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54569U - 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54569U
CN201954569U CN2011200028831U CN201120002883U CN201954569U CN 201954569 U CN201954569 U CN 201954569U CN 2011200028831 U CN2011200028831 U CN 2011200028831U CN 201120002883 U CN201120002883 U CN 201120002883U CN 201954569 U CN201954569 U CN 201954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waste gas
scavenge
incinerator
tre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28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清
吴清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RDEN ENVIRONMENTAL PROFECTION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GARD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GARD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GARD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028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54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54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545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包括一位于支撑架上的两室焚烧炉、一同步自动切换阀、一组设于该两室焚烧炉的炉膛内的加热器、至少一用于测定显示两室焚烧炉内部温度的感温棒和一设于两室焚烧炉上的超温控制阀,所述两室焚烧炉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与气流连通的通气口,且所述两室焚烧炉炉膛的底部设有两组蓄热层,该两组蓄热层分别位于两通气口正上方,所述同步自动切换阀通过两气流通道与两通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同时能够使有机废气完全分解,并将焚烧后产生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地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且可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烧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高浓度的有机废气,主要采取冷凝浓缩回收装置、催化燃烧装置及直接燃烧装置等进行处理。
(1)冷凝浓缩回收装置
利用此装置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时,一般是将有机废气直接导入冷凝器冷凝,产生的冷凝液经分离可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物,此装置比较适合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高的废气,而对于有机物浓度含量低或成分比较复杂的废气并不适合。
(2)催化燃烧装置
本装置处理有机废气的原理是把废气加热到200~300℃后经过催化燃烧转化成无害无臭的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净化目的。其特点是:起燃温度低,节约能源;净化率高,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且装置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设备的维修与折旧费较低。此装置适用于高温、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治理,国内外已有广泛使用的经验,效果较好。而本装置中的关键设备是催化燃烧床,对于有机废气中含需较高氧化温度的成分时,该成分无法被完全分解;对于废气中含有氯,氟、硫和卤素时,会对该装置的催化剂产生严重影响,即导致催化剂中毒,在此情况下,催化剂将无法起作用,废气的处理能力就会大大的降低,影响到装置的性能。
(3)直接燃烧装置
本装置是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将废气在燃烧炉内部进行燃烧,使可燃的有害物质进行高温分解变为无害物质,因燃烧炉一般适用于中、高浓度废气治理,但其所需的能耗大,运行成本比催化燃烧法高10倍以上,且运行技术要求高,不易控制与掌握,另外,该装置还存在因燃烧不够完全,而易产生新的二次污染的有毒烟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在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同时能够使有机废气完全分解,并将焚烧后产生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地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且可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包括一位于支撑架上的两室焚烧炉、一同步自动切换阀、一组设于该两室焚烧炉的炉膛内的加热器、至少一用于测定显示两室焚烧炉内部温度的感温棒和一设于两室焚烧炉上的超温控制阀,所述两室焚烧炉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与气流连通的通气口,且所述两室焚烧炉炉膛的底部设有两组蓄热层,该两组蓄热层分别位于两通气口正上方,所述同步自动切换阀通过两气流通道与两通气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自动切换阀包括一设有风量调节阀和稀释阀的进气通道、一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通过两换气通道连通,所述两换气通道分别与两气流通道连通,且所述每个换气通道上均含有两相对设置的换气口、两分别设于该换气口上的密封环和一可在两换气口之间移动的切换阀板,该切换阀板连接于一切换导轴的一端,该切换导轴的另一端与一设于气缸连接支座上的气缸连接,该气缸连接支座通过一气缸连接杆密封盘连接于进气通道上,且该气缸连接杆密封盘紧密套设于切换导轴。
进一步地,所述各气缸分别通过一气缸连接板与气缸连接支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换气通道上各设有一便于保养维修的保养口。
进一步地,该废气焚烧处理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方便观察两室焚烧炉内部情况的视窗,且该视窗设于两室焚烧炉的炉壁上。
