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0435U - 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90435U
CN201990435U CN2011201039212U CN201120103921U CN201990435U CN 201990435 U CN201990435 U CN 201990435U CN 2011201039212 U CN2011201039212 U CN 2011201039212U CN 201120103921 U CN201120103921 U CN 201120103921U CN 201990435 U CN201990435 U CN 201990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actuating
actuating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039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雪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1039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90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90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904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第一级液压缸组、第二级液压缸组、第三级液压缸组、第一输油管道、第二输油管道、第三输油管道以及第四输油管道,第一级液压缸组包括有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第二级液压缸组包括有第三液压缸,第三级液压缸组包括有第四液压缸以及第五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柱塞开设有第一出油通道,第三液压缸的柱塞开设有第三出油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级液压缸组、第二级液压缸组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依次提升并实现接力升降来进行长行程货物运送,在运送货物过程中,第一级液压缸组、第二级液压缸组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依次且准确地动作,整个过程控制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上下楼层间的货物运送一般采用下述三种运送方式:1、滚筒卷扬机式的钢丝绳索牵引升降机,该升降机主要通过钢丝绳索来提升并运送货物,由于钢丝绳索使用寿命比较有限,经较长时间使用后的钢丝绳索会出现断裂的安全隐患;2、剪叉式升降机,该升降机主要利用剪叉机械结构来抬升工作台,由于剪叉机械结构具有多个铰接位置,受力复杂且容易出现故障;3、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由于液压缸的柱塞行程一般均较短,现有的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一般采用多级液压缸依次提升来实现上下楼层间的货物运送,然而,现有的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一般存在控制困难的缺陷,即各级液压缸时序动作控制比较困难。
结合现有升降机构所存在的种种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运送行程长,控制方便的升降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该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能够实现长行程货物运送,且各级液压缸能够依次且准确地动作,控制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高时依次提升的第一级液压缸组、第二级液压缸组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第一级液压缸组包括有对齐设置且协同动作的第一液压缸以及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液压站连接的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的柱塞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一承接块,第二级液压缸组包括有第三液压缸,第三级液压缸组包括有对齐设置且协同动作的第四液压缸以及第五液压缸,第四液压缸以及第五液压缸的缸体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二承接块,第三液压缸的缸体的上端部固定于第一承接块,第三液压缸的柱塞的上端部固定于第二承接块;第一液压缸的柱塞开设有进油口与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内腔连通、出油口通过第二输油管道与第三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通道,第三液压缸的柱塞开设有进油口与第三液压缸的缸体内腔连通、出油口通过第三输油管道与第四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通道,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之间连设有连通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内腔的第一输油管道,第四液压缸与第五液压缸之间连设有连通第四液压缸与第五液压缸的缸体内腔的第四输油管道。
其中,所述第一出油通道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柱塞,所述第三出油通道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柱塞。
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开设有通过进油管道与液压站连接并连通缸体内腔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液压缸开设有第二出油通道,第二出油通道的进油口与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内腔连通,第二出油通道的出油口通过第五输油管道与所述第三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出油通道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柱塞。
其中,所述第三输油管道包括有两个出油口,其中一出油口与所述第四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另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五液压缸的缸体内腔连通。
其中,所述第四液压缸以及所述第五液压缸的柱塞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三承接块。
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以及所述第二液压缸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四液压缸以及所述第五液压缸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三液压缸的缸体直径较所述第一液压缸以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直径大。
