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2623U -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82623U CN202782623U CN 201220398694 CN201220398694U CN202782623U CN 202782623 U CN202782623 U CN 202782623U CN 201220398694 CN201220398694 CN 201220398694 CN 201220398694 U CN201220398694 U CN 201220398694U CN 202782623 U CN202782623 U CN 2027826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plate
- suspends
- arm
- bearing
-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用于将电机系统连接悬置于车身纵梁及车身横梁,所述电机系统包括电动机及连接于电动机的变速器,所述电动机设有外周面及电动机端面,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包括左悬置组件、右悬置组件、后悬置组件,所述左悬置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与车身左侧的纵梁之间,右悬置组件设置于电机系统右侧,所述右悬置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与车身右侧的纵梁之间,后悬置组件设置于电机系统后侧,所述后悬置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变速器与所述车身横梁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置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增多,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但是随之也出现了污染、噪声、石油资源枯竭等问题。纯电动汽车具有零污染、低噪声等优势。电能为可再生资源,纯电动汽车的应用可以减少人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纯电动汽车采用驱动电机替代传统的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在车身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电机驱动系统布置于底盘,采用三点式悬置形式,可以很好的固定电机变速器,保持重心平衡。但是电机驱动系统较传统发动机系统体积小、重量小,相关零部件的安装和布置位置与传统车发动机不一致。采用三点或四点式悬置形式时,电机和变速器的结合面,会因为驱动电机的自重和在运行过程中的颠簸振动等因素产生较大的拉伸力,容易导致结合面密封不够而发生泄露。因此原有的动力系统悬置已经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用于将电机系统连接悬置于车身纵梁及车身横梁,所述电机系统包括电动机及连接于电动机的变速器,所述电动机设有外周面及电动机端面,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包括左悬置组件、右悬置组件、后悬置组件,所述左悬置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与车身左侧的纵梁之间,右悬置组件设置于电机系统右侧,所述右悬置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与车身右侧的纵梁之间,后悬置组件设置于电机系统后侧,所述后悬置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变速器与所述车身横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左悬置组件包括左支撑架、左轴承、左悬置臂及左托板,所述左支撑架、左轴承、左悬置臂及左托板依次连接,所述左支撑架连接安装于车身左侧的纵梁,左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的左侧,所述左轴承包括左轴承外圈及连接于所述左轴承外圈的左轴承内圈,所述左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左轴承内圈,所述左悬置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左轴承的左轴承外圈,所述左轴承采用橡胶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左周面托板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左凸台,所述左凸台设有平行于所述左周面托板的左凸台安装面,左悬置臂设有左悬置臂连接板,所述左悬置臂的左悬置臂连接板贴合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左端面托板的左凸台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左托板包括左周面托板及板连接于右周面托板的左端面托板,所述左周面托板垂直于左端面托板,所述左端面托板竖直设置,所述左托板的左周面托板承托于所述电动机外周面的底部左侧,所述左托板的左端面托板连接并抵持于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端面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右悬置组件包括右支撑架、右轴承、右悬置臂及右托板,所述右支撑架、右轴承、右悬置臂及右托板依次连接,所述右支撑架连接安装于车身右侧的纵梁,右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的右侧,所述右轴承包括右轴承外圈及连接于所述右轴承外圈的右轴承内圈,所述右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轴承内圈,所述右悬置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右轴承