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40020U - 集装箱及其底横梁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及其底横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40020U
CN202440020U CN2012200499779U CN201220049977U CN202440020U CN 202440020 U CN202440020 U CN 202440020U CN 2012200499779 U CN2012200499779 U CN 2012200499779U CN 201220049977 U CN201220049977 U CN 201220049977U CN 202440020 U CN202440020 U CN 202440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e panel
wing plate
web
cross beam
lower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499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思东
陈竟华
杨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499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40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40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400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种集装箱及其底横梁,该底横梁包括本体和加强部,该本体为“C”形截面结构,具有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在该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该加强部与该本体的内侧相连并设置在该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以实现局部加强。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确保底架的承载强度前提下,降低底横梁制造用钢板的选用厚度,从而降低集装箱的自重并节省钢材消耗量。

Description

集装箱及其底横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尤其涉及集装箱的底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一般由一对侧墙、前端、门端、顶板以及底架等部件组成。底架是集装箱的主要承载部件,参见图1a和图1b,现有的底架结构大致包括:两根底侧梁1,设置在这两根底侧梁1前、后两端的前端梁2与后端梁3,布设在四个角落的底角件4以及若干布设在这两根底侧梁1之间的底横梁5a。其中,底横梁5a是底架的关键受力部件,一般采用等截面“C”形结构,具有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在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长期以来,为了确保底架的承载强度,通常都是选用比较厚的钢板来制作底横梁5a,这会导致集装箱的自重难以降低,钢材消耗量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集装箱及其底横梁,可在确保底架的承载强度前提下,降低底横梁制造用钢板的选用厚度,从而降低集装箱的自重并节省钢材消耗量。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提出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包括本体,该本体为“C”形截面结构,具有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在该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还包括加强部,其与该本体的内侧相连并设置在该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以实现局部加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该加强部包括一块“L”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下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的下翼板及腹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该加强部包括一块“L”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上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的上翼板及腹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该加强部包括两块“L”形截面的加强板,其中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下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的下翼板及腹板相连,其中另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上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的上翼板及腹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该加强部包括一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下翼板的上表面并与该本体的下翼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中,该加强部包括一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上翼板的下表面并与该本体的上翼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中,该加强部包括一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腹板的内侧表面并与该本体的腹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中,该加强部包括两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其中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下翼板的上表面并与该本体的下翼板相连,其中另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上翼板的下表面并与该本体的上翼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中,该加强部包括一块“C” 形截面的加强板,其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在该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该加强板的上翼板、下翼板及腹板分别与该本体的上翼板、下翼板及腹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出一种集装箱,包括底架,该底架包括两根底侧梁和若干根设置在该两根底侧梁之间的、如上所述的底横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及其底横梁,通过在增设加强部来实现局部加强,可以在确保底架的承载强度前提下,降低底横梁制造用钢板的选用厚度,从而降低集装箱的自重并节省钢材消耗量。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为现有的集装箱底架结构的两种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2a、图2b以及图2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横梁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2a为俯视示意图,图2b为主视示意图,图2c为底横梁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底横梁另一实施例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底横梁又一实施例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底横梁再一实施例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步地详尽阐述。
参见图2a、图2b和图2c,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底架结构实施例大致包括:两根底侧梁1,设置在这两根底侧梁1前、后两端的前端梁2与后端梁3,布设在四个角落的底角件4以及若干布设在这两根底侧梁1之间的底横梁5。
其中,该底横梁5包括:本体51,该本体51为 “C” 形截面结构,具有上翼板512、下翼板513以及连接在该上翼板512、下翼板513之间的腹板511;以及加强部52,其与该本体51的内侧相连并设置在该本体5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以实现局部加强。
参见图2c,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横梁5第一实施例中,该加强部52包括一块“L” 形截面的加强板,其具有大致是一体地垂直弯折而成的第一部分528和第二部分529,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51的下翼板513与腹板511的连接处,并且第一部分528与该本体51的下翼板513相连、第二部分529与该本体51的腹板511相连。优选地,该加强板与本体51的相连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横梁5第二实施例中,其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上述的“L” 形截面的加强板是设置在该本体51的上翼板512与腹板511的连接处。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横梁5第三实施例中,其与上述的第一、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加强部52包括两块“L” 形截面的加强板525,其中一块加强板525设置在该本体51的下翼板513与腹板511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51的下翼板513及腹板511相连,其中另一块加强板525设置在该本体51的上翼板512与腹板511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51的上翼板512及腹板511相连。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横梁5第四实施例中,其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加强部52包括一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51的下翼板513的上表面并与该本体51的下翼板513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横梁5第五实施例中,其与上述的第四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上述的“—” 形截面的加强板是设置在该本体51的上翼板512的下表面并与该本体51的上翼板512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横梁5第六实施例中,其与上述的第四、五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上述的 “—” 形截面的加强板是设置在该本体51的腹板511的内侧表面并与该本体51的腹板511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横梁5第七实施例中,其与上述的第四、五、六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加强部包括两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其中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51的下翼板513的上表面并与该本体51的下翼板513相连,其中另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51的上翼板511的下表面并与该本体51的上翼板511相连。