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1778U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1778U
CN206191778U CN201621205809.9U CN201621205809U CN206191778U CN 206191778 U CN206191778 U CN 206191778U CN 201621205809 U CN201621205809 U CN 201621205809U CN 206191778 U CN206191778 U CN 206191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laser
module
divi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058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Wang Blue Sky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Wang Blue Sky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an Wang Blue Sky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058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1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1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1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净化器壳体,净化器壳体内设置有风道,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道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和若干个风扇;若干个风扇在风道的横向截面内均匀布设。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内均匀布设若干个风扇,使得在空气流动的垂直平面内的空气流速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空气更加均匀地通过空气过滤装置的过滤工作面,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过滤工作面使用效率不均衡的问题,另外也延长了空气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多个风扇进行送风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局部空气污染不断呈现并有加重的趋势,空气污染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已经十分严重。然而长期以来,普通公众对室内空气污染并没有明确概念,这也使得这种污染一直作为“隐形杀手”潜伏在各种建筑中。空气的污染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所以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
现有技术中,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办法是通风以及通过空气净化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
通风具有季节局限性,并且受室外空气影响,从而难以实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空气净化设备则通过风扇吸入空气,再通过其内的过滤器滤除有害气体、灰尘及细菌等污染物,以及去除异味等,从而对室内空气起到净化效果。
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利用风扇产生对流使空气通过HEPA滤网,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HEPA滤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对直径为0.3微米以上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7%以上,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有效的过滤媒介。
但是传统的空气净化净化装置通常由于风扇的布置不合理,使得出风口的风速不均匀,HEPA滤网利用不均衡,影响净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气滤网等空气过滤装置利用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所述净化器壳体内设置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道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和若干个风扇;所述若干个风扇在风道的横向截面内均匀布设。
所述横向截面为与风道内空气流道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内均匀布设若干个风扇,使得在空气流动的垂直平面内的空气流速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空气更加均匀地通过空气过滤装置的过滤工作面,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过滤工作面使用效率不均衡的问题,另外也延长了空气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过滤装置为HEPA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风道的进风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的横向截面为矩形,若干个所述风扇依次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包括单元壳体、单元壳体内设置的气流通道、光电传感器和激光发生模块;
所述激光发生模块包括模块壳体、模块壳体内垂直设置的空气流道和激光通道;所述激光通道上依次设置有激光灯、透镜、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模块壳体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光腔陷阱;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设置有同轴的透光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模块壳体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合围形成所述空气流道;
