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37473U - 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机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37473U CN202937473U CN 201220541793 CN201220541793U CN202937473U CN 202937473 U CN202937473 U CN 202937473U CN 201220541793 CN201220541793 CN 201220541793 CN 201220541793 U CN201220541793 U CN 201220541793U CN 202937473 U CN202937473 U CN 2029374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on
- fan
- supply path
- ion gen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机,所述送风装置安装有西洛克风扇,能抑制气流的偏向并使气流在送风路径内均匀流通,所述离子产生机包括所述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装置,离子产生机的送风结构能从吹出口送出均匀包含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的气流并使其高效扩散。送风装置(V1A、V1B)包括西洛克风扇、外壳以及与外壳的出口连接的送风路径,直线部(10d、11d)从包围西洛克风扇的外壳漩涡部的外周部沿切线方向延伸设置并直至风扇吹出口,并且相对于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的中心线倾斜规定角度。离子产生机(M1)使用所述送风装置,并在第二送风路径(7b)中设置离子产生装置(5),该第二送风路径(7b)与西洛克风扇(6)的风扇吹出口连接、且送风路径被扩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有西洛克风扇的送风装置,以及具备该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机,尤其涉及能使离子产生装置生成的离子高效扩散的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现了可以利用空气中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杀灭浮游在空气中的细菌并使病毒失去活性,以净化空气,从而应用该技术的空气净化机等产品受到关注。
例如,研究并开发了利用大气中的电晕放电,在空气中产生并释放等量的作为正离子的H+(H2O)m(m为任意的自然数)和作为负离子的O2 -(H2O)n(n为任意的自然数),使两种离子包围并附着在空气中的浮游霉菌和病毒的周围,利用此时反应生成的作为活性基的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能够使所述浮游霉菌等失去活性。
例如,本申请人已提出了能使正离子和负离子稳定产生的离子产生元件和离子产生装置等(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
在这种离子产生装置中,要求向室内均衡地送出正负离子。因此,必须使气流均衡地吹拂送风路径内设置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部,但是由于设备的设计原因和尺寸方面的限制,有时不能实现理想的配置。此时,通常在送风机下游的送风路径内设置气流导向件以引导气流。
例如有下述专利申请:在多个方向上设有吹出口的空气调节机中,对角设置两个气流导件件,以得到需要的风速和风量(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47651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319472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55960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208366号
但是已知的是,为了得到杀灭空气中浮游的细菌并使病毒失去活性的规定的除菌效果,以及净化空气的规定效果,需要规定的离子浓度。因此,如果仅仅在送风通路内安装离子产生装置,以及仅仅使送风路径内的气流稳定,则难以向流经送风路径内的气流整体均匀稳定地供给规定浓度的离子,不能得到充分的除菌效果和空气净化效果。
此外,在使用正离子和负离子两种离子时,关键是同时以规定浓度供给各种离子,优选将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面上产生的离子快速供给至大量的空气流,并且稳定输送,以使供给的两种离子相互不会因碰撞及中和等而导致离子浓度降低。
例如,在安装西洛克风扇作为送风风扇的送风装置中,由于西洛克风扇的性质是向风扇的圆周的切线方向送风,根据外壳出口上连接的送风路径的形状,气流有时会偏向流通。特别是在安装有离子产生装置的送风装置中,利用西洛克风扇将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正负离子从吹出口送出时,由于从西洛克风扇吹出口送出的风偏向风扇吹出口的一方,所以从送风装置的吹出口送出的风不能均匀扩散。因此,释放的离子也会产生偏向,从而不能使离子在空间中高效扩散。
