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17170U - 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17170U CN201817170U CN2010205417916U CN201020541791U CN201817170U CN 201817170 U CN201817170 U CN 201817170U CN 2010205417916 U CN2010205417916 U CN 2010205417916U CN 201020541791 U CN201020541791 U CN 201020541791U CN 201817170 U CN201817170 U CN 2018171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oil cylinder
- hauling rope
- hydraulic elevator
- hoist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包括轿厢,轿厢沿导向导轨在井道内升降,井道内设有倒拉油缸和滑轮组,滑轮组包括至少一组动滑轮和至少一组定滑轮,定滑轮安装在井道顶部,动滑轮安装在倒拉油缸的倒拉端,牵引绳一端固定在井道顶部,并绕经动滑轮、定滑轮后,另一端与轿厢固定连接,倒拉油缸与油泵连接。本技术方案无配重,降低了电梯复杂程度和质量,降低了牵引绳、滑轮组的承载要求,减小了滑轮组尺寸从而导致电梯井道空间需求降低,这样电梯的建筑安装成本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因为采用倒拉式油缸,所以电梯轿厢在上行和下行过程中,油缸的倒拉牵引端是始终受力的,这样保证了电梯的可靠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
背景技术
液压电梯是一种利用液压动力通过油缸驱动轿厢升降的电梯。在这种电梯结构中,升降机构是电梯的结构核心,它直接影响电梯的结构、性能、成本,并影响对建筑物的尺寸要求。国内现有液压电梯升降机构一般都采用油缸顶升式结构,或采用单缸倒拉式机构。但相对存在下列不足:
对于油缸顶升式结构:
1、油缸柱塞承受压力,为满足柱塞的稳定性要求,通常直径较大;
2、需要较大的供油量,因此需要较大的油箱,使得整个控制驱动系统较大;
3、对建筑物中井道的顶层高度、底坑深度等尺寸要求较大。
对于单缸倒拉式升降机构:
1、单提拉机构系统,轿厢通常采用背包式结构,轿厢的结构复杂,成本增加;
2、单提拉机构,钢丝绳的数量受限,为了满足安全性要求,钢丝绳的直径较大,根据国标要求,滑轮组滑轮的直径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40倍,因而滑轮的直径较大;从而:A、系统的质量增加,能耗增加;B、对建筑物井道的尺寸要求增大;
3、因为大多采用平衡配重,所以必须采用导向系统对配重进行导向,这样增加了电梯系统复杂程度和质量,提高了牵引绳、滑轮组的承载要求,导致电梯井道空间增加,增加电梯建筑成本和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电梯井道空间小、节能等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包括轿厢,轿厢沿导向导轨在井道内升降,所述井道内设有倒拉油缸和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至少一组动滑轮和至少一组定滑轮,定滑轮安装在井道顶部,动滑轮安装在倒拉油缸的倒拉端,牵引绳一端固定在井道顶部,并绕经动滑轮、定滑轮后,另一端与轿厢固定连接,倒拉油缸与油泵连接。采用无配重方案,降低了电梯复杂程度和质量,降低了牵引绳、滑轮组的承载要求,减小了滑轮组尺寸从而导致电梯井道空间需求降低,这样电梯的建筑安装成本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因为采用倒拉式油缸,所以电梯轿厢在上行和下行过程中,油缸的倒拉牵引端是始终受力的,这样保证了电梯的可靠运行。
其中,所述的滑轮应从广义理解,包括具有相似传动功能的绳轮、带轮、链轮等;所述的牵引绳应从广义理解,包括具有一定柔性的绳索、传动带、链条等。这里的“一组定滑轮”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同轴转动的定滑轮,“一组动滑轮”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同轴转动的动滑轮,之所以引入“组”的概念是因为在电梯领域内大多是多个滑轮构成一组使用,同样,牵引绳也是以“组”的方式出现,即实现同样传递作用的牵引绳有多根。所述滑轮组是指由若干组上述的定滑轮和若干组上述的动滑轮构成。所述的倒拉油缸指的是油泵向油缸泵入液压油时,柱塞的运动方向是向油缸缸体内拉入,这里的“倒拉”有两个含义,一是电梯轿厢升降过程中,油缸柱塞始终承受拉力,二是油缸柱塞的运动方向和电梯轿厢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油泵”应从广义理解为液压驱动系统,可以包括油箱、液压泵、阀门总成、以及驱动控制系统等,其可以设置在井道内也可以设置在井道外面形成泵站。
作为优选,所述倒拉油缸与井道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倒拉油缸的倒拉端为无导向自由端。该倒拉牵引端只需承受上下方向上的拉力即可,没有配重压力和惯性质量,不会存在其他方向上的晃动或者串动,故此采用无导向自由状态,方便安装、降低成本,避免原先可能出现的配重导向与轿厢导向不一致导致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倒拉油缸设置在轿厢一侧,所述牵引绳为分别固定连接在轿厢相对两侧的两组牵引绳。采用两侧施力牵引轿厢,保证轿厢运行顺畅、简化轿厢结构,进而降低轿厢质量。更优选,所述的两组牵引绳与轿厢固定连接的位置在轿厢水平面内中心对称。这样轿厢受力更加平衡。
