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38019U - 带电粒子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电粒子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38019U
CN202538019U CN 201220115067 CN201220115067U CN202538019U CN 202538019 U CN202538019 U CN 202538019U CN 201220115067 CN201220115067 CN 201220115067 CN 201220115067 U CN201220115067 U CN 201220115067U CN 202538019 U CN202538019 U CN 202538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d particle
particle generator
gas channel
electrode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150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崎治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38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380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可以降低气流通道壁面带电的影响,来检测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量。离子检测器(8)在基板(81)的一侧配置有电路(82),在另一侧直立设置有棒状电极(83),并且离子检测器(8)配置在管道上分割件(51)的前壁部分下部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上。通过使该棒状电极(83)向气流通道内突出,可以减少壁面带电的影响,检测由管道和风向件(7)构成的气流通道中的离子量。

Description

带电粒子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粒子产生装置,把从产生离子等带电粒子的带电粒子产生器释放出的带电粒子,与送风机送出的空气一起向室内送出,对室内空气进行杀菌和除臭。
背景技术
例如,产生作为带电粒子的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向居室内等设置空间释放离子,增加空气中的离子浓度,分解在空间内浮游的细菌并杀菌,或去除附着在窗帘和衣服上的附着气味。离子产生装置主要包括送风机、使该送风机送出的空气流动并送向外部的气流通道、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器和检测离子量的离子检测器等。
众所周知的离子产生器具有针状的放电电极和感应电极,通过在这些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产生电晕放电,从而产生离子。离子产生装置把离子产生器产生的离子与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在气流通道内混合,向外部排出。
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287322号中,利用将单面设置有铜图案的基板作为捕集件的离子检测器,来检测离子量,当判断检测出的离子量在一定的阈值以下时,通过显示进行通知,以催促进行离子产生器的更换等维护。
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18351号中,构成具有多个离子产生器、平面形离子检测器和控制基板的离子产生盒,并使离子产生盒可以相对于离子产生装置进行装拆,提高了维护时的更换容易性。
离子产生器产生的离子与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在气流通道中混合,并送向排出口,但在刚产生离子之后,除了因离子之间的碰撞以及离子与气流通道内的其他空气中分子碰撞而减少以外,离子也因与形成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碰撞和摩擦等而逐渐减少。
通常,为了使离子遍及居室内等设置空间的各个角落,要求从排出口排出的空气流速在一定速度以上。另一方面,为了抑制耗电,希望抑制送风机的送风能力。因此,大多把气流通道做成更窄的空间,使气流通道内的离子浓度变得非常高,由于上述离子之间以及离子与其他分子的碰撞、离子与流动通道壁的碰撞和摩擦,导致离子量明显减少。
特别是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因在气流通道内流动的空气和气流通道的壁面接触并摩擦,使流动通道壁带电。在流动通道壁附近沿壁面流动的离子受到流动通道壁带电的影响而消耗衰减,越靠近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离子浓度越低。