其中,所述第三液压缸的缸体直径较所述第四液压缸以及所述第五液压缸的缸体直径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高时依次提升的第一级液压缸组、第二级液压缸组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第一级液压缸组包括有对齐设置且协同动作的第一液压缸以及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与液压站连接的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的柱塞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一承接块,第二级液压缸组包括有第三液压缸,第三级液压缸组包括有对齐设置且协同动作的第四液压缸以及第五液压缸,第四液压缸以及第五液压缸的缸体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二承接块,第三液压缸的缸体的上端部固定于第一承接块,第三液压缸的柱塞的上端部固定于第二承接块;第一液压缸的柱塞开设有进油口与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内腔连通、出油口通过第二输油管道与第三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通道,第三液压缸的柱塞开设有进油口与第三液压缸的缸体内腔连通、出油口通过第三输油管道与第四液压缸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通道,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之间连设有连通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内腔的第一输油管道,第四液压缸与第五液压缸之间连设有连通第四液压缸与第五液压缸的缸体内腔的第四输油管道。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第一级液压缸组、第二级液压缸组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依次提升;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三级液压缸组实现接力升降并实现长行程货物运送,在运送货物过程中,第一级液压缸组、第二级液压缸组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依次且准确地动作,整个过程控制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级液压缸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三级液压缸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至图6中包括有:
1——第一级液压缸组        11——第一液压缸
111——第一出油通道        12——第二液压缸
121——第二出油通道        2——第二级液压缸组
21——第三液压缸             211——第三出油通道
3——第三级液压缸组        31——第四液压缸
32——第五液压缸            4——进油管道
5——第一承接块              6——第二承接块
71——第一输油管道         72——第二输油管道
73——第三输油管道         74——第四输油管道
75——第五输油管道         8——第三承接块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高时依次提升的第一级液压缸组1、第二级液压缸组2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3,第一级液压缸组1包括有对齐设置且协同动作的第一液压缸11以及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4与液压站连接的第二液压缸12,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一承接块5,第二级液压缸组2包括有第三液压缸21,第三级液压缸组3包括有对齐设置且协同动作的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二承接块6,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的上端部固定于第一承接块5,第三液压缸21的柱塞的上端部固定于第二承接块6;第一液压缸11的柱塞开设有进油口与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内腔连通、出油口通过第二输油管道72与第三液压缸21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通道111,第三液压缸21的柱塞开设有进油口与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内腔连通、出油口通过第三输油管道73与第四液压缸31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通道211,第一液压缸11与第二液压缸12之间连设有连通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的第一输油管道71,第四液压缸31与第五液压缸32之间连设有连通第四液压缸31与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内腔的第四输油管道74。
第一级液压缸组1的第一液压缸11与第二液压缸12协同动作,可理解为:第一液压缸11的柱塞与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同步动作;为达到上述同步效果,本实用新型一般将第一液压缸11与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直径设置成相同尺寸;另外,在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向上提升过程中,两液压缸的缸体内腔的油压相等。第三级液压缸组3的第四液压缸31与第五液压缸32协同动作,其动作过程与第一级液压缸组1一样,在此不作赘述。第一承接块5作为连接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以及第三液压缸21的承接件,第二承接块6作为连接第四液压缸31、第五液压缸32以及第三液压缸21的承接件,第一承接块5以及第二承接块6可以采用螺接、焊接或者套接等连接方式与相应的液压缸连接。须进一步解释,连通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内腔与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的第一输油管道71具备下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将进入至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的液压油引流至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内腔,另一方面用于维持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内腔与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油压平衡;与第一输油管道71作用类似,连通第四液压缸31的缸体内腔与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内腔的第四输油管道74同样具备上述两个方面的作用,以下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的轿厢共同搭载并固定于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柱塞的上端部,轿厢对称地装设有两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机构,其中,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的下端部分别固定于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的底座,下面结合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其工作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启动液压泵,液压站的液压油在液压泵的驱动作用下通过进油管道4并经进油口进入至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进入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的液压油一部分滞留于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另一部分通过第一输油管道71进入至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内腔;此时,第一液压缸11与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在油压作用下同步向上提升并驱动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的轿厢向上移动;第二阶段,当第一液压缸11与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上移至极限位置时,进入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内腔的液压油依次经第一出油通道111以及第二输油管道72溢流至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内腔,此时,第三液压缸21的柱塞在油压作用下向上提升并进一步驱动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的轿厢向上移动;第三阶段,当第三液压缸21的柱塞上移至极限位置时,进入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内腔的液压油依次经第三出油通道211以及第三输油管道73溢流至第四液压缸31的缸体内腔,进入至第四液压缸31的缸体内腔的液压油一部分滞留于第四液压缸31的缸体内腔,另一部分通过第四输油管道74进入至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内腔中,此时,第四液压缸31与第五液压缸32的柱塞在油压作用下同步向上提升并驱动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的轿厢进一步向上移动;当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柱塞提升至极限位置时,液压泵停止工作,此时,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提升货物工作完成。结合具体的实施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长行程货物运送,第一级液压缸组1、第二级液压缸组2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3依次且准确地动作,控制方便。
