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90613U -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90613U
CN202090613U CN2011201677158U CN201120167715U CN202090613U CN 202090613 U CN202090613 U CN 202090613U CN 2011201677158 U CN2011201677158 U CN 2011201677158U CN 201120167715 U CN201120167715 U CN 201120167715U CN 202090613 U CN202090613 U CN 202090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system
central pump
bearing
linkage
resili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677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怀玉
李明玉
樊学勇
李呈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1201677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90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90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906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副车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副车架的中心泵系统,所述中心泵系统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副车架铰接连接并在铰接处设有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套装于所述连接轴上的弹性轴套。该连接装置可有效减轻中心泵系统的活塞头偏磨和振动放大现象,同时又易于装配。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设有上述连接装置的混凝土泵车。

Description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混凝土泵车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所述连接装置的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的大型化和复杂化对混凝土机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混凝土泵车是具有泵送混凝土功能的工程机械,用于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位置,由于具有众多优点和较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必不可少的专用设备。
中心泵系统是为泵送混凝土提供持续不断动力的执行机构,包括料斗、水槽、泵送主油缸等,其中料斗又称集料器,是盛放预泵送混凝土的容器;水槽又称洗涤室,内部储存一定量的水,具有冷却、润滑、清洗内部部件及检测活塞密封性的功能。
现有混凝土泵车用中心泵系统的连接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I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副车架1为连接上车执行机构与下车行走机构的一个中间连接过度的车架,在第一种方式中,其上安装水槽2的地方焊有螺母板3,中心泵系统的前端采用螺母板刚性固定,副车架1尾部设置有料斗铰接固定支架4,料斗5上设计有相应的铰接连接支架6,中心泵系统的后端采用铰接方式固定。
请参考图5、图6,图5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III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在另一种方式中,副车架1上安装水槽的地方焊有螺母板3,副车架1尾部设置一料斗托架7,并在托架上焊接螺母板,料斗5上设计有相应的连接支架8,中心泵系统的前后两端均采用螺母板刚性固定。
以上两种连接方式都属于刚性连接,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其一,中心泵系统与副车架及料斗都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在整机使用时,中心泵不可避免参与副车架受力变形,存在活塞头偏磨的可能,降低了活塞头的使用寿命,加大了维修成本。
其二,焊接变形及其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制造误差导致料斗很难装配到副车架上,若采用强制装配,将导致中心泵受力变形,以至中心泵内活塞头偏磨而降低使用寿命。若采用现场配焊,虽然能减少一定的过定位问题,但装配工艺性仍然很差。
其三,中心泵本身也是一个振源,与副车架刚性连接,将把振动一步步传递到上车臂架末端,引起振动放大效应,不仅会降低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会给操作带来困难。若振动较大,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减轻中心泵系统的活塞头偏磨和振动放大现象,同时提高其装配的便利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可有效减轻中心泵系统的活塞头偏磨和振动放大现象,同时又易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上述连接装置的混凝土泵车。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副车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副车架的中心泵系统,所述中心泵系统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副车架铰接连接并在铰接处设有减振装置。
优选地,所述减振装置具体为套装于所述连接轴上的弹性轴套。
优选地,所述中心泵系统前端的连接轴为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装入所述中心泵系统水槽侧面的销孔,设有弹性轴套的另一端装入第一连接支座的轴孔;所述第一连接支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副车架的螺母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支座在其轴孔的外端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将所述弹性轴套保持在轴孔中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支座与螺母板相连接的螺栓孔为长圆孔,其螺栓下方垫设有能够同时对准多个螺栓孔的整体式垫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销轴为中间带有轴环的阶梯轴。
优选地,所述中心泵系统后端的连接轴为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二销轴,所述副车架尾梁处的料斗托架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连接支座,所述中心泵系统的料斗左右两侧设有第三连接支座;所述第二销轴穿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支座与第三连接支座位于同一轴线上的轴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销轴一端带有螺栓头,另一端带有螺纹并由螺母拧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支座的轴孔两端分别垫设有将所述第二销轴上的弹性轴套保持在轴孔中的垫圈。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支座具体位于所述料斗左右两侧的下部。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中心泵系统及其连接装置,所述中心泵系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安装于所述混凝土泵车,所述连接装置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中心泵系统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连接轴与副车架铰接,并且前后连接轴均设有减振装置,整个中心泵系统的连接属于弹性连接,不仅解决了行业内中心泵连接过约束或参与副车架变形而致使中心泵内活塞头偏磨而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其另一重要之处在于中心泵的弹性悬挂固定方式,大大减少了中心泵这一整机主要振源对上车臂架振动的影响,提高了整车工作时的安全性能,并降低了整车工作时的操作难度。