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4964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49647U CN201549647U CN2009203106002U CN200920310600U CN201549647U CN 201549647 U CN201549647 U CN 201549647U CN 2009203106002 U CN2009203106002 U CN 2009203106002U CN 200920310600 U CN200920310600 U CN 200920310600U CN 201549647 U CN201549647 U CN 2015496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body
- accepting groove
- electric connector
- terminal
- elastic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若干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槽道,导电端子包括上端子、下端子和位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的弹性件,弹性件与绝缘本体扣持以防止导电端子从绝缘本体的槽道脱离,从而减小槽道占用的空间,达到增强绝缘本体强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连接器,其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20、收容在绝缘本体20中的上端子51、下端子50及位于上端子51和下端子50之间的弹性件52。上端子51包括基部511、自基部511向两侧延伸出的上肩部510及自基部511向下延伸形成的导电部514。基部511的顶端形成有与芯片模组电性连接的上接触部512。下端子50包括主体部501、自主体部501向两侧延伸形成的一对下肩部500及自主体部501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对臂部504。主体部501的底端形成有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下接触部5012。弹性件52抵挡在上端子51的上肩部510与下端子50的下肩部500,防止弹性件52向上脱离上端子51及向下脱离下端子50。导电部514位于一对臂部504之间并与臂部504接触,当芯片模组下压上端子51时,臂部504与导电部514相对移动并一直保持接触状态,使芯片模组与印刷电路板之间实现良好的电性连接。
然而,该类电连接器是使用上端子51的上肩部510与绝缘本体20扣持使上端子51牢固地定位于绝缘本体20内,绝缘本体20的端子孔200占用的部分过大,绝缘本体20的强度不佳。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有效地保证绝缘本体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若干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槽道,导电端子包括上端子、下端子和位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的弹性件,弹性件与绝缘本体扣持防止导电端子从绝缘本体的槽道脱离。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使用弹性件与绝缘本体扣持,可有效减小槽道占用的空间,达到增强绝缘本体强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相关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组装后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组装后处于被施压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未图示)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包括绝缘本体4及若干收容在绝缘本体4内的导电端子2。绝缘本体4包括上绝缘本体3、与上绝缘本体3组装在一起的下绝缘本体1。绝缘本体4设有若干槽道(未标示)用于收容导电端子2,该槽道包括设置在上绝缘本体3之收容槽312及设置在下绝缘本体1之容纳孔111。导电端子2包括上端子23、下端子21及设置在上端子23和下端子21之间的弹性件22。
上绝缘本体3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其包括底壁31及自底壁31竖直向上延伸的侧壁32。底壁31和侧壁32共同组成一收容空间311。底壁31设有用于支撑芯片模组的支撑面314、若干用于收容导电端子2的收容槽312及若干安装孔313。侧壁32设有上表面321。请同时参阅图5所示,收容槽312包括靠近支撑面314的第一收容槽3122和与第一收容槽3122连通的第二收容槽3123,第二收容槽312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收容槽3122的横截面积。
下绝缘本体1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其设有用于安装至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面11及与安装面11相对的下表面12。安装面11设有若干贯穿至下表面12的容纳孔111,下表面12向下延伸设有若干凸柱121。容纳孔111用于收容导电端子2,其与收容槽312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100组装时,下绝缘本体1收容在上绝缘本体3的收容空间311内,下绝缘本体1的凸柱121与上绝缘本体3的安装孔313相配合,使下绝缘本体1与上绝缘本体3牢固定位。安装面11与上表面321位于同一平面内。
上端子23包括平板状的基部231及自基部231向下延伸形成的臂部232,基部231的厚度大于臂部232的厚度。基部231的顶端形成有与芯片模组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2312,基部231靠近臂部232的两侧位置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对第一阻挡部2313。臂部232的底端设有扣持部2321。
下端子21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211及自主体部211向上延伸形成的一对夹持臂212。每一夹持臂212的顶端形成一朝向彼此延伸的钩部2121。主体部211的底端形成有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二接触部2112,主体部211靠近夹持臂212的两侧位置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对第二阻挡部2113。
弹性件22包括上端部221、下端部223及位于上端部221和下端部223之间的中间部222。上端部221的顶端与上端子23的第一阻挡部2313抵挡,防止弹性件22从上端子23脱离,下端部223的底端与下端子21的第二阻挡部2113抵挡,防止弹性件22从下端子21脱离。中间部222的横截面积大于上端部221的横截面积。
请同时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组装完成后,导电端子2处于初始状态,此时下端子21的钩部2121与上端子23的扣持部2321相扣持,防止上端子23与下端子21脱离。第一接触部2312露出上绝缘本体3的支撑面314与芯片模组电性连接,第二接触部2112露出下绝缘本体1的安装面11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弹性件22位于上端子23和下端子21之间,第一阻挡部2313位于弹性件22的顶端,第二阻挡部2113位于弹性件22的底端,防止弹性件22从上端子23的顶端及下端子21的底端脱离。弹性件22的上端部221与上端子23的第一阻挡部2313收容在第一收容槽3122内并可以在第一收容槽3122内上下运动。弹性件22的中间部222收容在第二收容槽3123内且可以在第二收容槽3123内上下运动,由于第二收容槽312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收容槽3122的横截面积,弹性件22的中间部222被拘束在第二收容槽3123内防止导电端子2从上绝缘本体3的支撑面314脱离。