因此,使用西洛克风扇将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正负离子送出的带离子产生功能的送风装置(离子产生机)的情况下,优选在抑制气流偏向的状态下使气流在送风路径内流通,从而从吹出口送出充分且均匀包含离子产生部分产生的正负两种离子的气流,并且优选离子产生机的送风结构能够使生成的离子高效扩散。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机,所述送风装置安装有西洛克风扇,能抑制气流的偏向并使气流在送风路径内均匀流通,所述离子产生机包括所述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装置,离子产生机的送风结构能从吹出口送出均匀包含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的气流并使其高效扩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包括:西洛克风扇;外壳,包围所述西洛克风扇;以及送风路径,与所述外壳的出口连接,并将所述西洛克风扇的风扇吹出口在与所述西洛克风扇的转动轴垂直的面内扩大,所述送风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漩涡部,包围所述西洛克风扇;直线部,从所述漩涡部的外周部沿切线方向延伸设置并到达所述风扇吹出口;以及喉部,形成在所述漩涡部的内周部并到达所述风扇吹出口,并且,所述直线部相对于所述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的中心线以规定角度倾斜设置。
根据所述结构,直线部倾斜适当的角度,使西洛克风扇送出的风在风扇吹出口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以大致均匀的扩展角度扩散,由此,可以使西洛克风扇送出的风在送风路径内不发生偏向而是均匀流通。即,在安装有西洛克风扇的送风装置中,能够抑制气流的偏向并使气流在送风路径内均匀流通。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送风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规定角度相当于以下角度的平均值,即,从接近所述喉部的所述风扇吹出口部分送出的气流以及从接近所述直线部的所述风扇吹出口部分送出的气流,分别相对于所述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的中心线所呈的角度,所述西洛克风扇朝向与风扇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相当于所述平均值的角度。根据所述结构,可以使西洛克风扇送出的风在风扇吹出口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以大致均匀的扩展角度扩散。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离子产生机包括上述结构的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至所述风扇吹出口的送风路径包括:在与所述西洛克风扇的转动轴垂直的面内逐渐扩宽的第一送风路径、以及扩宽后的宽幅的第二送风路径,所述离子产生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二送风路径中。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在成为宽幅扩展且气流稳定的区域的第二送风路径中,设置离子产生装置,所以离子产生机的送风结构从主体吹出口送出均匀包含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的气流,并使气流高效扩散。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离子产生机的基础上,所述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离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离子产生部,且多个所述离子产生部的排列方向与所述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交叉。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在扩宽的送风路径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离子产生部,能够在宽度方向上送出均匀包含离子的气流。即,可以使气流在送风路径的宽度方向上大致均匀地包含多个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并使该气流流通。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离子产生机的基础上,所述离子产生部包括产生正离子的正离子产生部和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产生部,所述离子产生装置同时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将多个离子产生部产生的正负两种离子在送风路径的宽度方向上大体均匀混入后送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的离子产生机的基础上,所述正离子为H+(H2O)m,所述负离子为O2 -(H2O)n,其中,m、n为任意的自然数。根据所述结构,能够使规定的正负两种离子均匀扩散并送出,从而发挥杀灭细菌并使病毒失去活性的规定的除菌效果,以及净化空气的规定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有西洛克风扇的送风装置中,能够抑制气流的偏向并使气流在送风路径内均匀流通。因此,包括所述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机的送风结构可以从吹出口送出均匀包含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的气流并使其高效扩散。所以,在使用西洛克风扇的离子产生机中,能使气流遍布送风路径内,可以使正负离子比以往更高效地在空间中扩散。其结果,得到良好的杀灭浮游霉菌和细菌、使病毒和变态反应原失去活性的效果,以及对空间和物品的除电效果。此外,由于不会像气流导向件和阀门那样伴随压力损失,所以不会浪费能量且能够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子产生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离子产生机所具有的离子产生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离子产生机的内部结构的简要说明图。
