹持套管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具有用于夹持至少一段套管且尺寸大小不同的第一套管夹槽501及第二套管夹槽502。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尺寸大小的第一套管夹槽501及第二套管夹槽502可适应的套管大小是不同,例如第一套管夹槽501能够允许通过14L-18L的套管,第二套管夹槽502能够允许通过20L-30L的套管。
推动机构,用以推动所述压管机构5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或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
切管机构60设置于所述送管机构40与压管机构50之间,用以将夹持在第一套管夹槽501或第二套管夹槽502内的套管切断形成所述的至少一段套管。
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一位置时,导向管41与第一套管夹槽501的轴线重合,在该第一位置时,由于导向管41与第一套管夹槽501的轴线重合,所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的套管能够从导向管41的出口端进入至压管机构50的第一套管夹槽501中,并在压管机构50压紧后通过切管机构60切断,使第一套管夹槽501中有至少一段套管;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二位置时,导线管31与第一套管夹槽501的轴线重合,该第二位置时,由于导线管31与第一套管夹槽501的轴线重合,所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线材能够从导线管31的出口端进入至压管机构50并穿过第一套管夹槽501中的至少一段套管,如此,即可利用第一套管夹槽501完成穿套管操作。
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三位置时,导向管41与第二套管夹槽502的轴线重合,在该第三位置时,由于导向管41与第二套管夹槽502的轴线重合,所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的套管能够从导向管41的出口端进入至压管机构50的第二套管夹槽502中,并在压管机构50压紧后通过切管机构60切断,使第二套管夹槽502中有至少一段套管;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四位置时,导线管31与第二套管夹槽502的轴线重合,该第四位置时,由于导线管31与第二套管夹槽502的轴线重合,所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线材能够从导线管31的出口端进入至压管机构50并穿过第二套管夹槽502中的至少一段套管,如此,即可利用第二套管夹槽502完成穿套管操作。
换言之,当需要在对较小线材穿套较小的套管时,需要尺寸较小的第一套管夹槽501进行穿套管,则可以先通过推动机构先将压管机构50推动至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时,由于导向管41与第一套管夹槽501的轴线重合,所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的套管能够从导向管41的出口端进入至压管机构50的第一套管夹槽501中,并在压管机构50压紧后通过切管机构60切断,使第一套管夹槽501中有至少一段套管;再通过推动机构将压管机构50推动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时,由于导线管31与第一套管夹槽501的轴线重合,所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线材能够从导线管31的出口端进入至压管机构50并穿过第一套管夹槽501中的至少一段套管,如此,即可利用第一套管夹槽501完成穿套管操作。
而当需要在对较大线材穿套较大的套管时,需要尺寸较大的第二套管夹槽502进行穿套管,则可以先通过推动机构先将压管机构50推动至第三位置,在该第三位置时,由于导向管41与第二套管夹槽502的轴线重合,所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的套管能够从导向管41的出口端进入至压管机构50的第二套管夹槽502中,并在压管机构50压紧后通过切管机构60切断,使第二套管夹槽502中有至少一段套管;再通过推动机构将压管机构50推动至第四位置,在该第四位置时,由于导线管31与第二套管夹槽502的轴线重合,所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的线材能够从导线管31的出口端进入至压管机构50并穿过第二套管夹槽502中的至少一段套管,如此,即可利用第二套管夹槽502完成穿套管操作。
藉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套管机,压管机构50中具有两个尺寸不同套管夹槽即第一套管夹槽501和第二套管夹槽502,通过推动机构推动压管机构5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或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由于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一位置时,导向管41与第一套管夹槽501的轴线重合,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二位置时,导线管31与第一套管夹槽501的轴线重合,因此,在压管机构5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则可以利用第一套管夹槽501进行穿套管操作;而由于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三位置时,导向管41与第二套管夹槽502的轴线重合,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四位置时,导线管31与第二套管夹槽502的轴线重合;因此,在压管机构50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则可以利用第二套管夹槽502进行穿套管操作。藉此,可以快速地选择使用与套管、线材直径相适配的第一套管夹槽501或第二套管夹槽502进行穿套管作业,使用方便灵活,适应性好,工作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基座51在横向上的前侧面设有第一挡止件55,基座51在横向上的后侧面设有第二挡止件56,第一挡止件55及第二挡止件56均具有第一台阶面(551、561)及第二台阶面(552、562)。
对应的,推动机构包括限位机构及驱动气缸72,该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光轴运动台20上能够与第一挡止件55的第一台阶面551或第二台阶面552相抵的第一限位件70以及能够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一台阶面561或第二台阶面562相抵的第二限位件71,以限制压管机构50在横向上的行程。
驱动气缸72用以驱动所述压管机构50在第一限位件70与第二限位件71之间运动;具体而言,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限位件71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二台阶面562相抵,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限位件70与第一挡止件55的第一台阶面551相抵;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二限位件71与所述第二挡止件56的第一台阶面561相抵,当压管机构50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一限位件70与所述第一挡止件55的第二台阶面552相抵。
