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5904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845904U CN201845904U CN2010205584088U CN201020558408U CN201845904U CN 201845904 U CN201845904 U CN 201845904U CN 2010205584088 U CN2010205584088 U CN 2010205584088U CN 201020558408 U CN201020558408 U CN 201020558408U CN 201845904 U CN201845904 U CN 2018459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ot
- electric connector
- insulating body
- groove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插置一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前侧开设有一第一插槽及绝缘本体后侧开设有一第二插槽供基板向前插置,绝缘本体内于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之间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固定槽,固定槽连通第二插槽内的前壁,固定槽向前延伸一第一收容槽连通第一插槽的侧壁,及固定槽向后延伸一第二收容槽连通第二插槽的侧壁;多个端子,端子具有一基部固定于固定槽,自基部向前延伸一第一接触臂穿经第一收容槽,而进入第一插槽,自基部向后延伸一第二接触臂穿经第二收容槽,而进入第二插槽,用以电性抵接基板,基部向后延伸一挡止部,供基板前端抵靠,使端子稳固地固定于绝缘本体,以保证基板与电连接器的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将基板采用非焊接方式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子领域中,电子装置日益趋向于小型化,为适应这个趋势,电连接器也向着轻、薄、短和小的趋势发展。如日本特许专利申请公开第JP特开平11-12118号揭示了一种采用沉板式结构以减小其组装于电路板上后所占用空间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端子,然而,为对应该沉板结构,其端子需要经过多次弯折,即自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接触部向后延伸出后先弯折向上延伸,再向后水平延伸后再向下延伸,如此,端子制造复杂,端子性能受到影响。
后续又开发出一种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54981号所揭示的采用夹板式结构以减小其组装于电路板上后所占用空间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遮蔽壳体及若干端子,绝缘本体两侧向后延伸定位座,定位座上开设有卡槽,印刷电路板水平插入开槽,此时,端子尾部以夹板方式位于印刷电路板上下两面,然而,因端子尾部呈悬臂状且无其它结固持结构固持其与印刷电路板,所以端子尾部还须用表面焊接技术与印刷电路板焊接,即电连接器还得经过焊接制程。
鉴于上述缺陷,又开发出如中国大陆专利号为CN200720131653.9所示的一种电连接器,请参照该专利的说明书附图10,所述电连接器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呈上下排列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均于其一端设有与对接元件对接的接触部,及设于其另一端的抵接部,抵接部以弹性抵接方式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未设有挡止结构。
然而,专利号为CN200720131653.9的所述电连接器的缺失在于:
1.当将对接元件插入电连接器的过程中,由于对接元件插入的角度不对,导致对接元件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得对接元件插入力增大,当插入力大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卡扣力時,使得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冲破其本身与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卡扣,而无法稳固地固定于绝缘本体内,从而使得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抵接部与印刷电路板的导电片接触不稳定,进而影响印刷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电性连接。
2.由于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存在制造公差,或装设在绝缘本体中的组装公差,或环境偏差等因素,使得对接元件与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之间的间隙减小,而有可能造成对接元件与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之间干涉力量过大,当干涉力量大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与绝缘本体的卡扣力时,使得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冲破其本身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卡扣,而无法稳固地固定于绝缘本体内,从而使得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抵接部与印刷电路板的导电片接触不稳定,进而影响印刷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电性连接。
针对以上结构所存在的缺陷,本创作人结合自身研发和制造的经验,积极研究、改良,创造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使端子稳固地固定于绝缘本体中,以保证基板与电连接器的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插置一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前侧开设有一第一插槽及所述绝缘本体后侧开设有一第二插槽供所述基板向前插置,所述绝缘本体内于所述第一插槽及所述第二插槽之间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二插槽内的前壁,所述固定槽向前延伸一第一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一插槽的侧壁,及所述固定槽向后延伸一第二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二插槽的侧壁;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一第一接触臂穿经所述第一收容槽,而进入所述第一插槽,自所述基部向后延伸一第二接触臂穿经所述第二收容槽,而进入所述第二插槽,用以电性抵接所述基板,所述基部向后延伸一挡止部,供所述基板前端抵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以将一电子卡电性连接至所述基板上,其通过于所述基部向后延伸一所述挡止部,以供所述基板前端抵靠,从而所述电子卡插入所述第一插槽抵接所述第一接触臂的过程中,即使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也因所述挡止部挡止于所述基板,而能稳固地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从而保证所述基板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正常电性连接。
