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4841U - 横机 - Google Patents

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4841U
CN201634841U CN2009202914721U CN200920291472U CN201634841U CN 201634841 U CN201634841 U CN 201634841U CN 2009202914721 U CN2009202914721 U CN 2009202914721U CN 200920291472 U CN200920291472 U CN 200920291472U CN 201634841 U CN201634841 U CN 201634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tocking
feeding roller
guide portion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914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野昌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4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48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送纱辊的横机,所述送纱辊即使在以更高的编织速度进行编织的情况下,也不使送纱辊大型化,并消除针织纱彼此的缠绕从而防止断纱。该横机中,在从针织纱供给源向可进退滑动地收容于横机的针床上的织针供给针织纱的针织纱供给路径中,在横机的长度方向的侧端部的至少一方上设有以喂纱速度以上的表面速度旋转的送纱辊,在该送纱辊的针织纱入口侧部分和针织纱出口侧部分上,设有相对于送纱辊的轴方向彼此相位不同的第一纱线引导部和第二纱线引导部,其中,在第一纱线引导部和第二纱线引导部的相位之间设置钩挂螺旋状地卷绕于送纱辊的针织纱的第三纱线引导部。

Description

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机,其为了使从针织纱供给源到织针之间的针织纱供给路径的针织纱的供给能顺利地进行而在针织纱供给路径中设置辅助喂纱的送纱辊。
背景技术
在横机上进行针织物的编织时,针织纱从针织纱供给源通过针织纱供给路径而被送到喂纱器,被连续地从喂纱器向针床的织针引导,但在编织速度快的情况下,存在纱线的供给跟不上而断纱的情况。
为了防止该现象,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横机中设有送纱辊,该送纱辊在从针织纱供给源到织针之间的针织纱供给路径中以喂纱速度以上的表面速度旋转而将针织纱送出。
送纱辊的表面以光滑的面形成,在该送纱辊上卷绕的针织纱以在表面上滑动的方式被送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07-72387号公报
另一方面,以提高生产率为目的,要求以高的编织速度进行编织。
因此,在使设有送纱辊的横机的编织速度更高而进行编织的情况下,产生针织纱的供给不足而发生断纱。
此外,在以山羊绒等不结实的针织纱进行编织的情况下,也存在易于断纱的问题。
为了应对该问题,可以考虑例如增大送纱辊的直径而延长针织纱的接触长度,或增加针织纱向送纱辊的卷绕次数而延长与针织纱的接触长度等措施,以增加针织纱的供给量。
但是,在上述增大送纱辊的直径而延长针织纱的接触长度的情况下,为了制作该大直径的送纱辊,存在不仅成本变高而且装置整体大型化的问题。
在增加针织纱向送纱辊的卷绕次数而延长与针织纱的接触长度的情况下,虽然避免了上述成本的增加,但由于卷绕的针织纱以经常在送纱辊的表面上滑动的状态左右摆动,所以会产生相邻的针织纱彼此易于缠绕的问题。
此外,上述问题在将长度较长的花式纱线用于针织纱的情况下显著地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送纱辊的横机,所述送纱辊即使在以更高的编织速度进行编织的情况下或在以山羊绒等不结实的针织纱进行编织的情况下,也不使送纱辊大型化,并消除针织纱彼此的缠绕从而防止断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横机,在从针织纱供给源向可进退滑动地收容于横机的针床上的织针供给针织纱的针织纱供给路径中,在横机的长度方向的侧端部的至少一方上设有以喂纱速度以上的表面速度旋转的送纱辊,在该送纱辊的针织纱入口侧部分和针织纱出口侧部分上,设有相对于送纱辊的轴方向彼此相位不同的第一纱线引导部和第二纱线引导部,所述横机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纱线引导部和第二纱线引导部的相位之间设置钩挂螺旋状地卷绕于送纱辊的针织纱的第三纱线引导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横机中,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三纱线引导部在基部插通有与送纱辊的轴方向平行的轴部件,并构成为能够以该轴部件为旋转中心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之间摆动;使针织纱在送纱辊上螺旋状地卷绕两周以上,并设置成卷绕于送纱辊的针织纱超过一周的以后的针织纱钩挂于第三纱线引导部。
