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26089U - 一种复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26089U
CN203126089U CN 201320061019 CN201320061019U CN203126089U CN 203126089 U CN203126089 U CN 203126089U CN 201320061019 CN201320061019 CN 201320061019 CN 201320061019 U CN201320061019 U CN 201320061019U CN 203126089 U CN203126089 U CN 203126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roller
compound rubber
composite
compoun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610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元庆
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G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G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G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G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610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26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26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260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装置,其包括:第一放卷机构,放卷第一复合材料;第二放卷机构,放卷第二复合材料;第三放卷机构,将所述待复合材料放卷至所述第一复合材料与第二复合材料之间;第一复合胶辊以及第二复合胶辊;至少一加热装置,对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的表面进行加热;至少一冷却辊,对所接触的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的表面进行降温;复合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辊相连接,当第一复合胶辊或第二复合胶辊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冷却辊与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相接触,当第一复合胶辊或第二复合胶辊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冷却辊与所接触的第一复合胶辊或第二复合胶辊分开。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复合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工程复合材料一般由两层及两层以上材料复/覆合而成,通常结构为两层或多层塑料或金属材料的不同组合复合而成。
在工程复合材料复合加工过程中,主要使用复合辊对材料进行压整复合。现有技术中,复合辊是不具备用自身温度控制功能的,仅依靠与前面工序中被加热的待覆膜金属板(如铁板)接触传导的热量获得一定温度,当复合辊辊面温度低于设定目标温度时,会影响铁板与薄膜覆合的效果,从而会造成不合格品,进而造成生产材料、人工及时间等极大浪费。现有复合辊还有一个缺点,当复合辊辊面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铁板与薄膜覆合的效果,因此一般还会设有冷却辊在复合工艺温度过高时对复合辊辊面的进行冷却降温,但同样由于复合辊自身不能发热,当其周围的冷却辊控制不好导致冷却过量时,复合辊辊面温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仍会造成辊面温度低于生产要求温度,同样会造成产品的不稳定,降低产品合格率。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复合装置包括第一放卷机构11、第二放卷机构12以及第三放卷机构13。第一放卷机构11用于放卷第一复合材料51,第二放卷机构12用于放卷第二复合材料52。其中,所述第一放卷机构11与第二放卷机构12对应设置,第三放卷机构13用于放卷待复合材料4。其中,所述待复合材料4位于第一复合材料51与第二复合材料52之间。优选地,待复合材料4为金属材料或是橡塑料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第一复合材料51、第二复合材料52以及待复合材料4均位于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之间,并且在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之间进行压整粘结,从而形成经压整粘结的复合材料7。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装置还包括预热箱6,预热箱6与待复合材料4相连接。具体地,第三放卷机构13对待复合材料4放卷后,所述待复合材料4进入预热箱6,由预热箱6对待复合材料4预热处理后再进行压整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辊21以及第二导辊22,第一复合材料51经过所述第一导辊21,所述第一导辊21为第一放卷结构11放卷的第一复合材料51进行导向。所述第二复合材料52经过第二导辊22,所述第二导辊22为第二放卷结构12放卷的第二复合材料52进行导向。其中,第一导辊21和第二导辊22分别将第一复合材料51以及第二复合材料52导向第一复合胶辊31和第二复合胶辊32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一些变化例中,所述复合装置可以不包括所述第一导辊21以及第二导辊22,或者所述复合装置可以仅包括第一导辊21或第二导辊22。这些变化例均可以予以实现,此处不予赘述。
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第一复合胶辊31与第二复合胶辊32本身不具备自身温度控制功能。其温度会受到从上一工序(即预热箱6的加热工序)传送过来的待复合材料4的温度影响,从而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的温度会逐步上升,不能稳定在一个恒定的工艺温度点。从而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甚至会出现大量废品。比如当待复合材料4为金属材料铁、第一复合材料51以及第二复合材料52为塑料薄膜时,可加工成的复合材料7为覆膜铁。其复合胶辊温度应为15-18℃下,温差控制在±2℃内复合品质是最理想的。若是生产环境温度在低于复合胶辊工艺温度时,会造成开机生产中前段时间生产出大量废品。再经过一段生产时间后,当第一复合胶辊31和第二复合胶辊32的温度高于最佳复合工艺温度点时,会造成塑料薄膜温度过高得不到及时的降温,影响产品的贴合效果。此时,只能通过停机降温再生产,造成生产效率不高。