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287322号和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18351号记载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离子检测器具有由设置铜图案的基板形成的平面形捕集件,该捕集件配置在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面上,因此,变成在受到上述那样的流动通道壁带电的影响造成离子浓度减少的区域中检测离子量。此外,在流动通道壁带电不稳定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流动通道壁附近的离子浓度也不稳定,所以用离子检测器检测的离子量的检测值也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可以降低气流通道壁面带电的影响,来检测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包括:送风机,送出空气;气流通道,使所述送风机送出的空气朝向排出口流动;以及带电粒子产生器,产生朝向所述气流通道释放的带电粒子;所述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将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产生的带电粒子与所述送风机送出的空气一起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带电量检测器,所述带电量检测器具有从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向所述气流通道内突出的棒状电极,利用所述棒状电极检测所述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使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和带电粒子在气流通道中流动,从排出口排出,并且利用具有向气流通道内突出的棒状电极的带电量检测器,来检测带电量,所以可以减小流动通道壁的影响,来检测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棒状电极配置成轴向与在所述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流方向交叉。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棒状电极被配置成轴向与在所述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流方向交叉,所以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内平均地检测气流通道中的带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棒状电极配置在比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更靠向所述气流通道的下游。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棒状电极被配置在比带电粒子产生器更靠向所述气流通道的下游,所以能够可靠地检测因从带电粒子产生器释放出的带电粒子而在空气中所含的带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在比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更靠向所述气流通道的下游由树脂材料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在比带电粒子产生器更靠向下游由树脂材料形成,所以可以减轻重量。即使因流动通道壁由树脂材料形成而产生带电现象,也可以利用棒状电极减小带电的影响,可以检测气流通道内的带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棒状电极配置成通过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上所设置的贯通孔,朝向所述气流通道内突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棒状电极被配置成通过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上所设置的贯通孔,朝向气流通道内突出,所以在使棒状电极朝向气流通道内突出时的组装性能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带电量检测器在基板的一侧配置有电路,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侧直立设置所述棒状电极,并且所述电路配置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带电量检测器在基板的一侧配置有电路,在基板的另一侧直立设置棒状电极,并且把电路配置在气流通道的外部,所以可以抑制带电量检测器的电路对气流通道内流动的空气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棒状电极从离开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的位置到前端部一侧配置电极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棒状电极从离开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的位置到前端部一侧配置电极部,所以可以减小流动通道壁的影响,可以检测气流通道内的带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棒状电极的与轴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棒状电极的与轴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以可以减小气流通道内的空气的紊乱,并且可以增加带电量的检测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将所述带电量检测器检测出的带电量与第一阈值和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以及通知部,通知所述控制部的比较结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把带电量检测器检测出的带电量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并通知比较结果,所以可以提高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维护性。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是在电极上施加高电压以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离子产生器产生的离子与送风机送出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排出,并利用排出的离子净化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是带电水粒子产生器,所述带电水粒子产生器通过使电极冷却,使水在所述电极上冷凝,并对所述电极施加高电压,以产生带电的水粒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带电水粒子产生器产生的带电水粒子与送风机送出的空气一起从排出口排出,并利用排出的带电水粒子净化空气。
