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1118U - 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61118U
CN201461118U CN2009200757887U CN200920075788U CN201461118U CN 201461118 U CN201461118 U CN 201461118U CN 2009200757887 U CN2009200757887 U CN 2009200757887U CN 200920075788 U CN200920075788 U CN 200920075788U CN 201461118 U CN201461118 U CN 201461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outlet flue
exhausting
flue
cylind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757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757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61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61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611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包括与缸盖相连的各自均有两个分支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排气道,所述的四个排气道分别与排气歧管相连,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排气道位于缸盖的中部,并且均为“Y”型对称式排气道,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气道位于缸盖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向第二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偏置,所述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向第三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偏置。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气道出口向第二、三缸的中心偏置,使得缸盖排气口法兰面总长度减小,可以减小排气歧管的尺寸,有利于发动机在前舱的布置。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背景技术
小车型的前舱空间局促,要求发动机结构更为紧凑以利于发动机在前舱的布置。其中,排气歧管的大小影响着发动机的整体尺寸。
排气歧管的四个管道的距离基本决定了排气歧管的整体尺寸或重量。而排气歧管的四个管口必须与缸盖排气道中心对齐,故排气歧管的总体尺寸受到缸盖上四个排气道出口中心距离的制约。
而传统排气道为对称气道,即气道分支都是关于所属气缸的对称中心面对称,如图1所示。因而第一缸、二缸、三缸和第四缸的排气道出口的中心距相同,且等于发动机缸心距。因此当发动机缸心距确定后,排气歧管的整体尺寸也基本确定。这样使用传统的排气道,很难减小排气歧管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有利于设计和装配更小尺寸的排气歧管的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包括与缸盖相连的各自均有两个分支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排气道,所述的四个排气道分别与排气歧管相连,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排气道位于缸盖的中部,并且均为“Y”型对称式排气道,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气道位于缸盖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向第二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偏置,所述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向第三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偏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均偏离各自具有两个分支的排气道中心轴,并分别向第二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和第三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偏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排气歧管上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相连的排气歧管管口也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相同的偏置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紧凑型的发动机。通过将排气道出口向第二、三缸的中心偏置,使得缸盖排气口法兰面总长度减小。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缸盖,可以减小排气歧管的尺寸,有利于发动机在前舱的布置。同时,此种设计也减轻了排气歧管的重量,当然,整个发动机的重量也便随之相应地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四汽缸发动机排气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汽缸发动机排气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上与排气歧管相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和图3,其中示出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的优选实施例,包括与缸盖100相连的各自均有两个分支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排气道,参见图2,所述第一排气道具有分支1和2,第二排气道具有分支5和6,第三排气道具有分支7和8,第四排气道具有分支3和4;所述的四个排气道分别与排气歧管14相连,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排气道位于缸盖100的中部,与现有技术相同,所述第二和第三排气道均为“Y”型对称式排气道,并且它们的位置也相对于中心轴(如图2所示的中央虚线M)对称,并且,如图2所示,第二和第三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1、12均位于各自排气道的中心轴上;而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气道位于缸盖100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9向第二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1偏置,如图2中箭头所示,所述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0向第三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2偏置,如图2中箭头所示。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中从第一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9到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0的距离减小了,从而排气歧管14的管口15到管口16的距离也相应减小,即减小了排气歧管的总体尺寸。因此,此种设计也减轻了排气歧管的重量,当然,整个发动机的重量也便随之相应地减小。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9、10均偏离各自具有两个分支的排气道中心轴,并分别向第二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1和第三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2偏置。换言之,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是非对称型的结构,与第二和第三排气道的Y型结构不同。相应地,所述排气歧管14上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9、10相连的排气歧管管口15、16也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9、10相同的偏置距离。所以,减小了排气歧管的总体尺寸,同时也减轻了排气歧管的重量。
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构成各种类型的发动机缸盖或发动机。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3)

1.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包括与缸盖(100)相连的各自均有两个分支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排气道,所述的四个排气道分别与排气歧管(14)相连,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排气道位于缸盖(100)的中部,并且均为“Y”型对称式排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气道位于缸盖(100)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9)向第二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1)偏置,所述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0)向第三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2)偏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9、10)均偏离各自具有两个分支的排气道中心轴,并分别向第二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1)和第三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12)偏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歧管(14)上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9、10)相连的排气歧管管口(15、16)也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和第四排气道的排气道出口(9、10)相同的偏置距离。
CN2009200757887U 2009-07-31 2009-07-31 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1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757887U CN201461118U (zh) 2009-07-31 2009-07-31 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757887U CN201461118U (zh) 2009-07-31 2009-07-31 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61118U true CN201461118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8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7578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1118U (zh) 2009-07-31 2009-07-31 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61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007184A3 (en) Intake manifold
CN201461118U (zh) 一种具有向中心偏置的排气道的发动机缸盖
CN201810431U (zh) 一种柴油机进气道
CN101949343A (zh) 一种进气歧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4200328U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
CN201526359U (zh) 横置发动机用排气歧管
CN202628299U (zh) 带有进气歧管的缸盖
CN207393336U (zh) 一种通用汽油机的气缸盖
CN204941677U (zh) 一种偏置紧耦合铸造排气歧管及催化器总成
CN206860266U (zh)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
CN201714473U (zh) 发动机排气歧管薄板法兰盘装置
CN202596864U (zh) 节能排气管
CN201096027Y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缸盖
CN216950630U (zh) 一种取消分气管的进气歧管
CN201972771U (zh) 一种后排气歧管
CN2921338Y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02500670U (zh) 一种两缸两气门柴油机气道布置结构
CN205206950U (zh) 一种可实现单级、两级增压的涡轮增压器结构
CN203906139U (zh) 一种进气中间连接管总成
CN211174414U (zh) 一种可显著提高发动机进气一致性的进气管路结构
CN204126780U (zh) 方型风冷柴油机进气管
CN203285527U (zh) 一种六缸机双流道排气歧管总成
CN202628337U (zh) 一种发动机塑料进气歧管
CN203035365U (zh) 一种φ145毫米缸径的四气门柴油机螺旋进气道
CN114183230B (zh) 一种低流阻排气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731