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04516U - 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04516U CN202004516U CN2011201150686U CN201120115068U CN202004516U CN 202004516 U CN202004516 U CN 202004516U CN 2011201150686 U CN2011201150686 U CN 2011201150686U CN 201120115068 U CN201120115068 U CN 201120115068U CN 202004516 U CN202004516 U CN 2020045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 triode
- storage battery
- kinetic energy
- controller
-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在电动自行车下坡滑行、刹车减速时的机械动能自动转换成电能后对蓄电池进行反充电,提高电动自行车的行驶距离的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包括控制器、蓄电池、电机、开关三极管、电阻,所述控制器上有两个输出控制端,两个输出控制端各自连接有开关三极管,开关三极管的栅极与电阻一端连接,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三极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各自并联有续流二极管,开关三极管的源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的漏极,同时通过电抗器连接至电机的一端,电机的另一端连接于蓄电池的负极,蓄电池的正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的漏极,负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的源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的节能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一种以电力为能源的轮式交通工具,按类型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导致油价持续上涨,以燃油为动力的车辆行驶成本不断提高,大大增加了人们的日常开销,已经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且以燃油为动力的车辆排放了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电动车以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等特性,受到国家的广泛重视。
目前,在国内,由于电动汽车在成本、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没有能真正实现产业化,以致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缓慢,加上汽车的普及率还非常有限,大部分人还是以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而电动车凭借其零排放、低噪音、结构简单轻便、价格便宜以及行驶成本低等优点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整个电动车行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从无到有,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电动车的动力是来自蓄电池储存的电能输出而启动机械运动的。目前,由于受蓄电池容量、技术水平的限制,电动车的行程一般为40~60公里,一次充电后的行程非常有限,几乎每天都需要进行充电,且只能在电动车静止时进行充电,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充电。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有很多情况下其动能是可以利用的,如在下坡滑行、刹车减速等状态下,可以将其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对蓄电池进行反充电,从而增加电动车的行驶距离,这对于推动电动车的发展更具有显著意义。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其通过电动车在下坡滑行、刹车减速等状态下的机械动能转换成电能后对蓄电池进行反充电,以减少电动车充电次数,提高电动车的行驶距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包括控制器IC、蓄电池E、电机M、开关三极管Q1、Q2、电阻R1、R2,所述控制器上有两个输出控制端,两个输出控制端各自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1、Q2的栅极,三极管Q1、Q2的栅极还分别与电阻R1、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三极管Q1、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各自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开关三极管Q1的源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2的漏极,同时通过电抗器L连接至电机M的一端,电机M的另一端连接于蓄电池E的负极,蓄电池E的正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1的漏极,负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2的源极。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电动车在下坡滑行、刹车减速等状态下的机械动能,自动转换为电能,同时向蓄电池进行反充电,能及时回收能源,不仅延长了电动车的行驶距离,减少了电动车的充电次数,更重要的是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动车在下坡滑行、刹车减速过程中进行反充电,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产品,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计划,对推动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包括控制器IC、蓄电池E、电机M、开关三极管Q1、Q2、电阻R1、R2,所述控制器上有两个输出控制端,输出控制端A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1的栅极G,输出控制端B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2的栅极G,三极管Q1、Q2的栅极G还分别与电阻R1、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R2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降低开关三极管Q1、Q2的输入阻抗,防止干扰,所述开关三极管Q1的漏极D和源极S之间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D1,开关三极管Q2的漏极D和源极S之间也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D2,该续流二极管D1、D2以并联的方式分别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1、Q2的漏极D和源极S之间,并形成回路,使其产生的高电动势在回路以续电流方式消耗,从而起到保护电路中的元件不被损坏。