按照本实用新型,使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和带电粒子在气流通道中流动,从排出口排出,并且利用具有从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向气流通道内突出的棒状电极的带电量检测器,来检测带电量,所以可以减小流动通道壁的影响,可以检测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外观的主视外观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外观的侧视外观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结构的纵剖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结构的纵剖侧视图。
图5是表示把离子产生器安装在前壁上的状态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6是示意性说明把气流通道的纵剖侧面放大来检测离子量(带电量)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离子检测器外观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离子检测器外观的从图7的DD线箭头观察的图。
图9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离子检测器外观的从图7的DD线箭头观察的图。
图10是表示另一个例子的离子检测器外观的侧视图。
图11是示意性表示其他例子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纵剖侧面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的功能模块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对离子产生状态进行监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表示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粒子产生装置表示的例子是具有离子产生器并释放出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外观的主视外观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外观的侧视外观图。此外,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结构的纵剖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结构的纵剖侧视图。图5是表示把离子产生器(带电粒子产生器)6a、6b、6c、6d安装在前壁5a上的状态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中的壳体1在其顶盖部分具有排出口11、11,在其左右两个侧面下部具有吸入口14、14。此外,在壳体1的前表面部分具有控制离子产生装置运转的运转按钮12、以及表示离子产生装置运转状况的一个或多个运转灯13。
壳体1具有隔开相对的两个侧壁1a、1b,以及在中央部位具有两个嵌合孔15、15的顶壁1c。在壳体1内的下部配置有电动机2,该电动机2在转动轴方向的两侧具有输出轴21、21,并且在该电动机2的输出轴21、21上安装有两个叶轮3、3,两个叶轮3、3转动自如地收容在两个箱体4、4中。
在叶轮3、3各自的上方配置有两个作为筒部的管道5、5,使利用叶轮3、3的转动送出的空气单独向上方流动。在各个管道5、5的下部具有离子产生器6a、6c、6b、6d,离子产生器6a、6c、6b、6d分别具有两个离子产生部61、62,并且在嵌合孔15、15中配置有可以取下的风向件7、7。在离子产生器6a、6b的上方配置有离子检测器(带电量检测器)8、8,用于检测产生的离子。此外,由电动机2、叶轮3、3和箱体4、4构成送风机。
壳体1还包括做成俯视为矩形的底壁1d、连接在该底壁1d前后两个边上的前壁1e和后壁1f,壳体1呈大体长方体。在两个侧壁1a、1b下部的吸入口14、14上安装有过滤器9、9,该过滤器9、9使叶轮3、3从吸入口14、14吸入的空气通过,去除该空气中的异物,成为清洁空气。顶壁1c的嵌合孔15、15做成其长边方向为前后方向的长方形,前侧的内表面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向前方倾斜,后侧的内表面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向后方倾斜。此外,壳体1在上下方向的中途被分割成上分割件和下分割件,箱体4、4安装在下分割件上,管道5、5安装在上分割件上。
叶轮3、3是具有多个叶片3a的多叶片叶轮,该叶片3a的转动中心一侧相对于外缘向转动方向位移,换句话说,叶轮3、3是呈圆筒形状的西洛克风扇,在一端上具有轴承板,在该轴承板中心所开设的轴孔中安装电动机2的输出轴21、21,并将从另一端的开口向中心部的空洞吸入的空气朝向外周部的叶片3a之间排出。
