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53811U - 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53811U
CN202953811U CN 201220565526 CN201220565526U CN202953811U CN 202953811 U CN202953811 U CN 202953811U CN 201220565526 CN201220565526 CN 201220565526 CN 201220565526 U CN201220565526 U CN 201220565526U CN 202953811 U CN202953811 U CN 202953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loat
pad
guide rod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655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东
李彩霞
张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GP Inc filed Critical BGP Inc
Priority to CN 2012205655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53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53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538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应用于地震勘探可控震源加注柴油。特征:包括油罐、溢流安全阀、油泵、油枪、快速接头、液位控制器和油箱;油泵的进油管在油罐内,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溢流安全阀的进口,溢流安全阀的出口管线在油罐内;其特征在于:油泵的排油管连接油枪的进口,油枪的出口直接连接快速接头,快速接头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油箱顶部进油口,液位控制器固定在油箱的顶部,液位控制器下端的浮子在油箱内。效果是:能实现可控震源柴油箱自动加油,消除了安全隐患。缩短加油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背压对油箱及其他零部件造成的损坏。

Description

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控震源加注柴油的装置,是一种通过压力控制,实现油枪自动关闭的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野外作业条件下,可控震源加柴油方式为油罐车配手持油枪加油,这种加油方式存在着效率低及安全隐患问题。 
1 加油速度慢、时间长、效率低:可控震源的油箱容积一般为800~1000升,加满一箱柴油约需35分钟。现有条件下一台大吨位可控震源35分钟可放40炮左右,每台震源每天需加油一次。按一组5台震源计算,每组震源每天工作时间内由于加油而导致停工达到175分钟,由于加油而损失200炮,降低了采集工作的效率。 
2 危险因素多,安全性差:现有加油方式需要两名人员配合操作才能完成,一人控制油罐车的加油开关,另一人站在2米多高的震源平台或柴油箱上上,有跌落隐患。油箱加油口容易溢出油,存在火灾风险并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HSE要求及绿色施工的理念。 
3 对操作人员要求高,适应性差:敞开式加油容易使空气中的沙尘进入车辆的油路系统中,导致阻塞油路甚至损坏内燃机部件,使车辆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加油过程中加油枪无法固定,需要加油人员手持加油枪进行操作,稍微有一些晃动就可能造成油料的溢出;油箱加油口由于滤网的过油量影响容易造成油溢出,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能实现可控震源加注柴油,缩短加油时间,提高施工效率。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油罐、溢流安全阀、油泵、油枪、快速接头、液位控制器和油箱;油泵的进油管在油罐内,油泵通过油管连接溢流安全阀的进口,溢流安全阀的出口管线在油罐内;其特征在于:油泵的排油管连接油枪的进口,油枪的出口直接连接快速接头,快速接头的另一端通过管线与油箱顶端的进油口连接,液位控制器固定在油箱的顶部,液位控制器下端的浮子在油箱内。 