开关三极管Q1的源极S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2的漏极D,同时通过电抗器L连接至电机M的一端,电机M的另一端连接于蓄电池E的负极,蓄电池E的正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1的漏极D,负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2的源极S。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利用蓄电池可反复充放电的特性,在电动自行车下坡滑行或刹车减速过程中,其将机械动量转换为电能,并适时向蓄电池进行反充电。图1的电路图具体工作原理为:当电动车处于正常行驶时,控制器的A端发出信号,控制开关三极管Q1导通,同时控制器的B端发出信号,控制开关三极管Q2断开,使电机M处于靠蓄电池的正常供电运转状态,其供电通过蓄电池放电经开关三极管Q1、电抗器L后对电机M进行供电。当电动车下坡滑行或刹车减速时,控制器控制开关三极管Q1、Q2同时断开,这时电机绕组及电抗器L内储存的能量会形成反电势,反电势通过电机M流经续流二极管D2、电抗器L后回到电机M后形成一个消耗回路;当反电势为零时,控制器的B端控制开关三极管Q2导通,开关三极管Q1还是处于断开状态。这时,由于电动车还是处于行驶状态,电机同样处于转动状态,电机转动的机械能转为电能,形成的电能储存在电机绕组及电抗器L内;当电动车又处于正常行驶时,控制器的B端控制开关三极管Q2断开,这时,由于储存在电机绕组及电抗器L的能量不能突然消失,利用泵升原理,使电枢感应的反电势高于蓄电池端电压,形成充电电流,储存在电机绕组及电抗器L内的电流反向流经续流二极管D1后,对蓄电池进行反充电,其达到了电动车机械动能转换为电能,并向蓄电池进行反充电的目的,从而延长了电动车的行驶距离。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下,作出的各种变换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
1.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IC、蓄电池E、电机M、开关三极管Q1、Q2、电阻R1、R2,所述控制器IC上有两个输出控制端,两个输出控制端各自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1、Q2的栅极,三极管Q1、Q2的栅极还分别与电阻R1、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三极管Q1、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各自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开关三极管Q1的源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2的漏极,同时通过电抗器L连接至电机M的一端,电机M的另一端连接于蓄电池E的负极,蓄电池E的正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1的漏极,负极连接于开关三极管Q2的源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150686U CN202004516U (zh) | 2011-04-16 | 2011-04-16 | 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150686U CN202004516U (zh) | 2011-04-16 | 2011-04-16 | 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04516U true CN202004516U (zh) | 2011-10-05 |
Family
ID=44707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1506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04516U (zh) | 2011-04-16 | 2011-04-16 | 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045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32794A (zh) * | 2015-09-14 | 2017-03-22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及其控制电路 |
-
2011
- 2011-04-16 CN CN2011201150686U patent/CN20200451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32794A (zh) * | 2015-09-14 | 2017-03-22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及其控制电路 |
CN106532794B (zh) * | 2015-09-14 | 2019-03-08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割草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03265U (zh) | 电动车用太阳能电驱动系统 | |
CN104192014B (zh) | 采用统一电压输出及双向dc/dc模块的双能源机车 | |
CN108437827A (zh) | 一种纯电动动力系统 | |
CN202986856U (zh) | 燃料电池叉车的混合动力系统 | |
CN201736833U (zh) | 节能可循环充电电动车 | |
CN202004516U (zh) | 电动车动能反馈自动充电控制器 | |
CN202029786U (zh) | 储能节能双电压智能型电动车控制系统 | |
CN201703267U (zh) | 多电源智能高效电动汽车 | |
CN208359938U (zh) | 一种具有高续航里程的电动车 | |
CN203246338U (zh) | 多电机前后驱动电动车 | |
CN101249804A (zh) | 利用风能的电动汽车动力装置 | |
CN201907625U (zh) | 一种加装超级电容的电动自行车 | |
CN202261135U (zh) | 蓄电池电机车用永磁同步牵引电动机四象限运行调速器 | |
CN104842763A (zh) | 汽车油电两用动力传动系统 | |
CN103192727B (zh) | 多电机前后驱动电动车 | |
CN203543701U (zh) | 太阳能电动车 | |
CN201113767Y (zh) | 一种电动车自动充电装置 | |
CN202174945U (zh) | 太阳能电动车 | |
CN204517474U (zh) | 一种改进的节能型汽车发动机供电系统 | |
CN204367867U (zh) | 汽车油电两用动力传动系统 | |
CN202243852U (zh) | 能自主发电运行的电动车 | |
CN204180007U (zh) | 太阳能电动车的电源 | |
CN202703300U (zh) | 太阳能光伏电动车 | |
CN202651864U (zh) | 电动车辆蓄电增程装置 | |
CN201661367U (zh) | 电力电池汽车无极调控发动机及使用该发动机的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