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18768U - 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18768U
CN202518768U CN2012201228596U CN201220122859U CN202518768U CN 202518768 U CN202518768 U CN 202518768U CN 2012201228596 U CN2012201228596 U CN 2012201228596U CN 201220122859 U CN201220122859 U CN 201220122859U CN 202518768 U CN202518768 U CN 202518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conveying mechanism
objective table
transfer modul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228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凡义
孟繁民
郭玉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228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18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18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187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升降装置;两相邻升降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传输台,所述的两相邻升降装置的载物台下降至最低位置处时与所述的至少一个传输台搭接构成连续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本实用新型整个传输通道连续,且各段衔接位置处较为平稳,被输送件在所述传输通道上靠自重的作用顺传输通道滚动或滑动,输送过程不易发生磕碰。

Description

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成品的轴承通常都存储在恒温的存储间中,当要使用时,需要将轴承从恒温存储间经过地下运输到压装工作间。目前,较为常用的运输方式是采用链传输带的方式。轴承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段链传输带,即恒温存储间从地上到地下的第一段链传输带,在地下从恒温存储间到工作间的第二段链传输带,以及在工作间从地下到地上的第三段链传输带。各传输带的头尾都是链轮,呈半圆弧状。这样在各段链传输带之间的衔接处就会出现空隙,致使轴承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磕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及传输系统,以提高各传输段之间的衔接平稳性,实现无磕碰。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升降装置;两相邻升降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传输台,所述的两相邻升降装置的载物台下降至最低位置处时与所述的至少一个传输台搭接构成连续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承载面倾斜的载物台、升降气缸和第一阻挡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载物台的底部;
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包括第一挡块和第一阻挡气缸;所述载物台的近承载面倾斜低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挡块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阻挡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挡块的底部,所述第一阻挡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挡块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上升或下降。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升降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的用于导向所述载物台上升和下降的直线导轨;所述升降支架直立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下移动的方向上,所述载物台的四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直线导轨相适配的导向结构。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分别对应于所述载物台上升和下降欲停止位置处设置。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挡块包括挡块座和设置在所述挡块座上的至少一个挡柱,所述档柱起阻挡作用的端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所述载物台的承载面呈钝角。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传输台的传输面上和/或所述载物台的承载面上设有至少一段阻尼区,该阻尼区固定有阻尼板。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传输台的传输面在安装状态下与水平面夹角呈1°~2°。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还包括高度调整装置,所述高度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台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传输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被输送件夹持移动至所述传输台正中的对中装置,该对中装置经支撑架固定在所述传输台上。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对中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对中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的两个对中板同步相向或相背移动的对中气缸;所述对中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导向槽或导向孔,所述对中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或导向孔相适配的导柱,所述导柱在所述导向槽或导向孔内直线运动。
