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39288U -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 Google Patents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39288U
CN202039288U CN2010205110857U CN201020511085U CN202039288U CN 202039288 U CN202039288 U CN 202039288U CN 2010205110857 U CN2010205110857 U CN 2010205110857U CN 201020511085 U CN201020511085 U CN 201020511085U CN 202039288 U CN202039288 U CN 202039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channel
ship
bridge
extra l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110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思唐
谢岗
李春
杨立文
姜永生
陈庆为
韦树宝
黄国庆
赵宪花
宁伟婷
周家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aterborne Transpor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aterborne Transpor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aterborne Transpor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Waterborne Transpor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0205110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39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39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392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通道旅客登船桥,主要由门架结构(1),双通道旅客通道(2),升降机构(3),行走机构(4),接船口(5),陆侧固定平台(6),控制装置和控制柜(7),照明装置(8),警示装置(9),安全辅助装置(10)和故障应急撤离装置(11)组成,该登船桥可使旅客和工作人员安全,便捷,舒适,迅速地经过此登船桥来往于邮轮和候船楼之间,该登船桥主要通过双通道旅客通道(2)实现这种运行,该通道由两条独立并行通道组成,一条是在通道大角度俯仰时使用的可变斜梯式踏步通道,另一条是平面板式平步通道,当通道的坡度小于1:10时,两条通道可同时共同使用,为了实现其功能,本实用新型为世界首创,结构合理,功能强大,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外形时尚。

Description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新型旅客上下邮轮的设备,尤其是保证旅客以及工作人员可以安全、便捷、迅速地往来于邮轮与候船楼之间的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个旅游城市都意识到邮轮经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因此邮轮旅游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但是由于邮轮经济在国内刚刚起步,众多露天码头缺乏与邮轮经济服务理念相一致的现代化的登船设备——邮轮旅客登船桥,因此根据这一现状,有必要开发研制适合不同码头结构形式与不同船型的登船桥。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部接船口连接邮轮舱口,后部陆侧固定平台对接码头固定廊道,旅客及工作人员通过双通道旅客通道由陆侧固定平台到达接船口的双通道登船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通道旅客登船桥,主要由门架结构(1),双通道旅客通道(2),升降机构(3),行走机构(4),接船口(5),陆侧固定平台(6),控制装置和控制柜(7),照明装置(8),警示装置(9),安全辅助装置(1)和故障应急撤离装置(11)组成,其特征在于:登船桥的门架机构(1)由海侧门框(11),海侧底梁(12),陆侧门框(13),陆侧底梁(14),用于海陆门框连接的桁架式横梁(15)组成,其支撑双通道旅客通道(2)与接船口及桥上的结构,抵抗载荷,为登船桥的主要承力构件;双通道旅客通道(2)由两条独立的并行通道组成,一条是斜梯踏步式通道(21),用于旅客通道大角度俯仰时接驳旅客时的需要,另一条是平面板通道(22),当通道坡度小于1:10时,可同时使用踏步式通道和平面板通道共同完成接驳旅客的需要,它为连接客轮和岸方廊道的开敞式通道,主要由通道的承力钢结构,前后柔性