进一步的,第一出油通道111沿轴向贯穿第一液压缸11的柱塞,第三出油通道211沿轴向贯穿第三液压缸21的柱塞。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出油通道111的进油口位于第一液压缸11的柱塞的下端面,第一出油通道111的出油口位于第一液压缸11的柱塞的上端面,此时,第二输油管道72位于第一液压缸11的柱塞的上方。此外,第三出油通道211与第一出油通道111结构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更进一步的,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直径较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直径大;同样的,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直径较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直径大。第一级液压缸组1通过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协同动作并共同支持第一承接块5,第三级液压缸组3通过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协同动作并共同支持承载物(例如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的轿厢),而第二级液压缸组2通过第三液压缸21单独地支持第二承接块6;为保证第一级液压缸组1、第二级液压缸组2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3均能平稳地起到支持作用,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直径较第一液压缸11、第二液压缸12、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直径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对称地设置于第三液压缸21的两侧;同样的,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对称地设置于第三液压缸21的两侧。采用上述分布形式的第一级液压缸组1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3能够使得整个升降机构支撑过程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柱塞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三承接块8。以上述的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为例,在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液压缸直顶式升降机的过程中,轿厢直接固定安装于第三承接块8的上方,而无须单独且分别与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柱塞的上端部连接;综合上述情况可知,第三承接块8能够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液压缸11开设有通过进油管道4与液压站连接并连通缸体内腔的进油口,第二液压缸12开设有第二出油通道121,第二出油通道121的进油口与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连通,第二出油通道121的出油口通过第五输油管道75与第三液压缸21的进油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油通道121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第一出油通道111结构一致,即第二出油通道121沿轴向贯穿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第二出油通道121的进油口位于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的下端面,第二出油通道121的出油口位于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的上端面。结合上述结构形式,本实施例的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的液压油流经路径如下:在液压泵的驱动作用下,液压站的液压油均衡地通过进油管道4分别进入至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当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均上移至极限位置时,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内腔中的液压油依次经第一出油通道111以及第二输油管道72进入至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内腔,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中的液压油依次经第二出油通道121以及第五输油管道75进入至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内腔。在此过程中,连接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第一输油管道71起到平衡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内腔与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的油压的作用,即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输油管道71来调节油压并使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能够准确地实现协同动作。
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三输油管道73包括有两个出油口,其中一出油口与第四液压缸31的进油口连通,另一出油口与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内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三液压缸21的柱塞在油压作用下上移至极限位置时,进入至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内腔的液压油经第三出油通道211后分成两条支流并分别进入至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内腔。在此过程中,第四输油管道74起到平衡第四液压缸31的缸体内腔与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内腔的油压的作用,即本实用新型通过第四输油管道74来调节油压并使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柱塞能够准确地实现协同动作。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升高时依次提升的第一级液压缸组(1)、第二级液压缸组(2)以及第三级液压缸组(3),第一级液压缸组(1)包括有对齐设置且协同动作的第一液压缸(11)以及进油口通过进油管道(4)与液压站连接的第二液压缸(12),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一承接块(5),第二级液压缸组(2)包括有第三液压缸(21),第三级液压缸组(3)包括有对齐设置且协同动作的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第四液压缸(31)以及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二承接块(6),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的上端部固定于第一承接块(5),第三液压缸(21)的柱塞的上端部固定于第二承接块(6);