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横梁5第八实施例中,其与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加强部52包括一块“C” 形截面的加强板,其包括上翼板522、下翼板523以及连接在该上翼板522、下翼板523之间的腹板521,该加强板的上翼板522、下翼板523及腹板521分别与该本体51的上翼板512、下翼板513及腹板511对应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实施例,包括如图2a所示的底架,该底架包括两根底侧梁1和若干根设置在该两根底侧梁1之间的、如上各实施例所述的底横梁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及其底横梁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底横梁5的本体51的长度方向中部增设加强部52,既可增加集装箱抗弯刚度,又可降低制造底横梁5的本体51的钢板的选用厚度,从而可以节省钢材使用量并降低集装箱的整体自重。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种集装箱的底横梁,包括本体,该本体为 “C” 形截面结构,具有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在该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部,其与该本体的内侧相连并设置在该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以实现局部加强。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该加强部包括一块“L” 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下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的下翼板及腹板相连。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该加强部包括一块“L” 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上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的上翼板及腹板相连。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该加强部包括两块“L” 形截面的加强板,其中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下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的下翼板及腹板相连,其中另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上翼板与腹板的连接处并分别与该本体的上翼板及腹板相连。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该加强部包括一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下翼板的上表面并与该本体的下翼板相连。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该加强部包括一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上翼板的下表面并与该本体的上翼板相连。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该该加强部包括一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腹板的内侧表面并与该本体的腹板相连。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该加强部包括两块“—” 形截面的加强板,其中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下翼板的上表面并与该本体的下翼板相连,其中另一块加强板设置在该本体的上翼板的下表面并与该本体的上翼板相连。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横梁,其特征在于,该加强部包括一块“C” 形截面的加强板,其包括上翼板、下翼板以及连接在该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该加强板的上翼板、下翼板及腹板分别与该本体的上翼板、下翼板及腹板相连。
10.—种集装箱,包括底架,该底架包括两根底侧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根设置在该两根底侧梁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底横梁。
CN2012200499779U 2012-02-16 2012-02-16 集装箱及其底横梁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0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99779U CN202440020U (zh) 2012-02-16 2012-02-16 集装箱及其底横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99779U CN202440020U (zh) 2012-02-16 2012-02-16 集装箱及其底横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40020U true CN202440020U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21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4997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0020U (zh) 2012-02-16 2012-02-16 集装箱及其底横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4002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81339A2 (de) 2013-12-04 2015-06-10 Muhr und Bender KG Contain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Containers
CN106829234A (zh) * 2017-03-20 2017-06-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波纹腹板底横梁
CN109373829A (zh) * 2018-08-31 2019-02-22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弹翼回形梁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WO2020174012A1 (en) * 2019-02-27 2020-09-03 Maersk Container Industry A/S Profile for a container,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 profile, base structure for a container and container
WO2022056101A1 (en) * 2020-09-09 2022-03-17 IPA Patents, LLC Shipping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81339A2 (de) 2013-12-04 2015-06-10 Muhr und Bender KG Contain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Containers
CN104690187A (zh) * 2013-12-04 2015-06-10 穆尔和本德公司 集装箱以及用于制造集装箱的方法
DE102013224924A1 (de) 2013-12-04 2015-06-11 Muhr Und Bender Kg Contain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Containers
EP2881339A3 (de) * 2013-12-04 2015-09-09 Muhr und Bender KG Contain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Containers
CN104690187B (zh) * 2013-12-04 2019-06-04 穆尔和本德公司 集装箱以及用于制造集装箱的方法
DE102013224924B4 (de) 2013-12-04 2022-05-05 Muhr Und Bender Kg Contain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Containers
CN106829234A (zh) * 2017-03-20 2017-06-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波纹腹板底横梁
CN109373829A (zh) * 2018-08-31 2019-02-22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弹翼回形梁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CN109373829B (zh) * 2018-08-31 2021-10-01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弹翼回形梁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WO2020174012A1 (en) * 2019-02-27 2020-09-03 Maersk Container Industry A/S Profile for a container,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 profile, base structure for a container and container
CN113710592A (zh) * 2019-02-27 2021-11-26 马士基集装箱工业公司 集装箱的型材、制造型材的方法、集装箱的底座结构和集装箱
WO2022056101A1 (en) * 2020-09-09 2022-03-17 IPA Patents, LLC Shipping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40020U (zh) 集装箱及其底横梁
CN204282192U (zh) 一种双层桥面钢桁梁
CN206916548U (zh) 悬挂式空轨走形轨构造
CN202807550U (zh) 集装箱底架结构以及具有该底架结构的集装箱
CN202936888U (zh) 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
CN107672636A (zh) 一种强度提升的塑料推车面板
CN207510505U (zh) 一种全铝车架梁
CN203049929U (zh) 一种彩钢瓦的增强结构
CN202400496U (zh) 集装箱底部结构以及具有该底部结构的集装箱
CN207510435U (zh) 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边梁集成式结构
CN201721367U (zh) 一种自卸车车厢
CN203995898U (zh)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梁
CN207683550U (zh) 一种强度提升的塑料推车面板
CN205417640U (zh) 一种铁路敞车底架
CN209685126U (zh) 一种钢连廊整体提升吊耳装置
CN203613652U (zh) 一种侧板加强型蜂窝式h型钢梁框架节点构件
CN201842147U (zh) 工程货车辊压高强度货箱边板结构
CN203142680U (zh) 一种适用于小限界的铁路货车车厢
CN206125211U (zh) 一种备胎坑及加强结构
CN208309811U (zh) 一种偏心支撑钢结构可更换耗能梁段的连接节点
CN204675635U (zh) 一种龙门起重机的主梁结构
CN206511068U (zh) 邮轮甲板型材
CN203229959U (zh) 斜坡路基椅式桩板墙结构
CN205010245U (zh) 一种低地板拖车车体底架
CN109956395A (zh) 一种钢连廊整体提升吊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