的右轴承外圈,所述右轴承采用橡胶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右周面托板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右凸台,所述右凸台设有平行于所述右周面托板的右凸台安装面,右悬置臂设有右悬置臂连接板,所述右悬置臂的右悬置臂连接板贴合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端面托板的右凸台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右托板包括右周面托板及板连接于右周面托板的右端面托板,所述右周面托板垂直于右端面托板,所述右端面托板竖直设置,所述右托板的右周面托板承托于所述电动机外周面的底部右侧,所述右托板的右端面托板连接并抵持于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端面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左悬置组件设有左托板,所述左托板设有左周面托板,所述右悬置组件设有右托板,所述右托板设有右周面托板,所述左托板的左周面托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右托板的右周面托板所在平面呈V字型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组件设有左悬置臂,所述左悬置臂设有左悬置臂连接板,所述右悬置组件设有右悬置臂,所述右悬置臂设有右悬置臂连接板,所述左悬置臂的左悬置臂连接板及右悬置臂的右悬置臂连接板呈V字型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后悬置组件包括后支撑架、后轴承、后悬置臂及后安装座,后支撑架、后轴承、后悬置臂及后安装座依次连接,所述后轴承包括后轴承外圈及连接于所述后轴承外圈的后轴承内圈,所述后支撑架连接于所述后轴承内圈,所述后悬置臂连接于所述后轴承外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置左托板及右托板用于加强电机系统的连接,保证结合面的密封性不被破坏。将电动机所受重力、行驶颠簸振动引起的拉伸力转移到左托板及右托板。减少电动机端面及变速器所受的拉伸力。同时,通过将左周面托板与右周面托板呈V字型排布优化三点悬置结构,配合左轴承及右轴承,在电机系统上下振动时,起缓冲回复作用。同时电机系统与车身的横梁及纵梁通过橡胶轴承连接,起缓冲作用,减少电机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对车身的影响。所述左托板及右托板分别设置左凸台及右凸台,具有自定位功能,便于悬置的连接装配。电动机在竖直方向承托于左托板的左端面托板及右托板的右端面托板之上,在左托板的左端面托板及右托板的右端面托板的共同作用下抵消电动机在竖直方向下所受的重力及所受的上下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装设于电机系统的装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的左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的左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的左悬置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的左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的后悬置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10,用于对电机系统20进行悬置,所述电机系统20包括电动机21及连接于电动机21的变速器23。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10连接于所述电动机21及变速器23,并将所述电动机21及变速器23连接悬置于车身的纵梁(图未示)及车身的横梁(图未示)。所述变速器23相对于电动机21设置靠近所述车身的后方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速器23相对于所述电动机21靠近所用到的用于安装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10的车身横梁设置。所述电动机21设有外周面211及连接于外周面211的电动机端面213。
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10包括左悬置组件11、右悬置组件13、后悬置组件15。左悬置组件11设置于电机系统20左侧,所述左悬置组件11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20的电动机21与车身左侧的纵梁之间。右悬置组件13设置于电机系统20右侧,所述右悬置组件13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20的电动机21与车身右侧的纵梁之间。后悬置组件15设置于电机系统20后侧,所述后悬置组件15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20的变速器23与所述车身横梁之间。
左悬置组件11包括左支撑架111、左轴承113、左悬置臂115及左托板117,所述左支撑架111、左轴承113、左悬置臂115及左托板117依次连接,所述左支撑架111连接安装于车身左侧的纵梁,左托板117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20的电动机21的左侧。
请参见图3,左轴承113包括左轴承外圈1131及连接于所述左轴承外圈1131的左轴承内圈1133,所述左轴承内圈1133可相对于左轴承外圈1131绕左轴承113的轴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轴承113采用橡胶轴承。
请参见图4,左支撑架111包括左支撑架安装板1111及两个连接于左支撑架安装板1111的左支撑臂1113,所述两个左支撑臂1113大致平行设置。所述两个左支撑臂1113一端连接于左支撑架安装板1111,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左轴承内圈1133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左支撑架安装板1111水平设置并贴合连接于车身左侧的纵梁的下部。