第一液压缸(11)的柱塞开设有进油口与第一液压缸(11)的缸体内腔连通、出油口通过第二输油管道(72)与第三液压缸(21)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一出油通道(111),第三液压缸(21)的柱塞开设有进油口与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内腔连通、出油口通过第三输油管道(73)与第四液压缸(31)的进油口连通的第三出油通道(211),第一液压缸(11)与第二液压缸(12)之间连设有连通第一液压缸(11)以及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的第一输油管道(71),第四液压缸(31)与第五液压缸(32)之间连设有连通第四液压缸(31)与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内腔的第四输油管道(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11)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一液压缸(11)的柱塞,所述第三出油通道(211)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三液压缸(21)的柱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1)开设有通过进油管道(4)与液压站连接并连通缸体内腔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液压缸(12)开设有第二出油通道(121),第二出油通道(121)的进油口与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内腔连通,第二出油通道(121)的出油口通过第五输油管道(75)与所述第三液压缸(21)的进油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通道(121)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二液压缸(12)的柱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油管道(73)包括有两个出油口,其中一出油口与所述第四液压缸(31)的进油口连通,另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液压缸(31)以及所述第五液压缸(32)的柱塞的上端部共同连接有第三承接块(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1)以及所述第二液压缸(12)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液压缸(2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液压缸(31)以及所述第五液压缸(32)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液压缸(21)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直径较所述第一液压缸(11)以及所述第二液压缸(12)的缸体直径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压缸(21)的缸体直径较所述第四液压缸(31)以及所述第五液压缸(32)的缸体直径大。
CN2011201039212U 2011-04-11 2011-04-11 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0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39212U CN201990435U (zh) 2011-04-11 2011-04-11 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39212U CN201990435U (zh) 2011-04-11 2011-04-11 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90435U true CN201990435U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6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392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0435U (zh) 2011-04-11 2011-04-11 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9043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2280A (zh) * 2015-03-30 2015-06-1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
CN104692281A (zh) * 2015-03-30 2015-06-1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一种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
CN106081990A (zh) * 2016-08-05 2016-11-09 广东银狐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级升降立柱机构
CN106829794A (zh) * 2017-03-06 2017-06-13 河南江河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及其升降油缸组
CN111717855A (zh) * 2020-05-21 2020-09-29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吉安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力维修用升降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2280A (zh) * 2015-03-30 2015-06-1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
CN104692281A (zh) * 2015-03-30 2015-06-1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一种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
CN104692281B (zh) * 2015-03-30 2017-04-26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
CN106081990A (zh) * 2016-08-05 2016-11-09 广东银狐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级升降立柱机构
CN106829794A (zh) * 2017-03-06 2017-06-13 河南江河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及其升降油缸组
CN111717855A (zh) * 2020-05-21 2020-09-29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吉安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力维修用升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0435U (zh) 一种三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CN105174126A (zh) 用于摩托车展览展示的液压升降平台及升降方法
WO2011063589A1 (zh) 一种液压传动平衡一体化四柱举升机
CN204400384U (zh) 一种新型电梯安全钳
CN102672988A (zh) 多柱缠绕式液压机
CN201990434U (zh) 一种二级液压接力升降机构
CN203212167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排布方式
CN102644397A (zh) 两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液压立柱式升降系统
CN202322203U (zh) 钢管上料装置
CN202704947U (zh) 一种大吨位平台搬运车的平台起升结构
CN201013262Y (zh) 新型液压蓄能修井机
CN201817170U (zh) 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
CN201817169U (zh) 无配重液压电梯
CN204981950U (zh) 真空室顶部升降装置
CN201914810U (zh) 无机房电梯的升降装置
CN202838805U (zh) 一种太阳模拟器及其载台
CN208814574U (zh) 升降作业平台的驱动装置
CN204675565U (zh) 一种双缸液压升降机
CN205998934U (zh) 一种冷库专用全自动液压升降平台
CN208761956U (zh) 一种双主机驱动的曳引式载货电梯
CN201003383Y (zh) 新型油井带压作业液压提升装置
CN204400540U (zh) 一种大型液压卧式升降台
CN201981823U (zh) 一种提升机械的提升换向机构
CN102774785A (zh) 大吨位平台搬运车的平台起升结构
CN101376478A (zh) 一种提升机的液压驱动控制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