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72546U - 车用防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防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72546U
CN201872546U CN2010205999758U CN201020599975U CN201872546U CN 201872546 U CN201872546 U CN 201872546U CN 2010205999758 U CN2010205999758 U CN 2010205999758U CN 201020599975 U CN201020599975 U CN 201020599975U CN 201872546 U CN201872546 U CN 201872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skid device
slide plate
strengthening wing
s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999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5999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72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72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7254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防滑装置,包括:首尾相连成圆环形的若干防滑片,所述防滑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防滑部件,所述防滑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翼和第二加强翼;将各个第一加强翼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将各个第二加强翼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将所述车用防滑装置套装在轮胎上,调整第一连接部,使各个第一加强翼相互连接并收缩成与轮胎相应的形状,调整防滑片使防滑片与轮胎表面紧密贴合,调整第二连接部,使第二加强翼相互连接并收缩成与轮胎相应的形状,最终使整个防滑装置与轮胎相互配合,从而发挥防滑作用。所述车用防滑装置由防滑片首位相连而成,可以在使用时进行安装,拆卸后可以防滑片的形式放置,方便携带,而且不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车用防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防滑链是机动车在冬季不可缺少的备件之一,在冰雪天、路面湿滑的情况下,防滑链能够防止机动车打滑,保护行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制作材质可将防滑链分为金属防滑链和非金属防滑链。其中,金属防滑链包括防滑铁链和防滑钢链,金属防滑链结实耐用、价格便宜,使用范围较广。但是,金属防滑链噪音大、不方便携带、拆装困难,而且会与机动车轮胎发生磨损而减少轮胎的使用寿命。非金属防滑链包括橡胶防滑链和牛筋防滑链,非金属防滑链具有耐磨、质量轻、携带方便、不磨损轮胎等优点,逐渐成为制备防滑链的首选材料。
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非金属防滑链,如申请号为200920266421.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滑链,该防滑链体包括两两相对的左、右块体,其相对侧通过凹凸槽插接配合,成积木式结构,左、右块体的搭接部位有销钉孔,两个块体用销钉紧固为一体,每一左、右块体的相向侧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下连接块,该上、下连接块上分别设有卡孔,连接卡插接在上、下连接块的卡孔内,形成防滑链的左、右连接卡,轮胎保护网带依次与左、右连接卡相连接,套装在轮胎的两侧。该防滑链虽然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但是防滑链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防滑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防滑装置防滑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防滑装置,包括:
首尾相连成圆环形的若干防滑片,所述防滑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防滑部件,所述防滑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翼和第二加强翼;
将各个第一加强翼相连的第一连接部;
将各个第二加强翼相连的第二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防滑片为具有多个节点的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多个节点呈菱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滑部件包括多个防滑碗,所述防滑碗设置在所述节点上。
优选的,所述防滑部件还包括多个防滑块,所述防滑块设置在所述节点的连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翼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孔将各个第一加强翼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两端的连接钩,所述连接钩与所述第一孔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翼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孔将各个第二加强翼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若干挂钩和一个锁紧圈,所述挂钩穿过所述第二孔,所述锁紧圈挂在所述各个挂钩上。
优选的,所述防滑片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可卡入轮胎纵纹内的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防滑装置包括首尾相连成圆环形的若干防滑片,所述防滑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防滑部件,所述防滑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翼和第二加强翼;将各个第一加强翼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将各个第二加强翼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将所述车用防滑装置套装在轮胎上,调整第一连接部,使各个第一加强翼相互连接并收缩成与轮胎相应的形状,调整防滑片使防滑片与轮胎表面紧密贴合,调整第二连接部,使第二加强翼相互连接并收缩成与轮胎相应的形状,最终使整个防滑装置与轮胎相互配合,成为一体,从而发挥防滑作用。