如上所述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传输台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阻挡装置;所述第二阻挡装置包括第二挡块和第二阻挡气缸,所述传输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挡块相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阻挡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挡块的底部,所述第二阻挡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挡块在所述第二通孔中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输送系统,包括上述的输送机构和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机构自动运行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输出端与所述输送机构中各气缸的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指令以实现相应操作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如上所述的输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在监测位置处,所述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用于依据接收的感应信号以实现输出相应控制指令的输入端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监测位置为以下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载物台上、所述载物台上升或下降欲停止位置处以及传输台上设有对中装置处。
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输送机构,整个传输通道连续,且各段衔接位置处较为平稳,被输送件在所述传输通道上靠自重的作用顺传输通道滚动或滑动,输送过程不易发生磕碰。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实现输送的全自动化,不仅能够实现输送的平稳性,且能有效避免输送过程中的磕碰,还能有效的提高输送系统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中第一阻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中升降装置设有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中升降支架上设有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中对中装置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中对中装置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系统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个升降装置1和2;第一升降装置1和第二升降装置2之间设置有一个传输台3。所述的两个升降降置的第一载物台101和第二载物台201下降至最低位置处时(如图1中所示)与所述的传输台3搭接构成连续的传输通道,该传输通道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本实施例是靠被输送件的自重,将被输送件由高向低输送,再由升降装置将被输送件输送至目的地。实际上,所述传输通道的高、低端应依据传输方向来设定。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处于传输方向的上游端,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处于传输方向的下游端,那么就如图1中所示,所述传输通道处于第一升降装置1的一端高于处于第二升降装置2的一端。
本实施例所述输送机构的工作过程是:当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处于最高位1001时,被输送件便可被置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的第一载物台101上;此时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开始下降,当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降至所述第一载物台101与所述传输台3衔接位置处1002(即下降最低位置处)时停止;被输送件即可顺着连续的传输通道由第一载物台101滚动或滑动至第二载物台201。当被输送件置于所述第二载物台201上时,第二升降装置2开始上升将被输送件输送至目的位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仅说明了具有两个升降装置的情况,实际上所述输送机构可依据输送需求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升降装置。如图2所示的输送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二中所述输送机构除第一升降装置1和第二升降装置2外,还包括第三升降装置3。第一升降装置1和第二升降装置2,以及第二升降装置2和第三升降装置3均设有传输台3,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的第一载物台101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1的第二载物台201下降至最低位置处时与所述的传输台3搭接构成连续的传输通道,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的第二载物台201和所述第三升降装置3的第三载物台301下降至最低位置处时与所述传输台3搭接构成连续的传输通道。如图中所示,各传输通道的一端均高于另一端。此外,两相邻升降装置之间除了可以设置一个传输台3外,还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首尾连接的传输台3。如图2中所示,第一升降装置1和第二升降装置之间设置了两个传输台3,这两个传输台3首尾连接。具体地,两相邻升降装置之间设置几个传输台,应依据实际的安装场地空间条件以及传输台制造设备的制造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较现有技术,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结构的输送机构,各升降装置的载物台在降至最低位置处时与传输台之间平稳衔接,整个由载物台和传输台搭接构成的传输通道连续,被输送件在所述传输通道上靠自重顺传输通道滚动或滑动,输送过程不易发生磕碰。
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升降装置具体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结构。如图中所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承载面1011倾斜的载物台101、升降气缸102和第一阻挡装置103。其中,所述升降气缸102的升降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载物台101的底部。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03包括第一挡块1031和第一阻挡气缸1032。所述载物台101的近承载面1011倾斜低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挡块1031相适配的第一通孔1012;所述第一阻挡气缸103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挡块1031的底部;所述第一阻挡气缸1032驱动所述第一挡块1031在所述第一通孔1012中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块1031还可以是图4所示的结构。如图4所示第一挡块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所述第一挡块1031包括:挡块座10312和设置在所述挡块座10312上的至少一个挡柱10311。如图中所示,所述挡柱10311为3个,这样所述挡块能更有效的阻挡住被输送件,以避免所述被输送件在被一个档柱阻挡时发生偏斜。另外,为减小因被输送件以较快的速度由上游滑行或滚动至下游承载台时所述第一挡块对被输送件的冲击,所述第一挡块的起阻挡作用的端面设计为斜面,如图3所示,该斜面与所述载物台的承载面呈钝角。