图4是图3的A-A断面图。
图5是表示离子产生机的西洛克风扇的设置状态的简要说明图。
图6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气流吹出状态的简要说明图。
图6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调整后的气流吹出状态的简要说明图。
图7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气流吹出状态的简要说明图。
图7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调整后的气流吹出状态的
简要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吸入口
2 吹出口
4 壳体
5 离子产生装置
51a、52a 正离子产生部
51b、52b 负离子产生部
6 西洛克风扇
10 西洛克风扇(第一实施方式)
11 西洛克风扇(第二实施方式)
7 送风路径
7a 第一送风路径
7b 第二送风路径
V1 送风装置
V1A 送风装置(第一实施方式)
V1B 送风装置(第二实施方式)
M1 离子产生机
FL1、FL2 空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此外,对于相同结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具体说明。首先利用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机的一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子产生机M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离子产生机M1所具有的离子产生装置5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机M1包括:壳体4,覆盖内置有送风装置V1和离子产生装置5的装置整体;以及吸入口1和吹出口2。此外,侧面部设有操作部3,并具有运转开关等开关和显示运转状态的显示部。
离子产生装置5相对于离子产生机主体拆装自如,并且离子产生装置5的一部分表面从壳体4的切口部露出。此外,如后所述,在主体的背面侧具有背面罩8(参照图4),背面罩8上形成有送风装置V1所具有的送风风扇和控制装置等的安装部,以及用于拆装离子产生装置5的导向件等。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5包括多个离子产生部,即正离子产生部51a、52a和负离子产生部51b、52b,使产生的离子包含在从吸入口1吸入的空气中,并从吹出口2将包含正负离子的空气向空间放出。
离子产生装置5例如为生成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分别具有成为正离子产生部和负离子产生部的电极。所述电极上施加交流波形或脉冲波形的电压。当电极的施加电压为正电压时,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后主要产生H+(H2O)m组成的正离子。当电极的施加电压为负电压时,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后主要产生O2 -(H2O)n组成的负离子。这里,m、n为任意的自然数。H+(H2O)m和O2 -(H2O)n凝聚在空气中的浮游菌和异味成分的表面并将其包围。
并且如公式(1)~(3)所示,因碰撞使作为活性基的[·OH](羟基自由基)和H2O2(过氧化氢)凝聚生成在微生物等的表面上,从而将浮游菌和异味成分破坏。这里,m'、n'为任意的自然数。所以,通过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并从喷出口喷出,能够对空间进行杀菌和除去异味。
H+(H2O)m+O2 -(H2O)n→·OH+1/2O2+(m+n)H2O ···(1)
H+(H2O)m+H+(H2O)m′+O2-(H2O)n+O2-(H2O)n′
→2·OH+O2+(m+m'+n+n')H2O ···(2)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H2O2+O2+(m+m'+n+n')H2O ···(3)
本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5包括:主体部50a,收容高压产生电路等的控制部;离子产生部51a、51b、52a、52b,从控制电路施加高压电以产生正、负离子;保护件50b,保护这些离子产生部51a、51b、52a、52b不受损伤,并防止用户等的手指受伤;以及端子部50c,向离子产生装置5供给电力,并与装置主体的控制装置交换动作信息和ID等信息数据。
离子产生部设置两处正离子产生部51a、52a,以及两处负离子产生部51b、52b,并分别同时产生大致等量的正离子或负离子。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利用流经所述离子产生部的气流送向机身外。所以,为了等量送出正负离子,要求流经各离子产生部的气流均等。
下面利用图3、图4说明装置主体内部的气流状态。图3是表示离子产生机M1的内部结构的简要说明图,图4是图3的A-A断面图。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西洛克风扇6作为送风风扇。西洛克风扇6具有风扇6b和在风扇6b外侧引导气流的外壳6a。外壳6a设置有漩涡部60a、喉部60b、风扇吹出口60的一个端部60c、直线部60d以及风扇吹出口60的另一个端部60e。即,直线部60d是指从漩涡部60a的外周部朝向切线方向延伸设置、并到达风扇吹出口60的直线部分。
如图3所示,从西洛克风扇6送出的风借助送风路径7(第一送风路径7a、第二送风路径7b)向离子产生装置5的离子产生部供给,并从吹出口2吹出,该送风路径7比连接风扇6b的外周和另一个端部60e的切线61a与连接风扇6b的外周和一个端部60c的切线61b所呈角度进一步扩宽。即,送风路径7包括:第一送风路径7a,在与西洛克风扇6的风扇6b的转动轴垂直的面内扩宽;以及第二送风路径7b,与所述第一送风路径7a连接并以与该连接部分相同的断面形状延长。离子产生装置5在所述扩宽后的第二送风路径7b中设置为:在垂直于气流流通方向的方向上离开规定间隔设置多个离子产生部。
