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24476U - 筒管更换装置以及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筒管更换装置以及卷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24476U CN202924476U CN 201220309577 CN201220309577U CN202924476U CN 202924476 U CN202924476 U CN 202924476U CN 201220309577 CN201220309577 CN 201220309577 CN 201220309577 U CN201220309577 U CN 201220309577U CN 202924476 U CN202924476 U CN 2029244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bbin
- magazine
- yarn
- ratchet
- chang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卷取装置。卷取装置具备:保持供纱线(2)退绕的筒管(1)的喂纱部(11);将从由喂纱部(11)保持的筒管(1)退绕的纱线(2)卷绕于卷取管(3)的卷取部(12);以及向喂纱部(11)供给筒管(1)的筒管供给部(13)。筒管供给部(13)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1)的纡库(33);将筒管(1)从纡库(33)向喂纱部(11)引导的引导滑槽(34);以及使纡库(33)旋转的驱动机构(46)。将驱动机构(46)配置于支承纡库(33)的基座(41)的下面侧,并由安装于基座(41)的罩(81)覆盖而成为封闭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络纱机等卷取装置,该自动络纱机具备保持供纱线退绕的筒管的喂纱部、以及向喂纱部供给筒管的筒管供给部,筒管供给部构成为包括收纳多个筒管并对多个筒管进行旋转驱动的纡库。
背景技术
在例如专利第4492650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卷取装置。此处的筒管供给部构成为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的纡库;将收纳于纡库的多个筒管中的一个向喂纱部引导的引导滑槽;以及使纡库旋转的驱动机构;等等。收纳于纡库的各个筒管被筒管托板支承,在筒管托板的一处位置形成有面朝引导滑槽的切口部。当利用驱动机构使纡库相对于筒管托板旋转时,到达切口部的上方的筒管向引导滑槽落下,顺着引导滑槽滑落而向喂纱部供给。驱动机构构成为包括:固定于纡库的旋转轴的下端的棘轮;与棘轮卡合而限制该棘轮旋转的止动闩(stop latch);利用旋转动作来解除基于止动闩的旋转限制的旋转板;以及与旋转板的旋转动作连动而使棘轮旋转的进给棘爪;等等。构成驱动机构的这些棘轮、止动闩、旋转板、以及进给棘爪等被配置成从表面露出的状态。
然而,如专利文献1的卷取装置那样,当构成纡库的驱动机构的棘轮、止动闩、旋转板、进给棘爪等露出时,产生飞花易于附着于这些部件的问题。当飞花大量地堆积于驱动机构时,担心驱动机构不能正确地动作,也不能使纡库旋转而供给筒管。另外,当驱动机构进行动作时所堆积的飞花成为阻力,担心驱动机构发生故障。为了防止这些不良状况,以往利用鼓风机向驱动机构吹风,从而来抑制飞花的附着。然而,仅利用鼓风机并不能完全地防止飞花的堆积,还需要利用手动作业来除去飞花的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取装置,该卷取装置能够防止飞 花附着于筒管供给部的纡库的驱动机构,而省去利用手动作业来除去飞花的维护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卷取装置具备:保持供纱线2退绕的筒管1的喂纱部11;将从由喂纱部11保持的筒管1退绕的纱线2卷绕于卷取管3的卷取部12;以及向喂纱部11供给筒管1的筒管供给部13。筒管供给部13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1的纡库33;将筒管1从纡库33向喂纱部11引导的引导滑槽34;以及使纡库33旋转的驱动机构46。将驱动机构46配置于支承纡库33的基座41的下部,并由安装于基座41的防尘罩81覆盖而成为封闭状。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管更换装置具备:保持供纱线退绕的筒管的喂纱部;将从由该喂纱部保持的筒管退绕的纱线卷绕于卷取管的卷取部;以及向所述喂纱部供给筒管的筒管供给部,所述筒管供给部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的纡库;将筒管从该纡库向所述喂纱部引导的引导滑槽;以及使所述纡库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支承所述纡库的基座的下部,并由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罩覆盖而成为封闭状。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装置具备上述的筒管更换装置。
驱动机构46配置于由防尘罩81与基座41划分的收纳部82内。在防尘罩81形成有允许向驱动机构46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52通过的通口85,在基座41形成有允许纡库33的旋转轴38通过的通口92。利用密封件87密封传动部件52与通口85之间的间隙,利用密封件94密封旋转轴38与通口92之间的间隙。
各密封件87、94由毛毡构成,该毛毡由无纺织物形成。