根据本发明的横机,在从针织纱供给源向可进退滑动地收容于横机的针床上的织针供给针织纱的针织纱供给路径中,设有以喂纱速度以上的表面速度旋转的送纱辊,在该送纱辊的针织纱入口侧部分和针织纱出口侧部分上,设有相对于送纱辊的轴方向彼此相位不同的第一纱线引导部和第二纱线引导部,将钩挂螺旋状地卷绕于送纱辊的针织纱的第三纱线引导部设置在第一纱线引导部和第二纱线引导部之间,因此,能够延长针织纱和送纱辊的接触长度,即使在高速下也能够充分供给针织纱,而且能够消除针织纱彼此的缠绕引起的断纱,从而能够提高其生产率。
此外,由于可以不使送纱辊的直径变大,因此还具有能够避免使送纱辊大型化引起的成本的上升或大型化的优点。
还有,由于只是对于卷绕于送纱辊的针织纱设置第三纱线引导部的简单的构造,因此还具有在现有的横机上也能够简单地实施的优点。
此外,第三纱线引导部在基部插通有与送纱辊的轴方向平行的轴部件,并构成为能够以该轴部件为旋转中心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之间摆动,还具有下述优点:由于不使用的第三纱线引导部可倒向非作用位置,因此能够确保空间,能够容易地进行处于作用位置的第三纱线引导部的维护。
而且,使针织纱在送纱辊上螺旋状地卷绕两周以上,设置第三纱线引导部以钩挂卷绕于送纱辊上的针织纱超过一周的以后的针织纱,具有能够有效地发挥防止第三纱线引导部的缠绕的功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横机的概略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横机上附设的侧部张紧装置部分的概略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横机上附设的侧部张紧装置部分的概略的侧视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横机上附设的侧部张紧装置的送纱辊部分的概略的主视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横机上附设的侧部张紧装置的第三纱线引导部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横机上附设的侧部张紧装置的送纱辊部分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横机上附设的侧部张紧装置的送纱辊部分的第三纱线引导部部分的变形例的概略主视图。
图8中,(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横机上附设的侧部张紧装置的第三纱线引导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横机上附设的侧部张紧装置的第三纱线引导部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横机
3……织针
7……针织纱供给源(纱筒)
9……针织纱
10……针织纱供给路径
12……送纱辊
12a……针织纱入口侧部分
12b……针织纱出口侧部分
100……第一纱线引导部
200……第二纱线引导部
25……第三纱线引导部
S……送纱辊的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横机的最佳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横机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图中标号1整体地表示横机。
该横机1中,在机架2上,以使针床4的齿口对接的状态在前后支承一对可进退滑动地收容织针3的针床4,将操作织针3进退滑动的三角座滑架5设置成可在两针床4上滑动,在收容所述针床4和三角座滑架5的罩壳6的上表面部分设有纱筒(针织纱供给源)7的载置台8。
从载置于该载置台8的纱筒7送出的针织纱9通过后述的针织纱供给路径10供给到针床4的织针3。
针织纱供给路径10形成为:纱筒7的针织纱9从设于机架的上部的顶部弹簧装置11开始,经由具有送纱辊12的侧部张紧装置13而从在三角座滑架5滑动时被选择而连动的喂纱器14向针床4的织针3供给(参照图1~图3)。
上述侧部张紧装置13设于针床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部,具有用于将从顶部弹簧装置11供给的针织纱9引导至送纱辊12的针织纱入口侧部分12a的第一纱线引导部100、送纱辊12、以及在送纱辊12的针织纱出口侧部分12b引导针织纱9的第二纱线引导部200。
第一纱线引导部100由纱线引导孔16、以及计测从纱线引导孔16供给的针织纱9的长度的旋转式编码器17构成。
第二纱线引导部200由下述部件构成:以与盘状部件重叠的状态形成的张紧盘18;张紧线19,通过后述的调整张力用的支承杆30、30调节与该张紧盘18接触的角度而调整针织纱9的张力,防止调整张力后的针织纱9的松弛;以及用于将来自张紧线19的针织纱9引导至喂纱器14的引导孔20。