如图4所示,离子产生装置5的保护件50b设置在背面罩8一侧(将图2所示离子产生装置5上下反转的状态),从离子产生机M1正面侧配置的吸入口1吸入的气流作为空气流FL1,并且该气流经过离子产生装置5的主体部50a的面与背面罩8之间形成的送风路径(第一送风路径7a、第二送风路径7b)并通过离子产生部后,以包含正负离子的状态从正面侧设置的吹出口2作为空气流FL2送出。
离子产生装置5产生的离子由正离子H+(H2O)m(m为任意的自然数)、负离子O2-(H2O)n(n为任意的自然数)组成,通过向空气中送出两种离子,使其附着在空气中的浮游细菌和病毒上,利用此时发生的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并利用其活性杀菌或使它们失去活性。
如图3所示,离子产生装置5具有离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离子产生部51a、51b、52a、52b,所述多个离子产生部的排列方向为送风路径7扩宽的宽度方向,即与送风路径7的流通方向交叉的方向。此外,与离子产生装置5的离子产生部的排列方向的尺寸相比,西洛克风扇6的风扇吹出口尺寸小,需要将西洛克风扇6吹出的气流扩展到包括离子产生部51a、51b、52a、52b的宽度。
此时,通过在送风路径的宽度方向使气流不发生偏向地均匀流通,能够在扩宽的送风路径(第二送风路径7b)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多个离子产生部,并在宽度方向上送出均匀包含离子的气流。即,可以使流通的气流在送风路径的宽度方向上大致均匀地包含多个离子产生部产生的离子。
因此,图3的实施例中,西洛克风扇6的气流吹出方向相对于送风路径7的气流流通方向的中心线倾斜角度σ(参照图5)。即,本实施方式的外壳6a包括:包围西洛克风扇6的漩涡部60a;直线部60d,从所述漩涡部60a的外周部朝向切线方向延伸设置、并到达风扇吹出口;以及喉部60b,形成在所述漩涡部60a的内周部并到达风扇吹出口,并且将所述直线部60d的朝向相对于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的中心线倾斜规定角度设置。此处,利用图6A、图6B说明作为本实用新型基础的、使用西洛克风扇的送风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中,西洛克风扇的气流吹出方向以外壳上连接的送风路径的气流流通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
(第一实施方式)
图6A表示送风装置V1Aa的气流吹出状态的简要说明图,图6B表示调整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A的气流吹出状态。即,在图6A中,直线部10d与送风路径的中心线平行设置。西洛克风扇10具有向风扇10a的圆周切线方向送风的特性。另一方面,西洛克风扇10的外侧设有引导气流的外壳,外壳上设有风扇吹出口10b、漩涡部10c、直线部10d、喉部10e。
喉部10e为漩涡部10c的起始部分,喉部10e与风扇10a的间隔最窄,挡住沿风扇10a的圆周方向移动的气流,使气流转向风扇吹出口10b。漩涡部10c收集风扇10a送来的空气,并将其导向风扇吹出口10b,漩涡部10c的半径逐渐扩大至与直线部10d相连。直线部10d将气流整流后吹出。
由于西洛克风扇10的特性是向风扇10a的切线方向送出气流,所以在风扇吹出口10b的一端接近喉部10e的端部10f附近,在连接风扇10a和端部10f的切线方向上送出气流。在风扇吹出口10b的另一端接近直线部10d的端部上,送出与直线部10d大体平行的气流。
由于被漩涡部10c收集的气流因离心力大多处于外侧,所以被风扇10a吸入的空气大多沿漩涡部10c的内壁移动并被引导至直线部10d,并从风扇吹出口10b向前方送出。由此可知,直线部10d越长,从风扇吹出口10b送出的气流越能成为平行而带有方向性的气流。
以上说明的西洛克风扇的特性,在西洛克风扇10的风扇吹出口10b上连接的送风路径的宽度与风扇吹出口10b的宽度大体相同时,以及所述送风路径在所述宽度方向仅略微扩展的情况下,由于从风扇吹出口10b送出的气流扩展至整个送风路径的宽度而行进,所以没有特别的问题,而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当送风路径的宽度相对于西洛克风扇的风扇吹出口10b的宽度大幅扩展时,气流难以在送风路径内良好扩展而行进,会产生气流的偏向。
特别是,由于在接近直线部10d的风扇吹出口10b的部分上气流直线前进,所以会产生气流不能遍布到向纸面下方扩展的送风路径部分的问题。所述状态下,在送风路径中设置离子产生装置5时,由于通过离子产生部的气流存在偏向,所以不能高效输送离子。特别是在同时产生极性不同的离子时,成为两种极性的离子失去平衡的原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应对,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西洛克风扇的安装方法。
在图6A中,将从西洛克风扇10送出的风与送风路径的中心线即直线部10d所呈角度的最大角度设为θ。具有所述角度θ的气流相当于从接近喉部10e的吹出口端部10f送出的气流A2a。
图6B表示了将图6A说明的西洛克风扇10以风扇10a的转动轴为中心、向与风扇10a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θ/2后的状态。即,图6B表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A,该送风装置V1A的西洛克风扇10设置成直线部10d朝向图中的下方调整了角度θ/2。
如上所述,西洛克风扇10的吹出气流在风扇吹出口10b的全长上并不是均等的,而是在每部分上吹出方向都不相同,且在一个端部10f上以最大的倾斜角度吹出。所以,本实施方式中将西洛克风扇10转动相当于最大吹出角度θ的1/2的角度而设置。
这样,从风扇吹出口的一个端部10f附近送出的带有最大倾斜角度的气流A2,相对于原吹出方向朝向上方倾斜θ/2,而接近直线部10d的倾斜最小的吹出气流A1向下方倾斜θ/2送出。即,在西洛克风扇10的下游侧,可以将气流扩展正θ/2和负θ/2后送出。即,送出的气流相对于原来的送风路径的中心线在其上下大致均等扩展。