在允许向上述驱动机构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通过的通口,以与上述传动部件接触并从左右两侧夹持上述传动部件的方式配置有毛毡。
在允许上述纡库的旋转轴通过的通口配置有环状的毛毡。
驱动机构46包括:固定于纡库33的旋转轴38的棘轮59;以及与 棘轮59卡合来限制棘轮59的旋转的止动闩60。另外,驱动机构46还包括:利用旋转动作来解除基于止动闩60的旋转限制的旋转板61;以及与旋转板61的旋转动作连动而使棘轮59旋转的进给棘爪62。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筒管供给部13中的纡库33的驱动机构46配置于支承纡库33的基座41的下面侧,并由安装于基座41的防尘罩81覆盖而成为封闭状。由此,能够确切地防止悬浮于筒管供给部13的周围的飞花附着堆积于驱动机构46,因此,能够省去利用手动作业来除去飞花的维护的麻烦。
利用密封件87密封向驱动机构46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52、与形成于防尘罩81的通口85之间的间隙。另外,利用密封件94密封纡库33的旋转轴38、与形成于基座41的通口92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不妨碍传动部件52以及旋转轴38的动作而较好地防止飞花通过间隙侵入到收纳部82。
当由毛毡构成密封件87、94时,由于飞花易于附着于毛毡,因此能够确切地捕捉悬浮于密封件87、94的周围的飞花。并且,由于与橡胶等相比,毛毡的摩擦较小,因此能够抑制传动部件52以及旋转轴38的动作所导致的密封件87、94的磨损,并赋予密封件87、94优异的耐久性。
驱动机构46包括:固定于纡库33的旋转轴38的棘轮59;以及与棘轮59卡合来限制棘轮59的旋转的止动闩60。另外,驱动机构46还包括:利用旋转动作来解除基于止动闩60的旋转限制的旋转板61;以及与旋转板61的旋转动作连动而使棘轮59旋转的进给棘爪62。由此,能够防止飞花附着堆积于棘轮59、止动闩60、旋转板61以及进给棘爪62,能够防止驱动机构46的动作不良以及故障,从而提高驱动机构46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卷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卷取装置的概要构造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筒管供给部的概要构造的概念图。
图4是筒管供给部的主视图。
图5是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对杆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筒管供给部的横剖俯视图。
图8是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图8示出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卷取装置应用于自动络纱机10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自动络纱机10使卷绕于筒状的筒管1的纱线2退绕并卷绕于卷取管3,从而以规定长度形成规定形状的卷装。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遵从于图1以及图5所示的交叉箭头、与在各箭头的附近标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表示。
自动络纱机10具备:保持供纱线2退绕的筒管1的喂纱部11;将从保持于喂纱部11的筒管1退绕的纱线2卷绕于卷取管3的卷取部12;向喂纱部11供给筒管1的筒管供给部(筒管更换装置)13。上述各个部件11~13安装于自动络纱机10的机体14。在喂纱部11与卷取部12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自喂纱部11侧起依次配置有退绕辅助装置15、张力赋予装置16、接头装置17、清纱器18以及上蜡装置19,上述各个装置15~19也安装于机体14。
退绕辅助装置15抑制因筒管1的绕纱量的减少而引起的退绕张力的上升,并对从筒管1退绕纱线2进行辅助。张力赋予装置16向行进的纱线2赋予规定的张力。接头装置17在喂纱部11用尽筒管1的纱线2而更换新的筒管1时、或利用清纱器18检测纱疵而切断纱线2时,对喂纱侧的纱线(下纱线)与卷取侧的纱线(上纱线)进行接头。上蜡装置19将蜡涂覆于纱线2。
在接头装置17的上下设置有吸引捕捉喂纱部11侧的下纱线而向接头装置17引导的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3、以及吸引捕捉卷取部12侧的上纱线而向接头装置17引导的上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4。这些引导部件23、24能够以前后方向的摆动轴为中心而摆动,在其摆动前端侧设置有吸引空气来捕捉纱头的吸引口。在图2中,附图标记25是向两引导部件23、24的吸引口供给负压的管道。
卷取部12具备:摇架28,该摇架28具有一对摇架臂,这一对摇架臂对卷取管3进行支承而卷取管3旋转自如且能够装卸;以及横动滚筒29,该横动滚筒29与由摇架28支承的卷取管3的表面、或形成于卷取管3的外周的卷装的表面接触。通过旋转驱动横动滚筒29,纱线2横动,并且卷取管3从动旋转(带着旋转),纱线2卷绕于卷取管3的外周而形成卷装。当卷装形成为满卷状态时,利用未图示的落纱装置将卷装从摇架28卸下,并将新的卷取管3安装于摇架28。
筒管供给部13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1的纡库33;以及引导滑槽34,该引导滑槽34配置于纡库33的下方,且将收纳于纡库33的多个筒管1中的一个向喂纱部11引导;等等。纡库33以及引导滑槽34以面朝喂纱部11的方式且以相对于铅垂方向稍微倾斜的姿势安装于供给部框架35。供给部框架35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机体14装卸,能够将筒管供给部13的整体从机体14卸下,进行筒管供给部13的更换或修理等。