箱体4、4把由叶轮3、3的转动产生的气流导向叶轮3、3的转动方向,并具有用于增加气流速度的圆弧形导向壁41、41、以及从该圆弧形导向壁41、41的一部分朝向圆弧形导向壁41、41的一个切线方向向上敞开的吹出口42、42。吹出口42、42呈方筒形状,从圆弧形导向壁41、41的一部分朝向圆弧形导向壁41、41的一个切线方向、且朝向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方向突出。
此外,箱体4、4呈深盘子形,其包括:箱体主体4a、4a,具有圆弧形导向壁41、41和吹出口42、42用的敞开部;以及盖板4b、4b,与叶轮3、3的所述开口对应的部位敞开,并且封闭箱体主体4a、4a的敞开侧。箱体主体4a、4a各自的相对侧利用隔开用的连接壁43连接成一体。此外,在盖板4b、4b的敞开部和过滤器9、9之间设置有具有多个通气孔的通气板91、91。
在连接壁43的与电动机2对应的部位上具有向一个箱体主体4a一侧凹陷的凹部,在该凹部的边缘部上安装有深盘子形的支承板44,在凹部和支承板44的中央部位之间通过橡胶板45、45夹持支承电动机2,并且把输出轴21、21插入凹部和支承板44的中央部位所开设的轴孔中,在输出轴21、21上安装叶轮3、3。此外,连接壁43的上端比箱体4、4更朝向上方延伸。
管道5、5的下端连接在吹出口42、42上,其上端连接在嵌合孔15、15上,由在上下方向的中途收缩的方筒形的筒部构成管道5、5。此外,管道5、5包括:前壁5a、5a,从吹出口42、42沿圆弧形导向壁41、41的一个切线方向配置;以及后壁5b、5b,从吹出口42、42沿大体铅垂方向配置。在前壁5a、5a和后壁5b、5b上连接有沿大体铅垂方向配置的两个侧壁5c、5c、5d、5d,从吹出口42、42吹出的空气沿前壁5a、5a和侧壁5c、5c、5d、5d形成层流,沿铅垂方向流动。
在前壁5a、5a上开设有与离子产生部61、62对应的贯通孔,通过把离子产生器6a、6b、6c、6d嵌入该贯通孔而进行安装,并且在后壁5b、5b上安装有电路基板10和覆盖该电路基板10的盖20,该电路基板10与电动机2、离子产生器6a、6b、6c、6d、离子检测器8、8和电源线连接。
此外,管道5、5在上下方向中途被分割成管道上分割件51和管道下分割件52。管道下分割件52呈方筒形,在横向的中央用连接壁43隔开。管道上分割件51的方筒部51a、51a在横向隔开间隔并排设置,方筒部51a、51a的下部利用连接部51b连成一体,用连接部51b和连接壁43隔开管道上分割件51。此外,在管道上分割件51的上端配置有防护网30、30,用于防止手指等异物从外部插入。
风向件7、7具有:方框部71、71,其前后方向的断面形状呈倒梯形;以及多个风向板72、72,在该方框部71、71内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并排设置,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之一倾斜,并且风向件7、7做成相同形状。方框部71、71的前后壁相对于铅垂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倾斜。
管道5、5和由风向件7、7包围的内部空间形成从送风机送出的空气流动的气流通道,并且由风向件7、7上端部的开口部分形成排出口11、11。管道5、5和风向件7、7的内壁形成从送风机送出的空气流动的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
离子产生器6a、6b、6c、6d分别具有两个离子产生部61、62,两个离子产生部61、62在与利用叶轮3、3的转动产生的空气流动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离子产生部61、62分别具有在内部深侧呈尖状的放电电极61a、62a和围绕该放电电极61a、62a的感应电极61b、62b,施加了高电压的放电电极61a、62a产生电晕放电。由此,一个离子产生部61产生作为正离子的H+(H2O)m(m为自然数),另一个离子产生部62产生作为负离子的O2 -(H2O)n(n为自然数)。
这些正、负离子成为水分子凝聚形成的带电粒子。作为产生带电粒子的另一个方法,通过把一个电极冷却而冷凝等,水在该一个电极上积聚,并在该一个电极和与其对应的另一个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进行放电,从积聚的水产生雾状带电的水粒子(以下称为带电水粒子)。带电水粒子产生器利用该方法产生带电水粒子,也可以用带电水粒子产生器替代离子产生器6a、6b、6c、6d。
离子产生器6a、6b、6c、6d被支承在支承件63上,并安装在管道5、5各自的前壁5a、5a上。两个离子产生器6a、6b和两个离子产生器6c、6d分别使负离子产生部62彼此相对,在与所述流动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相邻成为一组,把各组在所述流动方向隔开间隔并排配置。离子产生器6a、6b、6c、6d各自的离子产生部61、62从所述贯通孔面向管道5、5内。此外,支承件63的朝向管道5、5安装一侧在四个部位开设有与离子产生部61、62分别对应的开口,在各开口63a、…、63a中分别配置离子产生部61、62。
离子检测器8、8检测由管道5、5和风向件7、7构成的气流通道中的离子量。离子检测器8、8在基板81、81的一侧配置有电路82、82,在另一侧直立设置有棒状电极83、83,离子检测器8、8在管道上分割件51的前壁部分下部配置在靠近中央的位置上,并且该棒状电极83、83向气流通道内突出。在管道上分割件51的前壁部分下部开设有贯通孔53、53。离子检测器8、8的棒状电极83、83插入安装在该贯通孔53、53中。
上述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被安放在居室内等设置空间中。通过驱动送风机的电动机2使叶轮3、3转动,将室内的空气从两侧的吸入口14、14吸入两个箱体4、4内,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用过滤器9、9去除。此时,吸入箱体4、4内的空气利用叶轮3、3周围的圆弧形导向壁41、41变成层流,该层流空气沿圆弧形导向壁41、41流向吹出口42、42,从该吹出口42、42吹向管道5、5内。
从离子产生器6a、6b、6c、6d向管道5、5内释放出的离子,与从吹出口42、42吹向管道5、5内的空气混合,在由管道5、5和风向件7、7构成的气流通道中流向下游,并从排出口11、11向外部排出。
