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24305U - 一种挡车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挡车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24305U
CN202924305U CN 201220653884 CN201220653884U CN202924305U CN 202924305 U CN202924305 U CN 202924305U CN 201220653884 CN201220653884 CN 201220653884 CN 201220653884 U CN201220653884 U CN 201220653884U CN 202924305 U CN202924305 U CN 202924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fork
bearing
lifts
stop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5388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a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a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a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ua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5388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24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24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243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挡车机构。该挡车机构适用于对接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个轨道中至少一个可沿垂直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方向横向平移,第一轨道的对接端设置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安装第一挡车装置;第二轨道的对接端设置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安装第二挡车装置;第一挡车装置和第二挡车装置为联动机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对接到位前,第一挡车装置和第二挡车装置关闭,以阻挡载物车通过;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第一挡车装置和第二挡车装置开启,以放行载物车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挡车装置可以联动地开启、关闭,有助于提高载物车运行效率,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挡车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自行小车输送系统中平行线路轨道对接过程中的安全装置,更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止载物车脱轨滑出的档车机构。 
背景技术
自行小车输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连续式输送设备,主要由轨道、载物车(自行小车组)、滑触线、电动环链葫芦、电动道岔、吊具等部件组成。滑触线沿轨道线路布置,可为载物车驱动电机和环链葫芦提供工作电源,使得载物车能够承载在轨道上运行。道岔设置在线路的各个分岔处,使得载物车能从一个第一轨道转换到另一个第一轨道。电动环链葫芦将吊具及其承载的工件吊挂在载物车上,当载物车在轨道上运行时,也就相应地将工件输送到了目标位置。 
典型自行小车输送系统通常采用环形线路,每一个特定第一轨道的转弯半径是固定的,不能满足较长工件转弯的通过性要求。由此出现了平移式转换线路轨道的挡车机构,它具有至少两条平行的线路轨道,每个线路轨道的端部外侧设置有平移车机构,通过移动平移车机构,可将载物车能从一个线路轨道平移到另一个线路轨道上。 
这种平移车机构由平移框架、平移车组平行于线路轨道的平移轨道组成,平移轨道固定安装在平移框架上,平移框架承载在平移车组上,平移车组承载在系统桁架上并以垂直于线路轨道的方向横向平移,可将平移轨道对接到目标线路轨道上。需要转换线路时,平移该平移车机构,使平移轨道与第一线路轨道对接,然后将载物车及工件从第一线路轨道转换到平移轨道上;之后,再次平移该平移车机构,使得第二线路轨道与平移线路轨道对接,最后将载物车及工件从平移轨 道上转换到第二线路轨道上,由此实现了载物车及工件在不同平行线路轨道之间的转换。 
考虑到载物车运行安全,通常在对接轨道的端部设置可拆卸挡块,由此防止载物车在轨道对接之前脱轨滑出。小车对接前,在线路轨道和平移轨道的对接端分别装上挡块,使得小车不能在线路轨道和平移轨道之间通行;小车对接到位后,再分别拆去线路轨道和平移轨道的挡块,由此载物车可以在线路轨道和平移轨道之间通行,最终实现线路转换。 
由于需要反复拆卸挡块,使得这种挡车机构存在明显的缺陷:万一安装挡块不到位,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影响系统正常运行;若拆卸不及时,则载物车不能在第一时间通行,由此影响载物车的运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车机构,可以提高载物车运行效率,有助于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车机构,适用于对接平行的线路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个轨道中至少一个可沿垂直于所述线路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横向平移,所述线路轨道的对接端设置有线路支座,所述线路支座上安装线路挡车装置;所述第二轨道的对接端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安装第二挡车装置;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和所述第二挡车装置为联动机构:所述线路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前,所述线路挡车装置和所述第二挡车装置关闭,以阻挡载物车通过;所述线路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所述线路挡车装置和所述第二挡车装置开启,以放行载物车通过。 