接口段,长度补偿段,顶棚膜式结构(24)组成,并与海侧升降平台(51)一端固定铰接,另一端与陆侧固定平台(6)之间滑动铰接,双通道旅客通道(2)在大车行走机构(4)和升降机构(3)的动力驱动下,实现行走和升降动作,斜梯式踏步通道(21)设置有角度可自动变化调整的踏步联动机构(23);升降机构(3)用于实现双通道旅客通道(2)的升降动作带动海侧接船口(5)的升降动作,同时也实现旅客通道的一定坡度,并使接船口(5)在垂直方向上实现与客轮服务舱门对接,海侧升降平台(51)的主体结构为框架形式,承受双通道旅客通道(2),接船口(5)和旅客的载荷,升降机构(3)为蜗轮丝杆结构形式,沿门腿垂直导轨(31)实现海侧升降平台(51)的升降;行走机构(4)使登船桥沿码头顺岸轨道(41)运行,保证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对接客轮服务舱门,行走机构(4)由具有平衡,驱动,缓冲,锚定等功能的车轮架(42)和顺岸轨道(41)组成,采用变频电机驱动方式,运行时两台电机保持同步,并可实现多级调速;接船口(5)由海侧升降平台(51)和伸缩式接船渡板(52)组成,伸缩式接船渡板(52)适应客轮随潮汐升降,船舷甲板上下和横倾运动,回收时藏于海侧升降平台(51)内;陆侧固定平台(6),由构架式平台(61)和落地舷梯(62)组成,构架式平台(61)为型钢焊接的构架式结构,并装有钢结构的落地舷梯(62);控制装置和控制柜(7)用于操作人员操作等船桥的运行,照明装置(8)和警示装置(9)为登船桥运行时提供照明,机构动作时发出声光报警,安全辅助装置(1)和故障应急撤离装置(11)由机械安全装置和电气安全装置等多重安全保护。
双通道旅客通道(2)其位置可以作正负角度的变换。 
双通道旅客通道(2)的踏步通道(21)通过踏步联动机构(23)在通道正负角度变换时始终保持踏步面(25)为水平状态。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通过行走机构(4)驱动整机行走或转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功能强大,双通道登船桥结构设计简洁,只使用了简单的型钢结构与梁单元结构,可以完全适应旅客以及风载、雪载对登船桥的叠加影响;另外接船口的新颖设计适应了船舶与登船桥之间的相对运动,在三维方向上均有运动结构,保证了人员与设备绝对安全。
2、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使用安全,双通道登船桥的操作便捷,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与邮轮的接靠、分离操作;在搭接过程完成后,旅客及工作人员也可安全方便的通过登船桥来往于邮轮与候船楼之间。 
3、外形美观,设计新颖,双通道登船桥的外形设计简洁,采用膜结构的旅客顶棚,美观大方。一边平步道,一边踏步道的双通道旅客通道的设计为世界首创,未有先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总体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C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切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踏步联动机构水平,正偏角,负偏角时联动位置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6示出,一种双通道旅客登船桥,主要由门架结构(1),双通道旅客通道(2),升降机构(3),行走机构(4),接船口(5),陆侧固定平台(6),控制装置和控制柜(7),照明装置(8),警示装置(9),安全辅助装置(1)和故障应急撤离装置(11)组成,其中: 
登船桥的门架机构1由海侧门框(11),海侧底梁(12),陆侧门框(13),陆侧底梁(14),用于海陆门框连接的桁架式横梁(15)组成,除底梁外都采用型钢构件,其支撑双通道旅客通道(2)与接船口及桥上的结构,抵抗风、雪等载荷,为登船桥的主要承力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并经过详细计算;
双通道旅客通道2由两条独立的并行通道组成,一条是斜梯踏步式通道(21),用于旅客通道大角度俯仰时接驳旅客时的需要,另一条是平面板通道(22),当通道坡度小于1:10时,可同时使用踏步式通道和平面板通道共同完成接驳旅客的需要,它为连接客轮和岸方廊道的开敞式通道,主要由通道的承力钢结构,前后柔性接口段,长度补偿段,顶棚膜式结构(24)组成,并与海侧升降平台(51)一端固定铰接,另一端与陆侧固定平台(6)之间滑动铰接,双通道旅客通道(2)在大车行走机构4和升降机构(3)的动力驱动下,实现行走和升降动作,斜梯式踏步通道21设置有角度可自动变化调整的踏步联动机构(23);
升降机构3用于实现双通道旅客通道(2)的升降动作带动海侧接船口(5)的升降动作,同时也实现旅客通道的一定坡度,并使接船口(5)在垂直方向上实现与客轮服务舱门对接,海侧升降平台(51)的主体结构为框架形式,承受双通道旅客通道(2),接船口(5)和旅客的载荷,升降机构(3)为蜗轮丝杆结构形式,沿门腿垂直导轨(31)实现海侧升降平台(51)的升降;
行走机构4采用两轮驱动方式,对角线布置,使登船桥沿码头顺岸轨道(41)运行,保证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对接客轮服务舱门,行走机构(4)由具有平衡,驱动,缓冲,锚定等功能的车轮架(42)和顺岸轨道(41)组成,采用变频电机驱动方式,运行时两台电机保持同步,并可实现多级调速,机构运行平稳。驱动机构自带常闭式制动器,用于行车制动;
