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78499U - 内径抛光集尘罩 - Google Patents

内径抛光集尘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78499U
CN202278499U CN2011203080334U CN201120308033U CN202278499U CN 202278499 U CN202278499 U CN 202278499U CN 2011203080334 U CN2011203080334 U CN 2011203080334U CN 201120308033 U CN201120308033 U CN 201120308033U CN 202278499 U CN202278499 U CN 202278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olishing
internal diameter
dust
gathering arr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080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美青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MEI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MEI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MEI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080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78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78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784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径抛光集尘罩,属于净化除尘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抛光机的集尘罩不适合用于抛光锅、盆等的工件内腔结构的问题。本内径抛光集尘罩,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为空腔,壳体的前面开设有工作口,壳体的后面具有用于供抛光机主轴穿过的安装孔,壳体底部具有与内腔相通的出尘结构,壳体上具有用于供大型工件穿过的与内腔相通的加工口。本内径抛光集尘罩具有适用于抛光工件内腔、适用于大型工件抛光以及出尘效果较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内径抛光集尘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化除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尘罩,特别是一种内径抛光集尘罩。
背景技术
抛光是利用柔性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抛光时,将工件压向高速旋转的抛光轮,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磨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
抛光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直接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一些抛铜件产品,所产生的铜灰如长期吸入体内,就会引起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在现有的抛光机中,有些没有安装集尘罩,仅在抛光机的附近位置装上排风扇。在抛光机使用过程中,排风扇只能将很少一部分粉尘吸出,而大部分粉尘将影响环境及工人的健康。另外一些抛光机装有集尘罩,且在出风口安装吸尘风机,从而取得了一定的防尘效果。
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一种抛光机的集尘罩[申请号:200920123181.1;授权公告号:CN 201455809 U],包括一个内部为空腔的本体,本体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操作口和出尘口,本体内设有将其分隔为两个腔体的隔板,操作口位于隔板上部腔体处,出尘口位于隔板下部的腔体处,隔板上具有若干通孔。但由于该集尘罩的结构使抛光机的主轴横向设置在壳体内,不适合用于抛光锅、盆等的工件的内腔结构;该集尘罩的采用壳体包围工作口的方式,使得该抛光机的集尘罩不适用抛光较为大型的工件;且出尘口位于侧壁上,由于出尘口没有设置对粉尘的导向结构,因此出尘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抛光工件内腔以及适用于大型工件抛光、且出尘效果较好的内径抛光集尘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径抛光集尘罩,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的壳体的前面开设有工作口,所述的壳体的后面具有用于供抛光机主轴穿过的安装孔,所述的壳体底部具有与内腔相通的出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具有用于供大型工件穿过的与内腔相通的加工口。
在制造时,将制作好的内径抛光集尘罩固连在一底座上,安装时,将本内径抛光集尘罩放置的抛光机的一侧,使抛光机的主轴穿过安装孔,并将抛光轮与主轴相固连,并使抛光轮位于壳体的空腔内,将出尘结构与除尘器相连。在抛光时,操作员位于工作口外侧并将锅等工件的开口朝向与抛光轮的轴向一致,并使抛光轮位于工件的内腔,对工件的内腔进行抛光,由于工件的内腔的开口朝向集尘罩的壳体内侧,因此抛光所产生的灰尘不会直接向集尘罩的壳体外飞溅。抛光产生的粉尘通过集尘罩收集落入底部进入除尘机构,再经过除尘器统一净化处理。壳体上具有加工口,因此能够对较为大型的工件进行抛光,增加了本内径抛光集尘罩适用范围;由于具有工作口使本内径抛光集尘罩的腔体与外侧相通,因此操作员在抛光时,不会感到气闷,具有一定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中,出尘结构包括出尘口以及向出尘口倾斜的导向部。抛光产生的粉尘能够沿着导向部经出尘口吸出,具有出尘效果好的优点。
在上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中,出尘口位于壳体的底部一侧且其开口斜朝下设置。由于出尘口位于底部一侧且开口斜向下,使出尘口可以连接容量较大的除尘器,可以较长时间清理灰尘。
在上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中,加工口位于所述的壳体的顶部。所述的加工口位于壳体的顶部,能够较为方便的将大型工件放入到内径抛光集尘罩内进行抛光,且还具有较好的通气效果,使操作员在操作时不会感到气闷。
在上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中,所述的壳体固连有向外凸起且将工作口底部包围的挡沿。挡沿凸出并将工作口包围,能够将抛光产生的粉尘阻挡在壳体内,由于挡沿相对壳体凸出,使位于工作口的操作员能够将双脚放于挡沿下侧的空位处,提高了抛光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中,所述的壳体通过板材焊接而成。壳体采用板材焊接而成,具有连接比较牢固,制造工艺简单,且外形比较美观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内径抛光集尘罩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工作口,使本内径抛光集尘罩能够对大型的工件进行抛光,增加了适用范围;
2、通过设置凸出的挡沿将工作口包围,使本内径抛光集尘罩具有较好的挡尘效果;
3、通过具有导向部以及斜向下的出尘口,使本内径抛光集尘罩具有较好的出尘效果;
4、本内径抛光集尘罩还具有抛光较为舒适、外形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内径抛光集尘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内径抛光集尘罩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工作口;3、安装孔;4、出尘结构;4a、出尘口;4b、导向部;5、加工口;6、挡沿;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内径抛光集尘罩,包括通过板材焊接而成的壳体1,壳体1的内部为空腔,壳体1的前面开设有工作口2,壳体1的后面具有用于供抛光机主轴穿过的安装孔3,壳体1底部具有与内腔相通的出尘结构4。壳体1的顶部具有用于供大型工件穿过的与内腔相通的加工口5。出尘结构4包括出尘口4a以及向出尘口4a倾斜的导向部4b。出尘口4a位于壳体1的底部一侧且其开口斜朝下设置,壳体1固连有向外凸起且将工作口2底部包围的挡沿6。
在制造时,将通过板材焊接的内径抛光集尘罩固连在一底座7上,安装时,将本内径抛光集尘罩放置的抛光机的一侧,使抛光机的主轴穿过安装孔3,并将抛光轮与主轴相固连,并使抛光轮位于壳体1的空腔内,将出尘结构4与除尘器相连。在抛光时,操作员位于工作口2外侧并将锅等工件的开口朝向与抛光轮的轴向一致,并使抛光轮位于工件的内腔,对工件的内腔进行抛光,由于工件的内腔的开口朝向集尘罩的壳体1内侧,因此抛光所产生的灰尘不会直接向集尘罩的壳体1外飞溅。由于挡沿6将工作口2包围,挡沿6将抛光产生的粉尘阻挡在壳体1内;由于挡沿6相对壳体1凸出,使位于工作口2的操作员能够将双脚放于挡沿6下侧的空位处,提高了抛光的舒适性。抛光产生的粉尘能够沿着导向部4b经出尘口4a吸出,由于出尘口4a位于底部一侧且开口斜向下,使出尘口4a可以连接容量较大的除尘器,可以使用较长时间后再清理粉尘。
在抛光大工件时,将大型工件通过加工口5放入到内径抛光集尘罩内进行抛光即可;由于加工口5与壳体1内腔相通,使本集尘罩还具有较好的通气效果,是操作员在操作时不会感到气闷的优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工作口2、安装孔3、出尘结构4、出尘口4a、导向部4b、加工口5、挡沿6、底座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6)