简述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的使用过程。参阅图1。所有安装准备工作就绪后,启动油泵3,油泵3开始从油罐1中抽油柴油,柴油通过进油口进入油箱7。观察油箱7内的油位及压力表读数,当油位到达液位控制器6最下端的浮子608时,由于浮子608的密度比柴油小,浮子608逐渐浮起顶住挡座607,浮子608的边缘与挡座607形成密封。此时油箱7内所形成的背压达到预定要求,油枪4开关关闭,油枪4断油,实现自动加油关闭。油泵3输出的油通过溢流安全阀2返回油罐车油箱1,防止过载造成发动机熄火。由于浮子608的内壁与导管610之间有缝隙,油液会通过此缝隙经过挡座607和底座606的孔进入壳体613内腔,随着柴油缓慢进入内腔,壳体614内的三个浮子向上移动,直至阀芯603顶住阀座602,两者通过件第一密封圈613密封,此时所形成的背压逐渐减小,直至自行消失,此时压力表读数降为零,从而实现自动无压加油。液位下降后阀芯603与阀座606脱离,各个浮子恢复原位,液位控制器恢复初始状态。 
所述的液位控制器由顶盖、阀座、阀芯、第一垫片、导杆、底座、挡座、浮子、第一挡圈、导管、第二挡圈、第二垫片、第一密封圈、壳体、第二密封圈、空气滤清器、弹垫和螺钉组成。 
导杆由四段不同直径实心杆构成,从上往下,第一段直径最细,第二段和第四段次之,第三段最粗,第四段下端有一挡圈槽。底座与导杆 四段上端连接,其中间有一孔,四周有四个通槽,为防止底座下落其孔与导杆之间为紧配合或用轴用挡圈将其定位。第一垫片、第二垫片中间孔直径不同,浮子为不锈钢通孔浮球,浮子的数量为四个。阀芯底端有一深盲孔,外径粗细不等,粗端为锥面,锥面上有密封圈槽,第一密封圈在密封槽内。将阀芯与一浮子连接。导杆上端依次连接第二垫片、浮子、第二垫片、浮子、第一垫片、带有阀芯的浮子,保证三个浮子能上下活动灵活自如。壳体上端为内螺纹,往下有一段止口,下端外面为外螺纹,内径上有挡圈槽,将与导杆上连接的一组零件一并从壳体底部放入壳体内部,三个浮球在壳体内部,用第二挡圈与底座连接。挡座中间有一通孔,周边有六个通孔,下端为锥面,上端有一止口,将止口端通过导杆下端与壳体连接。导管、浮子、第二垫片、第一挡圈依次与导杆下端连接,保证浮球在导管上上下活动灵活自如。阀座内径不同,下端直径大,上端直径小且为锥孔,外径上有一密封圈槽,将第二密封圈与阀座外径密封槽连接,将其一并与壳体上端的止口处连接。顶盖下端为外螺纹,上端有四个螺纹孔,将顶盖与壳体上端用螺纹连接,然后将空气滤清器用螺钉、弹垫与顶盖连接在一起。壳体下端与需加油的油箱用螺纹连接。 
为防止浮子变形,其中垫片、挡座、阀芯均为非金属材料,与阀芯啮合的阀座也为非金属材料。 
另外除标准件密封圈、挡圈、空气滤清器外其余零件均为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1、原需两人配合,而且一人要在两米的高空作业,加油时需人工手动加油,即不安全,也不环保。现一人站在地面上就可以操作,并实现可控震源柴油箱自动加油,消除了安全隐患。 
2、可控震源柴油箱容积为 800~900L,原加满一箱油需35~40min , 现需10min左右。缩短加油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3、此发明能够自行消除加油过程中形成的背压,避免背压对油箱及其他零部件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位控制器6的分解图。 
图3、是液位控制器6的结构图。 
图中,1-油罐,2-溢流安全阀,3-油泵,4-油枪,5-快速接头,6-液位控制器,7-油箱;601-顶盖,602-阀座,603-阀芯,604-第一垫片,605-导杆,606-底座,607-挡座,608-浮子,609-第一挡圈,610-导管,611-第二挡圈,612-第二垫片,613-第一密封圈,614-壳体,615-第二密封圈,616-空气滤清器,617-弹垫,61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套在国产重型可控震源上安装的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油罐1、溢流安全阀2、油泵3、油枪4、快速接头5、液位控制器6和油箱7。油泵3的进油管在油罐1内,油泵3通过油管连接溢流安全阀2的进口,溢流安全阀2的出口管线在油罐1内。油泵3的排油管连接油枪4的进口,油枪4的出口有管线连接快速接头5,快速接头5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液位控制器6,液位控制器6固定在油箱7的顶部,液位控制器6下端的浮子608在油箱7内。选用了有快接接头的油枪4进口压力约5.5bar,出口压力约0.5bar。并在油箱7顶部安装了一块压力表。油箱7的容积为900L。 
参阅图3。所述的液位控制器6由顶盖601、阀座602、阀芯603、第一垫片604、导杆605、底座606、挡座607、浮子608、第一挡圈609、导管610、第二挡圈611、第二垫片612、第一密封圈613、壳体614、第二密封圈615、空气滤清器616、弹垫617和螺钉618组成。 
