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92004U - 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92004U
CN202392004U CN2011205162485U CN201120516248U CN202392004U CN 202392004 U CN202392004 U CN 202392004U CN 2011205162485 U CN2011205162485 U CN 2011205162485U CN 201120516248 U CN201120516248 U CN 201120516248U CN 202392004 U CN202392004 U CN 202392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movable pulley
lining
change clutch
speed c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162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5162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92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92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920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包括驱动盘、传动分离机构、滑动轮组件、滑移导向机构、离心滚轮机构和复位机构。其显著效果在于:无级变速离合器的传动离合功能在主动轮上实现,简化了无级变速离合器结构;同时改变了原有受摩擦材料、制造精度和使用温度影响较大的离心摩擦传动机构,采用滚轮的离心力与扭簧扭力和V型传动带侧压力形成的合力相互平衡,实现对无级变速离合器传动和分离的控制,使得无级变速离合器的接合和传动过程变得更加平稳,避免了车辆起步时出现抖动、发冲等现象,提高了车辆驾驶的舒适度,也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动力性能;并且上述结构的制造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级变速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离合器是车辆动力系统的重要部件,其用于发动机内传动系统的动力切断和分离,并通过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实现自动无级调速。主要包括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V型传动带,通常主动皮带轮包括驱动盘、滑动轮、轴套、普利珠、减震块以及拖动法兰,从动皮带轮主要包括固定盘组件、移动盘组件、凸轮销、调速弹簧、摩擦离心蹄块、底盘支架、分离拉簧、摩擦盘和分离轴承。当发动机主轴转动时,发动机的曲轴带动主动皮带轮转动,主动皮带轮通过V型传动带驱动从动皮带轮转动,从动皮带轮在转动的同时,摩擦离心蹄块也跟随从动皮带轮作同步转动,发动机主轴的转速升高,摩擦离心蹄块的离心力超过拉簧拉力时,摩擦离心蹄块与摩擦盘结合,从而带动输出轴进行转矩传动。
现有无级变速离合器存在如下不足:(1)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在传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两处动力损失:一是V型传动带与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的摩擦传动损失;二是摩擦离心蹄块与摩擦盘间的摩擦传动损失,而摩擦离心蹄块与摩擦盘间的摩擦传动损失最大,使得无级变速离合器的传动效率大大降低,影响了发动机的输出动力;(2)车辆在起步或低速行驶时,由于受到从动皮带轮摩擦传动机构加工精度和摩擦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使摩擦离心蹄块与摩擦盘间的摩擦接合不平稳,易产生发抖、发冲等故障,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度;(3)由于受到摩擦材料耐久性及高温时摩擦系数不稳定性影响,使得摩擦材料易出现打滑或烧蚀等故障;(4)由于摩擦离心蹄块设置在从动皮带轮上,在重载情况下,无级变速器的减速增扭功能使从动皮带轮的转速降低,相应地离心蹄块产生的摩擦正压力也减小,从而导致输出转矩也降低,易出现摩擦传动副打滑或烧蚀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提高无级变速离合器的传动效率和输出动力,增加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和可靠性,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V型传动带驱动从动轮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包括驱动盘、传动分离机构、滑动轮组件、滑移导向机构、离心滚轮机构和复位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发动机曲轴的转速高于结合转速时,离心滚轮机构的离心力产生对滑动轮组件轴向推力大于滑动轮组件受到的复位机构的扭力与V型传动带侧压力形成的合力,滚轮推动滑动轮组件在滑移导向机构的作用下作轴向运动,使安装在传动分离机构上的V型传动带与驱动盘接触,并推动V型传动带上移,改变主动轮工作直径,实现无级变速传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在于:无级变速离合器的传动离合功能在主动轮上实现,简化了无级变速离合器结构;同时由于改变了原有受摩擦材料、制造精度和使用温度影响较大的离心蹄块摩擦传动机构,采用滚轮的离心力与扭簧扭力和V型传动带侧压力形成的合力相互平衡实现对无级变速离合器传动和分离的控制,使得无级变速离合器的接合和传动过程变得更加平稳,避免了车辆起步时出现抖动、发冲等现象,提高了车辆驾驶的舒适度,也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动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状态,传动分离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车辆处于加速状态、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的剖视图;
