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05513U - 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05513U
CN201605513U CN201020119027XU CN201020119027U CN201605513U CN 201605513 U CN201605513 U CN 201605513U CN 201020119027X U CN201020119027X U CN 201020119027XU CN 201020119027 U CN201020119027 U CN 201020119027U CN 201605513 U CN201605513 U CN 201605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level
helical conveyor
mixing station
recovering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90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Original Assignee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filed Critical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FHEC of CCCC
Priority to CN2010201190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05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05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055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所述沥青拌合站包括第一螺旋输送器和一级粉尘仓,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进尘端口连接于该一级粉尘仓,出尘端口连接一骨料提升机;其中,所述一级粉尘回收装置通过截流槽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中部,并单独将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输送的一级粉尘全部截至矿粉称内。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是将原一级粉尘单独提升后,单独储存,通过螺旋输送器输送到原设备矿粉称中进行回收,达到准确回收的目的,解决了粉尘在除尘系统形成的“多重循环”现象;单独回收一级粉尘使填加量更加准确,每一盘沥青混合料的粉尘含量较稳定。

Description

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沥青拌合站,尤其是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普遍需要使用沥青拌合站。沥青拌合站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因此通常需要设置粉尘回收装置。粉尘回收装置既要具有高的除尘效率,又要具备可控制粉尘颗粒大小的功能以便加以利用。
CN 201128854Y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的粉尘回收装置,其背景技术部分介绍了一种通常的粉尘回收装置,其采用了二级除尘技术,其一级除尘器为重力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经其脱离出的物料送入搅拌楼参加搅拌;二级除尘器为袋式除尘器,经其脱离出的粉料送入粉料回收仓备用。
一级粉尘是沥青拌合站生产时,在引风的作用下,细颗粒料及粉尘被吸出,进入一级除尘系统和二级除尘系统,细颗料中较粗的部分及其粘附的部分粉尘被重新回收利用,该部分材料被称为一级粉尘。经一级除尘系统回收的较粗的颗料及附带的粉尘集中收集后,经回收螺旋时输送到骨料提升机中,与骨料重新混合,进入振动筛、热料仓中使用。
在上述的粉尘回收装置中,由于热料仓中粉尘含量较大,经常出现“花白料”现象,或是混合料粉尘含量不稳定,影响混合料性能指标。“花白料”是因沥青油膜厚度不足,造成粗骨料表面未完全裹覆沥青的沥青混合料。
一级粉尘在引风的作用下与骨料分离,又重新进入骨料提升机与骨料混合,进入振动筛、热料仓,在行走路径中,部分粉尘重新进入除尘系统进行循环,形成“多重循环”,相对降低了设备的除尘效率。
一级粉尘进入热料仓,热料仓中粉尘含量较大,每一盘混合料中粉尘含量均波动较大,混合料粉尘含量不稳定,影响混合料质量,严重时容易出现“花白料”现象。
而且一级粉尘进入振动筛,存在扬尘污染,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具体来说,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该粉尘回收装置使一级粉尘单独回收,不再进入骨料提升机与骨料混合,不再进入除尘循环系统,不再进入振动筛和热料仓。
更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将一级粉尘单独提升、单独储存、单独回收,这样一级粉尘不再进入振动筛和热料仓,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相对提高了设备了除尘效率,混合料粉尘含量相对稳定,有利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所述沥青拌合站包括第一螺旋输送器和一级粉尘仓,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进尘端口连接于该一级粉尘仓,出尘端口连接一骨料提升机;其中,所述一级粉尘回收装置通过截流槽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中部,并单独将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输送的一级粉尘全部截至矿粉称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粉尘回收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螺旋输送器,其进尘口通过所述截流槽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中部;一级粉尘提升机,其下端连接于该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出尘口;一级粉尘储存罐,其通过一溜槽连接于所述一级粉尘提升机的上端;第三螺旋输送器,其一端与该一级粉尘储存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矿粉称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流槽采用3mm厚钢板,为倒圆台或倒棱台形状,在第一螺旋输送器的截流长度大于或等于450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溜槽的下倾角小于35°。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一级粉尘储存罐处设置有溢流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结构包括:溢流管,其连接所述一级粉尘储存罐;溢流螺旋输送器,其与该溢流管连接;粉料提升机,其与该溢流螺旋输送器连接;废料罐,其与该粉料提升机连接;废粉排放螺旋输送器,其与该废料罐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粉尘储存罐底部还设置有泄粉管,该泄粉管与所述溢流管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泄粉管上设置有抽拉式结构的泄粉开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粉尘储存罐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一个篦子板,该篦子板呈圆形,其上间隔形成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条状开口和格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管的下倾角小于35°。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的特点和优点是:
其将原一级粉尘单独提升后,单独储存,通过螺旋输送器输送到原设备矿粉称中进行回收,达到准确回收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一级粉尘不再进入热料仓中,大大减小了热料仓中粉尘含量,解决了热料仓粉尘含量大所存在的种种弊端,解决了粉尘在除尘系统形成的“多重循环”现象;单独回收一级粉尘使填加量更加准确,每一盘沥青混合料的粉尘含量较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的一级粉尘储存罐的溢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显示的是一级粉尘储存罐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显示的是图3所示篦子板的俯视图;
图5显示的是图2中所示泄粉开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未全部示出沥青搅拌站的全部结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重点在于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因此,关于沥青搅拌站的具体结构不详细描述,其可以是任何一种现有的沥青搅拌站。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所述沥青拌合站包括第一螺旋输送器A和一级粉尘仓1,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A的进尘端口连接于该一级粉尘仓1,出尘端口2连接一骨料提升机;其中,所述一级粉尘回收装置通过截流槽3连接于第一螺旋输送器A的中部,并单独将第一螺旋输送器A输送的一级粉尘全部截至矿粉称7内。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一级粉尘回收装置使一级粉尘单独回收,不再进入骨料提升机与骨料混合,不再进入除尘循环系统,不再进入振动筛和热料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级粉尘回收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螺旋输送器B、一级粉尘提升机4、一级粉尘储存罐6和第三螺旋输送器C。第二螺旋输送器B的进尘口通过截流槽3连接于第一螺旋输送器A的中部;一级粉尘提升机4的下端连接于该第二螺旋输送器B的出尘口;一级粉尘储存罐6通过一溜槽5连接于一级粉尘提升机4的上端;第三螺旋输送器C的一端与该一级粉尘储存罐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矿粉称7连接。
一级粉尘仓1内的粉尘排出后,通过第一螺旋输送器A向骨料提升机(图中未示出)方向输送,期间被截流槽3全部截至第二螺旋输送器B内,再输送至一级粉尘提升机4,通过溜槽5溜至一级粉尘储存罐6,经自动化回收控制系统控制第三螺旋输送器C运转,将一级粉尘输送至矿粉称7内回收,完成回收任务。其中,控制系统控制第三螺旋输送器C的运转可实现将一级粉尘送到矿粉称7内计量,以实现计量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是将原一级粉尘单独提升后,单独储存,通过螺旋输送器输送到原设备矿粉称中进行回收,达到准确回收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一级粉尘不再进入热料仓中,大大减小了热料仓中粉尘含量,解决了热料仓粉尘含量大所存在的种种弊端,解决了粉尘在除尘系统形成的“多重循环”现象;单独回收一级粉尘使填加量更加准确,每一盘沥青混合料的粉尘含量较稳定。
现有设备的二级回收粉是可以通过储存罐、矿粉回收系统进行填加的,二级回收粉通过气压吹送到储存罐,再通过矿粉称回收系统回收填加,但该二级回收粉一般不予以使用,而且与本实用新型的思路完全不同,本实用新型是对一级粉尘进行单独回收填加,解决因一级粉尘进入振动筛、热料仓及行走路径中形成的种种弊端。
下面参照图1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的各部件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截流槽3可采用3mm厚钢板制做,为倒圆台(或倒棱台)形状,在第一螺旋输送器A的截流长度不小于450mm,即大于或等于450mm,以保证第一螺旋输送器A输送的一级粉尘被完全截流至截流槽3内,进入第二螺旋输送器B。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溜槽5可采用厚度为3mm钢板制做,断面尺寸可为400mm×400mm,倾角以保证一级粉尘自由滑落,不在溜槽5内产生堆积为度,优选溜槽5的下倾角α小于35°。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图1所示一级粉尘储存罐6处设置有溢流结构60,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的一级粉尘储存罐的溢流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来说,溢流结构60包括溢流管64、溢流螺旋输送器D、粉料提升机65、废料罐66和废粉排放螺旋输送器E。溢流管64连接一级粉尘储存罐6;溢流螺旋输送器D与该溢流管64连接;粉料提升机65与该溢流螺旋输送器D连接;废料罐66与该粉料提升机65连接;废粉排放螺旋输送器E与该废料罐66连接。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级粉尘储存罐6上设置有一个位于上部的溢流孔61和一个位于下部的泄粉孔62。图3显示的是一级粉尘储存罐6的放大示意图,在一级粉尘储存罐6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一个篦子板63,图4显示的是图3所示篦子板63的俯视图,图示篦子板63呈圆形,其上间隔形成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条状开口631和格栅632。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在一级粉尘储存罐6处额外设置有相应的溢流结构60,用于将溢出的粉尘通过溢流孔61经溢流管64、溢流螺旋输送器D及粉料提升机65提至废料罐66,集中进行排放,有利于环保。另外,为方便一级粉尘储存罐6排空粉尘,在一级粉尘储存罐6底部设置有与泄粉孔62连通的泄粉管67,泄粉管67与溢流管64连通。泄粉管67上还设置有如图5所示的泄粉开关68,泄粉开关68为抽拉式结构,其包括设置于泄粉管67的一个插槽(图中未示出)中的插板开关681。当拌合站生产时,插板开关68插入泄粉管67使其关闭,生产结束或需要时,可将插板开关68拔出泄粉管67使其打开,以排空储存罐6内的粉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溢流管64采用壁厚3mm的钢管,长度根据需要设置,材料可市场购买,倾角以保证粉尘溢流顺畅、不产生堆积为度,优选溢流管64的下倾角β小于35°。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所述沥青拌合站包括第一螺旋输送器(A)和一级粉尘仓(1),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A)的进尘端口连接于该一级粉尘仓(1),出尘端口(2)连接一骨料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粉尘回收装置通过截流槽(3)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A)的中部,并单独将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A)输送的一级粉尘全部截至矿粉称(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粉尘回收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螺旋输送器(B),其进尘口通过所述截流槽(3)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A)的中部;
