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4552U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64552U
CN201764552U CN2009202683483U CN200920268348U CN201764552U CN 201764552 U CN201764552 U CN 201764552U CN 2009202683483 U CN2009202683483 U CN 2009202683483U CN 200920268348 U CN200920268348 U CN 200920268348U CN 201764552 U CN201764552 U CN 201764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aforementioned
surrounding wall
arc
plan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83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村嘉夫
古田和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64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645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8Foundations or supports plates; Legs or pillars; Casings; Whe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2Side rests; Side plates; Cover lids; Splash guards; Racks outside ovens, e.g. for drying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6Shelves, racks or trays inside ovens; Support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8Arrangement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king compartments, e.g. for warming or for storing utensils or fuel containers; Arrangement of additional heating or cooking apparatus, e.g. gri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4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with heat radiated directly from the heat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烹调器,其是在室内周壁面的一部分采用突出于外侧的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的加热室中,能抑制大型化、使得部件可以共用化的组装构成。在使加热室(22)形成为箱状的周壁部之中的顶壁部(22a),具有突出于外侧的形成为非平坦面状的圆弧部(33);在该顶壁部(22a)的两侧端部形成接合部(34),并在位于该顶壁部(22a)的两侧部的板状的左右侧壁部(22c)、(22d),形成与前述接合部(34)重叠的凸缘部(31);并且在前述顶壁部(22a),具有从前述接合部(34)朝向室内侧弯曲所形成的台阶部(35)。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善了对食品进行加热烹调的加热室的组装构成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对收置于加热室内的食品进行加热烹调的加热单元适当采用通过热风进行的烘烤加热、通过加热器进行的辐射加热、通过磁控管进行的高频加热等的加热烹调器在一般家庭中广泛普及。 
可是,在单独采用或者同时采用了上述任一加热单元的加热烹调器中,其加热室的构成都形成为,以呈平坦面状的金属板包围除了具有正面的开口部的前壁部之外的周壁部的矩形箱状。 
因为如此的加热室无法将其周壁面整体形成为一体,所以例如除了前壁部之外,要准备用于形成加热室的顶壁部、侧壁部、底壁部、后壁部等周壁部件,使这些相邻的壁部彼此相接合而形成矩形箱状的加热室,且作为其接合方法通常采用弯曲加工、铆接、焊接等的方法而组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如此一来,当形成矩形箱状的加热室时,在形成加热室的周壁部呈平坦面状的情况下、且在使其相邻的壁部彼此例如顶壁部与位于左右的侧壁部相接合的情况下,能够无任何问题地适当地采用上述接合方法。 
例如,若基于表示作为一般性的现有例而示于图9的加热室1的概要性构成的纵剖正视图进行说明,则附图相当于加热室1的概要性组装构成,表示顶壁部2、侧壁部3(3a表示左侧壁部、3b表示右侧壁部)及底壁部4都采用了呈平坦面状的各周壁部的加热室1的构成。 
