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24893U -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224893U CN202224893U CN 201120341935 CN201120341935U CN202224893U CN 202224893 U CN202224893 U CN 202224893U CN 201120341935 CN201120341935 CN 201120341935 CN 201120341935 U CN201120341935 U CN 201120341935U CN 202224893 U CN202224893 U CN 2022248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turning arm
- cylinder
- hinge bar
- 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080 chela (arthropod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其特征是在一固定支架上分别铰接一可转动的铰接杆和一可转动的连杆,连杆位于铰接杆的上方;作为驱动件的驱动气缸位于固定支架的一侧,驱动气缸的气缸座铰接安装在铰接杆的一杆端,铰接杆的另一杆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臂,与第一旋转臂相对设置的第二旋转臂固定连接在连杆的杆端,驱动气缸中可伸缩的气缸杆的杆端与第二旋转臂铰接。本实用新型是以驱动气缸对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形成双向侧联动驱动,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在汽车焊装线上的夹持工具,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以气缸为动力的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焊装线上,涉及到夹持工具一般都是以一个驱动单元驱动,实现单侧夹持运动,常规是以气缸为驱动件,但这种驱动方式工作效率相对较低。也有为提高焊接工作效率,实现一个驱动单元带动多个从动单元运动而采用电气控制,但其结构所需的电气元件对于一些中小型夹具来说是一种奢侈,并且相应的控制设备成本高、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方便、低成本的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以气缸为动力实现双向侧向运动,以提
高工作效率。
[0004] 本实用新型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的结构特点是:在一固定支架上分别铰接一可转动的铰接杆和一可转动的连杆,所述连杆位于铰接杆的上方;作为驱动件的驱动气缸位于固定支架的一侧,驱动气缸的气缸座铰接安装在铰接杆的一杆端,铰接杆的另一杆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臂,与所述第一旋转臂相对设置的第二旋转臂连接在连杆的杆端,所述驱动气缸中可伸缩的气缸杆的杆端与第二旋转臂铰接。
[0005] 本实用新型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的特点也在于:
[0006] 所述铰接杆和连杆分别是以平行设置的一对杆件在固定支架的正面和背面形成夹板结构。
[0007] 在所述第二旋转臂的内侧设置有一带有侧部定位槽口的定位块,所述固定支架的侧部可以卡入在所述定位块的侧部定位槽口中获得定位。
[0008]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09] 1、本实用新型是以驱动气缸对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形成双向侧联动驱动,气缸杆收缩时,第一旋转臂与第二旋转臂相对张开;气缸杆伸长时,第一旋转臂与第二旋转臂相对合拢,双向侧联动的形式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工作效率高。
[0010] 2、本实用新型中铰接杆和连杆设置为夹板形式,结构牢固,使用可靠。
[0011] 3、本实用新型中位于第二旋转臂内侧的定位块的设置,夹头对位准确,动作可靠。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铰接杆与第一旋转臂及第二旋转臂的相对位置关系。[0016] 图中标号:1固定支架;11底座螺栓;12侧部限位螺栓;13底座;14立板连接螺栓;15立板;16顶部限位螺栓;2铰接杆;21固定块,22销孔;3连杆;4气缸座;5第一旋转臂;51第一夹头;6第二旋转臂;61第二夹头;62定位块;63侧部定位槽口 ;7气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是在一固定支架1上分别铰接一可转动的铰接杆2和一可转动的连杆3,连杆3位于铰接杆2的上方;作为驱动件的驱动气缸4位于固定支架1的一侧,驱动气缸的气缸座4铰接安装在铰接杆2的一杆端,铰接杆2 的另一杆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臂5,与第一旋转臂5相对设置的第二旋转臂6连接在连杆3 的杆端,驱动气缸中可伸缩的气缸杆7的杆端与第二旋转臂6铰接。
[0018] 由驱动气缸对第一旋转臂5和第二旋转臂6形成双向侧联动驱动,气缸杆7收缩时,第一旋转臂5与第二旋转臂6相对张开;气缸杆7伸长时,第一旋转臂5与第二旋转臂 6相对合拢实现双向侧联动的动作方式。
[0019] 具体实施中,如图3所示,固定支架1的结构设置为:底座13通过底座螺栓11固定在机架上,立板15通过立板连接螺栓14固定在底座13上,顶部限位螺栓16与侧部限位螺栓12安装在立板15的不同位置上作为限位件,分别调节顶部限位螺栓16和侧部限位螺栓12的伸出高度可以调节第一旋转臂5和第二旋转臂6之间的打开角度;也可以改变铰接杆2上的铰接点位置或者调整气缸杆7的行程使打开角度满足实际需要。
[0020] 具体实施中,是以位于第一旋转臂5前端的第一夹头51和位于第二旋转臂6前端的第二 61构成箝口,箝口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不同的形式,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0021] 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牢固,如图1和图2所示,铰接杆2和连杆3分别是以平行设置的一对杆件在固定支架1的正面和背面形成夹板结构。
[0022] 图4所示为铰接杆2与第一旋转臂5及第二旋转臂6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铰接杆2是通过固联在铰接杆2的一杆端的固定块21与气缸座4的一侧耳铰接,铰接杆2的另一杆端与左旋转臂5固定连接;设置在铰接杆2上的作为铰接杆转动中心的销孔22可以是不同位置上的多个,用于调整铰接杆2的铰接位置,以此可以调整第一旋转臂5与第二旋转臂6之前的开度。第二旋转臂6的内侧设置有一带有侧部定位槽口 63的定位块62,在当第一旋转臂5与第二旋转臂6合拢时,固定支架1的侧部卡入在定位块62的侧部定位槽口 63中获得定位,以使一对夹头可靠对位。
Claims (3)