如上所述,通过将直线部10d倾斜适当的角度,使从西洛克风扇10送出的风在风扇吹出口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以大致均匀的扩展角度扩散,可以使西洛克风扇10送出的风在送风路径内无偏向地均匀流通。即,在安装有西洛克风扇10的送风装置V1A中,可以抑制气流的偏向从而使气流在送风路径内均匀流通。
如果图3所示的离子产生机M1具备采用上述结构的西洛克风扇10的送风装置V1A,则通过借助第一送风路径7a和第二送风路径7b向离子产生部送出气流,由于气流均匀流过离子产生部51a、51b和52a、52b,所以能从主体的吹出口2均匀送出离子。
所述结构能通过将图5所示的设置倾斜角度σ设为前述的θ/2来实现。此外,更优选将第一送风路径7a的扩展角度设为±θ/2。气流的扩展角度小于送风路径的扩展角度时,由于气流将在气流与送风路径之间的空间内扩展,所以容易产生气流的扩展损失,从而容易成为能量损失和噪音产生的原因。
此外,为了有助于气流扩展,本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机M1设置有气流扩展装置7c。气流扩展装置7c例如为三棱柱形状,底面部分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扩宽的第一送风路径7a与扩宽到一定宽度的第二送风路径7b的连接部分,其他两顶点位于气流流通方向的下游侧。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送风路径7a与第二送风路径7b的连接部分上设置最上风侧的顶点,但最上风侧的顶点也可以位于第一送风路径7a中。这样,将气流中央部的流动强制性扩展,也可以对应送风路径的扩展角度大于±θ/2的情况。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7A、图7B说明其他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图7A表示送风装置V1Ba的气流吹出状态的简要说明图,图7B表示调整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B的气流吹出状态。
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A中,风扇吹出口10b相对于直线部10d大体呈直角,直线部10d形成为长于风扇10a的半径与从喉部10e至风扇吹出口10b的一个端部10f的距离之和。因此,沿直线部10d的气流A1的吹出方向与直线部10d的延长方向相同。对此,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B中,直线部11d的长度小于等于风扇11a的半径。当安装西洛克风扇11的箱体或设置空间窄小时,以控制西洛克风扇11全长为目的使用上述的外壳。
图7A所示西洛克风扇11具备在风扇11a的周围引导气流的外壳,外壳设有风扇吹出口11b、漩涡部11c、直线部11d、喉部11e。
喉部11e是漩涡部11c的起始部分,与风扇11a的间隔最小,以挡住沿风扇11a的圆周方向移动的气流,并使其朝向风扇吹出口11b。漩涡部11c收集风扇11a送来的空气并将其导向风扇吹出口11b,漩涡部11c的半径逐渐扩展直至与直线部11d连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A不同,直线部11d只具有与风扇11a的半径相同程度的长度,而端部11g成为其终端。所以,风扇吹出口11b如图所示相对于直线部11d倾斜交叉。
如上所述,由于西洛克风扇11的特性是向风扇11a的切线方向送出气流,所以在风扇吹出口11b的一端接近喉部11e的端部11f附近,在连接风扇11a和端部11f的切线方向上送出气流A2。这种情况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A相同。但是,在风扇吹出口11b的另一端接近直线部11d的端部11g,送出与直线部11d大体平行的气流,以及在连接风扇11a和端部11g的切线方向上吹出的气流A11。
漩涡部11c收集的气流被引导到直线部11d,但由于直线部分短而残留有离心力,进一步沿从风扇11a向端部11g的切线方向直接吹出气流A11,其结果,气流从风扇吹出口11b向倾斜方向送出。
在所述状态下,将接近喉部11e的端部11f附近的气流方向与连接的送风路径的气流流通方向的中心线所呈角度设为θ1,并将接近直线部11d的端部11g附近的气流方向与气流流通方向的中心线所呈角度设为θ2,为了使双方的气流的倾斜角度大体同等,可以求出各气流的吹出角度θ1和θ2的平均值,并将西洛克风扇11以风扇11a的转动轴为中心、朝向与风扇11a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相当于所述平均值的角度。
由于倾斜角度θ1与θ2的转动方向不同,求取它们的平均值等同于先求出θ1和θ2的差再求出该差值的1/2。由此,流经吹出11b的一个端部11f的倾斜最大的吹出气流A2,相对于原吹出方向朝向图中的上方倾斜(θ1-θ2)/2,接近直线部11d的吹出气流朝向图中的下方倾斜(θ1-θ2)/2送出。
图7B表示了将图7A说明的西洛克风扇11以风扇11a的转动轴为中心、向与风扇11a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θ1-θ2)/2后的状态。即,图7B表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B,该送风装置V1B的西洛克风扇11设置成直线部11d朝向图中的下方调整角度(θ1-θ2)/2。
由此,送出的气流能够相对于原来的送风路径的中心线在上下(送风路径的宽度方向)大体均等扩展。如果图3所示的离子产生机M1具备采用上述结构的西洛克风扇11的送风装置V1B,则由于借助第一送风路径7a和第二送风路径7b向离子产生部送出气流,从而气流均匀流过离子产生部51a、51b和52a、52b,所以能够从主体的吹出口2均匀地送出离子。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A中,通过将西洛克风扇的吹出角度调整角度θ/2,从西洛克风扇送出的风不会在送风路径内偏向而是能够均匀流通,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B中,通过将西洛克风扇的吹出角度调整角度(θ1-θ2)/2,从西洛克风扇送出的风不会在送风路径内偏向而是能够均匀流通。