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激光发生模块的空气流道内;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所述空气流道和第二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壳体的底部在所述空气流道的对应部位设置有用于将光电传感器放入所述空气流道内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内侧端分别与所述空气流道的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外侧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或者第二风道上设置有气流产生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壳体在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光陷阱腔;所述光陷阱腔的内壁上铺设有吸光材料;所述光陷阱腔内设置有折射板,所述折射板与射入的激光束非垂直设置,用于将射入到所述光陷阱腔内的激光束折射到光陷阱腔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壳体内在所述透镜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一块或者若干块间隔布置的净化板;所述净化板上设置有用于激光束通过的通孔,所述净化板用于遮挡住散射光而起到净化激光光路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壳体外包裹有用于电磁屏蔽的钣金板或者钣金层。
本实用新型中激光发生模块呈模块化设置,激光光路预先统一固定,在制备空气粒子检测仪等装置时,只需要将该激光发生模块卡固在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壳体内,由此可以实现所有产品的激光光路的标准化和统一性;避免了激光光路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产生元件为离心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处理器,所述风扇和所述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通过螺钉紧固在一起;净化器壳体内设置有安置腔,所述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和风扇设置在安置腔内,净化器壳体在风扇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对应部位设置有进气窗口。另外,前壳上设置操作按键和指示灯。
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通常无法实时提供室内空气的质量指数,用户只能通过个人感官对室内的空气环境进行感受,无法确切的知道室内空气环境,对空气净化设备的开关以及功率档次调节都是依靠感觉进行,对于一些无臭无味的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悬浮颗粒而言,用户往往是无法感知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实际空气质量较差而用户无法直观感受到,导致用户未开启空气净化设备或者将其功率调节至较低的档次,无法达到净化效果,或者空气质量较好用户依然将空气净化设备开启调节至较大功率档次,不仅需要忍受本不必要的噪音,而且还会浪费额外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并且空气粒子检测单元与空气净化器的处理器连接,处理器根据空气粒子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控制风扇的开启、关闭以及运行功率,进而有效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提高净化效率的同时避免能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空气净化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手机和/或计算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GRPS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为用于供电的电源适配器。
外部220V家用电源经过电源适配器后转换为12V电压,为整个净化器供电。电流进入前,需并联滤波电容,从而缓解电压波形的变化,让输入电压更加平稳干净,此后分为两路,一是通过降压芯片降压到5V给检测模块供电,再次降压到3.3V给处理器(如MCU)、WIFI模块、GRPS模块供电;二是保持12V电压不变,直接给风扇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另一种实施方式,即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包括单元壳体,所述单元壳体至少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内的电路板、光电传感器、激光发生元件和气流产生元件;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入口周围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在所述单元壳体内部延伸连通所述空气出口;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允许空气流经所述光电传感器并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上方垂直于所述激光发生元件发出的光束的光轴。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搭载在所述下壳体上方,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激光发生元件位于电路板朝向下壳体的一面上,所述气流产生元件位于电路板朝向上壳体的一面上;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气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气口和所述第二气口分别与所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形成为弧形,且所述第一隔板靠近所述光束的一端的延长线垂直于所述光束的光轴。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第一半壁和第二半壁;所述第一半壁设置在空气流经所述光电传感器后的气流下游位置处;第二半壁朝向所述光束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室内空气质量情况,并根据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实时对净化器进行远程控制,即可以通过手机或者计算机远程选择净化器的工作模式、风量大小等。GPRS模块没有距离的限制,克服了WiFi和蓝牙等传输距离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背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去除后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去除激光发生模块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激光发生模块的主视图;
图8为图7中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激光发生模块的AA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供电电路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去除了上壳体、风扇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去除下壳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从上向下看图13所示的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时的平面透视图;