可选地,所述线路挡车装置和所述第二挡车装置为同时开启、同时关闭的机 械联锁机构。 
可选地,所述线路挡车装置包括纵向安装于所述线路支座上的线路摆杆轴及悬空安装于所述线路摆杆轴上的线路摆杆,所述第二挡车装置包括纵向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摆杆轴及悬空安装于所述第二摆杆轴上的第二摆杆;所述线路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前,所述线路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同时呈自然下垂状态;所述线路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所述线路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同时被驱动为水平状态。 
可选地,所述线路挡车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线路支座上的线路抬起架,所述第二挡车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抬起架;所述线路抬起架和所述第二摆杆轴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均存在部分重叠,所述第二抬起架和所述线路摆杆轴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均存在部分重叠,以便在所述线路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过程中,所述第二抬起架通过滚动摩擦所述线路摆杆轴而抬起所述线路摆杆,所述线路抬起架通过滚动摩擦所述第二摆杆轴而抬起所述第二摆杆。 
可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线路抬起架位于所述线路摆杆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抬起架位于所述第二摆杆轴的下方,所述线路抬起架与所述线路摆杆轴夹于所述第二摆杆轴与所述第二抬起架之间。 
可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线路抬起架位于所述线路摆杆轴的下方,所述第二抬起架位于所述第二摆杆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抬起架与所述第二摆杆轴夹于所述线路摆杆轴和所述线路抬起架之间。 
可选地,所述线路抬起架的前、后侧面成正“八”字型配置,以便对所述线路摆杆轴导向;所述第二抬起架的前、后侧面设置成正“八”字型配置,以便 对所述第二摆杆轴导向。 
可选地,所述线路抬起架的前、后侧面和顶面和所述第二抬起架的前、后侧面和顶面分别为摩擦面。 
可选地,所述线路支座安装于所述线路轨道的对接端顶面,所述第二支座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的对接端顶面。 
可选地,所述线路支座的底部安装所述线路挡车装置,所述第二支座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二挡车装置;所述线路支座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座的顶部分别开设对位孔,以便在所述线路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插入对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挡车机构在两个对接轨道的端部支座上分别设置挡车装置,两个挡车装置能够同时开启、同时关闭:当两个轨道对接到位前,两个挡车装置同时关闭,从而阻挡载物车通过;当两个轨道对接到位后,两个挡车装置同时开启,从而放行载物车通过。由于两轨道对接到位前,两个挡车装置都是关闭的,因而能可靠地阻挡载物车通过两个轨道的端部,更好地防止载物车脱轨滑出,避免了安全事故,提高了系统运行安全性;又由于无需在轨道对接过程中反复拆卸相关部件,操作更为方便,不仅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同时也减小了安装不到位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挡车机构一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电动推杆及对位杆组件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电动推杆及对位杆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支座组件的结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1中第二支座组件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右视图。 
图1~图8中,有关附图标记为: 
1、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3、对位杆;4、电动推杆;5、连接销;6、推杆支座;7、第一导向座;8、第一导向轴承;9、第二导向座;10、第二导向轴承;11、第一支座;12、第一抬起架;13、第一摆杆;14、第一摆杆轴;15、第二支座;16、第二抬起架;17、第二摆杆;18、第二摆杆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车机构适用于对接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个轨道中至少一个可沿垂直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方向横向平移。其中:两个轨道可同时为独立的线路轨道;也可一个为独立的线路轨道,另一个为附属于平移车机构平移框架上的平移轨道。需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的具体设置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关注点,也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而下文不做仔细区分。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为方便起见,以下将与平行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平行方向称作纵向,将 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垂直的水平方向称作横向。 
