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1268U - 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81268U
CN202781268U CN201220429956XU CN201220429956U CN202781268U CN 202781268 U CN202781268 U CN 202781268U CN 201220429956X U CN201220429956X U CN 201220429956XU CN 201220429956 U CN201220429956 U CN 201220429956U CN 202781268 U CN202781268 U CN 202781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insulation spacer
groove
bite
rotary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299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81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812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3/00Milling particular work; Special milling operations; Machines therefor
    • B23C3/28Grooving workpieces
    • B23C3/30Milling straight grooves, e.g. key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08Disc-type cu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24Overall form of the milling cutter
    • B23C2210/244Milling cutters comprised of disc-shaped modules or multiple disc-like cu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28Arrangement of teeth
    • B23C2210/285Cutting edges arranged at different di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28Arrangement of teeth
    • B23C2210/287Cutting edges arranged at different axial positions or having different lengths in the axial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1Plural divers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metal shaping or assembling
    • Y10T29/5124Plural divers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metal shaping or assembling with means to feed work intermittently from one tool station to anoth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1Plural divers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metal shaping or assembling
    • Y10T29/5196Multiple station with convey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02Other than completely through work thickness
    • Y10T83/0304Groo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设有固定在围绕旋转轴装置水平轴自由旋转的旋转轴上、可自由装卸的切削刀,其通过X轴移动装置及Y轴移动装置能够分别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在围绕旋转装置垂直轴自由旋转的旋转工作台的、与盒子取出放入的出入口相对的出入位置及与该出入位置相隔180度面对切削刀的作业位置上,分别固定着盒子的装载台。在各装载台附近设有分别决定盒子位置并将其固定在装载台上的定位装置,根据作业位置的盒子设有分别压住排列在盒子上的多块绝缘隔离片的前后方向相对的各端边缘部的夹紧装置。本沟槽加工装置在压榨纸板组成的绝缘隔离片上确保加工精度且高效地形成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

Description

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
申请案或优先权的相关引用