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可有效改善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支座与螺母板相连接的螺栓孔为长圆孔,其螺栓下方垫设有能够同时对准多个螺栓孔的整体式垫圈。如此,在将中心泵系统的水槽安装于副车架时,通过第一连接支座上的长圆孔,可弥补制造误差及装配误差,改善装配的工艺性,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泵系统后端的连接轴为销轴。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在安装中心泵系统的料斗时,可根据需要对料斗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泵车设有上述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由于上述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混凝土泵车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中心泵系统的前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副车相铰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所示中心泵系统的前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副车相铰接的剖视图;
图10为图7中所示中心泵系统的后端通过第二销轴与副车相铰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所示中心泵系统的后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副车架相铰接的剖视图。
图1至图6中:
1.副车架  2.水槽  3.螺母板  4.固定支架  5.料斗  6.铰接连接支架  7.料斗托架  8.连接支架
图7至图11中:
10.副车架  20.料斗  30.水槽  40.泵送主油缸  50-1.第一销轴50-2.第二销轴  60-1、60-2.弹性轴套  70-1.第一连接支座  70-2.第二连接支座  70-3.第三连接支座  80.螺母板  100“U”形垫圈  110.挡板120.螺母  130.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减轻中心泵系统的活塞头偏磨和振动放大现象,同时又易于装配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设有上述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混凝土泵车。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的“前、后、左、右”等表示方位的用语是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不应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副车架10以及安装于副车架上的中心泵系统,中心泵系统是为泵送混凝土提供持续不断动力的执行机构,由料斗20、水槽30、泵送主油缸40等部件构成,中心泵系统前端的水槽30和后端的料斗20分别通过连接轴与副车架10铰接连接并在铰接处设有减振装置。
请参考图8、图9,图8为图7中所示中心泵系统的前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副车相铰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所示中心泵系统的前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副车相铰接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中心泵系统前端的连接轴为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一销轴50-1,第一销轴50-1为中间带有轴环的阶梯轴,其小径端装入水槽30侧面的销孔中,大径端套装有弹性轴套60-1并装入第一连接支座70-1的轴孔中。
副车架10左右两侧在安装中心泵及水槽的位置焊接有两块大尺寸的螺母板80,第一连接支座70-1的底板形状与螺母板80大体一致,并通过三根呈“品”字形分布的螺栓、垫圈相互固定,螺栓下方垫设有能够同时对准三个螺栓孔的整体式“U”形垫圈100。
考虑到实际生产的误差以及在后续装配时产生的误差,可以将第一连接支座70-1上的螺栓孔设计为长圆孔。如此,在安装中心泵和水槽时,可以沿长圆孔调节第一支座70-1相对于副车架10的位置,从而达到弥补制造误差及装配误差的目的,使装配能够顺利进行,可显著提高装配效率。
第一连接支座70-1在其轴孔的外端面上设有圆形挡板110,此挡板由一圈均匀分布的小螺栓进行固定,用于将弹性轴套60-1保持在轴孔中,其内表面上具有一圈伸入轴孔中的环形凸起,并通过该环形凸起挤压在弹性轴套60-1的端面上,弹性轴套60-1的另一端面支撑在第一销轴50-1的轴环上,图9中所示箭头为弹性轴套60-1的预变形受力方向。这样,在挡板110的限位作用下,可有效防止弹性轴套60-1由于装配误差、磨损等原因在产生间隙后而轴向移动,从而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请参考图10、图11,图10为图7中所示中心泵系统的后端通过第二销轴与副车相铰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7中所示中心泵系统的后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副车架相铰接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中心泵系统后端的连接轴为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二销轴50-2,副车架尾梁处的料斗托架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连接支座70-2,中心泵系统的料斗左右两侧设有第三连接支座70-3。
第二连接支座70-2为“U”形支座,其轴孔外侧带有一体式轴套,以便于安装弹性轴套60-2,第三连接支座70-3为单板式支座,第三连接支座70-3进入第二连接支座70-2的开口后由第二销轴50-2穿过两者的轴孔进行连接,
第二销轴50-2的一端带有螺栓头,另一端带有螺纹并由螺母120拧紧固定,第二连接支座70-2的轴孔两端分别垫设有垫圈130,以便于将弹性轴套60-2保持在轴孔的一体式轴套中。
第三连接支座70-3具体位于料斗20左右两侧的下部。这样,不仅方便后期维护,而且也有利于布置其它部件。
此外,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在安装中心泵系统的料斗时,可根据需要对料斗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下面对上述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组装过程进行描述:
1)前端:将第一连接支座70-1放置于相应位置,并按照图8所示,分步装配第一销轴50-1、弹性轴套60-1,安装时可根据中心泵系统的位置做相应调节,并用挡板110、垫圈及螺栓拧紧固定,再将第一连接支座用整体式“U”形垫圈100、弹簧垫圈及螺栓固定在副车架10上焊接的两块螺母板80上。
2)后端:在副车架10尾梁料斗托架的左右两侧焊接第二连接支座70-2,并在焊接完成后机加工第二连接支座上的轴孔,保证两孔之间的同轴度,同时在料斗20左右两侧的下部焊接第三连接支座70-3,焊接完成后机加工轴孔,保证两轴孔之间的同轴度,以便进行后续的装配工作;在装配料斗20时,先将泵送主油缸40与料斗20连接在一起,再进行与副车架10的装配,调整好位置后装配第二销轴50-2及弹性轴套60-2,最后用垫圈130及螺母120拧紧固定。
上述中心泵系统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连接轴与副车架铰接,并且前后连接轴均设有减振装置,整个中心泵系统的连接属于弹性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显著进步:
首先,由于前后两端均为弹性连接,在整机使用时,中心泵不参与副车架的受力变形,中心泵内活塞头不会因副车架变形而发生偏磨,可显著提高活塞头的使用寿命。
其次,在减振部件的弹性范围内,可弥补焊接变形及其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制造误差,保证装配能够顺利进行而无需采用强制装配或现场配焊等方式,进而避免了中心泵受力变形、过定位等问题,可有效改善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
再者,弹性悬挂固定方式具有减振作用,中心泵的振动在弹性轴套处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而无法进一步传递到上车臂,大大减少了中心泵这一整机主要振源对上车臂架振动的影响,提高了整车工作时的安全性能,并降低了整车工作时的操作难度。