当形成加热室1时,对于形成于侧壁部3的上下端部的凸缘部5、6, 在使顶壁部2及底壁部4的各侧端部相重叠的状态下,例如以对该重叠部分进行加压的铆接方法而接合,并通过未图示的后壁部的组装而形成正面开口了的矩形箱状的加热室1。 
还有,在加热室1的外部周围设置以附图中双点划线表示的壳体7,该壳体7呈同样的矩形箱状,并与加热室1隔开预定的热绝缘距离而形成加热烹调器的外轮廓。 
可是,加热室1的周壁部并非全部为平坦面,也存在一部分为非平坦面的形状的情况,例如,图10为作为其一例的、表示其他现有例的与图9相当的图。 
在利用通过热风的加热单元进行烹调的情况下,使加热室的顶壁部的基本整体突出为圆弧状,对使热风朝向圆弧状的内壁面以各种角度接触之后的热风产生扭转作用,得到室内均匀的热风而消除被加热物的加热不匀。 
以下,若在图10中在与图9相同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而进行说明,则加热室10在具有从成为非平坦面状的正面看剖面为圆弧状的顶壁部11之点不同,其他为与图9实质上相同的构成。 
即,顶壁部11作为整体形状呈具有突出于上方的圆弧部11a的所谓“半圆锥体型”的圆弧状,吹出于室内而朝向顶壁部11侧的热风与圆弧部11a的内壁面接触而变换方向进行流通,原理上如以附图中箭头A而示地沿圆弧面变换方向而流动。 
而且,热风在变换方向后伴随着流向前方而产生扭转作用,该流动消除热风流的死角、消除被加热物的加热不匀而得到室内均匀的热风,可以进行高效的加热烹调。 
此外,在以先前的图9表示的构成一般性加热室1的平坦面状的顶壁部2,接触于顶壁部2的平坦面而变换了方向之后的热风中,原理上以附图中箭头a表示的直线性流动成为主体,在如此的热风流中产生死角部分,也就是说存在容易产生热风不匀的问题,但是通过设置上述圆弧状的顶壁部11可以对由热风引起的加热不匀进行抑制。 
但是,该情况下,因为壳体12高度尺寸相应于顶壁部11突出于上方 的量(附图中以符号h1表示)变大、浪费的空间变大,所以无法得到想要小型化的加热烹调器。 
因此,为了应对上述大型化的不良状况,通过使侧壁部3的高度仅变小顶壁部11突出为圆弧状的量(h1),可以应对该不良状况。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272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5-272760号公报 
可是,在如此的应对方法中侧壁部3自然变小,并且,结构与示于图9的一般性构成的加热室1的侧壁部3变得不通用,不仅部件的通用性差而无法有效率地制作,而且也产生室内容积变小等的不良状况。 
而且,在顶壁部11的圆弧部11a的弯曲形成基部B周边容易产生因成型后的变形引起的翘曲、因回弹引起的变形等,相对于侧壁部3的凸缘部5容易在接合部分的内周侧(弯曲形成基部B侧)部分产生间隙。 
在该情况下产生食品渣滓进入、或者在作为加热室10为必须在组装后实施涂装的材料制(例如,为镀锌钢板制)的情况下产生涂料积聚而使室内的涂装加工的外观质量下降等的问题。 
还有,作为使顶壁部11圆弧状地突出于上方的构成,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既可考虑在顶壁部11的内面侧作为加热器而采用1根或者多根例如卤素灯加热器的情况,也可考虑在该情况下使顶壁部11圆弧状地突出于上方而以其内面侧为热反射部的构成,且在该情况下也具有与上述基本相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即使是室内周壁面的一部分采用突出于外方的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而构成的加热室,也能够不大型化地采用通用的周壁部件而组装构成加热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具备正面进行开口的呈箱状的加热室,特征为: 
前述加热室构成为,在使板状的周壁部相接合而形成为箱状之中的一 部分,具有向外侧突出的形成为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并与相邻于该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的两侧部的周壁部相接合; 
在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的两侧端部形成接合部,并在前述相邻的周壁部形成重叠于前述接合部的凸缘部; 
且在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具有从前述接合部朝向室内侧弯曲所形成的台阶部。 
如果依照于本实用新型,则即使在为了加热性能的提高等而具备有向外侧突出的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的加热室也构成为,在该周壁部设置台阶部而与相邻的周壁部组合地进行接合,所以能够通过该台阶部而吸收向外侧的突出量,能够防止大型化而维持小型的构成,并能够使除了该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之外的板状的各周壁部与其他加热烹调器的一般性构成的周壁部共用化,能够提供在成本方面也有利的加热烹调器。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中,其特征在于: 
