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51676U -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51676U
CN202451676U CN2012200150005U CN201220015000U CN202451676U CN 202451676 U CN202451676 U CN 202451676U CN 2012200150005 U CN2012200150005 U CN 2012200150005U CN 201220015000 U CN201220015000 U CN 201220015000U CN 202451676 U CN202451676 U CN 202451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undersetting
rear shock
automobile rear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150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戈
席鹏东
潘之杰
刘巍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150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51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51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516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使用耐久性低,且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本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包括一个具有弹性且一体成型的圆筒状本体,本体外侧面上周向设有环形凸缘,凸缘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开口槽。本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通过在凸缘上开设开口槽来为下支座提供变形空间,从而提高使用耐久性,且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座,特别是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行驶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在经过不平路面时会产生颠簸,路面对车轮的冲击会传递给车身,该冲击主要通过弹性元件压缩来吸收。弹性元件被压缩后还会有自身的回复运动,为了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在汽车悬架系统中还会安装减震器来抑制弹性元件的跳跃。因此路面对车轮的冲击同时也会通过减震器来传递,而减震器与车身是通过下支座来连接的,所以减震器下支座的结构与性能也相当重要。
目前常用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为天然橡胶材料,也包括个别的聚氨酯材料,经过应力、应变等有限元分析后注塑成型。在传递冲击过程中,由于受到上端车身和下端下支座压板挤压,下支座会产生横向变形,在轮胎气压过高或者减震器有损坏的特殊情况下其变形会更加明显。由于下支座是置于下支座压板中,所以它的横向变形会受到下支座压板的约束,从而无法为下支座提供一个变形的空间,使冲击力传递到车身,这不仅影响下支座自身的耐久性,也影响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该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能够提高自身耐久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包括一个具有弹性且一体成型的圆筒状本体,所述本体外侧面上周向设有环形凸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开口槽。
筒状本体的中心孔用来放置活塞杆,本体上端面与车身抵触,下端部置于下支座压板内,凸缘上下两个端面开设的开口槽可以在下支座受力被压缩时,为下支座提供一个变形的空间。
在上述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中,所述的开口槽数量为2~6个。开口槽少于2个时,会因无法对称设置而产生受力不均且变形空间小、效果不明显。开口槽多于6个时,下支座的整体强度会被降低。
在上述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中,所述的开口槽数量为3个。综合下支座设置变形空间产生的有益效果以及自身的强度,开口槽数量为3个时效果较佳。
在上述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中,所述的开口槽周向均匀分布。使下支座受力均匀,提高下支座的耐久性。
在上述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中,所述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的开口槽设置的位置周向不重叠。上下端面的开口槽开设在同一位置会使该位置的橡胶层过薄,影响耐久性。
在上述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中,所述的本体下端部外侧面上均布有4个凸体。凸体与下支座压板抵触,起到定位作用,同时既可以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也可以传递冲击力,均匀分布可以使受力均匀。
在上述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中,所述的本体的上端面围绕中心孔设有环状凸起。下支座上端面通过凸起与车身相抵触,使他们的接触更加均匀。
在上述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中,所述的下支座采用天然橡胶材料。天然橡胶具有弹性且使用寿命长。
现有技术相比,本底盘测功机安全防护装置有以下优点:
1、由于开设有开口槽,为下支座提供了一定的变形空间,所以下支座使用更加耐久,汽车乘坐更加舒适。
2、由于开口槽均匀分布,所以下支座整体受力更加均匀,使用寿命长。
3、由于凸缘上下端面的开口槽设置位置不重叠,所以避免了因为开设开口槽使上部橡胶局部过薄、影响耐久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的正视图。
图2是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的俯视图。
图3是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的仰视图。
图中,1、本体;2、开口槽;3、凸缘;4、凸体;5、中心孔;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包括一个具有弹性且一体成型的圆筒状本体1,本体1外侧面上周向设有环形凸缘3,凸缘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开口槽2。开口槽2可以在下支座受力被压缩时,为下支座提供一个变形的空间。