如图3所示,纡库33构成为能够以上下方向的旋转轴38为中心旋转。在该旋转轴38的周围沿周向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6个)的筒管收纳空间39(参照图7),能够在各个筒管收纳空间39收纳一个筒管1。收纳于筒管收纳空间39的各个筒管1被配置于纡库33的下方的圆板状的筒管托板40止动。在筒管托板40、与配置于其下面侧的基座41面朝引导滑槽34的上端而形成有能够供筒管1通过的切口部42(参照图7)。当纡库33相对于筒管托板40以及基座41旋转,收纳于纡库33的一个筒管1到达切口部42的上方时,该筒管1经由切口部42向引导滑槽34落下。此外,纡库33中的筒管收纳空间39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6个,能够设定为任意的个数,例如9个等。
在基座41的下面侧(下部)配置有使纡库33旋转的驱动机构46,向该驱动机构46施加驱动力的马达47固定于供给部框架35。在固定于马达47的输出轴的主动带轮48、与配置于马达47的旁边的从动带轮49之间卷绕有带50。在从动带轮49的单面的中央固定有与从动带轮49一体旋转的轴部件51,在轴部件51的前端固定有L字形的杆(传动部件)52的一端。杆52能够与轴部件51一同在前后方向摆动,该杆52的摆动前端与驱动机构46连结。马达47的驱动力从主动带轮48依次经由带50、从动带轮49、轴部件51以及杆52向驱动机构46传递。
引导滑槽34构成为,能够在向喂纱部11供给筒管1时的供给姿势、与筒管1的供给时以外的退避姿势之间变更姿势,从在前的马达47赋予用于变更姿势的驱动力。如图4所示,引导滑槽34与杆52通过传动机构53连结,能够伴随着杆52的摆动而变更引导滑槽34的姿势。引导滑槽34在筒管1的供给时以外采用退避姿势是为了排出纱线2全部被开卷的筒管1的卷管;为了防止从纡库33误落下的筒管1到达喂纱部11;以及为了在纱线2从筒管1退绕过程中避免引导滑槽34与纱线2的气圈接触。
如图1以及图8所示,纡库33的旋转轴38包括与纡库33一体设置的轴主体57、以及固定于轴主体57的下端的筒部件58,在筒部件58的下端固定有棘轮59。棘轮59一体地具备上侧齿轮65与下侧齿轮66。使纡库33旋转的驱动机构46具备:棘轮59、以及与棘轮59的上侧齿轮65卡合而限制棘轮59的旋转的止动闩60。并且,驱动机构46具备:利用旋转动作来解除基于止动闩60的旋转限制的旋转板61;以及与旋转板61的旋转动作连动而使棘轮59旋转的进给棘爪62。驱动机构46的整体配置于基座41的下面侧。
如图5所示,在棘轮59的上侧齿轮65沿周向隔开等间隔地形成有与止动闩60卡合的多个卡合凹部69。在止动闩60的一端形成有与卡合凹部69卡合的卡合爪,在另一端经由连结部件67而连结有罗拉68。止动闩60被设置于基座41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70支承成旋转自如,利用未图示的施力部件朝与上侧齿轮65的卡合凹部69卡合的方向对止动闩60施力。在下侧齿轮66沿周向隔开等间隔地形成有承接进给棘爪62的承接部71。卡合凹部69以及承接部71的个数与筒管收纳 空间39的个数(在本实施例中为6个)一致。
旋转板61构成为,能够以在上下方向贯通旋转板61的中空管73为中心而相对于棘轮59旋转,杆52的摆动前端经由连结部件74而与旋转板61连结。在旋转板61的上表面固定有与旋转板61一体旋转的销75,先前的罗拉68位于该销75的旋转轨迹上。进给棘爪62能够以设置于旋转板61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的旋转轴76为中心而相对于旋转板61转动,利用未图示的施力部件朝棘轮59的下侧齿轮66的周面对进给棘爪62施力。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中空管73的下端经由连结筒78而连结于与管道25连接的吸引管77。中空管73的上端贯通棘轮59以及筒部件58并与从轴主体57的下端伸出而形成的凸缘79的下表面中央连结。轴主体57与中空管73以及吸引管77相同地形成为中空状,来自管道25的负压经由吸引管77以及中空管73而供给到轴主体57的上端。由此,能够利用轴主体57的上端吸引并保持收纳于纡库33的各个筒管收纳空间39的筒管1的纱头。
当使马达47正转时,如在图6中以假想线示出的那样,杆52向后方摆动,在图5中,旋转板61相对于棘轮5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罗拉68被旋转的销75推压,连结部件67以及止动闩60进行旋转,止动闩60的卡合爪从上侧齿轮65的卡合凹部69分离,棘轮59的旋转限制被解除。几乎与此同时,进给棘爪62抵靠于下侧齿轮66的一个承接部71,使棘轮5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间距(在本实施例中为1/6的旋转)。
当棘轮59旋转时,纡库33相对于筒管托板40以及基座41旋转一个间距的量,筒管收纳空间39相对于切口部42错离一个的量。由此,收纳于筒管收纳空间39的一个筒管1向切口部42的上方移动,经由切口部42而向引导滑槽34落下。另外,当杆52向后方摆动时,引导滑槽34从退避姿势变位至供给姿势。由此,落下到引导滑槽34的筒管1在引导滑槽34向喂纱部11滑落,由此向喂纱部11供给筒管1。