前述周壁部的非平坦面状的向外侧的突出高度为前述相邻的周壁部的高度以下。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 
在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具有相对于前述台阶部基本弯曲成直角所形成的平坦部位,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除了该平坦部位以外,还包括向前述加热室的外侧突出的非平坦面状部位。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的特征还在于: 
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所具有的台阶部接合固定于前述相邻的周壁部的内侧面。 
进而,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构成为,突出形成为圆弧状,在该周壁部的与圆弧方向不同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具有前侧面开口的前板相接合的剖面三角形状的圆弧状弯曲片,并在该弯曲片具有沿圆弧状方向分割成多个的缝隙。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前板,具备用于与沿圆弧状的弯曲片相重叠而进行铆接的圆弧 状接合片,在该圆弧状接合片具有沿圆弧状方向分割成多个的缝隙,并且该缝隙与前述弯曲片侧的缝隙在偏离的位置重叠地接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本实用新型加热烹调器的加热室的一个实施例的概要构成的纵剖正视面。 
图2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表示开门状态的加热烹调器的正视图。 
图4是加热室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沿示于图4中的C-C线进行剖切而示的铆接前的剖面图,图5(b)是相应的铆接后的剖面图。 
图6是相当于图5(a)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沿示于图5(a)中的D-D线进行剖切而示的剖面图。 
图8(a)、(b)分别是表示不同的变形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9是表示现有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10是表示不同的现有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符号的说明 
在附图中,21表示壳体,22表示加热室,22a表示顶壁部,22b表示底壁部,22c表示左侧壁部,22d表示右侧壁部,22e表示后壁部,24表示开口,25表示前板,26表示热风产生装置,31表示上凸缘部,33、41表示圆弧部,34表示接合部,35表示台阶部,36表示平坦部位,37表示圆弧状弯曲片,38、40表示缝隙,39表示圆弧状接合片,42表示螺纹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烹调器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1~图7进行说明。开始,首先基于表示示于图3的开门状态的加热烹调器的正视图及示于图4的加热室的分解立体图进行说明。 
作为加热烹调器的整体构成而构成为,在如示于图3地形成外轮廓的 呈矩形箱状的壳体21的内部,设置对作为正面的前侧的面进行了开口的呈箱状的加热室22,可以转动地设置有开闭该前侧的面的开口的门23。 
前述加热室22构成为,除了前侧的面侧之外基本上由平坦的板状的周壁部所包围而成为箱状,使作为周壁部的顶壁部22a、底壁部22b、左侧壁部22c、右侧壁部22d、及后壁部22e互相接合而构成为箱状,并在该前侧的面侧接合具有前侧面开口24的前板25。 
还有,上述各周壁部可以适当地一体化而形成,例如也可以为将左右侧壁部22c、22d与底壁部22b一体地弯曲形成为コ状的构成。并且,关于各周壁部的接合方法、顶壁部22a及开口24的具体形状等的详情要待后述,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开口24为如下形状:以顶壁部22a、左右侧壁部22c、22d及底壁部22b所包围,与形成于前侧的面侧的开口相等。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加热室22的后壁部22e的背面侧,具备作为加热单元的热风产生装置26(参照图3)。该热风产生装置26包括热风风扇27、配置于其周围的热风加热器28、形成于兼作一部分热风壳套(casing)的后壁部22e的中央部的进气孔29、和形成于其周围的多处的吹出孔30。 
从而,如果依照于如此的热风产生装置26,则可以重复进行如下热风循环:室内空气通过热风风扇27的旋转驱动从进气孔29取进到作为后壁部22e的背面侧的热风壳套内,以热风加热器28所加热而热风化,该热风从吹出孔30吹进室内,再从进气孔29取进。 