请同时参阅图6所示,当芯片模组下压上端子23时,上端子23会向下移动同时压缩弹性件22。在此过程中,臂部232沿着夹持臂212向下移动并与钩部2121紧密接触,以使芯片模组与印刷电路板间实现良好的电性连接。当芯片模组被移除后,上端子23受到弹性件22的反作用力向上移动至初始状态,此时下端子21的钩部2121与上端子23的扣持部2321相扣持。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100的重点结构在于:导电端子2使用弹性件22与上绝缘本体3扣持,防止导电端子2从上绝缘本体3脱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上绝缘本体3的横截面积较小的第一收容槽3122的高度增大了,相反横截面积较大的第二收容槽3123的高度减小了,所以整个收容槽312占用的空间减小了,以此达到增强上绝缘本体3强度的目的。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和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若干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槽道,导电端子包括上端子、下端子和位于上端子与下端子之间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弹性件与绝缘本体扣持防止导电端子从绝缘本体的槽道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包括收容槽及与收容槽连通的容纳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和与第一收容槽相连通的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收容槽的横截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上端部、下端部及位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中间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收容在第一收容槽内并可沿第一收容槽上下移动,中间部与绝缘本体扣持防止弹性件从第一收容槽脱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设有与一对与弹性件的上端部抵挡的第一阻挡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收容在第一收容槽内并可沿第一收容槽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绝缘本体和下绝缘本体,收容槽设置在上绝缘本体,容纳孔设置在下绝缘本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本体包括底壁及自底壁竖直向上延伸的侧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和侧壁共同组成一收容空间,下绝缘本体收容在收容空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3106002U CN201549647U (zh) | 2009-09-17 | 2009-09-17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3106002U CN201549647U (zh) | 2009-09-17 | 2009-09-17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49647U true CN201549647U (zh) | 2010-08-11 |
Family
ID=42604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310600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49647U (zh) | 2009-09-17 | 2009-09-17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496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9530A (zh) * | 2017-11-24 | 2018-03-02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
-
2009
- 2009-09-17 CN CN2009203106002U patent/CN2015496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9530A (zh) * | 2017-11-24 | 2018-03-02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顶针固定结构及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85850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579812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585853U (zh) | 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20170830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54964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85598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85596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04289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102315543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549747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1901978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208707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142410Y (zh) | 一种端子及使用这种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20155674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9867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30280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214266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103186U (zh) | 电连接模组 | |
CN20285595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66711Y (zh) | 电连接器端子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20179708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564614U (zh)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20179707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9393776U (zh) | 一种电池座连接器 | |
CN201638975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