当筒管1的供给结束时,使马达47反转。由此,如在图6中以实线示出的那样,杆52向前方摆动,在图5中,旋转板61沿顺时针方向 旋转,销75从罗拉68分离。而且,止动闩60的卡合爪与上侧齿轮65的卡合凹部69卡合,棘轮59的旋转被限制。另外,杆52向前方进行摆动,由此引导滑槽34从供给姿势变位至退避姿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悬浮于筒管供给部13的周围的飞花附着于纡库33的驱动机构46,将覆盖驱动机构46的外表面的防尘罩81安装于基座41的下面侧(下部)。换言之,驱动机构46配置于由防尘罩81与基座41划分的收纳部82内。防尘罩81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有底容器状,在其底壁形成有用于使中空管73通过的圆孔84、以及用于使杆52通过的在前后较长的通口85。朝径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86与中空管73一体地形成于中空管73中的圆孔84的上侧,并载置于防尘罩81的内底。旋转板61以相对于中空管73旋转自如的状态载置于该伸出部86的上表面。
中空管73以相对于圆孔84无间隙的状态与圆孔84卡合。由于通口85形成为不妨碍杆52的摆动的大小,因此在通口85与杆52之间产生间隙。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飞花从该间隙进入到防尘罩81内,设置从上表面侧覆盖通口85的左右一对密封件87、87。一对密封件87、87由柔软的带状的毛毡构成,与杆52接触并从左右两侧夹持杆52,密封件87、87伴随着杆52的摆动而发生变形。
当将密封件87、87由毛毡构成时,由于飞花易于附着于毛毡,因此能够确切地捕捉悬浮于密封件87、87的周围的飞花。因此,能够确切地捕捉朝向密封件87、87与杆52之间的微小的间隙流动的飞花,较好地防止飞花从微小的间隙侵入到防尘罩81的内侧。另外,由于与橡胶等相比、毛毡的摩擦较小,因此能够抑制伴随着杆52的摆动的密封件87的磨损,赋予密封件87优异的耐久性。
如图1以及图8所示,在基座41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使纡库33的旋转轴38通过的圆形状的通口92,在筒管托板40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开口93。该开口93形成为比通口92大一圈,与切口部42相连(参照图7)。由毛毡构成的环状的密封件94配置于开口93的内侧,并载置于基座41的上表面,与旋转轴38的轴主体57的下端一体形成的凸缘79载置于密封件94的上表面。由凸缘79与基座41从上下夹持密封件94, 由此旋转轴38与通口92之间的间隙被封闭。当将密封件94由毛毡构成时,能够确切地捕捉悬浮于密封件94的周围的飞花,并且能够抑制伴随着凸缘79的旋转的密封件94的磨损,赋予密封件94优异的耐久性。
Claims (7)
1.一种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管更换装置具备:
保持供纱线退绕的筒管的喂纱部;
将从由该喂纱部保持的筒管退绕的纱线卷绕于卷取管的卷取部;以及
向所述喂纱部供给筒管的筒管供给部,
所述筒管供给部包括:能够收纳多个筒管的纡库;将筒管从该纡库向所述喂纱部引导的引导滑槽;以及使所述纡库旋转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支承所述纡库的基座的下部,并由安装于所述基座的罩覆盖而成为封闭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由所述罩与所述基座划分的收纳部内,在所述罩形成有允许向所述驱动机构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通过的通口,在所述基座形成有允许所述纡库的旋转轴通过的通口,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通口之间的间隙由密封件密封,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通口之间的间隙由密封件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密封件由毛毡构成,该毛毡由无纺织物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允许向所述驱动机构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部件通过的通口,以与所述传动部件接触并从左右两侧夹持所述传动部件的方式配置有毛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允许所述纡库的旋转轴通过的通口配置有环状的毛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管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纡库的旋转轴的棘轮;与该棘轮卡合来限制该棘轮的旋转的止动闩;利用旋转动作来解除基于该止动闩的旋转限制的旋转板;以及与该旋转板的旋转动作连动而使所述棘轮旋转的进给棘爪。
7.一种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取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筒管更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05273 | 2011-09-20 | ||
JP2011205273A JP2013067445A (ja) | 2011-09-20 | 2011-09-20 | 巻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24476U true CN202924476U (zh) | 2013-05-08 |
Family
ID=48214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30957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24476U (zh) | 2011-09-20 | 2012-06-27 | 筒管更换装置以及卷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3067445A (zh) |