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与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装置并不包括预热箱6,第一复合胶辊31也不包括加热装置311,仅第二复合胶辊32包括加热装置311,由所述加热装置311对第二复合胶辊32进行加热,进而将温度传递至第一复合胶辊31,使第一复合胶辊31也得到升温。
进一步地,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装置仅包括一个冷却辊9,所述冷却辊9对第一复合胶辊31进行降温。更具体地,冷却辊9一直保持与第一复合胶辊31相接触,对第一复合胶辊31降温,进而由于第二复合胶辊32的温度高于第一复合胶辊31时,第二复合胶辊32的热量将从第二复合胶辊32传递向第一复合胶辊31,因此,同样起到对第二复合胶辊32降温的目的,此处不予赘述。
更为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都不具备加热功能,同样存上前述问题。而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虽然第二复合胶辊32包括加热装置311具备加热功能,但冷却辊9却是一直接触第一复合胶辊31相接触,这样就加长了生产中的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在环境温度低于理想工艺温度点的工作时间,增加了生产的不合格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装置,对待复合材料进行压整复合,其包括:第一放卷机构,用于放卷第一复合材料;第二放卷机构,用于放卷第二复合材料;第三放卷机构,用于将所述待复合材料放卷至所述第一复合材料与第二复合材料之间;第一复合胶辊以及第二复合胶辊,所述第一复合材料、第二复合材料以及待复合材料均被放卷至所述第一复合胶辊以及第二复合胶辊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复合胶辊以及第二复合胶辊之间经压整粘结;至少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所述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的内部,并且对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所述第二复合胶辊的表面进行加热;至少一冷却辊,所述冷却辊对所接触的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所述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的表面进行降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辊相连接,当所述第一复合胶辊或第二复合胶辊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冷却辊与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相接触,对所接触的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的表面进行降温,当所述第一复合胶辊或第二复合胶辊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冷却辊与所接触的所述第一复合胶辊或第二复合胶辊分开。
优选地,所述复合装置包括两个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复合胶辊以及所述第二复合胶辊内部各设有一加热装置,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四个所述冷却辊,每个所述冷却辊均连接一控制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冷却辊对所述第一复合胶辊进行降温,另两个所述冷却辊对所述第二复合胶辊进行降温。
优选地,所述复合装置包括一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内,所述复合装置包括三个所述冷却辊,每个所述冷却辊均连接一控制装置,其中三个所述冷却辊均对所述第二复合胶辊进行降温。
优选地,还包括一预热箱,所述预热箱与所述待复合材料相连接,在将所述待复合材料放卷至所述第一复合材料与第二复合材料之间之前,对所述待复合材料进行预热处理。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导辊,所述第一复合材料经过所述第一导辊,所述第一导辊为所述第一放卷结构放卷的第一复合材料进行导向。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导辊,所述第二复合材料经过所述第二导辊,所述第二导辊为所述第二放卷结构放卷的第二复合材料进行导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阈值为20℃,所述第二阈值为13℃。
优选地,所述待复合材料为金属材料或是橡塑料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表面的邵氏硬度为90~95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表面的粗糙度在0.4~0.8μm。
藉由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控制复合胶辊的温度。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实现辊体表层温度的自由和准确控制,保证产品稳定。
2、提高产品品质,避免和减少材料、人工等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3、结构简单,方便改造和生产。
4、工艺温度控制精确,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与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复合装置包括一冷却辊9以及一控制装置8。其中,冷却辊9对第一复合胶辊31进行降温,控制装置8与冷却辊9相连接,当第一复合胶辊31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8控制与其连接的冷却辊9与第一复合胶辊31相接触,对第一复合胶辊31降温。当第一复合胶辊31的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装置8控制冷却辊9与第一复合胶辊31分开。进一步地,控制装置8优选地为一气缸。所述第一阈值优选地为20℃,所述第二阈值优选地为13℃。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可以理解为上述图3的一个变化例。具体地,与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装置包括三个冷却辊9,三个冷却辊9均对第一复合胶辊31进行降温,且每个冷却辊9分别与一控制装置8相连接,当第一复合胶辊31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三个所述控制装置8分别控制与其连接的冷却辊9与第一复合胶辊31相接触,对第一复合胶辊31降温。