进一步地,该废气焚烧处理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设于两室焚烧炉的炉壁上的装置保养门。
进一步地,所述两室焚烧炉内紧贴炉壁设有一保温层。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气流通道均含有一喇叭管件和一弯头管件,所述喇叭管件的一端与通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弯头管件的一端连接,该弯头管件的另一端与换气通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两室切换废气焚烧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加热器对进入两室焚烧炉的有机废气进行燃烧分解,并通过感温棒测定炉膛内的温度,以便控制并保证炉膛内的温度有效的保持在能够使废气完全分解的范围内;在两室焚烧炉炉膛底部设置两组蓄热层,使得经过两室焚烧炉处理后形成的高温气体在排放前能够被蓄热层吸收储存其中的热量,接着在同步自动切换阀的作用下使得进入炉膛的气流流向发生改变,即切换气流流向,从而让进入两室焚烧炉的低温废气在经过蓄热层时将储存的热量带回到炉膛,进而实现了热能的回收利用,有效地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另外,超温控制阀在炉膛的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时启动泄温,以保证本装置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之一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之二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同步自动切换阀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同步自动切换阀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包括一位于支撑架100上的两室焚烧炉1、一同步自动切换阀2、一组设于该两室焚烧炉1的炉膛11内的加热器3、至少一用于测定显示两室焚烧炉1内部温度的感温棒4和一设于两室焚烧炉1上的超温控制阀5,所述两室焚烧炉1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与气流连通的通气口12,且所述两室焚烧炉1炉膛11的底部设有两组蓄热层6,该两组蓄热层6分别位于两通气口12正上方,所述同步自动切换阀2通过两气流通道7与两通气口12连接,且为了能够方便的观察两室焚烧炉内部介质工作的情况及为了装置保养维修的便利,该废气焚烧处理装置还包括了一视窗8和至少一装置保养门9,且该视窗8及装置保养门9均设于两室焚烧炉2的炉壁上,在本实施中,为了更好的观察及方便于操作,将视窗8设于两室焚烧炉2炉壁的中央位置,在视窗8两侧的炉壁上各设一装置保养门9。另外,为了使两室焚烧炉2内温度较为稳定、热量不易外泄,本实用新型在两室焚烧炉1内紧贴炉壁设了一层保温层200。
请结合参阅图6与图7,同步自动切换阀2包括一设有风量调节阀211和稀释阀212的进气通道21、一出气通道22,所述进气通道21与出气通道22通过两换气通道23连通,所述两换气通道23分别与两气流通道7连通,且所述每个换气通道23上均含有两相对设置的换气口231、两分别设于该换气口231上的密封环232和一可在两换气口231之间移动的切换阀板233,该切换阀板233连接于一切换导轴24的一端,该切换导轴24的另一端与一设于气缸连接支座25上的气缸26连接,该气缸连接支座25通过一气缸连接杆密封盘27连接于进气通道21上,且该气缸连接杆密封盘27紧密套设于切换导轴24,各气缸26分别通过一气缸连接板28与气缸连接支座25连接,为了方便对该同步自动切换阀2进行维修保养,在两换气通道23上各设有一个保养口29。
请结合参阅图2与图6,为了使同步自动切换阀2与两室焚烧炉1的连接更为便捷顺畅,每个气流通道7均含有一喇叭管件71和一弯头管件72,且所述喇叭管件71的一端与通气口12连接,另一端与弯头管72件的一端连接,该弯头管件72的另一端与换气通道连25接。
请结合参阅图4与图6,将有机废气从同步自动切换阀2中进气通道21的进气口进入装置,假设此时同步自动切换阀2中各部件的状态如图4所示,即位于右侧(较为靠近进气通道21进气口)的换气通道23中位于上方的换气口231在切换导轴24作用下被切换阀板233封闭,而另一位于左侧的换气通道23中位于下方的换气口231被切换阀板233封闭;接着有机废气通过左侧换气通道23中位于下方的换气口231进入该换气通道23中,之后有机废气经由左侧的气流通道7流向两室焚烧炉1底部左侧的通气口12并通过该通气口12进入两室焚烧炉1,然后有机废气途经左侧蓄热层进入炉膛11,装置开始运行时,由加热器3加热炉膛11至所需的温度,一般将该温度控制在800℃到820℃之间,从而使进入炉膛11的有机废气能够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气,同时释放热量;分解后产生的气体经另一位于右侧的蓄热层6时,其所携带的热量被该蓄热层6所吸收储存,待气体温度下降到可排放的低温温度后经由右侧的通气口12进入右侧的气流通道7,之后便流入右侧换气通道23,接着气体通过右侧换气通道23下方的换气口231进入出气通道22,并由该出气通道22的出气口排出装置。当同步自动切换阀体2切换至另一状态,即同步自动切换阀2中各部件的状态如图5所示,位于左侧的换气通道23中位于上方的换气口231在切换导轴24作用下被切换阀板233封闭,而另一位于右侧的换气通道23中位于下方的换气口231被切换阀板233封闭,此时由进气通道21的进气口进入装置的有机废气通过右侧换气通道23位于上方的换气口231流入该换气通道23,接着有机废气流入右侧的气流通道7并经该侧通气口22进入两室焚烧炉1,且在经过设于该通气口22上方的蓄热层6时将该蓄热层6所储存的热量带入炉膛11内,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进入炉膛11内的有机废气被完全分解并释放热量后,其产生的气体携带着热量流经左侧的蓄热层6时该热量被吸收储存;待气体温度下降到可排放的低温温度后经由左侧的通气口12进入左侧的气流通道7,之后便流入左侧换气通道23,接着气体通过左侧换气通道23下方的换气口231进入出气通道22,并由该出气通道22的出气口排出装置。
本装置通过同步自动切换阀体2按时间间隔对上述两种状态进行周期性切换,从而保证整个工作中气体流向进行周期性的循环改变,两组蓄热层6的蓄热与放热功能也随气体流向的改变作周期性的循环改变,热量经过蓄热层6周期性的循环改变,大部分又回到了炉膛11得到循环利用。另外,由于炉膛11内的温度通过两组感温棒4和加热器3的协调控制,使炉膛11内的温度保持在800℃到820℃之间,若有机废气释放的能量能够维持该温度范围时,加热器3就无需运行;当有机废气的浓度过高,且两组感温棒10检测到其在炉膛11内释放的热量总量高于用来维持炉膛11的运行温度时,操作人员便可通过调节进气通道21上的风量调节阀211来降低高浓度的有机废气风量,同时调节稀释阀212,对进入装置的有机废气进行稀释,这样就直接降低了有机废气在炉膛11内释放的热量总量;而当温度一旦超过900℃时,两室焚烧炉1上的超温控制阀5开始工作,即打开超温控制阀5的阀门进行泄温,以保证装置的安全。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安全有效的将有机废气进行完全分解,而且可有效的回收利用热量、降低能耗及减少装置的运行费用。

