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4734U - 四向工艺车 - Google Patents
四向工艺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84734U CN201784734U CN2010202634051U CN201020263405U CN201784734U CN 201784734 U CN201784734 U CN 201784734U CN 2010202634051 U CN2010202634051 U CN 2010202634051U CN 201020263405 U CN201020263405 U CN 201020263405U CN 201784734 U CN201784734 U CN 2017847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moving mechanism
- car
- base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四向工艺车,包括用于固定底盘前桥轮轴的前车和用于固定底盘后桥轮轴的后车,二者均包括底盘、支架、一对纵向移动机构、一对横向移动机构和至少两个气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且支架的顶面还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底盘轮轴的固定座;纵向移动机构分别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且纵向移动机构的底部设有可进行前后纵向移动的纵向轮;横向移动机构分别设于底座的前后两侧,且横向移动机构的底部设有可进行左右横向移动的横向轮;且纵、横向移动机构的其中之一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移动机构与底座铰接;气囊的顶部通过气囊座连接支架,底部通过气囊座连接与底座铰接的移动机构的顶部。此种结构可减小底盘操作的占用空间,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组装车辆底盘的工艺车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车辆的组装时,通常是将车辆的底盘固定在流水线上,然后控制机械臂将发动机等配件固定在底盘的预定位置,由于底盘上需安装的配件较多,在组装时是先固定一个配件,再进行下一配件的组装,进行流水作业,这样就需要流水线很长,且机械臂的数目较多,增加生产用地和设备成本。
为了缩短流水线长度,减少机械臂的使用数量,有业者先将车辆底盘上的行驶装置装配到位,再通过操作车辆的行驶装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位移,当需向左或向右移动时,到达指定位置,可能需要进行多次转向,这样就需要为车辆提供转向的空间,特别是对于使用在客车等长度较长的底盘而言,占用空间更大,故仍有改进的空间。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制造流程中的缺陷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向工艺车,其可减小底盘操作的占用空间,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向工艺车,其可提高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四向工艺车,包括用于固定底盘前桥轮轴的前车和用于固定底盘后桥轮轴的后车,二者均包括底盘、支架、一对纵向移动机构、一对横向移动机构和至少两个气囊,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且支架的顶面还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底盘轮轴的固定座;纵向移动机构分别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且纵向移动机构的底部设有可进行前后纵向移动的纵向轮;横向移动机构分别设于底座的前后两侧,且横向移动机构的底部设有可进行左右横向移动的横向轮;且纵、横向移动机构的其中一移动机构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移动机构借助铰接机构与底座铰接;气囊的顶部通过气囊座连接支架,底部通过气囊座连接与底座铰接的移动机构的顶部,利用充放气改变二者之间的距离。
上述前、后车上的横向移动机构还设有防侧翻机构,包括伸长杆和车轮,伸长杆是在任一横向移动机构向一侧延伸而成,车轮固定在该伸长杆的端部。
上述防侧翻机构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前车和后车的相对侧。
上述任一横向移动机构包括设于一端的横向轮和设于另一端的防侧翻机构,该防侧翻机构包括沿横向移动机构向外延伸而成的伸长杆和设于该伸长杆端部的车轮。
上述前车的支架包括二固定座、二支杆、二滑轨、一滑座和一固定杆,两个支杆平行设置,并以底端固定在底座的两侧;滑轨平行架设在两根支杆上;滑座滑动设在前述滑轨上,而两个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滑座的两侧,随滑座的滑动而移动;固定杆架设在两根支杆之间,且位于二滑轨之间,且固定杆上设有若干固定孔,而滑座的底部形成有固定孔,二者借助锁固件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同时采用纵向移动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并借助气囊的充放气动作,改变二移动机构的相对位置,从而使纵向轮或横向轮着地,使之进行纵向或横向移动,车体无需进行转动,从而可大大节省使用空间,降低制造成本;
(2)增加防侧翻机构,提供一突出的支撑点,确保前、后车的稳定性,防止器在横向移动时的翻倒;
(3)更可在安装有防侧翻机构的一角拆除原有的横向轮,利用防侧翻机构的车轮配合剩余的横向轮进行横向位移,节省横向轮的使用,降低费用;
(4)将前车的支架设计为可调式,可改变底盘的前桥轮轴在前车上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型号的底盘结构,增大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承载前桥轮轴的工艺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承载后桥轮轴的工艺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正视图;
图7是图5的侧视图;