当然,上述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的具体结构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其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连接轴及其安装方式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连接装置。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为节约篇幅,本文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除了上述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中心泵系统及其连接装置,所述中心泵系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安装于所述混凝土泵车,所述连接装置具体为上文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其余结构请参阅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包括副车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副车架的中心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泵系统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副车架铰接连接并在铰接处设有减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套装于所述连接轴上的弹性轴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泵系统前端的连接轴为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装入所述中心泵系统水槽侧面的销孔,设有弹性轴套的另一端装入第一连接支座的轴孔;所述第一连接支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副车架的螺母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座在其轴孔的外端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将所述弹性轴套保持在轴孔中的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座与螺母板相连接的螺栓孔为长圆孔,其螺栓下方垫设有能够同时对准多个螺栓孔的整体式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为中间带有轴环的阶梯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泵系统后端的连接轴为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二销轴,所述副车架尾梁处的料斗托架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连接支座,所述中心泵系统的料斗左右两侧设有第三连接支座;所述第二销轴穿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支座与第三连接支座位于同一轴线上的轴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轴一端带有螺栓头,另一端带有螺纹并由螺母拧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支座的轴孔两端分别垫设有将所述第二销轴上的弹性轴套保持在轴孔中的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支座具体位于所述料斗左右两侧的下部。
10.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中心泵系统及其连接装置,所述中心泵系统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安装于所述混凝土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具体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
CN2011201677158U 2011-05-23 2011-05-23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90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77158U CN202090613U (zh) 2011-05-23 2011-05-23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677158U CN202090613U (zh) 2011-05-23 2011-05-23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90613U true CN202090613U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6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67715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90613U (zh) 2011-05-23 2011-05-23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906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541A (zh) * 2011-05-23 2011-10-1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N103790816A (zh) * 2014-02-20 2014-05-1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泵送设备
CN105257001A (zh) * 2015-11-16 2016-01-20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送设备的泵管固定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541A (zh) * 2011-05-23 2011-10-1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N102211541B (zh) * 2011-05-23 2013-01-0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N103790816A (zh) * 2014-02-20 2014-05-1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泵送设备
CN105257001A (zh) * 2015-11-16 2016-01-20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送设备的泵管固定系统
CN105257001B (zh) * 2015-11-16 2017-05-10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送设备的泵管固定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8387U (zh) 强夯机履带梁及履带架
CN202090613U (zh)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N102211541B (zh) 一种中心泵系统弹性连接装置及混凝土泵车
CN202574162U (zh) 臂架支撑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08494440U (zh) 一种大型球磨机齿圈紧固连接装置
CN201406842Y (zh) 一种混凝土泵车
CN203172728U (zh) 工程车车架总成及其工程车
CN102501794B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CN202107973U (zh)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CN204197899U (zh) 新型皮带辊筒装置
CN103879427A (zh) 抱轴箱体、抱轴箱组件及城轨车辆
CN204953324U (zh) 一种摇摆筛
CN204754232U (zh) 泵送设备
CN211075411U (zh) 扒渣机底盘前桥悬挂结构
CN204980944U (zh) 一种轮胎式动臂起重机底车模块快速接头
CN103538439A (zh) 一种焊接式平衡轴总成
CN203601089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举升缸轴总成
CN211448716U (zh) 一种多臂式拱架安装台车的臂座总成
CN203977257U (zh) 单钢轮压路机前车架结构
CN203496613U (zh) 一种横向连接板平衡轴总成
CN203819343U (zh) 副车架位置调整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07173605U (zh) 车架圈梁结构及矿用自卸车
CN215723136U (zh) 一种安装锅炉设备用钢结构骨架
CN217411571U (zh) 一种改良型煤矸石分选机用主动滚筒总成
CN219295637U (zh) 一种全回转起重机人字架连接杆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30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