本申请案要求基于2011年8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1-182776的优先权。因此,该专利全部内容都会归入本申请案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沟槽加工装置,其在油式变压器的绝缘隔离片上形成油流路的沟槽。
背景技术
通常油式变压器的线圈用包有数十微米薄绝缘纸的铜线卷成线圈状制成。此外,线圈之间以及线圈与接地之间配置绝缘物,所述绝缘物由根据线圈将数毫米厚的压榨纸板切割加工成指定形状后形成的绝缘板,以及粘贴在该绝缘板上设定位置的多块绝缘隔离片组成(例如,请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8-51036号公报的图8)。具体而言,绝缘隔离片配合线圈上的配置位置被切割加工成各种形状,主要形成平行四边形,其2条不平行边所成角度为45度,横竖尺寸会根据变压器大小和种类略有不同,但例如在用于发电站送电的27.5万V变压器上,一相会使用5~6万块。
此处,绝缘隔离片在实现电气绝缘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油流管功能,为进行冷却而在线圈表面确保了合适的绝缘油流路。此时,为了更加高效地给线圈表面提供绝缘油,提出并实施了在绝缘隔离片上加工沟槽的方案(例如,请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3-62718号公报)。具体而言,在将绝缘隔离片短边作为底边时,与底边形成平行沟槽,且此沟槽具有事先设定的宽度和深度。此沟槽宽度方向的中心为平行四边形绝缘隔离片的中点。
另外,压榨纸板是将牛皮纸浆纤维等经过抄纸工艺制成的湿纸叠层后,加压制造而成的平板材。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所述绝缘隔离片上形成油流路沟槽的日本专利特开2003-62718号公报的发明中,要搬运排列着多块绝缘隔离片的盒子,在其搬运工序中,各绝缘隔离片上分别使用两把锯齿状切口旋转刀在沟槽宽度方向两端边缘相应位置上形成设定深度的切口,并且将使用切口旋转刀形成的2条切口之间的部分用倾斜的锯齿状沟槽切割旋转刀削掉。
这样,因为沟槽切割旋转刀以倾斜状态接触绝缘隔离片,所以盒子的搬运速度受到限制,存在生产率低下的缺点。此外,除了锯齿状旋转刀的加工面平滑性差之外,切口旋转刀和沟槽切割旋转刀的轴心不同,因此沟槽切割旋转刀磨损后,和切口旋转刀切削面之间会产生高差(凹凸)。由此一来,冷却油的流路阻力发生变化,导致出现不同于事先模拟的冷却油流动情况,从而可能无法得到所需的冷却效果。并且,压榨纸板是将湿纸叠层后压缩制造而成,从性质上看经锯齿状旋转刀加工而成的沟槽加工面上容易产生毛刺毛边,此外,产生的毛刺毛边经长时间使用脱落后,会成为异物混入冷却油中,从而很快就会堵塞过滤器。因此,在绝缘隔离片成品率降低的同时,需要后加工除去沟槽加工面上产生的高差、毛刺毛边,从而存在成本上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鉴于这些问题点开发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沟槽加工装置,能够高效地形成拥有平滑性出色加工面的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同时不会在压榨纸板组成的绝缘隔离片上产生毛刺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固定在围绕旋转轴装置水平轴自由旋转的旋转轴上、可自由装卸的切削刀,其通过X轴移动装置及Y轴移动装置能够分别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在围绕旋转装置垂直轴自由旋转的旋转工作台的、与盒子取出放入的出入口相对的出入位置及与该出入位置相隔180度面对切削刀的作业位置上,分别固定着盒子的装载台,并且在各装载台附近设有分别决定盒子位置并将其固定在装载台上的定位装置,根据作业位置的盒子设有分别压住排列在盒子上的多块绝缘隔离片前后方向相对各端边缘部的夹紧装置,在盒子出入位置将配置在定位装置的盒子固定在装载台上并旋转180度到达面对切削刀的作业位置,并且将排列在盒子上的多块绝缘隔离片的前后方向相对的各端边缘部压住固定,在设定高度位置让旋转的切削刀沿左右方向移动,并在多块绝缘隔离片上依次形成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旋转工作台的盒子取出放入出入口的相对出入位置上,沿左右方向排列多块绝缘隔离片的盒子通过定位装置确定位置并固定在装载台上。然后,通过旋转装置将旋转工作台转动180度,将盒子移动到面对切削刀的作业位置。接着,通过夹紧装置将盒子上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块绝缘隔离片的前后方向相对的各端边缘部压住固定后,将切削刀通过Y轴移动装置保持在设定高度位置,同时通过旋转轴装置旋转,并通过X轴移动装置沿左右方向移动。这样,旋转的切削刀便会依次切削盒子上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块绝缘隔离片,并在各绝缘隔离片的设定位置上形成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