换言之,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挡止件55上第一台阶面551与第一限位件70相抵,以将压管机构50限制在第二位置,利用第二挡止件56的第二台阶面562将压管机构50限制在第一位置,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挡止件55的第一台阶面551及第二挡止件56的第二台阶面562分别对应与第一限位件70、第二限位件71的对应位置关系,将压管机构50限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驱动气缸72在此状态下,只能驱动压管机构5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而利用第一挡止件55上第二台阶面552与第一限位件70相抵,以将压管机构50限制在第四位置,利用第二挡止件56的第一台阶面561将压管机构50限制在第三位置,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挡止件55的第二台阶面552及第二挡止件56的第一台阶面561分别对应与第一限位件70、第二限位件71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压管机构50限制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驱动气缸72在此状态下,只能驱动压管机构50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
为了实现第一限位件70能够在不同状态下与第一挡止件55的第一台阶面551或第二台阶面552相抵,第二限位件71能够在不同状态下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二台阶面562或第一台阶面561相抵,以达到限位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挡止件55及第二挡止件56分别与基座51可枢转连接,通过转动第一挡止件55可使第一限位件70与所述第一挡止件55的第一台阶面551或第二台阶面552相对;通过转动第二挡止件56可使第二限位件71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一台阶面561或第二台阶面562相对。如此,在第一限位件70与所述第一挡止件55的第一台阶面551相对,第二限位件71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二台阶面562相对时,则压管机构50被限定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限位件70与所述第一挡止件55的第二台阶面552相对,第二限位件71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一台阶面561相对时,则压管机构50被限定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
也就是说,由于第一挡止件55及第二挡止件56是可以转动的,所以,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利用第一套管夹槽501对小尺寸的线材穿套小尺寸的套管时,则只需要通过转动第一挡止件55及第二挡止件56,使第一限位件70与所述第一挡止件55的第一台阶面551相对,第二限位件71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二台阶面562相对即可;而在需要需要利用第二套管夹槽502对大尺寸的线材穿套大尺寸的套管时,则只需要转动第一挡止件55及第二挡止件56,使第一限位件70与第一挡止件55的第二台阶面552相对,第二限位件71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一台阶面561相对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实现第一限位件70能够在不同状态下与第一挡止件55的第一台阶面551或第二台阶面552相抵,第二限位件71能够在不同状态下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二台阶面562或第一台阶面561相抵,以达到上述限位目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将第一限位件70及第二限位件71设置成可以上下滑动的结构,当第一限位件70滑动至上方位置时,即可与第一挡止件55的第二台阶面552相对,而滑动至下方位置时,即可与第一挡止件55的第一台阶面551相对,同理,当第一限位件70滑动至上方位置时,即可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一台阶面561相对,而滑动至下方位置时,即可与第二挡止件56的第二台阶面562相对。如此,不需要旋转第一挡止件55及第二挡止件56,而通过上下滑动第一限位件70及第二限位件71也可以实现上述限位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限位件70包括固定安装于光轴运动台20上第一支撑架701及横向垂直连接在第一支撑架701上的第一限位杆702,第一限位杆702具有与第一挡止件55相对的第一挡止端7021。第二限位件71包括固定安装于光轴运动台20上的第二支撑架711及横向垂直连接在第二支撑架711上的第二限位杆712,第二限位杆712具有与第二挡止件56相对的第二挡止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基座51底部的滑动块及与滑动块滑动配合的导轨,导轨沿横向安装于光轴运动台20上。在驱动气缸7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基座51上,通过驱动气缸72的驱动压管机构50可沿导轨滑动。
夹持机构包括上压块52、下压块53及第三驱动机构,基座51设有一纵向贯穿的缺口槽,上压块52与下压块53层叠设置于所述缺口槽内,且穿套于基座51上安装的导向杆54上,上压块5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套管放置槽A及第二套管放置槽A,下压块5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套管放置槽B及第二套管放置槽B,第一套管放置槽A与第一套管放置槽B上下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一套管夹槽501,第二套管放置槽A与第二套管放置槽B上下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二套管夹槽502。缺口槽在竖向上的尺寸大于上压块52与下压块53的厚度之和,以使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上压块52与下压块53贴合或分离,当上压块52与下压块53贴合时即可将套管压紧在第一套管夹槽501或第二套管夹槽502中,而当上压块52与下压块53分离时即可将穿套有套管的线材从在第一套管夹槽501或第二套管夹槽502中拉出。需要说明的是夹持机构与现有技术中结构相同,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机构可以包括压线轮32、送线轮33及驱动送线轮33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压线轮32贴靠安装于所述送线轮33一侧。线材夹设于压线轮32和送线轮33之间,并穿设于导线管31中,压线轮32将线材压靠于送线轮33圆周面上,在第一电机驱动送线轮33顺向转动时,线材向前运动,实现送线,而当送线轮33反向转动时,漆包线向后运动,实现退线。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压管轮42、送管轮43及驱动所述送管轮43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压管轮42贴靠安装于所述送管轮43的一侧。套管夹设于压管轮42与送管轮43之间,并穿设于导向管41中,压管轮42件套管压靠于送管轮43的圆周面上,在第二电动机驱动送管轮43顺向转动时,套管向前运动,进入前方的压管机构50中,实现送管,而当送管轮43反向转动时,套管向后运动,实现退管。