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防滑装置的防滑片内表面上设置可卡入轮胎纵纹内的凸起,可将防滑装置与轮胎牢固固定,难以发生相对位移,在上坡或负重较大的情况下不会发生防滑装置脱落的现象。所述车用防滑装置由防滑片首位相连而成,可以在使用时进行安装,拆卸后可以防滑片的形式放置,方便携带,而且不占用空间。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防滑装置不仅防滑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滑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防滑装置,属于非金属防滑装置,套装在轮胎上通过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防滑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用防滑装置包括4个非金属防滑片,该4个防滑片首尾相连成与轮胎形状相对应的圆环状,其中,各个防滑片的结构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滑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防滑片为具有多个节点的网状结构,且该多个节点呈菱形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片也可以为矩形或者其他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节点也可以呈梯形、矩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分布。
所述防滑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防滑部件1,防滑部件1的作用是增加防滑片与地面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所述防滑部件包括多个防滑碗11和多个防滑块12,其中,防滑碗11分布在各个节点上,防滑块12分布在节点之间的连线上。
为了提高防滑效果,防滑碗11上还设置有防滑钉111,防滑钉111可以设置在所有防滑碗中,也可以设置在部分防滑碗中。
防滑块12包括圆柱形防滑块121和矩形防滑块122,圆柱形防滑块121设置在节点构成的菱形的边长上,矩形防滑块122设置在不构成菱形的节点之间的连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块12可以为相同的形状,即均为矩形防滑块或均为圆柱形防滑块。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片上设置有17个防滑碗和更多的防滑块,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19、21等更多的防滑碗,不设置防滑块,也可以设置14、16等较少的防滑碗,设置更多或更少的防滑块。但是,本实施例中防滑碗的个数和分布以及防滑块的分布使防滑片具有更好的防滑效果。
所述防滑片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翼2,所述第一加强翼2的作用是使车用防滑装置套装在轮胎上。所述第一加强翼2不连续地设置在所述防滑片的同一侧,相邻第一加强翼之间留有间隙以便将第一加强翼收紧,方便将防滑片贴合在轮胎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翼2可以连续地设置在所述防滑片的同一侧,此时,第一加强翼的形状为锥形,即与防滑片连接的一端的面积大于另一端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每个防滑片的一侧设置有3个第一加强翼2,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4个、5个或者其他数量的加强翼。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翼2的端部可以设置槽,第一连接部通过槽将各个第一加强翼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翼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孔21,第一连接部穿过相邻两个第一加强翼的第一孔实现相邻第一加强翼之间的连接,从而最终实现各个第一加强翼之间的连接。
所述防滑片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翼3,所述第二加强翼3的作用也是使所述车用防滑装置套装在轮胎上。第二加强翼3不连续地设置在所述防滑片的同一侧,相邻第二加强翼之间留有空隙以便将第二加强翼收紧,使防滑片贴合在轮胎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翼3可以连续地设置在所述防滑片的同一侧,此时,第二加强翼的形状为锥形,即与防滑片连接的一端的面积大于另一端的面积。
所述第二加强翼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孔31,第二连接部可通过第二孔31将各个第二加强翼相连。本实施例中,每个防滑片的另一侧设置有3个第二加强翼3,分别与第一加强翼2相对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翼3的数量可以为4个、5个等,第二加强翼3也可以不与第一加强翼2对应设置,如第二加强翼3与第一加强翼2的延长线交叉设置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翼3的端部可以设置槽,第二连接部通过槽将各个第二加强翼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强翼和第二加强翼可以为相同的加强翼,如均为端部设置有两个孔的加强翼或者均为端部设置有一个孔的加强翼。
所述车用防滑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两端的连接钩,其中,一个连接件的连接钩分别穿过相邻第一加强翼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孔,将相邻第一加强翼连接起来;多个连接件分别通过同样的方式将各个第一加强翼连接起来,使车用防滑装置套装在轮胎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连接钩可穿过同一个第一孔将各个第一加强翼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可以为一条铁丝或者其他金属丝,依次穿过各个第一孔将各个第一加强翼连接起来。
所述车用防滑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若干挂钩和一个锁紧圈,所述挂钩穿过第二加强翼端部的第二孔,所述锁紧圈为带有弹性的圈,套在各个挂钩上,将各个第二加强翼连接起来。在本实施例中,挂钩的个数与第二孔的个数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挂钩的个数可以少于第二孔的个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可以为一根铁丝或者其他金属丝,依次穿过各个第二孔将各个第二加强翼连接起来。
在本实施例中,4个防滑片通过连接件和挂钩相连,即连接件一端的挂钩穿过第一个防滑片尾部的第一孔,另一端的挂钩穿过第二个防滑片首部的第一孔,将两个防滑片相连;再将穿过第一个防滑片尾部的第二孔的挂钩与穿过第二个防滑片首部的第二孔的挂钩相连后,即可实现各个防滑片之间的首尾相连。在其他实施例中,4个防滑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相连,如将各防滑片的首尾相互捆绑等方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为相同的连接部,如均为包括若干挂钩和一个锁紧圈的连接部,或者均为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两端的连接钩的连接部。本实施例中采取不同连接部的目的在于使车用防滑装置方便地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防滑装置按照以下方法使用:
将挂钩穿在防滑片的各第二孔中,将相邻防滑片的尾部和首部的挂钩连接起来,使各防滑片的一侧实现首尾相连;
用连接件将各个防滑片上的第一加强翼相连,使各防滑片的另一侧实现首尾相连;
将上述连接好的车用防滑装置置于车轮下,调整防滑装置的位置,使防滑片与轮胎紧密贴合;
将锁紧圈挂在若干挂钩上,继续调整防滑装置的位置,使防滑片与轮胎紧密贴合;
调整锁紧圈,使锁紧圈挂在各个挂钩上,使防滑装置与轮胎紧密配合。此时,防滑片与轮胎表面紧密贴合,提高汽车的防滑性能。
当无需使用时,将锁紧圈从挂钩上取下,该防滑装置即可从车胎上取下;然后将各防滑片之间的连接拆除,各防滑片体积均较小,不占用空间,方便携带。
当汽车在冰雪地面行驶时,防滑片表面的防滑碗、防滑钉和防滑块等防滑装置均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滑作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防滑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而且方便安装和拆卸。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用防滑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的改进,主要是在防滑片的内表面设置凸起,该凸起可卡入轮胎纵纹内,使车用防滑装置与轮胎牢固贴合,当汽车在上坡或者负重行驶时,由于凸起卡在轮胎纵纹内,防滑装置不会发生脱落。
该凸起与轮胎纵纹相对应设计,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内表面设置凸起的车用防滑装置使用时与实施例一中的装置相似,区别在于,在调整锁紧圈之前首先使凸起卡入轮胎的花纹内,再进行后续操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首尾相连成圆环形的若干防滑片,所述防滑片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防滑部件,所述防滑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翼和第二加强翼;
将各个第一加强翼相连的第一连接部;
将各个第二加强翼相连的第二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片为具有多个节点的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节点呈菱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件包括多个防滑碗,所述防滑碗设置在所述节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件还包括多个防滑块,所述防滑块设置在所述节点的连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翼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孔将各个第一加强翼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两端的连接钩,所述连接钩与所述第一孔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翼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孔将各个第二加强翼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若干挂钩和一个锁紧圈,所述挂钩穿过所述第二孔,所述锁紧圈挂在所述各个挂钩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片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可卡入轮胎纵纹内的凸起。
CN2010205999758U 2010-11-09 2010-11-09 车用防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72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999758U CN201872546U (zh) 2010-11-09 2010-11-09 车用防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999758U CN201872546U (zh) 2010-11-09 2010-11-09 车用防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72546U true CN201872546U (zh) 2011-06-22

Family

ID=44160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9997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72546U (zh) 2010-11-09 2010-11-09 车用防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725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6571A (zh) * 2018-04-02 2018-09-21 张喜盈 防滑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6571A (zh) * 2018-04-02 2018-09-21 张喜盈 防滑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72546U (zh) 车用防滑装置
KR200467704Y1 (ko) 이륜차용 스노우체인
CA2820120C (en) Anti-skidding chain for automobile tire with tightening side-chains
CN203876501U (zh) 一种防滑链
CN2885628Y (zh) 汽车轮胎防滑套
CN107444016B (zh) 一种异形网格铠甲囊体轮胎
CN211364757U (zh) 一种汽车履带防滑装置
CN201046653Y (zh) 新型汽车轮胎防滑套
CN201140655Y (zh) 一种新型轮胎防滑链
CN206264719U (zh) 一种新型防滑链
CN201333908Y (zh) 一种履带式汽车防滑链
CN201371717Y (zh) 新型汽车轮胎防滑链
CN205523470U (zh) 钢制履带
CN205220243U (zh) 带状防滑链
GB2510945A (en) Snow Grip
CN201989576U (zh) 机动车防滑装备胎
CN203126418U (zh) 汽车防滑链
CN2443866Y (zh) 车轮防滑链片
CN219382129U (zh) 防滑效果好的防滑链结构
CN217435426U (zh) 一种防扎型汽车轮胎
CN210309790U (zh) 车轮打滑救援软栅板
KR200358911Y1 (ko) 수송용 자동차의 복륜타이어 외륜에 적용되는 스노우체인
CN2550188Y (zh) 机动车越野器
CN201761319U (zh) 一种汽车防滑带
CN201604486U (zh) 一种机动车用防滑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