请参见图5,左悬置臂115包括左悬置臂底板1151、两个相互平行设置并垂直于所述左悬置臂底板1151的左悬置臂侧板1153及连接于所述两个左悬置臂底板1151之间的左悬置臂连接板1155。左悬置臂11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左轴承113的左轴承外圈1131,所述左悬置臂连接板1155设置于远离所述左轴承113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左悬置臂连接板1155设有半圆形的缺口,左轴承外圈1131卡持于所述左悬置臂连接板1155的缺口中。在本实施例中,左悬置臂连接板1155上还开设有左螺栓安装孔1158,所述左螺栓安装孔1158用于使用固定螺栓(图未示)将左悬置臂115、左托板117及电动机21相互连接。所述左悬置臂连接板1155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
请参见图6,左托板117包括左周面托板1171及左端面托板1173,所述左周面托板1171连接于左端面托板1173。左周面托板1171垂直于左端面托板1173。在本实施例中,左周面托板117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左端面托板1173竖直设置。所述左托板117的左周面托板1171承托于所述电动机21的外周面211的底部左侧,所述左托板117的左端面托板1173连接并抵持于所述电动机21的电动机端面213左侧。左周面托板1171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左凸台1170,所述左凸台1170设有平行于所述左周面托板1171的左凸台安装面1177。在本实施例中,左凸台安装面1177上开设有左凸台配合孔1178,便于固定螺栓的安装。左托板117还设有左托板减重孔1179及减重槽(图未示)。左悬置臂115的左悬置臂连接板1155贴合并固定连接于凸台1170的左凸台安装面1177,在本实施例中,左悬置臂115、左托板117及电动机21通过固定螺栓(图未示)相互连接。
与左悬置系统相类似的,右悬置组件13包括右支撑架131、右轴承133、右悬置臂135及右托板137,所述右支撑架131、右轴承133、右悬置臂135及右托板137依次连接,所述右支撑架131连接安装于车身右侧的纵梁,右托板137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20的电动机21的右侧。
右轴承133包括右轴承外圈1331及连接于所述右轴承外圈1331的右轴承内圈1333,所述右轴承内圈1333可相对于右轴承外圈1331绕右轴承133的轴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轴承133采用橡胶轴承。
右支撑架131包括右支撑架安装板1311及两个连接于右支撑架安装板1311的右支撑臂1313,所述两个右支撑臂1313大致平行设置。所述两个右支撑臂1313一端连接于右支撑架安装板1311,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右轴承内圈1333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右支撑架安装板1311水平设置并贴合连接于车身右侧的纵梁的下部。
右悬置臂135包括右悬置臂底板1351、两个相互平行设置并垂直于所述右悬置臂底板1351的右悬置臂侧板1353及连接于所述两个右悬置臂底板1351之间的右悬置臂连接板1355。右悬置臂13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右轴承133的右轴承外圈1331,所述右悬置臂连接板1355设置于远离所述右轴承133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右悬置臂连接板1355设有半圆形的缺口,右轴承外圈1331卡持于所述右悬置臂连接板1355的缺口中。同样的,右悬置臂135上也开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的安装的右螺栓安装孔(图未示)。所述右悬置臂连接板1355相对于所述水平面倾斜。
右托板137包括右周面托板1371及右端面托板1373,所述右周面托板1371连接于右端面托板1373。右周面托板1371垂直于右端面托板1373。在本实施例中,右周面托板137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右端面托板1373竖直设置。所述右托板137的右周面托板1371承托于所述电动机21外周面211的底部右侧,所述右托板137的右端面托板1373连接并抵持于所述电动机21的电动机端面213右侧。右周面托板1371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右凸台(图未示),所述右凸台设有平行于所述右周面托板1371的右凸台安装面(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右凸台安装面上开设有右凸台配合孔,便于固定螺栓的安装。右托板137设有右托板减重孔(图未示)及减重槽(图未示)。
右悬置臂135的右悬置臂连接板1355贴合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端面托板1373的右凸台,在本实施例中,右悬置臂135、右托板137及电动机21通过螺栓(图未示)相互连接。