而且,从第一纱线引导部100向送纱辊12供给的针织纱9的针织纱入口侧部分12a和送纱辊12的针织纱出口侧部分12b如图2所示,在送纱辊12的轴心S方向上将相位错开。
因此,来自针织纱入口侧部分12a的针织纱9在达到针织纱出口侧部分12b的相位之间的送纱辊12的表面上卷绕成螺旋状。
此外,在本例中通过旋转式编码器17测量针织纱9的长度并同时向送纱辊12供给针织纱9,但也存在不经由旋转式编码器17而向送纱辊12供给针织纱9从而形成第一纱线引导部100的情况。
通过操作设于上端的支承部分22的标度盘23,上述张紧线19改变其倾斜角度,从而改变针织纱9与张紧盘18接触的角度。
上述送纱辊12,其表面形成为光滑的圆筒状,通过电动机等驱动单元24而以喂纱速度以上的表面速度旋转。
此外,在送纱辊12的下方,为了在横机1在高速编织时确保针织纱9的供给,对应于张紧线19而设置多个第三纱线引导部25,用于使在送纱辊12的表面上螺旋状地卷绕多次(在本例中为两次)的针织纱9彼此不缠绕。
第三纱线引导部25例如由陶瓷制成,由在上半部的钩26和在下半部的环状的枢支部27连为一体地形成(参照图5),但引导针织纱9的部件不限于是陶瓷制成,也可以是钛、氧化铝等金属制成。
如图2~图5所示,上述第三纱线引导部25的枢支部27将托架29从张紧盘18的支承台28提升到送纱辊12和张紧盘18之间,在该托架29上前后一对调整张力用的支承杆(轴部件)30、30与送纱辊12的轴方向平行地安装,在前方的支承杆30上第三纱线引导部25被可转动地枢轴支承。
该调整张力用的支承杆30、30如图3所示,在使从送纱辊12送出的针织纱9通过后方的支承杆30的后方而与张紧盘18较浅地接触的情况下,对针织纱9施加较弱的张力,而在通过两支承杆30、30之间而与张紧盘18较深地接触的情况下,对针织纱9施加较强的张力。
而且,在不使用被枢轴支承于前方的支承杆30上的第三纱线引导部25的情况下,钩26从图5中使用的作用位置摆动至被悬吊于下方的状态的非作用位置。此外,图5中的标号32为第三纱线引导部25的定位用环。
接着说明通过上述构成的横机1高速地进行编织的情况下的送纱辊12的作用。
首先,在载置台8上载置纱筒7,将从纱筒7送出并从针织纱供给路径10的顶部弹簧装置11向侧部张紧装置13供给的针织纱9以下述方式进行穿纱:从第一纱线引导部100经由旋转式编码器17,在送纱辊12的表面上卷绕2周,然后,依次经由张紧盘18、张紧线19以及第二纱线引导部200供给至喂纱器14(参照图3及图4)。
这样,在送纱辊12的表面上螺旋状地卷绕两周的针织纱9变为在相位不同的针织纱入口侧部分12a和针织纱出口侧部分12b之间螺旋状地卷绕的状态(参照图4)。
而且,超过在上述送纱辊12的表面上卷绕的针织纱9的第一周的针织纱9的一部分,钩挂于在作用位置立起的第三纱线引导部25的钩26上。
此外,不使用的第三纱线引导部25倒向钩26被悬吊于下方的非作用位置。
此处,利用图6对在送纱辊12的表面上卷绕的针织纱9的第一周进行说明。
该图是从送纱辊12的轴心方向观察送纱辊12的概略图,图中三角符号33为经由旋转式编码器17从第一纱线引导部100供给的针织纱9与送纱辊12的表面初次接触的部分,在送纱辊12的表面上卷绕的针织纱9从该部分再次达到三角符号33的部分的时点为第一圈。
因此,上述“超过在上述送纱辊12的表面上卷绕的针织纱9的第一周的针织纱9的一部分,钩挂于在作用位置立起的第三纱线引导部25的钩26上”是指如下状态:如图2及图4所示,针织纱9再次到达三角符号33部分的时点以后至达到第二周之间的针织纱9钩挂于第三纱线引导部25的钩26上。
在针织纱供给路径10中可供给针织纱9地安装而驱动横机1时,送纱辊12以表面速度比喂纱速度快的速度高速地被驱动旋转。
这样,在被高速地驱动旋转的送纱辊12的光滑的表面上螺旋状地卷绕的针织纱9时常以滑动的状态在送纱辊12的轴心方向上摆动。
因此,例如在针织纱9为长度较长的花式纱线的情况下,由于相邻的针织纱9彼此易于缠绕,因此也可以使在送纱辊12的表面上卷绕一周的针织纱9钩挂在第三纱线引导部25上。
总之,第三纱线引导部25整理在送纱辊12的表面上螺旋状地卷绕的易于缠绕的针织纱9而防止缠绕,因此防止了缠绕引起的断纱。
由此,根据送纱辊12的表面与针织纱9的较长的接触长度而予以加长,则即使在横机高速编织时也能够供给与之相适应的针织纱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针织纱9在送纱辊12的表面上螺旋状地卷绕两周,但也可以例如图7所示卷绕三周。
该情况下,如图7所示,对于超过第二周的部分的针织纱9,也将针织纱9钩挂在与上述同样设置的第三纱线引导部25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对第三纱线引导部25的枢支部27进行枢轴支承的杆30支承在从张紧盘18的支承台28直立设置的托架29上,但也可以从机架2等固定部分设置该托架29。
还有,上述实施例的第三纱线引导部25由金属制成,由上半部的钩26、下半部的环状的枢支部27连为一体地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例如图8(A)所示的在板状部件34中穿通设置引导孔35的结构。
该情况下,也能够以板状部件34的下端部为中心而在作用位置和不作用位置之间摆动。
此外,在使用钩26形的第三纱线引导部25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如图8(B)所示,在以下端部作为旋转中心而可在作用位置和不作用位置之间摆动的板状部件34上植入设置钩26从而形成第三纱线引导部25。