图8是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向工艺车,其用于固定汽车底盘,并实现在纵向和横向四个方向的方便移动,无需转向,占用空间小,具体来说,此种四向工艺车包括用于固定底盘前桥轮轴的前车1和用于固定底盘后桥轮轴的后车2,下面将结合附图分别进行介绍。
首先参考图1至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固定前桥轮轴的前车1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底座11、支架12、纵向移动机构13、横向移动机构14和至少两个气囊15,支架12固定在底座11上,用于为前桥轮轴提供支撑固定,该支架12的顶面设有相对的两个固定座121,用于固定前桥轮轴,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2为可调式,具体包括支杆122、滑轨123、滑座124,固定杆125和固定座121,其中,支杆122为两个,分别以底端平行固定在底座11的两侧;滑轨123也设为两根,平行架设在两根支杆122上,使之呈“口”字型;滑座124滑动设在前述滑轨123上,而两个固定座121即分别固定在滑座124的两侧,随滑座124的滑动而移动位置;固定杆125架设在两根支杆122之间,且位于二滑轨123之间,且固定杆125上设有若干固定孔1251,而滑座124的底部也形成有固定孔(图中未示),当滑座124改变位置时,可使用锁固件将滑座124固定在相应位置。
纵向移动机构13固定在支架12上,具体而言是位于底座11的左右两侧,并与滑轨123的方向平行,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3的底部设有纵向轮131,可提供前车1在纵向的位移。
横向移动机构14与底座11铰接,具体可通过图4所示,横向移动机构14分设于底座11的前后两侧,并与纵向移动机构13呈垂直状态,所述横向移动机构14是借助铰接机构142与底座11实现竖直方向的铰接,且横向移动机构14的底部设有横向轮141,可提供前车1在横向的位移;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横向、纵向是定义为对应于汽车底盘而言,当然纵、横向移动机构13、14的固定结构也可以是纵向移动机构13借助铰接机构142与底座11铰接,横向移动机构14固定在支架12上。
气囊15可设置多个,其一端借助气囊座151连接支架12的支杆122,另一端则借助气囊座151连接横向移动机构14的顶部,此实施例中仅设置两个气囊15,分别设置在支杆122、横向移动机构14的中段,利用气囊15的充放气,改变横向移动机构14与支架12顶部的距离,进而改变位移方向。
另外,为了提高前车1在进行横向位移时的稳定性,避免前车1侧翻,如图1至图4,此实施例在其中任一横向轮141的位置还设有防侧翻机构16,包括一向外延伸的伸长杆161和设于该伸长杆161端部的车轮162,此处防侧翻机构16可以是直接增设在横向移动机构14的端部,也可拆卸该处原有的横向轮141,而是直接利用车轮162配合其余几个横向轮141来实现前车1的横向移动。由于车轮161是突出于同侧的另一横向轮141,因此在朝向该侧位移时,可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防止侧翻事故的发生;当然更可在前车1的另一侧也设置同样的防侧翻机构16,实现前车1在横向移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再请参考图5至图8所示,所述的后车2包括底座21、支架22、纵向移动机构23、横向移动机构24和至少两个气囊25,其中支架22固定在底座21上,用于为后桥轮轴提供支撑固定,且所述支架22的顶面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座221,用以固定后桥轮轴;纵向移动机构23固定在支架22上,并位于底座21的两侧,分别与二固定座221的连线方向垂直;而横向移动机构24借助铰接机构242与底座21铰接,位于底座21的两侧,并与纵向移动机构23垂直设置;气囊15设有四个,两个一组分设在底座21的两侧,并借助气囊座151连接在横向移动机构24与支架22之间;前述支架22、横向移动机构24和气囊25的结构与前车1上的对应结构类似,故不再赘述;另外,同前车1的结构,纵、横向移动机构23、24的连接方式可进行对调,只要二者之一固定于支架22上,另外一种移动机构与底座21铰接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后车2上也设有防侧翻机构26,其是设在前车1上防侧翻机构26的对侧,二者配合实现底盘在横向两侧位移的稳定性;所述防侧翻机构26包括沿横向移动机构24向外延伸的伸长杆261和固定在其端部的车轮262,具体实施结构与前车1上类似,故不再详述。
使用时,将底盘的前桥轮轴分别固定在前车1的两个固定座121上,再将后车2移动位置,使其顶面的固定座221与底盘的后桥轮轴位置对应,并进行固定,此时若需进行横向的移动,则可直接如图1及图5中所示,将气囊15、25充满气体,增大横向移动机构14、支架12及横向移动机构24、支架22之间的距离,横向移动机构14、24的横向轮141、241着地,可进行横向左右的移动,且借助防侧翻机构16、26在两个方向的支点,可防止在移动过程中的翻转,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而当进行纵向移动时,只需控制气囊15、25放气,带动横向移动机构14、24以铰接机构142、242绕底座11、21向上转动,缩短与支架12、22顶部的距离,此时纵向移动机构13、23随支架12、22相对下移,纵向轮131、231着地,可进行纵向前后的移动;由前面的叙述可知,此种四向工艺车借助横向移动机构14、24、支架12、22及气囊15、25的配合,可轻易实现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移动,而无需转动车身,从而节省极大的空间,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由于底盘前部一般承载量较少,因此可借助前车1上的可调式支架12,通过移动滑座124,改变前桥轮轴固定于前车1上的位置,从而提供前车1固定位置的灵活性,可适应不同型号的底盘要求。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四向工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底盘前桥轮轴的前车和用于固定底盘后桥轮轴的后车,二者均包括底盘、支架、一对纵向移动机构、一对横向移动机构和至少两个气囊;
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且支架的顶面还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底盘轮轴的固定座;