液位控制器6总长322毫米。浮子608为外径45毫米、长60毫米、内孔15毫米不锈钢通孔浮球,液位控制器6需四个浮子,壳体614内径为70毫米,长度202毫米,外径76毫米。其内部导杆605上端连接3个,壳体外导杆下端连接1个。导杆605由四段不同直径实心杆构成,总长363毫米,从上往下,第一段直径5毫米,长75毫米;第二段直径12毫米,长122毫米;第三段直径18毫米;第四段直径12毫米长151毫米,第四段下端有一挡圈槽。底座606与导杆四段上端连接,其外径46.5毫米,长48毫米,中间有一直径12毫米孔,其四周有四个宽12毫米通槽,为防止底座下落其孔与导杆之间为紧配合或用轴用挡圈将其定位。第一垫片604材料外径25毫米,内径6毫米,长5毫米。第二垫片612外径25毫米,内径13毫米,长5毫米。阀芯603总长80毫米,底端有一深盲孔内径7,深75,外径粗细不等,粗端为45度锥面,锥面上有密封圈槽,与第一密封圈613连接。将一浮子608与阀芯连接在一起。导杆605上端依次连接第二垫片612、浮子608、第二垫片612、浮子608、第一垫片604及带有阀芯的浮子,保证三个浮子能上下活动灵活自如。壳体614上端为M72X1.5的内螺纹,往下有一段止口,下端外面为NPT2外螺纹,内径上有挡圈槽,将与导杆上连接的一组零件一并从壳体614底部放入壳体内部,三个浮球在壳体内部,用第二挡圈611与底座606连接。挡座607中间有一12毫米通孔,周边有六个8毫米通孔,下端为锥面,上端有一直径46.5毫米,长7毫米的止口,将止口端通过导杆605下端与壳体连接,外径为15毫米、内径12毫米、长74.5毫米的导管610、浮子608、第二垫片612、第一挡圈609,依次与挡座连接, 保证浮子在导管上上下活动灵活自如。阀座602内径不同,下端直径大,上端直径小且为45度锥孔,70毫米的外径上有一密封圈槽,将第二密封圈615与阀座外径密封槽连接,将其一并与壳体614上端的止口处连接。顶盖601内径55毫米、外径80毫米,下端为M72X1.5外螺纹,上端有四个M5螺纹孔,将顶盖601与壳体上端用螺纹连接,然后将空气滤清器616用螺钉618、弹垫617与顶盖601连接在一起。壳体614下端与需加油的油箱用螺纹连接。 
其中垫片、挡座、阀芯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与阀芯啮合的阀座也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导杆、壳体、顶盖、底座为防腐不锈钢材料。 

Claims (3)

1.一种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油罐(1)、溢流安全阀(2)、油泵(3)、油枪(4)、快速接头(5)、液位控制器(6)和油箱(7);油泵(3)的进油管在油罐(1)内,油泵(3)通过油管连接溢流安全阀(2)的进口,溢流安全阀(2)的出口管线在油罐(1)内;其特征在于:油泵(3)的排油管连接油枪(4)的进口,油枪(4)的出口直接连接快速接头(5),快速接头(5)的另一端通过管线与油箱(7)顶部进油口连接,液位控制器(6)固定在油箱(7)的顶部,液位控制器(6)下端的浮子(608)在油箱(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液位控制器(6)由顶盖(601)、阀座(602)、阀芯(603)、第一垫片(604)、导杆(605)、底座(606)、挡座(607)、浮子(608)、第一挡圈(609)、导管(610)、第二挡圈(611)、第二垫片(612)、第一密封圈(613)、壳体(614)、第二密封圈(615)、空气滤清器(616)、弹垫(617)和螺钉(618)组成;
导杆(605)由四段不同直径实心杆构成,从上往下,第一段直径最细,第二段和第四段次之,第三段最粗,第四段下端有一挡圈槽;底座(606)与导杆四段上端连接,其中间有一孔,四周有四个通槽,为防止底座下落其孔与导杆之间为紧配合或用轴用挡圈将其定位;第一垫片(604)、第二垫片(612)中间孔直径不同,浮子(608)为不锈钢通孔浮球,浮子的数量为四个;阀芯(603)底端有一深盲孔,外径粗细不等,粗端为锥面,锥面上有密封圈槽,第一密封圈(613)在密封槽内;将阀芯(603)与一浮子(608)连接;导杆(605)上端依次连接第二垫片(612)、浮子(608)、第二垫片(612)、浮子(608)、第一垫片(604)、带有阀芯的浮子,保证三个浮子能上下活动灵活自如;壳体(614)上端为内螺纹,往下有一段止口,下端外面为外螺纹,内径上有挡圈槽,将与导杆上连接的一组零件一并从壳体(614)底部放入壳体内部,三个浮球在壳体内部,用第二挡圈(611) 与底座(606)连接;挡座(607)中间有一通孔,周边有六个通孔,下端为锥面,上端有一止口,将止口端通过导杆(605)下端与壳体连接;导管(610)、浮子(608)、第二垫片(612)、第一挡圈(609)依次与导杆(605)下端连接,保证浮球在导管上上下活动灵活自如;阀座(602)内径不同,下端直径大,上端直径小且为锥孔,外径上有一密封圈槽,将第二密封圈(615)与阀座外径密封槽连接,将其一并与壳体(614)上端的止口处连接;顶盖(601)下端为外螺纹,上端有四个螺纹孔,将顶盖(601)与壳体上端用螺纹连接,然后将空气滤清器(616)用螺钉(618)、弹垫(617)与顶盖(601)连接在一起;壳体(614)下端与需加油的油箱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垫片、挡座、阀芯采用的是非金属材料,与阀芯啮合的阀座采用的是非金属材料。 
