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45341U - 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45341U CN202345341U CN2011204944432U CN201120494443U CN202345341U CN 202345341 U CN202345341 U CN 202345341U CN 2011204944432 U CN2011204944432 U CN 2011204944432U CN 201120494443 U CN201120494443 U CN 201120494443U CN 202345341 U CN202345341 U CN 2023453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vehicle door
- fitting portion
- door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该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在发生侧面冲撞时,可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车辆用门进入到车内。当发生侧面冲撞时,作为防止后车门(17)进入到车内R的后车门(17)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包括:凹部(41),设置在车体的后车门开口部(15);凸部(50),设置在相对后车门开口部(15)能够开关的后车门(17),随着后车门(17)相对后车门开口部(15)的开关,嵌入于凹部(41)或者脱离凹部(4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当发生侧面冲撞时防止车辆用门进入车内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具备车辆用门的汽车等的车辆,当发生侧面冲撞时,车辆用门有时会进入车内侧。
此时,车辆用门进入车内侧的幅度越大,则乘员的安全性越低,现有的众所周知的结构为:在车门内护板或车门外板的内侧上设置强化部件等,通过提高车辆用门本身的强度,在发生侧面冲撞时防止车辆用门进入车内侧。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车辆用门结构:通过在车辆用门的车门内护板上设置冲撞吸收部,有效地吸收发生侧面冲撞时的冲撞能量,从而在发生侧面冲撞时可以防止车辆用门进入车内侧。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10-139772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具有如下问题:需要实施在车门内护板上设置冲撞吸收部的加工,并且现有的结构中需要另外设置强化部件,从而车辆用门的结构变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发生侧面冲撞时,可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车辆用门进入车内侧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为,当发生侧面冲撞时,防止车辆用门进入车内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包括:被嵌合部,设置在车体的车门开口部;嵌合部,设置在相对所述车门开口部能够开关的所述车辆用车门上,随着所述车辆用门相对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开关,嵌入于所述被嵌合部或者脱离所述被嵌合部。
优选地,当所述车辆用门被关闭时,所述嵌合部非接触地嵌入于所述被嵌合部;当发生所述侧面冲撞时,所述嵌合部与被嵌入的所述被嵌合部接触而形成嵌合。
优选地,所述被嵌合部为形成在门扣部件上的凹部,其中该门扣部件与所述车门开口部分别形成。
优选地,所述嵌合部为形成有定位构件的凸部,其中,该凸部能够嵌入于所述凹部,当发生所述侧面冲撞时,所述定位构件防止所述车辆用门从开关方向以外的方向脱离所述凹部。
优选地,所述车辆用门为后车门。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在发生侧面冲撞时,可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车辆用门进入到车内。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打开图1的车辆的后车门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放大示出图2的被嵌合部的立体图;
图4是放大示出图2的嵌合部的立体图;
图5是同时示出沿着图1中的V-V线的后车门的横截面和车体的车门开口部的局部的图。
主要符号说明:2为车体,15为后车门开口部,17为后车门(车辆用),40为门扣部件,41为凹部(被嵌合部),50为凸部(嵌合部),51为定位构件,52为轴部(定位构件),53为定位构件,K为开关方向,R为车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打开图1的车辆的后车门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图3是放大示出图2的被嵌合部的立体图,图4是放大示出图2的嵌合部的立体图,图5是同时示出沿着图1中的V-V线的后车门的横截面和车体的车门开口部的部分的图。
如图1所示,在车辆1中,在车体2的车辆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上,沿着车辆1的前后方向Y,从前方开始分别依次设置有前柱5、中柱6、后侧边柱7、后柱8。
沿着前后方向Y,在前柱5和中柱6之间,开设有前车门开口部10,在该前车门开口部10上可开关地设置有前车门12。
具体来说,沿着前后方向Y的前车门12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被前柱5支撑,从而前车门12能够开关。
并且,在沿着高度方向Z的前车门12的车辆1的上部,开设有前窗开口部13,在该前窗开口部13上设置有前车门窗14,该前车门窗14被设置成可沿着高度方向升降。
在沿着前后方向Y的中柱6和后侧边柱7之间,开设有后车门开口部15,在该后车门开口部15上可开关地设置有作为车辆用门的后车门。
具体来说,沿着前后方向Y的后车门17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被中柱6支撑,从而后车门17能够开关。
并且,如图5所示,后车门17的主要部分由车门外板17a和车门内护板17b构成,并且对应于沿前后方向的车门外板17a的两端,沿着前后方向Y的车门内护板17b的两端通过例如熔接方式形成连接。
