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9569U - 透明导电膜 - Google Patents

透明导电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9569U
CN203179569U CN 201320063928 CN201320063928U CN203179569U CN 203179569 U CN203179569 U CN 203179569U CN 201320063928 CN201320063928 CN 201320063928 CN 201320063928 U CN201320063928 U CN 201320063928U CN 203179569 U CN203179569 U CN 203179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line
nesa coating
netting twine
shap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639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广舟
曹淼倩
高育龙
孙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639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79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9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95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透明导电膜,包括:基底或基底以及粘接在所述基底上压印胶层;在所述基底上设有网线状沟槽或在所述压印胶层上设有网线状沟槽,所述网线状沟槽形成网格;在所述网线状沟槽网格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导电层;所述网线状沟槽的边缘线为使导电材料和沟槽边缘的接触面积增大的曲线或折线。上述的透明导电膜中,通过网线状沟槽形成网格,网线状沟槽的边缘线为曲线或折线,采用非直线型的边缘线使得在同样面积的导电区,导电材料和沟槽边缘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加,致使导电材料的附着力变大,保证透明导电膜具有稳定的优良性能。

Description

透明导电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薄膜,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膜。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膜是一种既具有高的导电性,又对可见光有很好的透光性的优良性能的导电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经成功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控面板、电磁波防护、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透明表面发热器及柔性发光器件等领域中。
传统的透明导电膜需要采用曝光、显像、蚀刻和清洗工序对透明导电膜进行图形化,然后根据图形在基底的表面形成导电区域和透光区域。或者采用印刷法直接在基底上的特定的图形区域形成金属网格。网格线为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但不能透光,线宽在人眼的分辨率以下。由网格线构成的网格为透光区域,通过控制网格形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透明导电膜的表面方阻和透光率。导电膜性能测试中,导电膜的附着力影响着薄膜性能因此金属网格在基底上的附着力是导电膜性能测试中一个重要的参数。一般的金属网格线大多为直线型,导致金属网格的附着力不够稳定,即导电膜的附着力不好,严重影响导电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电层的附着力较好的透明导电膜。
一种透明导电膜,包括:
基底或基底以及粘接在所述基底上压印胶层;
在所述基底上设有网线状沟槽或在所述压印胶层上设有网线状沟槽,所述网线状沟槽形成网格;
在所述网线状沟槽网格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导电层;
所述网线状沟槽的边缘线为使导电材料和沟槽边缘的接触面积增大的曲线或折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线为矩形波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线为锯齿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线为波浪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的单元为正六边形、矩形、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线或曲线围绕所述正六边形、矩形、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的直线边缘等幅震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在所述导电层的表面分布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的两个节点之间的网格线与水平方向X轴形成θ角;所述θ角成均匀分布,所述均匀分布为统计每一条随机网格的θ值;然后按照5°的步距,统计落在每个角度区间内网格线的概率pi,由此在0~180°以内的36个角度区间得到p1、p2……至p36;pi满足标准差小于算术均值的20%。
上述的透明导电膜中,通过网线状沟槽形成网格,网线状沟槽的边缘线为曲线或折线如波浪线、锯齿线或矩形波线等非直线型。采用非直线型的边缘线使得在同样面积的导电区,导电材料和沟槽边缘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加,致使导电材料的附着力变大,保证透明导电膜具有稳定的优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导电膜横截面示意图;
图1B为另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导电膜横截面示意图;
图2A为对比例1的透明导电膜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B为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C为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的网格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图3A为对比例2的透明导电膜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B为实施例2的透明导电膜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C为实施例2的透明导电膜的网格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图4A为对比例3的透明导电膜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B为实施例3的透明导电膜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C为实施例3的透明导电膜的网格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透明导电膜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A,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导电膜100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底110、增粘层120、压印胶层130和导电层140。
