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0628U - 调节器隔热罩 - Google Patents

调节器隔热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0628U
CN211230628U CN201922117606.4U CN201922117606U CN211230628U CN 211230628 U CN211230628 U CN 211230628U CN 201922117606 U CN201922117606 U CN 201922117606U CN 211230628 U CN211230628 U CN 211230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regulator
contact
dissipa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76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cheng Want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cheng Want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cheng Want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cheng Want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176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0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0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0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器隔热罩,安装在增压器的外侧,增压器包括本体和安装轴,本体套设在安装轴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调节器隔热罩包括:接触部、第一散热部、连接部、第二散热部和散热孔;接触部套设在安装轴的外侧,且接触部与本体相贴合;第一散热部的截面呈扇形,第一散热部与接触部相连接,且第一散热部与接触部相垂直,以使第一散热部绕设在本体的外侧;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散热部相连接,且连接部与第一散热部呈预定角度;第二散热部呈半圆型,第二散热部与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散热部绕设在本体的外侧;至少两个散热孔设置在接触部上;其中,散热孔的直径为6.8mm,底部预留散热孔,使产品重量下降,散热效果提升。

Description

调节器隔热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节器隔热罩。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调节器的都会设计隔热结构,目的在于防止调节器受发动机热量影响,造成使用寿命下降,影响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隔热也是为了减少连接零件的受热变形,防止壳体零件产生裂纹,即要求在稳定工作状态下达到上述隔热效果,而且在发动机突然停车时也要求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目前,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存在体积及重量大,从而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安装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调节器隔热罩。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调节器隔热罩,用于阻挡发动机壳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调节器隔热罩安装在增压器的外侧,增压器包括本体和安装轴,本体套设在安装轴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调节器隔热罩包括:接触部、第一散热部、连接部、第二散热部和散热孔;接触部套设在安装轴的外侧,且接触部与本体相贴合;第一散热部的截面呈扇形,第一散热部与接触部相连接,且第一散热部与接触部相垂直,以使第一散热部绕设在本体的外侧;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散热部相连接,且连接部与第一散热部呈预定角度;第二散热部呈半圆型,第二散热部与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散热部绕设在本体的外侧;至少两个散热孔设置在接触部上;其中,散热孔的直径为6.8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接触部套设在安装轴的外侧,并使接触部与本体相贴合调节器;其次,通过将第一散热部的截面呈扇形,第一散热部与接触部相连接,且第一散热部与接触部相垂直,从而使第一散热部绕设在本体的外侧,以实现调节器隔热罩对增压器的隔热保护,并且第一散热部采用扇形截面来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减轻产品的重量,从而减少制作成本;再次,通过将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散热部相连接,且连接部与第一散热部呈预定角度,以实现提高整体结构的连贯性,增加防护效果;再次,通过将第二散热部呈半圆型,第二散热部与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散热部绕设在本体的外侧,以实现调节器隔热罩的隔热作用,而且采用半圆形的结构,以减轻产品的质量,节约原材料;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散热孔设置在接触部上,其中,散热孔的直径为6.8mm,以实现加大散热面积的作用,提高调节器隔热罩的适用性。而且,采用如此结构,调节器通过将第一散热部的截面呈扇形,并将第二散热部设计为半圆结构,减少调节器隔热罩的整体重量,并降低了产品的安装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底部预留至少两个直径为6.8mm的散热孔,以提高在调节器隔热罩内的调节器的散热效率,使调节器运行更加稳定,散热效果显著提升。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调节器隔热罩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散热部与接触部的连接处呈光滑过度;第二散热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呈光滑过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呈现光滑过度,以实现避免散热部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从而避免调节器隔热罩发生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触部、第一散热部、连接部和第二散热部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接触部、第一散热部、连接部和第二散热部采用冲压拉伸冲裁工艺加工为一体式结构,以实现加提升调节器隔热罩的结构强度,而且通过冲压方式加工,可以便于生产制造,提高产品适用性及生产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触部的厚度为0.9mm,第一散热部的厚度为0.