其结果,能够在此绝缘隔离片上高效地形成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并且不会在压榨纸板组成的绝缘隔离片上产生毛刺等。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设置可自由升降内侧隔板以隔断所述旋转工作台作业位置和出入位置的同时,设置可自由升降外侧隔板以隔断出入位置相对出入口。由此,例如可以只在内侧隔板隔断出入位置和作业位置的状态下,操作外侧隔板打开出入位置相对出入口,不管作业位置上切削刀对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如何,都可以配合旋转工作台的旋转限制,将盒子通过出入口安全的配置在出入位置,或者从出入位置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绝缘隔离片沟槽加工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2是图1绝缘隔离片沟槽加工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图1绝缘隔离片沟槽加工装置的侧面图。
图4是省略图1绝缘隔离片沟槽加工装置中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A是切削刀的正面图。
图5B是对图5A的R部平切刀和斜切刀进行说明的箭头视图。
图5C是图5A的B-B线箭头视图。
图6是对设置在旋转装置旋转工作台上的定位装置进行说明的平面图。
图7是取出放入盒子状态的定位装置正面图。
图8是固定盒子状态的定位装置正面图。
图9是绝缘隔离片夹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绝缘隔离片沟槽加工所用盒子的一个例子和沟槽加工后绝缘隔离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沟槽加工装置1的一种实施方式。
在说明沟槽加工装置1之前,先对绝缘隔离片S沟槽加工时使用的盒子100进行说明。此盒子100如图10所示,从上方观看是近似长方形的板材,为了配合后述旋转工作台72外周圆形状,靠近侧左右顶角已被切除,为能够以短边为底边沿左右方向排列多块(实施例中为10块)绝缘隔离片S,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凹部101,其横向尺寸为绝缘隔离片S短边长度的块数倍,纵向尺寸相当于以短边为底边时的高度,深度为绝缘隔离片S的厚度以下。然后,盒子100在左右各端部形成了能够嵌合后述装载台74上所设固定销743的安装孔100a,此外左右各端边缘部还形成了配置定位构件82的高差部102。
沟槽加工装置1是依次切削事先排列在盒子100上的多块绝缘隔离片S,并形成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沟槽Sa的装置,由配有相对于底座2沿左右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自由移动的移动框架36的X轴移动装置3,固定于X轴移动装置3的移动框架36、配有沿上下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自由移动的升降框架46的Y轴移动装置4,固定于Y轴移动装置4的升降框架46、配有围绕与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相交的水平轴自由旋转的旋转轴52的旋转轴装置5,固定于旋转轴装置5的旋转轴52上可自由装卸的切削刀6,配有相对于底座2围绕垂直轴自由旋转的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装置7,在旋转装置7的旋转工作台72上决定并固定盒子100位置的定位装置8,以及压住排列在盒子100上的多块绝缘隔离片S的夹紧装置9构成。
X轴移动装置3由支撑在立于底座2的门形框架31水平部311上、于左右方向具有旋转轴并可自由旋转的螺杆轴32,拧在螺杆轴32上可自由旋转的螺母构件33,夹着螺杆轴32且平行设置于门形框架31水平部311上的一对线性轴承34,连接螺杆轴32的伺服电机35,以及固定着螺母构件33的移动框架36构成,移动框架36上固定着与一对线性轴承34分别嵌合并可自由滑动的一对支撑构件37。这样,X轴移动装置3旋转驱动伺服电机35后,螺杆轴32旋转,便能够让螺母构件33也就是移动框架36通过支撑构件37沿一对线性轴承34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Y轴移动装置4由与X轴移动装置3的移动框架36固定成一体的箱型框架41,支撑在箱型框架41上、具有上下方向旋转轴并可自由旋转的螺杆轴(图上未显示),拧在螺杆轴上可自由旋转的螺母构件43,夹着螺杆轴且平行设置于箱型框架41的一对线性轴承44,连接螺杆轴的伺服电机45,以及固定着螺母构件43的升降框架46构成,升降框架46上固定着与一对线性轴承44分别嵌合并可自由滑动的一对支撑构件47。这样,Y轴移动装置4旋转驱动伺服电机45后,螺杆轴旋转,便能够让螺母构件43也就是升降框架46通过支撑构件47沿一对线性轴承44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旋转轴装置5由与Y轴移动装置4的升降框架46连接成一体的框架51,固定在框架51上、支撑旋转轴52让其自由旋转的心轴53,以及设置在框架51上的伺服电机54构成,心轴53的旋转轴52与伺服电机54通过图上未显示的皮带轮连接。这样,旋转轴装置5旋转驱动伺服电机54后,便能够让旋转轴52通过皮带轮围绕水平轴旋转。