1.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其特征是在一固定支架(1)上分别铰接一可转动的铰接杆 (2)和一可转动的连杆(3),所述连杆C3)位于铰接杆O)的上方;作为驱动件的驱动气缸 (4)位于固定支架(1)的一侧,驱动气缸的气缸座(4)铰接安装在铰接杆O)的一杆端,铰接杆(¾的另一杆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臂(5),与所述第一旋转臂(¾相对设置的第二旋转臂(6)固定连接在连杆(3)的杆端,所述驱动气缸中可伸缩的气缸杆(7)的杆端与第二旋转臂(6)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铰接杆(¾和连杆(3) 分别是以平行设置的一对杆件在固定支架(1)的正面和背面形成夹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旋转臂(6) 的内侧设置有一带有侧部定位槽口(6¾的定位块(62),所述固定支架(1)的侧部可以卡入在所述定位块(6¾的侧部定位槽口(6¾中获得定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341935 CN202224893U (zh) | 2011-09-14 | 2011-09-14 |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341935 CN202224893U (zh) | 2011-09-14 | 2011-09-14 |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224893U true CN202224893U (zh) | 2012-05-23 |
Family
ID=46075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2034193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24893U (zh) | 2011-09-14 | 2011-09-14 |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22489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8177A (zh) * | 2011-09-14 | 2012-01-25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
CN104117940A (zh) * | 2013-04-23 | 2014-10-29 | 上海道多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定位夹紧的双面夹紧装置 |
CN106141553A (zh) * | 2016-08-31 | 2016-11-23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单双排车型转换的左右侧围焊接夹具 |
CN109909777A (zh) * | 2017-12-13 | 2019-06-21 | 纳瑞盛(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件定位及压紧装置 |
-
2011
- 2011-09-14 CN CN 201120341935 patent/CN2022248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28177A (zh) * | 2011-09-14 | 2012-01-25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
CN104117940A (zh) * | 2013-04-23 | 2014-10-29 | 上海道多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定位夹紧的双面夹紧装置 |
CN106141553A (zh) * | 2016-08-31 | 2016-11-23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单双排车型转换的左右侧围焊接夹具 |
CN109909777A (zh) * | 2017-12-13 | 2019-06-21 | 纳瑞盛(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件定位及压紧装置 |
CN109909777B (zh) * | 2017-12-13 | 2021-02-05 | 纳瑞盛(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件定位及压紧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28177A (zh) |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 |
CN202224893U (zh) | 双向侧联动夹紧机构 | |
CN102022127B (zh) | 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拱架安装设备 | |
CN202400646U (zh) | 一种中厚板翻板机 | |
CN103132931A (zh) | 一种铁钻工 | |
CN201121093Y (zh) | 一种自动开闭多联夹具 | |
CN203034120U (zh) | 线路板用夹紧装置 | |
CN201485184U (zh) | 倾斜旋转式夹桶天车 | |
CN202388178U (zh) | 一种车身定位装置 | |
CN103028880B (zh) | 一种柔性夹紧机构 | |
CN201931239U (zh) | 一种动臂焊接变位机 | |
CN2822901Y (zh) | 取出机夹手装置的改进 | |
CN202105994U (zh) | 三爪夹紧定位装置 | |
CN203033650U (zh) | 一种气动吊具 | |
CN212502779U (zh) | 一种平行开口抓手 | |
CN201702854U (zh) | 翻板合片改进装置 | |
CN202007671U (zh) | 一种隧道施工用的拱架安装设备 | |
CN210173597U (zh) | 一种可调节力度的机器人抓手 | |
CN208932797U (zh) | 一种混凝土预制块用可翻转吊具 | |
CN203599613U (zh) | 换铣刀辅助工具 | |
CN203091650U (zh) | 一种双驱动直线提升锻造操作机 | |
CN206982060U (zh) | 一种车身焊装生产线用夹装设备 | |
CN206047985U (zh) | 一种夹罐机构 | |
CN201645488U (zh) | 后地板翻转机械手机构 | |
CN210307869U (zh) | 桁架机械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5821, Fanfu Avenue, Baohe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uy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5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Baohe Jianghuai heavy industry base Patentee before: ANHUI JE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