9mm,连接部的厚度为0.9mm,第二散热部的厚度为0.9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接触部、第一散热部、连接部、第二散热部的厚度均设置为0.9mm,以实现提高调节器隔热罩的整体结构强度,采用0.9mm的厚度不仅能起到隔绝高温作用,还会减轻调节器隔热罩的整体重量,使产品隔热性能稳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触部为耐高温合金体,第一散热部为耐高温合金体,连接部为耐高温合金体,第二散热部为耐高温合金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接触部、第一散热部、连接部、第二散热部的材质运用耐高温合金体,以实现提高调节器隔热罩的抗高温及抗变形性能,耐高温合金体抗变形性能极佳,除起到隔热作用外,硬度强材质轻,还可以减轻产品整体重量,提升调节器隔热罩产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散热部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50度,第二散热部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50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设为150度,以实现调节器隔热罩散热效果提升的同时,减少产品表面积,从而减少调节器隔热罩的重量,节约生产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器隔热罩还包括:密封胶,密封胶设置在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的内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的内壁上设置密封胶,以实现提升调节器隔热罩整体结构的严密性,加强产品结构强度,提高隔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器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调节器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2接触部,14第一散热部,16连接部,18第二散热部,20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调节器隔热罩,用于阻挡发动机壳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调节器隔热罩安装在增压器的外侧,增压器包括本体和安装轴,本体套设在安装轴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调节器隔热罩包括:接触部12、第一散热部14、连接部16、第二散热部18和散热孔20;接触部12套设在安装轴的外侧,且接触部12与本体相贴合;第一散热部14的截面呈扇形,第一散热部14与接触部12相连接,且第一散热部14与接触部12相垂直,以使第一散热部14绕设在本体的外侧;连接部16的一端与第一散热部14相连接,且连接部16与第一散热部14呈预定角度;第二散热部18呈半圆型,第二散热部18与连接部16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散热部18绕设在本体的外侧;至少两个散热孔20设置在接触部12上;其中,散热孔20的直径为6.8mm。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接触部12套设在安装轴的外侧,并使接触部12与本体相贴合调节器;其次,通过将第一散热部14的截面呈扇形,第一散热部14与接触部12相连接,且第一散热部14与接触部12相垂直,从而使第一散热部14绕设在本体的外侧,以实现调节器隔热罩对增压器的隔热保护,并且第一散热部14采用扇形截面来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减轻产品的重量,从而减少制作成本;再次,通过将连接部16的一端与第一散热部14相连接,且连接部16与第一散热部14呈预定角度,以实现提高整体结构的连贯性,增加防护效果;再次,通过将第二散热部18呈半圆型,第二散热部18与连接部16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散热部18绕设在本体的外侧,以实现调节器隔热罩的隔热作用,而且采用半圆形的结构,以减轻产品的质量,节约原材料;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散热孔20设置在接触部12上,其中,散热孔20的直径为6.8mm,以实现加大散热面积的作用,提高调节器隔热罩的适用性。而且,采用如此结构,调节器通过将第一散热部14的截面呈扇形,并将第二散热部18设计为半圆结构,减少调节器隔热罩的整体重量,并降低了产品的安装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底部预留至少两个直径为6.8mm的散热孔20,以提高在调节器隔热罩内的调节器的散热效率,使调节器运行更加稳定,散热效果显著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散热部14与接触部12的连接处呈光滑过度;第二散热部18与连接部16的连接处呈光滑过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散热部14和第二散热部18与连接部16的连接处呈现光滑过度,以实现避免散热部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从而避免调节器隔热罩发生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接触部12、第一散热部14、连接部16和第二散热部18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接触部12、第一散热部14、连接部16和第二散热部18采用冲压拉伸冲裁工艺加工为一体式结构,以实现加提升调节器隔热罩的结构强度,而且通过冲压方式加工,可以便于生产制造,提高产品适用性及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接触部12的厚度为0.9mm,第一散热部14的厚度为0.9mm,连接部16的厚度为0.9mm,第二散热部18的厚度为0.9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接触部12、第一散热部14、连接部16、第二散热部18的厚度均设置为0.9mm,以实现提高调节器隔热罩的整体结构强度,采用0.9mm的厚度不仅能起到隔绝高温作用,还会减轻调节器隔热罩的整体重量,使产品隔热性能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接触部12为耐高温合金体,第一散热部14为耐高温合金体,连接部16为耐高温合金体,第二散热部18为耐高温合金体。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接触部12、第一散热部14、连接部16、第二散热部18的材质运用耐高温合金体,以实现提高调节器隔热罩的抗高温及抗变形性能,耐高温合金体抗变形性能极佳,除起到隔热作用外,硬度强材质轻,还可以减轻产品整体重量,提升调节器隔热罩产品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散热部14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50度,第二散热部18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50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散热部14和第二散热部18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A,A设为150度,以实现调节器隔热罩散热效果提升的同时,减少产品表面积,从而减少调节器隔热罩的重量,节约生产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节器隔热罩还包括:密封胶,密封胶设置在第一散热部14和第二散热部18的内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散热部14和第二散热部18的内壁上设置密封胶,以实现提升调节器隔热罩整体结构的严密性,加强产品结构强度,提高隔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调节器隔热罩,所述调节器隔热罩安装在增压器的外侧,所述增压器包括本体和安装轴,所述本体套设在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隔热罩包括: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套设在所述安装轴的外侧,且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本体相贴合;