基底110的厚度可以为188μm。基底110的材料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具有透光性的塑料。
增粘层120粘接在基底110上,用于将基底110和压印胶层130更好地粘接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增粘层120可以省略,直接将压印胶层130设置在基底110上。
压印胶层130粘接在增粘层120上。压印胶层130的材质可以为丙烯酸酯类材料、UV胶或者压印胶等。在压印胶层130上通过压印形成网线状沟槽14,网线状沟槽14的深度可以为3μm,宽度可以为2.2μm。网线状沟槽14形成网格;网线状沟槽14的边缘线为曲线或折线如波浪线、锯齿线或矩形波线等非直线型。形成的网格的单元可以为正六边形、矩形、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折线或曲线围绕正六边形、矩形、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的直线边缘等幅震荡。在其他实施例中,折线或曲线也可以围绕正六边形、矩形、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的直线边缘来回震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网格在导电层140的表面分布均匀。满足条件:两个节点之间的直线与水平方向X轴形成θ角;θ角成均匀分布,均匀分布为统计每一条随机网格的θ值;然后按照5°的步距,统计落在每个角度区间内网格线的概率pi,由此在0~180°以内的36个角度区间得到p1、p2……至p36;pi满足标准差小于算术均值的20%。
导电层140包括网线状沟槽14中填充的导电材料金属银。导电材料的填充的厚度小于网线状沟槽14的深度,如当网线状沟槽14的深度为3μm,填充的导电材料的厚度约为2μm。
请参阅图1B,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导电膜100’,包括基底101和沟槽102;基底101为热塑性材料,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料等,在基底101表面形成沟槽102,导电材料填充于沟槽102内,形成透明导电膜100’。
上述的透明导电膜中,导电层包括填充在网线状沟槽的导电材料,导电材料相互连通形成了导电区。网线状沟槽形成网格。网线状沟槽的边缘线为曲线或折线如波浪线、锯齿线或矩形波线等非直线型。形成的网格的单元可以为正六边形、矩形、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折线或曲线围绕正六边形、矩形、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的直线边缘等幅震荡。在同样面积的导电区,导电材料和沟槽边缘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加,致使导电材料的附着力变大,保证透明导电膜的稳定的优良性能。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导电层140的表面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对比例1
如图2A所示的传统的透明导电膜2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透明导电膜2的导电层的表面的包括多个水平阵列排列的网格单元21。网格单元21为正六边形,边缘线211和边缘线212分别属于两个相邻的网格单元21,边缘线211和边缘线212为直线。在边缘线211和边缘线212之间形成了沟槽,沟槽的间距为400nm~5μm,在沟槽之间填充导电材料213,边缘线211和边缘线212构成导电迹线。
实施例1
图2B为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100的导电层140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导电层140包括由网线状沟槽14形成的网格,网格包括多个水平阵列排列的网格单元21’。网线状沟槽14的边缘线211’和边缘线212’分别属于两个相邻的网格单元21’,边缘线211’和边缘线212’为波浪线。网格单元21’的形状为波浪状的正六边形,在边缘线211’和边缘线212’之间形成的沟槽,沟槽的间距为400nm~5μm,在沟槽之间填充导电材料。边缘线211’和边缘线212’构成导电迹线。
如图2C所示为实施例1的透明导电膜100的网格单元21’的放大示意图。网格单元21’的形状大致为正六边形。网格单元21’的网格线由边缘线211’组成,边缘线211’为波浪线,线条221为虚线,线条221由顶点211a延伸至顶点211b,按照此规则形成了正六边形,边缘线211’围绕网格线211同样从顶点211a延伸至顶点211b,按照此规则形成波浪形状的正六边形的网格单元21’,边缘线211’围绕线条221等幅震荡。
对比例2
如图3A所示的传统的透明导电膜3的导电层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透明导电膜3的导电层的表面包括多个网格单元31。网格单元31的形状为倾斜一定角度的矩形,使得网格线靠近横轴方向的网格线的分布概率大于靠近纵轴的网格线的分布概率。多个水平阵列排列网格单元31形成了透明导电膜3。边缘线311和边缘线312分别属于相邻的两个网格单元31。边缘线311和边缘线312形成了沟槽,在沟槽中填充导电材料313,边缘线311和边缘线312为直线。边缘线311和边缘线312形成了迹线。
实施例2
如图3B所示为实施例2的透明导电膜100的导电层140的网格的放大示意图,导电层140包括由网线状沟槽14形成的网格,网格包括多个水平阵列排列的网格单元31’。网格单元31’的形状为倾斜了一定角度的矩形,使得网格线靠近横轴方向的分布概率大于靠近纵轴的分布概率。网线状沟槽14的边缘线311’和边缘线312’分别属于相邻的两个网格单元31’。边缘线311’和边缘线312’为锯齿状线。导电材料填充于边缘线311’和边缘线312’形成的沟槽之间。边缘线311’和边缘线312’形成了迹线。
如图3C所示为实施例2透明导电膜100的网格单元31’的放大示意图。网格单元31’的网格线由边缘线311’组成,线条321为虚线,线条321由顶点311a延伸至顶点311b,按照此规则形成规则的矩形,边缘线311’围绕线条321同样从顶点311a延伸至顶点311b,形成网格单元31’,边缘线311’围绕线条321等幅震荡。
对比例3
如图4A所示传统的透明导电膜4的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导电层140包括的网格包括多个水平阵列排列的网格单元41,相邻的网格单元41的边缘线411和边缘线412之间形成了沟槽,在沟槽中填充的导电材料。边缘线411、边缘线412是直线段,网格线与右向水平方向X轴所成角度呈均匀分布。如图中所示的网格线与右向水平方向X轴所成的角度为θ,均匀分布为统计每一条随机网格的θ值;然后按照5°的步距,统计落在每个角度区间内网格线的概率pi,由此在0~180°以内的36个角度区间得到p1、p2……至p36;pi满足标准差小于算术均值的20%。
实施例3
如图4B所示为实施例3的透明导电层100的导电层140网格局部放大示意图。导电层140包括由网线状沟槽14形成的网格,网格包括多个水平阵列排列的网格单元41’。网格单元41’的网格线由网线状沟槽14的边缘线411’和边缘线412’组成。边缘线411’和边缘线412’为矩形波线。如图中所示的网格线与右向水平方向X轴所成的角度为θ,均匀分布为统计每一条随机网格的θ值;然后按照5°的步距,统计落在每个角度区间内网格线的概率pi,由此在0~180°以内的36个角度区间得到p1、p2……至p36;pi满足标准差小于算术均值的20%。