Claims (8)

1.一种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位于支撑架上的两室焚烧炉、一同步自动切换阀、一组设于该两室焚烧炉的炉膛内的加热器、至少一用于测定显示两室焚烧炉内部温度的感温棒和一设于两室焚烧炉上的超温控制阀,所述两室焚烧炉的底部设有两个用于与气流连通的通气口,且所述两室焚烧炉炉膛的底部设有两组蓄热层,该两组蓄热层分别位于两通气口正上方,所述同步自动切换阀通过两气流通道与两通气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自动切换阀包括一设有风量调节阀和稀释阀的进气通道、一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通过两换气通道连通,所述两换气通道分别与两气流通道连通,且所述每个换气通道上均含有两相对设置的换气口、两分别设于该换气口上的密封环和一可在两换气口之间移动的切换阀板,该切换阀板连接于一切换导轴的一端,该切换导轴的另一端与一设于气缸连接支座上的气缸连接,该气缸连接支座通过一气缸连接杆密封盘连接于进气通道上,且该气缸连接杆密封盘紧密套设于切换导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气缸分别通过一气缸连接板与气缸连接支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换气通道上各设有一便于保养维修的保养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方便观察两室焚烧炉内部情况的视窗,且该视窗设于两室焚烧炉的炉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设于两室焚烧炉的炉壁上的装置保养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室焚烧炉内紧贴炉壁设有一保温层。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气流通道均含有一喇叭管件和一弯头管件,所述喇叭管件的一端与通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弯头管件的一端连接,该弯头管件的另一端与换气通道连接。
CN2011200028831U 2011-01-06 2011-01-06 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54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28831U CN201954569U (zh) 2011-01-06 2011-01-06 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28831U CN201954569U (zh) 2011-01-06 2011-01-06 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54569U true CN201954569U (zh) 2011-08-31