其中,所述第一挡块的材质可选为橡胶类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为保证所述载物台上升和下降的稳定性和直线性,上述升降装置实施例还应该包括升降支架104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的用于导向所述载物台上升和下降的直线导轨105,如图5所示;所述升降支架104直立设置在所述载物台101上下移动的方向上,所述载物台101的四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直线导轨105相适配的导向结构。具体地,所述直线导轨可以是截面如矩形、燕尾形或其他形状的凸起导轨或凹槽,则所述载物台的四周边缘应设有与凸起导轨或凹槽相适配的凹槽或凸起的导向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升降装置的升降气缸并不能保证每次驱动载物台向上或向下移动时都能准确地停止在指定位置,因此,所述升降支架上应设置至少两个定位块,所述载物台上升欲停止位置处以及下降欲停止位置处均应设置至少一个定位块。图6仅示出了在所述升降支架105上设置两个定位块106,这两个定位块106处于所述载物台下降欲停止位置处的情况。实际上,在所述载物台上升欲停止位置处也同样设有定位块,图中未完全示出。
再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传输台3的传输面上设有至少一段阻尼区301,该阻尼区固定有阻尼板。被输送件在整个传输通道中由上游滑行或滚动至下游时,所述阻尼板可降低被输送件的滑行或滚动速度,以有效控制所述被输送件滑行或滚动的速度。实际上,阻尼区的设置段数以及两相邻阻尼区的相隔距离应依据传输通道的倾斜角度、两相邻升降装置之间设置的传输台长度和被输送件的外部结构特征等参数来确定。当然,所述升降装置载物台的承载面上也可以设置至少一段阻尼区,该阻尼区固定有阻尼板(图中未示出)。通过在所述升降装置载物台的承载面上设置阻尼区可有效地减慢被输送件由上游滚动或滑动至承载面上时的速度。所述阻尼区设置在所述第一阻挡装置的上游可进一步避免被输送件在与第一阻挡装置接触时发生磕碰。
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结构的输送机构输送轴承,所述传输台的传输面在安装状态下与水平面夹角,即倾斜角度,优选为1°~2°。将传输通道的倾斜角度控制在这个角度范围内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慢被输送件的滚动或滑行速度,当然还可结合传输台上设置的阻尼板来进一步有效控制被输送件的滑行或滚动速度。
上述输送机构各实施例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实际安装地面的平整度不高,在安装完成后各传输台与升降装置载物台的承载面衔接不平顺。为此,上述输送机构的各实施例还应该包括高度调整装置303。如图1和2中所示,所述高度调整装置303设置在所述传输台3的底部。安装人员可依据实际的需要和地面的平整条件,通过调整高度调整装置303来满足安装需求。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台的台面在加工和装配时都会存在平面度误差,处于所述传输台上的被输送件在滚动和滑动时多少都会发生偏差,因此,如图1和2所示,所述传输台上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对中装置4。具体地,如图7和8所示,所述传输台3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还应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被输送件5夹持移动至所述传输台3正中的对中装置4,该对中装置4经支撑架401固定在所述传输台3上。所述对中装置的设置数量和两相邻对中装置之间的设置间距应依据所述传输台的传输面的宽度,以及传输台的传输表面实际的制造精度来确定。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上述的对中装置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对中板402和用于驱动所述的两个对中板402同步相向或相背移动的对中气缸403;所述对中气缸403固定在所述支撑架401上。所述的两个对中板在所述对中气缸的驱动下同步相向移动可将处于传输台上的被输送件5夹持移动到传输台的正中,以备在后续滚动或滑动过程中不会滚出或滑出传输台。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所述对中装置的对中精度,如图8所示,所述支撑架401上设有导向槽或导向孔405,所述对中板40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或导向孔405相适配的导柱404,所述导柱404在所述导向槽或导向孔405内直线运动。优选地,在设置有所述对中装置的传输台上游应设置阻尼区,即保证被输送件在滚动或滑动至设有对中装置位置时,被输送件的滚动或滑动速度较低,且最好停止在所述对中装置设置的区域内。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被输送件能在对中装置设置的区域内停止,如图1、2、7和8所示,在所述传输台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阻挡装置302,该第二阻挡装置302的结构可与上述第一阻挡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阻挡装置302包括第二挡块3021和第二阻挡气缸3022,所述传输台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挡块3021相适配的第二通孔304,所述第二阻挡气缸302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挡块3021的底部,所述第二阻挡气缸3022驱动所述第二挡块3021在所述第二通孔304中上升或下降。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挡块3021同第一挡块的结构,即也包括:挡块座和设置在所述挡块座上的至少一个档柱,所述档柱起阻挡作用的端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所述传输台的用于承载被输送件的传输面呈钝角。所述第二阻挡装置302可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所述传输台3上,也可如图1和图2中设置在每个传输台的传输末端,也可如图7和8所示设置在所述对中装置区域内。所述第二阻挡装置的设置可依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系统实施例的原理图。本实施例所述输送系统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结构的输送机构8和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机构自动运行的控制器7。所述控制器7的控制指令输出端与所述输送机构8中各气缸的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指令以实现相应操作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按预设程序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输送机构的各升降装置中升降气缸的上升、下降或停止;若升降装置上设有第一阻挡装置,所述控制器按预设程序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中的第一阻挡气缸上升、下降或停止;若传输台上设有第二阻挡装置,所述控制器还需按预设程序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二阻挡装置的第二阻挡气缸的上升、下降或停止;若所述传输台上还设有对中装置,所述控制器还需按预设程序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两个对中气缸同步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程序是依据输送机构的工作顺序编写出来的。所述控制器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
