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64614U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64614U
CN202564614U CN2012200710562U CN201220071056U CN202564614U CN 202564614 U CN202564614 U CN 202564614U CN 2012200710562 U CN2012200710562 U CN 2012200710562U CN 201220071056 U CN201220071056 U CN 201220071056U CN 202564614 U CN202564614 U CN 202564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astic component
electric connector
base portion
accep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710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俊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710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64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64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646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用来电性连接设有锡球的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设有若干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的导电端子,收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及与第一收容槽相连通的第二收容槽,导电端子包括上端子、下端子及位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的弹性件,所述下端子可滑动至上端子的顶端并与锡球接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连接器,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93066号所揭示。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相互对接组合的上板及下板,并且设有若干贯通上板及下板的端子槽。导电端子收容在端子槽内且包括上端子、与上端子电性连接的下端子及位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的弹性件。上端子包括位于弹性件上方用来抵压弹性件的上抵压部及自上抵压部一端延伸形成的上导接部。端子槽内凸伸有对称设置的凸出部,凸出部设置在下板上且位于上抵压部的下方,上端子受压后,上抵压部抵靠在凸出部上。上抵压部活动收容在上收容腔内,且其在端子槽内运动的最大位移是上收容腔的深度,该深度小于弹性件的最大弹性变形量。
但是,上述电连接器的上抵压部在端子槽内运动的最大位移远小于上端子的高度,不利于电连接器薄型化的发展趋势。
鉴于上述状况,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其可节省高度方向所需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用来电性连接设有锡球的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设有若干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上端子、下端子及位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的弹性件,所述下端子可滑动至上端子的顶端并与锡球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上端子包括平板状的基部及自基部上端的一相对两侧向外凸伸设置的肩部,基部与肩部呈台阶状设置,所述肩部抵接在弹性件的顶端,肩部的宽度大于基部的宽度,基部的厚度与肩部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上端子在基部的另一相对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开槽,所述开槽在靠近下端子处凸伸设有对称设置的凸出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下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上延伸的一对夹持臂及在夹持臂之间形成可以收容上端子的槽道,所述上端子的顶端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夹持臂的顶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及第一接触部与锡球形成四点接触,所述夹持臂的上端形成一个朝向彼此延伸的钩部,所述钩部可在上端子内上下移动,所述下端子自夹持臂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延伸设有一对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可抵接在弹性件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及与第一收容槽相连通的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收容槽的横截面积,所述弹性件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位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弹性件的中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上端部及下端部的横截面积,所述收容槽的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之间形成一个阻挡面,所述阻挡面将弹性件的中间部拘束在第二收容槽内。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用来电性连接设有锡球的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上端子、下端子及位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的弹性件;上端子设有一个自上而下贯通的开槽,所述开槽可以供下端子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开槽设在上端子的一相对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开槽在靠近下端子处凸伸设有对称设置的凸出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上端子包括平板状的基部及自基部上端的另一相对两侧向外凸伸设置的肩部,所述基部与肩部呈台阶状设置,所述肩部抵接在弹性件的顶端,所述基部的宽度大于肩部的宽度,所述基部的厚度与肩部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下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上延伸的一对夹持臂及在夹持臂之间形成可以收容上端子的槽道,所述夹持臂的上端形成一个朝向彼此延伸的钩部,所述钩部在上端子的开槽内上下移动,所述夹持臂的顶端设有夹持部,所述钩部可以滑移到