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电路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净化器壳体; 11-后壳; 11a和11b-进气窗口;
12-前壳; 14-操作按键; 13-指示灯;
15-卡扣; 20-风道; 21-进风口;
22-出风口; 23-主控板; 24-电源适配器;
30-空气过滤装置; 40-风扇; 50-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
51-单元壳体; 52-PCB板; 53-光电传感器;
54-离心风扇; 55-第一风道; 56-第二风道;
60-激光发生模块; 61-模块壳体; 61a-顶部;
61b-底部; 61c-卡钩; 62-空气流道;
62a-开口; 62b-进口; 62c-出口;
63-激光通道; 64-激光灯;
65-透镜; 66-第一隔板; 66a-透光孔;
67-第二隔板; 68-光陷阱腔; 68a-折射板;
69-净化板; 69a-通孔; 70-单元壳体;
71-上壳体; 72-下壳体; 73-空气入口;
74-空气出口; 75-第一隔板; 76-第二隔板;
77-第一气口; 78-第二气口; 79-金属外壳;
80-电路板; 81-光电传感器; 82-激光发生元件;
84-第一半壁; 85-第二半壁; 86-开口;
87-固定耳; 88-导电弹簧; 8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10,净化器壳体10内设置有风道20,风道20包括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风道20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30和若干个风扇40;
若干个风扇40在风道20的横向截面内均匀布设。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风道20内均匀布设的若干个风扇40,使得在空气流动的垂直平面内的空气流速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空气更加均匀地通过空气过滤装置30的过滤工作面,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过滤工作面使用效率不均衡的问题,另外也延长了空气过滤装置3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风扇40设置在风道20的进风口21上,风扇40的数量为3个;风道20的横向截面为矩形,3个风扇40依次呈线性并排设置。
而空气过滤装置30为HEPA滤网,通过卡扣15固定设置在风道20的出风口22上。将HEPA滤网设置在出风口22上方便用户查看净化器的状态,当净化器吸收的污染物较多时,用户能及时更换HEPA滤网。
净化器壳体10包括前壳12和后壳11;前壳12和后壳11通过卡扣方式卡固在一起;净化器壳体10内设置有安置腔。
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50。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50和风扇40设置在安置腔内,净化器壳体10在风扇40和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50的对应部位设置有进气窗口11a和11b。另外,前壳12上设置有操作按键14和指示灯13。
如图4-9所示,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50包括单元壳体51,单元壳体51内设置的气流通道、PCB板52、光电传感器53和激光发生模块60;激光发生模块60包括模块壳体61,模块壳体61内垂直设置的空气流道62和激光通道63。
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55、空气流道62和第二风道56。第一风道55和第二风道56的内侧端分别与空气流道62的进口62b和出口62c连通;第一风道55和第二风道56的外侧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第一风道55或者第二风道56上设置有离心风扇54,在本实施例中,离心风扇54设置在第二风道56上,并且靠近出风口的一侧。
PCB板52将单元壳体51的内腔划分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激光发生模块60设置在下腔室内,激光发生模块60的模块壳体61的底部贴靠在PCB板的背部。也就是模块壳体61的底部贴靠在PCB板位于下腔室的一侧上。
PCB板52的正面上设置有电子元器件,PCB板正面上罩有钣金壳体,钣金壳体罩住电子元器件用于屏蔽电磁干扰。钣金壳体的材料可以为白铜。
如图7-9所示,激光通道63上依次设置有激光灯64、透镜65、第一隔板66和第二隔板67,模块壳体61在第二隔板67的一侧设置有光陷阱腔68,具体为在第二隔板67远离第一隔板66的一侧设置有光陷阱腔68;第一隔板66和第二隔板67上同轴设置有透光孔66a,自激光灯64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经过透镜65、透光孔66a及空气流道62后射入光陷阱腔68内;
第一隔板66、第二隔板67、模块壳体61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合围形成空气流道62;空气流道62的两端分别为其进口62b和出口62c。
模块壳体61底部在空气流道62的对应部位设置有开口62a;
光电传感器53自开口伸入空气流道62内,模块壳体61罩住光电传感器53。
模块壳体61的底部61b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边缘的侧板,二者可以一体注塑形成,也可以通过粘合等方式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类似的,模块壳体61的顶部61a包括顶板和围绕顶板边缘的侧板,二者可以一体注塑形成,也可以通过粘合等方式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壳体61的底板在空气流道62的对应部位设置有用于将光电传感器53放入空气流道62内的开口62a。
顶部61a和底部61b之间设置有用于分别放置激光灯64和透镜65的激光灯腔和透镜腔,用于将激光灯64和透镜65卡固住。模块壳体61通过卡钩61c卡固在单元壳体51上。
顶部61a在其口沿处设置有卡槽,底部61b的周边卡入卡槽内,进而实现顶部61a和底部61b的固定连接。
模块壳体61内在透镜65和第一隔板66之间设置有一块或者若干块间隔布置的净化板69;净化板69上设置有用于激光通过的通孔69a,净化板69用于遮挡住散射光而起到净化激光光路的作用。
光陷阱腔68内设置有折射板68a,折射板68a与射入的激光束非垂直设置,用于将射入到光陷阱腔68内的激光束折射到光陷阱腔68的内壁上。光陷阱腔68的内壁上铺设有吸光材料。
模块壳体61外包裹有用于电磁屏蔽的钣金板或者钣金层。钣金的材料可以是白铜。
本实用新型中激光发生模块60呈模块化设置,激光光路预先统一固定,在制备空气粒子检测仪等装置时,只需要将该激光发生模块60卡固在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壳体内,由此可以实现所有产品的激光光路的标准化和统一性;避免了激光光路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主控板23,如图10所示,主控板23上设置有处理器,风扇40、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分别与处理器连接。
具体地,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通过其上设置的6PIN接插件与主控板23上的处理器连接,从而为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50供电,并能将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50检测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给处理器。
