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92301Y - 一种汽车安全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安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92301Y
CN201092301Y CNU2007201223479U CN200720122347U CN201092301Y CN 201092301 Y CN201092301 Y CN 201092301Y CN U2007201223479 U CNU2007201223479 U CN U2007201223479U CN 200720122347 U CN200720122347 U CN 200720122347U CN 201092301 Y CN201092301 Y CN 20109230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ribbon
strap
car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23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求辉
郭孝臣
韩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223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9230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9230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9230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内安全装置领域,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卷收器、安全带织带、锁舌、保护套和车体连接件,在安全带织带靠近车体连接件的地方还固定有至少两条加载织带;每条加载织带中间部分对折后缝合或者粘合在一起并且具有适当的撕开强度,两端未折叠的部分分别与其他加载织带的两端未折叠的部分缝合或者粘合并固定在安全带织带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全带织带上设置加载织带来吸收部分能量,在保证较大的初始撕开强度下,减少撕开后的织带位移量,避免下潜现象的发生,减少乘车人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机会,更好地保护乘车人员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安全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安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安全带主要包括卷收器、车体连接件、导向机构、带扣部分、织带等。织带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车体上,当汽车紧急刹车或发生碰撞时,织带紧急锁止,将乘车人员的身体紧紧约束在座椅上,防止乘车人员被抛出或者发生二次碰撞,能对乘车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但传统的安全带多数都只是起捆束作用,并不能吸收能量,所以人的头部、颈部等未被捆束的部位仍然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存在受伤的可能。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0410044990.5号公开一种汽车安全带,该安全带在传统织带的腰带部位折叠出一个长20-50mm并且经缝合或粘合的吸能区。该吸能区在发生碰撞时展开一段织带,缓冲并减小作用在乘车人员身上的惯性力。然而,在考虑吸收更多能量的时候,这类织带大都加长了织带缝合区域的长度,虽然能够吸收较多的能量,但是同时增加了乘车人员在碰撞时由于惯性向前运动的位移,容易产生乘车人员下潜现象,使乘车人员与汽车内饰发生二次碰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如果缝合强度不合适,织带撕开不均匀,撕裂长度又较长,乘车人员很容易被瞬间撕开瞬间又勒紧的织带勒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带,旨在解决现有的安全带可能造成乘车人员下潜或与汽车内饰发生二次碰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卷收器、安全带织带、锁舌、保护套和车体连接件,在安全带织带靠近车体连接件的地方还固定有至少两条加载织带;每条加载织带中间部分对折后缝合或者粘合在一起并且具有适当的撕开强度,两端未折叠的部分分别与其他加载织带的两端未折叠的部分缝合或者粘合并固定在安全带织带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在安全带织带上设置加载织带,并利用加载织带来吸收部分能量,使汽车安全带在保证较大的初始撕开强度下,能够减少撕开后的织带位移量,避免下潜现象的发生,减少乘车人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机会,更好地保护乘车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汽车安全带的加载织带缝合或粘合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汽车安全带的加载织带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安全带织带上设置加载织带,并利用加载织带来吸收部分能量,使汽车安全带在保证较大的初始撕开强度下,能够减少撕开后的织带位移量,避免下潜现象的发生,减少乘车人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机会,更好地保护乘车人员安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安全带包括卷收器1、安全带织带2、锁舌3、保护套4和车体连接件5。所述汽车安全带还设有两条或者多条加载织带6(如图2所示),其位于保护套4内,防止被污染或刮伤。保护套4的材料可以是工程塑料、硬质塑料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加载织带6相对于汽车安全带织带2独立作用并且设置在安全带织带2靠近车体连接件5的地方。每条加载织带6自中间部分对折后缝合或者粘合在一起而形成T形并且具有适当的撕开强度,两端未折叠的部分分别与其他加载织带6的两端未折叠的部分缝合或者粘合在一起,形成十字形吸能区。所述加载织带6的宽度为60~80mm,是安全带织带2宽度的1.5倍。所述加载织带6的对折部分即起作用区域的长度为20~25mm。其中一加载织带6外侧依该加载织带6的形状松动地包裹有安全带织带2,并且所有加载织带6两端未折叠的部分以缝合或其他方式固定在安全带织带2上。如图3所示,当加载织带6完全展开后,即加载织带6完全绷直后,安全带织带2与加载织带6对应的部分并未绷直。所述加载织带6对折部分撕开后的长度小于安全带织带2的宽度但大于安全带织带2宽度的一半,例如是安全带织带2宽度的三分之二,以减少由于所述加载织带6展开而导致的乘车人员向前的位移,避免乘车人员二次碰撞的发生,减少乘车人员发生下潜现象的机率。