当第一复合胶辊31的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时,三个控制装置8分别控制与其连接的冷却辊9与第一复合胶辊31分开。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一些变化例中,所述冷却辊9以及控制装置8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例如所述复合装置也可以包括两个冷却辊9以及两个控制装置8。或者所述复合装置也可以包括五个冷却辊9以及五个控制装置8。这些变化例均可以予以实现,此处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311设置于第二复合胶辊32内,而在一个变化例中,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可以各自包括一个加热装置311(如图5所示)。或者在另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加热装置311可以设置于第二复合胶辊32内。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变化例也可以予以实现,此处不予赘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可以理解为上述图3或图4的一个变化例。具体地,如图5所示,与上述图3以及图4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内部各自设有一加热装置311。两个加热装置311分别对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进行加热,从而使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的温度快速地到达最理想的复合温度。而一些变化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第一复合胶辊31或第二复合胶辊32中可以仅有一个设有所述加热装置311(如图3或图4所示)。这些变化例均可以予以实现,此处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四个冷却辊9。其中,两个冷却辊9对第一复合胶辊31进行降温,另外两个冷却辊9对第二复合胶辊32进行降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一些变化例中,所述冷却辊9的数量是可以不同的,例如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复合装置仅包括一个冷却辊9,所述一个冷却辊9对第一复合胶辊31或第二复合胶辊32进行降温,当其只对第一复合胶辊31进行降温时,通过第一复合胶辊31与第二复合胶辊32之间的热传导同样可以达到对第二复合胶辊32进行的降温的目的;而类似地,当其只对第二复合胶辊32进行降温时,第一复合胶辊31同样也能够达到降温的目的。而在另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复合装置8可以包括两个冷却辊9,其中一个冷却辊9对第一复合胶辊31进行降温,另一个冷却辊9对第二复合胶辊32进行降温。或者所述两个冷却辊9可以同时仅对第一复合胶辊31或仅对第二复合胶辊32进行降温。这些变化例均可以予以实现,此处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与上述图3以及图4相同的是,所述复合装置还包括与冷却辊9相连接的控制装置8,当第一复合胶辊31或第二复合胶辊32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冷却辊9与第一复合胶辊31或第二复合胶辊32相接触,对第一复合胶辊31或第二复合胶辊32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进行降温,当第一复合胶辊31或第二复合胶辊32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冷却辊9与第一复合胶辊31或第二复合胶辊32分开。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每个冷却辊9均与一控制装置8相连接。当第一复合胶辊31温度过高时,与第一复合胶辊31对应的两个控制装置8控制与其相连接的冷却辊9与第一复合胶辊31相接触,对第一复合胶辊31进行降温。相同地,当第二复合胶辊32温度过高时,与第二复合胶辊32对应的两个控制装置8控制与其相连接的冷却辊9与第二复合胶辊32相接触,对第一复合胶辊31进行降温。
更进一步地,根据图5所示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复合装置还可以包括预热箱6,所述预热箱6与加热装置311同时进行加热,从而使第一复合胶辊31以及第二复合胶辊32的温度更快地升高,此处不予赘述。
综合上述图3至图5所示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复合装置,其通过在复合胶辊中设置加热装置,并且设置控制装置对冷却辊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辊体表层温度的自由和准确控制,保证产品稳定;提高产品品质,避免和减少材料、人工等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结构简单,方便改造和生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复合装置,对待复合材料进行压整复合,其包括:
第一放卷机构,用于放卷第一复合材料;
第二放卷机构,用于放卷第二复合材料;
第三放卷机构,用于将所述待复合材料放卷至所述第一复合材料与第二复合材料之间;
第一复合胶辊以及第二复合胶辊,所述第一复合材料、第二复合材料以及待复合材料均被放卷至所述第一复合胶辊以及第二复合胶辊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复合胶辊以及第二复合胶辊之间经压整粘结;
至少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所述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的内部,并且对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所述第二复合胶辊的表面进行加热;
至少一冷却辊,所述冷却辊对所接触的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所述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的表面进行降温;