空气净化器在工作过程中,风扇40产生的负压使得空气不断进入空气净化器的安置腔,通过HEPA滤网过滤后从出风口排出净化后的空气。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50通过进气窗口11b检测进入空气净化器的空气质量。处理器根据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50的检测结果接收和发出相应的调速指令来控制风扇40的转速,从而调节空气净化器的净化速率。
主控板23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或GRPS模块。处理器和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通过WIFI模块或者GRPS模块与手机连接。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50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可以是手机等。用户可通过手机实时观察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风扇40的速度,实现对空气净化器的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室内空气质量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实时对净化器进行控制,即可以通过手机或者计算机选择净化器的工作模式、风量大小等。
优选的,用户的移动设备具有定位功能,通过发送请求能够调取移动设备所在区域的官方空气质量数据,从而将官方空气质量数据与室内空气质量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可控制风扇转速从而调节空气净化器的净化速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并且空气粒子检测单元与空气净化器的处理器连接,处理器根据空气粒子检测单元检测的结果控制风扇40的开启、关闭以及运行功率,进而有效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提高净化效率的同时避免能源的浪费。
其中,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为用于供电的电源适配器24。
如图11所示,220V外部电源经过电源适配器24后转换为12V电压,为整个净化器供电。电流进入前,需并联滤波电容,从而缓解电压波形的变化,让输入电压更加平稳干净,此后分为两路,一是通过降压芯片降压到5V给空气粒子检测单元供电,另外,电源再次降压到3.3V后给处理器(MCU)、WIFI模块、GRPS模块供电;二是直接保持12V电压不变,直接给风扇40供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2-15所示,空气净化器包括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包括单元壳体70,单元壳体70至少包含上壳体71和下壳体72;设置在单元壳体70内的电路板80、光电传感器81、激光发生元件82和气流产生元件;设置在上壳体71上的空气入口73和空气出口74,空气出口74优选环状扇形开口;设置在空气入口73周围的第一隔板75及第二隔板76;
第一隔板75和第二隔板76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气流通道在单元壳体70内部延伸连通空气出口74;其中,气流通道允许空气流经光电传感器81并在光电传感器81的上方垂直于激光发生元件82发出的光束的光轴。
该单元壳体70例如为塑料壳体。单元壳体70可以通过下壳体72和上壳体71扣合形成,也可以在下壳体72和上壳体71的边缘分别形成侧面壳体,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为了制作工艺的简单,单元壳体70优选通过下壳体72和上壳体71扣合形成。
电路板80搭载在下壳体72上方,光电传感器81和激光发生元件82位于电路板80朝向下壳体72的一面上,气流产生元件位于电路板80朝向上壳体71的一面上;电路板80上设置有第一气口77和第二气口78,气流通道通过第一气口77和第二气口78分别与空气入口73和空气出口74连通。
第一隔板75和第二隔板76形成为弧形,且第一隔板75靠近光束的一端的延长线垂直于光束的光轴。
气流通道还包括第一半壁84和第二半壁85;第一半壁84设置在空气流经光电传感器81后的气流下游位置处;第二半壁85朝向光束设置。
为实现屏蔽作用,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外壳优选包括形成在单元壳体70上的金属外壳79,金属外壳79与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电路部分的接地端电连接。
单元壳体70在适当的位置还设置有开口86,用于露出电路板上的6PIN接插件,以使得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能够通过排线起到供电和检测数据交换的作用,即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通过排线与空气净化器的主控板连接,从而为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供电并将检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传输给处理器。
此外,单元壳体70上还优选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结构,例如为固定耳87,且优选以对称方式设置在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通过固定耳87固定在主控板23上。
在单元壳体70内设置有气流产生元件,例如为风扇(图中仅示出了风扇所在的对应位置,而未明确示出风扇的结构),其优选设置在空气出口74附近,使得在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内产生具有预定流速的待测气流,通过特定设计的气道在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内循环。气流产生元件固定于电路板朝向上壳体71的一面上,例如用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朝向上壳体71的一面上。
电路板80搭载并固定在设置于下壳体72上的支撑部件上。具体地,固定方式可以是粘接或卡接,所述支撑部件可以是在所述下壳体72的周壁上设置的突起或卡扣结构,则电路板80通过粘接和卡接在突起或卡扣结构上(未示出)。
优选在电路板80的接地端设置导电连接结构,例如可以是导电弹簧88,用于将电路板80的GND与金属外壳79电连接,从而使金属外壳79起到屏蔽干扰的作用。在使用导电弹簧88电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弹性确保金属外壳79与电路板80之间的可靠连接。
激光发生元件82通过支架89卡扣固定在电路板80朝向下壳体72的一面上,此外,在电路板80上还设置有第一气口77和第二气口78,第一气口77和第二气口78优选分别设置在空气入口73和空气出口74附近。待检测空气从空气入口73进入后将从第一气口77进入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气流通道内,之后顺序从第二气口78、空气出口74排出。
如图15所示,在利用气流产生元件所产生的风压的作用下,经检测空气净化器的进气窗口进入净化器的安置腔内以后从空气入口73进入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然后经第一气口77,按图15箭头方向所示,经过光电传感器81,并被激光发生元件82发出的光束照射后,从第二气口78再经空气出口74最终排出,形成一次空气循环。