CN 201220565526 2012-10-30 2012-10-30 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53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65526 CN202953811U (zh) 2012-10-30 2012-10-30 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65526 CN202953811U (zh) 2012-10-30 2012-10-30 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53811U true CN202953811U (zh) 2013-05-29

Family

ID=48459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6552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53811U (zh) 2012-10-30 2012-10-30 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538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840A (zh) * 2018-06-22 2018-10-09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龙门吊地面加柴油装置
CN112963387A (zh) * 2021-03-23 2021-06-15 上海菲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漏智能真空排放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840A (zh) * 2018-06-22 2018-10-09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龙门吊地面加柴油装置
CN112963387A (zh) * 2021-03-23 2021-06-15 上海菲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漏智能真空排放系统
CN112963387B (zh) * 2021-03-23 2022-08-19 上海菲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漏智能真空排放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53811U (zh) 自行消除压力液位控制装置
CN104445038A (zh) 埋地式小型油库
CN205801434U (zh) 一种lng‑燃油合建加注趸船
CN109734037A (zh) 一种柴油机试验台燃油供给系统
CN203683073U (zh) 集装箱化的加油站
CN110901872A (zh) 甲醇燃料双壁管惰化系统
CN203078392U (zh) 多功能油料作业车
CN207209948U (zh) 一种断路器液压弹簧操动机构真空注油装置
CN214699313U (zh) 一种新型焦炉地下室旋塞阀智能集成润滑
CN216349498U (zh) 一种对组装后的油气润滑点进行检测的装置
CN202339245U (zh) 多功能压力表接头
CN201954259U (zh) 水封排水密封罐装置
CN209130369U (zh) 一种输油管道收发球筒自动排气装置
CN209875924U (zh) 排液自动关闭补偿结构
CN109000861B (zh) 一种船舶艉密封压油试验方法
CN112879545A (zh) 一种变速箱油加注器
CN205895468U (zh) 一种共轨船用高压油管
CN205895469U (zh) 一种船用高压油管
CN106080979A (zh) 一种lng‑燃油合建加注趸船
CN212200660U (zh) 一种泵站污水自动回收装置
CN205101304U (zh) 油田防爆回油装置
CN212893898U (zh) 加油管线
RU74206U1 (ru) Резервуар для приема, хранения и выдачи сырой нефти, содержащей растворенный газ
CN218717347U (zh) 一种压缩机快速加油装置
CN214456816U (zh) 一种气液联动阀储油罐油位平衡及加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