图4为滑移导向机构的剖视图,即图1的E-E剖视图;
图5为离心滚轮机构及复位机构剖视图,即图1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包括驱动盘1、传动分离机构、滑动轮组件、滑移导向机构、离心滚轮机构和复位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分离机构包括滑套5、滚动轴承4、皮带分离套3,其中,滑套5呈阶梯状,并且滑套5套装在发动机曲轴200外部,同时在靠近驱动盘1处形成台阶轴,滚动轴承4、皮带分离套3先后套装在滑套5的台阶轴上。
皮带分离套3及滚动轴承4用于无级变速离合器的V型传动带2与滑套5进行传动分离。皮带分离套3的长度大于V型传动带2的齿底宽度,且小于驱动盘1和滑动轮6的最大开度,主动、从动皮带轮对正时,V型传动带2处于皮带分离套3中间,与驱动盘1及滑动轮6不产生接触,V型传动带2与驱动盘1及滑动轮6分离。
滑动轮组件包括滑动轮6、第一衬套7、限位挡圈8,滑动轮6套装在滑套5外部,因此滑动轮6可在滑套5上作轴向运动。第一衬套7衬垫在滑套5与滑动轮6之间,用于避免滑动轮6与滑套5之间的过度磨损。限位挡圈8与滑动轮6内孔的卡槽配合,用于防止第一衬套脱出。
滑移导向机构包括滑动轮6导向槽、减震块10、拖动法兰9。在这里拖动法兰9通过螺母压紧100在发动机曲轴200上,并随曲轴200作同步转动。拖动法兰9的凸耳端部连接减震块10,减震块10与滑动轮导向槽滑配合。曲轴200转矩传递给拖动法兰9,拖动法兰9再将转矩传递给滑动轮6,从而驱动滑动轮6与曲轴200同步旋转。由于滑动轮6导向槽的导向作用,当V型传动带2的侧压力和扭簧15的扭力形成的合力与离心滚轮机构对滑动轮6产生的推力不平衡时,滑动轮6可在滑套5及皮带分离套3上作轴向移动。由于减震块10的作用在于减轻拖动法兰9与滑动轮导向槽间的冲击和磨损,因此滑动轮导向槽设计为弧形槽,减震块10的材质选用耐磨塑料,有助于延长减震块10的使用寿命。
离心滚轮机构包括滚轮18、连接销16、连接板13、第二衬套19、开口卡圈17,复位机构包括定位销11、第三衬套12、轴套14和扭簧15。其中,滚轮18通过连接销16装夹在两块连接板13之间,两块连接板13通过对应的两块开口卡圈17卡紧,第二衬套19衬垫在连接销16与滚轮18之间。两块连接板13通过定位销11连接固定,第三衬套12、轴套14、扭簧15由里及外依次设置在定位销11上。扭簧15的一扭力臂固定在连接板13的孔内,另一扭力臂紧靠在拖动法兰9。
由于滚轮18装夹两块连接板13之间,且两块连接板13的一端通过定位销11固定,当曲轴200的转速升高,滚轮18和连接板13产生的离心力大于扭簧15的扭力时,连接板13沿图示方向逆时针摆动,滚轮18推动滑动轮6向驱动盘1的方向轴向运动,当推力大于V型传动带2对滑动轮6的侧压力和扭簧15的扭力形成的合力时,滑动轮6推动V型传动带2上移,使主动轮的工作直径增大;当曲轴200的转速降低,滚轮18和连接板13产生的离心力小于扭簧15的扭力与V型传动带2的侧压力形成的合力时,连接板13沿图示方向顺时针摆动,V型传动带2推动滑动轮6向拖动法兰9方向轴向运动,至滑动轮6与驱动盘1开度大于V型传动带2齿底宽度时,V型传动带2齿底与皮带分离套3接触时,传动进行分离。
离心滚轮机构和复位机构为3~8个。在本实施例中,离心滚轮机构和复位机构为3个。
优选地,第一衬套7、第二衬套19、第三衬套12均是采用耐磨塑料制成的自润滑轴套,滚轮18也采用耐磨塑料制成,有助于降低摩擦副间的磨损。
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包括主动轮、从动轮、V型传动带2,其中,主动轮固定在发动机曲轴200上,主动轮通过V型传动带2带动从动轮转动。主动轮包括驱动盘1、传动分离机构、滑动轮组件、滑移导向机构、离心滚轮机构和复位机构。下面以摩托车为例对无级变速离合器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当摩托车曲轴转速较低时,离心滚轮机构中的滚轮18及连接板13的产生的离心力小于复位机构中扭簧15的扭力,滚轮18对滑动轮6不产生轴向推力,V型传动带2受到从动轮(不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图中未注明)弹簧的拉力处于驱动盘1和滑动轮6中间,由于驱动盘1与滑动轮6的开度大于V型传动带2的宽度,因此V型传动带2的两摩擦侧面与驱动盘1和滑动轮6脱开,V型传动带2内周与皮带分离套3接触,由于皮带分离套3与滑套5之间受到滚动轴承4的分离作用,因此V型传动带2与滑套转动产生分离,从而形成怠速。
当发动机曲轴转速升高,离心滚轮机构的滚轮18和连接板13产生的离心力增大。当离心力大于复位机构中扭簧15的扭力时,连接板13逆时针摆动,滚轮18推动滑动轮组件中的滑动轮6向驱动盘1方向作轴向运动,滑动轮6推动V型传动带2并与驱动盘1接触,从而产生传动结合。
当发动机曲轴转速升进一步升高,滚轮18的推力大于扭簧15扭力与V型传动带侧压力形成的合力时,滑动轮6继续移动,从而推动V型传动带2上移,使主动轮工作直径变大,形成加速状态。
当发动机曲轴转速降低,离心滚轮机构的滚轮18和连接板13产生的离心力降低,当离心力小于复位机构中扭簧15的扭力与皮带对滑动轮6的侧压力形成的合力时,滑动轮6沿拖动法兰9方向移动,连接板13顺时针摆动,V型传动带下移,主动轮工作直径变小,从而形成减速状态。