上端子的顶端且夹持部可以滑移出开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下端子自夹持臂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延伸设有一对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可以抵接在弹性件的底端,所述弹性件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位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弹性件的中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上端部及下端部的横截面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至少存在以下优点:电连接器的上端子具有自上而下贯通的开槽,可以使上端子与下端子配合时,下端子可以沿着开槽一直滑移至上端子的顶端,且与锡球做四点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导电端子与锡球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与芯片模块的锡球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与芯片模块的锡球的组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被压缩至极限状态沿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与芯片模块的锡球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锡球做四点接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来电性连接设有锡球3的芯片模块(未图示)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及若干收容在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2。绝缘本体1设有若干收容槽(未标示)用来收容导电端子2,该收容槽(未标示)包括第一收容槽11及与第一收容槽11连通的第二收容槽12。导电端子2包括上端子21、下端子23及设置在上端子21和下端子23之间的弹性件22。
请重点参阅图4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上表面13、与上表面13相对的下表面14。第一收容槽11靠近上表面13设置且第二收容槽12靠近下表面14设置,第一收容槽1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收容槽12的横截面积,第一收容槽11与第二收容槽12相连通且第一收容槽11与第二收容槽12之间形成一个阻挡面15。
请重点参阅图1与图3所示,上端子21包括平板状的基部210及自基部210上端的一相对两侧(沿X方向)向外凸伸设置的肩部215。基部210的顶端形成有与芯片模块(未图示)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212且肩部215与第一接触部212相连接。基部210与肩部215呈台阶状设置。肩部215的宽度大于基部210的宽度且基部210的厚度与肩部215的厚度相同,即上端子21在X方向上,肩部215的宽度大于基部210的宽度,上端子21在Y方向上,肩部215与基部210的厚度相同。上端子21在基部210的另一相对两侧(沿Y方向)中间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开槽213,且开槽213是自上而下贯通设置,开槽213在基部210的下端且靠近下端子23处沿Y方向向外凸伸设有对称设置的凸出部214。
下端子23包括主体部230及自主体部230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对夹持臂231。每一夹持臂231的顶端形成一个朝向彼此延伸的钩部233。主体部230的底端形成有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电性连接的第二接触部235。主体部230自夹持臂231的两侧位置沿水平方向(沿Y方向)延伸设有一对阻挡部234。前述两夹持臂231是间隔设置,在其间形成用来收容上端子21的槽道232。
弹性件22包括上端部221、下端部223及位于上端部221与下端部223之间的中间部222。中间部222的横截面积大于上端部221及下端部223的横截面积。上端部221的顶端被上端子21的肩部215抵挡,防止弹性件22从上端子21脱离,下端部223的底端被下端子23的阻挡部234抵挡,防止弹性件22从下端子23脱离。
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组装完成后,导电端子2处于初始状态,此时下端子23的钩部233与上端子21的凸出部214相扣持,防止上端子21与下端子23脱离。第一接触部212露出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13与锡球3做两点接触,第二接触部235露出绝缘本体1的下表面14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电性连接。弹性件22位于上端子21和下端子23之间,肩部215及阻挡部234从弹性件22的顶端与底端挡止弹性件22,可以防止弹性件22从上端子21的顶端及下端子23的底端脱离。弹性件22的上端部221与上端子21的肩部215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1内并可以在第一收容槽11内上下运动。弹性件22的中间部222收容在第二收容槽12内且可以在第二收容槽12内上下运动,弹性件22的中间部222被阻挡面15阻挡且被拘束于第二收容槽12内,用来防止导电端子2从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13脱离。
请重点参阅图6与图7所示,当芯片模块(未图示)下压上端子21时,上端子21会沿着槽道232向下移动并压缩弹性件22,下端子23亦会沿着开槽213向上移动。伴随着芯片模块(未图示)的下压力,上端子21滑移至槽道232的底端且下端子23滑移至开槽213的顶端,此时,下端子23的夹持部236与锡球3相接触,导电端子2通过上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2与锡球3做两点接触,通过下端子23的夹持部236与锡球3做另外两点接触,即,导电端子2与锡球3做四点接触。在此过程中,基部210沿着夹持臂231向下移动并与钩部233紧密接触,以使芯片模块(未图示)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间实现良好的电性连接。当芯片模块(未图示)被移除后,上端子21受到弹性件22的反作用力向上移动至初始状态,此时下端子23的钩部233与上端子21的凸出部214相扣持。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重点结构在于:上端子21具有自上而下贯通的开槽213,可以使上端子21与下端子23配合时,下端子23可沿着开槽213一直滑移至上端子21的顶端(沿Z方向),即上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2与下端子23的夹持部236可以与锡球3做四点接触;另外,上端子21的肩部215自基部210凸伸且直接与第一接触部212相连呈台阶状设置,既可防止弹性件22从上端子21脱离,也可以减小导电端子2的整体高度,从而节省电连接器100在高度方向上所需的空间。