请同时参见图1~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挡车机构一较优实施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防止载物车从第一轨道1或第二轨道2或上脱落,在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对接端上设置一对挡车装置,它们能够联动,以阻挡或放行载物车通行,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第一轨道1的对接端部设置有第一支座11,第二轨道2的对接端部设置有第二支座15,其中:如图1~图3、图5~图6所示,第一支座11安装在第一轨道1端部顶面上,第一挡车装置安装在第一支座11上;如图1~图3、图7~图8所示,第二支座15安装在第二轨道2端部顶面上,第二挡车装置安装在第二支座15上。 
该第一挡车装置和第二挡车装置为联动机构,可以根据轨道对接情况放行或阻挡载物车的通过,具体而言: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对接到位前,第一挡车装置和第二挡车装置关闭,以阻挡载物车通过;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对接到位时,第一挡车装置和第二挡车装置开启,以放行载物车通过。 
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和第二挡车装置可为电磁式机构,它们在收到对接信号时打开相应的挡车部件,否则关闭相应的挡车部件。当然,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和所述第二挡车装也可为同时开启、同时关闭的机械联动机构。以下对一种较为简便、可靠的摆杆式机械挡车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图5~图8所示,第一挡车装置和第二挡车装置采用机械联动机构进行开启/关闭,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包括第一摆杆轴14和“L”型的第一摆杆13,其中:第一摆杆轴14纵向安装于第一支座11上;第一摆杆13的一个臂横向地悬空安装于第一摆杆轴14上。所述第二挡车装置包括第二摆 杆轴18和“L”型的第二摆杆17,其中:第二摆杆轴18纵向安装于第二支座15上;第二摆杆17的一个臂横向地悬空安装于第二摆杆轴18上。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对接前,第一摆杆13和第二摆杆17呈自然下垂状态,使得它们至少有一部分位于载物车的行进第一上,由此阻挡载物车的通过;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对接到位时,第一摆杆13和第二摆杆17被驱动为水平状态,由此放行载物车的通过。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摆杆轴14和第二摆杆轴18可通过多种方式驱动。例如将它们接小型电机动力轴,就可使得第一摆杆轴14和第二摆杆轴18旋转,由此相应地驱动第一摆杆13和第二摆杆17到目标位置上。也可以采用机械结构驱动第一摆杆13和第二摆杆17,如下所述。 
如图1~图3、图5~图8所示,第一摆杆13和第二摆杆17是由一对抬起架相互抬起的,其中:第一挡车装置设置第一抬起架12;第二挡车装置设置第二抬起架16。所述的第一抬起架12及第二抬起架16均为正向放置的梯形状的推块,它们沿垂直于第一轨道1的方向横行布置,即两个抬起架的前、后侧面设置成正“八”字型配置,以便相应对第一摆杆轴14、第二摆杆轴18导向。;且第一抬起架12及第二抬起架16的前、后侧面及顶面均设置有摩擦面,以便相应滚动摩擦第一摆杆轴14、第二摆杆轴18。 
本实施例中,第一摆杆13与第一抬起架12分别位于第一支座11的不同侧;第二摆杆17与第二抬起架16分别位于第二支座11的不同侧。第一抬起架12和第二抬起架16的具体安装方式是:第一支座11的外侧安装第一抬起架12,它的高度接近第二摆杆轴18的高度;第二支座13的外侧安装第二抬起架16,它的高度接近第一摆杆轴14的高度。 
在水平方向上,第一抬起架12伸至第二摆杆轴18的横向运行第一前方,第 二抬起架16伸至第一摆杆轴14的横向运行第一前方。这样,第一抬起架12和第二摆杆轴18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均存在部分重叠,第二抬起架16和第一摆杆轴14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均存在部分重叠。在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对接过程中,第一抬起架12和第二抬起架16反方向运动,由此使得第一摆杆13和第二摆杆17被抬至水平位置;具体是,第二抬起架16通过滚动摩擦第一摆杆轴14而抬起第一摆杆13,第一抬起架12通过滚动摩擦第二摆杆轴18而抬起第二摆杆17。 
如图1所示,为防止第一挡车装置与第二挡车装置之间产生干涉,可对第一摆杆轴14、第一抬起架12,第二摆杆轴18、第二抬起架16的空间位置进行优化。其中一种方式是:在竖直方向上,第二摆杆轴18、第一抬起架12、第一摆杆轴14、第二抬起架16依次排列,即第一抬起架12位于第一摆杆轴14的上方,第二抬起架16位于第二摆杆轴18的下方,第一抬起架12与第一摆杆轴14夹于第二摆杆轴18与第二抬起架16之间。当然,也可采取另外的布局方式,即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摆杆轴14、第二抬起架16、第二摆杆轴18、第一抬起架12依次排列,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第一支座12、第二支座13中的挡车装置原理为:在轨道对接过程中,第一支座11上的第一摆杆轴14在第二支座15上的第二抬起架16上滚动,第二支座15上的第二摆杆轴18在第一支座11上的第一抬起架12上滚动,从而可以把相应的第一摆杆13、第二摆杆17抬起达到水平位置,这样就可使载物车从第一轨道1或第二轨道2运行过去。在平移过程中,若还未对接到位,第一摆杆13、第二摆杆17是呈下垂状态的,它们的底端位置会低于轨道的顶面,由此可以防止因电气方面的问题而导致载物车脱轨滑下,从而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挡车机构的上面设置有轨道对位机构,该轨道对 位机构由对位杆3、电动推杆4、导向机构等部件构成,以下简要进行描述。 