进一步地,为保证各升降装置载物台的承载面和传输台的传输面的平稳衔接,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在监测位置处,该监测位置为以下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载物台上、所述载物台上升或下降欲停止位置处以及传输台上设有对中装置处;所述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用于依据接收的感应信号以实现输出相应控制指令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各传感器输出的监测信号后,会依据各监测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输送机构中各受控气缸工作。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轴承地面上下的传输。下面结合轴承的输送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输送机构包括:两个升降装置,其中第一升降装置1设置在恒温存储间内,该第一升降装置的升降支架104上半部处于恒温存储间地上,第一升降装置1的升降支架104下半部处于恒温存储间地下。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设置在压装工作间,同样,该第二升降装置2的升降支架204上半部处于压装工作间地上,第二升降装置2的升降支架204下半部处于压装工作间地下。恒温存储间地下和压装工作间地下之间设有传输台3。
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载物台处于恒温存储间的地上,此时操作员可将轴承置于所述载物台上,放置的方式必须能实现轴承在传输台上滚动。
通过设置在载物台上的传感器感应载物台上已有轴承再由控制器依据该监测信号输出控制指令控制第一升降装置的升降气缸下降,或操作员直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升降气缸下降,将载物台下降至与地下。当载物台下降至定位块位置处时,升降气缸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停止工作,载物台停止下降;或者,当传感器监测到载物台下降至预定位置时输出监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监测信号输出控制指令至升降气缸使其停止工作,此时载物台的承载面与传输台的传输面平齐。
控制器按照预设程序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一阻挡装置的第一阻挡气缸开始工作,第一挡块下降,若所述传输台上设有第二阻挡装置,则此时控制器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二阻挡装置均处于阻挡状态。假设所述第二阻挡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台设有对中装置位置处,轴承由升降装置的载物台上向下滚动至所述第二阻挡装置后停止,此时设置于所述对中装置处的传感器输出监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监测信号输出控制指令至对中气缸使其工作,当所述对中装置对中完成后,控制指令控制对中装置停止工作并恢复原状,同时控制处于该对中装置下游侧的第二阻挡装置的第二阻挡气缸下降,处于传输台上的轴承继续向下游滚动。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上的第一阻挡装置初始状态处于阻挡状态,即挡块上的档柱伸出所述载物台的承载面。当处于第二升降装置载物台上的传感器监测到轴承时,传感器输出监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监测信号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升降气缸上升,将轴承从压装工作间的地下输送至地上,用于压装装配。
当第二升降装置上的轴承被取出后,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升降气缸下降,或者传感器监测到载物台上没有轴承时输出监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信号输出控制指令以控制升降气缸下降,等待下一次的传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升降装置;两相邻升降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传输台,所述的两相邻升降装置的载物台下降至最低位置处时与所述的至少一个传输台搭接构成连续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承载面倾斜的载物台、升降气缸和第一阻挡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载物台的底部;
所述第一阻挡装置包括第一挡块和第一阻挡气缸;所述载物台的近承载面倾斜低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挡块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阻挡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挡块的底部,所述第一阻挡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挡块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上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升降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的用于导向所述载物台上升和下降的直线导轨;所述升降支架直立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下移动的方向上,所述载物台的四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直线导轨相适配的导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支架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分别对应于所述载物台上升和下降欲停止位置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包括挡块座和设置在所述挡块座上的至少一个挡柱,所述档柱起阻挡作用的端面为斜面,该斜面与所述载物台的承载面呈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台的传输面上和/或所述载物台的承载面上设有至少一段阻尼区,该阻尼区固定有阻尼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台在安装状态下与水平面夹角呈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调整装置,所述高度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台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被输送件夹持移动至所述传输台正中的对中装置,该对中装置经支撑架固定在所述传输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对中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的两个对中板同步相向或相背移动的对中气缸;所述对中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导向槽或导向孔,所述对中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或导向孔相适配的导柱,所述导柱在所述导向槽或导向孔内直线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台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阻挡装置;所述第二阻挡装置包括第二挡块和第二阻挡气缸,所述传输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挡块相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阻挡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挡块的底部,所述第二阻挡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挡块在所述第二通孔中上升或下降。