如图4C所示为实施例3的透明导电层100的网格单元41’的放大示意图。网格单元41’的网格线由缘线411’组成,线条421为虚线,边缘线411’为矩形波线。网格单元41’的网格线与右向水平方向X轴所成的角度为θ,均匀分布为统计每一条随机网格的θ值;然后按照5°的步距,统计落在每个角度区间内网格线的概率pi,由此在0~180°以内的36个角度区间得到p1、p2……至p36;pi满足标准差小于算术均值的20%。线条421由顶点411a延伸至顶点411b,按照此规则形成随机形状,边缘线411’围绕线条421同样从顶点411a延伸至顶点411b,形成网格单元41’,边缘线411’围绕线条421等幅震荡。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在相同的导电区的面积中,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材料与网线状沟槽的接触面积较传统的透明导电膜有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导电材料可以更好的附着在网线状沟槽的表面,摩擦力增加,致使导电材料的附着力变大,保证透明导电膜的具有稳定的优良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或基底以及粘接在所述基底上压印胶层; 
在所述基底上设有网线状沟槽或在所述压印胶层上设有网线状沟槽,所述网线状沟槽形成网格; 
在所述网线状沟槽网格内填充导电材料,形成导电层; 
所述网线状沟槽的边缘线为使导电材料和沟槽边缘的接触面积增大的曲线或折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为矩形波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为锯齿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为波浪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的单元为正六边形、矩形、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或曲线围绕所述正六边形、矩形、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的直线边缘等幅震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在所述导电层的表面分布均匀。 
CN 201320063928 2013-02-04 2013-02-04 透明导电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9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3928 CN203179569U (zh) 2013-02-04 2013-02-04 透明导电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3928 CN203179569U (zh) 2013-02-04 2013-02-04 透明导电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9569U true CN203179569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639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9569U (zh) 2013-02-04 2013-02-04 透明导电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795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6501A (zh) * 2013-02-04 2013-12-04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
CN108192516A (zh) * 2018-02-05 2018-06-22 江苏新光镭射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仿树蛙足垫结构钢化膜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6501A (zh) * 2013-02-04 2013-12-04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
CN103426501B (zh) * 2013-02-04 2016-04-13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
CN108192516A (zh) * 2018-02-05 2018-06-22 江苏新光镭射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仿树蛙足垫结构钢化膜及其加工方法
CN108192516B (zh) * 2018-02-05 2023-04-28 江苏新光镭射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仿树蛙足垫结构钢化膜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6501B (zh) 透明导电膜
CA2826027C (en) Patterned flexibl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356584A1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TWI533333B (zh) 透明導電膜
CN103165227B (zh) 透明导电膜及其连通方法
US20140116754A1 (en) Conductive structure of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WI509481B (zh) 透明導電膜
CN102224437A (zh) 导电光学元件、触摸面板、信息输入装置、显示装置、太阳能电池和生产导电光学元件的母版
JP6079637B2 (ja) 積層体、表示装置、照明装置、太陽電池、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WO2016185692A1 (ja) 光学デバイス
CN103426500A (zh) 双层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8386B (zh) 触控元件及其导电膜
CN203760096U (zh) 导电膜以及采用该导电膜的触摸屏
CN203179569U (zh) 透明导电膜
US20140216804A1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JP5703582B2 (ja) El素子、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8119995A (ja) 光学デバイス
CN204087845U (zh) 触控元件及其导电膜
CN203376715U (zh) 一种透明导电膜及其引线电极
CN203150154U (zh) 双层透明导电膜
JP6493710B2 (ja) 光学デバイス
CN203311865U (zh) 透明导电膜
CN110136864A (zh) 透明导电膜
CN215815228U (zh) 一种导电膜
CN207182943U (zh)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