作为优选,所述井道内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倒拉油缸,两个倒拉油缸各通过一组牵引绳经滑轮组与轿厢固定连接。采用两个倒拉油缸、两套滑轮组两侧牵引轿厢,这样成倍的使用了牵引绳的数量,因此牵引绳的直径得以减小,滑轮组中的滑轮直径同时减小,从而对建筑物中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尺寸要求降低。此外,由于牵引绳连接于轿厢的两侧,因此对于轿厢结构两侧立梁和上梁等的要求得以降低,使得轿厢的受力更加合理,轿厢的结构趋于简单。更优选,所述的两个倒拉油缸的安装位置及其对应的牵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在轿厢水平面内中心对称。这样,轿厢受力更加平衡,运行顺畅可靠。并且由于以上结构上的优点,使得电梯系统的总体质量得以减少,因而具有节能效果。本方案从改变升降机原理和机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液压电梯的双倒拉式升降机构,改善了电梯的系统的受力状况,减小了油缸直径和用油量,改善了轿厢的受力状态,降低了轿厢的结构复杂度,减小了滑轮组尺寸,降低电梯系统的质量达到节能的效果,并降低了对建筑物井道尺寸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导轨设置在轿厢左右两侧,所述倒拉油缸的安装位置以及牵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均位于导向导轨周围,以避免油缸倒拉端的作用力分散。更优选,导向导轨为设置在轿厢左右两侧的双导轨,则所述倒拉油缸的安装位置以及牵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均位于两个同侧的导轨中间。具有更好的作用和运行效果。
当采用单组牵引绳牵引轿厢时,牵引绳优选固定连接在轿厢顶部中央;当采用两组或者多组牵引绳时,所述牵引绳固定连接在轿厢顶部或者轿厢底部均可。上述牵引绳为钢丝绳。上述滑轮组的传动比可以为1:2、1:3或者1:4。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 油缸在轿厢上行和下行过程中,均承受拉力,不存在失稳问题,因此其直径可以更小,从而减少用油量,进而减小泵站油箱体积。
2、 采用分布井道两侧的双油缸,双滑轮组结构,使得提拉轿厢的力分布在轿厢两侧,因为使轿厢的受力更合理,简化轿厢设计,轿厢更轻巧,因此轿厢的成本也得以减少。
3、 采用分布井道两侧的双油缸,双滑轮组结构,使得增加钢丝绳的数量在布局上能够实现,从而在满足国家标准GB7588的要求条件下,滑轮组中滑轮的直径得以减小,从而降低了对建筑物中电梯井道的尺寸,尤其是井道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尺寸的要求。
4、 由于轿厢能设计得更轻巧,滑轮组尺寸得以变小,进而电梯系统的整体质量得以变小,因此和传统的液压电梯机构相比,能到达节能的效果。
5、 采用无配重方案,油缸的柱塞不需要导向,降低了电梯复杂程度和质量,降低了牵引绳、滑轮组的承载要求,减小了滑轮组尺寸从而导致电梯井道空间需求降低,这样电梯的建筑安装成本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轿厢水平面内的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轿厢水平面内的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的轿厢水平面内的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4的轿厢水平面内的相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包括轿厢5,轿厢5沿导向导轨8在井道内升降,所述井道内设有倒拉油缸6和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一组动滑轮3和一组定滑轮2,定滑轮2安装在井道顶部,动滑轮3安装在倒拉油缸的倒拉端,牵引绳1一端固定在井道顶部,并绕经动滑轮3和定滑轮2后,另一端与轿厢5固定连接。
本实例中,倒拉油缸的倒拉端为无导向自由端,即拉式油缸的下端与井道底部活动连接,拉式油缸的活塞杆不做导向限制。所述井道内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拉式油缸6,两个拉式油缸6由一个设置在井道外面的油泵7驱动同步动作,两个拉式油缸6各通过一组牵引绳经滑轮组与轿厢固定连接,两组倒拉油缸的安装位置及其对应的牵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在轿厢水平面内中心对称,如图2所示,本实例轿厢采用同侧单导轨8导向,两个拉式油缸6分别设置在E和F位置,所述牵引绳固定连接在轿厢底部下梁52上,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所述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2。
当控制电梯轿厢5上行时:油泵7工作,上行液压阀打开,液压油被泵入油缸6,油缸柱塞向内拉入,通过钢丝绳1和滑轮组,牵引电梯轿5厢向上运行。当控制电梯轿厢5下行时:油泵7中的下行液压阀打开,电梯轿厢5在自重的作用向下移动,同时通过钢丝绳1和滑轮组拉动油缸6柱塞伸出,液压油排入油泵7中的油箱内。
本实例还可以有多种变通方案:例如将两个拉式油缸6分别设置在A和D位置,或者,B和C位置;例如增加动滑轮数量,使得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3或者1:4;例如牵引绳与轿厢的固定连接采用交错设置,即左侧滑轮组的牵引绳固定在轿厢右侧,右侧滑轮组的牵引绳固定在轿厢左侧;再例如,将牵引绳固定连接在轿厢顶部上梁51上。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与实施例1的不同仅在于:本实例轿厢采用同侧双导轨导向,两个拉式油缸6分别设置在同侧的两个导轨8之间。
实施例3:
如图4、图5所示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与实施例1的不同仅在于:本实例采用一个拉式油缸6;所述牵引绳为分别固定连接在轿厢5相对两侧的两组牵引绳,这两组牵引绳与轿厢固定连接的位置在轿厢水平面内中心对称;如图5所示,轿厢采用同侧单导轨导向,油缸设置在E'位置,当然还可以是A’、B’、C’、D’或者F’位置。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与实施例3的不同仅在于:本实例轿厢采用同侧双导轨导向,拉式油缸6设置在同侧的两个导轨之间,G'位置或者H’位置。