Claims (3)

1.一种横机,在从针织纱供给源向可进退滑动地收容于横机的针床上的织针供给针织纱的针织纱供给路径中,在横机的长度方向的侧端部的至少一方上设有以喂纱速度以上的表面速度旋转的送纱辊,在该送纱辊的针织纱入口侧部分和针织纱出口侧部分上,设有相对于送纱辊的轴方向彼此相位不同的第一纱线引导部和第二纱线引导部,所述横机的特征在于,
在第一纱线引导部和第二纱线引导部的相位之间设置钩挂螺旋状地卷绕于送纱辊的针织纱的第三纱线引导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第三纱线引导部在基部插通有与送纱辊的轴方向平行的轴部件,并构成为能够以该轴部件为旋转中心在作用位置和非作用位置之间摆动。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其特征在于,使针织纱在送纱辊上螺旋状地卷绕两周以上,卷绕于送纱辊的针织纱超过一周的以后的针织纱钩挂于第三纱线引导部。
CN2009202914721U 2008-12-22 2009-12-22 横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484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25013A JP2010144301A (ja) 2008-12-22 2008-12-22 横編機
JP2008-325013 2008-12-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4841U true CN201634841U (zh) 2010-11-17

Family

ID=4256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9147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34841U (zh) 2008-12-22 2009-12-22 横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144301A (zh)
CN (1) CN20163484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7838A (zh) * 2011-04-06 2011-07-20 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横机单轴积极送纱器
CN102704171A (zh) * 2012-06-08 2012-10-03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CN102926124A (zh) * 2011-08-10 2013-02-13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直驱式辅助导纱机构
CN104178903A (zh) * 2014-08-27 2014-12-03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4042A (zh) * 2010-10-29 2012-05-16 吴江东益纺织有限公司 织机入纱装置
EP2557212A1 (en) * 2011-08-08 2013-02-13 Pai Lung Machinery Mill Co., Ltd. Directly driven auxiliary yarn guide apparatus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CN104195736B (zh) * 2014-08-27 2016-02-17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机构
CN106319746A (zh) * 2015-06-19 2017-01-11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中学 一种新型横编织机智能选色装置
JP6293096B2 (ja) 2015-07-16 2018-03-14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おける給糸機構
CN107557983A (zh) * 2017-10-19 2018-01-09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7838A (zh) * 2011-04-06 2011-07-20 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横机单轴积极送纱器
CN102127838B (zh) * 2011-04-06 2013-02-13 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 电脑横机单轴积极送纱器
CN102926124A (zh) * 2011-08-10 2013-02-13 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横编机直驱式辅助导纱机构
CN102704171A (zh) * 2012-06-08 2012-10-03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CN102704171B (zh) * 2012-06-08 2013-09-18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CN104178903A (zh) * 2014-08-27 2014-12-03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积极式导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44301A (ja)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4841U (zh) 横机
CN101126188B (zh) 一种纺制包芯纱的设备及方法
CN101377026A (zh) 纱线卷绕机及假捻加工机
ES2749872T3 (es) Dispositivo de extensión de máquina de hilado, y método de control para éste
CN110106620A (zh) 新型自动起底板装置
CN102378836A (zh) 圆型针织机的喂纱装置
CN100410436C (zh) 用于提供纱线量的装置
CN101310055B (zh) 横机的经纱切断及保持方法以及装置
CN102191626B (zh) 一种表面绕设有缠绕体的复合织带及其编织方法及织带编织机
TWI660082B (zh) Yarn feeding device (1)
CN202786676U (zh) 横机中的导纱勾纱装置
KR200445722Y1 (ko) 자수기용 코드사 공급장치
EP0138695A2 (en) Yarn feeder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stripers
JP2005119881A (ja) 繊維機械のためのボビンクリール
JP6767882B2 (ja) 紡績準備機
CN212451850U (zh) 一种电脑横机无间纱起底装置
CN212426404U (zh) 一种枪刺地毯智能机器人用惯性喂纱装置
CN104328592B (zh) 织布系统及其织布方法
US2628579A (en) Bobbin holder for looping machines
CN112981649B (zh) 一种改进型三罗拉细支花式捻线机
CN214830864U (zh) 一种环锭纺纱机的加捻装置
CN108708095B (zh)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CN219280220U (zh) 帽顶芽线送线装置
CN102701008A (zh) 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的变幅导纱装置
CN201202006Y (zh) 一种编织机的张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