为便于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以插置电子卡及基板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绝缘本体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插置电子卡及基板后的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基板组装关系的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子卡及基板组装关系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
电子卡 1 金属垫片 11 基板 2
导电片 21 通孔 22 端面 23
绝缘本体 3 前侧面 31 后侧面 32
第一插槽 33 第一收容槽 331 后壁 332
第二插槽 34 第二收容槽 341 侧壁 3411
前壁 342 固定槽 35 隔块 36
卡持部 361 端子 4 基部 41
挡止部 411 延伸部 412 凸部 413
第一接触臂 42 接触部 421 第二接触臂 43
抵接部 431 固持件 5 钩部 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卡1至一基板2(在本实施例中为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一绝缘本体3及设于所述绝缘本体3内的多个端子4以及二固持件5。所述电子卡1的插接端两侧面排设有金属垫片11,所述基板2的插接端两侧面排设有导电片21,所述基板2对应所述固持件5设有通孔22,用以容纳所述固持件5的钩部51,以使所述基板2稳固地固定于所述电连接器,所述基板2还具有位于其插接端末端的一端面23。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所述绝缘本体3具有相对的一前侧面31及一后侧面32,所述绝缘本体3于所述前侧面31开设有一第一插槽33,并于所述后侧面32开设有一第二插槽34,所述第二插槽34供所述基板2向前插置。所述绝缘本体3内于所述第一插槽33及所述第二插槽34之间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固定槽35。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各所述固定槽35于所述绝缘本体3内呈上下排设置,所述上、下固定槽35之间由一隔块36区隔开,所述隔块36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持部361。所述固定槽35与所述第二插槽34之间由所述前壁342隔开,所述前壁342位于所述第二插槽34的前方。所述上、下固定槽35于邻近所述前壁342位置相互连通。
每一所述固定槽35向前延伸一第一收容槽331,所述第一收容槽331贯穿所述前侧面31,并连通所述第一插槽33的侧壁(即连通所述第一插槽33内部);每一所述固定槽35向后延伸一第二收容槽341,所述第二收容槽341贯穿所述后侧面32,并连通所述第二插槽34的侧壁(即连通所述第二插槽34内部)。每一所述固定槽35连通所述第二插槽34内的前壁342。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所述第一收容槽331分布于所述第一插槽33上下方的所述绝缘本体3内,并与所述第一插槽33上下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插槽33内上下方的所述第一收容槽331位于同一垂线上;所述第二收容槽341分布于所述第二插槽34上下方的所述绝缘本体3内,并与所述第二插槽34上下对应连通,且所述第二插槽34内上下方的所述第二收容槽341位于同一垂线上。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各所述端子4依照所述固定槽35的排列方式,也于所述绝缘本体3内呈上下排列,而每上下设置的所述二端子4组成一对,所述端子4为成对地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3。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所述端子4具有一基部41,自所述基部41向前延伸的一第一接触臂42,及自所述基部41向后延伸的一第二接触臂43。
所述基部41固定于所述固定槽35,所述基部41向后延伸一挡止部411及向后延伸一延伸部412,所述挡止部411和所述延伸部41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接触臂43两侧。所述挡止部411穿过所述第二插槽34内的所述前壁342,而部分进入所述第二插槽34内部。所述挡止部411末端形成一挡止面(未标号)与所述基板2的所述端面23相抵靠。所述延伸部412进入所述第二收容槽341抵持于所述第二收容槽341的侧壁3411,以使所述端子4平稳地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挡止部411也可位于所述前壁342内,也可恰与所述前壁342邻近所述第二插槽34的壁面平齐。
所述基部41一侧设有一凸部413,所述凸部413与所述卡持部361卡扣配合。
所述第一接触臂42穿经所述第一收容槽331,而进入所述第一插槽33,其大致中部位置设有一弯折的接触部421,所述接触部421部分进入所述第一插槽33内部,用以电性抵接所述电子卡1的所述金属垫片11。
所述第二接触臂43穿经所述第二收容槽341,而进入所述第二插槽34,其大致中部位置设有一弯折的抵接部431,所述抵接部431部分进入所述第二插槽34内部,用以电性抵接所述基板2的所述导电片21。
组装时,请参阅图1和图3,首先,将各所述固持件5和各所述端子4自所述后侧面32往所述前侧面31装设于所述绝缘本体3,接着,将所述基板2的插接端向前插入所述第二插槽34内,所述固持件5的所述钩部51钩扣于所述通孔22。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基部41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槽35,以所述凸部413与所述卡持部361卡扣配合方式,避免所述端子4向后脱出所述绝缘本体3;所述第一接触臂42进入所述第一收容槽331,所述接触部421部分进入所述第一插槽33内部;所述第二接触臂43进入所述第二收容槽341,所述延伸部412抵持于所述第二收容槽341的所述侧壁3411,所述抵接部431部分进入所述第一插槽33内部,所述挡止部411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插槽34内部;所述导电片21与对应的所述抵接部431形成抵接,所述基板2的所述端面23抵靠于所述挡止部411末端的所述挡止面(未标号)。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最后,将所述电子卡1的插接端向后插入所述第一插槽33内,所述金属垫片11与对应的所述接触部421形成抵接。
