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39776U - 一种拖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39776U CN202439776U CN2012200692723U CN201220069272U CN202439776U CN 202439776 U CN202439776 U CN 202439776U CN 2012200692723 U CN2012200692723 U CN 2012200692723U CN 201220069272 U CN201220069272 U CN 201220069272U CN 202439776 U CN202439776 U CN 2024397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ssis
- trailer
- incline
- sides
-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车。所述拖车包括底盘和牵引杠;所述底盘的前部为下凹结构,所述下凹部位在底盘侧面的投影为“V”字形;所述底盘的后部转动连接有跳板;所述牵引杠的后部与底盘前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牵引杠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牵引杠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下端连接有小轮;所述底盘的下侧设有车轴,所述车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盘上设置下凹结构,可以使全地形车的前轮嵌入下凹结构内,不易再发生位移,能够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全地形车从拖车上掉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车。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驾驶全地形车,因为其能够让驾驶者体验到征服地形所带来的刺激和快乐。一般人都采用拖车先将全地形车托运至驾驶场地,然后再进行驾驶。而现有的拖车多为平板结构,这种结构在运输的过程中经常导致全地形车从拖车上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车,可以使全地形车与拖车的配合更加牢固,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全地形车从拖车上掉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拖车,包括底盘和牵引杠;所述底盘的前部为下凹结构,所述下凹部位在底盘侧面的投影为“V”字形;所述底盘的后部转动连接有跳板;所述牵引杠的后部与底盘前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牵引杠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牵引杠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下端连接有小轮;所述底盘的下侧设有车轴,所述车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轮。
进一步地,前述的拖车中,所述底盘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底盘的两侧均为承载框架;所述位于承载框架两侧的侧棱,其前部呈“V”字形向下弯折;所述两侧棱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两侧棱连接的承重杆。
进一步地,前述的拖车中,设置在所述侧棱弯折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的承重杆沿斜向布置。
进一步地,前述的拖车中,设置在所述侧棱弯折部分的承重杆位于侧棱的 下方,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梁与对应一侧的侧棱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拖车中,所述千斤顶与牵引杠为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拖车中,所述跳板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为圆弧型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拖车中,所述牵引杠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扎紧带的绞盘。
进一步地,前述的拖车中,所述底盘的两侧后部均设置有尾灯。
进一步地,前述的拖车中,所述底盘的两侧设有防护栏。
进一步地,前述的拖车中,所述两侧的承载框架之间设置有网状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盘上设置下凹结构,可以使全地形车的前轮嵌入下凹结构内,不易再发生位移,能够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全地形车从拖车上掉落。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车还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跳板,可以方便全地形车上、下拖车,并且跳板与全地形车转动连接,运输过程中跳板可以向上翻起,阻挡在全地形车的后方,使其更加不易发生位移;
(2)通过将底盘设置为框架式结构,可以有效减轻拖车重量,使其能够在更多种类的地形上行驶,避免因拖车无法通过而致使全地形车无法到达预定的驾驶场地,同时,拖车重量减轻可以使负责拖拽的车辆耗油量降低;
(3)通过将设置在所述侧棱弯折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的承重杆沿斜向布置可有效防止全地形车在上、下拖车的过程中轮胎卡在两根相邻的承重杆之间;
(4)通过设置绞盘可以利用绞盘的旋转直接将全地形车从地面拖拽至拖车上,一个人便可完成,大大减轻人员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拖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盘,2-牵引杠,3-承载框架,4-侧棱,5-承重杆,6-连接梁,7-跳板,8-球头连接件,9-千斤顶,10-小轮,11-网状平台,12-绞盘,13-车轴,14-车轮,15-尾灯,16-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一种拖车,包括底盘和牵引杠;所述底盘的前部为下凹结构,所述下凹部位在底盘侧面的投影为“V”字形;所述底盘的后部转动连接有跳板;所述牵引杠的后部与底盘前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牵引杠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牵引杠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下端连接有小轮;所述底盘的下侧设有车轴,所述车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轮。在具体实施时,连接件可选用球头连接件或其它常用的连接件。
这样可以使全地形车的前轮嵌入下凹结构内,不易再发生位移,能够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全地形车从拖车上掉落。此外,通过设置跳板可以使全地形车更方便地上、下拖车,并且跳板与全地形车转动连接,运输过程中跳板可以向上翻起,阻挡在全地形车的后方,使其更加不易发生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盘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底盘的两侧均为承载框架;所述位于承载框架两侧的侧棱,其前部呈“V”字形向下弯折;所述两侧棱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两侧棱连接的承重杆。
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拖车重量,使其能够在更多种类的地形上行驶,避免因拖车无法通过而致使全地形车无法到达预定的驾驶场地,同时,拖车重量减轻 可以使负责拖拽的车辆耗油量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设置在所述侧棱弯折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的承重杆沿斜向布置。
这样可有效防止全地形车在上、下拖车的过程中轮胎卡在两根相邻的承重杆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设置在所述侧棱弯折部分的承重杆位于侧棱的下方,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梁与对应一侧的侧棱连接。
这样可以使全地形车嵌入两条侧棱之间,使其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千斤顶与牵引杠为转动连接。
这样可以在不使用千斤顶时将其旋转至与牵引杠平行,以免在通过高低不平的地段时千斤顶与路面或杂物发生磕碰而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跳板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为圆弧型结构。
这样跳板的前端只有中间一段距离与地面接触,可以保证跳板在拖车长度方向的受力均衡,有效防止因地面不平整而导致跳板发生垂直于拖车长度方向的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牵引杠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扎紧带的绞盘。
