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8624U -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88624U
CN201488624U CN2009201538321U CN200920153832U CN201488624U CN 201488624 U CN201488624 U CN 201488624U CN 2009201538321 U CN2009201538321 U CN 2009201538321U CN 200920153832 U CN200920153832 U CN 200920153832U CN 201488624 U CN201488624 U CN 201488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fin
radiating
buck plate
fin group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38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EZHU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EZHU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EZHU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EZHU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538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88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88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886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其中散热鳍片组是由包括有基板和装配板的多个散热鳍片通过扣合结构组合形成,所述扣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装配板上临近基板相接处的扣槽,包括槽口和由所述槽口的侧缘向内延伸形成的止挡部;设于所述装配板的对应于所述扣槽的顶缘上的卡扣,包括设于装配板顶缘的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能与所述扣槽的止挡部配合的卡扣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合牢固,便于快速组卸,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包括有散热鳍片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目前的计算机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或显示卡处理器等,运行频率及速度在不断提升,其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多,温度不断升高,严重影响着电子元件的运行性能和稳定性,因此目前的处理器已几乎都搭配有相应的散热装置才能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运行,从而避免性能下降甚至烧毁的问题。
目前所使用的绝大多数的散热装置均采用散热片作为散热部件,现有的散热片的端部为一个实体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是与发热元件(例如中央处理器或显示卡处理器)直接接触;且,自所述散热板向外延伸出多个散热鳍片。这种散热片中的散热板和散热鳍片是由模具一体成型制成的,各散热鳍片之间难以确保形成均匀的间隙,散热效果较为不理想;另外,散热片的尺寸是固定的,只能适合与其尺寸相当的发热元件的使用,不能根据发热元件的不同尺寸而进行适应性调整。
有鉴于此,业界随之开发出一种组合式的散热片,其是由多个散热鳍片组合而成。所述该散热装置包括基板和由若干相同的散热鳍片组成并粘贴在基板上的散热鳍片组,每一散热鳍片具有鳍片本体,其相对两同向垂直弯折形成有折片,每一折片靠近两端的与鳍片本体交界处与折片弯折方向反向延伸设有半圆形凸块,对应该凸块的折片外缘位置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缺口。上述若干散热鳍片通过其对应的凸块及缺口相互搭配定位而排列组成散热鳍片组,再有其一段的折片连接形成平面粘结于基板上。
由于相邻散热鳍片的对应的凸块及缺口只是简单榫接定位,只能在相对左右方向上定位,而在上下和前后反向上并没有定位,故散热鳍片组与基板总成焊接时不稳定,带来很多脱落、上下端部不平齐或松散等问题、导致散热效率不良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包括有散热鳍片组的散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鳍片组结合不牢固,易脱落,散热效果不良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鳍片,包括基板、与基板相接的装配板、以及扣合结构,所述扣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装配板上临近基板相接处的扣槽,包括槽口和由所述槽口的侧缘向内延伸形成的止挡部;设于所述装配板的对应于所述扣槽的顶缘上的卡扣,包括设于装配板顶缘的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能与所述扣槽的止挡部配合的卡扣部。
可选地,所述止挡部与装配板形成有一定角度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夹角为15度至75度。
可选地,所述卡扣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顶部的抵触部。
可选地,所述抵触部是呈由卡扣部延伸并向基板中央内凹的台阶状。
可选地,所述卡扣的长度要大于扣槽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另一方面提供散热鳍片组,其包括由多个散热鳍片通过所述扣合结构组合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在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与发热元件接触的导热基片,与导热基片相接的导热管,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导热管相接的由多个散热鳍片通过扣合结构组合形成的散热鳍片组。