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来电性连接设有锡球的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设有若干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上端子、下端子及位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的弹性件,所述下端子可以滑动至上端子的顶端并与锡球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包括平板状的基部及自基部上端的一个相对两侧向外凸伸设置的肩部,基部与肩部呈台阶状设置,所述肩部抵接在弹性件的顶端,肩部的宽度大于基部的宽度,基部的厚度与肩部的厚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在基部的另一个相对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开槽,所述开槽在靠近下端子处凸伸设有对称设置的凸出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上延伸的一对夹持臂及在夹持臂之间形成收容上端子的槽道,所述上端子的顶端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夹持臂的顶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及第一接触部与锡球形成四点接触,所述夹持臂的上端形成一个朝向彼此延伸的钩部,所述钩部在上端子内上下移动,所述下端子自夹持臂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延伸设有一对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抵接在弹性件的底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及与第一收容槽相连通的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收容槽的横截面积,所述弹性件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位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弹性件的中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上端部及下端部的横截面积,所述收容槽的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之间形成一个阻挡面,所述阻挡面将弹性件的中间部拘束在第二收容槽内。
6.一种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用来电性连接设有锡球的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上端子、下端子及位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的弹性件;上端子设有一个自上而下贯通的开槽,所述开槽供下端子上下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设在上端子的一个相对两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开槽在靠近下端子处凸伸设有对称设置的凸出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包括平板状的基部及自基部上端的另一个相对两侧向外凸伸设置的肩部,所述基部与肩部呈台阶状设置,所述肩部抵接在弹性件的顶端,所述基部的宽度大于肩部的宽度,所述基部的厚度与肩部的厚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上延伸的一对夹持臂及在夹持臂之间形成收容上端子的槽道,所述夹持臂的上端形成一个朝向彼此延伸的钩部,所述钩部在上端子的开槽内上下移动,所述夹持臂的顶端设有夹持部,所述钩部滑移到上端子的顶端且夹持部滑移出开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子自夹持臂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延伸设有一对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抵接在弹性件的底端,所述弹性件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位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弹性件的中间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上端部及下端部的横截面积。
CN2012200710562U 2012-02-29 2012-02-29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4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710562U CN202564614U (zh) 2012-02-29 2012-02-29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710562U CN202564614U (zh) 2012-02-29 2012-02-29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64614U true CN202564614U (zh) 2012-11-28

Family

ID=4721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7105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4614U (zh) 2012-02-29 2012-02-29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64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85850Y (zh) 电连接器
CN202405448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散热系统
CN201797097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3579812A (zh) 电连接器
CN205212010U (zh) 电连接器
CN202259862U (zh) 电连接器
CN200941510Y (zh) 电连接器
CN103311695A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202564614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2855980U (zh) 电连接器
CN103208707B (zh) 电连接器
CN201181770Y (zh) 电子装置
CN203481449U (zh) 电连接器端子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01549647U (zh) 电连接器
CN203056144U (zh) 插头、插座及其电连接器组件
CN201887175U (zh) 一种手机电池连接器
CN201142410Y (zh) 一种端子及使用这种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0196635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741844U (zh) 电连接器
CN201004494Y (zh) 电连接器
CN101901978B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679U (zh) 电连接器
CN202434749U (zh) 电连接器
CN219393776U (zh) 一种电池座连接器
CN201266709Y (zh) 电连接器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