图6是示意性说明把气流通道的纵剖侧面放大来检测离子量(带电量)的示意图。图6中的箭头表示空气流,并且表示将离子从离子产生器6a、6b、6c、6d释放到用实线包围的区域A,并使离子随着空气流在用虚线C包围的带有阴影的区域B中混合的状态。
在虚线C的外侧至作为气流通道的管道5、5内壁面的区域中,成为离子量减少的状态。沿管道5、5内壁面流动的空气和管道5、5的内壁面之间产生摩擦,因管道5、5的内壁面带电的现象导致离子量减少。
为了减轻重量,管道5、5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作为树脂材料的PS(聚苯乙烯)材料,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PP(聚丙烯)材料、PE(聚乙烯)材料、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成树脂)材料等。
含离子的空气与这样的树脂材料制成的管道5、5的内壁面碰撞,产生摩擦。因该摩擦,管道5、5的内壁面带负电,与管道5、5的内壁面摩擦的空气(含离子)带正电。离子受到带负电的管道5内壁面的影响被消耗,导致离子浓度降低。其结果,区域B中的离子浓度和虚线C外侧至管道5、5内壁面的区域中的离子浓度不同。此外,区域B与管道5、5内壁面隔开距离,不容易受到管道5、5内壁面带电的影响,离子浓度保持高浓度。
因正离子与带负电的管道5、5的内壁面接触,管道5、5内壁面的带电逐渐消失,该内壁面的带电造成的影响消失,区域B中的离子浓度和虚线C外侧至管道5、5内壁面的区域中的离子浓度变得大体相等。此外,在管道5、5内流动的空气与管道5、5的内壁面碰撞,随着摩擦在管道5、5的内壁面重新产生带电。由于这种带电现象非周期性或周期性产生,所以虚线C的外侧至管道5、5的内壁面的区域中的离子浓度是变化的。
按照以往技术所示的将平面形检测电极沿管道5、5的内壁面配置来检测离子量的方法,变成检测虚线C外侧至管道5、5内壁面的区域中的离子量,离子量的检测不稳定,此外,也成为检测出与区域B中的离子量不同的离子量。而本实用新型的离子检测器8、8因具有棒状电极83、83,可以降低管道5、5内壁面的带电现象的影响,可以检测气流通道内的离子量。
如图6所示,离子检测器8、8的棒状电极83、83从形成管道5、5的流动通道壁向管道5、5内的气流通道突出,配置成检测区域B中的离子量。即,棒状电极83、83进入到不受管道5、5内壁面带电影响的区域B,通过配置成与在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流方向交叉,可以稳定检测出区域B中的离子量,该区域B高浓度地包含向区域A释放出的离子。此外,通过与空气流的方向交叉配置棒状电极83、83,可以在从管道5、5的内壁面到气流通道中央的一定的区域中,平均地检测离子量。
此外,例如也可以用电路82、82检测由棒状电极83、83捕集负离子时产生的棒状电极83、83的电位降低,来进行离子量的检测。棒状电极83、83因捕集负离子从该负离子接收电荷,测量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量。在分别替代离子产生器6a、6b、6c、6d而采用带电水粒子产生器产生带电水粒子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棒状电极83、83捕集产生的带电水粒子,因从该带电水粒子接收电荷,检测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量。即,棒状电极83、83捕集与空气一起在气流通道内流动的带电粒子,因从带电粒子接收电荷,测量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量。
离子检测器8、8的棒状电极83、83插入安装在管道5、5所开设的贯通孔53、53中。通过把离子检测器8、8的除了棒状电极83、83以外的基板81、81和电路82、82配置在管道5、5的外部,可以抑制基板81、81对在管道5、5内的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离子产生影响、以及抑制管道5、5形成的气流通道内的空气流紊乱。
如图3和图4所示,离子检测器8、8分别位于相对的负离子产生部62、62的上部,并配置在管道上分割件51的前壁部分下部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上,但不限于该位置,例如还可以位于负离子产生部62、62的上部,并配置在管道上分割件51的前壁部分的其他位置上,或者配置在负离子产生部62、62上部以外的管道上分割件51上的位置上,还可以配置在风向件7、7上。通过以上述方式把离子检测器8、8配置在离子产生器6a、6b、6c、6d的下游,能可靠地检测离子量。此外,离子检测器8、8的个数不限于两个,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离子检测器。
此外,离子检测器8、8的安装方法只要是使棒状电极83、83向管道5、5内的气流通道突出的方法,不限于把棒状电极83、83插入安装在贯通孔53、53中的方法。但是,按照把棒状电极83、83插入贯通孔53、53中并把离子检测器8、8安装在管道5、5上的方法,可以在管道5、5的外侧进行安装作业,组装性良好。
图7是表示离子检测器8外观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离子检测器8外观的从图7的DD线箭头观察的图,图9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离子检测器8外观的从图7的DD线箭头观察的图。棒状电极83至少表面为作为电极部的检测电极84(电极部),用该检测电极84捕集离子。在基板81上直立设置棒状电极83,通过与电路82一起构成离子检测器的一体单元,可以提高把离子检测器8向管道5组装的组装性能。