可选地,所述导热管为中空的柱形管,并在管内填充有挥发性的液体。
可选地,所述导热管的材料为纯铝、铝合金、纯铜或铜合金。
可选地,所述散热鳍片组与导热管相接具体指散热鳍片的一端架设在所述散热鳍片组中各散热鳍片的装配板上。
可选地,还包括邻设于所述散热鳍片组与其中的各风道正对的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鳍片,在其装配板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扣槽和能与所述扣槽相扣合的卡扣,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使得多个散热鳍片能够结合在一起形成散热鳍片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结合牢固、便于快速组卸、散热效果良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散热鳍片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显示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散热鳍片装配形成的散热鳍片组的效果示意图;
图4显示图3所示的散热鳍片组应用的散热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电子产品中所装配的散热鳍片组,有的是一体成型制作的散热板向外延伸出多个散热鳍片形成的,散热鳍片之间难以确保形成均匀的间隙导致散热效果不佳,且不能根据发热元件的不同尺寸而进行适应性调整;有的组合式的散热片,但由于用于散热片间搭配的连接机构设计不合理,易造成散热片间连接不牢固易松动等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是由包括有基板和装配板的多个散热鳍片通过扣合结构组合形成,其中的扣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装配板上临近基板相接处的扣槽和设于所述装配板的对应于所述扣槽的顶缘上的卡扣,通过所述卡扣与扣槽的配合,实现相邻散热鳍片的结合,简单便利,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看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鳍片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散热鳍片10包括有基板100和与基板100相接的装配板102,在装配板102上设置有用于供多个散热鳍片结合的扣合结构20。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0为平板结构。装配板102,具体而言,可以是由基板100的相对二侧端同向延伸出而形成的二个折片,使得散热鳍片10整体呈ㄇ型。在实际制作中,装配板102是与基板100一体成型制成的,例如由一整块金属面板经冲压工艺而成型。
扣合结构20是设置在装配板102上,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一个装配板102上设置相对远离的二个扣合结构20,且每一个扣合结构20包括设于装配板102上临近基板100相接处的扣槽21和设于装配板102的对应于扣槽21的边缘上的卡扣22。在本实施例中,扣槽21可以是开设在装配板102底部,包括槽口210和由槽口210的侧缘向内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止挡部211。其中,止挡部211可以是凸缘、凸块或肋条。特别地,止挡部211与装配板102形成有一定角度的夹角α,便于相邻散热鳍片10的卡扣22嵌入槽口210并与止挡部211配合实现扣合。较佳地,所述夹角α一般要求在30度至60度之间,不仅操作便利简单,且能使得卡扣22与止挡部211达到更好的扣合度,坚固牢靠。
卡扣22是设于装配板102的顶缘上,具体而言,卡扣22是由装配板102的顶缘沿着装配板102的方向延伸形成的。
卡扣22包括设于装配板102边缘的主体220,设于主体220、与扣槽21的止挡部211配合的卡扣部221。其中,主体220可以是由装配板102的顶缘延伸出来的立柱或直杆,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卡扣部221可以是由主体220的顶缘侧向形成的凸缘、凸块或肋条。另外,卡扣部221在主体220上的设置高度是对应于扣槽21中的止挡部211,具体地,卡扣部221的底缘的高度与止挡部211的顶缘的高度相互对应。
请参看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鳍片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散热鳍片10包括有基板100和装配板102,在装配板102上设置有用于供多个散热鳍片组合的扣合结构20。
扣合结构20是设置在装配板102上,包括设于装配板102上临近基板100相接处的扣槽21和设于装配板102的对应于扣槽21的边缘上的卡扣22。在本实施例中,扣槽21开设在装配板102底部,包括槽口210和由槽口210的侧缘向内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止挡部211,止挡部211与装配板102形成有一定角度的夹角α。所述夹角α一般要求在30度至60度之间为佳。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卡扣22相比,在第二实施例中,卡扣22大致呈十字型,包括设于装配板102边缘的主体220、设于主体220上的卡扣部221以及设于主体220上、在装配时与相邻散热鳍片10的装配板102接触的抵触部222。
其中,主体220可以是由装配板102的顶缘延伸出来的立柱或直杆,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卡扣部221可以是由主体220的顶缘侧向形成凸缘、凸块或肋条。抵触部222是由卡扣部221的顶缘延伸形成的,具有与卡扣部221相连的连接端222a和与连接端222a相对的自由端222b。特别地,抵触部222可以设计为整体呈台阶状,具体是指,由连接端222a至自由端222b渐次内凹呈台阶状,并在自由端222b的部分形成抵触面,用于在进行散热鳍片的装配时与待装配的相邻散热鳍片中的装配板102相抵触。
由于在第二实施例中,额外设计了由主体220向外延伸的抵触部222,如此,使得本实施例中卡扣22的长度要大于扣槽的高度。