其中,在下壳体72的面对电路板80的内侧设置有两个隔板,即第一隔板75和第二隔板76,分别设置在第一气口77周围,与下壳体72的在第一气口77下方的周璧共同形成引导气流的结构,引导经第一气口77进入的待检测空气流经光电传感器81,以接受检测。第一隔板75、第二隔板76从下壳体72的内侧竖起并抵住电路板80,从而同时起到支撑电路板80的作用。此外,第一隔板75、第二隔板76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避免气道以外的空气进入,保证了待检测空气气流的稳定。作为优选方式,第一隔板75、第二隔板76可以是形成在下壳体72内侧的加强筋。
优选地,在下壳体72沿着待检测空气流经过光电传感器81后的气流下游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半壁84,其高度可以为大致从下壳体72到电路板80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从而允许待检测空气在经过光电传感器81后流出。类似的,在面对光电传感器81并与待检测空气流出方向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半壁85。第一半壁84和第二半壁85起到遮挡漫反射光的作用,从而避免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内部发生光污染。其中,第一半壁84和第二半壁85可以是形成在下壳体72内侧的加强筋。
如图14所示,激光发生元件82设置在支架89上,并保持一定角度。作为优选方式,激光发生元件82相对于水平面具有3度左右的倾角,且前端向下。从而保证激光发生元件82所发出的光束的焦点距离光电传感器81的表面的高度尽量低,使光电传感器81能接受到最大程度的光强。
光电传感器81用于检测激光发生元件82发出的光,其优选设置在激光发生元件82所发出光束的光路上。并且使得激光发生元件82的光束的焦点恰好位于光电传感器81的中心,从而达到最好的测量效果。
以下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气流通道与激光发生元件82及光电传感器81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15所示,待检测空气在进入由第一气口77附近的周璧、第一隔板75、第二隔板76形成的气道后,流经光电传感器81,并同时被激光发生元件82照射,之后经第一半壁84、第二气口78以及空气出口74排出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其中,第一隔板75、第二隔板76弯曲为弧形,以利于对进入的待检测空气的引导,并且第一隔板75形成其一端的延长线垂直于激光发生元件82所发出光束的光轴(未示出)。所述一端指第一隔板75接近光电传感器81的一端。从而引导空气所形成的气流以大致垂直于光轴的方向流过光电传感器81。
此外,由图15可以看到,激光发生元件82和光电传感器81组成的光学部分的光轴以倾斜方式设置在电路板80上,使得空气在所述气流通道内形成的气流在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内形成大致S的形状,即所述光轴与气流交叉呈大致X的形状。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一方面使得在有限空间内形成具有预定长度及流速的空气,另一方面,使得检测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粒子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粒子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的构成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电路结构优选包括供电模块、风扇模块、检测电路模块、激光模块以及控制模块(CPU),上述结构形成在电路板80上。其中供电模块包括连接外部电源的结构及必要的降压芯片等。风扇模块指用于为气流产生元件提供驱动并根据CPU对气流产生元件的转速进行调节的部分。检测电路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81以及附带的信号处理电路,能够为光电传感器81提供驱动,并将光电传感器81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激光模块指为激光发生元件82提供驱动和/或控制的部分。
外部电源通过上述6PIN接口为整个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供电,供电电压在第二粒子检测单元中分为两路,一路供电电压经由降压芯片被降至3.3V,为检测电路模块、控制模块(CPU)和激光模块供电;另一路供电电压保持外部电源5V不变,直接给风扇模块供电;检测电路模块将光电传感器81接收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模块(CPU)。控制模块(CPU)控制激光模块,从而使得激光发生元件82发出光束。另外,控制模块(CPU)控制气流产生元件调整转速,保持气流稳定。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粒子检测单元,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紧凑,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极大的方便了在本粒子检测单元的基础上制作新的产品,将该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安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中,能够同时实现空气质量的检测和净化。净化器上的处理器能够根据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风扇的转速,并且能够将空气粒子检测单元的检测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用户的移动设备,使得用户能够实时查看室内空气质量,并能够通过移动设备远程控制净化器的风扇的转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器壳体、所述净化器壳体内设置的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道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和若干个风扇;所述若干个风扇在风道的横向截面内均匀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所述第一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包括单元壳体、单元壳体内设置的气流通道、光电传感器和激光发生模块;
所述激光发生模块包括模块壳体、模块壳体内垂直设置的空气流道和激光通道;所述激光通道上依次设置有激光灯、透镜、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模块壳体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光腔陷阱;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设置有同轴的透光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模块壳体的底部和顶部之间合围形成所述空气流道;