一级粉尘提升机(4),其下端连接于该第二螺旋输送器(B)的出尘口;
一级粉尘储存罐(6),其通过一溜槽(5)连接于所述一级粉尘提升机(4)的上端;
第三螺旋输送器(C),其一端与该一级粉尘储存罐(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矿粉称(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槽(3)采用3mm厚钢板,为倒圆台或倒棱台形状,在第一螺旋输送器(A)的截流长度大于或等于4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5)的下倾角(α)小于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粉尘储存罐(6)处设置有溢流结构(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结构(60)包括:
溢流管(64),其连接所述一级粉尘储存罐(6);
溢流螺旋输送器(D),其与该溢流管(64)连接;
粉料提升机(65),其与该溢流螺旋输送器(D)连接;
废料罐(66),其与该粉料提升机(65)连接;
废粉排放螺旋输送器(E),其与该废料罐(6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粉尘储存罐(6)底部还设置有泄粉管(67),该泄粉管(67)与所述溢流管(6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粉管(67)上设置有抽拉式结构的泄粉开关(6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粉尘储存罐(6)的下部开口处设置有一个篦子板(63),该篦子板(63)呈圆形,其上间隔形成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条状开口(631)和格栅(63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64)的下倾角(β)小于35°。
CN201020119027XU 2010-02-24 2010-02-24 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5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9027XU CN201605513U (zh) 2010-02-24 2010-02-24 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9027XU CN201605513U (zh) 2010-02-24 2010-02-24 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05513U true CN201605513U (zh) 2010-10-13

Family

ID=4295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902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5513U (zh) 2010-02-24 2010-02-24 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055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9658A (zh) * 2014-07-29 2014-11-05 无锡华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粉溢流装置
CN105498379A (zh) * 2016-01-07 2016-04-2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除尘系统控制方法、装置、除尘系统和沥青拌合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9658A (zh) * 2014-07-29 2014-11-05 无锡华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粉溢流装置
CN105498379A (zh) * 2016-01-07 2016-04-2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除尘系统控制方法、装置、除尘系统和沥青拌合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8483B (zh) 尾矿干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
CN106493846A (zh) 一种自动供料的陶瓷注浆设备及注浆方法
CN207808071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楼
CN211637344U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砖与砼抛物线式分选装置
CN107803237A (zh) 一种可分离金属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CN101596402A (zh)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的布置方法
CN201605513U (zh) 用于沥青拌合站的一级粉尘回收装置
CN210012366U (zh) 一种水泥建材原料粉碎与平整装置
CN207507562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CN204817448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砂石回收设备
CN213440416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输送系统
CN101418221B (zh) 一种炼焦废料干焦粉和湿焦粉的回配工艺
CN217127297U (zh) 一种再生骨料分选制备自动化生产线
CN209646723U (zh) 一种建筑垃圾分选机
CN107140333A (zh) 一种石灰石粉仓
CN204769204U (zh) 池填法筑坝渣浆输送装置
CN203781269U (zh) 输送机皮带返料回收装置
CN116378750A (zh) 一种煤矸石膏体井下动态充填方法
CN201648302U (zh) 焦炉余煤提升装置
CN201071226Y (zh) 机械化平房仓
CN217375897U (zh) 一种砂石分离机用上料装置
CN206885860U (zh) 一种石灰石粉仓
CN211660491U (zh) 一种筛选加料装置
CN209501595U (zh) 一种活性炭的多溜道交叉混料系统
CN203795273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的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