然而,在加热室22内虽未图示但通常具备搁置食品的搁板,进行通过上述热风循环对食品的加热烹调、也就是说烘烤烹调。还有,也可以构成为:作为其他的周知的加热单元,虽未图示但为了能向室内的食品辐射高频波而具备磁控管,进而具备加热器等的加热单元。 
接下来,基于示于图1的加热室22的纵剖正视图、及示于图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尤其关于加热室22的主要部分的组装构成而说明。加热室22如前述地呈基本上以平坦的板状的各周壁部所包围的矩形箱状,但是在具体的构成上,在本实施例中周壁部之中例如仅顶壁部22a形成为非平坦面状。 
虽然作为其他周壁部的左右侧壁部22c、22d及底壁部22b、进而后壁部22e也如前述地兼作热风壳套,但是它们实质上与现有构成同样地呈平坦面状而箱状地构成加热室22。 
即,除了顶壁部22a之外的各周壁部呈与现有构成相同的平坦面状,其中左右侧壁部22c、22d在上下端作为向侧方(外侧)弯曲的凸缘部而分别形成上凸缘部31及下凸缘部32。 
并且,底壁部22b也为通用的构成,能够将食品直接载置于底面地呈平坦面状,设定为与左右的下凸缘部32相重叠的大小。 
相对于此,如前述地作为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的顶壁部22a构成为,特别如示于图1地从正面看圆弧部33占形成室内的顶棚部分的大部分。 
具体地,在左右的两侧端部具有平坦的接合部34,该接合部34为与前述左右侧壁部22c、22d的上凸缘部31相对应的大小,形成通过后述的铆接方法相接合的部位。从该接合部34弯曲成直角而形成向室内下方垂下的台阶部35。 
进而,从该台阶部35的下端部形成延伸于室内侧方的水平的平坦部位36,并从该平坦部位36向成为加热室22的外侧的上方突出地形成前述的圆弧部33,结果形成为,位于该圆弧部33的左右侧部地形成上述平坦部位36。 
然而,相对于上述接合部34与现有构成的呈平坦面状的顶壁部2的高度位置相同(对比参照现有例的图9),前述台阶部35是用于从该处向下方经由预定的台阶而形成圆弧部33的部分,该台阶(尺寸)相当于台阶部35的高度h2。 
而且,如示于图1地,形成与台阶部35的高度h2相同或比其小的突出高度h1(h2≥h1)的圆弧部33。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将与该台阶部35的高度h2相同或比其小的突出高度h1定义为台阶部35的高度h2以下的突出高度h1。 
也就是说,该突出高度h1为从平坦部位36到圆弧部33的中央的顶点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圆弧部33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为比台阶部35低的高 度(h1<h2)。 
由此,圆弧部33的圆弧状的顶点不会比接合部34的位置向上方突出,也就是说高度位置抑制为与接合部34同等位置或其以下,由此不必使伴随于圆弧部33的形成所导致的壳体21的高度变高丝毫。 
从而,左右侧壁部22c、22d的高度也能够与现有构成不变地通用化,例如能够与示于图9的各侧壁部3a、3b通用地利用。 
在此,关于使构成加热室22的主要的各周壁部相接合的铆接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基于图2关于顶壁部22a、与位于其左右的两侧部的左右侧壁部22c、22d的接合方法,尤其关于图示的左侧壁部22c侧的接合方法而说明。 
使顶壁部22a的接合部34载置于左侧壁部22c的上凸缘部31上地重叠,在该重叠的状态下在多处采用铆接方法进行接合而固定。该铆接方法未具体地特别进行图示,以使接合部34与上凸缘部31的重叠部分介于冲压机与冲模之间的状态通过冲压机进行加压。 
该结果是,为如下方法:由冲压机与冲模所夹着的重叠部分向侧方延展,进行通过所谓冲压成型的镦锻加工,因而使如示于图2地重叠的2块金属板接合为防脱状态。 
该镦锻铆接E实施于多处,使接合部34与上凸缘部31接合为贴紧的状态。 
该铆接也可用于示于图1的下凸缘部32与底壁部22b的接合。但是,作为接合方法并不限于该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一般公知的卷边铆接、点焊、或者电容多焊接等各种接合方法。 
还有,若关于前述台阶部35进一步进行补充说明,则优选:沿左侧壁部22c的内面插进台阶部35,以尽量无间隙的状态组装。 
该情况下,具有能够更正确地求得铆接前的接合部34与上凸缘部31的位置设定的优点。当然,也可以在未图示的右侧壁部22d侧用上述同样的组装构成而接合。 
接下来,参照图4、5、6、7加上之前说明的图2,关于顶壁部22a、 与具有其前侧的面侧的开口24的前板25的接合方法进行说明。其中,相对于图5(a)是沿示于图4中的C-C线进行剖切而示的剖面图、且表示铆接前的状态,图5(b)表示铆接后的状态。并且,图6是相当于图5(a)的立体图,图7是沿示于图5(a)中的D-D线进行剖切而示的剖面图。 
如上述地,顶壁部22a的两侧端部为圆弧状部分涉及不到的直线而平坦的接合部34、与同样平坦的上凸缘部31的铆接,相对于此,在顶壁部22a的前侧的面侧,是使圆弧部33的圆弧状端部与前板25相接合的构成,这一点非常不同。而且,难以采用:由对该形状部分通过前述的冲压成型进行镦锻加工所实现的铆接方法。 
即,通过使构成加热室22的各周壁部相接合所形成的前侧的面侧的开口虽然在其顶壁部22a在两侧部的一部分具有平坦部位36,但是从正面看实质上基本整体为圆弧状。 
从而与前述前侧的面侧的开口相同形状的前板25的开口24也圆弧状地形成上部,在最大的开口面积的基础上考虑使食品的取放变得容易。 
