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89334U -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89334U
CN202389334U CN2011205405646U CN201120540564U CN202389334U CN 202389334 U CN202389334 U CN 202389334U CN 2011205405646 U CN2011205405646 U CN 2011205405646U CN 201120540564 U CN201120540564 U CN 201120540564U CN 202389334 U CN202389334 U CN 202389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iece
safety belt
lower clamping
toothrow
uppe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405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荣辉
韩海强
戴礼强
邹凌华
吴成明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405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89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89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893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安全带在使用后自动缩回,下次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该夹子包括相叠合的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夹片和下夹片通过一个铰链机构相连接且能够相对张开,上夹片和下夹片之间还设有能使两者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弹性机构。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设置在安全带上,能够防止安全带缩回收纳装置内,方便安全带下一次的使用。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的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分别设有排齿一和排齿二,限位夹子夹在安全带上时,排齿一和排齿二分别从安全带的两侧部嵌入安全带织物内,避免对安全带织物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限位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带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用于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保护装置。汽车的行驶速度较快,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乘客身体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飞出窗外,对乘客造成很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汽车安全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吸收部分撞击力,防止乘客与迅速弹出的安全气囊发生剧烈碰撞导致乘客受伤的情况。
现有的汽车安全带在不使用时收纳在安全带收纳装置内,当驾驶员或者乘客坐在座椅上时,需将安全带从收纳装置中拉出,并将安全带活动端的锁扣扣接在设置于车体上的锁孔内,乘客离开座椅时将锁扣从锁孔内取出,安全带缩回到收纳装置内。每次使用时,乘客均需要完成上述的操作来将安全带系在人身上,安全带的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安全带自动收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该夹子包括相叠合的上夹片和下夹片,所述的上夹片和下夹片通过一个铰链机构相连接且能够相对张开,所述的上夹片和下夹片之间还设有能使两者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弹性机构。
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安全带拉出合适的长度,分开上夹片和下夹片,将限位夹子安放在安全带上固定点的出口处,上夹片和下夹片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夹住安全带,使安全带无法缩回收纳装置内,方便下一次使用。当汽车发生撞击时,安全带仍能够正常工作,保护乘客的身体;不使用时,将限位夹子夹在安全带自由端的锁扣处,不影响安全带的正常收放。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中,所述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的侧部分别具有排齿一和排齿二,所述的排齿一和排齿二位于同一侧且至少有一部分能叠合。在本限位夹子夹在安全带上时,排齿一和排齿二能够嵌入安全带织物中。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中,所述的排齿一和排齿二的齿部均为三角状齿。使限位夹子能够更牢固地夹在安全带织物上。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中,所述的铰链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夹片和下夹片外端部的套管一与套管二,该铰链机构还包括一根铰接轴,该铰接轴同时插接在套管一和套管二上。上夹片与下夹片能够绕铰接轴转动。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中,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一根扭簧,所述的扭簧套接在铰接轴上且该扭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上夹片和下夹片上。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中,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一个拉簧,所述的拉簧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上夹片和下夹片上。
这样的结构起到的作用是使上夹片和下夹片保持一定的夹紧力,本限位支架能够夹持在安全带上。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中,所述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的另一端分别具有按压部一和按压部二,所述的按压部一和按压部二分别向上下两侧凸起。乘客能够通过操纵压部一和按压部二分开或者夹紧上夹片和下夹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的优点在于:
1、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设置在安全带上,能够防止安全带缩回收纳装置内,方便安全带下一次的使用。
2、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的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分别设有排齿一和排齿二,限位夹子夹在安全带上时,排齿一和排齿二分别从安全带的两侧部嵌入安全带织物内,避免对安全带织物造成损伤。
3、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上设有扭簧或者弹簧,用以提供上夹片和下夹片的夹紧力,保证限位夹子夹持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夹片;2、下夹片;3、排齿一;4、排齿二;5、按压部一;6、按压部二;7、弹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能够夹在汽车安全带上,使安全带在使用后不会自动缩回,方便下次使用。本限位架子包括上夹片1、下夹片2、铰链机构和弹性机构7。
具体来说,上夹片1和下夹片2通过铰链机构相连,铰链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夹片1和下夹片2外部的套管一和套管二,铰接轴穿过套管一和套管二,使上夹片1和下夹片2能够绕铰接轴相对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机构7设置在上夹片1和下夹片2之间,能够使上夹片1和下夹片2产生相对运动趋势,弹性机构7包括套在铰接轴上的扭簧,扭簧的两端部分别抵靠在上夹片1和下夹片2的端面上。当上夹片1和下夹片2张开后,扭簧能对上夹片1和下夹片2施加夹紧力,使上夹片1和下夹片2闭合并能够夹住安全带。在实际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拉簧代替扭簧,将拉簧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上夹片1和下夹片2的内端部,同样能够为限位夹子提供夹紧力。