棒状电极83的断面既可以是图8所示的圆形,也可以是图9所示的长方形。例如对于居室内使用的高度约为35cm、水平断面约为15cm的方形的离子产生装置内所安装的离子检测器8,在图8所示的情况下,如果使棒状电极83的直径为1.5mm、长度a为18mm左右,则可以使棒状电极83(即检测电极84)的表面积约为85mm2。在图9所示的情况下,如果使棒状电极83的断面为0.5mm×2mm、长度a为18mm左右,则可以使棒状电极83(即检测电极84)的表面积约为90mm2。可以根据离子检测精度和对气流通道内的空气流的影响,尝试对该棒状电极83的长度、断面形状和尺寸进行各种改进。如果使棒状电极83的断面形状为圆形,则空气流的紊乱小,并且也可以利用任意的多边形形状来增加表面积,从而提高离子检测精度。
图10是表示另一个例子的离子检测器8外观的侧视图。在该离子检测器8的例子中,是把作为电极部的检测电极84从离开棒状电极83的基端部长度b1的位置到前端部配置成长度b2。把受到作为流动通道壁的管道5、5内壁面带电现象影响的范围作为离开壁面的距离,用数值计算和实验等求出,通过确定除去受管道5、5内壁面带电现象影响的范围的长度b1,从离开流动通道壁的位置到棒状电极83的前端一侧,设置作为电极部的检测电极84。例如对于棒状电极83的长度a为18mm,设长度b1为6mm,把检测电极84配置在长度b2为12mm的部分上。此外,也可以直到棒状电极83的中途设置检测电极84,没有必要直到前端设置检测电极84,但为了增加检测电极84的表面积,优选直到棒状电极83的前端设置检测电极84。
图11是示意性表示其他例子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纵剖侧面的示意图。在上述的图4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管道5、5的内壁面做成从离子产生器6a、6b、6c、6d的上游朝向下游从前方朝向后方倾斜。而图11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做成管道5、5的内壁面从离子产生器6a、6b、6c、6d的上游朝向下游不向前方或后方倾斜,而是朝向大体铅垂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管道5、5的内壁面也与气流通道内的空气产生摩擦,由于在管道5、5的内壁面上产生带电现象,所以利用具有本实用新型棒状电极83、83的离子检测器8、8,可以稳定检测区域B中的离子量,该区域B高浓度地包含向区域A释放出的离子。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离子产生装置的功能模块的框图。从外部电源32向离子产生装置供电,使电动机2、离子产生器6(是指由上述离子产生器6a、6b、6c、6d构成的离子产生器)、离子检测器8等内部设备动作。控制部31对各内部设备的动作进行导通/断开控制、以及控制运转灯的显示或改变其显示。
为了进行控制处理,控制部31具有CPU、存储控制处理程序的ROM和存储临时产生的信息的RAM等。控制部31的输入是运转按钮12的输入信号、来自离子检测器8的离子量的检测信号等,控制部31的输出是向驱动电动机2的驱动电路2a的控制输出、向离子产生器6的导通/断开信号、向运转灯13的显示控制信号等。
下面利用图13对控制部31监视离子产生状态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对离子产生状态进行监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控制部31接收运转按钮12的按下(步骤S11),开始离子产生装置的运转,依次开始送风机(电动机2)的运转(步骤S12)、开始离子产生器6的运转(步骤S13)、开始离子检测器8的运转(步骤S14)。控制部31利用控制信号使时间(例如0.5秒)错开,开始各内部设备的运转等控制。
利用从步骤S11到步骤S14的处理,通过驱动送风机(电动机2),离子产生装置向室内排出空气,将离子产生器6产生的离子与排出的空气混合,并利用离子检测器8检测装置内的气流通道中的离子量。
开始运转后,控制部31判断是否再次按下运转按钮12使运转停止(步骤S15)。只要不再次按下运转按钮12而是继续运转(步骤S15:NO),则控制部31对由离子检测器8检测出的离子量和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步骤S16)。例如,第一阈值被设定成以下的离子量的规定值:离子产生器6的性能方面满足额定输出离子量,并且可以判断为充分地向室内释放离子。此时,控制部31例如在0.5秒左右的规定时间内,使离子检测器8检测离子量,通过把离子量的检测信号累计或平均等,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判定。
如果检测出的离子量在第一阈值以上(步骤S16:是),则控制部31发送使运转灯13以绿色照明的显示控制信号,使运转灯13以绿色照明(步骤S17)。
如果检测出的离子量小于第一阈值(步骤S16:NO),则控制部31把检测出的离子量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步骤S18)。例如第二阈值被设定成以下的离子量的规定值:虽然离子产生器6的性能方面在额定输出离子量以下,但离子输出没有发生恶化,可以向室内释放供实际使用的离子。如果检测出的离子量在第二阈值以上(步骤S18:是),则控制部31发送使运转灯13以黄色照明的显示控制信号,使运转灯13以黄色照明(步骤S19)。
如果检测出的离子量小于第二阈值(步骤S18:NO),则控制部31发送使运转灯13以红色照明并闪烁的显示控制信号,使运转灯13以红色照明并闪烁(步骤S20)。
在步骤S17、S19、S20中使运转灯13照明或闪烁后,控制部31再次返回到步骤S15继续处理。此外,在判断为再次按下了运转按钮12变成运转停止的情况下(步骤S15:是),控制部31使离子产生装置内的各内部设备停止运转,并停止从外部电源32供电(步骤S21)。
如图1所示,在离子产生装置的前面板上配置有多个运转灯13,利用各灯的点亮状态,向用户通知有关设备运转的信息。按照图13的处理步骤,控制部31通过对检测出的离子量和第一、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监视离子产生器6的离子产生状态,并利用运转灯13将比较结果通知用户。在运转灯13以绿色照明的情况下,通知用户离子产生状态正常,在运转灯13以黄色照明的情况下,通知用户离子产生状态开始恶化,需要对离子产生器6进行检查或维护,在运转灯13以红色照明并闪烁的情况下,通知用户需要对离子产生器6进行清扫或更换等维护,从而可以提高离子产生装置的维护性和便利性。