因此,在作为顶壁部22a的前端部的圆弧状端部,形成铆接部位,并在一方的对方侧的前板25,沿开口24的上部的圆弧状,形成铆接部位。 
具体地如示于图5(a)及图6地,首先在将要接合的一方的顶壁部22a的圆弧状端部形成剖面弯曲成三角形状的圆弧状弯曲片37。在该弯曲片37形成沿按照圆弧状延伸的方向分割为多个的缝隙38。 
相对于此,在将要接合的对方侧的前板25,沿其开口24上部的圆弧状,弯曲于背面侧而形成倾斜突出于上方的圆弧状接合片39。在该接合片39也形成沿按照圆弧状延伸的方向分割为多个的缝隙40。 
然后,当使它们接合时,通过在圆弧状弯曲片37的三角形状内部插进圆弧状接合片39的状态下从侧面进行加压,能够铆接为使二者牢固地接合的状态(参照图5(b))。 
该铆接时,铆接为,使得分别形成于圆弧状弯曲片37及圆弧状接合片39的缝隙38、40不相一致,如示于图7地,将其位置设定为,按接合前预先偏离的位置而重叠。 
还有,在加热室22的后壁部22e中,虽然说明进行省略,但是在与其他周壁部的后端部之间也采用如上述的铆接方法而接合固定。 
接下来,关于上述构成的加热烹调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若关于进行加热烹调的情况而说明,则因为从正面看使加热室22的顶壁部22a形成为圆弧状,所以尤其当对热风产生装置26进行驱动而进行由热风实现的烘烤烹调时,能够进行由均匀加热产生的高效率的加热烹调。 
即,从吹出孔30吹出于室内的热风作为通过热风风扇27产生的离心作用而具有向周方向吹送的方向性的热风被供给于室内。例如,若在图3中热风风扇27按虚线箭头方向旋转,则来自吹出孔30的热风相对于室内整体具有放射方向的方向性而按箭头A方向吹出。 
其中,吹出于顶壁部22a侧的热风如示于图1地接触于圆弧部33的内面侧而变换方向,即原理上与在图10中表示了的同样地如以箭头A而示地沿圆弧面变换方向地流动。 
由此热风从所产生的室内后方吹出,伴随于流向室内前方,边产生扭转作用边流动,该流动对于得到室内均匀的热风效果有效地起作用,可以进行无加热不匀的高效率的加热烹调。 
另一方面,若关于加热室22的组装构成而说明,则因为其顶壁部22a呈具有突出于上方的圆弧部33的圆弧状,所以就现有技术而言的话,则在高度方向上比现有构成的加热室1(参照图9)变大相当于其高度h1的量。 
从而,当应对该问题时,虽然可考虑增大壳体的高度、或者减小侧壁部的高度等,但是这样的话就会出现:本来的小型化构成无法维持,并且,壳体、侧壁部等的部件变得不通用等的不良状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即使在呈圆弧状的顶壁部22a也不产生上述不良状况的构成。即,尤其如示于图1、图2等地,从接合部35向下方设置以高度h2表示的台阶部35,将圆弧部33的突出高度h1设定为该高度h2以内使得能够对该高度h1的量的突出高度进行吸收。换言之,则相应于圆弧部33的突出高度h1而设定台阶部35的高度h2。 
如此一来,因为圆弧部33的突出高度h1为台阶部35的高度h2以内、作为其起点的接合部35与所铆接的上凸缘部31实质上基本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所以圆弧部33的具有高度h1的顶点不会超过上凸缘部31的高度位置,收于其以下。 
由此,左右侧壁部22c、22d的高度尺寸能够不改变现有构成地相对应,作为周壁部的部件能够共用化,并且壳体21的高度也不会变大而能够维持小型的构成。 
而且,因为上述台阶部35沿左右侧壁部22c、22d的内侧面而插入,所以使接合部34载置于上凸缘部31上而重叠的位置对合变得容易,尤其是台阶部35与各侧壁部22c、22d之间的间隙越小则位置对合的精度越发提高而能够期待包括铆接作业(镦锻铆接E)的组装操作性的提高。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继于上述台阶部35,在将其下端部弯曲成直角而形成延伸于水平方向的平坦部位36之后,使圆弧部33朝向加热室22的外方而突出成型。在此,在该圆弧部33的弯曲形成基部B附近容易产生由回弹等引起的变形。 
可是,即使产生变形,该变形也由平坦部位36所吸收,不会到达台阶部35。由此能够防止在台阶部35与左右侧壁部22c、22d的内侧面之间的下方产生或者增大间隙S。 
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当加热烹调时食品渣滓进入这种间隙S,并在以例如镀锌钢板制作加热室22的周壁部的情况下,虽然在加热室22的组装构成后所进行的涂装加工中有可能在该间隙S产生涂料积聚而有损外观,但是如此的不良状况也能够消除于未然。 
另一方面,如示于图5、6、7等地,因为从正面看呈圆弧状的顶壁部22a其前端部呈圆弧状,所以与作为相接合的对方构件的前板25一起,都设置呈圆弧状的弯曲片37及接合片39,进行使它们加压重叠的铆接(通称为“卷边铆接”)。 
可是,当对这些弯曲片37及接合片39通过冲压成型进行弯曲加工时,有可能在沿该圆弧状的弯曲部周边受压缩方向的变形作用而产生褶皱。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预先在圆弧状的弯曲片37及接合片39沿圆弧状且按照对圆弧状进行分割的方向设置多个缝隙38、40,所以沿圆弧状进行弯曲的冲压成型时的变形作用能够分别以缝隙38、40进行吸收。 