请参阅图3,其显示了将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散热鳍片10装配形成的散热鳍片组的效果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装配时,首先将相邻二个散热鳍片10大致对齐;操作其中一个散热鳍片10中二侧装配板102上的卡扣22,使卡扣22插入另一个散热鳍片10中二侧装配板102上扣槽21的槽口210内,卡扣22中的抵触部222则是探入并超出装配板102所形成的平面;调整卡扣22在扣槽21的槽口210内的位置,直至卡扣22的卡扣部221与扣槽21的止挡部211形成卡挡,此时,卡扣22的抵触部222与装配板102的内侧面形成抵触。利用总共四个扣合结构20,可以使得相邻二散热鳍片10稳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类推,能够将多个散热鳍片进行结合并形成散热鳍片组1。由此可见,该种散热鳍片组1不仅可以组卸便利,可以根据电子产品的空间、散热要求而调整大小,更能确保形成散热鳍片组1的各散热鳍片间的稳固结合。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是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用于对电子产品中的发热元件,例如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实施散热,使得所述中央处理器能够在正常工作温度下安全及平稳地运行。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热基片2、导热管3、散热鳍片组1和散热风扇4。
导热基片2是与发热元件D直接接触,例如贴合在发热元件D的背面。导热管3的一端是与导热基片2相接,而另一端则是与散热鳍片组1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基片2可以是一金属块,例如铜块或铝块。优选地,采用的是纯铜块,相对于铝块,纯铜块能更快吸收发热元件的瞬间发热量并将其快速地传递至导热管3。
导热管3是通过锡膏分别与导热基片2和散热鳍片组1相焊接,起到导热的作用。特别地,在与散热鳍片组1的焊接时,导热管3是焊接在散热鳍片组1的各个散热鳍片10的装配板102上,为增强散热效果,导热管3中焊接在散热鳍片组1上的那一部分可以设计为扁平状,以尽可能增加其与散热鳍片10的接触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是设置有并行的二条导热管3,实际上,其数量可以根据发热元件的发热特性及散热要求而作不同的改变。另外,导热管3具体可以是中空的柱形金属管(例如纯铝、铝合金、纯铜或铜合金),并在管内填充有挥发性的液体(沸点较低),当发热元件D所产生的热量达到工作液体的沸点时,工作液体被蒸发,利用工作液体的蒸发过程需要大量的热量来进行散热。
散热鳍片组1是由包括有基板100和装配板102的多个散热鳍片10通过组合形成,当多个散热鳍片10组合在一起时相邻散热鳍片10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宽径是与散热鳍片10中装配板102的高度相一致,因此形成的多个风道彼此之间间隔均匀。
散热风扇4邻设于散热鳍片组1,较佳地,可以将散热风扇4设置在确保其出风口能够正对于散热鳍片组1的风道,通过其运行产生气流并作用于散热鳍片组1,使得在散热鳍片组1的各风道内形成强气流,加速各散热鳍片10上热量的排出。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产品的发热元件D(例如中央处理器)会在运行时产生热量,所述热量会传递至与发热元件D相接的导热基片2,导热基片2将热量传递至导热管3,由导热管3再将热量传递至远端的散热鳍片组1,通过散热鳍片组1将热量散逸外出。另外,通过散热风扇4的运行产生气流并作用于散热鳍片组1,使得在散热鳍片组1的各风道内形成强气流,加速各散热鳍片上热量的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是在每一个散热鳍片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扣槽和能与所述扣槽相扣合的卡扣,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使得多个散热鳍片能够结合在一起形成散热鳍片组,与现有技术中的散热鳍片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结合牢固、便于快速组卸、散热效果良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散热鳍片,包括基板、与基板相接的装配板、以及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装配板上临近基板相接处的扣槽,包括槽口和由所述槽口的侧缘向内延伸形成的止挡部;
设于所述装配板的对应于所述扣槽的顶缘上的卡扣,包括设于装配板顶缘的主体和设于所述主体、能与所述扣槽的止挡部配合的卡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与装配板形成有一定角度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5度至75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顶部的抵触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部是呈由卡扣部延伸并向基板中央内凹的台阶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长度要大于扣槽的高度。
7.一种散热鳍片组,包括由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个散热鳍片通过所述扣合结构组合而成的。
8.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与发热元件接触的导热基片,与导热基片相接的导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导热管相接的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散热鳍片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为中空的柱形管,并在管内填充有挥发性的液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的材料为纯铝、铝合金、纯铜或铜合金。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与导热管相接具体指散热鳍片的一端架设在所述散热鳍片组中各散热鳍片的装配板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邻设于所述散热鳍片组的散热风扇,用于产生作用于散热鳍片组的气流。