13.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的输送机构和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机构自动运行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输出端与所述输送机构中各气缸的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指令以实现相应操作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在监测位置处,所述传感器的感应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用于依据接收的感应信号以实现输出相应控制指令的输入端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监测位置为以下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载物台上、所述载物台上升或下降欲停止位置处以及传输台上设有对中装置处。
CN2012201228596U 2012-03-28 2012-03-28 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8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228596U CN202518768U (zh) 2012-03-28 2012-03-28 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228596U CN202518768U (zh) 2012-03-28 2012-03-28 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18768U true CN202518768U (zh) 2012-11-07

Family

ID=4710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2285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18768U (zh) 2012-03-28 2012-03-28 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1876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4228A (zh) * 2013-09-19 2015-03-25 天津中电华利电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自动隔料台
CN105638840A (zh) * 2014-10-01 2016-06-08 复合夹具系统两合公司 用以收集并填充的分离驱动装置
CN107758261A (zh) * 2017-11-21 2018-03-06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转接系统
CN108792544A (zh) * 2018-07-18 2018-11-13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输送处理机及循环输送方法
CN111086847A (zh) * 2019-12-21 2020-05-01 江苏凯威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规则矿材运输用多段皮带运输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4228A (zh) * 2013-09-19 2015-03-25 天津中电华利电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自动隔料台
CN105638840A (zh) * 2014-10-01 2016-06-08 复合夹具系统两合公司 用以收集并填充的分离驱动装置
CN107758261A (zh) * 2017-11-21 2018-03-06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转接系统
CN108792544A (zh) * 2018-07-18 2018-11-13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输送处理机及循环输送方法
CN111086847A (zh) * 2019-12-21 2020-05-01 江苏凯威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规则矿材运输用多段皮带运输机
CN111086847B (zh) * 2019-12-21 2023-10-03 江苏凯威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规则矿材运输用多段皮带运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8768U (zh) 输送机构及输送系统
CN102442543A (zh) 一种车身输送装置
CN103567805A (zh) 轮毂在线式翻转机构
US20170015524A1 (en) Ropeless elevator system and a transfer system for a ropeless elevator system
CN102530534A (zh)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202499532U (zh)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107323937A (zh) 顶升定位台
CN103129928A (zh) 滑板输送系统
CN102897693A (zh) 一种堆垛机及自动仓储系统
CN202607390U (zh) 机床自动送料装置
CN209427657U (zh) 工件缓存设备
CN204503793U (zh) 轧制线冷床送料车机构
CN203877751U (zh) 轨道切换装置
CN203865535U (zh) 半成品门板胶合机自动入料设备
CN218465012U (zh) 一种厢内码垛装置
CN202780754U (zh) 全自动数控倒角生产线
CN112079024B (zh) 一种智能柔性自动化仓储系统
CN104668586A (zh) 新型数控车床自动上料装置
CN201358072Y (zh) 柔性条烟提升机
CN204211063U (zh) 链式移行机
CN203304970U (zh) 一种步进式输送机构
CN208964027U (zh) 一种伺服举升输送装置
CN203268909U (zh) 带升降导向的双规格货物链式输送机
CN106742192A (zh) 自动陶瓷砖包装机
CN207090265U (zh) 一种顶升定位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