接船口5由海侧升降平台(51)和伸缩式接船渡板(52)组成,伸缩式接船渡板(52)适应客轮随潮汐升降,船舷甲板上下和横倾运动,回收时藏于海侧升降平台(51)内;陆侧固定平台(6),由构架式平台(61)和落地舷梯(62)组成,构架式平台(61)为型钢焊接的构架式结构,并装有钢结构的落地舷梯(62);控制装置和控制柜(7)用于操作人员操作等船桥的运行,照明装置(8)和警示装置(9)为登船桥运行时提供照明,机构动作时发出声光报警,安全辅助装置(1)和故障应急撤离装置(11)由机械安全装置和电气安全装置等多重安全保护。
另知,双通道旅客通道2是用以连接客轮和后方廊道的一种开敞式通道,可为旅客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上、下客轮服务。在旅客通道的陆侧,提供陆侧接口的安装位置。 
旅客通道的长度和接船平台工作高度范围,适合不同船型的需要。旅客通道在大车行走机构4和升降机构3的动力驱动下,能实现行走和升降动作。旅客通道与海侧升降平台51一端固定铰接支撑,另一端与陆侧固定平台6之间滑动铰接支撑,以保证旅客通道支撑牢固,俯仰和滑动平稳顺畅。旅客通道与海侧升降平台51和陆侧固定平台6连接处,设有前后柔性接口,以适应旅客通道与平台之间的角位移变化。旅客通道的两端地板与平台的地板之间设置有过渡段。旅客通道两侧设有不锈钢扶手栏杆26,顶部设有张力膜式结构24,用以遮阳和防雨。斜梯式踏步通道设有踏步联动机构23,踏步可随通道角度变化作自动调整,保证通道在任意角度工作情况下,踏步面25总是处于水平状态,使旅客上下行走舒适和安全。 
接船口5包括接船平台51和伸缩式接船渡板52。海侧升降平台51不仅仅是登船桥旅客通道的海侧支撑平台,还是一个接船平台,伸缩式接船渡板52是接船平台与客轮舱门甲板搭接的过渡板,能为旅客上下轮船提供安全的过渡通道。 
接船口5包括海侧升降平台51钢结构主体和安装在该结构主体之上的升降驱动机构外,还安装布置有整机操作控制台、接船伸缩雨篷、旅客通道过渡雨篷、伸缩式接船渡板52及其伸缩驱动机构等装置。 
伸缩式接船渡板52能够相对于接船平台前后伸缩,伸缩式接船渡板52收回后可藏于升降平台内,伸缩式接船渡板52可保证接船口与客轮船甲板平稳过渡。 
操作台为登船桥的操作提供观察和操作空间及操作面板。操作员驾驶登船桥时,站在操作台后方, 操作台面板上有各种按钮、指示灯, 操作员在开机时通过观察,安全地驾驶登船桥靠接或脱离客轮。 
陆侧固定平台6的固定式平台61和落地舷梯62设在登船桥的陆侧,用于工作人员登船和旅客临时应急通道,梯踏板采用防滑铝合金花纹板,具有防滑作用。 
控制装置和控制柜7的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功能如下: 
1)      操作台:
登船桥旅客通道海、陆两侧均设有操作台。海侧操作台为主控制台,可操作控制大车行走、海侧平台升降、接船渡板伸缩、遮篷收放、整机照明等登船桥所有运动动作。陆侧操作台为辅助控制台,可操作控制大车动作,以及整机照明。
2)      电气柜 
登船桥整机设有两个主电气柜,安装在海侧门架底梁左侧平台上,平台周边设有安全护栏。
照明装置8为:旅客通道内部均设有日光节能型灯,提供照明。门腿上安装有泛光灯,用于大车行走轨道照明;门架上部的泛光灯为整机、梯子平台、工作扶梯提供照明。停电后,应急照明装置8能维持旅客通道内应急照明。 
在登船桥升降机构3、行走机构4、伸缩式接船渡板52等机构动作时,登船桥对外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周围行人及设备注意安全。 
登船桥具有以下安全辅助装置10: 
1)      升降平台极限位置限位保护
2)      接船渡板伸缩限位保护
3)      接船渡板搭接检测及保护
4)      接船渡板横向摆动限位保护
5)      急停保护开关
6)      声光警报装置
7)      大车行走动作互锁保护
8)      漏电保护
9)      风速检测装置
10)  登船设备故障监视
11)  海侧升降平台自动升降调整。
与客船搭接的接船渡板设有故障应急撤离装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或登船系统断电,通过手动离合装置可迅速将三合一减速制动电机与渡板脱离,手动将渡板快速拉回接船口内,从客轮安全撤离。 

Claims (1)

1.一种双通道旅客登船桥,主要由门架结构(1),双通道旅客通道(2),升降机构(3),行走机构(4),接船口(5),陆侧固定平台(6),控制装置和控制柜(7),照明装置(8),警示装置(9),安全辅助装置(10)和故障应急撤离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登船桥的门架机构(1)由海侧门框(11),海侧底梁(12),陆侧门框(13),陆侧底梁(14),用于海陆门框连接的桁架式横梁(15)组成,其支撑双通道旅客通道(2)与接船口及桥上的结构,抵抗载荷,为登船桥的主要承力构件;双通道旅客通道(2)由两条独立的并行通道组成,一条是斜梯踏步式通道(21),另一条是平面板通道(22),当通道坡度小于1:10时,它为连接客轮和岸方廊道的开敞式通道,主要由通道的承力钢结构,前后柔性接口段,长度补偿段,顶棚膜式结构(24)组成,并与海侧升降平台(51)一端固定铰接,另一端与陆侧固定平台(6)之间滑动铰接,双通道旅客通道(2)在大车行走机构(4)和升降机构(3)的动力驱动下,实现行走和升降动作,斜梯式踏步通道(21)设置有角度可自动变化调整的踏步联动机构(23);海侧升降平台(51)的主体结构为框架形式,承受双通道旅客通道(2),接船口(5)和旅客的载荷,升降机构(3)为蜗轮丝杆结构形式,沿门腿垂直导轨(31)实现海侧升降平台(51)的升降;行走机构(4)由车轮架(42)和顺岸轨道(41)组成,采用变频电机驱动方式;接船口(5)由海侧升降平台(51)和伸缩式接船渡板(52)组成,伸缩式接船渡板(52)回收时藏于海侧升降平台(51)内;陆侧固定平台(6),由构架式平台(61)和落地舷梯(62)组成,构架式平台(61)为型钢焊接的构架式结构,并装有钢结构的落地舷梯(62),与客轮接驳的接船渡板为伸缩式。 