如图1、图4所示,该轨道对位机构中,电动推杆4的固定座端通过推杆支座6纵向安装到平移框架(图未示出)上,也可直接安装到第一轨道1上或第二轨道2上;电动推杆4的作动端通过开口销轴5固定连接对位杆3,由此使得对位杆3可随电动推杆4纵向伸缩,使得对位杆3能顺利地插入第一支座11、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中。此外,该轨道对位机构设置有导向机构,可以方便地使所述对位杆导入到相应对位孔进行对位,提高了轨道对位效率。如图4~图8所示,在第一支座11的对位孔位置设置有第一导向座7,在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座9。其中:第一导向座7的对位孔侧壁开设多个轴承槽,其中分别安装第一导向轴承8,这些第一导向轴承8的轴线垂直第一导向座7的对位孔中心线;第二导向座9的对位孔侧壁开设多个轴承槽,其中分别安装第二导向轴承10,这些第二导向轴承10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导向座9的对位孔中心线。第一导向轴承8可在第一导向座7的相应轴承槽中滚动,第二导向轴承10可在第二导向座9的相应轴承槽中滑动,以便在第一支座11的对位孔和第二支座15的对位孔处于同心位置时,对插入的对位杆3进行导向。 
本实施例中,轨道对位机构与挡车机构共用了第一支座11和第二支座15。为了空间布局方便,将第一挡车装置安装在第一支座11底部,将第二挡车装置安装在第二支座15底部;轨道对位机构的对位孔分别开设在第一支座11和第二支座15的顶部,在第一轨道1和所述第二轨道2对接到位时,这些对位孔中插入对位杆3,就可将两轨道精确对位。 
以上实施例中,挡车机构在两个对接轨道的端部支座上分别设置挡车装置,两个挡车装置能够同时开启、同时关闭。由于两轨道对接到位前,两个挡车装置都是关闭的,因而能更好地防止载物车脱轨滑出,避免了安全事故,提高了 系统运行安全性;又由于无需在轨道对接过程中反复拆卸相关部件,操作较为方便,不仅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同时也减小了安装不到位带来的安全隐患。 
这种挡车机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因而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挡车机构,适用于对接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个轨道中至少一个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横向平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的对接端设置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安装第一挡车装置;所述第二轨道的对接端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安装第二挡车装置;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和所述第二挡车装置为联动机构: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前,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和所述第二挡车装置关闭,以阻挡载物车通过;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和所述第二挡车装置开启,以放行载物车通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和所述第二挡车装置为同时开启、同时关闭的机械联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包括纵向安装于所述第一支座上的第一摆杆轴及悬空安装于所述第一摆杆轴上的第一摆杆,所述第二挡车装置包括纵向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摆杆轴及悬空安装于所述第二摆杆轴上的第二摆杆;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前,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同时呈自然下垂状态;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同时被驱动为水平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车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上的第一抬起架,所述第二挡车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抬起架;所述第一抬起架和所述第二摆杆轴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均存在部分重叠,所述第二抬起架和所述第一摆杆轴在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均存在部分重叠,以便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过程中,所述第二抬起架通过滚动摩擦所述第一摆杆轴而抬起所述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抬起架通过滚动摩擦所述第二摆杆轴而抬起所述第二摆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抬起架位于所述第一摆杆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抬起架位于所述第二摆杆轴的下方,所述第一抬起架与所述第一摆杆轴夹于所述第二摆杆轴与所述第二抬起架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抬起架位于所述第一摆杆轴的下方,所述第二抬起架位于所述第二摆杆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抬起架与所述第二摆杆轴夹于所述第一摆杆轴和所述第一抬起架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起架的前、后侧面成正“八”字型配置,以便对所述第一摆杆轴导向;所述第二抬起架的前、后侧面设置成正“八”字型配置,以便对所述第二摆杆轴导向。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起架的前、后侧面和顶面和所述第二抬起架的前、后侧面和顶面分别为摩擦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安装于所述第一轨道的对接端顶面,所述第二支座安装于所述第二轨道的对接端顶面。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挡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一挡车装置,所述第二支座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二挡车装置;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座的顶部分别开设对位孔,以便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对接到位时插入对位杆。