CN (1) | CN20292447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75912A (zh) * | 2016-03-25 | 2016-07-20 | 李理 | 一种带防尘圈的绕线机轴座 |
CN107447308A (zh) * | 2016-05-16 | 2017-12-08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纤维机械 |
CN113005623A (zh) * | 2021-02-21 | 2021-06-22 | 福建泳力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提花圆纬机及其添纱提花工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008635A1 (de) * | 2015-07-03 | 2017-01-05 |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 Spulstelle einer Spulmaschine mit einem Rundmagazin |
-
2011
- 2011-09-20 JP JP2011205273A patent/JP201306744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6-27 CN CN 201220309577 patent/CN2029244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75912A (zh) * | 2016-03-25 | 2016-07-20 | 李理 | 一种带防尘圈的绕线机轴座 |
CN107447308A (zh) * | 2016-05-16 | 2017-12-08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纤维机械 |
CN107447308B (zh) * | 2016-05-16 | 2022-03-22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纤维机械 |
CN113005623A (zh) * | 2021-02-21 | 2021-06-22 | 福建泳力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脑提花圆纬机及其添纱提花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067445A (ja) | 2013-04-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928476A (en) | Two-for-one twisting machine | |
CN202924476U (zh) | 筒管更换装置以及卷取装置 | |
CN202481852U (zh) | 喂纱纱管供给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 |
CN102126646B (zh) |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引导方法 | |
CN101343003A (zh) | 纱线卷绕装置和纤维机械 | |
CN101654200B (zh) | 纤维机械 | |
CN103003176B (zh) | 纱线卷绕装置 | |
CN103010844B (zh) | 落纱装置及具有落纱装置的纤维机械 | |
CN103318706A (zh) | 卷绕装置 | |
JP2002114445A (ja) | 綾巻きボビン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ための巻取装置 | |
CN102653359A (zh) | 纱管分离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 |
CN101734517A (zh) | 用于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卷绕工位的圆形纡库 | |
CN102505217B (zh) | 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 | |
EP0057525B1 (en) | Yarn winding apparatus | |
EP2573016B1 (en) | Yarn winding device | |
US4212433A (en) | Cop supplying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 |
CN85109416A (zh) | 在纱线加工机上巡回操作装置的筒管库 | |
CN101987706B (zh) |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 | |
CN102275776A (zh) | 操作装置 | |
CN102574655A (zh) | 纱线卷绕装置 | |
JPH0255351B2 (zh) | ||
JP2013035664A (ja) | 糸巻取装置及び糸解舒方法 | |
CN103429515A (zh) | 纱线卷绕装置 | |
US4103833A (en) | Yarn winding apparatus | |
CN216512140U (zh) | 积退丝放线自动转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