当将所述电子卡1插入所述第一插槽33的过程中,所述电子卡1插入的角度有可能倾斜,而导致所述电子卡1与所述接触部42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得所述电子卡1插入力增大,当插入力大于所述端子4的所述凸部413与所述绝缘本体3的所述卡持部36之间的卡扣力时,此时,由于所述基部41向后延伸一所述挡止部411,所述挡止部411的所述挡止面(未标号)与所述基板1的所述端面23相抵靠,因此,所述端子4有所述基板1的挡止而不会造成所述凸部413越过所述卡持部36的表面,以使所述端子4稳固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槽35,从而保证所述接触部421与所述导电片21保持稳定接触,进而保证所述基板1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正常电性连接;当将所述电子卡1插入所述第一插槽33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端子4存在制造公差,或装设在所述绝缘本体3中的组装公差,或环境偏差等因素,使得所述电子卡1与所述端子4之间的间隙减小,而有可能造成所述电子卡1与所述端子4之间的干涉力量过大,当干涉力量大于所述端子4的所述凸部413与所述绝缘本体3的所述卡持部36的卡扣力时,此时,由于所述基部41向后延伸一所述挡止部411,所述挡止部411的所述挡止面(未标号)与所述基板1的所述端面23相抵靠,因此,所述端子4有所述基板1的挡止而不会造成所述凸部413越过所述卡持部36的表面,以使所述端子4稳固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槽35,从而保证所述接触部421与所述导电片21保持稳定接触,进而保证所述基板1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正常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当将所述电子卡插入所述第一插槽的过程中,所述电子卡插入的角度有可能倾斜,而导致所述电子卡与所述接触部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得所述电子卡插入力增大,当插入力大于所述端子的所述凸部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卡持部之间的卡扣力时,此时,由于所述基部向后延伸一所述挡止部,所述挡止部的所述挡止面(未标号)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端面相抵靠,因此,所述端子有所述基板的挡止而不会造成所述凸部越过所述卡持部的表面,以使所述端子稳固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从而保证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电片保持稳定接触,进而保证所述基板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正常电性连接。
2.当将所述电子卡插入所述第一插槽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端子存在制造公差,或装设在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组装公差,或环境偏差等因素,使得所述电子卡与所述端子之间的间隙减小,而有可能造成所述电子卡与所述端子之间的干涉力量过大,当干涉力量大于所述端子的所述凸部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卡持部的卡扣力时,此时,由于所述基部向后延伸一所述挡止部,所述挡止部的所述挡止面(未标号)与所述基板1的所述端面相抵靠,因此,所述端子有所述基板的挡止而不会造成所述凸部越过所述卡持部的表面,以使所述端子稳固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从而保证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导电片保持稳定接触,进而保证所述基板与所述电连接器的正常电性连接。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插置一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前侧开设有一第一插槽及所述绝缘本体后侧开设有一第二插槽供所述基板向前插置,所述绝缘本体内于所述第一插槽及所述第二插槽之间设有横向排列的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二插槽内的前壁,所述固定槽向前延伸一第一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一插槽的侧壁,及所述固定槽向后延伸一第二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二插槽的侧壁;
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一第一接触臂穿经所述第一收容槽,而进入所述第一插槽,自所述基部向后延伸一第二接触臂穿经所述第二收容槽,而进入所述第二插槽,用以电性抵接所述基板,所述基部向后延伸一挡止部,供所述基板前端抵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露出所述第二插槽前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前壁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恰与所述前壁邻近所述第二插槽的壁面平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呈上下排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分布于所述第一插槽上下方的所述绝缘本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插槽上下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收容槽分布于所述第二插槽上下方的所述绝缘本体内,并与所述第二插槽上下对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上下方的所述第一收容槽位于同一垂线上,所述第二插槽内上下方的所述第二收容槽位于同一垂线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固定槽之间由一隔块区隔开,所述隔块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持部,所述基部一侧设有一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卡持部卡扣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向后延伸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抵持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侧壁,所述延伸部和所述挡止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接触臂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一插槽内的后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装设有二固持件,所述固持件的钩部与所述基板的通孔钩扣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584088U CN201845904U (zh) | 2010-10-08 | 2010-10-08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5584088U CN201845904U (zh) | 2010-10-08 | 2010-10-08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845904U true CN201845904U (zh) | 2011-05-25 |