从而,因为能够防止该弯曲部周边的褶皱的产生,并且不会施加不适宜的应力,所以不会在弯曲片37的三角形状及接合片39的倾斜形状等的整体形状方面产生变形。并且,铆接情况下的重叠也能够适当,能够得到足够的接合力。 
但是,在上述铆接中若在缝隙38、40彼此相一致的位置加压,则在前板25的正面侧出现对应于缝隙38、40的轮廓的痕迹,有损外观。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在偏离的位置设定的基础上形成各缝隙38、40以使它们不相一致,但是只要能够设定为至少使得在应当铆接地重叠的情况下使它们不相一致即可。 
如以上进行了说明地,如果依照于上述实施例则具有如下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构成为:在作为构成加热室22之中的周壁部之一的顶壁部22,突出于上方地设置有呈非平坦面状的圆弧状的圆弧部33。 
在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按照该突出于上方的量(相当于图1中的高度h1),使壳体21在高度方向上变大、或者不改变壳体21的大小而使左右的侧壁部22c、22d的高度变低等而应对,但是都成为限于该实施例的构成部件,相对于一般的具有呈平坦面状的顶壁部2的加热烹调器(参照图9),有可能出现不能实现部件的共用化而使得部件管理、操作性繁杂化、制造成本高涨等的不良状况。 
可是,如果依照于本实施例,则形成于该顶壁部22a的台阶部35巧妙地消除了在上方的大型化。即,尤其如示于图1、图2等地,从与现有构成基本同等高度的位置的接合部35弯曲于下方而设置以高度h2表示的台阶部35,将圆弧部33的突出高度h1设定为该高度h2以内。 
由此使得圆弧部33的突出高度h1不会超过与接合部35基本处于同一高度位置的上凸缘部31的高度位置,也就是说能够与左右的侧壁部22c、22d的高度同等或比其低,能够消除上述不良状况而使得除了顶壁部22a 之外的周壁部件可以共用化,该优点大大有利于制造成本的降低。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对以下进行了说明:具备呈“半圆锥体型”的圆弧状的顶壁部22a,当通过热风进行烘烤烹调时,对接触于圆弧部33内面的热风施加扭转作用等,有效地起作用以得到室内均匀的热风效果,能够期待无加热不匀的高效率的加热烹调。 
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圆弧部33的内面加工为热反射面,并在此处装备卤素灯加热器等,而提供能够谋求由加热器的辐射热实现的加热效率的提高的加热烹调器。 
另外,因为前述台阶部35沿左右侧壁部22c、22d的内侧面而插进,所以作为引导部分而起作用,使在上凸缘部31上载置接合部34而重叠的位置对合变得容易。 
尤其是,虽然台阶部35与各侧壁部22c、22d之间的间隙越小、位置对合的精度越发提高而越有利于包括铆接作业的组装操作性的提高,但是只要为至少台阶部35与侧壁部22c、22d平行的构成即可。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述台阶部35的下端部弯曲为直角而形成延伸于水平方向的平坦部位36,并跟在其后突出地形成圆弧部33,但在该弯曲形成基部B附近,容易产生由回弹引起的复原变形、由应力集中等引起的变形。 
可是,即使产生了如此的变形,该变形也被平坦部位36充分地吸收,不会到达台阶部35。 
因而,能够防止在台阶部35与左右侧壁部22c、22d的内侧面之间的下端部侧产生、加大间隙S那样的变形,防止加热烹调时的食品渣滓进入该间隙S。 
并且,在对加热室22的周壁部进行涂装加工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容易产生于间隙S的涂料积聚,也无损室内的外观。 
另一方面,如示于图5、6、7等地,呈圆弧状的顶壁部22a因为与该圆弧方向不相同的前端部呈圆弧状,所以必须与作为相铆接接合的对方构件的前板25一起,都设置呈圆弧状的弯曲片37及接合片39。 
可是,因为当对这些弯曲片37及接合片39通过冲压成型沿圆弧状进行弯曲加工时,有可能在该弯曲部周边受压缩方向的变形作用而产生褶皱,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延伸于圆弧状的方向在进行分割的方向预先设置多个缝隙38、40,之后以冲压成型弯曲加工为圆弧状。 
该结果是,因为产生于冲压成型时的变形作用能够分别以缝隙38、40进行吸收,能够防止该弯曲部周边的褶皱的产生,并且不会施加不适宜的应力,所以不会在弯曲片37的三角形状及接合片39的倾斜形状等产生变形。并且,铆接情况下的重叠也能够适当,能够得到足够的接合力。 
但是,在上述缝隙38、40彼此相一致的位置加压而进行铆接的情况下,在前板25的正面侧出现对应于缝隙38、40的轮廓的痕迹,有损外观。 
在此,因为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在偏离的位置设定的基础上形成各缝隙38、40,使得成为至少在应当铆接地重叠的情况下不相一致的配置,所以上述痕迹不会产生于前板25的正面,不会有损外观。 
图8(a)及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各自不同的变形例的与图2相当的图。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而将说明进行省略,关于不同之点进行说明。 