纵向移动机构分别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且纵向移动机构的底部设有可进行前后纵向移动的纵向轮;
横向移动机构分别设于底座的前后两侧,且横向移动机构的底部设有可进行左右横向移动的横向轮;
且纵、横向移动机构的其中一移动机构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移动机构借助铰接机构与底座铰接;
气囊的顶部通过气囊座连接支架,底部通过气囊座连接与底座铰接的移动机构的顶部,利用充放气改变二者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工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车上的横向移动机构还设有防侧翻机构,包括伸长杆和车轮,伸长杆是在任一横向移动机构向一侧延伸而成,车轮固定在该伸长杆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向工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翻机构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前车和后车的相对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工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横向移动机构包括设于一端的横向轮和设于另一端的防侧翻机构,该防侧翻机构包括沿横向移动机构向外延伸而成的伸长杆和设于该伸长杆端部的车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工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的支架包括二固定座、二支杆、二滑轨、一滑座和一固定杆,两个支杆平行设置,并以底端固定在底座的两侧;滑轨平行架设在两根支杆上;滑座滑动设在前述滑轨上,而两个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滑座的两侧,随滑座的滑动而移动;固定杆架设在两根支杆之间,且位于二滑轨之间,且固定杆上设有若干固定孔,而滑座的底部形成有固定孔,二者借助锁固件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634051U CN201784734U (zh) | 2010-07-16 | 2010-07-16 | 四向工艺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634051U CN201784734U (zh) | 2010-07-16 | 2010-07-16 | 四向工艺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84734U true CN201784734U (zh) | 2011-04-06 |
Family
ID=43816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6340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4734U (zh) | 2010-07-16 | 2010-07-16 | 四向工艺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847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8541A (zh) * | 2012-07-16 | 2012-10-17 | 马万尤 | 多向移动式筛土机 |
CN109317344A (zh) * | 2018-11-29 | 2019-02-12 | 三威塑胶制品(珠海)有限公司 | 喷涂载具和喷涂生产线 |
-
2010
- 2010-07-16 CN CN2010202634051U patent/CN2017847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8541A (zh) * | 2012-07-16 | 2012-10-17 | 马万尤 | 多向移动式筛土机 |
CN109317344A (zh) * | 2018-11-29 | 2019-02-12 | 三威塑胶制品(珠海)有限公司 | 喷涂载具和喷涂生产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44198B (zh) | 车辆座椅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2827207U (zh) | 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和前排乘客座椅 | |
CN104010927B (zh) | 紧凑型城市车辆 | |
CN204978780U (zh) | 适用于工位器具的牵引装置 | |
CN108820031A (zh) | 一种自稳云台安抚婴儿车 | |
CN201784734U (zh) | 四向工艺车 | |
CN202952852U (zh) | 车辆座椅组件和车辆前排乘客座椅 | |
CN209890197U (zh) | 一种车前杠检修支架 | |
CN103241274B (zh) | 折叠式婴儿推车 | |
CN104326050A (zh) | 一种折叠式电动交通工具 | |
CN215971901U (zh) | 一种防侧翻式儿童汽车座椅 | |
CN103419871A (zh) | 升降式箱包折叠电动车 | |
CN204586882U (zh) | 轮轨侧卸式矿车防翻车装置 | |
CN203528548U (zh) | 一种折叠推车 | |
CN204210334U (zh) | 一种汽车及其驾驶室 | |
CN206634143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新型电动三轮车底盘 | |
CN201849509U (zh) | 儿童推车 | |
CN203306139U (zh) | 一种挂车尾架旋转机构 | |
CN105035167A (zh) | 一种四轮电动车的底座 | |
CN218055030U (zh) | 一种suv车型用车载储物箱 | |
CN213923219U (zh) | 一种单驱动料斗移动和翻转装置 | |
CN202753982U (zh) | 儿童推车 | |
CN203738771U (zh) | 一种折叠式踏台 | |
CN103010073A (zh) | 一种应急轮式厢型基站 | |
CN216002643U (zh) | 一种可调节的通用工艺小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