切管机构60可以包括切管刀61、固定块及切管驱动机构(可以是气缸等),切管刀61固定安装于固定块上并贴靠于基座51侧面接近第一套管夹槽501及第二套管夹槽502的位置,切管驱动机构驱动固定块及切管刀61上下运动以切断套管。
更为有利的,还包括切线机构80,与压管机构50纵向并列设置,用以对穿有套管的线材进行切断。该切线机构80可以包括切线刀81、具有V型刀槽的刀板82及切线驱动机构,切线刀81与所述刀板82错位贴靠设置,切线驱动机构驱动切线刀81上下运动而切断线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套管机,可以快速地选择使用与套管、线材直径相适配的第一套管夹槽501或第二套管夹槽502进行穿套管作业,使用方便灵活,适应性好,工作效率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该穿套管机包括:
固定平台;
光轴运动台,可沿横向往返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上;
送线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该送线机构包括一纵向设置的导线管及驱动线材在导线管中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送管机构,与所述送线机构横向并排设置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该送管机构包括一纵向设置的导向管及驱动套管在导向管中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压管机构,与所述送线机构纵向并列设置,该压管机构包括通过一滑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光轴运动台的基座及安装于所述基座上可张开/闭合以夹持套管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用于夹持至少一段套管且尺寸大小不同的第一套管夹槽及第二套管夹槽;
推动机构,用以推动所述压管机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或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
切管机构,设置于所述送管机构与压管机构之间,用以将夹持在所述第一套管夹槽或第二套管夹槽内的套管切断形成所述的至少一段套管;
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导向管与所述第一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导线管与所述第一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
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导向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导线管与所述第二套管夹槽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横向上的前侧面设有第一挡止件,所述基座在横向上的后侧面设有第二挡止件,所述第一挡止件及第二挡止件均具有第一台阶面及第二台阶面;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
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能够与所述第一挡止件使的第一台阶面或第二台阶面相抵的第一限位件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或第二台阶面相抵的第二限位件,以限制所述压管机构在横向上的行程;
驱动气缸,用以驱动所述压管机构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运动;
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的第二台阶面相抵,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相抵;
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相抵,当所述压管机构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挡止件的第二台阶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止件及第二挡止件分别与所述基座可枢转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挡止件可使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或第二台阶面相对;通过转动所述第二挡止件可使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的第一台阶面或第二台阶面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第一支撑架及横向垂直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具有与所述第一挡止件相对的第一挡止端;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的第二支撑架及横向垂直连接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具有与所述第二挡止件相对的第二挡止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底部的滑动块及与所述滑动块滑动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横向安装于所述光轴运动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压块、下压块及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基座设有一纵向贯穿的缺口槽,所述上压块与下压块层叠设置于所述缺口槽内,且穿套于所述基座上安装的导向杆上;
所述上压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套管放置槽A及第二套管放置槽A,所述下压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套管放置槽B及第二套管放置槽B,所述第一套管放置槽A与第一套管放置槽B上下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一套管夹槽,所述第二套管放置槽A与第二套管放置槽B上下相对以形成所述第二套管夹槽;
所述缺口槽在竖向上的尺寸大于上压块与下压块的厚度之和,以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上压块与下压块贴合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压线轮、送线轮及驱动送线轮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压线轮贴靠安装于所述送线轮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压管轮、送管轮及驱动所述送管轮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压管轮贴靠安装于所述送管轮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线机构,与所述压管机构纵向并列设置,用以对穿有套管的线材进行切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套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机构包括切线刀、具有V型刀槽的刀板及切线驱动机构,所述切线刀与所述刀板错位贴靠设置,所述切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线刀上下运动而切断线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7208.7U