并且,在沿着高度方向Z的后车门17的上部,开设有后窗开口部18,在此后窗开口部18上设置有后车门窗19,该后车门窗19可沿着高度方向Z升降。
在沿着前后方向Y的后侧边柱7和后柱8之间,设置有后侧窗24。具体来说,在沿着前后方向Y的后侧边柱7和后柱8之间,在沿着高度方向Z的车体2的上部,开设有窗开口部22,在窗开口部22上通过树脂粘结剂(未图示)固定粘结后侧窗24。
并且,如图2所示,在后车门开口部15的周边16(具体来说,在后轮壳体11的周边16上),设置有形成作为被嵌合部的凹部41的门扣部件40。
如图3所示,门扣部件40的外表面设置为相邻于周边16的侧面16a以及上面16b。
并且,在图2中,凹部41形成在与后车门开口部15分别设置的门扣部件40上,但是,也可以直接形成在后车门开口部15的周边16。
如图3所示,形成于门扣部件40的凹部41具备以下的主要构成部件:可使后述的嵌合部50的定位构件51(参照图4)嵌入的第一空间41a;可使嵌合部50的轴部嵌入的宽度小于第一空间41a的第二空间41b。第一空间41a以及第二空间42b的开口设置在侧面16a上。
并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间41b的下端41bk朝向第一空间41a开口的同时,所述第二空间41b的上端41bj朝向相邻于门扣部件40的上面16b的外表面40g开口。
回到图2,在关闭后车门开口部15时,在沿着前后方向Y的后车门17的车门内护板17b的后端侧面17n上,形成确保后车门17和后车门开口部15之间的气密性和水密性的密封条55,同时在沿着高度方向Z的后端侧面17n的下端侧,在被密封条55围绕的区域上,设置有作为嵌合部的凸部50。
伴随着后车门17相对后车门开口部15沿着开关方向K的开关,凸部50嵌入凹部41或者脱离凹部41,如图4、图5所示,凸部50相对于设置有托架59的后端侧面17n固定,该托架59设置在相对车门内护板17b的、该车门内护板17b的车门外板17a侧的表面上。
凸部50的主要部件由以下几个部件构成:从后端侧面17n竖立起来的轴部52;设置在该轴部52的突出端的定位构件51(例如圆板状);从该定位构件51朝后端侧面17n侧分开的同时,靠近后端侧面17n设置的定位构件53(例如圆板状)。
如图5所示,伴随着后车门17相对后车门开口部15的关闭,凸部50以非接触的状态嵌入于凹部41。即,以非接触的状态嵌入于门扣部件40。
具体来说,定位构件51以非接触的状态嵌入于第一空间41a,轴部52以非接触的状态嵌入于第一空间41a以及第二空间41b。
并且,嵌入之后,轴部52的后端侧面17n侧的部位处于从上端41bj的开口向上方突出的位置,因此定位部件53位于上端41bj的开口的上方。
据此,在平时的后车门17沿着开关方向K的开关过程中,凸部50不接触凹部41,由此凸部50以及凹部41不妨碍后车门17的开关。即,后车门17顺畅地开关。
并且,在相对后车门开口部15关闭后车门17之后凸部50处于嵌入在凹部41的状态下,当在后车门17上发生侧面冲撞时,凸部50接触凹部41。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定位构件51(在门扣部件40中)接触由第一空间41a形成的车内R的面40a,轴部52(在门扣部件40中)接触由第二空间41b形成的车内R侧的面40b。其结果,凸部50嵌合在凹部41,通过此嵌合防止后车门17进入到车内R侧。
并且,发生侧面冲撞时,定位构件51与面40a接触的同时,自由地接触由门扣部件40中的第一空间41a形成的面40c、40d、40e,轴部52与面40b接触的同时,自由地接触由门扣部件40的第二空间41b形成的面40f,而且,定位构件53自由地接触位于上端41bj的开口上方的门扣部件40的上面40g,通过凸部50嵌合在凹部41上,能够防止凸部50在后车门17的开关方向K以外的方向脱离凹部41导致的后车门17向前后方向Y或者高度方向Z弯曲。即,轴部也构成定位构件。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在后车门开口部15上形成凹部41的同时,在后车门17上形成当该后车门17相对后车门开口部15关闭之后非接触地嵌入于凹部41的凸部50。
通过此方式,在后车门17相对后车门开口部15关闭的状态下,当发生侧面冲撞时,通过不接触地嵌入于凹部41的凸部50与凹部41接触而形成嵌合,从而伴随着凸部接触于凹部41而形成的嵌合,防止后车门17进入车内R侧。
并且,凸部50形成有自由地接触门扣部件40的面40a、40c、40d、40e、40g的定位构件51、53,形成有自由地接触面40f的轴部52,由此,当发生侧面冲撞时,凸部50无法从开关方向K以外的方向脱离凹部41,因此防止后车门在前后方向Y或高度方向Z弯曲。据此,可以防止后车门17进入车内R侧。
根据以上的说明,能够提供一种防止进入车内结构,该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可利用简单的结构在发生侧面冲撞时,防止后车门17进入到车内R。
并且,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车门以后车门17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必然适用于前车门12等其他车门。
此时,凸部形成在前车门12上,凹部形成在前车门开口部10上。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当发生侧面冲撞时,作为防止车辆用门进入车内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嵌合部,设置在车体的车门开口部;
嵌合部,设置在相对所述车门开口部可开关的所述车辆用门上,随着所述车辆用门相对所述车门开口部的开关,嵌入于所述被嵌合部或者脱离所述被嵌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车辆用门被关闭时,所述嵌合部非接触地嵌入于所述被嵌合部;
当发生所述侧面冲撞时,所述嵌合部与被嵌入的所述被嵌合部接触而形成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嵌合部为形成在门扣部件上的凹部,其中该门扣部件与所述车门开口部分别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部为形成有定位构件的凸部,
其中,该凸部能够嵌入于所述凹部,当发生所述侧面冲撞时,所述定位构件防止所述车辆用门从开关方向以外的方向脱离所述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门为后车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门为后车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944432U CN202345341U (zh) | 2011-11-29 | 2011-11-29 | 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944432U CN202345341U (zh) | 2011-11-29 | 2011-11-29 | 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45341U true CN202345341U (zh) | 2012-07-25 |