即,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B中的角度θ2为0时,则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V1A,此时两者相同。
换言之,倾斜的直线部的规定角度相当于以下角度的平均值,即,从接近喉部的风扇吹出口部分送出的气流以及从接近直线部的风扇吹出口部分送出的气流,分别相对于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的中心线所呈角度。优选将西洛克风扇朝向与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相当于该平均值的角度。根据所述结构,可以使从西洛克风扇送出的风在风扇吹出口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以大致均匀的扩展角度扩散。
如上所述,通过将外壳的直线部的朝向相对于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的中心线倾斜规定角度σ(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为角度θ/2,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为角度(θ1-θ2)/2),可以使从西洛克风扇送出的风在送风路径内无偏向地均匀流通。
即,通过将西洛克风扇朝向与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相当于以下角度平均值的角度,即从西洛克风扇送出的气流中、相对于送风路径倾斜角度最大的气流以及最小的气流分别所呈的角度,由此,在安装西洛克风扇的送风装置中,能够抑制气流的偏向,使气流在送风路径内均匀流通。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由于灵活利用从西洛克风扇送出的风的偏向,使气流在送风路径内均匀扩散,所以在安装有西洛克风扇的空气调节机和其他的电气设备中,不必增加新的结构,就能够将气流均匀地从吹出口送出。
因此,按照具备所述送风装置、产生正负两种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的本实用新型的离子产生机,能够使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离子向空间中平衡送出并高效扩散。
所以,在使用西洛克风扇的离子产生机中,由于能使气流遍布送风路径内,所以能够使正负离子比以往更高效地在空间中扩散。特别是,在重视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平衡的情况下送出正负离子时,成为能简单实施的方法。此外,由于不使用气流导向件和阀门等伴随压力损失的结构体,所以不会浪费能量,并能降低噪音。
(工业实用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能良好应用于需要均匀送出正负离子的离子产生机,所述正负离子用于实现杀灭细菌等、使病毒和变态反应原等失去活性,以及实现对空间和物品的除电效果。
Claims (5)
1.一种送风装置,包括:西洛克风扇;外壳,包围所述西洛克风扇;以及送风路径,与所述外壳的出口连接,并将所述西洛克风扇的风扇吹出口在与所述西洛克风扇的转动轴垂直的面内扩大,所述送风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漩涡部,包围所述西洛克风扇;直线部,从所述漩涡部的外周部沿切线方向延伸设置并到达所述风扇吹出口;以及喉部,形成在所述漩涡部的内周部并到达所述风扇吹出口,并且,
所述直线部相对于所述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的中心线以规定角度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角度相当于以下角度的平均值,即,从接近所述喉部的所述风扇吹出口部分送出的气流以及从接近所述直线部的所述风扇吹出口部分送出的气流,分别相对于所述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的中心线所呈的角度,
所述西洛克风扇朝向与风扇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相当于所述平均值的角度。
3.一种离子产生机,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风装置以及离子产生装置,所述离子产生机的特征在于,
连接至所述风扇吹出口的送风路径包括:在与所述西洛克风扇的转动轴垂直的面内逐渐扩宽的第一送风路径、以及扩宽后的宽幅的第二送风路径,
所述离子产生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二送风路径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产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离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离子产生部,且多个所述离子产生部的排列方向与所述送风路径的流通方向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产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产生部包括产生正离子的正离子产生部和产生负离子的负离子产生部,所述离子产生装置同时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33906 | 2011-10-25 | ||
JP2011233906A JP5809021B2 (ja) | 2011-10-25 | 2011-10-25 | 送風装置およびイオン発生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37473U true CN202937473U (zh) | 2013-05-15 |
Family