切削刀6如图5详细所示,由左刀体6L及右刀体6R重合而成,通过防松螺母55固定在旋转轴装置5旋转轴52的顶端,可自由装卸。然后,左刀体6L在中心拥有所述旋转轴52相应轴孔61a的主体61外周上,沿圆周方向以设定间隔设置多个(实施例中为4个)爪部62L,并在各爪部62L上分别依次固定平切刀63L及左斜切刀64L而成。同样,右刀体6R也是在中心具有轴孔61a的主体61外周上,沿圆周方向以设定间隔设置多个(实施例中为4个)爪部62R,并在各爪部62R上分别依次固定平切刀63R及右斜切刀64R而成。因此,重合左刀体6L及右刀体6R形成切削刀6时,能够配置成左刀体6L的平切刀63L及左斜切刀64L的组合与右刀体6R的平切刀63R及右斜切刀64R的组合交互出现的形式。
此处,平切刀63(L、R)从旋转方向观看爪部62(L、R),是焊在其正面的刀片,利用左刀体6L的平切刀63L及右刀体6R的平切刀63R能够在绝缘隔离片S上形成与刀宽相应的、拥有平滑性出色加工面的沟槽Sa。另一方面,斜切刀64(L、R)位于平切刀63(L、R)旋转方向后方,从旋转方向观看爪部62(L、R),是焊在其左右各自侧面的刀片,能够在绝缘隔离片S沟槽Sa左右各端边缘相应位置形成拥有平滑性出色加工面的切口面。
切削刀6可以在将左刀体6L及右刀体6R直接重合的最小宽度沟槽,到通过在左右刀体间夹入1块或多块垫片65让左刀体6L的平切刀63L刀尖内侧边缘和右刀体6R的平切刀63R刀尖内侧边缘略微重合的最大宽度沟槽之间,形成任意宽度沟槽Sa。
旋转装置7由相对于底座2围绕垂直轴自由旋转且被支撑着的旋转轴71,固定于旋转轴71的旋转工作台72,以及固定于底座2的伺服电机73构成,旋转轴71及伺服电机73通过图上未显示的相互咬合齿轮连接(参照图1)。这样,旋转装置7旋转驱动伺服电机73后,便能够通过齿轮让旋转轴71也就是旋转工作台72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要控制伺服电机73的旋转,使得旋转工作台72间断性地每次旋转180度。
此处,旋转工作台72如图6所示,形成了从圆盘上切除相对于直径对称的弓形后的形状。然后,面对旋转工作台72弓形弦相应各直线部,分别固定着装载台74,从上方观察,装载台74由平行于直线部的水平部741,以及从该水平部741左右各端边缘部向直线部延伸的一对垂直部742构成。因此,其中一个装载台74位于面对切削刀6的作业位置时,相距180度的另一个装载台74则位于作业人员取出放入盒子100的出入口相对出入位置。此外,各装载台74左右垂直部742的左右方向外部靠里侧的顶角部突出设置着固定销743,设定成能够嵌合到盒子100的安装孔100a中。
此外,在旋转工作台72的背面,通过旋转工作台72中心与直线部平行的直径上,在其半径两个端部形成了定位凹部721。另一方面,与旋转工作台72的定位凹部721相应地在底座2上通过定位缸75设置了沿上下方向可自由滑动的定位销76(参照图1)。因此,如果旋转工作台72旋转180度,定位销76就会对上任意一个定位凹部721,此时操作定位缸75伸长,定位销76顶端就会嵌合到定位凹部721中,从而能够限制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
定位装置8如图6至图8所示,由位于各装载台74左右垂直部742的中间、设置于旋转工作台72并沿上下方向可自由滑动的支撑构件81,位于各装载台74水平部741左右方向外部附近、设置于旋转工作台72并分别沿上下方向可自由滑动的一对定位构件82,以及对应支撑构件81设置在底座2的准备缸83构成,支撑构件81及左右定位构件82在旋转工作台72的背面分别通过连杆84连接。这样,操作准备缸83使其伸长后,便能够将支撑构件81推向上方,使其装载面突出至高于装载台74上表面的位置。此时,左右定位构件82也会通过连杆84与支撑构件81联动从而被推向上方(参照图7)。另一方面,操作准备缸83使其缩短后,支撑构件81就会因自重使得装载面会下降到装载台74上表面的下方,左右定位构件82也会因自重通过连杆84与支撑构件81联动下降。此时,准备缸83的活塞杆就会远离支撑构件81(参照图8)。
此处,定位构件82从正面观看会在左右方向内部形成近似C字母的形状,该形状在前后方向拥有比盒子100厚度略高的开口部82a,并且拥有关闭此开口部82a里侧开口端的挡块821,用开口部82a限制盒子100左右各侧端面,并且用挡块821限制其前后方向的里侧端面。换句话说,在准备缸83伸长状态下,能够通过定位构件82限制盒子100的左右方向及纵深方向,并通过支撑构件81及左右定位构件82开口部82a支撑盒子100。在这种状态下,操作准备缸83使其缩短后,通过支撑构件81及连杆84,左右定位构件82会因自重下降,从而让盒子100支撑在装载台74上。此时,盒子100的安装孔100a会嵌合到装载台74的固定销743上,从而能够固定盒子100,使其不会在装载台74上移动。此外,定位构件82的开口部82a会因自重压到盒子100左右各端边缘上形成的高差部102。
夹紧装置9如图9所示,在面对切削刀6的作业位置侧位于旋转工作台72的上方,并且由面对旋转工作台72直线部分别被支撑在底座2上、可自由旋转的一对转动轴91,分别固定在各转动轴91上的压板92,以及分别通过机械臂93连接到各转动轴91左右各端部的夹紧缸94构成,操作夹紧缸94使其伸长后,通过机械臂93将转动轴91转动设定角度,就能够通过压板92的顶端部,分别压住在固定于装载台74的盒子100上、沿左右方向排列着的多块绝缘隔离片S的前后方向相对底边(短边)侧各端边缘部。
此处,压板92以设定宽度的间隔形成设定长度的多个裂缝,经裂缝分割开的多个键盘状小片能够独自发生弹性变形。这样,多个键盘状小片的各顶端部会分别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压住多个绝缘隔离片S的短边侧各端边缘部。