上夹片1和下夹片2的侧部分别具有排齿一3和排齿二4,排齿一3和排齿二4位于同一侧且有一部分相互叠合。本实施例中,排齿一3和排齿二4均为三角形齿。当限位夹子夹在安全带上时,排齿一3和排齿二4分别位于安全带的两侧,并在扭簧提供的夹紧力的作用下嵌入安全带织物内,能够夹紧安全带。上夹片1和下夹片2远离铰接处的端部分别具有按压部一5和按压部二6,按压部一5和按压部二6上分别具有朝向外侧的凸起。乘客能够通过操纵安压部一5和按压部二6分开或者夹紧上夹片1和下夹片2上,便于限位夹子的使用。
本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安全带拉出合适的长度,分开上夹片1和下夹片2,将限位夹子安放在安全带上固定点的出口处,上夹片1和下夹片2在扭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夹住安全带,使安全带无法缩回收纳装置内,方便下一次使用。当汽车发生撞击时,安全带仍能够正常工作,保护乘客的身体;不使用时,将限位夹子夹在安全带自由端的锁扣处,不影响安全带的正常收放。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夹片1、下夹片2、排齿一3、排齿二4、按压部一5、按压部二6、弹性机构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其特征在于,该夹子包括相叠合的上夹片(1)和下夹片(2),所述的上夹片(1)和下夹片(2)通过一个铰链机构相连接且能够相对张开,所述的上夹片(1)和下夹片(2)之间还设有能使两者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弹性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片(1)和下夹片(2)的侧部分别具有排齿一(3)和排齿二(4),所述的排齿一(3)和排齿二(4)位于同一侧且至少有一部分能叠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齿一(3)和排齿二(4)的齿部均为三角状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夹片(1)和下夹片(2)外端部的套管一与套管二,该铰链机构还包括一根铰接轴,该铰接轴同时插接在套管一和套管二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机构(7)包括一根扭簧,所述的扭簧套接在铰接轴上且该扭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上夹片(1)和下夹片(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机构(7)包括一个拉簧,所述的拉簧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上夹片(1)和下夹片(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片(1)和下夹片(2)的另一端分别具有按压部一(5)和按压部二(6),所述的按压部一(5)和按压部二(6)分别向上下两侧凸起。
CN2011205405646U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89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05646U CN202389334U (zh)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05646U CN202389334U (zh)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89334U true CN202389334U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64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4056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89334U (zh)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893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4555A (zh) * 2014-11-30 2015-04-08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舌的限位装置
CN109350292A (zh) * 2018-07-20 2019-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小鼠侧卧位脊椎固定支架
CN115027598A (zh) * 2022-06-13 2022-09-09 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休闲两人电动三轮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4555A (zh) * 2014-11-30 2015-04-08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锁舌的限位装置
CN109350292A (zh) * 2018-07-20 2019-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小鼠侧卧位脊椎固定支架
CN115027598A (zh) * 2022-06-13 2022-09-09 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休闲两人电动三轮车
CN115027598B (zh) * 2022-06-13 2023-07-14 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休闲两人电动三轮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273802B2 (en) Mechanical side impact protection for a child restraint
CN102729855A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202389334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CN106347180B (zh)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头颈部保护系统
RU15208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граничения натяжения ремн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CN105799560A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203198906U (zh) 车用头盔式安全带及车辆
EP3288802B1 (fr) Siege auto pour enfant comprenant des moyens de detection de chocs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CN203920673U (zh) 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
CN205632188U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206781579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汽车座椅护颈枕
CN204527112U (zh) 座椅缓冲装置及具缓冲装置的安全座椅
CN201092301Y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
WO2022002062A1 (zh) 儿童载具及用于安全带的缓冲组件
CN209795412U (zh) 一种车用多功能安全带装置
CN206812953U (zh) 汽车安全带限位结构
CN202413482U (zh) 一种吸能式儿童座椅上固定点支架
JP2014504991A (ja) 自己解除式安全ベルト
CN202806672U (zh) 一种缓冲式汽车安全带
RU249015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м средством и средство удержани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на сидень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за туловище и бедра
WO2016173480A1 (zh) 具缓冲功能的安全座椅和安全座椅的缓冲方法
CN201553055U (zh) 汽车头枕装置
CN207496638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拉伸止退器
CN20365152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上的安全带结构
CN203902476U (zh) 一种用于副驾驶座位的安全带结构和副驾驶座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