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装置还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辊相连接,当所述第一复合胶辊或第二复合胶辊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冷却辊与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相接触,对所接触的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中至少一个的表面进行降温,当所述第一复合胶辊或第二复合胶辊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冷却辊与所接触的所述第一复合胶辊或第二复合胶辊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装置包括两个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复合胶辊以及所述第二复合胶辊内部各设有一加热装置,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四个所述冷却辊,每个所述冷却辊均连接一控制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冷却辊对所述第一复合胶辊进行降温,另两个所述冷却辊对所述第二复合胶辊进行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装置包括一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内,所述复合装置包括三个所述冷却辊,每个所述冷却辊均连接一控制装置,其中三个所述冷却辊均对所述第二复合胶辊进行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预热箱,所述预热箱与所述待复合材料相连接,在将所述待复合材料放卷至所述第一复合材料与第二复合材料之间之前,对所述待复合材料进行预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辊,所述第一复合材料经过所述第一导辊,所述第一导辊为所述第一放卷结构放卷的第一复合材料进行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辊,所述第二复合材料经过所述第二导辊,所述第二导辊为所述第二放卷结构放卷的第二复合材料进行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20℃,所述第二阈值为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复合材料为金属材料或是橡塑料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表面的邵氏硬度为90~9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胶辊和第二复合胶辊表面的粗糙度在0.4~0.8μm。
CN 201320061019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复合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26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1019 CN203126089U (zh)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复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1019 CN203126089U (zh)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复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26089U true CN203126089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3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61019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26089U (zh)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复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260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416A (zh) * 2013-02-01 2014-08-06 上海联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装置
CN105383141A (zh) * 2015-12-24 2016-03-09 上海联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材料复合的试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3416A (zh) * 2013-02-01 2014-08-06 上海联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装置
CN103963416B (zh) * 2013-02-01 2016-01-20 上海联净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装置
CN105383141A (zh) * 2015-12-24 2016-03-09 上海联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材料复合的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3416B (zh) 一种复合装置
CN203126089U (zh) 一种复合装置
CN204222339U (zh) 双重加热pvc预热及冷却系统
CN203974060U (zh) 新型压纹制品制备系统
CN203141979U (zh) 一种覆膜铁压膜辊
CN203411799U (zh) 碳纤维展纱预热装置
CN208469137U (zh) 刹车片热压机模具
CN204040386U (zh) 一种可以发热供暖的木地板
CN203801811U (zh) 一种热熔胶腰衬生产装置
CN204471709U (zh) 一种新型三辊压光机
CN205008181U (zh) 涂胶装置
CN109986765A (zh) 一种塑料板材成型设备
CN204367437U (zh) 注塑件整形设备
CN204600902U (zh) 一种卫生巾封边装置
CN202909882U (zh) 一种pvc压延法人造革专用印刷处理机
CN206104279U (zh) 一种无底纸热熔胶标签涂布装置
CN206242650U (zh) 一种双层pvc片材压延机
CN205399050U (zh) 一种织物涂层机装置
CN204725974U (zh) 三层贴合机的热贴冷压结构
CN106423753A (zh) 一种无底纸热熔胶标签涂布装置
CN206812518U (zh) 适用于聚乳酸塑料制袋机的切刀装置
CN202965419U (zh) 一种pet广告材料的生产装置
CN203764487U (zh) 涂胶装置
CN206589432U (zh) 一种可调式加热贴合机
CN205450828U (zh) 温度控制装置及具有该温度控制装置的加热辊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2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