底座2在旋转工作台72出入位置面对的出入口外部,设置了通过外侧缸(图中未显示)可沿上下方向自由开关的外侧隔板21,在旋转工作台72上设置了通过内侧缸22沿上下方向自由开关的内侧隔板23。然后,外侧隔板21通常位于上升位置,关闭盒子100的出入口,当作业人员向定位装置8上配置盒子100时,或者从定位装置8取出盒子100时,控制外侧隔板21下降打开出入口。此外,内侧隔板23通常位于下降位置,将旋转工作台72分割成靠外侧一半(出入位置侧)和靠内侧一半(作业位置侧)以遮掩切削刀6,当要将旋转工作台72在盒子100的出入位置和面对切削刀6的作业位置之间旋转180度时,控制内部隔板23上升以免撞到装载台74,并允许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
此外,旋转轴装置5上固定有遮盖切削刀6的外罩56,外罩56连接着与图中未显示的送风机相连的管道57。这样,便能够吸走通过切削刀6在绝缘隔离片S上形成沟槽Sa时产生的切削碎屑,并用空气输送到指定位置并回收。此时,管道57通过支架58及法兰59连接着Y轴移动装置4的箱型框架41,当使用切削刀6切削绝缘隔离片S时,也就是Y轴移动装置4通过X轴移动装置3沿左右方向移动时,将随着Y轴移动装置4一起移动(参照图1)。此外,管道57的法兰59会沿着底座2顶部形成的开口移动。
下面将对如此构成的沟槽加工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沟槽加工装置1虽然没有详细地在图中显示出来,但却能够根据检测各装置动作状况的限位开关等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按照控制装置中编入的程序自动动作,在绝缘隔离片S上连续切削沟槽Sa。以下将对自动运行进行说明。
首先,为了能够形成设定宽度的沟槽Sa,切削刀6由左刀体6L及右刀体6R直接重合,或者加入1块或多块垫片65重合后,通过防松螺母55固定在旋转轴装置5的旋转轴52上。其次,为了能够在绝缘隔离片S上形成设定深度的沟槽Sa,切削刀6通过Y轴移动装置4保持在设定高度位置,并位于X轴移动装置3的移动开始端位置。然后,定位缸75伸长后,定位销76顶端嵌合到旋转工作台72的定位凹部721中,阻止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再然后,定位装置8的准备缸83伸长,支撑构件81及左右定位构件82被顶起。
另一方面,外侧隔板21因外侧缸的缩短动作下降,从而打开出入口,而内侧隔板23因内侧缸22的伸长动作下降,从而隔断旋转工作台72的前后部分。因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打开的出入口,将事先沿左右方向排列了多块绝缘隔离片S的盒子100,配置在定位构件82上。具体而言,拿住盒子100将左右外部靠里侧顶角部插入位于上升位置的左右定位构件82的开口部82a,并让其靠里侧端面的左右各端边缘碰上挡块821,便能够通过左右定位构件82及支撑构件81支撑盒子100。
在这种状态下,外侧缸伸长外侧隔板21上升,关闭出入口后,通过准备缸83的缩小动作,支撑盒子100的支撑构件81及左右定位构件82因自重下降,将盒子100装载到装载台74上。此时,盒子100的安装孔100a嵌合到装载台74所设固定销743上,从而能够将盒子100固定在装载台74。如果已将盒子100固定到装载台74上,通过定位缸75的缩小动作,定位销76就会从设置在旋转工作台72的定位凹部721中脱离,从而解除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限制。同时内侧缸22缩短使得内侧隔板23上升,从而允许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然后,内侧隔板23上升后,旋转装置7的伺服电机73会旋转驱动,让旋转工作台72旋转180度,并将盒子100从面对出入口的出入位置移动到面对切削刀6的切削位置。
如果旋转工作台72已旋转,定位缸75就会伸长并抬起定位销76,让其顶端部嵌合到旋转工作台72上设置的定位凹部721中,从而阻止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同时内侧缸22伸长使得内侧隔板23下降,从而限制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此外,内侧隔板23下降后,外侧缸会缩短使得外侧隔板21下降,从而关闭出入口。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如前面所述内容通过打开的出入口,将事先沿左右方向排列了多块绝缘隔离片S的盒子100,配置在左右定位构件82及支撑构件81上。通过支撑构件81及定位部件82支撑盒子100后,外侧缸伸长使得外侧隔板22上升,从而关闭出入口。接着,通过准备缸83的缩短动作,使得支撑构件81及左右定位构件82下降,将盒子100装载并固定到装载台74上。
另一方面,如前面所述,旋转工作台72旋转,盒子100移动到面对切削刀6的作业位置上,通过定位销76上升从而阻止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并且如果内侧隔板23已经下降,夹紧装置9的夹紧缸94就会伸长,通过机械臂93将转动轴91旋转设定角度,压板92各键盘状小片的顶端部就会压到排列在盒子100上的多个绝缘隔离片S前后方向相对短边侧各端边缘部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就会将各绝缘隔离片S压住并固定,而不会相对于盒子100发生移动。