控制部31利用运转灯13的颜色和闪烁状态通知离子产生状态,但通知的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装备蜂鸣器或扬声器并利用声音或语音来通知,此外,也可以装备液晶面板并利用显示来通知。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利用离子产生器6a、6b、6c、6d产生将水分子凝聚的离子作为带电粒子,并利用离子检测器8、8捕集离子,检测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离子量,但也可以是产生带电水粒子等带电粒子,捕集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粒子,来检测带电量。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其包含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范围以及与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包括:送风机,送出空气;气流通道,使所述送风机送出的空气朝向排出口流动;以及带电粒子产生器,产生朝向所述气流通道释放的带电粒子;所述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将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产生的带电粒子与所述送风机送出的空气一起从所述排出口排出,所述带电粒子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
还包括带电量检测器,所述带电量检测器具有从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向所述气流通道内突出的棒状电极,利用所述棒状电极检测所述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所含的带电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电极配置成轴向与在所述气流通道中流动的空气流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电极配置在比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更靠向所述气流通道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在比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更靠向所述气流通道的下游由树脂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电极配置成通过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上所设置的贯通孔,朝向所述气流通道内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量检测器在基板的一侧配置有电路,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侧直立设置所述棒状电极,并且所述电路配置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电极从离开所述气流通道的流动通道壁的位置到前端部一侧配置有电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电极的与轴向垂直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将所述带电量检测器检测出的带电量与第一阈值和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通知部,通知所述控制部的比较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部,将所述带电量检测器检测出的带电量与第一阈值和比所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通知部,通知所述控制部的比较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是在电极上施加高电压以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是在电极上施加高电压以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是带电水粒子产生器,所述带电水粒子产生器通过使电极冷却,使水在所述电极上冷凝,并对所述电极施加高电压,以产生带电的水粒子。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电粒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粒子产生器是带电水粒子产生器,所述带电水粒子产生器通过使电极冷却,使水在所述电极上冷凝,并对所述电极施加高电压,以产生带电的水粒子。
CN 201220115067 2011-03-30 2012-03-23 带电粒子产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3801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6454A JP5220154B2 (ja) 2011-03-30 2011-03-30 イオン発生装置
JP2011-076454 2011-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38019U true CN202538019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58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1506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38019U (zh) 2011-03-30 2012-03-23 带电粒子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20154B2 (zh)