CN 201220653884 2012-11-30 2012-11-30 一种挡车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24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53884 CN202924305U (zh) 2012-11-30 2012-11-30 一种挡车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53884 CN202924305U (zh) 2012-11-30 2012-11-30 一种挡车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24305U true CN202924305U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14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5388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24305U (zh) 2012-11-30 2012-11-30 一种挡车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243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1915A (zh) * 2013-05-23 2013-08-07 上海大学 滤清器输送线上的节放装置
CN104249918A (zh) * 2014-09-03 2014-12-31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吊具小车阻挡装置
CN107139965A (zh) * 2017-05-10 2017-09-0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道岔车挡及该跨座式单轨道岔
CN113247561A (zh) * 2021-06-09 2021-08-13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冶金行业重型em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1915A (zh) * 2013-05-23 2013-08-07 上海大学 滤清器输送线上的节放装置
CN103231915B (zh) * 2013-05-23 2015-10-07 上海大学 滤清器输送线上的节放装置
CN104249918A (zh) * 2014-09-03 2014-12-31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吊具小车阻挡装置
CN107139965A (zh) * 2017-05-10 2017-09-0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道岔车挡及该跨座式单轨道岔
CN107139965B (zh) * 2017-05-10 2023-04-2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道岔车挡及该跨座式单轨道岔
CN113247561A (zh) * 2021-06-09 2021-08-13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冶金行业重型ems
CN113247561B (zh) * 2021-06-09 2021-12-21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冶金行业重型em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1978B (zh) 自行小车系统
CN102991979B (zh) 自行小车系统
CN109848751B (zh) 用于金属板材切割生产线的上下料转运系统
CN102020099B (zh) 工件搬运设备
CN203064700U (zh) 四边形循环输送系统
KR20130139767A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CN202924305U (zh) 一种挡车机构
TW201637982A (zh) 搬送台車及搬送台車系統
KR20130043656A (ko) 유궤도 대차 시스템 및 유궤도 대차 시스템에서의 분기 제어 방법
KR101521498B1 (ko) 반송대차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반송시스템
JP5626579B2 (ja) 物品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物品搬送用の移動体
CN108394807B (zh) 装载机驾驶室部装线和主装配线自动协同装置
JP2017030944A (ja) 搬送システム
JP5092652B2 (ja) 搬送装置
CN108857246A (zh) 一种用于白车身焊装的空中运行夹具库进出装置
KR101419358B1 (ko) 반송시스템
CN202924307U (zh) 一种轨道对位机构
JP2008222406A (ja) 搬送設備
JP2013237511A (ja) カゴ台車用移載装置
CN203064650U (zh) 多工位传输系统
CN216661545U (zh) 一种抱箱翻转移载机
JP5391036B2 (ja) 物品搬送装置
JP4895203B2 (ja) 吊下げ搬送設備
CN210339320U (zh) 一种供料小车
KR101396226B1 (ko) 반송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