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激光发生模块的空气流道内;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所述空气流道和第二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壳体的底部在所述空气流道的对应部位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光电传感器放入所述空气流道内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内侧端分别与所述空气流道的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外侧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或者第二风道上设置有气流产生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壳体在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光陷阱腔;所述光陷阱腔的内壁上铺设有吸光材料;所述光陷阱腔内设置有折射板,所述折射板与射入的激光束非垂直设置,用于将射入到所述光陷阱腔内的激光束折射到光陷阱腔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空气粒子检测单元包括单元壳体,所述单元壳体至少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内的电路板、光电传感器、激光发生元件和气流产生元件;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入口周围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在所述单元壳体内部延伸连通所述空气出口;其中,所述气流通道允许空气流经所述光电传感器并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上方垂直于所述激光发生元件发出的光束的光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搭载在所述下壳体上方,所述光电传感器和激光发生元件位于电路板朝向下壳体的一面上,所述气流产生元件位于电路板朝向上壳体的一面上;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所述气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气口和所述第二气口分别与所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形成为弧形,且所述第一隔板靠近所述光束的一端的延长线垂直于所述光束的光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第一半壁和第二半壁;所述第一半壁设置在空气流经所述光电传感器后的气流下游位置处;第二半壁朝向所述光束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横向截面为矩形,所述若干个风扇依次并排设置在所述风道的进风口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空气净化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手机和/或计算机连接;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和/或GRPS模块。
CN201621205809.9U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206191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5809.9U CN206191778U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5809.9U CN206191778U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1778U true CN206191778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4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05809.9U Active CN206191778U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1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5053B (zh) 增压静电空气过滤装置
CN101765453B (zh) 空气净化机
CN102164677B (zh) 用于提高空气净化效率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5264298B (zh) 离子发生器以及具有离子发生器的空调
CN205002797U (zh) 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CN202538019U (zh) 带电粒子产生装置
CN206094313U (zh) 一种空调出风空气净化组件结构
CN206258345U (zh) 一种激光发生模块及其粒子检测装置
CN206094513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JP2003525112A (ja) 空気濾過装置及び空気を濾過する方法
CN20619177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5042713A (zh) 一种出风口外接导流口的空气净化器
CN204963005U (zh) 一种出风口外接导流口的空气净化器
CN202648001U (zh) 空调及其空气净化装置
CN206772769U (zh) 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及设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设备
CN107036949A (zh) 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及设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设备
CN210671082U (zh) 防潮隔尘一体工控机箱
CN111412548A (zh) 嵌入式消毒杀菌净化模块及吊顶式空调机组
CN206055786U (zh) 一种空气净化空调
CN205808879U (zh) 一种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检测装置
CN208749620U (zh) 一种离子净化摆动式离心风扇
CN105841244B (zh) 带空气净化功能的家庭气象站
CN210110296U (zh) 户外解说导向装置
WO2020024741A1 (zh) 一种空净一体机以及空调器
CN206583004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风机盘管和中央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5

Address after: 100193, No. 5, building 8, No. three northeast Wang Xi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HANW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22, 3 / F, building 5, 8 dongbei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WANG BLUE SK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