首先,示于图8(a)的变形例在并不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的平坦部位36之点不同,其他实质上为相同的构成。 
即,呈非平坦面状的顶壁部22a构成为,从台阶部35的下端部直接突出地形成有圆弧部41,从而圆弧部41相对于上述实施例而言,存在圆弧状的宽度尺寸(图示左右方向)稍微变大的程度的差异。 
如果依照于该构成,则因为直至圆弧部41的顶点的高度(虽未图示但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突出高度h1)、及台阶部35的高度h2的关系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以该圆弧部41的突出高度能够与左右的侧壁部22c、22d的高度相等、或比其小,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除了顶壁部22a之外可谋求部件的通用化。 
但是,因为在该变形例中并不具备平坦部位36,所以圆弧部41的弯曲形成基部B附近的回弹等的变形作用直接影响台阶部35,有可能产生间 隙S,因此不利。 
相对于此,示于图8(b)的其他变形例的构成在于:相对于上述实施例,除了在顶壁部22a与其两侧部的左右侧壁部22c、22d(仅示出左侧壁部22c)的接合方法不同之外,实质上相同。 
即,顶壁部22a与左侧壁部22c的接合,一方面成为接合部34与上凸缘部31单单重叠而载置的支持状态,另一方面成为使台阶部35与左侧壁部22c例如在多处通过螺纹件42(螺栓、螺母均可)进行止动而接合的构成。 
如果依照于该构成,则由利用了台阶部35的螺纹件42进行的止动,如已述地使容易产生间隙S的附近的部位相接合,由此在能够可靠地防止该间隙S的产生、变大之点而言较优异,是可同时实现所谓顶壁部22a与左侧壁部22c的接合、和防止间隙S的产生的组装构成。 
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与上述实施例同样地以接合部34与上凸缘部31的铆接为主体、以由螺纹件42实现的接合为辅助接合方法而减少用于应对间隙S的接合部位。并且,也可以代替螺纹件42而采用铆接、焊接等其他接合方法。 
还有,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且示于附图的实施例,例如虽然使得构成加热室的周壁部之中的顶壁部成为非平坦面状,但是即使代替于此而例如使侧壁部成为非平坦面状,仍能够实现使得突出于侧方这一点得到抑制、可谋求部件的共用化等同样的作用效果,并且并不限于作为非平坦面状的圆弧部,例如也可以突出地形成为圆拱顶(dome)状等,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另外,具体地关于缝隙的形状、大小等,也只须相应于使该缝隙为必需的圆弧状的形状而适当设定即可等,当实施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Claims (6)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具备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呈对前侧的面进行开口的箱状,该加热烹调器的特征在于:
前述加热室构成为,在使板状的周壁部相接合而形成为箱状之中的一部分,具有向外侧突出的呈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该周壁部与相邻于该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的两侧部的周壁部相接合;
在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的两侧端部形成有接合部,并在前述相邻的周壁部形成有与前述接合部重叠的凸缘部;
并且,在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具有从前述接合部朝向前述加热室内侧弯曲所形成的台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周壁部的非平坦面状的向外侧的突出高度为前述相邻的周壁部的高度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具有相对于前述台阶部基本弯曲成直角所形成的平坦部位,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除了该平坦部位以外,还包括向前述加热室的外侧突出的非平坦面状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所具有的台阶部接合固定于前述相邻的周壁部的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非平坦面状的周壁部构成为,突出形成为圆弧状,在该周壁部的与圆弧方向不同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具有前侧面开口的前板相接合的剖面三角形状的圆弧状弯曲片,并在该弯曲片具有沿圆弧状方向分割成多个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前板,具备用于与沿圆弧状的弯曲片相重叠而进行铆接的圆弧状接合片,在该圆弧状接合片具有沿圆弧状方向分割成多个的缝隙,并且该缝隙与前述弯曲片侧的缝隙在偏离的位置重叠地接合。