请参见图7,后悬置组件15包括后支撑架151、后轴承153、后悬置臂155及后安装座157。后支撑架151、后轴承153、后悬置臂155及后安装座157依次连接。支撑架连接于所述车身的横梁,后安装座157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20的变速器23。后轴承153包括后轴承外圈1531及连接于所述后轴承外圈1531的后轴承内圈1533,所述后轴承内圈1533可相对于后轴承外圈1531绕后轴承153的轴向转动。所述后支撑架151连接于所述后轴承内圈1533,所述后悬置臂155连接于所述后轴承外圈15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轴承153采用橡胶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右托板137的右端面托板137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电动机21,所述右托板137及电动机21对应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开设位置及数量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10时将电机系统20的电动机21进行悬置的时候,所述左托板117的左周面托板1171承托于所述电动机21外周面211的底部左侧,所述左托板117的左端面托板1173连接并抵持于所述电动机21的电动机端面213左侧。所述左托板117的左周面托板1171承托于所述电动机21外周面211的底部左侧,所述左托板117的左端面托板1173连接并抵持于所述电动机21的电动机端面213左侧。所述左托板117的左周面托板1171所在平面与所述右托板137的右周面托板1371所在平面呈V字型排布。左悬置臂115的左悬置臂连接板1155及右悬置臂135的右悬置臂连接板1355也呈V字型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托板117的左周面托板1171所在平面与所述左托板117的右周面托板1371之间的夹角为90度,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10将电机系统20的电动机21进行悬置的时候,由于左托板117的左周面托板1171所在平面与所述左托板117的右周面托板1371所在平面呈V字型排布,左托板117同时施加水平及向上的承托力,对电动机21向左右及上下方向的震动进行缓冲。本实用新型设置左托板117及右托板137用于加强电机系统20的连接,保证结合面的密封性不被破坏。将电动机21所受重力、行驶颠簸振动引起的拉伸力转移到左托板117及右托板137。减少电动机21端面及变速器23所受的拉伸力。同时,通过将左周面托板1171与右周面托板1371呈V字型排布优化三点悬置结构,配合左轴承113及右轴承133,在电机系统20上下振动时,起缓冲回复作用。同时电机系统20与车身的横梁及纵梁通过橡胶轴承连接,起缓冲作用,减少电机系统2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对车身的影响。所述左托板117及右托板137分别设置左凸台1170及右凸台,具有自定位功能,便于悬置的连接装配。电动机21在竖直方向承托于左托板117的左端面托板1173及右托板137的右端面托板1373之上,在左托板117的左端面托板1173及右托板137的右端面托板1373的共同作用下抵消电动机21在竖直方向下所受的重力及所受的上下的震动。由于左托板117的左周面托板1171所在平面与所述左托板117的右周面托板1371所在平面呈V字型排布,可同时在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减少振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用于将电机系统连接悬置于车身纵梁及车身横梁,所述电机系统包括电动机及连接于电动机的变速器,所述电动机设有外周面及电动机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包括左悬置组件、右悬置组件、后悬置组件,所述左悬置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与车身左侧的纵梁之间,右悬置组件设置于电机系统右侧,所述右悬置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与车身右侧的纵梁之间,后悬置组件设置于电机系统后侧,所述后悬置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变速器与所述车身横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组件包括左支撑架、左轴承、左悬置臂及左托板,所述左支撑架、左轴承、左悬置臂及左托板依次连接,所述左支撑架连接安装于车身左侧的纵梁,左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的左侧,所述左轴承包括左轴承外圈及连接于所述左轴承外圈的左轴承内圈,所述左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左轴承内圈,所述左悬置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左轴承的左轴承外圈,所述左轴承采用橡胶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周面托板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左凸台,所述左凸台设有平行于所述左周面托板的左凸台安装面,左悬置臂设有左悬置臂连接板,所述左悬置臂的左悬置臂连接板贴合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左端面托板的左凸台安装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托板包括左周面托板及板连接于左周面托板的左端面托板,所述左周面托板垂直于左端面托板,所述左端面托板竖直设置,所述左托板的左周面托板承托于所述电动机外周面的底部左侧,所述左托板的左端面托板连接并抵持于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端面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悬置组件包括右支撑架、右轴承、右悬置臂及右托板,所述右支撑架、右轴承、右悬置臂及右托板依次连接,所述右支撑架连接安装于车身右侧的纵梁,右托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系统的电动机的右侧,所述右轴承包括右轴承外圈及连接于所述右轴承外圈的右轴承内圈,所述右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轴承内圈,所述右悬置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右轴承的右轴承外圈,所述右轴承采用橡胶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周面托板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右凸台,所述右凸台设有平行于所述右周面托板的右凸台安