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86203U - 一种内饰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饰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86203U CN202686203U CN 201220246602 CN201220246602U CN202686203U CN 202686203 U CN202686203 U CN 202686203U CN 201220246602 CN201220246602 CN 201220246602 CN 201220246602 U CN201220246602 U CN 201220246602U CN 202686203 U CN202686203 U CN 2026862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ight section
- plate body
- trim panel
- thickness
- fl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饰板结构,具有板体(1),板体(1)的前边缘、底边缘和后边缘连续弯折,形成“L”形的前翻边(1a)、下翻边(1b)和后翻边(1c),所述后翻边(1c)由第一直段(1c1)和第二直段(1c2)组成,后翻边(1c)的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相垂直,后翻边(1c)的第二直段(1c2)与第一直段(1c1)相垂直,所述第二直段(1c2)的厚度与板体(1)的厚度相等,第一直段(1c1)的厚度比板体(1)的厚度小0.5-1.5mm。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饰板上设置弱化结构,能够缓冲侧碰撞力,减小车门内饰板变形,保证乘客生命安全,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车构件,特别涉及轿车车门的内饰板。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车门通常由车门外板和车门内饰板构成,内饰板位于车门外板的侧边,该内饰板的前边缘、底边缘和后边缘均朝着车门外板的方向连续弯折,形成“L”形翻边,内饰板通过“L”形翻边扣装固定在车门外板上。内饰板通过注塑成型,各部分的厚度相等,其边缘翻边处的外角和内角均为圆角设计。轿车发生侧碰撞时,车门中部在压力作用下,外板抵触门内饰板,经内饰板上的圆角均匀发散,车门内饰板变形方向相对集中,对乘客产生的挤压面大,从而会影响乘客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护乘客安全的轿车车门内饰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饰板结构,具有板体(1),该板体(1)通过注塑成型,板体(1)的前边缘、底边缘和后边缘连续弯折,形成“L”形的前翻边(1a)、下翻边(1b)和后翻边(1c),所述后翻边(1c)由第一直段(1c1)和第二直段(1c2)组成,后翻边(1c)的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相垂直,后翻边(1c)的第二直段(1c2)与第一直段(1c1)相垂直,所述第二直段(1c2)的厚度与板体(1)的厚度相等,第一直段(1c1)的厚度比板体(1)的厚度小0.5-1.5mm。
本实用新型由塑料材料制成,因此在设计塑料成型模时,就将板体结构进行了定型及定位,即:将板体后翻边第一直段的厚度设计得比其余部分小,板体后翻边的第一直段形成车门内饰板的弱化结构。在发生车辆侧碰撞时,碰撞位置位于车门中部位置,内饰板从中部向四周延伸并向车内突出的时候,车门内饰板后侧的弱化结构受冲击力产生的拉伸力影响,较薄的地方先变形断裂,使得板体的后侧位置与车门外板脱离,对拉伸力起到了逐级减弱的作用,碰撞力得到缓冲,使得碰撞处的凸出部向车内的拉伸长度和凸出面积减小,在弱化结构的影响下使碰撞后乘客不受内饰板的大面积挤压,这样乘客腰部以上位置受到伤害的几率减小,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同时,由于内饰板后翻边局部厚度的变薄,使得车门内饰板的重量减轻,加工成本也相对减少。板体后翻边第一直段的厚度比板体的厚度小0.5-1.5mm为宜,厚度差距过小,达不到弱化的作用;厚度差距过大,会降低板体后翻边的强度,影响内饰板与车门外板安装的牢固性。
所述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之间相连处的外角为圆角,内角为直角。以上结构利用应力集中直角易折断的原理,可以使碰撞时直角处瞬间受强力作用而断裂,从而起到缓冲碰撞力的作用,以进一步减小内饰板的变形,确保车内乘客安全。
所述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之间相连处内外角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板体(1)厚度的1/3。以上结构在确保第一直段与板体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使连接处在受到碰撞时及时断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饰板上设置弱化结构,能够缓冲侧碰撞力,减小车门内饰板变形,保证乘客生命安全,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轿车车门的内饰板具有板体1,该板体1的造型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板体1通过注塑成型,板体1的前边缘连续弯折,形成“L”形的前翻边1a。板体1的底边缘连续弯折,形成“L”形的下翻边1b。板体1的后边缘连续弯折,形成“L”形的后翻边1c。所述前翻边1a、下翻边1b和后翻边1c依次相连,前翻边1a、下翻边1b及后翻边1c位于板体1的同一侧。
如图1、图2所示,后翻边1c由第一直段1c1和第二直段1c2相连而成,后翻边1c的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相垂直,后翻边1c的第二直段1c2与第一直段1c1相垂直。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之间相连处的外角为圆角,内角为直角,并且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之间相连处内外角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板体1厚度的1/3。所述第二直段1c2的厚度与板体1的厚度相等,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mm。第一直段1c1的厚度比板体1的厚度小0.5-1.5mm。经过试验验证,作为优选,第一直段1c1的厚度比板体1厚度小1mm效果最好。