在汽车未发生碰撞时,所述加载织带6及其对应的部分安全带织带2被作为吸能区套入保护套4内,免受脏污或者刮伤。当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乘车人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迅速往前冲,汽车安全带起作用,安全带织带2紧急锁止并将能量转移到加载织带6上,加载织带6对折后缝合或者粘合在一起的区域瞬间迅速撕开,吸收部分加载在乘车人员身体上的能量。当能量比较大的时候,加载织带6对折后缝合或者粘合在一起的区域可能会完全撕开(如图3所示),此时,安全带织带2开始起作用,将乘车人员牢牢固定在座椅上,保护乘车人员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安全带织带上设置加载织带,并利用加载的织带来吸收部分能量,使汽车安全带在保证较大的初始撕开强度下,能够减少撕开后的织带位移量,避免下潜现象的发生,减少乘车人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机会,更好地保护乘车人员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安全带,包括卷收器、安全带织带、锁舌、保护套和车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安全带织带靠近车体连接件的地方还固定有至少两条加载织带;每条加载织带中间部分对折后缝合或者粘合在一起并且具有适当的撕开强度,两端未折叠的部分分别与其他加载织带的两端未折叠的部分缝合或者粘合并固定在安全带织带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织带的宽度为60~8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织带的宽度是安全带织带宽度的1.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织带的对折部分的长度为20~2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织带对折部分撕开后的长度大于安全带织带宽度的一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织带对折部分撕开后的长度是安全带织带宽度的三分之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加载织带形成T形而所有加载织带共同形成十字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加载织带外侧依该加载织带的形状松动地包裹有安全带织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织带两端未折叠的部分与安全带织带缝合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织带套入保护套内。
CNU2007201223479U 2007-08-21 2007-08-21 一种汽车安全带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230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23479U CN201092301Y (zh) 2007-08-21 2007-08-21 一种汽车安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23479U CN201092301Y (zh) 2007-08-21 2007-08-21 一种汽车安全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92301Y true CN201092301Y (zh) 2008-07-30

Family

ID=39900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2347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92301Y (zh) 2007-08-21 2007-08-21 一种汽车安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92301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1276A (zh) * 2010-08-28 2012-03-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带
CN103303247A (zh) * 2013-06-09 2013-09-1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碰撞能量释放装置
CN103359045A (zh) * 2012-03-27 2013-10-23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装置的防尘套
CN106267617A (zh) * 2016-10-21 2017-01-04 上海普英特高层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撕卷簧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1276A (zh) * 2010-08-28 2012-03-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带
CN102381276B (zh) * 2010-08-28 2016-03-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带
CN103359045A (zh) * 2012-03-27 2013-10-23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装置的防尘套
CN103359045B (zh) * 2012-03-27 2016-08-10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装置的防尘套
CN103303247A (zh) * 2013-06-09 2013-09-1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碰撞能量释放装置
CN106267617A (zh) * 2016-10-21 2017-01-04 上海普英特高层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撕卷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02193B2 (en) 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
CN201092301Y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
WO2000069291A1 (fr) Vetement de protection d'enfant pour vehicule
KR102552094B1 (ko) 어드밴스 4점식 시트벨트 및 차량
CN201998937U (zh) 一种带有侧安全气囊的汽车座椅
US9174601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air bag guide secured to an air bag
US4387911A (en) Seat belt system using lap belt having energy absorption capacity
US11040694B1 (en) Portable restraining passenger safety harness
CN203651540U (zh) 一种汽车座椅护罩
JPH07508245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カバー
WO2006135153A1 (en) Shock absorbing seat belt for protecting face and head
CN104583003B (zh) 束具防护安全系统
CN204037508U (zh) 一种具有能量缓冲式织带的汽车安全带
KR102096936B1 (ko) 자동차의 시트벨트
CN203047154U (zh) 一种安全气囊袋
CN202389334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限位夹子
KR200446000Y1 (ko) 충격 흡수부를 구비하는 안전띠 일체형 작업복
CN210101405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缓冲护肩
CN102602354A (zh) 汽车安全防护舱
KR200283541Y1 (ko) 차량용 어린이 안전용구
CN107380117B (zh) 汽车自救安全带
JP2000238563A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着可能な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とチャイルド用保護服
CN212473381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
JPH09168606A (ja) ハーネス型安全ベルト
WO2023222008A1 (zh) 汽车座椅和用于汽车座椅的脊柱支撑约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