开口槽2的数量为2~6个,因为开口槽2少于2个时,会因无法对称设置而产生受力不均且空间小、效果不明显,开口槽2多于6个时,下支座的整体强度会被降低,因此综合考虑为下支座提供变形空间的效果和下支座自身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的凸缘3上下两个端面的开口槽2数量分别都设为3个。
具体来说,如图2、图3所示,开口槽2周向均匀分布,使下支座受力均匀,提高下支座的使用寿命。凸缘3上端面与下端面的开口槽2设置的位置周向不重叠,因为上下端面的开口槽2开设在同一位置会使该位置的橡胶层过薄,影响耐久性。本体1上端面围绕中心孔5设有环形凸起6,通过凸起6与车身相抵触,使他们的接触更加均匀。本体1下端部外侧面上均布有4个凸体4,因为下压板上端面设有圆形凹槽,本体1的下端部设置在凹槽内,所以凸体4与下支座压板凹槽内壁相抵触,起到定位作用,同时既可以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也可以传递冲击力,均匀分布可以使受力均匀。下支座采用具有弹性且使用寿命长的天然橡胶材料。
本体1通过凸起6与车身抵触,下端部置于下支座压板的凹槽内,当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上时,路面对车轮的冲击力使下支座压板和车身挤压下支座,下支座受到挤压后产生横向变形,由于下支座压板的限制,凸缘3的上下端面上的开口槽2可以提供一个变形的空间,从而提高了下支座的耐久性,也提高了汽车乘坐的舒适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开口槽2、凸缘3、凸体4、中心孔5、凸起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包括一个具有弹性且一体成型的圆筒状本体(1),所述本体(1)外侧面上周向设有环形凸缘(3),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若干个开口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槽(2)数量为2~6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槽(2)数量为3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槽(2)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面与下端面的开口槽(2)设置的位置周向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下端部外侧面上均布有4个凸体(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的上端面围绕中心孔(5)设有环状凸起(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座采用天然橡胶材料。
CN2012200150005U 2012-01-13 2012-01-13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51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150005U CN202451676U (zh) 2012-01-13 2012-01-13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150005U CN202451676U (zh) 2012-01-13 2012-01-13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51676U true CN202451676U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67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1500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51676U (zh) 2012-01-13 2012-01-13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516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9481A (zh) * 2014-02-21 2016-10-12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弹簧支柱的安装支架
CN109941057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洛阳凯众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器上支撑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9481A (zh) * 2014-02-21 2016-10-12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弹簧支柱的安装支架
CN106029481B (zh) * 2014-02-21 2018-09-14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弹簧支柱的安装支架
CN109941057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洛阳凯众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器上支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82503U (zh) 具有双重减震的减震轮
CN102889326A (zh) 无并圈螺旋弹簧
CN203063549U (zh) 减震车轮
CN202451676U (zh)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下支座
CN206201827U (zh) 一种减震车轮
CN103660823A (zh) 中型客车用无支撑臂结构的独立空气悬架
CN203144849U (zh) 一种具有v型空气弹簧结构的减振垫板
CN204123920U (zh) 一种适用于重卡浮动桥的橡胶空气弹簧
CN207359985U (zh) 一种具有较强缓冲能力的聚氨酯轮胎
CN205022321U (zh) 减振器的缓冲装置
CN204239598U (zh) 液压悬置总成
CN203945934U (zh)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
CN203567500U (zh) 一种弹性好的汽车板簧衬套
CN203666299U (zh) 中型客车用无支撑臂结构的独立空气悬架
CN209875816U (zh) 一种提高副车架衬套轴向刚度的机构
CN203214580U (zh) 一种缓冲球销座
CN209925484U (zh) 一种板簧端头垫片
CN208035859U (zh) 一种具有高效缓冲性能的实心轮胎
CN203486058U (zh) 一种电动车底盘
CN203046805U (zh) 新型汽车横向稳定连杆橡胶减震衬套
CN203600926U (zh) 一种缓冲块及具有该缓冲块的汽车
CN205345254U (zh) 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
CN205674771U (zh) 一种减振轮毂
CN201651154U (zh) 一种双弹簧减震器
CN11068275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后悬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