装面,右悬置臂设有右悬置臂连接板,所述右悬置臂的右悬置臂连接板贴合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右端面托板的右凸台安装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托板包括右周面托板及板连接于右周面托板的右端面托板,所述右周面托板垂直于右端面托板,所述右端面托板竖直设置,所述右托板的右周面托板承托于所述电动机外周面的底部右侧,所述右托板的右端面托板连接并抵持于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端面右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组件设有左托板,所述左托板设有左周面托板,所述右悬置组件设有右托板,所述右托板设有右周面托板,所述左托板的左周面托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右托板的右周面托板所在平面呈V字型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组件设有左悬置臂,所述左悬置臂设有左悬置臂连接板,所述右悬置组件设有右悬置臂,所述右悬置臂设有右悬置臂连接板,所述左悬置臂的左悬置臂连接板及右悬置臂的右悬置臂连接板呈V字型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组件包括后支撑架、后轴承、后悬置臂及后安装座,后支撑架、后轴承、后悬置臂及后安装座依次连接,所述后轴承包括后轴承外圈及连接于所述后轴承外圈的后轴承内圈,所述后支撑架连接于所述后轴承内圈,所述后悬置臂连接于所述后轴承外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98694 CN202782623U (zh) | 2012-08-13 | 2012-08-13 |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98694 CN202782623U (zh) | 2012-08-13 | 2012-08-13 |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82623U true CN202782623U (zh) | 2013-03-13 |
Family
ID=4780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39869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2623U (zh) | 2012-08-13 | 2012-08-13 |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826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4259A (zh) * | 2012-08-13 | 2012-11-14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
2012
- 2012-08-13 CN CN 201220398694 patent/CN20278262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4259A (zh) * | 2012-08-13 | 2012-11-14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CN102774259B (zh) * | 2012-08-13 | 2016-12-21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25170A (zh)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01890125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悬置装置 | |
CN203438828U (zh) | 电机安装支架及应用其的电动汽车 | |
CN209795065U (zh) | 一种悬挂式电动车后桥总成 | |
CN201784445U (zh)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总成安装机构 | |
CN207670172U (zh) | 一种连接强度高的汽车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
CN201300707Y (zh)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02782623U (zh) |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
CN102774259B (zh) | 车用电机系统悬置装置 | |
CN108215746A (zh) | 悬置系统和汽车 | |
CN112297807B (zh) | 电动车辆 | |
CN109305006B (zh) | 一种新能源四驱车用减震底盘 | |
CN204055280U (zh) | 一种电动机悬置支架改进的电动汽车 | |
CN205736874U (zh) | 纯电动车驱动电机的悬置装置 | |
CN205112980U (zh) | 一种双向复合缓冲式悬挂装置 | |
CN209870077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 |
CN203766469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固定支架 | |
CN209000989U (zh) | 一种纯电动矿用卡车动力电池减振结构 | |
CN202319864U (zh) | 悬置支架 | |
CN202510603U (zh) | 发动机减震垫 | |
CN205890528U (zh) | 新能源大客车动力总成 | |
CN206345646U (zh) | 一种电动叉车的多功能集成安装装置 | |
CN205768653U (zh) | 变速箱辅助支撑装置 | |
CN205273460U (zh) | 超高速转向架板式电机悬挂装置 | |
CN202063013U (zh) | 载重汽车改进的分动器四点式悬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