CN2009202683483U 2009-02-20 2009-11-19 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45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7876A JP4843689B2 (ja) 2009-02-20 2009-02-20 加熱調理器
JP037876/2009 2009-02-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64552U true CN201764552U (zh) 2011-03-16

Family

ID=42816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83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4552U (zh) 2009-02-20 2009-11-19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843689B2 (zh)
KR (1) KR200457558Y1 (zh)
CN (1) CN201764552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72760A (ja) * 1992-03-30 1993-10-19 Toshiba Corp 加熱調理器のオーブン構造
JP3937584B2 (ja) * 1998-06-04 2007-06-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2000227227A (ja) * 1999-02-03 2000-08-15 Toshiba Corp 調理器の内箱
JP4949576B2 (ja) * 2001-08-24 2012-06-13 村瀬炉工業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炉
JP4059166B2 (ja) * 2003-08-07 2008-03-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蒸気発生機能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90542A (ja) 2010-09-02
KR200457558Y1 (ko) 2011-12-23
KR20100008608U (ko) 2010-08-30
JP4843689B2 (ja)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8290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US9200641B2 (en) Axial fan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lower pipe therefor
CN107110619A (zh) 用于热交换器的集管板、集管箱和热交换器
CN109804204A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JP4742164B2 (ja) スタッドボルトの取り付け方法、圧縮機及びモータの取り付け方法、圧縮機及びモータの支持構造
CN201764552U (zh) 加热烹调器
JP427848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07006399U (zh) 电机支架和空调器室外机
CN101363669B (zh) 热交换器
JP201108535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1926115U (zh) 一种蜗壳支撑架及座吊机
JP451674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0112457U (zh) 一种通用型钣金机箱
CN207732534U (zh) 电机支架和吸油烟机
CN210218161U (zh) 风机组件和室外机
CN216346699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4501676U (zh) 空调室内机的面框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21222864U (zh) 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CN214700822U (zh) 一种燃气灶底壳
CN214199117U (zh) 风管机的壳体结构以及风管机
CN209608488U (zh) 机座组件和料理机
CN221197559U (zh) 电机支架安装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1230628U (zh) 调节器隔热罩
CN215597682U (zh) 风道支撑座及柜式空调
CN21032804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