CN204088060U (zh) | 2014-07-30 | 2014-07-30 | 穿套管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7208.7U CN204088060U (zh) | 2014-07-30 | 2014-07-30 | 穿套管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88060U true CN204088060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8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27208.7U Active CN204088060U (zh) | 2014-07-30 | 2014-07-30 | 穿套管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88060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51587A (zh) * | 2015-06-11 | 2015-08-19 |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穿套管绕线机的输送装置 |
CN104960978A (zh) * | 2015-06-11 | 2015-10-07 |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铜线输送包套管系统 |
CN105150717A (zh) * | 2015-10-28 | 2015-12-16 | 卢耀武 | 铅笔套管机 |
CN105269294A (zh) * | 2015-11-27 | 2016-01-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细长工件穿套装置 |
CN108922761A (zh) * | 2018-07-09 | 2018-11-30 |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自动化套管机 |
CN109624302A (zh) * | 2018-10-24 | 2019-04-16 | 台州联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胶管组装设备 |
CN109639079A (zh) * | 2018-12-28 | 2019-04-16 |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 |
CN109921583A (zh) * | 2019-04-23 | 2019-06-21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2014
- 2014-07-30 CN CN201420427208.7U patent/CN20408806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51587A (zh) * | 2015-06-11 | 2015-08-19 |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穿套管绕线机的输送装置 |
CN104960978A (zh) * | 2015-06-11 | 2015-10-07 |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铜线输送包套管系统 |
CN105150717A (zh) * | 2015-10-28 | 2015-12-16 | 卢耀武 | 铅笔套管机 |
CN105269294A (zh) * | 2015-11-27 | 2016-01-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细长工件穿套装置 |
CN108922761A (zh) * | 2018-07-09 | 2018-11-30 |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自动化套管机 |
CN109624302A (zh) * | 2018-10-24 | 2019-04-16 | 台州联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胶管组装设备 |
CN109639079A (zh) * | 2018-12-28 | 2019-04-16 |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具有套管的导线送线装置 |
CN109921583A (zh) * | 2019-04-23 | 2019-06-21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921583B (zh) * | 2019-04-23 | 2020-10-23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电枢套管自动套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88060U (zh) | 穿套管机 | |
CN203304860U (zh) | 自动穿套管设备 | |
CN101898288B (zh) | 定长焊带拉直、切送装置 | |
CN204075357U (zh) | 一种钢管切割机 | |
CN201483076U (zh) | 管件自动裁断装置 | |
CN203712207U (zh) | 一种压合机构及使用该压合机构的穿套管设备 | |
CN204295045U (zh) | 一种钢管切割设备 | |
CN204183223U (zh) | 一种带有锯切机构的管材弯管机 | |
CN205928801U (zh) | 一种双刀片切割机 | |
CN205702684U (zh) | 油管全自动高精度下料设备 | |
CN104085724B (zh) | 一种光伏电池片的贴膜机构 | |
CN109201962B (zh) | 一种双轮电动车刹车线裁切装置 | |
CN105171424A (zh) | 一种应用于中空玻璃生产的铝条折弯机 | |
CN205927956U (zh) | 用于制造蝶阀的黄铜料切割定位装置 | |
CN105775879B (zh) | 适用于陶瓷ptc装配的拉膜穿管装置 | |
CN204277068U (zh) | 自动穿单双色套管机 | |
CN201931151U (zh) | 一种管类加工机的切割装置 | |
CN108943066A (zh) | 一种铁氟龙管精密全自动裁切设备 | |
CN108555375B (zh) | 一种铁氟龙细管裁切设备 | |
CN106140895A (zh) | 一种全自动光伏焊带折弯成型机 | |
CN205702643U (zh) | 一种推切式切割机 | |
CN104772613A (zh) | 一种压合机构及使用该压合机构的穿套管设备 | |
CN103769673B (zh) | 一种制作扰流条的装置及利用其制作扰流条的制作工艺 | |
CN107433363A (zh) | 一种在线管材锯切设备 | |
CN209418311U (zh) | 变压器绕线机的穿套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7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Longgang District Liuzhou City Street West dragon community community land Po Po red industrial zone A building on the first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engda gold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Address before: Long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West Wu Bao Dong Industrial Zone A floor red Patentee before: Zhang 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