以上举例只为了更好说明牵引绳、滑轮组和油缸的配置情况,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以上举例,任何在本实用新型创新精神下的等同替换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包括轿厢,轿厢沿导向导轨在井道内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内设有倒拉油缸和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至少一组动滑轮和至少一组定滑轮,定滑轮安装在井道顶部,动滑轮安装在倒拉油缸的倒拉端,牵引绳一端固定在井道顶部,并绕经动滑轮、定滑轮后,另一端与轿厢固定连接,倒拉油缸与油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拉油缸与井道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倒拉油缸的倒拉端为无导向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拉油缸设置在轿厢一侧,所述牵引绳为分别固定连接在轿厢相对两侧的两组牵引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牵引绳与轿厢固定连接的位置在轿厢水平面内中心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内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倒拉油缸,两个倒拉油缸各通过一组牵引绳经滑轮组与轿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倒拉油缸的安装位置及其对应的牵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在轿厢水平面内中心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导轨设置在轿厢左右两侧,所述倒拉油缸的安装位置以及牵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均位于导向导轨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导轨为设置在轿厢左右两侧的双导轨,所述倒拉油缸的安装位置以及牵引绳与轿厢的连接位置均位于两个同侧的导轨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固定连接在轿厢底部或者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2、1:3或者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417916U CN201817170U (zh) | 2010-09-26 | 2010-09-26 | 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417916U CN201817170U (zh) | 2010-09-26 | 2010-09-26 | 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17170U true CN201817170U (zh) | 2011-05-04 |
Family
ID=43915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4179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17170U (zh) | 2010-09-26 | 2010-09-26 | 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1717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76521A (zh) * | 2016-10-13 | 2017-01-04 | 北方民族大学 | 电梯提升装置及电梯 |
CN115108433A (zh) * | 2022-06-13 | 2022-09-27 | 福建力霸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轨式升降电梯 |
-
2010
- 2010-09-26 CN CN2010205417916U patent/CN2018171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76521A (zh) * | 2016-10-13 | 2017-01-04 | 北方民族大学 | 电梯提升装置及电梯 |
CN106276521B (zh) * | 2016-10-13 | 2019-06-25 | 北方民族大学 | 电梯提升装置及电梯 |
CN115108433A (zh) * | 2022-06-13 | 2022-09-27 | 福建力霸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轨式升降电梯 |
CN115108433B (zh) * | 2022-06-13 | 2024-01-30 | 福建力霸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导轨式升降电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25982B2 (en) | Elevator arrangement with multiple cars in the same shaft | |
CN204510959U (zh) | 两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 |
CN104760870A (zh) | 双主机驱动电梯 | |
CN102745578B (zh) | 一种电梯装置 | |
CN201817170U (zh) | 一种无配重液压电梯 | |
CN200995922Y (zh) | 一种下前机房电梯 | |
CN201817169U (zh) | 无配重液压电梯 | |
CN102502381B (zh) | 提升机 | |
CN201817168U (zh) | 一种无配重电梯 | |
CN202988485U (zh) | 单井多厢式串列电梯 | |
CN201817167U (zh) | 无配重电梯 | |
CN102491153B (zh) | 6:1无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系统设计方法 | |
CN208906979U (zh) | 一种强制驱动电梯的绕绳装置 | |
CN215666505U (zh) | 一种双驱动电梯 | |
CN211393460U (zh) | 一种电梯曳引系统 | |
CN212245836U (zh) | 一种用于重载货梯的12比1曳引结构 | |
CN113291951B (zh) | 一种多绕组复合曳引电梯及调整方法 | |
CN215626039U (zh) | 多绕组复合曳引电梯 | |
CN209974041U (zh) | 一种可降低楼顶施工量的电梯 | |
CN208814574U (zh) | 升降作业平台的驱动装置 | |
CN210438249U (zh) | 无对重浅底坑电梯 | |
CN102155188A (zh) | 一种不平衡式液压抽油机 | |
CN203048357U (zh) | 一种电梯系统 | |
CN109179156A (zh) | 一种液压的节能电梯 | |
CN111439657A (zh) | 一种用于重载货梯的12比1曳引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