CN2010205110857U 2010-08-31 2010-08-31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9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10857U CN202039288U (zh) 2010-08-31 2010-08-31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10857U CN202039288U (zh) 2010-08-31 2010-08-31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39288U true CN202039288U (zh) 2011-11-16

Family

ID=4496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1108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9288U (zh) 2010-08-31 2010-08-31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392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5191A (zh) * 2019-12-25 2020-04-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登船桥控制系统和登船桥控制方法
IT202000002116A1 (it) * 2020-02-04 2021-08-04 Carpenteria Bozzano Di Bozzano Nicolò G B E C S N C Sistema di imbarco/sbarco di passeggeri da una imbarcazio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5191A (zh) * 2019-12-25 2020-04-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登船桥控制系统和登船桥控制方法
IT202000002116A1 (it) * 2020-02-04 2021-08-04 Carpenteria Bozzano Di Bozzano Nicolò G B E C S N C Sistema di imbarco/sbarco di passeggeri da una imbarcazio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3370A (zh)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CN201202086Y (zh) 移动升降式旅客登船桥
CN102310928A (zh) L型旅客登船桥
CN106627309B (zh) 一种消防指挥综合作业车
CN207550031U (zh) 排水车
CN101054114A (zh) 一种车船载电动升降机
WO2001070572A1 (fr) Installation d'embarquement presentant des structures de passage et une ossature portante
CN201842049U (zh) 一种公交车自动逃生窗
CN202039288U (zh) 双通道旅客登船桥
CN205220475U (zh) 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设备车
CN112282835A (zh) 一种市域与国铁共线的铁路疏散平台结构及疏散方法
CN108103932A (zh) 回转闭口式钢桁梁柔性拱桥检查车
CN207660345U (zh) 一种无避让立体车库
CN103912142B (zh) 双层公交车站
CN110054128B (zh) 一种多平台作业装置
CN110134085B (zh) 一种多平台作业装置控制方法
CN208134559U (zh) 邮轮登船桥
CN201671051U (zh) 伸缩式接船渡板
CN208516817U (zh) 高铁高架桥面预制遮板和防护墙模板施工台车
CN108217389A (zh) 双联电梯系统及其故障救援方法
CN216805768U (zh) 一种便于升降的船舶用维护装置
CN104196290A (zh) 小型遥控液压升降停车装置
CN202351053U (zh) 多功能驻车制动试验台
CN210262667U (zh) 一种轨道式伸缩式登船桥
CN211001726U (zh) 船用客梯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