ID=48321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5417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37473U (zh) | 2011-10-25 | 2012-10-22 | 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09021B2 (zh) |
CN (1) | CN20293747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8183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离子除菌装置及冰箱 |
CN114110744A (zh) * | 2020-08-27 | 2022-03-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16687A (en) * | 2013-07-30 | 2015-02-04 | Polypipe Ltd | Ventilation Uni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97995B2 (ja) * | 2003-09-08 | 2006-07-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殺菌作用を呈する微小粒子を庫外に放出する冷蔵庫 |
JP5191815B2 (ja) * | 2008-06-16 | 2013-05-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車載用イオン発生装置 |
JP4503085B2 (ja) * | 2008-07-07 | 2010-07-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
JP4406673B1 (ja) * | 2008-08-28 | 2010-02-0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空気清浄装置 |
JP4728415B2 (ja) * | 2009-06-09 | 2011-07-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イオン発生装置 |
JP5273733B2 (ja) * | 2009-09-14 | 2013-08-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
-
2011
- 2011-10-25 JP JP2011233906A patent/JP5809021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0-22 CN CN 201220541793 patent/CN2029374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8183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离子除菌装置及冰箱 |
CN114110744A (zh) * | 2020-08-27 | 2022-03-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093173A (ja) | 2013-05-16 |
JP5809021B2 (ja) | 2015-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276516B1 (ko) | 휴대용 송풍기 시스템 | |
KR101816568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JP5484612B2 (ja) | 送風機 | |
CN110916325B (zh) | 干燥器 | |
TWM455773U (zh) | 風扇總成 | |
CN104220760B (zh) | 送风装置、离子送出装置、电气设备以及遥控器保持结构 | |
CN202937473U (zh) | 送风装置和离子产生机 | |
JP3936181B2 (ja) | エミッタ・アセンブリおよび該エミッタ・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たイオン送風機 | |
JP4920776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13167249A (ja) | 送風機 | |
JP2013213454A (ja) | 送風装置 | |
CN101658688B (zh) | 微粒扩散装置 | |
CN202811430U (zh) | 带离子产生功能的送风装置 | |
JP6619181B2 (ja) | 除電装置 | |
CN202977975U (zh) | 离子产生机 | |
CN114829781A (zh) | 碎屑鼓风机 | |
US6757150B2 (en) | Method and air baffle for improving air flow over ionizing pins | |
KR101836185B1 (ko) | 배터리 냉각장치 | |
JP2012243419A (ja) | イオン発生ユニット及びイオン送風装置 | |
US20220313863A1 (en) |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concentrated biogenic ionization | |
CN220366509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 |
CN220379909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 |
CN217131503U (zh) | 空气净化设备及其导风装置 | |
JP2003120972A (ja) | 空気清浄機または空気調和機 | |
JP2008029813A (ja) | 加熱送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