Family
ID=4404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558408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45904U (zh) | 2010-10-08 | 2010-10-08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84590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50945A (zh) * | 2015-08-06 | 2017-02-22 | 泰科电子公司 | 用于电连接器系统的馈通式适配器组件 |
CN108173018A (zh) * | 2016-12-07 | 2018-06-1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卡缘连接器 |
CN109196733A (zh) * | 2016-05-16 | 2019-01-1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
CN112005448A (zh) * | 2018-05-22 | 2020-11-2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探针销 |
-
2010
- 2010-10-08 CN CN2010205584088U patent/CN2018459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50945A (zh) * | 2015-08-06 | 2017-02-22 | 泰科电子公司 | 用于电连接器系统的馈通式适配器组件 |
CN109196733A (zh) * | 2016-05-16 | 2019-01-1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
CN109196733B (zh) * | 2016-05-16 | 2020-11-03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
US10938135B2 (en) | 2016-05-16 | 2021-03-02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US11355876B2 (en) | 2016-05-16 | 2022-06-0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CN108173018A (zh) * | 2016-12-07 | 2018-06-1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卡缘连接器 |
CN108173018B (zh) * | 2016-12-07 | 2020-02-2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卡缘连接器 |
CN112005448A (zh) * | 2018-05-22 | 2020-11-2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探针销 |
JPWO2019225441A1 (ja) * | 2018-05-22 | 2021-05-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ローブピン |
JP7226441B2 (ja) | 2018-05-22 | 2023-02-2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ローブピ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08305U (zh) | 移动存储装置及其电连接器 | |
CN101764305B (zh) | 电力连接器 | |
CN20174183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779731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029178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4179274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3579835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845904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8233024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944007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CN20212111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73720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34569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6544691A (zh) | 端子模组以及电连接器 | |
CN214204036U (zh) | 改良端子结构的电连接器 | |
CN201332158Y (zh) | 电力连接器 | |
CN201838762U (zh) |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子组件 | |
CN20163902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744234U (zh) | 一种正反插usb插头 | |
CN20444157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897584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672032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448119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395184U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21226735U (zh) | 低插拔力高可靠性板对板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