采用上述结构的轿车发生碰撞时,车门中部受到撞击,车门外板向内凹陷,抵触车门内饰板以后,内饰板受撞击冲击力的影响也向车内变形凸出,此时车门内饰板后翻边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相连处的直角应力突然集中,直角结构瞬间对力的分散不够,再加上第一直段1c1的厚度比板体1的厚度小,直角转角处也薄于板体厚度,使得车门后侧位置的内饰板最先断裂,与车门外板内侧脱离,缓冲了碰撞带来的冲击力,减小了内饰板的凸出变形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乘客受车门内饰板的挤压,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Claims (3)
1.一种内饰板结构,具有板体(1),该板体(1)通过注塑成型,板体(1)的前边缘、底边缘和后边缘连续弯折,形成“L”形的前翻边(1a)、下翻边(1b)和后翻边(1c),所述后翻边(1c)由第一直段(1c1)和第二直段(1c2)组成,后翻边(1c)的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相垂直,后翻边(1c)的第二直段(1c2)与第一直段(1c1)相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段(1c2)的厚度与板体(1)的厚度相等,第一直段(1c1)的厚度比板体(1)的厚度小0.5-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之间相连处的外角为圆角,内角为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段(1c1)与板体(1)之间相连处内外角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板体(1)厚度的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46602 CN202686203U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一种内饰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246602 CN202686203U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一种内饰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86203U true CN202686203U (zh) | 2013-01-23 |
Family
ID=47541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246602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86203U (zh) | 2012-05-29 | 2012-05-29 | 一种内饰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8620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73489A (zh) * | 2012-05-29 | 2012-09-19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轿车车门内饰板 |
-
2012
- 2012-05-29 CN CN 201220246602 patent/CN20268620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73489A (zh) * | 2012-05-29 | 2012-09-19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轿车车门内饰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46399U (zh) | 用于车辆的装饰板保持组件 | |
CN201980295U (zh) | 一种前纵梁吸能结构 | |
CN105142989B (zh) | 膝垫 | |
CN204915857U (zh) | 汽车后地板总成与后围总成连接结构 | |
CN202686203U (zh) | 一种内饰板结构 | |
CN105438272B (zh) | 发动机罩盖及汽车 | |
CN203920924U (zh) | 发动机罩锁扣 | |
CN204309904U (zh) | 一种汽车b柱 | |
CN204210583U (zh) | 翼子板缓冲装置及具有该翼子板缓冲装置的车辆 | |
CN102673489B (zh) | 轿车车门内饰板 | |
CN211918388U (zh) | 副仪表板后排头碰弱化吸能结构 | |
CN105835669A (zh) | 一种轿车车门侧裙安装结构 | |
JP2010241285A (ja) | 自動車の車室側壁構造 | |
CN205769578U (zh) | 汽车左纵梁 | |
CN201520272U (zh) | 一种汽车仪表板无缝气囊盖装置 | |
CN204587044U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 |
CN102616283B (zh) | 一种汽车前部骨架结构 | |
CN202089010U (zh) | 一种具有吸能作用的汽车前横梁 | |
CN105539348B (zh) | 一种汽车门饰板用吸能器 | |
CN104691623A (zh) | 一种前纵梁结构 | |
CN204527326U (zh) | 一种前纵梁结构 | |
CN204488582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防鞭打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 |
CN202243694U (zh) |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结构 | |
CN202574104U (zh) | 轿车乘员防护装置 | |
CN106274708B (zh) | 一种汽车乘客侧手套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029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