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的截面呈扇形,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接触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接触部相垂直,以使所述第一散热部绕设在所述本体的外侧;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部相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呈预定角度;
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呈半圆型,所述第二散热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散热部绕设在所述本体的外侧;
散热孔,至少两个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接触部上;
其中,所述散热孔的直径为6.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接触部的连接处呈光滑过度;
所述第二散热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呈光滑过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部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的厚度为0.9mm;
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厚度为0.9mm;
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为0.9mm;
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厚度为0.9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为耐高温合金体;
所述第一散热部为耐高温合金体;
所述连接部为耐高温合金体;
所述第二散热部为耐高温合金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部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50度;
所述第二散热部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15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调节器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隔热罩还包括:
密封胶,所述密封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内壁上。
CN201922117606.4U 2019-12-02 2019-12-02 调节器隔热罩 Active CN211230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7606.4U CN211230628U (zh) 2019-12-02 2019-12-02 调节器隔热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7606.4U CN211230628U (zh) 2019-12-02 2019-12-02 调节器隔热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0628U true CN211230628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5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7606.4U Active CN211230628U (zh) 2019-12-02 2019-12-02 调节器隔热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0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71007B2 (ja) スプリット型エアコンの室外機
CN211230628U (zh) 调节器隔热罩
JP4623253B2 (ja) スプリット型エアコンの室外機
KR102002376B1 (ko) Ptc 히터의 ptc 로드의 구조
CN107958966A (zh) 一种汽车锂电池组安装箱
KR20190073667A (ko) 부식방지용 이종금속이 구비된 ptc 히터
AU2004237847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er
CN110966198A (zh) 压缩机、空调器
CN210106206U (zh) 风机组件和室外机
CN210468941U (zh) 电机支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225356U (zh) 一种发动机消声器外罩
CN209896614U (zh) 一种电缆桥架
CN218645303U (zh) 一种柔性防断裂灯带
CN215490289U (zh) 换热组件和空调器
CN201426018Y (zh)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通风口结构
CN215982933U (zh) 一种室外机面板及空调室外机
CN108302648B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0218161U (zh) 风机组件和室外机
CN216216209U (zh) 一种新型电机
CN217283793U (zh) 一种电源板支撑架及吸油烟机
CN216715077U (zh) 凸台底盖及减震器贮油缸总成组件
CN215597458U (zh) 固定板、出风组件及风管机
CN211316256U (zh) 燃烧器底座、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6481263U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件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12628443U (zh) 加热灯管组件及使用该加热灯管组件的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Governor heat shiel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Dandong Fengcheng Sub branch

Pledgor: FENGCHENG WANTO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21000033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