CN (1) CN2025380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2345A (zh) * 2014-07-04 2017-05-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CN108348631A (zh) * 2015-11-10 2018-07-31 夏普株式会社 可携式空气净化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4264B2 (ja) * 2013-09-30 2017-07-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JP6179471B2 (ja) * 2014-07-04 2017-08-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JP6048545B2 (ja) * 2014-07-04 2016-12-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DE102017121197A1 (de) * 2017-09-13 2019-03-14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Fahrzeugklimaanlagen-Auslasseinheit
DE102017121195A1 (de) * 2017-09-13 2019-03-14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Fahrzeugklimaanlagen-Auslasseinheit
DE102017121202A1 (de) * 2017-09-13 2019-03-14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Fahrzeugklimaanlagen-Auslasseinheit
KR102500925B1 (ko) * 2021-09-06 2023-02-16 이정국 공기정화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68274A (en) * 1976-11-30 1978-06-17 Nissan Motor Measuring apparatus for flow rate
JPS5388758A (en) * 1977-01-14 1978-08-04 Nissan Motor Measuring apparatus for flow rate
JP4610657B2 (ja) * 2009-03-25 2011-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の有無判定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2345A (zh) * 2014-07-04 2017-05-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CN106662345B (zh) * 2014-07-04 2019-06-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CN108348631A (zh) * 2015-11-10 2018-07-31 夏普株式会社 可携式空气净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12519A (ja) 2012-11-01
JP5220154B2 (ja)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38019U (zh) 带电粒子产生装置
KR101781095B1 (ko) 공기정화 집진장치와, 공기정화 집진장치용 가로등 및 공기정화 집진장치용 신호등
EP2993420B1 (en) Air washer
CN101259350B (zh) 用于从空气中去除微粒和污染物的空气清洁器
KR20180015891A (ko) 공기정화 집진장치와, 공기정화 집진장치용 가로등 및 공기정화 집진장치용 신호등
KR20200056092A (ko) 공기 청정기 및 공기청정기의 제어방법
KR101588833B1 (ko) 차량용 공기청정기
WO2011132330A1 (ja) 携帯型送風装置
TWI670420B (zh) 送風裝置
KR20070069777A (ko) 사이클론 공기청정기
CN104062346B (zh) 离子产生装置和有无离子的判断方法
CN212309283U (zh) 空气净化机
CN104923404A (zh) 空气净化器
CN202590011U (zh) 空气净化机
CN202946412U (zh) 便携式送风装置
CN103585846B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05855052A (zh) 空气净化器pm2.5收集装置
JP2015021629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619701U (zh) 电梯及其轿厢内的空气净化器
CN20619177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1838890U (zh) 离子产生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
JP5900234B2 (ja) 加湿装置
CN106556070A (zh) 桌面型空气净化器
KR102468850B1 (ko) 공기의 유동방향 전환이 가능한 필터모듈을 갖는 공기필터시스템
KR102468854B1 (ko) 에어뱅크 필터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