Family

ID=44498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288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54569U (zh) 2011-01-06 2011-01-06 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5456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1825B (zh) * 2012-03-30 2016-10-01 Sintokogio Ltd 廢氣淨化裝置
CN107191947A (zh) * 2017-07-21 2017-09-22 江苏中研宜普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向切换阀的蓄热燃烧系统
CN107420919A (zh) * 2017-06-22 2017-12-01 南京艾尔普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烟气通道切换的设备及通道切换方法
CN109386516A (zh) * 2017-08-10 2019-02-26 (株)Ksg技术环境 气缸驱动式蓄热燃烧氧化处理装置
CN110107716A (zh) * 2019-05-24 2019-08-09 山东海美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切换阀组及控制方法
CN117212812A (zh) * 2023-11-09 2023-12-12 陕西宝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机切换机构和燃烧炉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1825B (zh) * 2012-03-30 2016-10-01 Sintokogio Ltd 廢氣淨化裝置
CN107420919A (zh) * 2017-06-22 2017-12-01 南京艾尔普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烟气通道切换的设备及通道切换方法
CN107191947A (zh) * 2017-07-21 2017-09-22 江苏中研宜普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双向切换阀的蓄热燃烧系统
CN109386516A (zh) * 2017-08-10 2019-02-26 (株)Ksg技术环境 气缸驱动式蓄热燃烧氧化处理装置
CN110107716A (zh) * 2019-05-24 2019-08-09 山东海美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切换阀组及控制方法
CN117212812A (zh) * 2023-11-09 2023-12-12 陕西宝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机切换机构和燃烧炉系统
CN117212812B (zh) * 2023-11-09 2024-02-23 陕西宝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机切换机构和燃烧炉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54569U (zh) 两室切换式废气焚烧处理装置
CN101837365B (zh) 活性炭再生危险废物焚烧一体化方法和系统
CN106287758B (zh) 一种高温焚烧低温催化废气处理利用系统
CN208139289U (zh) 一种有机废气有机废液协同处理蓄热式氧化炉
CN108916894A (zh) 一种含VOCs有机废气的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7931297B (zh) 一种用于印刷机的VOCs处理设备
CN103438461A (zh) 一种一体式热解还原系统及垃圾处理方法
CN207501152U (zh) 一种集成式热解气化协同可燃气高温处理生活垃圾系统
CN203190418U (zh) 一种新型垃圾热解焚烧设备
CN210832034U (zh) 一种生产连二亚硫酸钠的精馏废水蒸气的处理系统
CN101352639B (zh) 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103742918A (zh) 垃圾焚烧处理工艺
CN102022739B (zh) 烟热解气化焚烧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2216255U (zh) 用于处理填埋场作业面上恶臭气体的蓄热自氧化净化装置
CN201669263U (zh) 一种活性炭再生危险废物焚烧一体化装置
CN109974016B (zh) 垃圾仓除臭系统和方法
CN216047700U (zh) 一种等离子体熔融炉
CN106016273A (zh) 处理危险废物的等离子体反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1454389U (zh) 有机废气热氧化装置
CN205535842U (zh) 生活垃圾双室蓄热二次燃烧装置
CN210568493U (zh) 卧式蓄热燃烧环境与热能设备
CN211204066U (zh) 垃圾焚烧系统
CN202884939U (zh) 三室互换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装置
CN216047688U (zh) 一种便携式固体废物热解焚烧系统
CN2926834Y (zh) 立式层燃垃圾焚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ARD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FUZHOU GARD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50000 Gulou District, Fuzhou, Fuzhou Software Park, No. 89, software park, building C, No. 27

Patentee after: GARDEN ENVIRONMENTAL PROFECTION

Address before: 350000, No. 29, building A, zone five, Fuzhou Software Park, 89 software Avenue, Gulou District, Fujian, Fuzhou

Patentee before: Fuzhou Gard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