当发动机曲轴转速继续降低,离心力也进一步降低,滑动轮6沿拖动法兰9方向移动至驱动盘1与滑动轮6的开度大于V型传动带宽度时,传动进行分离,从而形成脱开状态,产生怠速。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在发动机曲轴上,主动轮通过V型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包括驱动盘、传动分离机构、滑动轮组件、滑移导向机构、离心滚轮机构和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分离机构包括滑套、滚动轴承及皮带分离套,所述滑套套装在发动机曲轴外部,滑动轮组件在滑套外部作轴向运动,同时所述滑套在靠近驱动盘处形成台阶轴,滚动轴承、皮带分离套先后套装在滑套的台阶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分离套的长度大于V型传动带的内周宽度,小于驱动盘与滑动轮的最大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轮组件包括滑动轮、第一衬套、限位挡圈,所述第一衬套、滑动轮先后套装在滑套外部,并在滑移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在滑套、皮带分离套外部作轴向运动,所述限位挡圈与滑动轮内孔的卡槽配合,用于对第一衬套作轴向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导向机构包括滑动轮导向槽、减震块、拖动法兰,拖动法兰套装在发动机曲轴上,并在离心滚轮机构和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在发动机曲轴上作轴向运动,拖动法兰的凸耳端连接减震块,减震块与滑动轮导向槽配合,拖动法兰凸耳端的减震块沿滑动轮导向槽轴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块与滑动轮导向槽配合面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滚轮机构包括滚轮、连接销、连接板、第二衬套、开口卡圈,复位机构包括定位销、连接板、第三衬套、轴套和扭簧,其中,滚轮通过连接销装夹在两块连接板之间,两块连接板通过对应的两个开口卡圈卡紧,第二衬套衬垫在连接销与滚轮之间;两块连接板通过定位销连接固定,第三衬套、轴套、扭簧由里及外依次设置在定位销上,且扭簧的一扭力臂固定在连接板上,另一扭力臂紧靠拖动法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滚轮机构和复位机构为3~8个。
CN2011205162485U 2011-12-12 2011-12-12 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92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162485U CN202392004U (zh) 2011-12-12 2011-12-12 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162485U CN202392004U (zh) 2011-12-12 2011-12-12 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92004U true CN202392004U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66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1624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92004U (zh) 2011-12-12 2011-12-12 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92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29180B1 (en) Pulley assembly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5253246B (zh) 电动摩托车螺旋盘式摩擦传动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CN104937306B (zh) 离心摆式减振设备以及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
JP6021801B2 (ja) 円錐形プーリ式巻掛け伝動装置
CN105151215A (zh) 电动摩托车侧挂弓盘式两档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CA2455546C (en) Automatic, mechanic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particularly for a heavy-duty vehicle
JP2015505599A (ja) 無段変速機付き電気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CN112706745A (zh) 车辆
CN203784137U (zh) 一种滑块离心机构的沙滩车无级变速离合器
CN201407322Y (zh) 非道路机动车用单向离合式无级变速装置
US20160223056A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5216964A (zh) 电动摩托车波浪形摩擦传动侧挂式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JP2007022148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における変速制御装置
CN202392004U (zh) 摩托车无级变速离合器主动轮
CN203604492U (zh) 一种飞块离心机构的沙滩车无级变速离合器
WO2005108143A1 (en) Parallel-hybrid drive system for vehicles
CN103080585B (zh) 扭转振动衰减装置
JP6269268B2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CN210404990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动能回收装置
CN105365996B (zh) 电动摩托车侧挂弓锥式两档自适应自动变速驱动总成
CN204827756U (zh) 汽车起动机单向器
JP5708185B2 (ja) 車両制御装置
CN201526655U (zh) 双离合自动变速机构
CN104455290A (zh) 一种汽油车无级变速箱的电调节主动轮变径机构及方法
JP5663370B2 (ja) 車両用無段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