Family
ID=46534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9444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45341U (zh) | 2011-11-29 | 2011-11-29 | 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4534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2531A (zh) * | 2013-10-30 | 2014-02-0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鸥翼门的侧碰增强结构以及具有鸥翼门的汽车 |
WO2022001659A1 (en) * | 2020-06-30 | 2022-01-06 |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 A vehicle door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durability of a door system |
WO2022001684A1 (en) * | 2020-06-30 | 2022-01-06 |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 A door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durability of a vehicle during a roof crush |
-
2011
- 2011-11-29 CN CN2011204944432U patent/CN2023453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52531A (zh) * | 2013-10-30 | 2014-02-0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鸥翼门的侧碰增强结构以及具有鸥翼门的汽车 |
CN103552531B (zh) * | 2013-10-30 | 2015-11-2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汽车鸥翼门的侧碰增强结构以及具有鸥翼门的汽车 |
WO2022001659A1 (en) * | 2020-06-30 | 2022-01-06 |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 A vehicle door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durability of a door system |
WO2022001684A1 (en) * | 2020-06-30 | 2022-01-06 |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 A door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improving durability of a vehicle during a roof crush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060181A1 (en) | Vehicle with a deflection device, and deflection device | |
EP1792807A4 (en) | BONNET FOR MOTOR VEHICLE | |
CN204978859U (zh) | 一种汽车透明a柱 | |
US9090291B1 (en) | Front pillar assemblies with front pillar lower reinforcement members having lower wrap reinforcement structures | |
CN203199035U (zh) | 侧围下边梁前加强板及汽车 | |
CN202345341U (zh) | 车辆用门的防止进入车内结构 | |
CN103796906A (zh) | 车辆的支柱结构 | |
CN108215737B (zh) | 车辆侧部构造 | |
CN211001562U (zh) | 一种b柱结构及汽车 | |
KR20020018772A (ko) | 차량의 전면 보강구조 | |
JP4793540B2 (ja) |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KR101327738B1 (ko) | 차량 도어의 후킹 구조 | |
CN103373393A (zh) | 车门保持机构的周边构造 | |
CN101791938B (zh) | 一种汽车车门加强结构 | |
JP5942347B2 (ja) | 小型車両の衝突対応構造 | |
CN202716939U (zh) | 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结构及车辆 | |
CN103129624A (zh) | 机动车车身侧面结构 | |
CN103538447A (zh) | 一种驾驶员无盲区汽车 | |
EP1712452A3 (de) | Fahrgastzelle für Personenkraftwagen | |
CN201268208Y (zh) | 一种轿车前挡玻璃 | |
CN104582985A (zh) | 配备有加强件的机动车辆车门结构、和相关联的加强件、配备有车门结构的车门以及车辆 | |
CN203844849U (zh) | 一种汽车中通道总成 | |
CN202987282U (zh) | 汽车侧围与顶盖连接结构及汽车 | |
JP6137095B2 (ja) |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 |
CN205365746U (zh) | B柱上内板装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ubaru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