1.一种内径抛光集尘罩,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的壳体(1)的前面开设有工作口(2),所述的壳体(1)的后面具有用于供抛光机主轴穿过的安装孔(3),所述的壳体(1)底部具有与内腔相通的出尘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具有用于供大型工件穿过的与内腔相通的加工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尘结构(4)包括出尘口(4a)以及向出尘口(4a)倾斜的导向部(4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尘口(4a)位于壳体(1)的底部一侧且其开口斜朝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口(5)位于所述的壳体(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固连有向外凸起且将工作口(2)底部包围的挡沿(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内径抛光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通过板材焊接而成。
CN2011203080334U 2011-08-23 2011-08-23 内径抛光集尘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8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80334U CN202278499U (zh) 2011-08-23 2011-08-23 内径抛光集尘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80334U CN202278499U (zh) 2011-08-23 2011-08-23 内径抛光集尘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78499U true CN202278499U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2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0803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8499U (zh) 2011-08-23 2011-08-23 内径抛光集尘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784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4312A (zh) * 2017-12-29 2018-06-29 陈美青 抛光集尘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4312A (zh) * 2017-12-29 2018-06-29 陈美青 抛光集尘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5319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打磨装置
CN102371541A (zh) 木制品砂光打磨的除尘装置
CN202278499U (zh) 内径抛光集尘罩
CN109968179A (zh) 一种自带清理功能的曲轴抛光支撑装置
CN206416014U (zh) 一种新型玉石打磨机
CN218904636U (zh) 一种带有粉尘收集功能的油工打磨机
CN210757203U (zh) 一种减噪精整打磨室
CN202278498U (zh) 大布轮集尘罩
CN218051985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抛光设备
CN202292438U (zh) 内外径抛光集尘罩
CN214923497U (zh) 一种金刚石砂轮机打磨灰尘收集装置
CN206277223U (zh) 胶辊开槽设备
CN20993655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内部打磨装置
CN209936692U (zh) 一种高精度齿条磨床
CN210968460U (zh) 一种具有研磨灰尘收集装置的模具加工用研磨床
CN210849597U (zh) 一种后车架中横梁左右连接板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0550472U (zh) 用于平面磨床的废屑吸附装置
CN217493660U (zh) 一种装饰工程用无尘墙面打磨机
CN207841079U (zh) 抛光集尘除尘装置
CN212044124U (zh) 一种抛光机
CN218697461U (zh) 一种板材抛光机
CN216781285U (zh) 一种鞋模打磨工作台
CN212601028U (zh) 四轴联动自动磨床
CN220533841U (zh) 一种具有粉尘回收功能的磨床
CN210115775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打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EN MEIQI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AIZHOU MEINE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7610 TAIZHOU, ZHEJIANG PROVINCE TO: 318000 TAIZHOU,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07

Address after: 318000, Zhejiang, Taizhou province Yuhuan County dry town under the reef door village

Patentee after: Chen Meiqing

Address before: 317610 Yuhuan County Province, Taizhou City, the town of the village under the reef door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Mein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