如果已经通过夹紧装置9固定好绝缘隔离片S,旋转轴装置5的伺服电机54就会旋转驱动,通过皮带轮转动旋转轴52也就是切削刀6,并且驱动图中未显示的送风机,通过管道57吸出外罩56内的空气。同时,X轴移动装置3的伺服电机35会旋转驱动,让螺母构件33也就是移动框架35沿线性轴承34向图1的右方移动。这样,切削刀6就会依次切削各绝缘隔离片S,此时会控制毛刺毛边的产生,形成拥有平滑性出色加工面的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Sa。具体而言,通过重合后的左刀体6L平切刀63L及右刀体6R平切刀63R,在各绝缘隔离片S上按照这些刀具的宽度依次切削到设定深度,形成拥有平滑性出色加工面的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Sa,并且通过左刀体6L左斜切刀64L及右刀体6R右斜切刀64R,在各绝缘隔离片S沟槽Sa宽度方向的左右各侧端边缘相应位置上,形成拥有平滑性出色加工面的设定深度的切口面。
此时,通过切削刀6切削出来的切削碎屑会从外罩56通过管道57吸走,并用空气输送到指定位置。
这样就会在各绝缘隔离片S上依次形成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Sa,并在全部绝缘隔离片S上形成沟槽Sa,当X轴移动装置3到达行程末端时,Y轴移动装置4的伺服电机45会旋转驱动,将螺母构件43也就是升降框架46沿线性轴承44向下仅移动0.1mm单位的微小量。此后,X轴移动装置3的伺服电机35会逆向旋转驱动,通过螺母构件33让移动框架36沿线性轴承34向图1的左方移动。这样,切削刀6便会对刚刚通过往行程在各绝缘隔离片S上形成的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Sa如再次临摹一般,以微小量切削绝缘隔离片S。
因此,切削刀6在进行往行程切削时,虽然切削刀6能够控制毛刺毛边的产生,形成拥有平滑性出色加工面的沟槽Sa,但是假如在沟槽加工面上发生毛刺毛边,也会通过复行程的微小切削除去毛刺毛边,因此不需后处理。因此,能够在多块绝缘隔离片S上高效地形成拥有平滑性出色加工面的沟槽。
X轴移动装置3到达移动开始端后,伺服电机35的旋转驱动停止。此外,Y轴移动装置4的伺服电机45会逆向旋转驱动,升降框架46上升微小量到达初期状态后,旋转驱动停止。同时,图中未显示的送风气驱动会停止。并且,夹紧装置9的夹紧缸94缩短,通过机械臂93将转动轴91旋转设定角度回到原来的位置,让压板92从沟槽加工结束后的多块绝缘隔离片S脱离。
夹紧装置9的压板92从绝缘隔离片S脱离后,定位缸75缩短接触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限制,并且内侧缸22缩短,从而内侧隔板23上升。这样,便可允许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因此旋转装置7的伺服电机73会旋转驱动,旋转工作台72会旋转180度。因此,沟槽加工结束后的排列多块绝缘隔离片S的盒子100会移动到出入口相对出入位置,并且未加工的排列多块绝缘隔离片S的盒子100会移动到面对切削刀6的作业位置。此后,定位缸75伸长使得定位销76上升,从而阻止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同时内侧缸22伸长使得内侧隔板23下降,从而限制旋转工作台72的旋转。此外,面对出入口出入位置侧的定位装置8的准备缸83伸长,并通过支撑构件81及连杆84推高定位构件82,抬起沟槽加工结束后的排列多块绝缘隔离片S的盒子100,使其从装载台74的固定销743上脱离。
如果沟槽加工结束后的排列多块绝缘隔离片S的盒子100已经被抬起,外侧缸将会缩短使得外侧隔板21下降,从而打开出入口。这样,作业人员便能够将受到支撑构件81及定位构件82支撑、且沟槽加工结束后的排列绝缘隔离片S的盒子100,通过出入口取出。取出盒子100后,将事先沿左右方向新排列多块未加工绝缘隔离片S的盒子100,通过打开的出入口,配置在左右定位构件82及支撑构件81上。通过支撑构件81及定位部件82支撑盒子100后,外侧缸伸长使得外侧隔板22上升,从而关闭出入口。
下面如前面所述,在旋转工作台72上,出入口相对出入位置侧的盒子100被固定在装载台74上准备下次沟槽加工,而另一方面,排列在面对切削刀6作业位置侧的盒子100上的绝缘隔离片S通过切削刀6进行沟槽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不偏离其精神或主要特点的前提下,可以运用其他各种形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例只不过是所有方面的示例,不能局限性地进行解释。本实用新型范围为权利要求书中所示内容,不受说明书正文的任何约束。并且,属于权利要求书同等范围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固定在围绕旋转轴装置水平轴自由旋转的旋转轴上、可自由装卸的切削刀,其通过X轴移动装置及Y轴移动装置能够分别沿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在围绕旋转装置垂直轴自由旋转的旋转工作台的、与盒子取出放入的出入口相对的出入位置及与该出入位置相隔180度面对切削刀的作业位置上,分别固定着盒子的装载台,并且在各装载台附近设有分别决定盒子位置并将其固定在装载台上的定位装置,根据作业位置的盒子设有分别压住排列在盒子上的多块绝缘隔离片的前后方向相对的各端边缘部的夹紧装置,在盒子出入位置将配置在定位装置的盒子固定在装载台上并旋转180度到达面对切削刀的作业位置,同时将排列在盒子上的多块绝缘隔离片的前后方向相对的各端边缘部压住固定,在设定高度位置让旋转的切削刀沿左右方向移动,并在多块绝缘隔离片上依次形成设定宽度和设定深度的沟槽。
2.如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中,设有隔断所述旋转工作台作业位置和出入位置的可自由升降内侧隔板,并且设有隔断出入位置相对出入口的可自由升降外侧隔板。