CN2009201538321U 2009-04-30 2009-04-30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8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38321U CN201488624U (zh) 2009-04-30 2009-04-30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38321U CN201488624U (zh) 2009-04-30 2009-04-30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88624U true CN201488624U (zh) 2010-05-26

Family

ID=42427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383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8624U (zh) 2009-04-30 2009-04-30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88624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9394A (zh) * 2013-12-06 2014-03-19 迈凯实金属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可均匀开合的散热鳍片铸造模具
CN104470330A (zh) * 2014-12-01 2015-03-25 昆山高琳科技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及散热器
CN105164488A (zh) * 2013-05-02 2015-12-16 韩国海普瑞株式会社 气液分离型板状热交换器
CN106922103A (zh) * 2015-12-24 2017-07-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969657A (zh) * 2017-05-04 2017-07-21 昆山新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散热器的新型扣合结构
WO2022188541A1 (zh) * 2021-03-10 2022-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散热器的安装方法及通信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4488A (zh) * 2013-05-02 2015-12-16 韩国海普瑞株式会社 气液分离型板状热交换器
CN105164488B (zh) * 2013-05-02 2017-10-03 韩国海普瑞株式会社 气液分离型板状热交换器
CN103639394A (zh) * 2013-12-06 2014-03-19 迈凯实金属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可均匀开合的散热鳍片铸造模具
CN103639394B (zh) * 2013-12-06 2016-02-17 迈凯实金属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可均匀开合的散热鳍片铸造模具
CN104470330A (zh) * 2014-12-01 2015-03-25 昆山高琳科技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及散热器
CN106922103A (zh) * 2015-12-24 2017-07-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922103B (zh) * 2015-12-24 2019-10-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969657A (zh) * 2017-05-04 2017-07-21 昆山新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散热器的新型扣合结构
WO2022188541A1 (zh) * 2021-03-10 2022-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散热器的安装方法及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8624U (zh)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及散热装置
CN2736925Y (zh) 散热装置
CN2701072Y (zh) 散热装置
CN201476670U (zh) 散热鳍片组、散热片和散热装置
CN101039566A (zh) 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CN2694359Y (zh) 热管散热装置
US20070000646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heat pipe
CN101193531A (zh) 散热装置
US20090194259A1 (en) Vapor chamber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thereof
CN201476662U (zh)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与散热装置
TWM277984U (en) Mounting frame of heat pipe cooler
CN2681342Y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1842265B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201476661U (zh)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以及散热装置
CN2478166Y (zh) 散热器结构
CN201488625U (zh) 散热鳍片、散热鳍片组和散热装置
CN2785322Y (zh) 散热器
CN203457421U (zh) Pcb板组件及具有该pcb板组件的空调器室外机
CN101420834B (zh) 散热装置
CN201194463Y (zh) 散热器
CN2819289Y (zh) 散热装置
CN101090623A (zh) 具有热管的散热模块
CN2812298Y (zh) 热导管散热器支撑架
CN100402965C (zh) 热管散热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96596B (zh) 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