这样可以利用绞盘的旋转直接用扎紧带将全地形车从地面拖拽至拖车上,一个人便可完成,大大减轻人员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此外,当将全地形车拖拽至拖车上后,将扎紧带捆绑在全地形车或跳板上,绞盘还可起到收紧扎紧带的作用,使全地形车更加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盘的两侧后部均设置有尾灯。
在托运时将尾灯与牵引车的尾灯信号相连接,显示当前牵引车的行驶状 态,这样可以使拖车在城市道路上行进时更安全,尤其增加在夜间行进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盘的两侧设有防护栏。这样可有效防止全地形车从拖车的两侧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侧的承载框架之间设置有网状平台。
这样可以在不明显增加拖车重量的情况下在拖车上放置一些物品放置,如备用轮胎、维修工具等。
为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拖车,包括底盘1和牵引杠2;所述底盘1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底盘1的两侧均为承载框架3;所述两侧的承载框架3之间设置有网状平台11;所述位于承载框架3两侧的侧棱4,其前部呈“V”字形向下弯折。
所述两侧棱4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两侧棱4连接的承重杆5;设置在所述侧棱4弯折部分的承重杆5位于侧棱4的下方,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梁6与对应一侧的侧棱4连接;设置在所述侧棱4弯折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的承重杆5沿斜向布置。
所述牵引杠2的后部与底盘1前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牵引杠2的前端设置有球头连接件8;所述牵引杠2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扎紧带的绞盘12;所述牵引杠2上设置有千斤顶9,所述千斤顶9与牵引杠2为转动连接;所述千斤顶9的下端连接有小轮10。
所述底盘1的后部转动连接有跳板7;所述跳板7远离所述底盘1的一侧为圆弧型结构;所述底盘1的下侧设有车轴13,所述车轴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轮14;述底盘1的两侧后部均设置有尾灯15;述底盘的两侧设有防护栏1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牵引杠;所述底盘的前部为下凹结构,所述下凹部位在底盘侧面的投影为“V”字形;所述底盘的后部转动连接有跳板;所述牵引杠的后部与底盘前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牵引杠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牵引杠上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下端连接有小轮;所述底盘的下侧设有车轴,所述车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底盘的两侧均为承载框架;所述位于承载框架两侧的侧棱,其前部呈“V”字形向下弯折;所述两侧棱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两侧棱连接的承重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侧棱弯折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的承重杆沿斜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侧棱弯折部分的承重杆位于侧棱的下方,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梁与对应一侧的侧棱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与牵引杠为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板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为圆弧型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杠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扎紧带的绞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两侧后部均设置有尾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两侧设有防护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承载框架之间设置有网状平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692723U CN202439776U (zh) | 2012-02-27 | 2012-02-27 | 一种拖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692723U CN202439776U (zh) | 2012-02-27 | 2012-02-27 | 一种拖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39776U true CN202439776U (zh) | 2012-09-19 |
Family
ID=46821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06927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9776U (zh) | 2012-02-27 | 2012-02-27 | 一种拖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3977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84465A (zh) * | 2015-05-07 | 2016-12-07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运输汽车白车身的运输车 |
CN109823256A (zh) * | 2019-03-15 | 2019-05-31 | 山东奥斯登房车有限公司 | 一种野营车 |
-
2012
- 2012-02-27 CN CN2012200692723U patent/CN2024397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84465A (zh) * | 2015-05-07 | 2016-12-07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运输汽车白车身的运输车 |
CN106184465B (zh) * | 2015-05-07 | 2018-06-26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运输汽车白车身的运输车 |
CN109823256A (zh) * | 2019-03-15 | 2019-05-31 | 山东奥斯登房车有限公司 | 一种野营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39776U (zh) | 一种拖车 | |
US7017934B2 (en) | Tractor dolly | |
CN202022130U (zh) | 木料运输车 | |
CN206141622U (zh) | 牵引车带半挂连接多节全挂车三桥六轮四轮转向运输车 | |
CN105346621A (zh) | 可首尾连接的拖车 | |
CN201971081U (zh) | 运输摩托车的挂车 | |
CN103303271A (zh) | 一种车载千斤顶 | |
CN203511822U (zh) | 游艇挂车 | |
CN102616280A (zh) | 原木运输车后车架总成存放装置 | |
CN201745562U (zh) | 电动车急救轮 | |
CN212796860U (zh) | 一种铁路轨道平板小车 | |
CN201329832Y (zh) | 多功能清障车 | |
CN206307219U (zh) | 机车前轮平衡悬吊系统 | |
CN106881892A (zh) | 一种轮胎生产用生胎转移系统 | |
CN201677950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物流转运小车 | |
CN202377777U (zh) | 可移动式客车仪表台分装线 | |
CN207670514U (zh) | 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载货平板车 | |
CN203095023U (zh) | 地面四轨摩擦式输送线 | |
CN208039939U (zh) | 一种组合式移动智能停车箱 | |
CN207875600U (zh) | 一种可自动复位的汽车爆胎自救辅助装置 | |
CN104831971B (zh) | 一种汽车翘起停车方法及其装置 | |
CN216034017U (zh) | 一种兼容多种车辆救援任务的小型化平板救援车 | |
CN217170648U (zh) | 一种车辆移动工具 | |
CN206167901U (zh) | 一种多功能玩具车 | |
CN206125280U (zh) | 固定双把控制型多用运输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