CN201220429956XU 2011-08-24 2012-08-24 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12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2776A JP5331175B2 (ja) 2011-08-24 2011-08-24 絶縁スペーサの溝加工装置及びその溝加工方法
JP2011-182776 2011-08-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81268U true CN202781268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741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2995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81268U (zh) 2011-08-24 2012-08-24 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33221B2 (zh)
JP (1) JP5331175B2 (zh)
CN (1) CN2027812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6296A (zh) * 2016-05-30 2016-08-17 佛山市联智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塑料板切槽机构
CN108580990A (zh) * 2018-04-28 2018-09-28 重庆市乐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王字槽加工装置
CN112530687A (zh) * 2020-11-27 2021-03-19 赣州和信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快速上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1695A (zh) * 2016-10-21 2017-01-04 无锡蕾菲赛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可旋转工作台的锯床
RS64875B1 (sr) * 2018-01-12 2023-12-29 Komax Holding Ag Uređaj i postupak za obradu većeg broja električnih vodova
TWM575742U (zh) * 2018-11-07 2019-03-21 達佛羅企業有限公司 可替換工件的加工裝置
CN112420369B (zh) * 2020-11-11 2022-05-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压器开关定位装置
CN114012914A (zh) * 2021-11-01 2022-02-08 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边皮夹持机构、边皮卸载装置及硅棒切割系统
CN114570972A (zh) * 2022-03-07 2022-06-03 贵州振翔科技有限公司 垫片批量化钻孔工艺方法及垫片批量化钻孔工装
CN114919159A (zh) * 2022-06-02 2022-08-19 东莞市益安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头盔吸塑产品自动化平面裁切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0287A (en) * 1977-01-28 1978-05-23 Kearney & Trecker Corporation Workpiece changer mechanism for a machine tool
JPS55112753A (en) * 1979-02-13 1980-08-30 Toyoda Mach Works Ltd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 with pallet replacing function
US4373840A (en) * 1980-03-28 1983-02-15 Giddings & Lewis, Inc. Pallet transfer system
JPS5822232U (ja) * 1981-08-04 1983-02-10 相生精機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へのクランプパレツト交換装置
GB2124942B (en) * 1983-09-07 1986-02-26 Aioi Seiki Kk Workpiece-exchanging apparatus for machine tools
JPS6458506A (en) * 1987-08-31 1989-03-06 Jgc Corp Method for processing sheet by circular blade
JP2906493B2 (ja) 1989-11-25 1999-06-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プリンタ及びそれに着脱可能なテープカセット
JP2864155B2 (ja) * 1990-07-12 1999-03-03 キタムラ機械株式会社 パレット交換装置
JPH0637180A (ja) * 1992-07-16 1994-02-10 Tokyo Seimitsu Co Ltd 薄溝加工機のバックラッシュ測定方法及びバックラッシュ補正機能を有する薄溝加工機
JPH0851036A (ja) 1994-08-05 1996-0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巻線組立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81844B2 (ja) * 2001-08-24 2004-10-27 出光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ボード面の溝加工方法
ATE374089T1 (de) * 2005-07-30 2007-10-15 Hermle Berthold Maschf Ag Bearbeitungsmaschine mit einem werkstückwechsler
JP2007245289A (ja) * 2006-03-16 2007-09-27 Shigenari Shirasaki カッター
EP1932635A3 (en) * 2006-12-11 2009-01-21 Nissan Mo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imming
JP2008272889A (ja) * 2007-04-27 2008-11-13 O M Ltd 工作機械
JP5191211B2 (ja) * 2007-10-31 2013-05-0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マシニングセンタ
JP5357580B2 (ja) 2009-03-09 2013-12-04 三星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溝加工ツー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薄膜太陽電池の溝加工方法
JP3166977U (ja) * 2011-01-18 2011-03-31 有限会社高山精機 バイ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6296A (zh) * 2016-05-30 2016-08-17 佛山市联智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塑料板切槽机构
CN108580990A (zh) * 2018-04-28 2018-09-28 重庆市乐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王字槽加工装置
CN112530687A (zh) * 2020-11-27 2021-03-19 赣州和信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快速上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47815A1 (en) 2013-02-28
JP5331175B2 (ja) 2013-10-30
US8733221B2 (en) 2014-05-27
JP2013043248A (ja) 2013-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81268U (zh) 绝缘隔离片的沟槽加工装置
ATE337879T1 (de) Cnc-bahnschlitzmaschine
CN106180858A (zh) 一种高精度的闸式剪板机的使用方法
CN105252815A (zh) 一种纸箱自动裁剪装置
CN106042447A (zh) 一种印刷纸板多功能剪切装置
CN204686932U (zh) 一体式滤芯裁切机
CN204277065U (zh) 一种摆式剪板机
CN105798372B (zh) 一种剪板机后挡料托料机构
KR20140139823A (ko) 판재 홈가공 및 이송장치
CN105817894A (zh) 一种用于台式风扇杆自动打磨装置
CN106112540A (zh) 一种用在制造电饭锅外壳前原材料板材面粗糙度降低以及制造装置
CN104029252A (zh) 高速商标裁切冲床
JP2006168281A (ja) 段ボールシート加工装置および段ボールシート加工方法
US2302174A (en) Method for cutting glass
JP2019107779A (ja) ピックアップユニット
CN202781252U (zh) 造纸设备及其分切装置
KR20150075476A (ko) 칩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CN105690704A (zh) 一种用于聚乙烯外包管子自动切割装置
CN205630256U (zh) 一种镁铝合金加工裁切机
CN214724758U (zh) 一种瓦楞纸的可调剪裁装置
CN203150387U (zh) 绝缘隔离片的倒角装置
CN204277459U (zh) 自动铣弧设备
CN205950814U (zh) 折叠尺热切治具
CN105817307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原料破碎装置
CN107971751B (zh) 全自动倒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